四年级科学上册《风向与风速》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但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难点:风向的判断,风速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风向和风速。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风向和风速。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袋、风速计、计时器、绳子、红旗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风向袋和风速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天气中的风向和风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风向袋和风速计,讲解其使用方法,并演示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负责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在实验中。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测量了风向和风速,那么如何判断风向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风向的方法,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测量风速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风向和风速|教科版

(小学科学)学科(四)年级(上)册课题:风向和风速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本课有两个重点内容:1.风向和风向标。
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2.风速和风速等级。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认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的生活,学生对科学兴趣浓厚。
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过程与方法: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用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描述风向和风速2、教学难点风向标的制作方法,用做好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风向图,相关示范用具。
学生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吸管,小木棍,纸板,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制作小风旗的材料(软布,硬纸板,订书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然进入课程学习)师: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打一自然物?生思考回答:风。
师:真聪明。
同学们能听到,看到风吗?试着用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吧。
学生讨论作答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是对风有没有更准确的描述呢?这就是今天咱们学习的新内容。
(板书:风向和风速)二、学习、探究(知识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学到相关知识,并且记忆深刻):(一)风向和风向标师:问题: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国歌声响起,红旗缓缓上升直到旗杆顶部,同学们的目光注视着红旗,微风吹动,旗子向正南方向飘扬。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有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向和风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向和风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2.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测量风向和风速的工具,如风向标、风速计等。
3.准备实验材料,如气球、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讲解风向标和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风向标和风速计,测量风向和风速。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如何保护环境,减少风的破坏?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风向和风速的实践作业,如观察家里的风向标,记录一周内的风向和风速变化。
8.板书(5分钟)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形成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准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天气下的风向和风速变化。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向和风速的理解。
1.3 教师简要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
第二章:风向的认识2.1 教师展示风向标的图片,解释风向标的含义和作用。
2.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释风向标指向的方向与实际风向的关系。
2.3 教师进行风向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向变化。
第三章:风速的测量3.1 教师介绍风速计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2 学生分组进行风速测量实验,记录不间点的风速数据。
3.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风速数据,探讨风速与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关系。
第四章:风向和风速的关联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之间的关系。
4.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3 教师总结风向和风速的关联,强调其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师提出实践活动要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风向和风速观测工具。
5.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并测试自己的观测工具。
5.3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观测工具,分享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
第六章: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因素6.1 教师展示不同地形、季节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图片或视频素材。
6.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种因素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6.3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模拟地形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第七章:气象观测方法7.1 教师介绍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包括地面气象站、气象卫星等。
7.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气象观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7.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实际观察风向和风速的测量过程。
第八章: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信息8.1 教师展示天气预报中关于风向和风速的信息。
8.2 学生分析风向和风速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8.3 教师邀请学生模拟天气预报主持人,练习播报风向和风速信息。
第九章: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农业等。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并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图表的绘制和数据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关心自然环境,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测量风速的工具,如风速计、秒表等。
3.准备记录数据的。
4.准备实验材料,如小旗、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风向和风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风速的方法。
同时,展示测量风速的工具,如风速计、秒表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风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中,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如制作柱状图、折线图等。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风向和风速的变化规律,以及风速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风向和风速》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天气和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风速的方法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知道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2.让学生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勇于实验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速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风速计,准确测量风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风速计和实验材料。
3.准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图标,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风向和风速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5分钟)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吹过的距离。
同时,展示风速计的图片,介绍风速计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风速计测量风速。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风速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风速,并填写实验报告。
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测量风速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使用风速计,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风速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不同的测量方法,并进行讨论。
四年级科学上册《风向与风速》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风向与风速》教案教科版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风向标、自制小风旗、电吹风等、学生:小纸片、风力等级歌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知道风的样子吗?你是怎样观察到有风的?2、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感觉到风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风。
(出示课题:风向和风速)二、新课教学认识风向1、确定好方向,以学生座位为基点,明确东南西北后,演示:风吹动小红旗,问红旗是往什么方向飘的?叫什么风?2、明确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3、你还知道有哪些风向?4、出示风向图,认一认这八个方向,读一读。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风向图。
让学生对风向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5、一般我们在画风向图的时候,总是将北方画在上面,这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同学们也来照着画一画好吗?风向标1、除了自然界的景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风向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装置。
2、出示自制的风向标,这个装置叫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工具。
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3、开始游戏:老师从不同的方向用电吹风朝着风向标吹风,让学生说出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风。
从而明白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
(通过这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风向标的指示作用,从而加深对风向的理解。
)4、质疑讨论,研究测量要点: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了方向标,那我们能在教室里测风向吗?为什么?我们在测风向时,该注意些什么?(到比较空旷的地方。
要确定方向。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的方向和强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描述风的方向和强度。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风向和风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验教学法:通过风的方向和风速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风向和风速。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和风速的图片,实验器材。
2.学具:实验器材,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图,让学生猜测明天刮什么风,以及风的强度如何。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风向和风速。
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如室内外、不同的高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探究风向和风速。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

