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官方对中苏关系恶化的看法
冷战时期中国与苏联关系的研究
冷战时期中国与苏联关系的研究冷战时期是国际关系充满紧张和对立的时期,而中苏两国的关系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起伏。
本文将对冷战时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双方在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互动。
一、两国关系初期冷战初期,中苏两国曾是亲密的盟友。
双方在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方面存在共同的利益。
苏联对中国新生的共产党提供了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援助。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帮助中国在那个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胜利。
然而,在195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关系出现了裂痕。
主要的原因是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战略上产生了分歧。
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开始寻求一种独立的道路,而苏联则试图在全球范围内领导共产主义运动。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导致了双方在国际舞台上采取了不同的立场。
二、边界争端与分歧加剧边界问题是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两国爆发了边界冲突,导致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苏联的军事干涉以及对中国的援助减少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毛泽东对苏联的领导地位提出了质疑,并试图在共产主义世界中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
此外,两国在对外政策上的分歧也逐渐加剧。
中国试图推行亚非团结和反帝斗争,而苏联则更注重对西方国家的斗争。
这种分歧使得中苏两国在国际舞台上对外政策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中苏关系恢复的努力尽管中苏两国在冷战时期关系紧张,但双方也进行了一些努力来恢复关系。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苏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高层会谈,试图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双方签署了一项边界和平协议,从而解决了一部分领土争端。
此外,中苏两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有所增加。
双方在贸易、科学技术、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展开了合作。
这些努力为中苏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中苏两国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地缘政治因素和历史遗留问题,中苏两国的关系仍然十分复杂。
冷战时期中苏两国的关系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有关苏联再在与中国恶交后写的道歉信
有关苏联再在与中国恶交后写的道歉信
亲爱的中国:
非常抱歉的向您表示最真诚的歉意,因为苏联在与您的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恶劣的交往。
在苏联19二十年代到一九八〇年代之间,一旦发现苏联与中国发生了一场较量,就会拉开政策距离,甚至发动了军事冲突,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损失。
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安全和幸福受到严重威胁。
苏联衷心地对这种恶劣的行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深表抱歉,诚恳地希望中国政府和人民能够原谅苏联的过失,给予我们机会重新建立诚实、友好的关系。
我们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愿为此竭尽所能。
我们将以本着真诚、尊重和相互关心的心态来建立全方位、完善、双边和多边关系,以实现两国对彼此乃至其他国家的和平、安全、繁荣与发展。
最后,我们再次对中国人民表示最深切的歉意,并衷心希望两国能够重建良好关系,谋求彼此的共同福祉。
爱慕之心,
苏联。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解密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解密1960年7月6日,外交部派我去驻苏使馆任首席参赞、使馆党委副书记,做刘晓大使的助手。
当时正是中苏吵架的时候,我感到任务很重。
为此,我立即着手了解和研究中苏关系的有关情况和我们的对策。
赴任前夕,章汉夫同志找我谈话,他要我赶快去,并说,现在使馆工作很忙,两党会谈马上就要开始,随后还要召开81国党会议。
现在去同过去友好的时候不一样,要有两手准备,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尽可能保持正常。
这个任务是复杂的,也是艰巨的,但也是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还说陈总不在北京,就不见面了。
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在京的大使参赞夫妇时,对我夫妇说,你们现在去苏联,日子不好过,苏联连给我国抗美援朝的武.器都要钱。
因此,你们去要有思想准备。
我们于9月8日到达使馆。
当时使馆共有302人,另有苏联雇员42人。
这是我国在国外最大的使馆。
一、赴任前后的中苏关系斯大林时代中苏关系是好的,是兄弟党兄弟国家的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时需要我国支持,因此注意同我国我党搞好关系。
至1958年,他渐渐站稳脚跟后,同我关系开始向坏的方向发展。
1958年4月18日,苏国防部长建议在中国设长波电台。
7月21日苏大使又提出建立联合舰队,遭到我拒绝后,赫鲁晓夫大为不满。
他看到对我控制不能实现,就开始向我施加压力。
1959年6月20日苏军单方面撕毁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技术资料。
9月9日就中印争端发表了偏袒印度的声明。
9月15日赫鲁晓夫访美大吹戴维营精神,推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路线。
赫在我国庆10周年大会上讲话,攻击我用武力试探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
10月2日两党会谈,他向我提出:1.释放5名美国特务。
2.允许两个中国的存在。
3.指责我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破坏了印度的中立。
4.指责我将达赖逃印的责任推给印。
毛主席、周总理对此作了批驳。
10月6日他回到海参崴发表讲话,说我像“公鸡好斗那样热衷于战争”。
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几种观点
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几种观点第一篇: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几种观点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几种观点有关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各执其说、莫衷一是。
本文主要对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做一介绍。
(一)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说刘克明指出,中苏关系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
