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练习题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物理学史、思想方法
选择题专项训练(物理学史.思想方法)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牛顿的经典时空观认为,时间是绝对的C.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B.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证实了玻尔原子理论D.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下列有关物理学的史实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并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B.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贝格勒尔从含铀矿物中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D.库仑通过扭秤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D.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来解释光电效应现象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量q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①微小量放大法②极限法③控制变量法④逐差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9.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太阳与地球间引力的大小D.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说明处于电场中电荷所受到的力是电场给予的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C.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C.经典物理学也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D.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化学.物理状态有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 .根据氢原子光谱可知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照射时间短D .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只不过一般情况下不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对a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wB .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C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D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14.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促进对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试题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试题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首次比较精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牛顿、卡文迪许B.牛顿、伽利略C.开普勒、卡文迪许D.开普勒、伽利略【答案】A【解析】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比较精确地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卡文迪许,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并没有测得引力常量,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得的.A正确【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A.开普勒、卡文迪许B.牛顿、库仑C.牛顿、卡文迪许D.开普勒、库仑【答案】C【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开普勒发现了天体运动三定律,库伦发现了库仑定律,故选C。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3.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有两种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C.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开普勒”D.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有其局限性【答案】AD【解析】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有其局限性,A、D正确。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托勒密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C.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心说”D.开普勒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答案】 A【解析】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A对;海王星是亚当斯和勒维烈发现的,冥王星是汤苞发现的,B错;哥白尼首先提出了“日心说”,CD错,所以本题选择A。
【考点】物理学史5.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静电场、磁场和重力场在某些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有关“场”的知识,并进行合理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B.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相等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的决定式为C.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D.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答案】C【解析】场的概念是由法拉第首先提出的,所以A错误;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由星球决定,其决定式是,所以B错误;在磁场中磁通量表示穿过某面的磁感线的多少,与其类比电筒量表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所以C正确;重力场线的分布类似于孤立的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所以D错误。
【考点】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2.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A.导体的电阻R=B.加速度a=C.电流I=D.电容器的电容C=【答案】D【解析】导体的电阻R=中电阻与导线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有关,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A错误;加速度中a取决于力的大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C错误;电容的定义式中,C与两板间的电量及两板间的电势差无关,属于比值定义法,故D正确.【考点】物理概念的定义方法。
3.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C.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D.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答案】 D【解析】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故A错误;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故B错误;理想电压表认为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理想电流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故C错误;理想变压器忽略铁芯的磁损和线圈中的铜损,认为没有能量损失.故D 正确.【考点】物理学史4.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只要条件合适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答案】 C【解析】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选项A错误;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实际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影响,B错误;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选项D错误.5.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A.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答案】D【解析】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但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错误;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质量无关,C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D正确。
高三物理复习练习题【物理观念、物理、思想方法与物理学史】