小学科学示范课《风向和风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重点:风向和风速的定义。
1.3 教学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1.4 教学准备:准备风向和风速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中的风向和风速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风向和风速吗?你们有没有观察过风向和风速的变化?1.5.2 讲解: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
解释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风的速度。
1.5.3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风向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向。
2.2 教学重点:风向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3 教学难点:风向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2.4 教学准备:准备风向测量工具(如风向标)。
2.5 教学过程:2.5.1 讲解:介绍风向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风向标。
2.5.2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风向测量实验。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的风向结果。
2.5.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讨论风向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章:风速的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测量风速。
3.2 教学重点:风速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3 教学难点:风速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3.4 教学准备:准备风速测量工具(如风速计)。
3.5 教学过程:3.5.1 讲解:介绍风速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风速计。
3.5.2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风速测量实验。
引导学生记录测量的风速结果。
3.5.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讨论风速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章:风向和风速的观察与记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4.2 教学重点:观察和记录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4.3 教学难点: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实践性非常强,是让学生在学会观察天气方法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制作观察工具,并用自己制作的观察工具记录天气情况。
目的是培育学生动手能力,并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1 、在制作风向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情感,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会制作简单的风向标,并会利用风向标观测天气。
一、教学重点:小组合作制作风向标。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本课探究学习的过程为:认识风向标探索和制作将探索结果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1、课堂伊始,采用诗词和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的实验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 / 4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工合作、相互讨论。
教具准备教师演示材料:课件,软木杆、卡纸、彩纸、钉子、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环节:(一)认识风向标。
首先用一首诗歌(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让学生猜谜语,引出风的概念,然后用一段视频加深学生对风的识。
接着通过提出问题:如何知道每天刮什么风?引出风向也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逆风时费力,顺风时省劲等。
风向是可以用仪器来测量的,这种仪器就叫风向标。
)从而引出课题《4、风向和风速》。
然后,老师展示风向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讨论:它主要由几部分构成?各部分是什么样的?(认识风向标各部分时,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小组任知的基础上交流总结风向标的主要构成部分。
教科版科学四上1.4《风向和风速》教案

第4课风向和风速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2、让学生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学生能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4、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师准备:(方位图、风向图)。
各小组或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问: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知道起风了?用你们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好吗?教师将学生的描述记录在黑板上,了解学生们是怎样认识风的。
二、认识风向和风向标1、板画“风向图”向学生介绍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老师列举风吹动旗面、树枝的情况,让学生辨别风向。
3、师出示一个自制的风向标,介绍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简单装置。
4、学生按照课本上自制风向标的步骤自制风向标。
5、做完后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1)选择室外空旷的地方测试风向;(2)借助指南针确定方位;(3)明确风向标箭头的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4)采用文字或箭头来记录风向。
如果采用箭头方向记录风向,箭头的方向就是风向,在纸上记录时应遵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6、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
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中央。
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指南针为每个小组确定方位,可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
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测量并记录风向。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风向和风速 教科版

第()小组
风向
(小电扇放的位置)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
东
南
西
北
我们的发现: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与风向____(相同或相反)
3.在实验前,老师有几条温馨提示送给大家,请大家静静地心里念一遍。(PPT:出示温馨提示)
(1)一边做实验,一边及时填写实验单。
(2)注意分工合作。
(3)音乐响起,停止实验,上交材料。
3——————————————————————————
五、课上任务设计
一、引入(3分钟)
1.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了,他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亮。接下来啊,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2.故事中,诸葛亮凭着自己观测天象的本事,预测到三天后刮东南风。你有这种本事吗?那么你能不能,利用生活中其他的办法来知道明天刮什么风?(天气预报)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天气预报的呢?
3.刚才的体验活动中,不同的风速,小风旗会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呢?
(三)风速等级(5分钟)
1.我们利用小风旗帮我们判断风速。那我们能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风速呢?生活中,我们还有一个专门测量风速的仪器----风杯,我们又把它叫风速仪。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工作的?你有什么发现?(风一起吹风杯就转动。风越大风杯转动越快。)
4.明白了吗?好,请材料员到这边排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
5.学生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将学生的实验记录拍照上传。
6.结束实验,整理器材。小组汇报:我们发现风的方向和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相同。
三,风速和风速等级
(一)风速(1分钟)
刚才,同学们学着像诸葛亮一样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判断风向。同样的,你能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判断风速吗?什么是风速呢?风速是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案2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教案2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以及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对天气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听到风向和风速这两个词语,但对其具体含义可能还不够清晰。
此外,学生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通过实验探究风向和风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2.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向和风速的概念;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风向和风速的过程;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了解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和风速的实验器材,如风速计、风向标等;2.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3.安排实验室或户外教学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介绍风向和风速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亲身体验测量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地点的风向和风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了解风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风力发电、风害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风向和风速》教科版

