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习作讲评说课稿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ffe17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1.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第一篇: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成长的故事》作文教案【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写出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真实感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选择合适的材料,体现文章的中心。
2.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1.作文主题:成长的故事(题目自拟)2.选材范围: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小事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教具准备】课件【课堂教学】一、导入课题教师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在你们的成长的过程中的难忘的故事。
出示题目:成长的故事二、指导审题(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成长过程中一件事)(2)理解“成长”。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没有体会到有体会等等)三、明确选材(l)指导选材:在不知不觉中,你长大了。
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如:懂得感恩(关心你,帮助你,教育你,让你受到启发的)、获得成功(你学会了什么,遇到困难勇敢地克服等)、懂得道理(经过一件事情,明白一个道理)(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可以写写“感恩”的,也可写些“获得成功”的,还可写写“懂得道理”。
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174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d.png)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成长”话题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成长”话题作文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对学生提交的“成长”话题作文进行讲评。
2. 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优点。
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要求和主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
2. 作文展示:选取几篇优秀作文和几篇需要改进的作文,进行展示和分析。
3. 优秀作文分析: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和优点,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是如何炼成的。
4. 需要改进的作文分析:针对存在问题,如立意不深、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清等,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6. 总结提升:对本次作文讲评进行总结,强调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学会面对和克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和需要改进的作文,让学生了解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 指导法: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发言情况。
2. 学生作文改进情况:对比学生本次作文和之前作文的进步程度。
3.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本次作文讲评的教案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1. 学生提交的“成长”话题作文。
2. 优秀作文选集。
3. 作文讲评相关资料。
七、教学准备:1. 提前挑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包括优秀作文和需要改进的作文。
2. 准备好作文讲评的相关资料和PPT。
3. 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流程。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布置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3ea2d8f705cc1754270913.png)
《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执教教师:肖桂茹时间:2016.12.14《成长的故事》习作教案教学重点: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选择对自己的成长有启示意义的故事来写。
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成长故事写的清楚、具体。
一、导入激趣播放学生生活精彩片段的视频,带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许多的故事,有些让我们开心、快乐,有些让我们难过、伤心,有些让我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些让我们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明确习作要求1、出示习作提示,学生齐读明确习作要求。
(1)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2)要写的清楚具体。
(3)说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生齐读习作要求三、指导选材1、打开记忆的大门,回想下在你成长过程中哪件事让你记忆深刻,至今难以忘怀?请你用一句话表述出来。
(学生表述,教师适时引导)2、师总结(1)我的第一次尝试…….(2)那些令我记忆深刻的事情…….那件事让我受益匪浅……那件事一直激励着我……那件事让我深受感动……那件事令我快乐无比……那件事让我很后悔……那件事让我很难过……那件事让我烦恼至今…………(3)那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四、写作方法点播1、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的清楚有条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怎样才能把故事说的生动、具体?事:有详有略,突出重点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细致五、口述评议1、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说说自己记忆深刻的成长故事,组内成员相互评议。
2、请同学全班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先说优点,再谈不足以及如何完善,教师适时指导)3、指导拟题六、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637b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a.png)
“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成长”话题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作文讲评,学会选取典型事例,来反映自己的成长。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
二、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导言:古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过:“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
