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陈星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梦文学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梦文学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古代梦文学研究文献综述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传入中国以来,学界掀起了一股关于梦的研究热潮,笔者按照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专著类(一)文化角度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学界梦文化研究的高峰阶段。

随着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国译注最早叫《释梦》)为代表的西方梦理论的译介传入,中国开始掀起一股“梦文化”研究的热潮,相继出现一些梦文化专著,如:卓松盛《中国梦文化》,傅正谷《中国梦文化》,王维堤《神游华胥—中国梦文化》申洁玲《梦文化》,妙摩、慧度《百尺楼神秘文化集·中国梦文化》,杨健民《中国梦文化史》。

卓松盛《中国梦文化》一书开风气之先,是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该书分六章,首章介绍梦学历史和西方梦学理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梦文化学的构想”,探讨了“中国梦文化”的故事母题,中国的梦境信仰,最终落笔于探索“中国梦文化”的深层结构研究。

虽然此书对“梦文化”未做明朗的界定,但它最早提出建构“中国梦文化学”,具有抛砖引玉的开拓之功。

两年后,傅正谷《中国梦文化》出版,和卓书相比,傅书的学理性更强,影响更大,内容也更切合“中国梦文化”的主题,它对古代梦理论的代表者,古代梦理论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人分类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祭祀、邢狱、哲学、历史、宗教迷信、科第仕途、富贵贫贱、伦理道德这十方面的关联,涉及了梦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让笔者对中国古代梦文化有了一个颇为全面的认知。

但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面太宽,就使得每一面都只是点到即止,不够深入。

申洁玲《梦文化》与妙摩、慧度二人的《百尺楼神秘文化集·中国梦文化》则都汲取傅书的教训,两本书都可看作是对傅书第三部分的完善本,各有选择一些领域,更加细致周到地探讨梦与该领域的相关性。

杨健民《中国梦文化史》则另辟蹊径,以朝代顺序为撰文纵坐标,每一朝代列一章节(明清两代合并),结合每个朝代社会思潮与风尚来分析该朝代的梦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便于读者把握中国梦文化的历史衍变进程,令人一目了然。

基于参考模型的珩磨机往复位置自适应控制

基于参考模型的珩磨机往复位置自适应控制
设计与研究 Dia sr endea s nRec g h
基 于参 考 模 型 的珩 磨机 往复 位 置 自适 应 控制
周 耿 烈 胡 赤 兵 陈杉 杉 赵 家黎
( 兰州 理工 大学机 电工 程 学院 , 肃 兰州 7 0 5 ) 甘 300

要: 通过简 要介 绍珩磨 加 工的基 础上 。 建立 其往 复运动 数学模 型及 其参 考模 型 系统 , 然后 利 用 MAT A L B
a a t e c n r l n v rh osa e r d c d whc a l aife hes se p ro ma c n e d pi o to ,a d o e s o t r e u e ih c n wels t i d t y t m e r n ei d x,a d v s f n ha et i n i n e e e c bi t . s a c ra n a t-i tr r n e a l y f i
Z HOU Ge gi ,HU C iig, HE h n h n,Z nl e hbn C N S a s a HAO Jai il
( o eeo eh n - lc oi E g er g L nh uU i f e h , a zo 3 0 0 C N) C l g f ca o Eet nc n i e n , azo nv c . L nh u7 0 5 , H l M r n i .o T
往 复换 向位 置
参 考模 型 自适应 控制
中 图分 类号 : G 8 T 59
文 献标 识cp o a ig mo in p st n a a t e c n r l a e n r f r n e m o e nn c ie e ir c t t o io d p i o t s d o ee e c d n o i v o b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宋淑慧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国内外学者给予“生态经济”相应的关注和重视。

对国内外的主要相关论点作了简要论述,彼得·巴特姆斯对生态足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质疑,国内各学者主要从整体的角度、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角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作了论述,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足迹;生态理论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3-03前言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越来越多的是GDP/GNP这些数字的增长,而往往忽略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必然能够找到自然资源的替代品。

然而,全球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危机对这些错误观点敲响了警钟,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众多经济学家协同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共同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阐述,将生态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生态经济时代已宣告到来。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较早而且较为全面,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已经蕴含了生态经济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日益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观点。

其中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

地区生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地区生产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计量分析
理 位 置 及 空 间 交 互 作 用 相 关 的 地 理 空 间 数 据 ,通 过地理 位 置 与 空 间 联 系 建 立 的统 计 与 计 量 关 系 , 以 统 计 和 计 量 方 法 识 别 和 度 量 空 间 变 动 的 规 律 与 空 问模 式 的 决 定 因 素 ,为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地 区 差 距
性服 务业 成 长 因素 来 自生 产货 物 与服 务方 式 的改
变 ,管 制 措 施 与 法 规 的采 取 ,制 造 业 与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互动关 系的增 加 ,生产过程创新 的需要等 因素。
以上 学 者 主 要 从 企 业 微 观 的 角 度 分 析 生 产 服 务 的 原 因 ,还 有 许 多 学 者 从 企 业 宏 观 角 度 分 析 影 响 生 产 服 务 业 发 展 因 素 ,把 生 产 服 务 业 的 增 长 原 因 归 结 为 商 业 复 杂 性 的 提 高 、信 息 通 讯 费 用 的 下
摘要 :借 助 空间经 济计 量模 型 ,在 考虑到 空 间 因素影 响 的条件 下 ,探 讨 了生 产性服 务 业 空 间差
异 影 响 因素 。在 纳 入 空 间 因 素 的 前 提 下 ,揭 示 出 显 著 影 响 地 区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发 展 差 异 的 因 素 ,
以及相 邻地 区生产性服务 业有一 定 的空 间依 赖 性。全 域 空间 自相 关分析 表 明 ,江 苏生产性服 务
收 稿 日期 :2 0 0 9—0 2 4— 8
作者简介 :赵成柏 (96一) 16 ,男,江苏淮安人 ,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硕 士,研 究方向:
服 务 经 济与 管理 、 产业 经 济 学。 基金 项 目:江 苏省教 育厅 基金 项 目,项 目编号 : 6J704 ;江 苏省社 科联 基金 项 目,项 目编号 :B一 7 4 0 SD 907 0—。

具有修正因子的两种群微分模型的定性分析

具有修正因子的两种群微分模型的定性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15 1 O 7 .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024 20 )50 9 -5 10 —7 X(0 80 -630
具有 H ln 功能反应 函数的捕食 一 oi lg 食饵系统

得到一系列结果 , 理论体系比较完整。 在生态环境 中, 当捕食者种群密度不太大时, 猎 物活体可以自由取食 , 互不妨碍 , 因而为争夺食物 的 竞争很弱, 这是可以忽略捕食者为食而争因素。 但在 捕食种群大密度条件下, 如果食饵 的密度变化不大 , 捕食者为获取食物而发生剧烈竞争 , 捕食者 的继续 增 长有 可能 不 会 导 致 总产 量 的增 加 。 由文献 [ ]得 5 知, 此时功能反应函数需增补修正 因子 , 中 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 08年 1 , 3 O月 第 8卷第 5期 , c.2 0 , o 3 , o5 O t ,0 8 V 1 8 N . .
Jun l f o h et nvrt N tr c neE io ) o ra o  ̄ w s U i s y( aua Si c dt n N ei l e i
-—

6 4- 9 - — —
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3 8卷

解程 { :=得衡 。。 方组 0 平点() 【, 。。 。 , P o QY , , (; ) ~
A 0Y )B 五 2+五 ,)其 中 Y 是 石 ( ,1 , ( l+ 31 , 1 1+aY+ 2
的两种群微分模型, 对系统进行完整的定性分析。方法
果 得到 系统平衡 点的性态及极限环不存在条件、 极限环存在条件及其惟一性条件 , 增加修正 因子
使 模 型更加 准确 的描 述此 类 生态 系统 , 最后 给 出了数值 模 拟 仿 真进 一 步验 证 定 理 的 准确 性 。结论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文献综述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文献综述