就是在两国友好时期,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也时有表现。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以我为主、发号施令那一套,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李捷认为,由于革命的经历、所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不同,中国领导人对苏联领导人缺少足够的沟通和理解。
但是,苏联领导人特别是赫鲁晓夫,对中国采取的大国主义作风以及在战略分歧发生后采取的高压政策,在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中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朱瑞真指出,俄罗斯的大国沙文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并未彻底清理,十月革命后苏联又长期处于世界革命中心的特殊地位,这使苏联领导人养成了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习惯,在斯大林时期,中国领导人对苏联一些有损中国主权的做法,不得不咬紧牙关吞下去,但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领导人再也不能容忍别人干涉中国内政。
1958年的共同舰队事件和1959年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论就是突出的例子。
孙泽学、唐年新同样认为,苏联的大国主义和以“老子党”自居,使中国被迫为平等而斗争,决定了中苏同盟脆弱的命运。
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与中国追求平等的冲突是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
王珍愚强调,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违反了基本国际关系准则,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意识形态分歧”说刘克明指出,意识形态争论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争论,一度非常激烈。
由于中苏两个大党都是执政党,都有国家力量做后盾,事实上谁也打不倒谁,最后只能走向分裂。
中苏关系的嬗变与中苏交恶
中苏关系的嬗变与中苏交恶中苏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和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关系经历了许多变化,并逐渐发展成为敌对局面。
本文将探讨中苏关系的嬗变过程以及导致中苏交恶的原因。
一、友好合作时期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苏关系处于友好合作时期。
那时,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共同努力,推动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
他们相互提供技术援助、贸易合作以及相互间的政治支持。
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加强了双方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二、分歧的加深尽管中苏关系在初期发展顺利,然而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中苏两国之间的分歧开始加深。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苏联则试图通过批评和干预中国的内政来施加影响。
此外,两国在对待国际事务和地区冲突上也存在分歧。
苏联在中东、越南和朝鲜等地的政策与中国不同,这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中国对苏联的领导角色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三、中苏交恶与三个世界理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了中苏交恶的局面。
中国的国家主席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将世界划分为超级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
该理论被认为是对苏联对外政策的批判,进一步加剧了中苏之间的紧张关系。
此外,1979年中苏之间爆发的中苏边界冲突也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
虽然冲突并没有扩大为全面战争,但它加剧了两国之间的敌对态势。
四、冷战结束与关系缓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中苏关系开始缓和。
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推动中苏关系的改善。
双方开始加强经济合作,增加贸易往来,并且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然而,尽管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影响中苏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因素仍然存在。
五、结论中苏关系经历了从友好合作到敌对交恶再到缓和的过程。
浅谈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浅谈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浅谈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摘要]1950年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
当时成千上万的苏联专家来到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们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了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1950年代末期,双方的分歧与矛盾逐渐呈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争端愈演愈烈,矛盾不断恶化,至1969年3月已濒临战争的边缘。
[关键词]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赫鲁晓夫[正文]国际关系复杂多变,中苏关系也概莫能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迅速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出兵朝鲜半岛,进一步巩固了中苏同盟。
1950年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
当时成千上万的苏联专家来到中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他们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了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1950年代末期,双方的分歧与矛盾逐渐呈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争端愈演愈烈,矛盾不断恶化,至1969年3月已濒临战争的边缘。
“中苏决裂”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有关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
在中国国家主权问题上,中苏双方还在所谓“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问题上,产生了不愉快。
1960年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赫鲁晓夫搞突然袭击,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围攻。
随后,双方的矛盾扩展到了国家关系上。
1963—1964年,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展开公开大论战,还就召开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问题交换了一系列信件。
中共中央在发表《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和《关于中苏两党会谈的声明》后,又先后在《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上发表九封评论性质的公开信。