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无数次修改才得来的。
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话题作文“成长”。
这节课,我们将对这篇文章进行点评。
2、复习作文要求(1)指名说出本次作文要求:请你回味一下自己成长的滋味,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选材要以小见大、与众不同,拟题要简明新颖,语句要流畅,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
(2)提问:这次作文向我们提了几点要求,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些习作要求进行评价。
(二)、亮点在线1、拟题体现了同学们的个性。
我们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
“题好一半文”。
本次作文,出现了许多好的题目。
江会: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肖雨:我长大了刘子建:师生情深谢慧琳:完美的作文起跑线谢彬康:快乐伴我成长钟璐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张圆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马嘉莉:蜕变于佳浩:说声对不起,做个高尚的人2、选材体现了以生活为本的理念。
本次作文,所有同学都能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写,给老师的感觉是似曾相识,却又耳目一新。
如:徐冉选取了特长训练中的酸甜苦辣;苟江迪选取的是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刘航选取的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包亚琪选取的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帮妈妈做家务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张圆圆选取的是生日当天连续做好事,虽没有玩成,但依旧很快乐;钟璐希选取的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有个好心情,做什么都不觉得累;于佳浩选取的是在与同学矛盾的化解中,更加珍惜友谊,心胸更加豁达了;叶志远选取的是在与老师的交往当中懂得了感恩;刘佳妮选取的是克服考试恐惧症;孙顺选取的是一次落选让他学会了真诚地与人交往;李玉丞选取的是在报考特长班和改制学校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父母;扈阳选取的是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努力;姜玮选取的是自己在学习当中克服了依赖思想,学会了独立思考;马静怡选取的是反思自己的言行,由自私到心中有他人的变化;张润雪选取的是自己学会关心同学的事情;刘冠南选取的是挣脱父母的怀抱,独立乘车上学的自豪;费梓恒选取的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刘玮选取的是种树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的事;马嘉丽选取的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的事情;3、表达体现了我手写我心的思想。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8f5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a.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印象深刻的故事进行写作。
2. 通过作文点评,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和经历的水平,培养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成长经历,挑选故事素材。
2. 写作指导:如何将成长故事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
3. 作文点评: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会自我反思。
2. 难点:如何将成长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以及作文的点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互相启发。
2. 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3. 反馈法: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哪个故事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如何将成长故事生动、有趣地表达出来,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3. 作文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分享成长经历。
4. 作文点评:教师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5. 修改作文: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自己的作文。
6. 作文展示: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共同欣赏成长故事。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作文展示和修改过程,评价学生在成长故事选择、表达和反思方面的进步。
2. 评价学生对作文点评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我修改和同伴评价。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文修改和提升技能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成长故事素材库:提供一些典型的成长故事供学生参考和启发。
2. 作文评价量表:制定一份详细的作文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b5373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9.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长的故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成长经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和作用。
2. 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要点:主题明确、情节生动、情感真挚。
3. 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技巧:叙事、描写、抒情、议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有趣的成长故事。
2. 讲解:讲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点。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亮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2. 学生能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3. 学生通过作文表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优秀成长故事作文范文。
2. 作文点评参考标准。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反馈法。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有趣的成长故事。
2. 讲解:讲解成长故事作文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点。
3. 示范:以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亮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2.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作文中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
十、课后作业1.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成长故事作文。