高三物理复习练习题【物理观念、物理、思想方法与物理学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在地球上任意位置受到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都大于其重力B.磁悬浮列车运行过程中悬浮于轨道上方,所以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处于失重状态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D.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2.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用细线悬挂于O点,一金属圆环放置在O点正下方的水平绝缘桌面上.现将磁铁拉至左侧某一高度后由静止释放,磁铁在竖直面内摆动,在其第一次摆至右侧最高点的过程中,圆环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始终受到圆环的斥力作用B.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C.桌面对圆环始终有摩擦力作用D.磁铁在O点两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不相等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越来越多.现有两辆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甲、乙,在同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朝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两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乙追上甲的时刻为15 s末C.乙刚出发时,甲车在其前方25 m处D.15 s后两车间距离开始逐渐增大4.1998年6月18日,清华大学对富康轿车成功地进行了中国轿车史上的第一次安全性碰撞试验,成为“中华第一撞”,从此,我国汽车整体安全性碰撞试验开始与国际接轨,在碰撞过程中,下列关于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认识正确的是()A.安全气囊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的变化B.安全气囊减小了驾驶员受到撞击力的冲量C.安全气囊主要是减小了驾驶员的动量变化率D.安全气囊延长了撞击力的作用时间,从而使动量变化更大5.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首先设想出的理想实验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这是将可靠的事实与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B.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C.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D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装置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的数值6.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7.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 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 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 )A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B .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C .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D .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应用理想实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微小形变的演示、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和库仑用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采用了放大法C .瞬时速度定义、瞬时加速度定义应用了极限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应用了微元法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B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C .爱因斯坦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D .卢瑟福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10.下列问题的研究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的是( )A .在不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时,常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B .在研究复杂电路时,可用总电阻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效果C .速度v =Δx Δt,当Δt 非常小时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研究对象的选取 B.理想化过程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法12.下面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这个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这是应用了微元法的思想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采用了等效代替的思想方法D.在不需要考虑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常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这是应用了假设法13.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二、多项选择题14.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D.库仑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15.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16.在科学发展史上,每一位科学家的成果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前人成果及思想方法的启迪下,点燃了自己智慧的火花,并加之自己的实践及对理论的创新归纳总结而得出的.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伽利略传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思想,开创了某些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B.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了经典的牛顿第一定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楞次在对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7.为了认识复杂的事物规律,我们往往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发,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事物,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下列哪些物理概念的建立使用了等效替代思想()A.惯性 B.重心C.平均速度 D.合力与分力18.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B.奥斯特为了解释磁体产生的磁场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楞次在对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答案与解析物理观念、物理、思想方法与物理学史1.D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在地球两极位置受到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等于其重力,在其他位置受到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都大于其重力,选项A错误;磁悬浮列车运行过程中悬浮于轨道上方,所受磁力等于列车的重力,列车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所以运行的磁悬浮列车不是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错误,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释放出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β射线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选项C错误;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选项D正确.2.D由楞次定律可知,磁铁靠近圆环时受到斥力作用,远离圆环时受到引力作用,A错误;磁铁由释放到第一次运动到右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由于穿过圆环的磁场方向不变,而磁通量的变化趋势发生了改变,因此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分析可知,在磁铁摆到竖直方向时,磁铁与环的作用力在竖直方向,环在水平方向没有运动趋势,此时桌面对圆环无摩擦力作用,C错误;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总是阻碍磁铁的相对运动,感应电流对磁铁的作用力总是阻力,因此磁铁的运动为阻尼运动,因此磁铁在右侧的最高点比释放点略低,则磁铁在两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不相等,D正确.3.C由加速度定义式易得,甲车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2 m/s2,乙车加速度a2=1 m/s2,A项错误;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在15 s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B项错误;由图象可知,t=5 s时乙车出发,此时甲车的位移为25 m,又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故C项正确;15 s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在15 s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故两车距离开始不断减小,D项错误.4.C碰撞过程中,驾驶员的初、末动量与是否使用安全气囊无关,A项错误;由动量定理可知,驾驶员受到的撞击力的冲量不变,B项错误;安全气囊延长了撞击力的作用时间,但是撞击力的冲量一定,故驾驶员的动量变化不变、动量变化率减小,C项正确,D项错误.5.B理想实验是伽利略首先设想出的,A错误;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B正确;卢瑟福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卢瑟福的学生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C错误;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D错误.6.A由动能定理W F-W f=E 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 正确.7.D由于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所以从小球抛出至运动到最高点过程,该“力”逐渐减小到零,将小球的上抛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分运动,由于上升阶段,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加速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故小球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水平向西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故选项A错误;小球到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零,由题意可知小球这时不受水平方向的力,故小球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加速度为零,选项B 错误;下降阶段,由于受水平向东的力,小球的水平分运动是向西的变减速运动(水平方向加速度大小逐渐变大),故小球的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选项C 错误,D 正确.8.A 伽利略应用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微小形变的演示、卡文迪许用扭秤测出引力常量和库仑用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采用了放大法;瞬时速度定义、瞬时加速度定义应用了极限法;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应用了微元法.9.B 贝可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居里夫妇发现了钋、镭元素,选项A 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电子的衍射实验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选项B 