某某大学毕业论文材料:文献综述题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学号:姓名:年级:07级学院:法学院系别:法学专业:法学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 年月日《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文献综述行政诉讼简易程序作为一种诉讼程序制度虽然尚未由立法真正确立,但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理论探讨已开展多时,其中主要观点支持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及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收集的二十余篇文献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阅读,对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构建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是一种相对于普通程序来说的审判程序,它是普通程序的简化,是与普通程序并存的一种独立的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

普通诉讼程序是法院审理案件所适用的较完整的基础性程序,其优势在于规定的各种程序措施比较完备,但不足之处在于程序较为繁琐,耗费的成本也较高。

而简易程序则是在普通程序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省略,该程序在起诉、受理、传唤和举证的方式及审理程序上都相对于普通程序较简便,并且审限也较短。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是指专门由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用来审理简单的行政诉讼案件所适用的审判程序。

该制度的构建目的在于提高诉讼效率、使权利能得到及时救济。

该论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寻找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构建路径。

其理论上的意义主要是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制度的构建提供思路模式,其实践意义主要是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刘助建著的《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要性考量》主要从缓解行政案件增多和审判资源有限的矛盾出发对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构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强调了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能够实现诉讼目的和提高诉讼效率,为行政诉讼的构建提供了必要性论证,在这一点上对笔者的论文有着借鉴和参考意义。

2、张泼著的《关于我国行政诉讼设立简易程序制度的思考》主要阐述了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价值平衡关系,并就构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案件适用范围进行的论述,对本论题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综述及任务书

文献综述及任务书

毕业生请注意:这是任务书,中间的文献资料需要你们自己填充,记住一定要仔仔细细的注意格式,包括任何一个标点符合。

否则后面会很麻烦!!来回改,争取一次性做好!红色部分是需要修改的,黑色部分保留,其它内容不要动和修改!!最后,此文件和你的文献综述一起交于我!纸介和电子版。

其中:[J]是指期刊,[M]是书籍,[C]是报告,至少要翻译两篇以上外文文献资料。

陈玉兰2010.10.13新疆农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经济学(经济法与经纪人实务)班级经济学052班学生姓名程旭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新疆证券投资者结构变化与分析二、毕业设计(论文)应阅读或翻译的文献、资料:1、请利用百度和Google以及学校电子阅览室里新农大校园网站中的图书馆资料CNKI及其它各种查阅资料途径上搜索引擎检索出有关的代表性文献。

2、请认真阅读以下文献:[1] 中国证券报2007年-------2008年[2] 上海证券报2007年-----2008年[3] 中国证券业协会网页[4] 章海涛.投资者结构状况调查与分析[J]. 经济研究,2008,(08) :125-127[5] 黄莉,廖萌.我国机构投资者行业结构探析[J].金融在线,2006,(02) :64-65[6] 杨记军,余元全.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趋势分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04) :33-36[7] 张树德.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01:18-21[8] 戎生贤,杨立春.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的制度视角分析[J].市场研究,2007,(05) :77-80[9] 薛耀文.对我国证券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思考.中国软件包科学[J].2002,(02):36-38[10] 朱伟骅.中国投资者结构、交易策略与股票价格泡沫分析[J].财经市场,2006,(06):60-61[11] 韩宇翔,钱世超.从我国股市投资者的类型分析其在投资中的博弈行为[J].华商,2002,(37):5-7[12] 江晓东.股市投资者人口结构特征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03) :9-13[13] 张烨.美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立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财经,2008,(05) :81-84[14] 刘伟,陈菁泉.证券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研究[J],北方经贸,2008,(02) :85-87[15] David Hirshleifer,Avanidhar Subrahmanyam,Sheridan Titman.Security Analysis and Tranding Patterns when Some Investors Receive Information BeforeOthers[M].Journal of Finance.1994[16] 严伯进.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偏差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2,(02): 34-36[17] 乌鲁木齐统计年鉴2000-2007年三、毕业设计(论文)要点:1.新疆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的背景和现状2.新疆证券投资者结构的变化3.新疆投资者结构变化的分析4.结论及建议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整个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料搜集阶段,要求在一个星期内完成,重点在搜集与论文相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主要是本论题的权威性文献、相应的素材和案例及评析。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舞弊研究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财务舞弊的成果及其丰富,要将如此丰富的的理论进行系统性归纳的困难极大,特别是在进行归纳分析时,需要专业的文献归纳能力。

本文仅仅从国内外研究成果将与本文最相关的理论进行主要综述,而略微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择尽可能科学的概述。

具体而言,本章节文献综述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节是对相关理论的概述。

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是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分别从国内研究、国外研究以及小结三个层次展开。

1.1 概述本节将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财务舞弊理论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1.1.1 财务舞弊的概念在研究公司舞弊问题时,国内外研究中和实际中经常出现财务舞弊(financial fraud)、财务报表舞弊(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和欺诈性财务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三种表述方式。

这三种表述方式有典型的应用。

其中Beasley (1999)研究董事会构成和财务报表舞弊关系时使用了财务报表舞弊的概念,而欺诈性财务报告是国际审计标准(ISA)(AI240)规定的舞弊概念,与我国200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规定的舞弊概念非常相似。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还有财务舞弊概念与之接近的概念表述。

财务舞弊在文献中使用的概念,比前两个外延更广,有时指的是财务报表舞弊,有时不限定于财务报表,指通过欺骗等违法手段损害组织经济利益的行为,是一个通用的概念。

而财务报表舞弊与欺诈性财务报告两者在使用意义上基本一致,都是针对具体的财务报表而言。

中国,美国,国际上与此相关的准则对舞弊都有个自的界定。

表2-1就中国、美国、国际就关于财务舞弊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部分列举。

表2-1 区域中《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规定了舞弊的定义是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同时列举舞弊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二、侵占资产;三、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四、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五、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的文献综述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的文献综述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的文献综述任课老师:官建生专业:09行政管理专科班组员:陈晓娟、张杏芳、莫慧芳学号:***********、***********、***********摘要: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力学材料科学、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推进技术及制造工艺等技术的综合体现。

引言航空航天技术使人类文明进人三维时代。

航空是大气层内的飞行活动,航天是穿越大气层的飞行活动。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1、国内文献检索范围1.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 2006-20102.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 2006-2010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2006-2010 2、中文检索词、检索式航空航天、航天研究3、3.检索步骤、检索结果3.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题名】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快速俯仰运动建模研究【作者】陈星高正红【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刊名】航空计算技术.2010(3).--【ISSN号】1671-654X【C N 号】61-1276/TP【馆藏号】90843X【关键词】过失速机动快速俯仰运动状态空间法气动力模型【分类号】V211.4【文摘】通过对过失速机动运动规律和气动力特性进行简要分析,说明了过失速机动气动力建模思路;采用状态空间法建立了快速俯仰运动气动力模型,并对模型的输出方程进行了分析和简化;验证结果表明,气动力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2]【题名】飞机结构腐蚀损伤分布及失效规律研究【作者】杨凯[1] 金平[2] 范存智[3]【机构】[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研究生队[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航空机械系[3]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刊名】航空计算技术.2010(3).--【ISSN号】1671-654X【C N 号】61-1276/TP【馆藏号】90843X【关键词】腐蚀深度统计分析三参数Weibull分布失效规律【分类号】V267【文摘】针对现役飞机结构腐蚀损伤,选取正态分布、Gumbel第一型极值分布、Logistic分布、双参数Weibull分布以及三参数Weibull分布进行统计特征研究。

最新《霍华德庄园》文献综述

最新《霍华德庄园》文献综述

《霍华德庄园》文献综述------------------------------------------作者xxxx------------------------------------------日期xxxxE.M。

福斯特《霍华德庄园》研究综述《霍华德庄园》通常被认为是英国作家E。

M。

福斯特最优秀的早期作品。

小说围绕家产继承权和女主人公的婚姻铺叙了一个传统的“故事”。

在更重要的层面上,这是一部有关英国以及人类文明命运的寓言。

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各学者极大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文章不断涌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内有关该小说的研究文章有三十来篇.小说中著名的“联结”主题是各研究的中心,学者们对小说中以婚恋为载体,不同经济阶层之间、不同文化观念之间、各种矛盾之间的“联结”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有的学者还进行了“联结”主题的对比研究,如《论〈霍华德庄园〉与〈达洛维夫人>的“联结"主题--两部小说中联结主题的对比研究》一文。

