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合集下载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分析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分析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分析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控制系统,负责实时监测、操作和控制电力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面临着安全风险。

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威胁和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一、物理安全风险1. 系统设备的损坏或丢失:系统设备可能会被人为破坏或者意外丢失,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2. 系统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系统设备故障、自然灾害或人为攻击等原因,系统数据可能会丢失或损坏,对系统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二、网络安全风险1. 黑客攻击:黑客可能通过攻击网络设备或用户终端进入系统,获取非法访问权限,篡改系统数据或者控制系统操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2.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可以通过网络渠道传播到系统中,对系统设备和数据进行破坏和篡改。

三、人为操作失误风险1. 误操作:操作人员可能由于疏忽或者不熟悉系统操作程序而进行误操作,导致系统故障或错误。

2. 恶意操作:有意为之的人为操作可能会导致系统数据的篡改、损坏或偷窃。

四、供应链安全风险1. 隐藏的恶意软件:在供应链中的硬件设备或软件可能携带恶意软件,一旦被引入系统中会给系统的安全性带来威胁。

2. 质量问题:供应链中存在的物料或器件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系统的失效或人为攻击的成功。

五、自然灾害风险1. 系统设备受损: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可能导致系统设备的损坏,进而影响系统的运行。

2. 供电线路中断: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供电线路中断,使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为了降低以上风险,并保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系统设备的物理安全措施,如设置密码锁、安装安全摄像头、加强设备监控等。

2. 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建立网络防火墙、使用加密通信协议、及时更新设备和软件的安全补丁等。

3.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避免误操作和恶意操作。

简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简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用于对电网进行实时监视、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的一套系统。

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电网数据采集系统电网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底层基础,它负责采集和传输电网的各类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电网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实时状态信息,以及设备的运行参数、故障信息等。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远程终端单元(RTU)和传输网络组成,RTU负责在现场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而传输网络则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上级系统中进行处理。

2. 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监视、分析和决策。

主站系统通常由计算机、数据库、通信设备等组成,它可以对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主站系统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辅助系统的接口,进行故障处理、预测分析、计划调度等工作。

3. 运行控制与保护系统运行控制与保护系统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控制和保护。

运行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的实时数据,进行自动化的设备控制操作,调整电网的运行状态,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保护系统负责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对故障进行快速的检测和隔离,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4. 调度自动化辅助系统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外,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包括一些辅助系统,用于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

这些辅助系统包括电网模拟仿真系统、故障录波分析系统、远程通信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提供支持,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视、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等工作。

这些系统的良好运行,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这些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发挥作用,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探讨摘要:描述了目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分析了调度自动化系统随着国际标准完善,智能电网的建设、新技术的出现以及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规律,指出新形式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拥有着更多的机遇,需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运行软件技术0引言调度自动化系统将沿着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从离线研究到在线研究、从局部控制到全局控制、从开环运行到闭环运行、从集中管理到分层管理,从计划调度到市场调度以及从分立模式到集成模式的总体趋势向前推进。

新形势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有更大的发展。

1 组件技术模块化和分布式是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思想,但传统系统的模块化没有落到实处,不同模块耦合的较紧,模块的重用性不高,分布式还局限于功能的分布,而非一种分布式结构。

iec61970标准系列推动了组件技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模块化和分布化设计中的运用。

应用软件接口标准化的前提是对应用软件模块按合理的粒度进行划分和封装,整个系统由若干透明访问接口的组件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职能是分工的,部署一个网络系统的机器上,需要一个组件执行环境来保证各个模块的数据交换和协调运行。

因此,组件技术是当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

组件技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包括软件的组件化和组件执行环境2个方面。

软件的组件化是指根据corba或dcom等某个组件规范按合理的粒度进行软件封装。

组件执行环境是指corba等中间件,提供一套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管理环境。

目前计算机软件业主要流行corba、ejb、dcom和webservices这4种组件模型。

corba是omg组织制定的一套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计算体系结构规范,称为组件技术对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的意义在于:1)是iec 61970标准实施的基础。

2)提供了一种真正的分布式体系结构。

3)从平台层解决了数据交换的异构问题。

2面向对象技术实时数据库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视化技术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视化技术