正确;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故D 错误.10.C 点电荷是理想模型法,A 错误;在研究复杂电路时,可用总电阻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效果,应用了等效替代法,B 错误;速度v =Δx Δt,当Δt 非常小时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 正确;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 错误.11.D 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F ∝m 星r 2,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F ∝m 日r 2,故D 项正确.12.B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 q,这个定义应用了比值定义法,故A 错误;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由于弹力是变力,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故B 正确;研究多个变量时,应控制一些不变量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理想模型法,故D错误.13.B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把微小量进行放大,使之能够观察和测量,即放大的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14.A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选项C正确;法拉第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选项D错误.15.AB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选项A正确;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正确;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选项D错误.16.BC伽利略不是传承而是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思想,A 错;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错;B、C符合历史事实.17.BCD重心是将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等效为集中于一点;平均速度是将变速运动过程等效为匀速运动过程,匀速运动的速度则为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合力与分力是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8.AD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选项A正确;安培为了解释磁体产生的磁场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B错误;法拉第在对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选项C错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D正确.。
选择题01物理学史与物理思想方法(原卷版)-备战2020高考物理满分卷题型专练
选择题01物理学史与物理思想方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1.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设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采用了理想实验法B.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一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kg、m、N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D.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3.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D.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4.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假设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Δt→0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5.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或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加速度的定义采用了比值定义法B.研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质量的关系采用假设法C.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常量采用了放大法D.电流元概念的提出采用了理想模型法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物理思想与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体现了等效替换的思想B.库仑扭秤实验和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都用了放大的思想C.加速度a=vt∆∆、电场强度E=Fq都采用了比值定义法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7.引力波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奇特预言之一,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引力波的研究中有决定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奖。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与方法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与方法1.(·市下学期高考模拟)在物理学中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以下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 )A .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B .点电荷电场强度E =k Q r 2C .磁感应强度B =F ILD .电阻R =U I答案 B解析 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用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应选项A 不符合题意;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根据库仑定律有:F =k Qq r 2,那么根据场强的公式可以得到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为:E =F q =k Q r 2,可知点电荷电场强度E =k Q r 2,不是由比值法定义,是根据场强公式推导出的,应选项B 符合题意;磁感应强度公式B =F IL,是比值法定义,磁感应强度B 与安培力F 、电流I 及导线长度L 均无关,故C 不符合题意;电阻R =U I,电阻与电压无关,与电流也无关,是属于比值法定义,故D 不符合题意.2.(·五市十校第二次联考)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 .只要条件适宜,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C .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根底上的D .伽利略猜测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答案 C解析 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选项A 错误;理想斜面实验不可能做成功,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根底上的,选项C 正确,B 错误;伽利略猜测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采用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验证,选项D 错误.3.(·南康中学月考)引力波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奇特预言之一,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引力波的研究中有决定性奉献而荣获诺贝尔奖,对于引力波概念的提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理解:麦克斯韦认为,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爱因斯坦认为,物体周围存在引力波,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爱因斯坦的观点的提出,采取了以下哪种研究方法( )A .控制变量法B .比照法C .观察法D .类比法答案 D解析 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比拟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爱因斯坦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物体周围存在引力波,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采用了类比法.故D 正确.4.(·市期末)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合力与分力、交流电有效值、总电阻建立概念时都用到了“等效替代法〞B .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质量和位置要素,把物体看作质点;点电荷强调电荷量和位置,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C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 =Δx Δt,当Δt 时间趋近于零时,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D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E =F q 、电容C =Q U、加速度a =F m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答案 D5.(·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年11月16日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了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4项根本单位定义方法.其中开尔文将用玻尔兹曼常数(K )定义,玻尔兹曼常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个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E k 随热力学温度T 变化的系数,表达式为E k =32KT ,那么玻尔兹曼常数的单位应为( )A.kg·m 2s·KB.N·m s 2·KC.W KD.V·A·s K 答案 D解析 据E k =32KT ,得K =2E k 3T .E k 的单位为J,1 J =1 kg·m 2/s 2或1 J =1 W·s ,热力学温度T 的单位为开尔文K ,那么玻尔兹曼常数的单位为kg·m 2s 2·K 或W·s K,故A 、C 错误;1 J =1 N·m 或1 J =1 V·A·s ,热力学温度T 的单位为开尔文K ,那么玻尔兹曼常数的单位为N·m K 或V·A·s K,故B 错误,D 正确.6.