以下六种视角是国内学者对该小说展开研究时所常用的文学批评理论或切入角度:1、生态批评理论。

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研究者们借助生态批评理论解读小说中的生态观,充分扩展了小说的艺术审美空间和深度.《〈霍华德庄园〉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和谐观”》一文中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该部小说所体现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及其时代意义。

姜乘鹤以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印度之行》和《霍华德庄园》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

《福斯特小说的生态批评》一文通过研究福斯特的六部小说考察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渊源及作家的绿色思想和社会关怀说明了福斯特的生态思想。

2、文化理论。

一些学者运用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理论解读小说中的文化与物质世界的联结,探究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在“联结”过程中文化陷入的困境,如谭静静、曾竹青认为《霍华德庄园》较充分地体现了阿诺德的文化观。

《2024年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范文

《2024年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范文

《近十年石刻研究文献综述(2004~2014)》篇一一、引言石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记录了人类历史的沧桑巨变,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历史、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近十年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石刻研究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

本文旨在综述近十年来石刻研究的文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石刻研究文献概述(一)石刻的分类与分布近十年来,石刻的分类与分布研究逐渐深入。

研究者们根据石刻的材质、形态、内容、功能等方面,将其分为碑刻、墓志、摩崖、造像等不同的类型。

同时,对石刻的地理分布、历史演变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石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石刻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是石刻研究的重要领域。

近十年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石刻的考古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者们通过对石刻的发掘、整理、分析,揭示了石刻背后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结合其他考古资料,对石刻的年代、制作工艺、传播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石刻的文字学与语言学研究石刻上的文字是研究文字学和语言学的重要资料。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对石刻上的文字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演变、发展、传承等方面的规律。

同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石刻上的语言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语言特点、语法结构等方面的信息。

(四)石刻的艺术学研究石刻作为一种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近十年来,研究者们从艺术学的角度对石刻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艺术风格、艺术手法、艺术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对石刻的艺术传承、艺术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三、近十年石刻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一)多学科交叉研究近十年来,石刻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

研究者们不仅从考古学、文字学、语言学等传统领域进行研究,还结合历史学、地理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对石刻进行综合研究。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石刻的价值和意义。

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为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谢谢你的阅读。

会计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篇一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前景的较量与对策1995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 与证券监管机构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IOSCO)订立协议,规定:如果IASC能在1998年完成制定一套核心国际会计准则的任务,并得到IOSCO技术委员会的批准,该组织将把这套准则作为跨国上市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准则。

时至今日,IASC的任务已基本完成,IOSCO尚未决定是否接受IASC制定的核心准则,而有关制定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的讨论已演化为一场改组IASC的较量。

这场较量的背景是什么?围绕这场较量有哪些动向?这场较量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希望引起会计学术、实务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广泛重视。

一、动力什么是国际会计?崔和默勒(Choi and Mueller,1992)认为,可有四种定义:(1)国际比较会计;(2)跨国公司及跨国交易的会计;(3)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需求和(4)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如果将国际金融市场的会计需求也并入跨国公司和跨国交易会计的话,实际上只有三种定义。

有人认为,国际会计协调的目的是形成一个世界会计(World Accounting),特别是制定出一套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

为何要进行国际会计的协调,并制定出一套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

近年来,建立国际通行会计准则的势头为何这么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 跨国上市最近几年,公司跨国上市、跨国发行债券成为一种潮流,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特殊形式。

古村落保护型乡村建设思考——以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为例

古村落保护型乡村建设思考——以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19)01-0113-05 收稿日期 2017-06-05王松涛 | Wang Songtao 陈星星 | Chen Xingxing古村落保护型乡村建设思考——以河南省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为例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tected Village in Ancient Villages: Taking Mogou Village as an Example摘 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古村落的消失速度也在加快,加之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以及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挑战,村落保护更新成为我国越来越重视的乡村建设问题。

该文以河南省孟州市莫沟村的古村落保护更新为例,以特殊的角度来审视、借鉴,探讨古村落型乡村建设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型 乡村建设 更新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 nization in China, the speed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s speeding up, as well as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 rural hollowing and the challenge brought by the dual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renewal of village protection has become a problem of rural construction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country. Taking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Mogou Village, Mengz hou, He'n a n a s a n ex a mple, we examine the new way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construction in ancient villages.Keywords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Rural construction, Renewal乡村是农民耕种、生活、聚居而形成的聚落,而中国乡村以传统的生活方式,淳朴的民风,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诗人赠予墨宝。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为《青海民族研究》公开发行20周年而作

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为《青海民族研究》公开发行20周年而作

K yw r s iga R sac r ai aie; u ly a vnae; d i e o d: nh i eerhf t nli q a t d atgsa v e Q o N o ts i; c
当我拿到《 青海民族研究}0 0 2 1年的第一期 的 时候 , 是 她 公开 发 行 2周 年 之 后 的第 一 个 春天 , 正 0 也是 “ 青海 民族研究所”成立3 周年 的喜庆的 日 0 子 。因此 ,青海 民族研究》 《 的成长过程 , 正是“ 青海 民族研究所” 成长 、 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作为创 刊 人 之 一 的我 , 心情 十分 激 动 , 慨 良多 , 由得 感 不 想起杜甫的《 春夜喜雨》 一诗开头的两句 :好雨知 “ 时节 , 当春乃 发 生 ” 。用 它来 描 述 《 海 民族 研 究 》 青 的诞生与成长的过程 , 是再恰当不过 的了 !《 青海 民族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青藏高原 的 山山水水 、 众生葳蕤 、 万象更新的大好形势下 , 应运 而生的 , 又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滋润 中由嫩稚 的幼芽 成长 为今 天 的青 枝绿 叶 的大树 的 。 因此 , 也是 改 她 革开 放 的见 证 者 和 直接 受 益 者 , 到 这些 , 想 心情 激 荡, 不由得提笔写下了这些文字 , 以表对她的祝福。
哥民 研
z-。 叭- 4 0 ̄ f i
草木本有心 , 伺求羹人 折
— —