1964年7月3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擅自规定国际会议要在1965年年中举行,而其筹备会议将于1964年12月15日举行。
中苏
1960年7月16日 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决定片面召回全部1390名在华苏联专家。同时苏联政府还通知中国终止派遣专家900名,以及停止供应中国急需的若干重要设备,大量减少成套设备和各种设备中关键部件向中国的借贷。苏联专家分布在国内经济、国防、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等250多个企业及部门。他们在撤退时,带走了所有的图纸、计划和资料,使中国大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建设项目陷于停滞状态,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极艰难的困境。
有的同志指出,1957年以前,中苏关系处于上升趋势,因为这一时期两国内外政策、战略利益和方向基本一致。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和中共八大的路线也基本一致。这里面有分歧,一是斯大林问题,双方经过交换意见,观点已经比较接近;二是和平过渡问题,我们当时也没有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苏共二十大和中共八大对整个国际形势的分析是相同的。苏共二十大强调和平共处与和平竞赛,中国在八大前后的外交战略也是谋求缓和。毛泽东讲,争取10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国内建设打下基础,这是有可能的,后来又说争取15年也有可能。在国内方面,中苏都强调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而且这时两国都开始探索改革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党内生活方面,双方都强调加强集体领导,反对个人迷信。但是,正是在中苏关系的鼎盛时期,中国在国际国内反“左”和反右的倾向问题上发生了转变,随之内外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
(2)苏联领导人公开声称要毛泽东“下台”,这是对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火上浇油。在中苏分裂的过程中,双方都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对方的第一把手,无疑是对两国关系火上浇油,最后导致两国关系进入死胡同。
(3)赫鲁晓夫攻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使毛泽东无法容忍。中苏开始分裂时,正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问题使毛泽东在国内党内面临困境的时候。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问题上,毛泽东是容不得批评意见的。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起初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不表态,以后开始影射攻击,然后发展到公开奚落。
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和苏联关系恶化的原因是什么自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苏关系破裂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对破裂的原因进行过研究探讨,并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
不过,由于这一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情况十分复杂,加之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不仅学者们众说纷纭,而且很多研究并不十分客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的条件也逐渐成熟起来。
笔者认为,中苏两党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显然是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十分重要的原因,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尤其是意识形态分歧如何导致中苏关系恶化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行们。
(一)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亦明确表示支持新中国,中苏两党两国之间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中苏关系进入了后来被称为“蜜月时期”的友好合作新阶段。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新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先后到苏联访问,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进行了会谈。
在此期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正式结成同盟。
此后,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也迅速发展起来。
从1950年到1957年,苏联对新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给予了大规模的援助,其中最突出的是援助中国建设156个重点建设项目。
中苏两国还在军事、外交领域紧密合作,共同反对美国对朝鲜的侵略等等。
这种类似“蜜月时期”的中苏关系持续了好几年。
其间苏联虽然发生过斯大林逝世,新领导人登台等重大事件,但它对中苏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未产生影响。
与“蜜月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关系相适应,中苏两党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也保持着“高度一致”,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分歧”。
双方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都奉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国际上则以一种声音说话,并采取共同的路线政策。
尽管在“蜜月时期”中苏两党两国也有过“矛盾”和“磨擦”,但它所涉及的只是处理双边关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理论、路线、政策和意识形态问题无关;尽管两国领导人也曾在私下里相互抱怨,却从未将“埋怨”上纲到“意识形态分歧”的高度,更不可能公开地互相抨击。
中苏关系破裂原因:公开论战是谁发起?星岛环球网
参加座谈的同志认为,导致当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有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冲突,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同时领袖人物的个人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在国家关系和党的关系方面,苏联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是导致中苏分裂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来看,苏联的责任是主要的