2. 选择一篇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成长故事作文的交流和分享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作文创作,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84f8d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1.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选材:想一想,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发生了多少故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成功有失败……受到过感动,聆听过教诲,相信总有一件让你记忆犹新!2写出体会:写一写,成长的故事中无论是*甜苦辣,都会让我们慢慢学会长大,把自己成长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3、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1、选择最能表现“成长”这一主题的一件事情2、并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这件事带给自己的成长体验。
【教学准备】回忆生活,收集事例。
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成长的故事》。
这是一个全命题的作文题。
2、每一个题目中总有重要的词语,这些词语很关键,我们称之为“题眼”,我们读题目、写作文都要抓住题眼。
请大家读读题目,说说看,这个作文题目的题眼是什么?(成长)二、指导:1、审题指导:(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什么叫“成长”?(2)那么你觉得哪些算是成长呢?(懂得了道理、学习的进步、自主能力的提高、感受的加深……)2、明确主题,指导选材你认为成长经历中哪件事情最让你记忆犹新?交流并随机归类。
品德方面的成长:会帮助同学了为父母做事了能恪守诺言坚持原则……学习方面的成长:能坚持不懈了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能主动探索知识了能体会到大人的苦心了知道细心的重要……能力方面的成长:学会了一项技能能自己独自回家了会开展小队活动了会为大家服务了能耐心做事情……友情方面的成长:会解决同学矛盾会真心对待朋友学会了谦让……备注:在失败与沮丧中的成长:失败中得到启发摩擦中懂得谅解矛盾中得到教训后悔中得到成长3、小结:是的,在这么多方面,你可以选一件来与大家分享你的成长经历大家可以选择某一方面,思考一下事例。
4、在这篇作文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成长”是一种变化,从无知到有知,从有错到认错,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我们在写作文时还要注意这种变化。
5、现在老师这里有些事例,请你看看能否作为作文的材料?如果有问题就请修改,改成可以适用的材料。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e44ef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c.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对照写作要求,能指出并修改他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点评修改其他同学的作文,修改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二、教学过程导入: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叙事和议论结合的非常好的文章,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叙事基础上的议论,给我们同学带来很大的收获,不仅有思想上的收获,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有写作上的提高,用通过叙事来蓄势,对主题加以深化,做到虚实结合,以小见大。
我们还学习了《壶口瀑布》,这是借景抒情的文章,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壶口瀑布这一奇观的赞美,最后上升到对名族精神的赞美。
上次老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提出了写作要求:1.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叙事完整。
2.叙事中有跌宕起伏。
3.结合课文的写作方式,有一两句叙述基础上的议论。
做到读写结合。
我们的读写结合是不是真的做得很好呢?今天我们还是来找一找我们的问题。
在找之前很有必要把两篇文章温故知新一下。
(3分钟)(一)简单复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叙事过程,进一步体会文章是如何做到叙述基础上的议论的。
(读文章片段)(二)看何晓曼的作文。
何晓曼的作文,叙事过程跌宕起伏,结尾的议论,用形象的比喻,阐明一个道理。
(三)点评李涵彬《成长的故事》的作文。
优点:叙事做到波澜起伏。
(可以请同学讲一讲他最喜欢的段落,为什么等)不足:议论突出中心不够。
老师、同学共同修改。
附:老师的修改意见。
余秋雨说: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我欣慰,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四)看郑超《成长的故事》作文,他主要从欣赏自然奇观、赞美自然奇观中得到人生感悟,这样的习作,我们可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的写作方式。
复习《壶口瀑布》片段,看三张“日全食过程”中的几张图片。
(五)点评郑超的作文:优点:议论精*;不足:写日全食的过程。
《成长的故事》讲评
![《成长的故事》讲评](https://img.taocdn.com/s3/m/589be33c3968011ca30091bc.png)
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 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液倒入锅中,只听 见“嚓——”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 起泡泡,它的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 边。
1、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像小鸟一样飞 进了家门。 2、我心里顿时绽开一朵花。那感觉就像在 炎炎的烈日下劳作正值饥渴难忍之时,忽然饱餐 了一顿黑子红瓤的蜜桃西瓜,心里甜滋滋,清爽 爽,痛快极了。 3、顿时,我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心顶凉到 了脚尖。 4、晶莹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滚下面 颊。 5、我整天愁眉苦脸的,友谊破裂了,在心 灵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伤痕
习作要求:
1、把成长中最难忘(快乐、悲伤、逗 笑……)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围绕“成长”,把过程、感受写清 楚、具体。 3、说真话、心里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 实感。
习作标准: 选材:选择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 内容:事件中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部分写清楚,写具体。 情感:写出自己的体会。 词句:语句通顺,连贯,不可出现病 句和错别字。 标点: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书写:字迹工整,纸面洁净。
• 我拿起面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 面皮上,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粘乎乎的, 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 —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面皮儿,馅 冒出来了。我赶紧“急救”,又从另一边 冒出来了。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面皮儿裹住 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 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