为《 青海 民族研 究》 公开发行2 周年 而作 0
贾唏儒

要: 回顾《 青海 民族研 究》 成长的历程 , 阐述她的 学术 品格 量 、 特 展 提

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后 ,在中国的大地上

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第38卷第3期Vol.38 No.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Chongqing Technol &Business Univ(Nat Sci Ed)2021年6月Jun.2021doi:10.16055/j.issn.1672-058X.2021.0003.002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陈星月1,龚道勇1,2,郭顺星1,李 标1**(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2.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 收稿日期:2020-10-11;修回日期:2020-11-2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62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MS-2016-I2M-2-003);科技部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YF100702).作者简介:陈星月(1994 ),女,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药学研究.**通讯作者:李标(1970 ),男,湖北黄梅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Email:Libiao@.摘 要: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所特有的石斛碱型生物碱,及其代表性成分石斛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对石斛碱型生物碱的结构组成和药理活性,以及石斛碱生物合成等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推测了一条以金钗石斛次生代谢产物为可能中间体的石斛碱生物合成通路;发现已报道的石斛碱型生物碱有31个,来源于9种石斛,其药理活性主要在抗肿瘤㊁抗白内障㊁降血糖等方面;石斛碱的生物合成部分处于初期研究阶段,仅确定了合成途径为MVA 途径以及7个相关基因;最后为石斛碱生物合成研究的深入提出了三个切入点:以法尼基焦磷酸(FPP )为底物通过酶促反应得到可能中间体;将FPP 加入金钗石斛组培苗的培养基,促进可能中间体的产生;以石斛碱的累积特点入手,找到中间体最多的点,进行可能中间体的分离㊂关键词:金钗石斛;生物碱;石斛碱;倍半萜;合成生物学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8X (2021)03-0008-110 引 言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的一类含氮呈碱性的有机小分子,多数具有结构复杂的氮杂环㊂现代研究发现,植物来源的生物碱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活性[1]㊂现用于临床的生物碱有很多,著名的有,喜树碱:用于治疗膀胱癌㊁原发性肝癌和大肠癌等;长春碱:用于治疗何杰金病㊁非小细胞肺癌㊁恶性淋巴肿瘤等;山莨菪碱:应用于感染性休克和解痉挛等[2]㊂这些临床疗效的显著,让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㊂石斛(Dendrobium Sw.),兰科多年生附生型草本植物,具有药用和观赏两大功能,能入药的石斛大约有30种[3],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类和多糖类[4]㊂石斛碱型生物碱是石斛所特有的一类生物碱,属于倍半萜型生物碱[5]㊂到目前为止,仅在6种石斛中发现了该构型的生物碱,只有31个该构型的生物碱被报道,其中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是拥有石斛碱型生物碱种类最多㊁含量最高的石斛属植物[6-7]㊂关于该构型生物碱的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仅集中在金钗石斛生物总碱(DNLA)和其代表性成分石斛碱(dendrobine)上㊂DNLA 在多个方面具有活性,说明石斛碱型生物碱值得进行药理活性的研究,但这部分研究目前无法开展,原因在于除石斛碱外其他石斛碱型生物碱大多是被偶然分离,微量㊂考虑通过对石斛碱进行结构修饰来获得其他石斛碱型生物碱,进而对其药理活性做进一步的研究㊂但目前石斛碱的获得依靠从金钗石斛中通过有机试剂提取分离纯化得到㊂金钗石斛野生资源已临近枯竭,目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8]㊂单靠植物获得石斛碱是不可持续的,人工合成存在诸多困难㊂石斛碱结构复杂,含有多个环第3期陈星月,等: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状结构,化学全合成虽已有报道,但步骤多㊁条件苛刻㊁得率低;生物合成处在摸索阶段,仅确定了合成途径为MVA途径,以及与合成相关的7个基因,关键基因㊁关键步骤㊁关键中间体都还未被发掘㊂对石斛碱型生物碱的结构组成和药理活性以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以金钗石斛的次生代谢产物作为可能中间体,结合课题组前期推测的石斛碱骨架的合成通路,推测了一条更详细的石斛碱合成通路,以期为石斛碱型生物碱下一步研究和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的进一步推动提供参考㊂1 石斛碱型生物碱1932年,日本学者铃木秀干[9]从金钗石斛中提取分离得到了石斛属植物的第一个生物碱,并命名为石斛碱(dendrobine)㊂在1935年,我国科学家陈克恢[10]再次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了该成分,并首次测定了其含量为0.52%㊂1964年,犬伏康夫[11]确(a)倍半萜型(b)吲哚型 (d)吡咯烷型 (e)咪唑型图1 石斛属生物碱的母核骨架Fig.1 Meternal skeleton of alkaloids from Dendrobium Sw定石斛碱属于倍半萜型骨架结构㊂随后,陆续有生物碱从石斛中分离,按其基本的骨架可分为五大构型:倍半萜型㊁吲哚型㊁吡咯烷型㊁邻苯二甲酰亚胺型和咪唑型[12](图1)㊂其中倍半萜型生物碱又叫石斛碱型生物碱㊂迄今为止,已报道有31个石斛碱型生物碱从9种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㊂1.1 结构组成石斛碱型生物碱的基本骨架是含有1个五元内酯环的picrotoxane型倍半萜(图1(a)),氮与picrotoxane倍半萜的2位和11位形成含氮吡咯环,氮上通常连有甲基等官能团㊂其结构特点是含氮吡咯环与倍半萜部分组成紧密的四环体系[12]㊂含有石斛碱型生物碱的石斛有:金钗石斛(D.nobileLindl.)㊁棒节石斛(D.findleyanum Par.et Rchb.f.)㊁铬黄石斛(D.friedericksianum Lindl)㊁矩唇石斛(D.Rchb.f.)㊁D.hildebrandii Rolfe㊁线叶石斛(D.aurantiacum Rchb.f.)㊁ 红星”春石斛(D.snowflakeRed Star)㊁细茎石斛(D.moniliforme(L.)Sw)㊁大苞鞘石斛(D.wardianum Warner)㊂具体化合物结构及所属见表1㊁图2㊂表1 石斛属中石斛碱型生物碱Table1 Dendrobine-type alkaloids in plants from Dendrobium Sw植物来源化合物文献金钗石斛(1)石斛碱(dendrobine)㊁(2)石斛碱氮氧化物(dendrobine-N-oxide)㊁(3)N-甲基石斛碱(N-methyl-dendrobine)㊁(4)N-异戊烯石斛碱(N-isopentenyl-dendrobine)㊁(5)石斛胺碱(dendramine)㊁(7)石斛酯碱(dendrine)㊁(8)金钗酯碱(dendronobiline A)㊁(9)石斛酮碱(nobiline)㊁(11)石斛星碱(dendroxine)㊁(12)N-异戊烯石斛星碱(N-isopentenyl-dendroxine)㊁(13)6-羟基石斛星碱(6-hydroxy-dendroxine)㊁(14)N-异戊烯-6-羟基石斛星碱(N-isopentenyl-6-hydroxy-dendroxine)9㊁13-219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续表(表1)植物来源化合物文献棒节石斛(1)石斛碱(dendrobine )㊁(9)石斛酮碱(nobiline )㊁(20)10-羟基石斛碱(10-hydroxy -dendrobine )㊁(23)2-羟基石斛碱(2-hydroxy-dendrobine )㊁(24)棒节碱A (findlayine A )㊁(25)棒节碱B (findlayine B )㊁(26)棒节碱C (findlayine C )㊁(27)棒节碱D (findlayine D )㊁(28)棒节碱F (findlayine F )㊁(29)棒节碱E (findlayine E )㊁(30)dendrofindline A ㊁(31)dendrofindline B 22-25铬黄石斛(5)石斛胺碱(dendramine )㊁(9)石斛酮碱(nobiline )㊁(10)6-羟基石斛酮碱(6-hydroxy -nobiline )㊁(12)N-异戊烯石斛星碱(N -isopentenyl -dendroxine )㊁(13)6-羟基石斛星碱(6-hydroxy-dendroxine )㊁(14)N-异戊烯-6-羟基石斛星碱(N-isopentenyl-6-hydroxy-dend-roxine )18㊁26矩唇石斛(1)石斛碱(dendrobine )14㊁28㊁26㊁27D.hildebr-andiiRolfe (5)石斛胺碱(dendramine )㊁(9)石斛酮碱(nobiline )㊁(13)6-羟基石斛星碱(6-hydroxy -dendroxine )㊁(14)N-异戊烯-6-羟基石斛星碱(N-isopentenyl-6-hydroxy-dendroxine )线叶石斛(19)3-羟基-2-氧-石斛碱(3-hydroxy-2-oxodendrobine )28 红星”春石斛(16)红星碱A (mubironine A )㊁(17)红星碱B (mubironine B )㊁(18)红星碱C (mubironine C )29细茎石斛(9)石斛酮碱(nobiline )㊁(10)6-羟基石斛酮碱(6-hydroxy -nobiline )㊁(21)细茎石斛碱(moniline )30大苞鞘石斛(6)大苞鞘碱(dendrowardine )31图2 石斛碱型生物碱结构Fig.2 Structures of dendrobine-type alkaloids1第3期陈星月,等: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其中金钗石斛含有的石斛碱型生物碱最多,有15个(表1)㊂石斛碱型生物碱的代表性成分石斛碱也是金钗石斛的指标性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其含量不得少于0.4%㊂1.2 药理活性石斛碱型生物碱主要存在金钗石斛中,而金钗石斛中的石斛碱型生物碱含量远高于其他石斛属植物㊂所以对于这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大多集中在金钗石斛生物碱(DNLA)上㊂1.2.1 抗肿瘤活性大量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来源的生物碱对肿瘤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㊂Lee[33]报道金钗石斛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A-549㊁SK-OV-3和HL-60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㊂王亚芸[34]发现金钗石斛水溶性和脂溶性的生物碱对肠癌Cao-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㊂安欣[35]研究发现DNLA能通过抑制分裂诱导乳腺癌肿瘤细胞凋亡㊂何沁嶷[36]通过CCK-8法检测出金钗石斛生物碱对A549㊁Hepg2㊁Mnk45细胞体外的增殖有抑制作用㊂研究发现DNLA能够显著降低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存活率㊂Song[37]发现石斛碱(图2(1))与顺铂联合运用,可通过刺激JNK/p38信号通路去增强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并因此激活促凋亡蛋白Bax 和Bimde表达使A549细胞发生凋亡㊂此外,还发现石斛碱可减轻顺铂在裸鼠体内引起的体重减轻和心脏毒性㊂这些结果暗示石斛碱和顺铂的结合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且具有减轻顺铂心脏毒性的优点㊂Morita[38]从 