参加座谈的同志指出,从赫鲁晓夫后来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来看,在1954年至1957年间,赫鲁晓夫对中国这样友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国内的地位不稳,有求于中国。他的地位一巩固,苏联传统的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就暴露出来了。赫鲁晓夫骨子里还是想把中国拉入苏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1958年他向中国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问题,毛泽东马上意识到,这是苏联故伎重演:对中国仍然是不平等,还是老子党和儿子党的关系,还是想把中国搞成它的势力范围,从军事上控制中国。1959年赫鲁晓夫又撕毁协议,拒绝给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实际上是反对中国生产原子弹,企图把中国置于苏联的核保护之下。赫鲁晓夫同美国搞“戴维营精神”,压中国在台湾问题上让步,这使中国领导人怀疑苏美是否在背着中国做损害中国利益的交易。进入20世纪60年代,苏联单方面撤退专家,在边境制造事端,支持印度反华,企图压中国就范。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则对中国大军压境,建立战略包围圈,甚至打算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所以,从赫鲁晓夫后期到勃列日涅夫时期,中国同苏联的斗争依然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许多当年事件的参与者以其亲身经历证明,中国人在同苏联的交往中,确实有屈辱感。
在党与党的关系上,苏共把自己视为“老子党”,把包括中共在内的其他党视为“儿子党”。参加座谈的同志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应该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说起,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不断抵制和摆脱苏联控制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参加座谈的同志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了赫鲁晓夫时期的中苏关系上。大家认为,中苏关系最好的时期是1954年至1957年,即赫鲁晓夫执政前期,而不是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中国做了不少好事:(1)纠正了斯大林时期对中国的一些不平等做法,如放弃了苏联在东北和新疆的特权。(2)增加了对中国的经济援助,“156项”援华项目,斯大林时期给了50项,其余是赫鲁晓夫时期给的。(3)重要事情同中国商量,尊重中国的意见,如在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以及召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会议方面;苏联国内把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列为教材,等等。此外,当时中苏两国、两党在国际上的配合也相当好。有的同志说,如果说斯大林时期把中国同东欧各国一样看待,那么赫鲁晓夫则把中国看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二把手”,在作出重大决定前,先同中国商量,中国有一定的否决权。这时中国方面也大力支持苏联。使赫鲁晓夫特别感激的是:(1)在苏共所谓“反党集团事件”中,中国明确支持赫鲁晓夫。(2)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竭力维护苏联的“为首”地位。所以,在这期间,中苏两国和两党关系处于上升趋势。毛泽东曾说,到了赫鲁晓夫时期,中苏之间“有点兄弟党的味道”了。他还赞扬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勇敢”,“搬掉了压在我们身上的石头”。
中苏论战
第九单元中苏论战一、中苏两党发生矛盾的根源。
1、国家利益的巨大矛盾。
中国的切身利益与苏联国际战略需要上的尖锐矛盾是中苏关系变化的现实基础与基本原因。
苏联在5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调整了对外战略构想。
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将有可能通过竞赛战胜资本主义,由此确定苏联对美新政策—减少对抗、争取妥协、争取国际局势缓和,实行和平共处。
苏联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不惜牺牲其他国家的民族利益。
中国认为,苏美合谋主宰世界,却以出卖中国利益为前提,最终必将导致与中国的巨大矛盾。
2、国家关系上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苏联大国主义政策与中国独立自主原则的尖锐矛盾是中苏盟国间矛盾分歧的根本原因。
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由来已久,他一向将自己的利益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利益,把任何兄弟对其命令的不服从都视为反叛。
在中国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苏共的不平等的关系模式一直存在,并且愈演愈烈。
面对这些不平等和控制,中共为维护本国人民利益,力图摆脱苏联控制,最终独立自主地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意识形态因素。
苏共20大之后,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论(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和“三无论(争取建立一个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世界)”。
并且苏共主张对内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缓和国际关系,这些观点,让毛泽东认为苏共与赫鲁晓夫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因为毛认为不讲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背叛。
并且一直以来,毛泽东及中共都以掌握着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的正统自居。
这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必然将导致两党矛盾的加深。
二、中苏论战的影响和后果。
1、积极方面:苏论战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各国共产党改变过去国际共运中党派关系上不正常做法的迫切要求。
通过论战,中国共产党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民族尊严及独立地位,打破了苏共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大大增强了其他要求独立自主的党的信心,使平等协商、独立自主真正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这是中苏论战最显著的积极意义。
苏联对中国内外政策和苏中关系的评论
9 8弓 自1 年
5
月 戈尔 巴乔 夫 访 间 中 国 苏 中 关 系恢 复 正 常 化 以 来
。
,
苏 联十 分 关 注 中 国 的 改革
开放
、
对 外政 策和 苏 中 关 系的 发展
,
政 府领 导人
。
、
官员
、
专家 学 者 和 舆论 工 具发 表 了 许 多 与
,
,
他 们面 临着许
多 复杂 的任 务
这 些 任 务在许 多 方 面 是相 似 的
,
。
。
自然
,
我们 关 心 的 是
,
我们 的改 革和 中 国 进
,
行 的改 革 以 较 少 的 损失 和 费 用
以 较 少 的 弊 病 和 困 难 来 达 到 自 己 的 目的
。
而这 正 好 也 确保 在
1 98 9
某 种 程度 上 交 流 经 验
,
。
,
苏 中两 国 的 改革 具有 相 同 的 目的
,
,
遇 到 了 类 似的困
,
难
。
我们 从未 象 现 在 这 样互 有 需 要
需 要 交 流 革新社 会 主义 的经 验
,
不 论是正 面 经验
。
还是
反面 经 验
从 邻 国 中 吸取 失败 的 教训
同从 它 的成 功 中 借鉴 有益 的 经 验 同 样 宝 贵
此 有关 的 文 章 和 讲 话
对 中 国 作 了 正 面 肯定
摘 编 如下
:
一
称 苏联 时 中 国 的 改 革 的
”
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研究综述
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研究综述李明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它导致了中苏关系走向对抗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分裂。
中苏大论战中,双方论战的文字汗牛弃栋,而由于种种原因,对这场大论战的研究却近乎空白。