(·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等八校第一次联考)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根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以F 表示力,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x 表示位移,t 表示时间,m 表示质量,借助单位制可知,以下表达式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A .x =Ft mB .t =x aC .v =xatD .a =x t 2 答案 B 解析 Ft m 的单位为m·s -1,而位移x 的单位为m ,故A 错误;x a 的单位为s 2,x a的单位为s ,故B 正确;xat 的单位为m 2·s -1,xat 的单位为m·s -12,故C 错误;x t2的单位为m·s -2,xt 2的单位为m 12·s -1,故D 错误. 7.(·中学第三次模拟)物理学方法是理解物理新思想、揭示物理本质规律的纽带和桥梁.以下有关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Δt →0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B .探究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那么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的研究得到库仑定律运用了微小量放大法D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运用了理想模型法答案 C解析 Δt →0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的思想,A 错误;探究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那么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B 错误;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的研究得到库仑定律利用微小形变放大的方法,C 正确;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运用了合理猜测、数学推理、合理外推法,D 错误.8.(·市质检)以下关于物理思想方法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光滑面、位移等都是理想化模型B .重心、分力与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表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通常采用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应用了微元法D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 ,当Δt 趋近于零时,Δv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答案 B解析 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光滑面等都是理想化模型,但是位移是物理概念,不属于理想模型,选项A 错误;重心、分力与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表达了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B 正确;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通常采用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应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 错误;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 =Δv Δt ,当Δt 趋近于零时,Δv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法,选项D 错误.9.(·鄂东南模拟)在物理现象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过程中物理学家总结出许多科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演绎推理、科学假说、类比等.类比法是通过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拟,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相似点,并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类对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移到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上,从而推论出它们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的一种逻辑推理和研究方法.以下观点的提出或理论的建立没有应用类比的思想的是( )A .法拉第通过屡次实验最终发现“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B .伽利略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C .牛顿推理得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安培为解释磁现象提出了“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的观点 答案 B解析 法拉第受“电生磁〞的启发,坚信磁一定能生电,通过屡次实验最终发现“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类比的思想,故A 不符合题意;伽利略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应用的是理想实验法,故B 符合题意;牛顿认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行星和太阳间的引力相似,通过推理得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 不符合题意;安培根据环形电流的磁场与小磁针磁场相似,提出“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的观点,应用的是类比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10.(·市一诊)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猜测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笛卡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伽利略用数学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故B错误;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故C错误;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产生加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故D正确.11.(·如皋中学、一中、中学三校联考)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奉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A.开普勒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B.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C.奥斯特观察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笛卡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解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故A错误;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故B正确;安培观察到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12.(·襄阳市四校高二期中联考)在物理学开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奉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库仑在前人工作的根底上总结出库仑定律B.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比拟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C.最初是焦耳用实验直接测得的用于计算电热的关系式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正是通过场(力线)把电作用与磁作用传递到别的电荷或磁体答案D解析库仑在前人工作的根底上总结出库仑定律,选项A正确;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比拟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选项B正确;最初是焦耳用实验直接测得的用于计算电热的关系式,选项C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正是通过场(力线)把电作用与磁作用传递到别的电荷或磁体,选项D错误.13.(·、等校第二次统考)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质子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阴极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β射线D.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别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答案D解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故A错误;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 错误;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但阴极射线不是原子核中的中子变为质子时产生的β射线,故C错误;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别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故D正确.14.(多项选择)(·七市第二次调研)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有()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库仑应用扭秤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值C.安培首先提出了电场的观点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AD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值,故B错误;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故C错误;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15.(多项选择)(·市三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黑体辐射时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B.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D.原子核内任何两个质子间核力总大于它们间的库仑力答案AC解析由黑体辐射规律可知,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A正确;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故B错误;天然放射现象中的放射线来自于原子核,说明原子核中有复杂结构,故C正确;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内,超出这个范畴,核力急剧减小,故原子核内任何两个质子间核力可能小于它们间的库仑力,故D错误.16.(·第二次省际调研)关于物理学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根据两电荷之间力的数值和电荷量的数值以及两电荷之间的距离推导得到库仑定律B.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磁感应C.