红星”春石斛中得到的春石斛碱A(图2(24))㊁春石斛碱B(图2(25))㊁春石斛碱C(图2(26))在体外对小鼠白细胞L1210具有细胞毒性㊂从棒节石斛中分离得到的棒节碱E(图2 (29))和棒节碱F(图2(28))对5株肿瘤细胞(HL-60,SMMC-7721,A-549,MCF-7)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38]㊂这些结果表明石斛碱型生物碱有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或者前体的潜质㊂1.2.2 抗白内障活性白内障在致盲眼病中位于第一名,糖尿病导致的糖性白内障患者最多㊂龙艳[40]用金钗石斛生物碱和多糖分别处理大鼠离体晶状体,发现生物碱和多糖都能延缓H2O2造成的晶状体浑浊;再用两者灌胃处理D-半乳糖制备的糖性白内障大鼠模型,发现金钗石斛生物碱能明显减轻大鼠晶状体的混浊度,说明金钗石斛中抗白内障活性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㊂白金丽等[39]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抗白内障的效果,且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㊂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显著提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㊁GSH含量及SOD活性,降低MDA活性等[40]㊂1.2.3 降血糖活性蔡春荣[41]通过饮食和药物诱导的方法建立了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表明DNLA可以有效促进大鼠胰岛素的分泌,直接保护胰岛β细胞,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㊂黄琦[42]研究发现DNLA通过减轻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㊁上调骨骼肌组织GLUT4表达而发挥其降血糖作用㊂李菲[43]用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引起小鼠产生高血糖,再用金钗石斛生物碱灌胃高血糖的小鼠和普通小鼠,发现DNLA只作用于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对普通小鼠无显著影响㊂除了药物治疗外,有研究[44]表明日常的体力活动:通勤距离㊁公共交通站点距居住地(工作地)的距离㊁最近体力活动场所距居住地(工作地)的距离等建成环境变量与成年上班群体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存在显著联系㊂1.2.4 其他活性郭涛[45]用不同浓度的石斛碱处理HuT-78细胞,结果当浓度高于5μg/mL时,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且具有浓度依赖的抑制HuT-78细胞的克隆,意味着石斛碱具有成为治疗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的潜力㊂糖尿病是妊娠期的常见病,以20mg/kg 石斛碱口服给药妊娠糖尿病(GDM)模型的小鼠,发现小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都有所下降,以及增加了小鼠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说明石斛碱可明显改善GDM的症状[46]㊂有学者[47]发现石斛碱还可以通过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复制周期的早期步骤,从而达到治疗流感病毒感染㊂还有研究表明[48]石斛碱通过抑制p-NF-κB p65的表达,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炎症因子表达㊂2摇石斛碱合成生物学2.1 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石斛碱(dendrobine)是一种吡咯里西啶衍生物类生物碱,分子式C16H25NO2,分子量263.27,其骨架属于萜类化合物中的倍半萜,由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具有复杂的环状体系,因此石斛碱在合成上存在1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一定难度㊂至今,石斛碱的化学合成有7种全合成和5种表全合成被报道[49],得率不高,且副产物多㊁条件复杂㊂Kaneko[50]合成了石斛碱的三环骨架结构(图3)㊂Yamada[51]报道了完整的石斛碱的合成途径㊂2000年,才正式通过人工途径合成石斛碱,得率只有1.2%[52]图3 Kaneko合成的三环骨架Fig.3 Kaneko爷s synthesized tricyclic skeleton石斛碱的生物合成的相关报道较少㊂1966年, Yamazaki[53]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大量的甲羟戊酸-2-14C参与石斛碱的生物合成,提出了石斛碱的生物合成与倍半萜类化合物合成相似,需要甲羟戊酸(MVA)的参与㊂甲羟戊酸由位于细胞质的MVA途径合成,途径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在乙酰乙酰辅酶A转移酶(AACT)的催化下将两分子的乙酰辅酶A缩合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随后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的催化下生成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催化下HMG-CoA还原生成甲羟戊酸(MVA)㊂甲羟戊酸在甲羟戊酸激酶(MK)和磷酸甲羟戊酸激酶(PMK)的连续作用下生成焦磷酸甲羟戊酸㊂最后在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酶(MVD)作用下将焦磷酸甲羟戊酸脱羧生成异戊烯基焦磷酸(IPP),IPP可在异戊烯基二磷酸异构酶(IDI)作用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它的同分异构体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MAPP)㊂IPP和DMAPP还可以由位于质体的MEP途径产生(图4)㊂图4 植物萜类的生物合成途径Fig.4 Biosynthesis pathway of terpenoids in plants 21第3期陈星月,等: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从乙酰辅酶A到IPP和DMAPP仅完成了萜类生物合成的三分之一,下一步是合成类萜前体,即香叶基焦磷酸(GPP,C10)㊁法尼基焦磷酸(FPP,C15)㊁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GGPP,C20)㊂类萜前体再进一步生成单萜㊁倍半萜㊁二萜等萜类化合物㊂而石斛碱则是在FPP经过萜类合酶㊁细胞色素氧化酶㊁环化酶等酶的作用下,合成倍半萜骨架,再经过氨基转移酶㊁甲基转移酶等后修饰酶的催化下最终生成石斛碱[54](图5)㊂到目前为止,由于石斛碱的结构复杂,金钗石斛基因组庞大,能作为可能中间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低㊁不易分离,导致石斛碱的生物合成还都停留在推测层面,涉及关键基因和关键酶的报道很少㊂朱胜男[55]通过构建金钗石斛cDNA文库筛选了参与石斛碱合成的两个托品酮还原酶基因DnTRⅠ和DnTRⅡ,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茉莉酸甲酯(MeJA)㊁水杨酸(SA)㊁一氧化氮供体(SNP)3种信号分子处理金钗石斛组培苗,分析基因的表达量与组培苗中石斛碱的增量,发现DnTRⅠ和DnTRⅡ基因表达量的增加能促进石斛碱的合成和积累㊂李清[54]对石斛碱的生物合成做了推测㊂李金玲[56]从金钗石斛转录组中筛选出了5个参与石斛碱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分别是甲羟戊酸激酶(Unigene1219)㊁赖氨酸甲基化酶(CL429)㊁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CL3435)㊁法尼基转移酶(CL11407)以及半胱氨酸甲基酯酶(CL8067)基因㊂总之,石斛碱生物合成的下游通路基因功能还有待开发㊂图5 石斛碱的生物合成通路的推测(a-q为金钗石斛的次生代谢产物,A-E为可能中间体的骨架)Fig.5 Speculation on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dendrobine(a-q is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Dendrobium nobile,A-E is the skeleton of possible intermediates))3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2.2 石斛碱代谢途径推测根据倍半萜的合成途径以及前人的推测,结合目前在金钗石斛中提取的单体化合物,对石斛碱的生物合成过程进行初步推测(见图5)㊂图5中a-q 是从金钗石斛中分离得到的可能中间体,A-E为推测的中间体㊂a-q依次是a:dendronobilin G[57]㊁b: dendro-nobilin M[58]㊁c:dendronobilin A[57]㊁d:(+)-(1R,5R,6S,8R,9R)-8,12-dihydroxy-copacamphan-3-en-2-one[59]㊁e:dendronobiloside A[57]㊁f: dendronobiloside B[57]㊁g:(-)-(1S,2R,3S,4R,5S, 6R,9S,12R)-3,11,13-trihydroxypicrotoxane-2(15)-lactone[61]㊁h:dendronobilin K[58]㊁i:(+)-(1R,2S,3R, 4S,5R,6S,9R)-2,11,12-trihydroxypicrotoxane-3(15) -lactone[59]㊁j:dendronobilin B[60]㊁k:dendronobilin F[60]㊁l:nobilomethylene[60]㊁m:dendronobilin D[60]㊁n: dendronobilin E[58]㊁o:dendronobilin L[58]㊁p: dendronobilin C[60]㊁q:石斛酮碱[18]㊂图5中的具体结构变化为由乙酰辅酶A通过MVA途径得到IPP和异构体DAMPP,两者在FPPs 的作用下生成FPP,FPP在萜类合酶的催化下,分子内环化形成a,a氧化还原形成A,分子内发生重排并成环形成B,B氧化形成b㊁c㊁d这类构型的中间体进一步氧化形成C,C开环水解氧化形成D(中间体e㊁f的存在证明了D可能是存在的),D经过分子内酯化形成picrotoxane型倍半萜骨架,含有内酯环且结构符合picrotoxane型倍半萜的中间体有g-o,这类中间体下一步有两种可能:可能成环形成p,再经过氨基化形成D,D甲基化生成石斛碱;直接氨基化形成q,q环化脱羟基生成石斛碱㊂在这条推测的通路中,关键步骤是FPP到a或者A的环化㊁A到B 中间的分子内重排的变化,关键酶是环化酶㊁细胞色素氧化酶㊁甲基转移酶㊁转氨酶㊂3 展 望石斛碱型生物碱作为我国传统中药石斛所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和活性成分,应用前景广阔㊂目前,只报道了31个该类化合物,而我国石斛有接近80个种,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多的该类化合物被发现㊂当下石斛碱型生物碱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总碱和石斛碱,原因之一就是其他生物碱在通过传统提取分离方法得到的量十分少,远小于石斛碱,不足以支持做更多的活性研究㊂如果能通过生物合成得到石斛碱,再经过后修饰得到其他的石斛碱型生物碱,这无疑是为生物碱类药物增加一大笔财富㊂现在的难点在于石斛碱的生物合成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中间的关键酶和关键基因还未有突破,可能的中间体难以分离㊂其次,综合目前的药理研究,可以看出石斛碱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的活性,尤其是石斛碱在抗非小细胞肺癌上的作用,暗示石斛碱有可能成为新的抗癌药物㊂但是目前石斛碱的获得主要依赖于从金钗石斛原料中提取,得率有限且副产物多,而且金钗石斛属于国家濒危药用植物,野生资源岌岌可危,栽培品种质量参差不齐㊂综上所述,石斛碱生物合成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之一,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各种未知,还需更加系统的研究㊂目前,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来将石斛碱的生物合成向前推进:从金钗石斛的基因组入手,找到参与倍半萜合成的环化酶基因,再以法尼基焦磷酸(FPP)为底物,通过酶促反应,得到FPP环化后的产物,这个产物有可能成为石斛碱生物合成的中间体;从金钗石斛组培苗入手,将FPP加入培养基中,诱导培养的同时检测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以期从中找到可能中间体;根据石斛碱在金钗石斛中的积累特征,从石斛碱含量最低到石斛碱含量最高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关键点,有可能是中间体累积最多的点,再通过各种检测技术来解析出这个点可能产生的中间体化合物㊂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还是可能将石斛碱生物合成的研究成功推进一步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 曹明哲,季宇彬,辛国松,等.