20世纪80年代之后,特别是苏联解体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的原因进行过一些研究,并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
不过,由于这一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情况十分复杂,加之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不仅学者们众说纷纭,而且很多研究并不十分客观。
如有些国内外论著把中苏论战的原因单纯归结为文化差异、国际共运中的权利之争、地缘政治冲突、种族不和、体制缺陷及双方领导人个人性格与行为因素,等等,这些都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现对上述研究进行综述,以促进对中苏论战问题研究的深化和扩展。
一、有多少因素引起中苏论战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看,对中苏论战的研究大多是对历史过程的叙述或对论战原因的分析。
关于中苏论战的原因,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其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国家利益的矛盾和意识形态分歧。
意识形态分歧始于苏共二十大,主要是对斯大林的评价和“三和”路线问题上的分歧。
中苏关系的恶化是1958年苏共提出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开始的,中共认为苏联想控制中国,伤害了中国的民族感情。
在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如台湾海峡危机,苏联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中印冲突,苏美缓和战略等,双方发生了争论和争吵,增加了不信任,矛盾逐步加深。
关于到底有哪些原因引起中苏论战并使论战逐步升级,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叶书宗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引爆中苏大论战。
斯大林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到50年代其狭窄的框架就已经容纳不下发展着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容。
时代在呼唤改革,理论需要发展。
斯大林逝世后,客观上对社会主义各国特别是苏联的体制改革变得非常有利。
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立即在中央全会上提出忧患意识,着手改革斯大林模式。
从中苏国内政策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
从中苏国内政策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中苏两国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中苏同盟关系,两国相互协商,相互支持,扩大了中苏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然而,这种友好同盟并没有长久的维持下去,中苏两国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便频繁显现,关系逐步走向恶化。
其中中苏两国的国内政策的矛盾,成为其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两国关系渐行渐远,最终走向破裂。
标签:中苏关系恶化;意识形态;国内政策;赫鲁晓夫;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很快中苏两国与1950年就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中苏同盟关系。
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两国相互协商,相互支持,扩大了中苏两国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升了国际地位。
尤其是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给予了中国大力的支持。
如: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派苏联专家到中国援建等,帮助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工业的雏形。
而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给予了中国大量的资金和军事援助。
这些援助措施极大地帮助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了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
但是这种友好同盟关系并没能长久的维持下去,两国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后,矛盾分歧开始频繁显现,关系逐步走向恶化,最终导致中苏同盟破裂。
究其原因有很多,学术界大多从当时的国际环境、国际关系如长波电台的建立、台海危机、中印边界冲突等等来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沈志华先生提出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对内因素,包括在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中的分歧。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一时期中苏两国的国内政策的不同,剖析两国同盟最终走向破裂的深层原因。
一、中苏关系恶化的意识形态分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更确切地说,是追寻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而这一时期的苏联,从1917年建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苏交恶与两国的分道扬镳
中苏交恶与两国的分道扬镳在二十世纪的国际关系舞台上,中苏关系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苏交恶对两国之间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两国的分道扬镳。
本文将就中苏交恶的原因、影响以及两国分道扬镳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一、中苏交恶的原因中苏交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时中国国内推行的大跃进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
而苏联一直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抱有期待,但在这一时期,苏联却表现得十分冷淡。
这引发了中方的不满,进一步削弱了两国间的合作关系。
二、中苏交恶的影响1. 政治影响中苏交恶对两国的政治关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选择独立自主的道路,摒弃了过度依赖苏联的思想。
而苏联则对中国的选择表示不满,双方开始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不同立场,相互对抗。
2. 经济影响在中苏交恶后,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经济援助,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然而,中国果断采取了自力更生的政策,通过加强国内工业建设和探索经济改革,逐渐摆脱了对苏联的依赖。
3. 军事影响中苏交恶也对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苏联撤回了驻扎在中国的军事专家和军队,导致中国在军队技术和训练方面面临困难。
然而,这种挑战激发了中国军事自主创新的动力,促使中国军队逐渐发展壮大。
三、中苏分道扬镳的发展1. 外交转向中苏交恶后,中国转向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特别是与美国和欧洲国家。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苏联经历了一系列领导层的更迭,与中国的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 经济独立中苏交恶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实现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也开始推行市场经济改革,但进程相对滞后。