流 监视 、 设 备 运 行 监视 的 可视 化 。 可视 化基 本展 现 方 式有 电压 云 图展 示 , 利 用等 高线 、 等深 线 、 渐 变 来描 述 电 压 的 分布 。 是用 颜 色等 高 线 图 ( C o l o r c o n t o u r M a p ) 来 显 示 电压 分 布 , 以 地 理 信
路 饼 图展 示 、 线路 负载 率展 示 、 主 变负栽率、 电压 云 图展 示 、 变
D展示 、 发 电机 有 功 无 。 以便 其 采取 的 运行 控 制措 施 更 有 压 器 负 载 3 效、 更 有针 对 性 。 电 网运 行 规 模 向 巨型 网络 发 展 , 分 区 电 网之 间得 相 互 支援 、 相 互 补 充 成 为 现 实和 趋 势 。 精 确 化 数 据 来 源
度 等 三 个 维 度 对 节 点 电 压 高低 显 示 的 颜 色 选 择 进 行 了展 示 .
C A D A 系统 中 , 可 视 化 随 着 大 电 网的 发 展 趋 势 。 同 时智 能 化 调 度 的要 求越 来越 从 而得 到 感 觉 较 明 晰 的 直观 效 果 。在 S 二 维展 现 自动 饼 图 、 潮 流 跑 动 、 等 高 线 , 三 维 表 达 方 式 高, 监控 系统 数 据 多元 化 , 使 得 传 统 数 据 展 现 手段 有 所 局 限 ,
需要 监 视 分 析 的数 据 量 巨大 。面对 海 量 的 不 断 变化 的信 息 , 调
4 可视 化的表现形式
4 . 1 动态 电网潮流 图
动 态 电 网潮 流 图指 的 是 将 潮 流 的 流 动利 用 动 态 的 箭 头 在
系统 单 线 图上 表 示 出来 。 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潮流方向, 线 路 潮 流 的 大 小 由箭 头的 大 小 来表 示 。 可将 图 形 进 行 缩 放 或 者 漫

调度自动化概述

调度自动化概述

调度自动化概述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调度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简单控制和监视,到现在的全面监测和控制,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越来越精细和可靠。

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将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转化为可以识别的数据信号,再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数据信号传输到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包括: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和机组进行调度和控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监测和预警;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进行优化和控制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越来越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进行优化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将越来越智能化,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化生产线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手段,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组成、应用和发展趋势。

自动化生产线具有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

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能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自动化生产线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不良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是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机器人、自动化机床、传送带等。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标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引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手工调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

因此,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概念、技术特点、应用领域、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1.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

1.2 通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实时响应和智能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监控子系统、控制子系统、故障处理子系统和数据分析子系统等模块,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管理。

二、技术特点:2.1 实时性: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响应并处理异常情况,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2 智能化:通过智能算法和模型预测技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方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2.3 集成化: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集成各种监测设备、控制设备和信息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三、应用领域:3.1 电网调度: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网负荷、电压、频率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度,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3.2 新能源接入: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新能源的集中管理和调度,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3.3 能效管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

四、优势:4.1 提高运行效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4.2 提升安全性: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响应异常情况,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4.3 降低成本:通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关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