天然植物中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7):59 61CAO M Z,JI Y B,XIN G S,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Alkaloids A ntiumor Drugs of Natural Plants[J].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2015,11(7):59 61(inChinese)[2] 谢峻,谈锋.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J].中草41第3期陈星月,等: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药,2007,38(2):285 289XIE J,TAN F.Advances in Studies on Antitumor DrugsOriginated from Plant[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Drugs,2007,38(2):285 289(in Chinese) [3] 龚建英,王华新,龙定建,等.我国石斛属植物资源及其主要种类观赏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5,(10):233 235,261GONG J Y,WANG H X,LONG D J,et al.Resourcesand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drobium Species inChina[J].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5,(10):233 235,261(in Chinese)[4] 郁美娟,孟庆华,黄德音,等.石斛属植物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3,25(11):918 921YU M J,MENG Q H,HUANG D Y,et al.Studies onthe Effective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of Dendrobium Sw[J].Chinese Traditional Plant Medicine,2003,25(11):918 921(in Chinese)[5] 李振坚,王元成,韩彬,等.石斛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50(13):3246 3254LI Z J,WANG Y C,HAN B,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Constituents of Alkaloids in Plants from Dendrobium Sw[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2019,50(13):3246 3254(in Chinese)[6] 王再花,李杰,章金辉,等.石斛属植物多糖与生物碱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4):242 246WANG Z H,LI J,ZHANG J H,et parison ofPolysaccharide and Alkaloid Contents in Dendrobium[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15,31(24):242 246(in Chinese)[7] 金蓉鸾,孙继军,张远名.11种石斛的总生物碱的测定[J].南京药学院学报,1981(1):9 13JIN R H,SUN J J,ZHANG Y M.A Determination ofTotal Alkaloids in Eleven Species of Shihu(Dendrobium)[J].Journal of Nanjing College of Pharmaoy,1981(1):9 13(in Chinese)[8] 蒋波,詹源庆,黄捷.金钗石斛濒危原因及其野生资源保护[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5):34 36JIANG B,ZHAN Y Q,HUANG J.Endangered Causes ofDendrobium Nobile and Its Wild Resources Protection[J].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2005,24(5):34 36(in Chinese)[9] SUZUKI H,KEIMATSU I.Studies on Alkaloids inDendrobium Nobile[J].Yakugaku Zasshi,1932,52(12):1049 1060[10]CHEN K K,CHEN A L.The Alkaloid of Chin-shihu[J].J Biol Chem,1935,11:653[11]ONAKA T,KAMETA S,MAEDA T.The Structune ofDendrobine[J].Chem Pharm Bull,1964,12(4):506 [12]XU J,HAN Q B,LI S L,et al.Chemistry,Bioactivityand Quality Control of Dendrobium,A Commonly UsedTonic Herb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Phytochem Rev,2013(12):341 367 [13]HEDMAN K,LEANDER K.Studies on OrchidaceaeAlkaloids XXVII.Quaternary Salts of the DendrobineType from Dendrobium Nobile Lindl[J].Acta ChemScand,1972,26(8):3177 3180[14]INUBUSHI Y,ISHII H,YASUI B.Isol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Alkaloids of the Chinese Drug Chin-Shih-Hu[J].Chem Pharm Bull,1964,12(10):11751180[15]INUBUSHIY,NAKANO J.Structure of Dendrine[J].Tetrahedron Lett,1965,31(6):2723 2728 [16]HSIENKAI W,ZHAO T F,CHE C T.Dendrobine and3-Hydroxy-2-Oxodendrobine from Dendrobium Nobile[J].J Nat Prod,1985,48(5):796 801 [17]LIU Q F,ZHAO W M.A New Dendrobine-TypeAlkaloid from Dendrobium Nobile[J].Chinese ChemicalLetters,2003,14(3):278 279[18]YAMAMURA S,HIRATA Y.Structures of Nobiline andDendrobine[J].Tetrahedron Lett,1964,5(2):79 87 [19]TOSHIHIKO O,MISUTAKA N,TADAMASA O,et al.The Structure of Dendroxine,the Third Alkaloid fromDendrobium Nobile[J].Chem Pharm Bull,1966,14(6):672 675[20]TOSHIHIKO O,MISUTAKA N,TADAMASA O,et al.The Structure of Dendramine(6-Oxydendrobine)and6-Oxydendroxine,the Fourth and Fifth Alkaloid fromDendrobium Nobile[J].Chem Pharm Bull,1966,14(6):676 680[21]TOSHIHIKO O,MISUTAKA N,TADAMASA O,et al.Further Studies on the Alkaloidal Constituents ofDendrobium Nobile(Orchidaceae)-structure Determinationof4-hydroxy-dendroxine and Nobilomethylene[J].Chem Pharm Bull,1972,20(2):418 421 [22]GRANELLI I,LEANDER K,LUNING B.Studies onOrchidaceae Alkaloids XVI.A New Alkaloid,2-Hydroxydendrobine,from Dendrobium Findlayanum Par et51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8卷Rchb f[J].Acta Chem Scand,1970,24(4):1209 1212 [23]YANG D,CHENG Z Q,YANG L,et al.Seco-dendrobine-type Alkaloids and Bioactive Phenolics fromDendrobium Findlayanum[J].J Nat Prod,2018,81(2):227 235[24]YANG D,CHENG Z Q,HOU B,et al.Two UnusualDendrobine-type Alkaloids from Dendrobium Findlayanum[J].Fitoterpia,2020,144:1046 1056 [25]LIU G Y,TAN L,CHENG L,et al.Dendrobine-typeAlkaloids and Bibenzyl Derivatives from DendrobiumFindlayanum[J].Fitoterapia,2020,142:1036 1046 [26]HEDMAN K,LEANDER K,LU N B.Studies onOrchidaceae Alkaloids XXV N-isopentenyl Derivatives ofDendroxine and6-Hydroxy-dendroxine fromDendrobium Friedricksianum Lindl and Dendrobiumhildebrandii Rolfe[J].Acta Chem Scand,1971,25(2):717 720[27]ELANDER M,LEANDER K.Studies on OrchidaceaeAlkaloids XXI6-Hydroxynobiline A New Alkaloid fromDendrobium Hildebrandii Rolfe[J].Acta Chem Scand,1971,25(2):717 720[28]CHANG S J,LIN T H,CHEN C C.Constituents fromDendrobium Clavatum var.Aurantiacum[J].J ChinMed,2001,12(3):211 218[29]HIROSHI M,MASAKO F,NAOTOSHI Y,et al.NewPicrotoxinin Type and Dendrobine Type Sesquiterpenoidsfrom Dendrobium Snowflake Red Star[J].TetrahedronLett,2000,56(32):5801 5805[30]LIU W H,HUA Y F,Zhan Z J.Moniline A NewAlkaloid from Dendrobium Moniliforme[J].J Chem Res,2007,48(6):317 318[31]BLOMQVIST L,BRANDANGE S,GAWELL L,et al.Studies on Orchidaceae Alkaloids XXXVIIDendrowardine,A Quaternary Alkaloid from DendrobiumWardianum Warner[J].Acta Chem Scand,1973,27(4):1439 1441[3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20National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Pharmacopoeia of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One.Beijing:China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20(in Chinese) [33]LEE Y H,PARK J D,BAEK N I,et al.In Vitro andVivo Antitumoral Phenanthrene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Dendrobium Nobile[J].Plant Med,1995,61:178[34]王亚芸.