3.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中苏交恶改变了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
苏联对中国的敌对态度让西方国家看到了中苏矛盾的机会,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持。
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中苏之间的矛盾对世界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两国的分道扬镳意味着世界的力量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反应及其结果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反应及其结果──关于中苏分裂缘起的进一步思考沈志华*该文发表于《中共党史资料》2003年第1期,编辑部出于政治原因对文章作了大量删减,现恢复原稿。
似乎无须论证,关于19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无论是在国际政治学,还是在历史学领域,都是最受各国学者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
早在1960年代中期,即中苏同盟最终瓦解之前,西方的政治学家已经对此着书立说了。
在此后的20年间,历史学家如滚雪球般加入了中苏关系的研究行列。
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和俄国档案的解密并作为史料摆上历史学家的案头,中苏关系史再次成为国际史学界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经过1996年1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史项目与香港大学举办的「冷战在亚洲」国际学术会议,1997年10月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所和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联合举办的「冷战与中苏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各国学者之间的充分交流,学者与中苏双方当事人的直接对话,双边乃至多边档案的综合利用──所有这些新的形式和内容,把中苏关系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一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
在中苏关系史研究中,关于中苏分裂的过程及原因,特别受到学者的关注,有关的讨论和分析层出不穷。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深层原因,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意识形态,乃至领袖个性,进行了探讨。
另一个是中苏关系破裂的具体过程,即由于哪些因素、情况、事件的接替或同时出现,并形成一连串的因果关系,终于使中苏分裂成为不可挽回的事实。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人们关心较多的事件,如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第二次台海危机、苏联拒绝提供原子弹样品、中印边界冲突、古巴导弹危机等,基本上都属于中苏在对外方针和政策方面的分歧,或涉及双方的主权和利益冲突。
而讨论中苏各自的国内政策,并由此影响双边关系的论着,尚不多见。
本文将着重分析苏联对195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经济建设方针──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代表──的态度,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中苏关系迅速恶化的过程。
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见证中苏关系史中的曲折(上篇)
苏联驻华⼤使尤⾦见证中苏关系史中的曲折(上篇)2019-10-29新中国成⽴后,苏联于1949年10⽉2⽇与中华⼈民共和国建交。
不久,苏联派来了⾸任⼤使(特命全权⼤使)。
到了1968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驻华特命全权⼤使下降为临时代办,⾄1978年⼜恢复为特命全权⼤使。
从1953年⾄1959年,尤⾦任苏联驻华⼤使,时间长达6年,是新中国成⽴初期在任时间最长的苏联⼤使。
早在1953年之前,他就曾多次到过中国,并完成过特殊的使命。
他与多次会见和谈话,见证了中苏关系发展中的复杂和曲折。
1949年,继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扬秘密访华之后,12⽉16⽇,第⼀次出访苏联。
此次出访的主要⽬的⼀是给斯⼤林祝寿,⼆是签订新的中苏条约。
不过,这次出访给留下的并不都是好印象。
后来,他曾告诉尤⾦,说他第⼀次去莫斯科的时候,“斯⼤林、莫洛托夫、贝利亚就向我进攻”。
所谓“进攻”,是在签订新的条约问题上遇到了对⽅的消极对待。
此外,感到苏⽅对中共有不信任之感,还感到斯⼤林把他看作“半个铁托”,等等。
不过,这次出访有⼀个意外的收获,即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结束后,斯⼤林在招待宴会上对说:“你回国之后,你本⼈对苏联有什么需要的地⽅,请尽管提出来。
”马上说:“我们对苏联的帮助是衷⼼感谢的,我的需要嘛,今天不谈,再说。
”回国之前,与⼀起拜会斯⼤林,谈话时,斯⼤林提出:中国⾰命经过了⼏⼗年的艰苦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议把⾃⼰写的论⽂、⽂章、⽂件等编辑出版为选集,同时出版俄⽂版。
斯⼤林还特意说:“的思想,对苏联同志也是有启发指导意义的嘛。
”斯⼤林感到此⾏之中是有怨⽓的,对此他采取了补救的措施。
出版《选集》,并希望得到著作的清单,就是其中的补救措施之⼀。
中共七⼤已经提出了思想的概念,斯⼤林提出选编《选集》,马上表⽰赞成,认为的著作应该好好编辑出版。
当然,对于斯⼤林的说法,当时的内⼼是⼗分复杂的。
他明⽩斯⼤林曾对中国⾰命抱有偏见,并曾说过中共是“黄油马克思主义”之类的话,⽽现在斯⼤林主动提出这⼀建议,是默认、思想,是⽤⼀种含蓄的⽅式承认错误。
中苏分裂:意识形态的分歧,还是国家利益的冲突
中苏分裂:意识形态的分歧,还是国家利益的冲突作者:栾景河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资料》2003年第1期 点击数: 572 更新时间:2007-11-22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以苏联专家在中国得不到信任,中国方面不尊重苏联专家的建议,并使其卷入中苏两党分歧的讨论中为借口,单方面从中国召回苏联专家1390人。
[①]苏联方面召回专家、废除两国业已签订的所有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对中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建设造成严重困难和巨大损失。
同时也使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国家关系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两国关系由结盟、分歧、分裂,走向了公开对抗。
有关苏联召回专家事件长期以来是中外史学界关注的焦点,在现已出版的有关中苏关系史学术性著作或普及性读物中对此事件无不提及。
[②]由于档案资料的匮乏,史学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篇有关此问题的专门研究文章,部分利用中苏两国当年外交照会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无论在深度与广度上令人感到明显不足。
俄罗斯青年学者扎捷尔斯卡娅的“苏联从中国召回专家的原因及其后果”[③]一文根据俄罗斯现代文献保管中心(原苏共中央档案馆)的大量解密档案材料,对苏联召回专家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其后果进行了较为严肃、客观、公正的分析研究,堪称填补了史学界对此问题研究的空白,值得引起关注。
文章认为,影响中苏关系恶化以及苏联从中国召回专家的原因,不仅是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歧,更是在中国经济危机日趋加重背景下,首先触及两国民族利益的对外政策概念分歧。