统以及U N I x 操 作 系 统 应 该 都 采 用 生 成 、 存 储 数 据 库 模 型 以 及 历史 数 据 的 管 Wi n d o u ws 2 0 0 7 系统 。 理。 在 设 计 上 将 与 数 据 采 集 以及 监 控 服 务 应 用 软 件 的功 能 最 大 限度 上 满 足 电网 器 一 样 , 选 取 两 台 历 史 数 据 服 务 器作 为 热 调度功能 要求 , 所 有 的 应 用 软 件 应 该 在 统 备 用 。 首先 , 两台 工 作 组 级 的 分时 操 作 服 务 的 支 持 软 件 平 台上 操 作 , 人 机 界 面 也 必 器( UNI X ) 共 享磁 盘 阵 列作 为 历 史数 据 服务 须统一 , 数 据 库 以 及 公 共 电 力 系 统 能 够 实 器 。 其次 , 每 台的 历史 数 据 服 务 器利 用 千 兆 现资源 共享 。 数 据 库 则采 用 标 准 的 商 用关 以 太 网 口来 接 到双 主干 网上 。 最后 , 利 用光 系 数据 库 ( S y b d s e ) 等。 线 与 磁 盘 阵 列相 连 接 起 来 。 2 . 2 系统 硬件 设计 ( 6 ) 计 算机 网络 。 系统 硬 件 设 计 必须 与 自动化 系 统 的功 自动 化 系 统 的 内 网 以 及 外 网 采 用 4台 能要求相一致 , 同时 考 虑 到在 投 入 使 用 9 年 的 网络 交换 机 来 进 行 构 建 , 外网主要 采用 左 右 时 间 内 电 网 的需 求 。 由 于 标 准 化 的通 路 由器 方式 与 本 地 的 办 公 网络 以 及 上 级调 用 设 备 具 有 很 好 的开 放 性 , 同时 也 能 够 满 度 进 行 了 解 , 内 网 连 接 数据 采 集 以 及 监控 足 系统 安 全 性 的 要求 , 因此 , 系 统 硬 件设 备 系统 的 各 个节 点 , 采 用 冗 余 配 置 的 智 能 双 主要 是采用标 准化的通用设备 。 自动 化 系 以 太 网 , 这样 一 来 , 外 网 和 内 网可 以 负 载 分 统 硬 件 中的 关 键 设 备 采 用 的 是 冗 余 配 置 , 流 也 可 以独 立 工 作 , 互不影响。 在 与 外 部 网 网 络 结 构 是 双 网结 构 。 络 进 行 相连 时 , 应 该 配 置 相 应 的 防 火 墙 以 ( 1 ) 数据 采集 以及控 制 服务 器( S C A D A) 。 及 安 全 隔离 设 备 。 计 算 机 网络 I P地 址 应 该 数 据 的 采 集 以 及 监 控 的 完 成 是 采 用 两 符 合 电 力调 度专 用 网 的 I P地址 。 台的采集 以及监控服务器 。 每 台 服 务 器 都 是 通 过 千 兆 以 太 网 口来 接 到 双 主 干 网 上 , 3 结语 双机 运 行 的 方 式 为分 流 或 者 是主 / 备 方式 总而言之 , 为 了确 保 电 网 供 电 的 安 全 操作 系统 为 Un i x 系统 , 可扩展的2 C P U, 内 性 以 及 可 靠 性 , 应 该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的 信 息 存 储量 应该 大 于 2 G B。 网络技术 , 最 大 限 度 实 现 电 网调 度 的 自动 ( 2 ) 磁 盘 阵列 。 化, 自动 化 系统 的 设 计 应 该 进 行科 学 规 划 , 根 据 电 网遥 测 量 的 点 数 以 及 保 存 期 限 按 照 电 网通 道 的 设 计 要 求 进 行严 格 控 制 。 的 存 储 容 量 进 行 综合 考 虑 来 计 算 历 史服 务 对 于上 面所 设 计 的 电 网 调 度 自动 化 系统 主 器磁盘 容量。 根 据 当地 设 计 水 平 年 的遥 测 要 是 针 对 小 型 的 , 大 型 的 自动调 度 系 统 还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
准确、翔实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什么?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1、电力系统管理:通过实时和历史记录数据对电力系统进行参数监控、报警及及时处理;
2、电网调度控制:实现电网调度系统的智能控制,根据用户要求,对电网进行有效的调度控制;
3、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监控:实时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精确把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提高电力调度效率;
4、联锁技术:实现设备联锁,确保安全可靠运行,减少机组停运的情况;
5、故障处理:及时诊断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便于及时处理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完好运行;
6、记录分析:实时记录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运行状况的准确分析和及时处理。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1、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及时响应性,减少突发状况发生;
2、实现数据安全,减轻现场人员的负担;。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调 度 员 潮