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对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适用,但对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答案D解析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得到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两电荷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而推导出库仑定律,但当时的实验条件无法测出库仑力的数值和电荷量的数值,选项A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不是电磁感应现象,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纽曼和韦伯通过实验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人们为了纪念法拉第,所以将其命名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C 错误;欧姆定律是个实验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对气体导电、半导体导电不适用,故D正确.17.(·市第一次质量检测)以下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B.爱因斯坦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C.库仑最早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D.玻尔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答案A解析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选项A正确;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选项B错误;密立根最早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电荷量,选项C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
物理学史练习题
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 − (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
的速度变化量
B. 由 − (力—速度)图线和横轴所围面积可以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
C. 由 − (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
D. 由 − (角速度—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
C. 富兰克林分别给出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
D. 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轻核发生聚变反应,产生的新核的质量一定等于两个轻核的质量和
B. 在核反应中,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变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会释放核能
C. 当用氢原子从 = 2 能级跃迁到 = 1 能级辐射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则
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 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C.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D. 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 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12. 下列物理事实说法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B. 玻尔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 hv, 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 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
并进行合理的类比和猜想,判断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电场和磁场的概念分别是奥斯特和楞次建立的 B. 重力场与静电场相类比,重力场的“场强”等于重力加速度,其“场强”大小的表 达式为 = C. 静电场与磁场相类比,如果在静电场中定义“电通量”这个物理量,则该物理量表 示穿过静电场中某一(平或曲)面的电场线的多少 D. 如果把地球抽象为一个孤立的质点,用于形象描述它所产生的重力场的所谓“重力 场线”的分布,则“重力场线”类似于真空中一个孤立的正电荷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电场 线分布 10.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我们在直线运动的教学中,由 − 图线和横轴围成的 面积求位移的大小从而推出位移公式。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由 − (力−速度)图线和横轴所围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速度变化中力做功的功率 B. 由 − (力−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时间内力的冲量 C. 由 − (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 D. 由 − (电压−电流)图线和横轴所围面积数值上等于对应电流变化过程中的电功率 11. 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
高中物理《物理方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方法》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Δt极短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物理方法中的()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微元法D.极限法2.牛顿把光看做沿直线前进的“弹丸”、惠更斯把光看做和“水波”一样的机械波,都是运用了()A.理想化模型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3.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A.微元法B.理想模型法C.等效替代法D.控制变量法4.物理学中,总电阻与支路电阻,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所体现的共同科学方法是()A.比值定义法B.控制变量法C.理想棋型法D.等效替代法5.下列关于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实验、物理学史,说法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B.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个小段的位移相加,这应用了“微元法”D.电场强度FEq=和磁感应强度FBIL=都是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例子6.下列不属于物理模型的是()A.点电荷B.元电荷C.磁感线D.匀强磁场7.下列式子中不属于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A.Fam=B.FEq=C.WPt=D.xvt∆=∆8.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研究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用质点来代替地球、太阳的方法叫假设法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得出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附近的导体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分割的二、多选题9.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了解物理学家对物理规律的发现,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高考物理二轮选择题【专练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含答案)
一、选择题专练专练定位本专练主要是解决高考的客观题部分.由于对高考选择题知识点的考查相对稳定,本专练通过对高考选择题的题型进行分类,同时穿插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指导,提高解答选择题的速度和准确度.选择题的主要解题技巧和方法有:①直接判断法,选准看问题的视角;②比较排除法;③选项分组法,避免多选和漏选;④反证举例法;⑤逆向思维法;⑥极限分析法;⑦特殊值法;⑧假设法;⑨作图分析法;⑩建立模型法.应考策略研究好近两年的高考题,对题型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和热点题型训练,同时加强选择题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总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练1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限时:15分钟)1.(2018·新课标Ⅰ·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答案 D解析产生感应电流必须满足的条件:①电路闭合;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要发生变化.选项A、B电路闭合,但磁通量不变,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选项A、B不能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选项C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也能产生感应电流,但是等我们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后,电流表中已没有电流,故选项C也不能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选项D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能产生感应电流,可以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所以选D.2.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C.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答案AD解析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A正确;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同样也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之间,B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错误;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认为太阳对地球有吸引力时,地球也会对太阳有吸引力,而且这两个力等大反向,因此公式中才会出现M、m之积,因此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D正确.3.(2018·贵州六校联盟第二次联考)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答案 D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故A错误;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但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的不是库仑,所以B错误;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所以C错误;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故D正确.