中国坚持“依靠自身力量”为基础,不受苏联利益束缚的独立对外政策路线显然不能令苏联政府满意。
在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台湾海峡危机,以及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导致苏联政府认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削弱了中国,包括苏联在亚洲的地位;在亚洲一系列国家出现的与西方、美国结盟的趋势完全不符合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共同对外政策路线。
文章强调,中苏两国在1960年就和平共处问题的上的意识形态争论在本质上没有“纯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而表现的是当代具体问题,所反映的是两国国家民族利益的具体问题,战争与和平、领导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友善的中苏俩国开始反目
友善的中苏俩国开始反目中苏不是战略地缘关系中的死敌,而是在两极对垒世界中天然的盟友。
因为这个人,中国开始与苏联交恶,为苏联日后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苏联对远东的控制,以及中国对新疆的控制,都受限于铁路的运输能力——苏联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是兰新铁路。
由于铁路的运输能力有限——兰新铁路到现在的年运输量才不到8000万吨,西伯利亚大铁路还要差得多,只有5000万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年运输量才1000万吨——新疆和西伯利亚相对于中苏各自的核心区来说都是遥远的孤岛。
而由于阿尔泰山系的阻隔作用,苏联对新疆同样缺乏领土上的要求。
这一点连当年国民党的张治中都看出来了。
苏联只需要能够维持中亚各加盟共和国的边境安全即可。
蒙古高原自古就是人烟稀少之处,至今蒙古国连铁路都只有一条。
苏联不愿意背上蒙古这个包袱所以蒙古革命后甚至都不愿意收它进加盟共和国。
从地缘战略而言,苏联对远东从西到东都没有扩张性需求,他谋求的是边境上的稳定。
鉴于美国在远东的进攻性战略,为了不重蹈日俄战争的覆辙,苏联需要在远东扶植一个足够强大的盟友来帮助他稳定远东的防御。
所以说中苏从来就不是地缘死敌,而是一个背靠背的关系。
所以当初斯大林才倾其所有帮中国搞156个工业项目。
后来赫鲁晓夫为了在打倒斯大林问题上取得中国支持又加了几个。
但是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不一样,赫鲁晓夫没有斯大林的器量。
中国建国后要求斯大林撤出旅顺,这是俄国梦想了几百年才到手的远东不冻港。
但是斯大林大手一挥,撤。
大连,撤,中东路,撤,新疆那么多苏联企业、人员,统统都撤。
毫不犹豫地撤除了苏联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势力。
中苏是盟友关系不是小弟关系,斯大林很把握得住中国强大了之后必然南进而非北上,中美矛盾远大于中苏矛盾,远东交给中国慢慢玩就行了。
赫鲁晓夫呢?斯大林刚去世的时候,为了中国的支持那叫一个乖啊,旅顺本来为着港口建设费用的问题还在谈,赫鲁晓夫大手一挥,不要了,白送。
已经敲定的工业援助项目,加速,还有哪些要的,都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官方对中苏关系恶化的看法作者:阎明复来源:《百年潮》2011年第02期苏联解体以后,1995年夏天,邓小平同志的女儿毛毛找我,说:“现在原苏联的档案馆对外开放了,能不能去莫斯科各档案馆查找老爷子(小平同志)20年代留学时期的资料?”我欣然答应。
在俄罗斯原驻华大使罗高寿的协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毛毛的托付。
访问莫斯科期间,我多次拜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苏联派驻中国政府的经济总顾问阿尔希波夫,请他回顾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演变的过程。
当时我准备了不少问题,还带了一部微型录音机。
阿尔希波夫说,你不用录音了。
接着他从保险箱里拿出三份文件,一份是关于苏中冲突的原因和过程的文件,一份是苏中冲突大事记,一份是他撰写的回忆录。
他对我说,内部文件他从来不带回家。
而这三份文件,前两份是在他主持下起草的,后一份是他自己写的。
然后,他谈了这三份文件的由来。
80年代末,受当时苏共主要领导人的委托,他召集苏联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研究了苏联和中国关系恶化的原因和过程,并对计划中的苏中高层会谈涉及到过去的冲突如何表态提出建议。
我得到这三份文件后,立即和同去俄罗斯查档的赵仲元、邢书钢把文件译成中文。
回国后,我把这三份文件的译文送给曾庆红同志,并附信说明这些文件是苏联派驻中国政府的经济总顾问阿尔希波夫交给我的。
我在信中写道:“如果你认为有必要,请呈送泽民同志过目。
”第二天一早,曾庆红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泽民同志就在旁边,他问这几份文件有没有俄文的?”我回答说:“有俄文的,我马上通过机要给你送去。
”庆红同志又问道:“阿尔希波夫同志把这几份文件给你,是不是因为毛毛的缘故?”我回答说:“可能不是,阿老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毛毛太小,可能不认识。
”最后,庆红同志说:“泽民同志说,有什么问题,再找你面谈。
”我说:“江主席工作忙,我也没有更多的情况汇报,就不打搅了。
”后来,听说江主席指示国内的科研机构研究中苏关系恶化的缘由。
根据江主席的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主持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对20世纪60年代中苏大论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07年,我根据阿尔希波夫给我的回忆录,撰写了《听阿尔希波夫谈中苏关系》,刊登在《百年潮》杂志当年第11期上。
现在,我再将阿尔希波夫送我的《苏中冲突的原因和过程(1958—1985)》中文译文发表出来,为研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关系提供参考。
苏联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国际形势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在许多方面决定着世界舞台上力量的总的配置和对比。
苏联与中国在政治上互相作用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是由国内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对外政策的诸多因素的复杂机制所决定的。
50年代前期,苏中两国观点、估价和内外政策的一致,以及它们在基本国际问题上的立场相吻合,首先是因为两国的经济过程与政治制度、经济管理形式和方法及其社会政治生活相同。
中国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在许多方面采取了苏联管理制度的因素及其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方法与实践,这是符合规律的。
尽管苏中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两国政治制度和文化各有特点,但它们对待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和实践问题的态度相同,就成了决定它们之间在国际领域内合作的基本和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同西方在政治上尖锐对抗,以及苏中在反帝反殖斗争中利益的一致,也促进两国加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合作与联盟。
两国在对美关系上大体处于相同的境地。
中国由于在经济和军事方面还很弱,在国际上被孤立,受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与日本的经济封锁和政治抵制,而得到苏联的全面援助和支持,所以在50年代前期,中国实际上是在沿着苏联对外政策的轨迹走。
毫无疑问,1950年签订的《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国际方面和对于两国的合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两国间虽然存在某些复杂化的因素,首先是双方政治和经济往来上的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即“老大哥和小兄弟”的关系、苏联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地区、卢布对人民币兑换率偏高、向中国派遣低水平的专家、关于合营公司的冲突、对中国各级领导人态度傲慢和人身欺侮、吵闹、施加压力等等),但两国关系总的来说是在全面合作、互利互助的健康基础上发展的。
