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课程讲稿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1讲

【微观经济学】第1讲

白鲨在线
14
三、如何培养经济学感觉?
3.4 推荐教材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大社) 斯蒂格里茨:《经济学》(人大社) 萨缪尔森:《经济学》(多版本)
白鲨在线
15
三、如何培养经济学感觉?
3.5 推荐文章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聂辉华:《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ruc_nie) 白鲨在线教学研究
17
四、十大原理和三大诫律
武林中有“独孤九剑”,经济学中有“十大原 理” 参考: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曼昆,《经济学原理》
白鲨在线
18
四、十大原理和三大诫律
——十大原理之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举例:工作vs.读研;事业vs.家庭;大炮vs.黄油 没有稀缺性,就没有选择,就不需要经济学!
收益 成本
Trade-off/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白鲨在线
4
一、经济学是什么?
1.3 主流经济学 为什么是主流?主流经济学有什么特征? 以假设为导向 以逻辑为线索 以效率为标准 以数学为工具 以数据为检验
白鲨在线
21
四、十大原理和三大诫律
——十大原理之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激励改变 预期成本或收益,因此人们会有所反应。 举例:提高汽油价格,人们会少打车;法律规定司机必 须系安全带,导致更多车祸次数(Peltzman效应)。 含义: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或制度来影响人们的行为。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教案主讲:柳治国目录第一章导言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第四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第二节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和价格机制第三章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第二节其他弹性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第三节无差异分析法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第二节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第三节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1):规模经济第四节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2):最佳组合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第一节成本函数分析第二节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第三节收益与利润最大法原则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模式第八章分配理论第一节分配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工资第三节利息第四节地租第五节利润第六节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第九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教学重点:介绍经济学的定义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

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1.定义一: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生产的。

( 亚当·斯密)2.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物的科学。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3.定义三: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4.定义四: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谬尔森)。

5.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1.经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科学分为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物理学与各种工程技术学。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2018/10/23
Lectures on Microeconomics
14
第三节 经济学的特点
一. 问题和对象
1.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 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问题
• 研究对象: 整个国家的经济总量
• 中心理论——国民经济均衡理论
• 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法
2018/10/23
Lectures on Microeconomics
3
经济行为是与节省稀缺资源、得到最大利益有关
的人类活动, 个体的经济行为构成社会经济行为,
个体与社会的经济行为统称经济活动。
--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
……;……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它考
察目的与具有多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关
2018/10/23
系。
Lectures on Microeconomics
4
经济行为是与节省稀缺资源、得到最大利益有关
的人类活动, 个体的经济行为构成社会经济行为,
个体与社会的经济行为统称经济活动。
--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
……;……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它考
例如,如果一个工人在企业工作的年薪是5万元, 在机关工作的年薪是4万元,那么他就读于一所免 费社会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5万元。 由此可见,社会的选择就是权衡好处与成本的过 程。这样经济问题的解决可被视为如何使得选择 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经济学正式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而展开。
2018/10/23
Lectures on 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第一 章教学