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牛顿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答案 B解析开普勒得出了行星运动规律,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卡文迪许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 错误;伽利略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故D错误.5.物理学经常建立一些典型的理想化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下列关于这些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育比赛中用的乒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质点B.带有确定电量的导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点电荷C.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原子或者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它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D.在研究安培力时,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实验过程中应当使电流元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平行答案 C解析在乒乓球比赛中,常使乒乓球旋转等,故需考虑乒乓球的大小,所以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带有确定电量的导体球,在研究的问题中,当球自身的大小不能忽略时,就不能把导体球看成点电荷,所以B错误;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原子或者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它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故C正确;在研究安培力时,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实验过程中应当使电流元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故D错误.6.我们除了学习物理知识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答案 A解析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法,B错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C错误;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D错误.7.下列有关物理学史或物理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涉及了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力和惯性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归纳法C.电场和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统称为电磁场,它具有能量和动量,以有限速度——光速在空间中传播D.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推理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答案ACD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阐明了惯性的概念: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故A正确.“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采用的是假设法,故B错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电场和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统称为电磁场.它们都具有能量和动量,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故C正确.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推理提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即质量并不影响落体运动的快慢,故D正确.故选A、C、D.。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由于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B.开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C.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D.功的单位可以用表示【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成为第一个计算出地球质量的人是卡文迪许,故A错误;开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故B正确;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C错误;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故D正确。
【考点】物理学史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用该实验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ABD【解析】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与t成正比的思想,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所以C正确,D错误.A B选项中,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所以A B均错.【考点】本题考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3.爱因斯坦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在科学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学方法论的奠基人”的美誉。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微专题
考点归纳
(6)放大法:在物理现象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把物理 现象或待测物理量按照一定规律放大后再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
昂尼斯
荷兰
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考点归纳
①与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 焦耳 楞次 英国 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②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 俄国 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奥斯特 丹麦
1820年,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产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理思想方法是( B )
图1 A.极限的思想方法 C.控制变量的方法 解析 B.放大的思想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
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把微小量进行放大,
使之能够观察和测量,即放大的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
考点归纳
6.(多选)为了认识复杂的事物规律,我们往往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
发,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事物,这种方法称为等效
库仑
法国
库仑定律;
②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在电荷量的单位得到定义之后,后 人通过库仑定律计算得出的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e=1.6×10-19C
密立根 富兰克林 欧姆
美国 美国 德国
①解释了摩擦起电的原因;
②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 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
2014年四川高考选择题定位猜想专题练习5: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只要条件合适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2.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3.关于物理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4.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或者说给出了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些要素的排列顺序应该是()A.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B.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C.提出假设→对现象的观察→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运用逻辑得出推论→用实验检验推论D.对现象的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推论→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用实验检验推论5.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以角速度ω绕带正电的质子做圆周运动.当加上磁场方向与电子轨道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时,设电子轨道半径不变,而角速度发生变化.你可能不会求角速度的变化Δω,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判断Δω的值可近似等于()A .±mB 2e B .±eB 2mC .±meB 2D .±B 2me6.物理学中用到了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下列概念时均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 .“合力与分力”“质点”“电场强度”B .“质点”“平均速度”“点电荷”C .“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D .“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7.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 .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C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D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8.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 .极限的思想方法B .放大的思想方法C .