安 全 分

负 荷 预

自 动 发 电 控

自 动 电 压 控

自 动 稳 定 控

经 济 调

SCADA
水 库 调
度 自 动 化 系

电 能 计 量 系

故 障 信 息 管 理 系

调 度 员 培 训 系

调 度 生 产 管 理 信 息 系

电力调度 通信数据网
电厂/变电站子站
下级电网 调度自动化系统
均为集中分散相结合的运行控制系统。 信息采集到调度中心,全网数据分析,确定控制决策,下 发具体厂站执行。 广义上的EMS包括上述所有功能,合称为SCADA/EMS。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概述
4.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 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水调系统)
调度水库运行的优化调度系统,在梯级调度、流 域调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 电能计量系统
注意:上述系统(SCADA、EMS、水调、电能计量)从 信息安全的角度,均属于一级信息安全级别,基本上都采用 电力调度专用网络。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概述
4.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 故障信息系统:主要通过对电网中数量众多的二 次设备(主要:保护、故障录波)在电网故障期 间采集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电网 现状,并为事故处理提供决策支持。
狭义上,主要指的是EMS的基本功能。 (1)基本功能。主要包括:
网络拓扑(接线分析) 状态估计 负荷预测 调度员潮流 安全分析(静态安全分析、动态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概述
4.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 EMS系统(Energy Manage System)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近几年来,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电力工业各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并成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可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减少基建投资,并为推广变电站无人值班提供了手段;2、随着电网复杂程度的增加,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3、为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要求采用更多的远方集中控制、集中操作和反事故措施等;4、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可改变传统的二次设备模式,实现信息共享,简化系统,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5、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以上要求,因此,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那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关系是什么呢?综合自动化是相对于整个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来说的,包括各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以及远动装置等,它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集保护、测量、控制、调节、通信、调度于一体。

相对而言,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综合自动化的一部分,它只包括远动装置和调度主站系统,是用来监控整个电网运行状态的。

为使调度人员统观全局,运筹全网,有效地指挥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已成为调度现代电网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电网安全运行状态实现监控电网正常运行时,通过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周波、电压、潮流、负荷与出力;主设备的位置状况及水、热能等方面的工况指标,使之符合规定,保证电能质量和用户计划用电、用水和用汽的要求。

华电电力系统自动化第讲调度自动化静态安全分析和安全评定

华电电力系统自动化第讲调度自动化静态安全分析和安全评定

华电电力系统自动化第讲:调度自动化静态安全分析和安全评定在电力系统中,调度自动化系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实现对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并可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和实现这种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系统的静态安全分析和安全评定。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先进的自动化系统。

它可以实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识别和预测潜在的电力系统事故,并根据需要做出及时调整。

由于电力系统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因此调度自动化系统显得非常重要。

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收集、处理、分析各种类型的电力系统数据。

它可以借助警报系统、故障管理系统、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等来实现对系统的智能化监控。

它可以提供准确的报告和建议,使电力公司能够了解电力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静态安全分析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需要对它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静态安全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

在分析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时,我们需要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我们需要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找出可能导致系统故障的所有潜在问题。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还需要对现有的机制和算法进行评估和改进。

其次,我们需要对系统的通信协议进行分析。

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需要进行通信。

比如,调度自动化中心需要与各个分布在电网各个地点的末端设备进行通信。

因此,在分析通信协议时,我们需要考虑通信协议的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

为了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全面评估。

我们需要考虑各种类型的威胁和攻击,包括网络攻击、身份欺骗和业务欺骗等。

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评估,才能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在未来的运营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一、概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运行管理和调度控制的过程。

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标准格式。

二、系统架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普通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实时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电力系统的状态信息和运行指标。

3. 运行监控模块:负责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

4. 调度控制模块:负责制定电力系统的调度策略,并通过控制指令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调度控制。

5. 人机界面模块:提供给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监控和控制的界面,包括图形显示、报表查询等功能。

三、功能需求1. 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生成运行指标和报表。

3. 监控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4. 制定电力系统的调度策略,包括负荷调度、电网优化等。

5. 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包括开关操作、调节设备参数等。

6. 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监控和控制。

四、技术要求1. 数据采集模块应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数据采集能力,能够实时采集各个节点的数据。

2. 数据处理模块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快速生成运行指标和报表。

3. 运行监控模块应具备实时监测和报警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

4. 调度控制模块应具备灵便的调度策略制定和控制指令生成能力,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

5. 人机界面模块应具备友好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方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监控和控制。