《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

《微观经济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解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题强调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激发学生对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1.2 经济学的定义和方法解释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介绍经济学的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解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1.3 市场经济体制解释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理和特征讨论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体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挑战第二章:供给和需求2.1 市场和竞争解释市场的概念和特征讨论市场竞争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分析市场竞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2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定义和曲线分析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2.3 市场均衡和价格决定解释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分析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机制讨论市场均衡的实际应用和例子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理论3.1 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目标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收入、价格、偏好等3.2 需求曲线和需求定律解释需求曲线的概念和形状分析需求定律的原理和应用3.3 需求弹性解释需求弹性的概念和类型分析需求弹性对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影响讨论需求弹性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和策略第四章:生产者行为和供给理论4.1 生产者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生产者行为的定义和目标分析影响生产者行为的因素:技术、成本、市场价格等4.2 供给曲线和供给定律解释供给曲线的概念和形状分析供给定律的原理和应用4.3 供给弹性解释供给弹性的概念和类型分析供给弹性对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影响讨论供给弹性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和策略第五章:市场结构和经济效率5.1 完全竞争市场解释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和条件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和优点讨论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的存在性和局限性5.2 垄断市场解释垄断市场的特征和条件分析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和缺点讨论垄断市场在现实中的存在性和影响5.3 竞争和垄断的政府干预解释政府对竞争和垄断市场的干预手段和理由分析政府干预对市场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影响讨论政府干预的利弊和争议第六章:价格歧视和市场策略6.1 价格歧视的基本概念解释价格歧视的定义和类型:一级、二级、三级价格歧视分析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原理和条件6.2 价格歧视的市场策略和效益讨论企业实施价格歧视的策略和目的分析价格歧视对市场效率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探讨价格歧视在现实经济中的例子和争议6.3 价格歧视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讨论价格歧视引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分析价格歧视对消费者和社会的影响和公平性探讨解决价格歧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七章:外部性和公共物品7.1 外部性的基本概念解释外部性的定义和类型: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分析外部性对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7.2 外部性的内部化和矫正讨论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税收、补贴、企业合并等分析外部性矫正政策的效应和局限性探讨外部性矫正的公钥和私钥解决方案7.3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解释公共物品的定义和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分析公共物品市场的失效和解决方法:政府提供和公共资源管理讨论公共物品政策设计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第八章:信息不完全和市场失灵8.1 信息不完全的市场机制解释信息不完全的概念和原因分析信息不完全对市场决策和市场效率的影响8.2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解释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定义和机制分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市场合同设计和市场效率的影响8.3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讨论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完全等分析政府干预对市场失灵的解决方法和效应探讨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和过度干预的问题第九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9.1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基本概念解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定义和计算分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经济含义和作用9.2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衡量和应用讨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衡量方法: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在价格制定和市场分析中的应用9.3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与公平分配的关系分析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在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讨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在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中的争议和解决方案第十章: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和未来发展10.1 微观经济学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分析微观经济学在产业组织、金融市场、劳动市场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探讨微观经济学在政策制定和商业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10.2 微观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挑战讨论微观经济学在解释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中的局限性分析微观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10.3 微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探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证分析分析微观经济学对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影响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微观经济学在个人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供给和需求2.1 市场和竞争重点解析:市场的概念和特征,市场竞争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市场竞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概论一、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5.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二、选择1.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

2.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三、机会成本1.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要选择就要有所舍弃,舍弃的东西就是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上的支出,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支出。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五、理论(一)理论的内容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微观经济学课程讲稿

微观经济学课程讲稿
6.答: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4.答: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解决资源的稀缺性问题,人类社会还必须解决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人类社会往往面临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答案
1.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所谓资源配置,是指把现有资源用于生产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或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是稀缺的,因而资源最优配置的机制必须决定资源用于何种物品的生产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率的生产。另外,在资源的所有权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资源将是获得产品的唯一途径。所以,资源配置问题就是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从而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课程讲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而且,人类社会为了发展,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水平,而要创造条件,达到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的更大组合。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资本财货和消费品的组合达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如何使社会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可能性超出原生产可能线?这是一个由稀缺性引起的另一个问题:资源利用。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第一章 导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一章 导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1.4.2 厂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
理论。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1.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达国家中垄断大企业的市场力量日益膨胀和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动摇了新古典学派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为基 础的理论体系。1933年,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 H. Chamberlin)的《垄 断竞争理论》和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 经济学》的出版,从理论上指出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垄断力量的存在和对垄 断缺乏分析的缺点。萨缪尔森把这两本著作的出版称为“垄断竞争的革命”。 从那时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对市场的类型或结构进行研究,其理论主要分为 三种:垄断竞争理论、寡头理论和垄断理论。
(1)对经济现实进行归纳,形成抽象的概念; (2)概括和总结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基本规律; (3)进一步把概念符号化; (4)建立模型,对模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2 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
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决定问题。
1.3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图1-1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经济循环流动图
1.4 微观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核心思想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 手”的原理。20世纪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对该 原理进行论证和充实的过程。
➢这主要体现在: 1.对该原理的论证 2.对该原理的补充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 ➢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

最新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最新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在均衡状态,当事人决策的最优化是通过边 际分析来实现的
Chapter 1绪论
Slide 17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 析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 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并不论 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完全不考虑时间因素
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 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确立和发展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什么是市场 实际价格VS 名义价格
Chapter 1绪论
Slide 8
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
当我们面对选择……
你开着一辆豪华轿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
一个车站。用有有三个限人的正焦资急源地满等待公共汽车的到来