控制变量的方法D .猜想的思想方法9.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10.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和静电力常量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找到了判断感应电动势方向的楞次定律1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均为3.0×108 m/sC.经过调幅后的电磁波是横波,经过调频后的电磁波是纵波D.红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波长还长的电磁波,常用于医院和食品消毒12.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楞次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亚里士多德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3.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是()A.库仑用他发明的扭秤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库仑定律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4.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B.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的方法D.法拉第利用电场线描绘电场是利用了等效替代法15.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6.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7.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B.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18.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的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C.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和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19.关于物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归纳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D.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方法20.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用了放大法B.伽利略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由比值法定义正确的是()A.加速度a=Fm B.磁感应强度B=FIl C.电容C=Q/U D.电流强度I=UR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1.C解析: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选项A错误;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实际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影响,B错误;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选项D错误.2.C解析: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选项A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选项D 错误.3.D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选项A错误,D正确;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选项B错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C 错误.4.B5.B解析:根据量纲可知选项B正确.6.C解析:电场强度是利用比值法定义的,质点和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建立“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总电阻”的概念时均用到了“等效替代”方法,选项C正确.7.B8.B9.B10.A11.B12.B13.A14.B15.C解析:奥斯特通过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楞次通过实验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规律——楞次定律.法拉第提出的是电磁感应定律,但恒定电流周围不产生感应电流.二.多项选择题16.AC解析: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利用实验和归谬法得到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的同样快.故选项A、C正确.17.BD解析:第谷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积累了资料,开普勒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选项A错误;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18.AB解析: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和他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选项C错误;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选项D错误.19.AD解析:“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用的是反证法,选项B错误;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荷量都无关,选项C错误;20.AD解析: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选项B错误;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选项C 错误.21.BC解析: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大小不受其他两个变量变化的影响,比如C =Q U 中,Q 、U 变化时C 不变;但是加速度a =F m中,a 随F 、m 的变化而变化;同样I =U R中I 也随U 、R 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B 、C 正确.。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及方法(答案含解析)—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
一课一练70:物理学史、物理思想及方法1.(2020全国卷II)管道高频焊机可以对由钢板卷成的圆管的接缝实施焊接。
焊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圆管通过一个接有高频交流电源的线圈,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使圆管中产生交变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使接缝处的材料熔化将其焊接.焊接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A.库仑B.霍尔C.洛伦兹D.法拉第2.(2020天津卷)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
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A.B.C.D.3.(2016全国卷III)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4.(2016天津卷)(多选)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147N获得反冲核178O,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5.(2015天津卷)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 .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6.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他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这个研究过程采用了类比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合力、分力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D .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7.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Δx 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B .用Δv Δt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C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 .法拉第首次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B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 .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 .胡克认为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9.(多选)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 .卡文迪许开创性的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和静电力常量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千克、米、秒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B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加速度a =F m 、功率P =W t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D .平均速度、合力、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运用了等效替代法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总电阻、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从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 .库仑提出了电场线,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场D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1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为矢量的是( )A .路程和位移B .速度和加速度C .力和功D .电场强度和电势13.(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4.(多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
高三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
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答案】A【解析】从实验中小球的三种运动情况可以得到,斜面的阻力越小,小球上升的位置越高,如果不受阻力,就会升到与O点相等的高度,A正确;而其他选项都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到的,需要进一步推理或实验验证,B、C、D错误。