五、安全要求1. 系统应具备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的能力,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系统应具备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的能力,确保惟独授权人员才干进行系统操作。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

电力系统调度规程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第1条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管辖范围内的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提供电网生产与调度管理信息,对电网运行实时监控,为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第2条省调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的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电力行业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规定等,结合江苏电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企业标准。

2.组织省调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计,负责系统的建设;参与下级调度和调度管辖的发电厂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审查,并指导下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3.组织全省调度自动化系统事故的调查、分析,开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性评价工作。

4.组织调度自动化专业培训、考核、经验交流;组织调度自动化专业科技和技改项目实施,并指导、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

5.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与统计分析;负责主站系统的运行维护,审核批准调度管辖范围内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检修申请。

6.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制定;负责省调端二次系统防护方案的实施;监督并指导下级调度和调度管辖的发电厂二次系统防护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7.参与全省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规划的编制和下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规划的审查。

8.参与本省有关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调度自动化部分的设计审查、招投标、系统联调、竣工验收等工作。

9.按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监督规定》,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第3条地调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的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电力行业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程、规定等,结合本地区电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

2.组织地调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方案设计,负责系统的建设;参与下级调度和调度管辖的发电厂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审查,并指导下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3.组织本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事故的调查、分析,开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性评价工作。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能够满足我国的社会需求首先就需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电力调度系统运行方面的相关内容。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目前我国电力调度工作中的重心,不断提高自动化调度水平的科技含量,才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平稳运行的有效保障,保证我国电力调度工作的高校与安全。

接下来,本文将从我国目前电力系统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的现状以及这一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具体的行文阐述。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与发展一、电力调度工作内容概述电力调度工作就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整体电网工作、生产、维护等工作的安全、稳定、高效而进行的一种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在实际情况中,电力调度的具体工作就是根据提前布置的电力监测元件所采集到的信息或现场工作人员的实时记录,同时结合电网系统运行中的具体参数,包括实时电压、电流、频率、负荷之类的具体数据,根据该电网系统在实际中的生产经营情况,来对电网运行工作状态来进行判断,最终根据多方数据来进行决策,再将具体的操作命令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传达至第一线,来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具体的工作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工作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与先进管理理念的支持。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在实际情况中,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平稳运行往往需要做好电力调度工作。

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供电工作是不间断运行的,电力调度工作也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

这就对电力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电力调度也是一项对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这也对电力工作在工作人员选聘上提出了要求。

但是当电力工作建立起完善先进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时,就能够有效帮助电力工作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化工作能力,这就大大减轻了电力工作在进行电力调度工作时的人员安排工作压力,减轻了人力成本。

电网电力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

电网电力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

2、分类
按信源内容分
电话网 数据网(电报网、电传网、计算机网) 电视节目网
综合业务数字网
按地域分
局域网 都市网
农村网 广域网
有线 按网传输信道分 无线
公用网 按用途分
专用网
3、建网方式
S
S
点对点链路
共享链路
交换机
交换机功能:在通信网中建立用户终端或链路间 的通路,以确保交换信息且附有计费及其他一些 服务功能。
章电网电力调度综合自动化系 统
电力系统调度概述
1、构成
国调
直属电厂 省属电厂
网调 省调 地调
直属变电所 省属变电所
地方电厂
县调
地方变电所
变电所
2、原则: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3、任务: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正常运行。
8-1 电力调度综合自动化概述 1、任务:四遥 采集、传输、处理电网的各种信息,并将电
用户线1 2
… N
中继线1 交换单元

中继线M 控制单元
(二)存储转发方式 1、报文交换
交换网 2
1 A
3
4
C
5
B
6 D
优点:中继线利用率高 缺点:交换时间长(存储时间、排队时间、转发时间)
2、分组交换
通信报文
F A C 分组头 正文1
FCS F
F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C 分组头 正文2
FCS F
F A C 分组头 正文3
与报文交换的异同
同:同属存储转发方式
异:报文交换时的数据单元是各不等长的报文。 分组交换时的数据单元是等长的包(信包)。
特点:①信包等长便于在节点上存储处理和控制。 ②每个节点上都要进行信报校验,可靠性高。 ③时延性能比报文交换有显著改善。 ④易实现不同速度和不同协议终端间的通信。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网络安全性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网络安全性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网络安全性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用电质量。