教案检印:课题1-4、风向和风速编号20170404授课时间9月4日课时安排1 第 1节教材分析本课有三部分组成:了解学生对风的认识;风向和风向标;风速和风速等级。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重难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资源准备1张大图画纸、1张风向图、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
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
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实地观察1、测量风向和风速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作业设计 A 预习下一课 B板书设计风向和风速风向和风向标风速和风速等级实地观察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 风向和风速|教科版

第二,风速
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
风向和风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数据,需要学生正确的描述,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天气情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知识。
3——————————————————————————
五、课上任务设计
一、引入(3分钟)
1.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了,他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亮。接下来啊,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
2.故事中,诸葛亮凭着自己观测天象的本事,预测到三天后刮东南风。你有这种本事吗?那么你能不能,利用生活中其他的办法来知道明天刮什么风?(天气预报)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天气预报的呢?
2——————————————————————————
3——————————————————————————
3.生活中,你能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和生活中的现象来判断风的大小吗?
(每写出一个方法得2分)
1——————————————————————————
2——————————————————————————
预测灾害天气、建风力发电厂、顺风航行,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3.看来风向和风速真重要啊!今天,老师要交给大家一项重要任务,拿着你们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每天坚持到大自然中测量风向和风速,别忘了记录哦。你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画图。
6、板书设计
风向和风速
无风
小风
微风
中风
大风
特大风
二、学习目标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个:
1.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判断风的方向。如红旗飘去的方向与风的方向相反,风向与自制风向表箭头所指的方向相同。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与风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风向与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风向和风速的定义、测定风速的方法以及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风向与风速》之前,已经学习了天气、气候的相关知识,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定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学会测定风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测定风速的方法。
2.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风向和风速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风向袋、风速计、测量工具等。
2.教学资源:天气预报视频、相关文章等。
3.教室环境:通风、宽敞,便于学生观察和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风向和风速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风向袋和风速计进行实地测定,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仪器,并记录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测定结果,讨论风向和风速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航空、农业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风向和风速观测实验,下节课分享。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风向和风速》表格式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探究风向和风速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对天气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遇到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两个概念。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掌握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风向和风速的概念,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2.难点:风向和风速的测量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2.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风向标、风速计、实验器材等。
2.课件:风向和风速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风向和风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风向和风速吗?然后简要讲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科书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风向和风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再次强调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向和风速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风向和风速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向与风速》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会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风向标、自制小风旗、电吹风等.
学生:小纸片、风力等级歌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知道风的样子吗?你是怎样观察到有风的?
2、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时常感觉到风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风。
(出示课题:风向和风速)
二、新课教学
认识风向
1、确定好方向,以学生座位为基点,明确东南西北后,演示:风吹动小红旗,问红旗是往什么方向飘的?叫什么风?
2、明确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3、你还知道有哪些风向?
4、出示风向图,认一认这八个方向,读一读。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风向图。
让学生对风向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5、一般我们在画风向图的时候,总是将北方画在上面,这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同学们也来照着画一画好吗?
风向标
1、除了自然界的景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风向外,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装置。
2、出示自制的风向标,这个装置叫风向标,是用来测定风向的工具。
这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3、开始游戏:老师从不同的方向用电吹风朝着风向标吹风,让学生说出是从什么方向吹过来的风。
从而明白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也就是风向。
(通过这游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风向标的指示作用,从而加深对风向的理解。
)
4、质疑讨论,研究测量要点:
我们现在手头上都有了方向标,那我们能在教室里测风向吗?为什么?
我们在测风向时,该注意些什么?(到比较空旷的地方。
要确定方向。
)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
风速:
1、有谁能说说今天的风是大还是小?讲清理由。
(可以是感觉,也可以是从其他事物中表现出来的。
)
2、风向是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其实风速也可以测量。
我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测量。
(出示小纸片,要求学生用嘴吹风,感受一下风的大小和纸片的变化,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3、教师出示自制小红旗演示:红旗不动,表示无风,用0表示;红旗微动,表示微风,用1表示;红旗抖动,就表示大风,用2表示。
(出示“我们的风速等级”,加深印象。
)4、风速虽然能用无风、微风和大风表示,但同样是大风,又有很大的区别。
为此,气象学家用风速仪来测风速,并且确定了13个风速等级。
5、阅读书本第10页的蒲福风力等级”表。
6、熟悉13个风力等级歌谣
三、说说今天的收获?
风是有方向的,并且能用相应的仪器测出方向和风速。
我们可以用箭头或文字来描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