•
确定写作材料
我要写的是 从 我的启发是 的成长故事。 这件事中, 。
巧安排
①文章的谋篇布局:开头开篇点题,中间叙 述事情,结尾呼应开头,启迪人生) ②文章的详略安排:开头、结尾略写,中间 详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写成长的故事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 )
点评学生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
![点评学生习作《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3772ebf705cc17552709ff.png)
让学生在习作点评课上轻松、快乐成长——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成长的故事》习作点评一、教学目标1.制定《成长中的故事》习作具体评价标准,依据此标准指导学生评价习作。
2. 阅读、讨论习作的题目,了解精彩的题目应具备的特点。
3. 鼓励学生和大家分享习作中精彩语句,激发学生评改的积极性,采取自评、互评、集体评改等多种方式修改习作中具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阅读、讨论习作的题目,了解精彩的题目应具备的特点,修改习作中具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这是教学的重点。
修改习作中具有明显错误的语句。
这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点评习作的课件,点评习作片段二15份。
四、教学过程(一)评价有标1.走近第三单元,我们阅读了他人成长的故事。
同学们,还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事情。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进行习作点评。
引入方式:用ppt形式播放陈栩瑶同学从婴儿时期一直到二年级不同阶段的一组照片,直观的告诉孩子们这组照片记录了陈栩瑶的成长过程,其实每张照片都隐藏着一个故事。
教师随机谈话点名本节课的任务:这组照片记录了这位小姑娘的什么过程?(生:成长过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故事发生。
把你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分享给我们听听好吗?板书:成长的故事(给学生机会说)。
上周我带领北刘小学四(2)班的同学把他们成长中的故事进行记录整理了一下,把部分作品也带来了。
现在我诚挚的邀请你们这群小老师帮忙批阅一下好吗?2.出示点评《成长的故事》具体习作标准:(教师边点名读边板书点评标准)故事:围绕“成长”写故事过程:写具体,清楚,按顺序写。
写话:说真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书写:字迹工整,纸面洁净。
3.学生充当小老师点评部分学生的习作片段。
教学方法:教师引领学生一起点评习作一,习作二教师放手让组长负责,在组内合作点评,最后全班交流。
(设计目的:让学生在点评过程中,内化这些点评标准,让学生自己醒悟一篇不错的文章最基本的要符合这些要求。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f8c40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6.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解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成长的故事作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成长的故事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讨论成长故事作文的意义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
第二章:成长的故事作文要素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成长的故事作文的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运用这些要素创作有趣的故事。
2.2 教学内容介绍成长的故事作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物、情节、背景、冲突和解决。
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这些要素编写成长故事。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写作练习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要素。
2.4 教学评估第三章:写作技巧与策略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策略,提高作文质量。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写作技巧和策略,包括情节展开、人物塑造、对话描写等。
讨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策略编写成长故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巧。
3.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四章:成长的故事作文实例分析4.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深入理解成长的故事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作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优秀的成长故事作文实例,讲解其结构和写作技巧。
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作文。
4.4 教学评估第五章:写作练习与展示5.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作文编写能力。
培养学生展示和评价作文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成长故事作文的写作练习。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5.3 教学方法采用写作练习和小组展示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5.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和展示能力,提供反馈和建议。
小学作文成长的故事教案
![小学作文成长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e81d5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4.png)
小学作文成长的故事教案小学作文成长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学生作文,了解小学生在写作上的成长经历,体验小学时期的作文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小学作文的写作形式,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内容,进一步加深对作文的理解。
2、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小学生作文,尝试体验小学时期的写作乐趣和成长经历。
3、学生能够理解自己孩提时代的写作经历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将待分析的小学生作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体验。
学生可对作文内容进行简要总结,或者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讲解主题教师在学生进行总结和感受表达之后,开始对小学作文成长的话题进行解释和讨论。
教师首先可以谈论小学生写文章的基本形式,这些格式通常包括写题目、开头、中间、结尾等等,可以与学生一同审视其中的规律。
3、学习案例教师先导读一篇小学生作文,该作文可以是任何主题,重点在于设色和句法的使用以及故事的基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关注下面几点:1)作者运用什么描写手段,让场景更加真实?2)作者用什么语言形式来体现主题?3)作文的句式、语法等方面,有哪些亮点?4、学生探讨教师通篇阅读之后,开始引导学生探索小学生作文的特点和可能的创作思路。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问题:1)你喜欢写篇什么样的文章?2)你在写作过程中,是怎么样完成结构和语言的?3)你有没有使用你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4)你的写作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和困惑?又是如何解决的?5、写作实践学生开始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提供反馈。