本文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的角度进行分析,在阐述基本防护原则的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实际电力调度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建设中广泛应用,保证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可靠性。

为了有效解决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应加强贯彻自动化管理制度,对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详细的补救方案,以预防为主,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将其投入到安全与运行管理工作上,减少事故发生率,进而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1影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的因素1.1系统自身缺陷目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无人值班模式的快速普及,虽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现场工作环境各不相同,对设计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产品设计或工程施工环节不当,很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造成严重的事故。

由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繁杂、功能较多,在实现自动化控制告警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谎报、多报的情况,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监控带来了诸多不便。

1.2人为因素由于部分企业缺乏相应的规范要求和健全的责任制度,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

还有的企业对作业人员的培训不到位,以致作业人员缺乏专业的技能;缺乏奖惩制度,无法激发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这些因素使得作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态度不认真,较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有的部门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只重视现场操作,缺乏运行治理,以致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耽误了工作的正常运行,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3管理因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相应的规范制度和要求落实不到位,对于新装备、新技术管理模式只存在表面认识,没有进行深入了解,以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妨碍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摘要:目前,我国电力工业正进行公司化改组,向商业化运营和法制化管理迈进,正在全面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资本和电网调度为纽带的新的管理体制。

加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提高信息质量,既是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自身应用水平的需要。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1、概述随着“电厂大家办,电网国家管”的改革原则进一步确立了电网调度在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电网调度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其职责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工作职责和内容的变化,必将引起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内容和深度的变化,也必将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电网调度重要技术保障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必须适应这一要求。

2、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基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在工作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些影响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安全防护体系因素。

从应用和连接方式来看,系统网络主要面临来自物理层面和内部计算机犯罪两大方面的问题。

物理安全问题涉及主机硬件和物理线路的安全,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盗用、偷窃等,由于此类隐患而导致重要数据、口令及账号丢失。

网络安全问题涉及网络层面的安全。

由于联网计算机能被网上任何一台主机攻击,而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安全问题。

如来自公网的攻击和威胁,由于公网上黑客、病毒盛行,网络安全的攻击与反攻击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公网上。

系统安全问题涉及主机操作系统层面的动化系统成为集电网测量、控制、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但仍沿用以前的技术标准,造成一些现行使用标准明显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如通道不可靠、监视不完善、一次设备开关机构分合不可靠等问题。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员问题】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答】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结构包括控制中心、主站系统、厂站端(RTU)和信息通道三大部分。

根据所完成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此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人机联系子系统
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各发电厂、变电所采集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

另外,此系统还负责接收和执行上级调度控制中心发出的操作、调节或控制命令。

信息传输子系统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和调度控制中心提供了信息交换的桥梁,其核心是数据通道,它经调制解调器与RTU及主站前置机相连。

信息处理子系统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组成部分。

该子系统包含大量的直接面向电网调度、运行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完成对采集到的信息的各种处理及分析计算,乃至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与操作。

人机联系子系统将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各种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和其他输出设备,为调度人员提供完整实用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

调度人员发出的遥控、遥调指令也通过此系统输入,传送给执行机构。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
沟通、指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近几年来,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电力工业各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并成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自动化
on th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r regional power plants from power grids to accept power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r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place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voltage of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s to users, is one of three systems of power systems.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is a system of comprehensive engineering, the success of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automation i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program.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siz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grid structure, propose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0.概述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试点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智能【2010】131号)、《关于做好配电自动化
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电网生配电【2010】69号)以及山西省电力公司《关于下达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试点项目计划的通知》(晋电智能【2010】157号),太原南城中心区配电自动化(配网调控一体化支持系统)试点工程列为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智能电网试点工程。

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和《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的要求,结合太原南城中心区配电网的实际情况,试点区域范围选择为建设路以西,滨河东路以东,南内环街以北,府东、府西街以南,约16平方公里的区域。