应当指出,约·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新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步骤来消除在此前时期积累下来的不平等和令人气愤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苏中合作。
苏中间的军事政治联盟与经济合作,成了当时正在形成中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的核心与骨干。
50年代后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苏中两国间在许多对内对外政策上产生分歧和进行论战,这无疑是由一些客观因素促成的,但这些客观因素又多次为某些主观因素所加强。
其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一些领导人的性格和特点所加强。
苏中两国间所以会出现种种分歧,分歧产生的土壤并随之造成冲突的客观上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可以归纳为下述各点:1两国的过去历史、革命斗争性质和形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建设所处阶段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发展方法和形式、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与领导方法,均有不同;与上述有关,两国对这些或那些政治方针和措施的评价标准、领导干部的文化特点和民族性格,也都有差异。
在苏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综合体的基础,建成现代化国防工业,基本上消除了卫国战争的后果。
在此基础上,于50年代后期,苏联提出了加速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任务。
其办法是:将重心由发展重工业转到发展消费资料生产,同时相对降低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通过下放经济管理权来广泛开发利用地方上的资源。
在我国(指苏联——编者注)的实践和宣传工作中,把重点放在利用经济刺激和物质利益原则等;采取措施来谴责个人迷信和克服其后果;社会生活民主化的初步趋势得到发展。
总的来说,苏联在内政方面开始由“斯大林主义”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的管理形式转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代末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发展趋势正好相反。
国内虽然在现代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创建方面有巨大进展,但它实际上尚处于过渡时期的最初阶段;经济为多种成分;中国实际上只是着手实施广泛的工业化纲领,着重于发展重工业和能源的基础部分。
这就要求通过抑制消费和从轻工业挤出资金投入重工业,来提高国民收入中的积累份额,要求加强对现有资源和整个经济的集中管理,以及集中国内政治权力(对毛泽东个人迷信倾向的加强是一种表现)。
在实际工作与宣传上,强调节约消费、提高劳动热情,强调主要靠精神、政治手段刺激劳动,批判物质利益原则,强调靠传统工艺技术和劳动组织方法来跃进式地发展经济。
其极端表现就是成立人民公社和实行“大跃进”的方针。
总的来说,对于50年代末中国的国内政策来讲,有代表性的,仍然是苏联2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在某种程度上所固有的那些原则、方法、形式与方针。
在这种条件下,在苏联所推行的措施,首先是谴责个人迷信,在中国被看成是对中共领导和中国政府的内政方针的破坏和问接批评。
同时,中共领导上推行的在国内加强权力集中和对毛泽东个人迷信的方针,看来被苏共领导视为公开或隐蔽对抗苏联消除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路线。
由于苏联国民经济开始滑坡,发展速度下降,七年计划有完不成的危险,苏中之问的上述分歧更为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一些单位因必须完成同中国签订的合同义务而出现十分复杂的情况。
加之,由于中国开始搞“大跃进”,中方则提出提前供应复杂技术设备、签订新的协议,尤其是国防工业部门的协议等问题。
当然,在此应当看到,中方一直是按期支付苏方全部供货的款项,甚至连购进大型工业企业的成套设备也未动用贷款。
2关于苏中关系复杂化的对外政策因素,首先是苏中两国所处国际地位有很大区别,以及由此而产生双方优先考虑的对外政策重点有很大不同,无疑也起了巨大作用。
这首先表现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苏联采取了坚定步骤停止同西方首先是同美国之间的“冷战”,并推行了彻底贯彻和平共处的方针。
结果,苏联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积极进展,东西方的紧张局势趋向缓和,出现了就禁止试验原子弹和不扩散核武器、放松贸易限制、扩大科技交流等问题达成协议的前景。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同美国的关系保持着高度的紧张,其根源是美国人对中国继续施加军事政治压力与威胁,他们支持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对中国实行军事和经济封锁,进行武装挑衅,美国拒绝在政治上和外交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权利。
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问这种客观情况的不同,则表现为双方领导在国际局势的估计上,在其对外政策策略、军事政治措施和对各国的政策上,在其对外宣传的反帝尖锐程度上都出现了重大分歧。
与苏联不同,中国领导人在对外政策领域中继续坚持同美国尖锐对抗和径直反美立场。
双方因对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估计、态度上的不同(所造成的裂痕),由于苏联对外政策转向西方、缓和了同美国的军事政治紧张关系,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更加深了。
当时的中国领导将这视为苏联背离了共同商定的对外政策路线,视为向美帝“投降”、“妥协”,视为“现代修正主义”。
总之,截至50年代末,苏中关系总的情况是:苏联已经开始改变其对内和对外方针,而中国则因客观条件与原因仍在继续沿着先前的方向走,因而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就产生了利益、目的、对外政策方针和行动上的区别、矛盾、对立与冲突。
苏共历届代表大会和苏共中央历届全会的决议、苏共中央的信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文件,都对50年代末和60年代对于中共和中国领导实际奉行的特殊方针及其在中国对内对外政策中的错误和歪曲做出了原则性的评价。
这些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效,何况上述指出的错误和歪曲中许多(诸如“大跃进”、成立人民公社的方针、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文化大革命”及其过火行为等)也都受到中国新领导的谴责。
实际生活已经证明,苏共在就防止火箭核战争、巩固和平共处和国际安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西方发展经济联系、争取限制军备竞赛和裁减军备尤其是签订关于不扩散和禁止试验核武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进行争论中所持的立场,就其实质来说是完全正确的。
应当强调指出,苏联和中国的经济情况、社会情况以及两国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的不同,甚至双方对于一些国内国际政策的看法不同,也只是为出现分歧提供了可能性,但绝不意味着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注定地必要发生尖锐的政治冲突。
业已产生的分歧以及由此而来的争论与冲突,是不能用外交上、宣传上、经济上和军事上施加压力的方法予以解决的。
看来,只能借助于政治手段“逐步化解”,在实际考虑当时中国的利益与立场的基础上消除或者最大限度地缓和矛盾的尖锐程度,通过内部的同志式的讨论、经常地甚至是个人之间不断进行接触与协商的形式,耐心地解释我们的基本立场和路线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