石斛生物碱提取及其抑制Caco-2活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WANG Y Y.Alkaloids Extracted from Dendrobium andTheir Activity to Suppress Caco-2Cells[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15(in Chinese) [35]安欣,任建武,李虹阳,等.金钗石斛生物碱对mcf-7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5):920 926AN X,REN J W,LI H Y,et al.A Study of the Effect ofDendrobine from Dendrobium Nobile on Mcf-7CellApoptosis in Mitochondrial Pathway[J].Acta Agriculturae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15,37(5):920 926(in Chinese)[36]何沁嶷.金钗石斛中生物碱积累规律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四川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HE Q Y.Study on the Accumulation Law and Anti-tumoractivity of Dendrobium Nobile Alkaloids[D].SichuanYaan: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issertation,2016(in Chinese)[37]SONG T H,CHEN X X,LEE C K,et al.DendrobineTargeting JNK Stress Signaling to Sensitize Chemotoxicityof Cisplatin Agains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inVitro and in Vivo[J].Phytomedicine,2019,53(2):1827[38]龙艳.石斛抗糖性白内障有效成分的筛选及其作用靶蛋白的初步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LONG Y.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Screeing the ActiveSubstance from Dendrobium with the Function ofPreventing Sugar Cataract and Screening Its target proteins[D].Guangzhou: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2008(in Chinese)[39]白金丽,温淑湘.金钗石斛提取物抗白内障的体外实验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9),57 59BAI J L,WEN S X.In-vitro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Extract of Dendrobium Nobile Lindl.in CounteractingCataract in Rats[J].Yunnan Journal of Tradituonal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2009,30(9),57 59(in Chinese)[40]魏小勇,龙艳,詹宇坚,等.金钗石斛提取物抗白内障的体外实验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2):27 31WEI X Y,LONG Y,ZHAN Y J,et al.Study on thePrevention of Cataract in Rat Lens from DendrobiumNobile Lindl Extractives in Vitro[J].Research and61第3期陈星月,等:石斛碱型生物碱及石斛碱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Practice on Chinese Medicines,2008,22(2):27 31(inChinese)[41]蔡春荣.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D].贵州:遵义医学院,2011CAI C R.Effects of Dendrobium Nobile Lindl.Alkaloidsin Diabetic Rat Model[D].Guizhou:Zunyi MedicalUniversity,2011(in Chinese)[42]黄琦,廖鑫,吴芹,等.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表达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9,28(13):1625 1628HUANG Q,LIAO X,WU Q,et al.Effects of TotalAlkaloids of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on GLUT4Expression in Skeletal Muscle of Diabetic Rats[J].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2019,28(13):16251628(in Chinese)[43]李菲,黄琦,李向阳,等.金钗石斛提取物对肾上腺素所致血糖升高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8,31(1):11 12LI F,HUANG Q,LI X Y,et al.Effects of the Extractsfrom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on Bloodsugar in Normaland Hyperglycemic Mice[J].ACTA Academiae MedicinaeZunyi,2008,31(1):11 12(in Chinese) [44]张娜,陈春.体力活动视角下检测环境对成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6):116 122ZHANG N,CHEN C.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BuiltEnvironment on Adult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Physical Activity[J].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and Business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9,36(6):116 122(in Chinese)[45]郭涛,纪冬梅,李艳平,等.石斛碱调节JNK信号通路对白血病细胞存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5):942 949GUO T,JI D M,LI Y P,et al.Effects of Dendrobine onGrowth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Leukenmia Cells by Regulating JNK Signaling Pathway[J].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2020,37(5):942 949(in Chinese) [46]FENG Y,JIA B,FENG Q,et al.Dendrobine Attenuates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Mice by Inhibiting17cells[J].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Toxicology,2020(5):71 75[47]LI R,LIU T,LIU MM,et al.Anti-influnza a VirusActivity of Dendrobine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7,65(18):3665 3674[48]刘婵,刘娟,商黔惠.石斛碱抑制高钠盐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7,25(7):649 654LIU C,LIU J,SHANG Q H.The Effect of Dendrobine onthe Proliferation of Cardiac Fibroblasts Induced by HighSodium[J].Chinese Journal of Arteriosclerosis,2017,25(7):649 654(in Chinese)[49]王亚芸,任建武.石斛碱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1):152 158WANG Y Y,REN J W.The Progress of Study onDendrobine[J].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5,46(1):152158(in Chinese)[50]YAMAMOTO K,KAWASAKI I,KANEKO T.SyntheticStudies of Dendrobine I Synthesis of the Skeleton ofDendrobine[J].Tetrahedron Letters,1970,59(11):4859 4861[51]YAMADA K,SUZUKI M,HAYAKAWA Y,et al.TotalSynthesis of(±)-Dendrobine[J].Journal of the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72,94(23):8278 8280 [52]ALBERT P,MARTIN D,LIU B.Formal Synthesis of(±)-Dendrobine:Use of the Amidofuran Cycloaddition/Rearrangement Sequence[J].Organic Letters2000,20(2):3233 3235[53]YAMAZAKIM,MATSUO M,ARAI K.Biosynthesis ofDendrobine.Chemical&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66,14(9):1058[54]LI Q,DING G,LI B,et al.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Genes Involved in Dendrobine Biosynthesis inDendrobium Nobile Lindl.Infected with MycorrhizalFungus MF23(Mycena sp.)[J].Scientific Reports,2017,7(1):316[55]朱胜男.信号分子对金钗石斛组培苗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1ZHU S N.Effects of Signal Molecules on theAccum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issue CulturedSeedlings of Dendrobium Nobile[D].Hangzhou:HangzhouNormal University,2011(in Chinese)[56]李金玲,石斛碱积累特性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8LI J L.Study 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Dendrobine and Its Metabolic Regulation[D].Guizhou:71。