2009年,南城中心区建成区负荷密度达到13.43mw/km2;人均用电量达到7197kwh/人,10kv负荷228mw。

本项目按典型接线方式对中心区一次配电网架进行梳理和优化,将部分重载线路分线改造列入城网改造项目实施,使其满足n-1的负荷转供要求。

在一次网架比较坚强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太原市城区范围、符合iec61968/iec61970国际标准、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

在中心区完成配电自动化和通信网络全覆盖,实现标准型配电自动化模式,支持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方式。

1.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
2001年,我公司选择迎泽街以南、并州路以东、并州东街以北、建设路以西约1.5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涉及三个110kv变电站(郝庄、广场、城南)的5条10kv线路,柱上
开关13台实现了三遥,柱上变压器16台实现了遥测。

主站系统采用烟台东方电子df9100配电自动化系统,系统于2003年建成投入试运行,主要可实现配网实时监控功能(scada功能)、集中型半自动方式的配网馈线自动化功能。

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没有前置处理设备及相关通道,所有子站/终端信息均需通过主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转发。

且系统实时数据采集量很低,主站未采用cim模型,也不具备信息交互方式,2007年配电自动化系统已退出运行。

主站硬件为2001年东方电子生产的设备,已接近10年的使用年限,本次自动化建设中不能再利用。

试点区域共有开关站21座,其中8座开关站已实现综合自动化,但未配置数据网络传输设备,个别开关站综自系统设备运行年限较长,其余13座均未配置综合自动化系统。

有1座开关站的自动化信息接入了太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开关站自动化装置的可用率(可继续使用自动化设备数/已安装自动化设备数)为62.5%。

本工程对综合自动化系统未达到使用年限5座开关站自动化设备继续使用,仅对3座达到使用年限综自系统进行更换。

其余13座开关站改造另行报批。

试点区域共有配电室26座,其中3座已实现综合自动化,但未配置数据网络传输设备。

试点区域环网单元、箱变、柱上开关均未装设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不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需进行改造完善。

试点区域共有12条线路装设故障指示器,能将短路、接地、过
流及停电信号传至配电工区调度后台。

本工程对此12条线路装设故障指示器全部利用,可用率达到100%。

试点区域共有443台柱上公用变压器装设了无线采集终端,实现了运行数据采集,配电工区通过公司mis系统实现了对配变综合信息监测。

原有自动化装置(配变无线采集终端)的可用率为100%。

本项目公用变压器仍采用装设无线采集终端实现公变数据采集,原有443台公用变压器无线采集终端全部采用原有设备不变,剩余46台变压器加装无线采集终端的项目列入营销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
目中。

2.整体规划目标
通过在区域内新增变电站布点,为优化和补强中压配电网架奠定基础,建设坚强一次配电网;建设覆盖太原市城区范围、符合iec61968/iec61970国际标准、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在试点区完成配电自动化和通信网络全覆盖,建设标准型配电自动化模式,支持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方式。

保障配电网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电网运行与管理水平。

逐步实现区域内配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双向运作与高度整合,构建具备集成、互动、自愈、兼容、优化等特征的配电系统。

2010-2012年,按照标准型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高质量完成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任务,在部分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方面取得进展,为后续建设积累宝贵经验,打好基础。

2013年-2014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配电自动化覆盖范围,完成太原中心城区配电自动化建设,完善主站相关应用功能,建立基于iec61968标准的信息交换总线,实现相关应用系统之间集成,建成集成型配电自动化系统。

至2015年基本建成网架坚强、网络智能的配电网。

期间进一步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扩大系统覆盖范围,扩展系统应用功能,使得系统在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电网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配电信息化系统有关应用功能,拓展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各类应用功能之间实现集成整合,配电环节和调度、用电等环节实现高效互动,对配电网运维管理集约化起到全面支撑作用,具备向智能型配电自动化系统过渡的基础。

3.总结
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实时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等特点,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改善对用户的服务,具有显著的经济优越性和良好的社会结合效益,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要在按照城网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积极采用,合理选用,推广应用配电自动化。

参考文献
[1]厉吉丈,李红梅,等.配电系统自动化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j].电网技术,2009:70~72.
[2]程浩忠,廖培鸿.用线性规划法求解配电系统无功优化配置
[j].水电能源科学,1987,(04)
[3]魏豫州.04配电系统状态估计[j].电力情报,199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