每篇作文可以总结学生的优点,同时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建议。
6、总结本课结束之后,教师向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进步和成功。
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内容上、意义上和语言表达上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关键点。
习作课《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
![习作课《成长的故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7b390ffc4ffe473368ab24.png)
班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成长的故事》
课时
第一课时
日期
2014年12月
一、教材分析
《成长的故事》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习作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成长中发生的故事更能够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也保证了学生有话可说,以我手写我心。本次习作是与口语交际结合在一起的,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世界确定的,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中故事或是成长中的问题提供了一次很好机会。
(一)开门见山
①初步感知课题
②让学生了解本次习作是与自己的成长的经历相结合的,在教室谈话的同时,学生自然地开始回忆自己过往的经历,并产生表达的欲望以及写作的兴趣。
③、④在浏览以及总结分类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为学生的联想、回忆提供素材,同时,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方便之后的表达。
(二)
1.课文与《材料》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初步知晓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
八、板书设计
成长的故事
开头:开篇点题(略写)
中间:讲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详写)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结尾:谈感受/启示 (略写)
九、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教学,根据单元要求,是希望能够让学生从“成长的故事”、“从《乌塔》想到的”、“给同学的回信”三个主题中自由选择。而我却帮助学生自己定下“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的理由是为了让本次的习作更贴合学生的生活。本单元三个主题中的“回信”主题对学生的分析事情的能力以及情感智力要求较高,加之在本周的教学当中,我就已经让学生写一封给自己外出的语文老师的信,在使学生自觉表达感恩的同时,掌握书信格式,所以我认为本主题比较不能达到训练学生习作水平的目标,因此不予考虑。而“从《乌塔》想到的”这一主题,由于本节课我只是代课,对之前的语文老师是如何让教学的并不了解,出于对学生经验不了解这一点的考虑,也选择放弃这一主题,最后剩下的,也是我认为最贴合学生生活的主题。在本节课中,我以范文为依托,读范文习结构,读范文积语言,读范文明要求,读范文拓思路,实践性强且逻辑清晰,便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当然,在本节课也存在不足,最大的缺失,莫过于学生交流上的缺失,由于时间限制,学习完范文之后,学生交流和分享的时间不足,这将对学生表达的完整性以及趣味性造成影响。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3a00e647d27284a735114.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讲评教学目标1.分析习作中的亮点,了解选材的要求、学习如何写好开头结尾。
2.通过作文讲评,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初步学会运用标准评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3.进一步体会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通过自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评议他人的作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小故事:王安石推敲的故事推敲的魅力真大啊!这节课我们也来讲评作文,推敲语言。
大家还记得习作要求吗?课件出示,自由回顾。
二、赏析习作1.总体评价同学们,老师批阅了你们的作文,内心充满了感动。
精彩粉呈的习作内容诠释了你们的成长故事。
最打动老师的是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实感。
你们看,这些同学都榜上有名了!出示课件:优秀作文名单:xxx xxx xxx进步作文名单:xxx xxx xxx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这些同学吧!三、分类评析批阅中老师还发现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个别同学选材不够新颖(xxx、xxx),事例不够具体(xxx、xxx),不过没关系,相信通过我们一起评改,你们一定会茅塞顿开,找到更好的修改办法。
1.出示:选材新选材典型、新颖是我们习作的一个要求,而这几位同学他们的选材独具强心,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指名说(3名)2. 出示:首尾巧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这样的精美语言可以让文章引人无胜。
接下来给大家展示的就是:老师捕捉到这些闪光点:首尾呼应巧用倒叙方式善用修辞开头有余味的结尾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你们读一读这些句子,看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学生点评2个)3.出示:描写细怎样能让我们的文章栩栩如生呢?投影展示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精彩片段让我们快速读一读这些片段吧!发表看法,好在哪里?4:欣赏优秀作文本次习作,同学们都有不同的亮点,,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欣赏一下优秀作文呢?四、动手修改进步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发挥团队智慧,修改进步习作。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a8d50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b.png)
《成长的故事》作文点评教案成长的故事——我与成长的点滴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成长的意义和过程。
每一个人的成长故事都是独特的,而我的成长故事也不例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以及对《成长的故事》这篇文章的点评和感悟。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过程,我发现最初的我是一个内向、胆小、自卑的孩子。
我总是害怕和别人交流,不敢在人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在学习方面,我也常常遇到困难,总是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默默地承受着学习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积极地寻求自我突破和成长。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我开始尝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积极地找方法改正并不断提高自己。