ERP回归需求本源

ERP回归需求本源

ERP回归需求本源
杨海成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从ERP本身的发展来讲,已经走过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人们对于ERP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这就使得ERP在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呈现出一个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局面。

【总页数】1页(P7)
【作者】杨海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7
【相关文献】
1.时代呼唤回归本源与本体的回归哲学
2.时代呼唤回归本源与本体的回归哲学
3.回归票据本源助力实体经济——关于推进票据业务回归本源助力实体经济的调查思考
4.企业的发展应回归本源——访欧陆科技集团中国区执行董事秦殊涵
5.特殊教育支持:回归教育本源的三点思考——基于人本位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文学研究方法模式的演化

天文学研究方法模式的演化

天文学研究方法模式的演化
王志健
【期刊名称】《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卷),期】1985()4
【摘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科学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模式,此模式则与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和哲学思潮相应。

本文历史地叙述了天文学研究的方法模式:它们的发生、发展、相互更替和演化,以及在天文科学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总页数】7页(P23-29)
【关键词】天文学研究;天体演化;方法模式;恒星;假说方法;中子星;天体运动;太阳;地球;造父变星
【作者】王志健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31
【相关文献】
1.现代天文学进展--宇宙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J], Siegfried Roser;赵树森
2.天体演化与元素演化之谜(一)——天文学中的佯谬之四 [J], 杨大卫
3.箕状凹陷演化模式及其研究方法探讨-以冀中坳陷早第三纪凹陷演化为例 [J], 田崇鲁;李德同;刘铁铨
4.中国商业模式研究热点、演化与阶段特征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
的方法 [J], 谭珅; 李静文; 齐林
MOST立大功!--天文学家发现大质量恒星级黑洞或改写恒星演化理论 [J], 宋雅娟;肖春芳;蔡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毕业论文
题目研究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花卉产业园区综合发展系别化学与化工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学生姓名陈星月
学号130706023 年级13
指导教师程晓丹职称教授
2014 年12 月18 日
题目
研究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花卉产业园区综合发展
著者:陈星月
摘要:湿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宝库与成村环境,所以要发展建设城市湿地公园。

同时,花卉一般都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表达感情,陶冶情操等。

于是将湿地与花卉结合起来可以创造更多奇迹。

关键词:生态结合魅力锦江
目录
一.导言
二.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产业园区现状
三.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措施
四.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产业园区未来发展
五.总结
六.文献
导言
白鹭湾是一个集科普、旅游、展示、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由既有的白鹭湾生态公园和1500亩左右新建区域组成,总面积达5000多亩。

在三圣花卉产业园区,可以参观到现代农业实时定量“精准”培育花卉的过程,还能得到花卉盆景专家的现场点拨,学习花卉栽培、家庭插花、盆景栽植知识。

采蝶园里的草莓馆、无土栽培馆让你探奇农业科技的神秘。

人们还可以现场亲自体验现代农事活动和家庭创意小盆景DIY活动。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城市,关键在城区。

近年来,作为四川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锦江区,鲜明提出建设“美丽锦江”的奋斗目标。

“通过新建大型湖泊湿地、塑造亲水宜人的生态景观、生态区的建设,使绕城高速成为成都的天然生态屏障”,“白鹭湾湿地”将有利于净化空气、减少热岛效应、利于空气流通,为成都这座城市带来更优质的生态环境,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同样的三圣花卉产业园区也为把锦江区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精品城区,成为展示成都现代化国际化的主要窗口,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在这两个地方的年旅游量达到近400万人,为了促进锦江区经济,环境的发展,采取一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产业园区现状
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区东南部锦江环城生态区,(位于锦江区三圣花乡荷塘月色与高威公园之间)。

可乘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由白鹭湾水生作物区、花卉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湿地一期占地3.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植物品种200余种,乔木10万余株,于2012
年12月动工,于2013年5月竣工,历时150天。

它是成都市率先建成的集生态保护、都市农业、自然景观、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湿地。

“三圣产业园区”坐落于素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称的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总面积达15000亩,涉及五个村(红砂村、幸福村、驸马村、万福村、江家堰村),是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如今的“三圣花乡”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她于2004年被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后;2005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又获得了ISO9000质量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6年6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二者地理位置相隔很近,可以共用发展。

二.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产业园区综合发展措施
现在成都市委、市政府,锦江区委、区政府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三圣花乡和花木批发市场的区位优势,提出了重新整合花卉产业资源,建成成都国际花卉产业园的新目标,切实帮助农户提高收入水平,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根据成都市锦江区对“三圣”花卉产业化生产和销售要做大、做全、做精的目标,以及提升花卉产业市场的现代化水平,用特色花卉和大花卉观念做强花卉产业,实现以花卉产业带动“三圣”“五朵金花”的土地流转,创建三圣花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窗口的战略布置,结合花卉产业链发展趋势和成都高店子花卉有限公司自身能力和优势,对成都国际花卉产业园目标定位规划如下:
·现代信息流(花卉产业链信息)导向,以做大做强花卉流通业为龙头,带动花卉产业链(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配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三圣花乡自然条件与花卉资源的最佳配置,有条件的稳步开发精品花卉和深加工特色花卉产品,拓展大花卉产品领域,不断提高多元化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效益。

所以将二者结合是有大量资源和人力的。

并且现在有很多工程都是关于三圣花乡的建设。

现在每逢周末节假日就有大量的游客到白鹭湾,三圣产业园区观光旅游,所以不用担心没有人来支持的问题。

三.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产业园区未来发展
未来,白鹭湾湿地公园与三圣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婚纱摄影基地”,“走入林中,走入自然”,“湖中休闲”,“学生教授研究计划”,“艺术廊”等项目,预计未来五年,白鹭湾年游客量达到1000万人。

四.总结
一个山水相映、水草相依、鸟鸣鱼游、绿道穿梭,拥有多个天然美景的生态湿地将以灵动之美呈现在人们眼前。

三圣花卉产业园区与白鹭湾湿地公园紧紧相连。

通过以上的发展项目将会把锦江区建设得更好更棒。

它是成都市即将率先建成的集生态保护、都市农业、自然景观、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湿地。

并且,通过管理规划,计算预算,满足时间需求,制定实施计划,筛选景区管理人员,来达到打造魅力白鹭三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IUCN保护区类型V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管理指南》page19-139 作者Adrian Phillip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page23-180 作者Adrian Phillip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评价有效性----保护区管理评估框架》page28-123 作者Adrian Phillips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保护区管理规划指南》page3-95 作者Adrian Phillips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园林规划设计》page1-238 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任有华
7.《园林工程》page3-79 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易新军
8.《景观工程》page7-56 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孙勇
9.《园林植物景观种植设计》page8-159 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屈海燕
10.《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page2-16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作者布兰克
11.《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page8-222 机械工业出版社作者刘鹰
12.《园林景观施工图设计》page1-196 中国林业出版社作者周代红
13.《景观构成设计》page2-89 中国林业出版社作者王郁新
1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page3-67 中国电力出版社作者刘荣凤
14.《园林景观设计赏析》page3-134 中国电力出版社作者王兰
15.《园林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选集》page5-79 中国电力出版社作者任有华
16.《园林工程资料一本通》page5-139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作者《资料员一本通》编委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