足最大的欲望!
什么是市场?
市场
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 买卖双方的集合.
买卖双方实现交易的场所(不一定是物质场 所)
买方(消费者、厂商)
卖方(厂商、工人、资源拥有者)
Chapter 1绪论
Slide 20
什么是市场?
市场 vs. 行业
行业是市场上的供方.
市场种类
完全竞争的市场(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市场)
课程学习要求: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类专业重 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同 学们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 模型和基本理论,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经 济学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增 强对真实世界的解释能力。
Chapter 1绪论
Slide 1
Topics to be Discussed
企业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 经济学的第二次综合(萨缪尔森)

微观经济学第1讲

微观经济学第1讲

经济学说史
10
第一节 概述
➢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平衡论/贸易差额论/重工主 义)
1.时间: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
2.特点:晚期重商主义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 。在他们看来,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加,不仅应多卖 ,还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多,才可能卖得更多。为 此,他们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主 张允许货币输出。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上应用贸易平 衡方法,力争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外销的本 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从而实现出超和顺差。主张奖励 输出和限制输入,并提出保护关税的主张。
经济学说史
15
第二节 英国的重商主义
• (5)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 径和手段。
• (6)坚持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尽可能多地 制造在对外贸易中需要的商品。同时提出为了发 展工业和转运业,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 (7)还提出了英国经济扩张的纲领,企图垄断 整个欧洲的对外贸易,称霸天下。
经济学说史
16
第三节 法国的重商主义
一、法国早期重商主义
✓ 法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博丹和孟克列钦。
✓ 让·博丹(1530—1596)是16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政治 理论家和经济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国家论》(六 卷)(1576)和《研究历史的捷径》(1566)。
✓ 他提出了物价上涨的新原因。与马莱斯特罗特等人认 为物价上涨主要由于货币成色不足不同,博丹认为黄 金与白银的充裕是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指出美洲 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被看做是货币 数量论的最早“发现者”之一。
经济学说史
17
第三节 法国的重商主义
一、法国早期重商主义 ✓ 博丹认为,物价上涨是由五个原因造成的:

微观第一章课件

微观第一章课件

1、计划经济 • 计划经济就是经过国家统一计划去配置资
源、调整国民经济运营旳经济体制。
——经典旳计划经济旳做法是: 首先,经济发展旳目旳由国家统一制定,而且逐层分 解为基层旳子目旳,落实为各生产、经营单位旳详细任 务; 其次,实现这些目旳所需要旳原材料和设备由国家统 一掌握、统一调配,制定统一旳价格; 再次,利用这些生产资料所需旳劳动力(干部和工人 等)也由国家统一派遣、统一调动,按统一旳原则发给 工资; 最终,全部旳劳动成果和产品都由国家统一收购,企 业旳盈亏由国家统一承担。
济就是生产、互换、分配、消费等活动 都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旳经 济形式。
——人类社会迄今有三种不同类型旳商 品经济,即简朴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 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简朴商品经济是以 生产资料旳个体全部制和个 体劳动为基础旳商品经济, 以经过商品互换满足生产者 自己旳需要为目旳,特点是 为买而卖。
——所以,生产关系也是经济活动旳一种主要方面。
• 最终,“经济”这个概念,总是因为某种 “资源稀缺”旳状态旳存在才成为必要, 也就是说,假如资源不稀缺,就没有必要 去搞经济活动。
——例如土地、空气、雨水、阳光,假如人人都能够 充分享有、不付代价,也就不必去搞什么生产、互换、分 配了;但假如某个地域土地已经变得稀缺,空气已经变得 污浊,雨水已经变得过少,当人们企图变化这种情况以增 大财富数量或提升享有水平时,就有必要进行某种经济活 动了。
例如:It's an economy to buy good shoes; they cost more, but they last much longer than cheap ones. 购置质量高旳鞋很经济; 虽花钱多, 但比便宜鞋耐穿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Principle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Principle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Principle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课程讲稿
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Principle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Principle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Principle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economic outcomes.
The forces and trends that affect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Principle #8: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Scarcity——means that society has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cannot produce all the goods and services people wish to have.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Principle #10: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课程讲稿
第一章:经济学基础
第三节:经济学十大原理(曼昆)
教学要求:
了解经济学十大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知识点:
重点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观点
方法及手段:
课堂讲授、板书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过程)
The management of society’s resources is important because resources are scar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