我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甚至在班上担任过班长,这些经历无疑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在学习方面,我也学会了敢于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断追求进步。
当我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取得进步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成长带给我的喜悦和成就感。
回到《成长的故事》这篇文章,我认为它深刻地揭示了成长的真谛。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成长是需要经历挫折和磨练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接受挫折和失败,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
同时,文章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挑战自我和尝试新事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并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篇文章所传达的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勇敢、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在不断探索、尝试和突破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总而言之,《成长的故事》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启示性和指导性的文章。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成长的真正含义,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在成长的道路上追求更好的自己。
我相信只要我们牢记这篇文章的精神,就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的故事》习作评改课说课稿
崇文街小学郭晓霞
《成长的故事》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本次习作安排了三个习作内容: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由《乌塔》想到的、给王虹同学的回信。
由《乌塔》想到的是让学生写读后感,给王虹同学的回信是一种书信体的文章,这两种习作体裁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把三种不同体裁的习作放在一节课上进行评改,对于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指导课上完后,我对学生的每篇习作都一一过目,统计发现全班有58名同学写了自己成长的故事,有22名同学写的是由《乌塔》想到的,还有7名同学写的是给王虹同学的回信。
由于这次的评改课和指导课不是一气呵成,中间有较长的时间可以让我充分了解学生习作的精彩和不足,再者,考虑到习作体裁有三种,所以我放弃了以往习作课针对一篇文章进行三评三改的模式,想把名师习作讲评课中激赏为先、修改为轴的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这一堂习作讲评课中,毫无疑问,这堂讲评课的容量很大,我想给予优秀作品更多的展示空间,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教给修改的方法,下面就我这堂课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逐一详说:
一、出示新颖题目,欣赏佳作片段。
四年级学生的习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作文讲评应该以正面指导为主、激励为先,善于发现、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步,使他们尝到习作中的甜头,在激赏中树立榜样,调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想把自己习作改好的愿望。
我的讲评课一开始就出示了优秀习作拟提,还展示了优秀习作中的精彩片段。
有时我们会介绍或朗读一两篇优秀习作,固然这样做也能激励一二学生,但在这堂习作课上,采取这种赏析题目、赏析精彩片段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是被激赏的孩子成倍增加,这堂课上最少10位同学被大大地表扬了;其次,欣赏片段费时不多,学生易懂好学,可以激励更多的孩子“跳一跳,摘桃子”:别人能写这样好的句子,我努力一下也可以达到。
习作赏析中对学生的表扬,表面上是肯定学生语言的精彩,深层次则是对学生写“真话”、会“选材”的赞许,是对学生言语创新的嘉奖。
因为发自真心,语言倍感亲切,也因为不拘一格,别有创意,所以学生欣赏时啧啧声不断,偶尔也会有丝丝笑意。
赏析《我流泪了》时,我这样说道:“爸爸给思雅的纸条上这样写着:女儿,生日快乐,那份勇于面对困难,克服恐惧心理的勇气就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这是一位多么用心良苦的爸爸,也是一位真正会爱孩子的好爸爸。
”赏析《宝贵的10分》时,我对作者辛柏润同学这样说道:“回去告诉你的妈妈,老师也谢谢她。
今天不读你的文章,老师还不知道你曾经生过老师的气。
谁愿意再读一读辛柏润妈妈说的话。
文章就是这样,事例越真实,越能感动你我,辛柏润同学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的习作课,永远是把教人习作与教人做人联系在一起。
因为我永远记住了一位名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评“文”即评“人”。
二、找出共同毛病,引导尝试修改。
在这堂习作讲评课上,我出示了4个有相同毛病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到语病:重复使用“我”字,使句子啰嗦。
并让学生尝试自改,明白写文章要使用干净、简洁的句子。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过程意义不大,毕竟都是些不引人注意的小问题,关键还是要激发写作兴趣。
我以为不然,一是小问题关乎学生学习语言的态度,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二是讲评要有效,可能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共性语病。
滥用口语“我”的情况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但并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作文讲评课,要“评”要“讲”。
评,主要着眼于学生作文最精彩处和问题最多处。
评最精彩处能让学生写作信心大增,能明白什么样的表达才是最精彩的;评问题最多处,能让学生克服此阶段写作的共性问题,避免今后作文出现这样典型的“毛病”。
讲,应该讲在学生自己靠悟性弄不清楚处。
比如武垚旭同学习作的精彩结尾:“坚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这句中最精彩之处当属逗号的使用,为什么用得好,学生说不上来,说不完整时,就需要老师讲明白。
三、同桌互改习作,展示交流汇报。
讲评课有一个灵魂,或曰“轴心”,就是学生要学习修改。
修改得有法,于是修改前,我出示了“三读三改”修改方法:一读感知,看看所写习作内容是否符合要求;二读欣赏,勾画习作精彩词语、句子或片段;三读挑刺,修改习作中的病句、错字乃至标点。
美中不足的是,这堂课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修改过后交流展示汇报的环节少了。
好在总结时,我用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例子告诉孩子们:修改是一项细致的活,希望他们课后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让不断修改习作成为一种习惯。
反思这堂习作讲评课,我觉得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学生修改过后的习作没有给予展示的空间,使得互批互改的落实好坏不得而知。
2、课堂容量大,时间安排上有些前面环节多,后面就虎头蛇尾了。
课后,有同事向我请教,说自己班里有学生写作文一点点长,在习作讲评课上倘若能指导学生学会把鸡肋似的文章完善得丰富盈实,这样的讲评课一定是有效的。
我思索着,下一次的习作讲评课,我是否又该换个角度,换种方式备课、上课了呢?我喜欢尝试和挑战,期待自己的好课永远在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