【考点】物理研究问题中方法的考查2.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定义的是()A.加速度B.磁感应强度C.电容C = D.电场强度E=【答案】A【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加速度由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决定,不是比值定义法,故A正确;磁感应强度由磁场自身决定与电流元及其受力无关,故磁感应强度是比值定义,所以B错误;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自身决定与电容器的电荷量和板间电势差无关,所以电容是比值定义;同理因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关,故电场强度也是比值定义,所以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比值定义法3.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B.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电容,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答案】BD【解析】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等是理想化模型,但位移不是理想化模型,A错误;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正确;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电容 ,加速度是加速度的决定式,不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C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D正确。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研究方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A.加速度B.电阻C.电容D.电场强度【答案】A【解析】加速度的定义为:速度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A选项错误;电阻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故B选项正确;电容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的电势差的比值,故C选项正确;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电场力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故D选项正确;故本题该选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比值定义法。
2.下列物理量当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B.动能C.电场强度D.电势能【答案】AC【解析】速度和电场强度有方向,是矢量,A、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矢量的概念。
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这些方法对我们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探究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在电路中,可以用几个合适的小电阻串联来代替一个大电阻,这利用了等效法C.在研究带电体时满足一定条件可以把带电体当做点电荷,这利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D.在研究电场时,常用人为假设的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这用的是微元法。
【答案】 D【解析】在研究电场时,常用人为假设的电场线来描述真实的电场,这用的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微元法则是将某个过程、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微小部分来研究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则D错,选D。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
4.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表达式中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A.电流B.磁感应强度C.场强D.电势【答案】A【解析】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所以A选项不是用比值法的定义的物理量;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与电流I和导线的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故B选项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放在电场中的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与电荷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场强度,故电场强度也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叫该点的电势,故电势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BCD均不符合题意.【考点】比值法5.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选项中采用比值法且定义式正确的是A.电流I=U/R B.磁感应强度B=F/ILC.电场强度E=kQ/r2D.电容C=U/Q【答案】B【解析】电流的定义式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是,ACD错,B选项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正确。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测试题
高二物理《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测试题1.〔年3月四市一模〕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1.答案:2.〔年3月一模〕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小量放大的方法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2.答案:3.〔年3月市一模〕在物理学开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奉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奉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奉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3.答案:4. 〔年3月一模〕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以下列图象跟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ABCD存在实际物理意义的是4.答案:5.〔年一模〕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史、物理思想方法来练习题
1.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选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与牛顿定律无联系,A错,B对;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但没有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C错;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错.
2.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预言十年左右量子通信将“飞”入千家万户.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普朗克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解析:选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选项A正确;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选项B错误;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C错误;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选项D错误;故选A.
3.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选C.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选项A正确;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选项B正确;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选项C错误;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
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这是他用实验直接进行了验证的
B .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
C .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
D .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C
5.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和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C .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
D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
解析:选D.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是椭圆,故A 错误;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就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适用于一切天体之间,故B 错误;卡文迪许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故C 错误;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牛顿应用了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以及开普勒定律的知识,故D 正确.所以D 正确,ABC 错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kg 、m 、N 、A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 .胡克总结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间的关系
D .加速度a =F m 和功率P =W t 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
解析:选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 错误;kg 、m 、A 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N 是导出单位,选项B 错误;胡克总结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间的关系,选项C 正确;功率P =W t 的定义运用了比值法,而加速度a =F m
不是比值
定义法,选项D错误;故选C.
7.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建立概念,总结规律都离不开一大批辛勤攀登科学高峰的物理学家们.下面有关科学家的发现正确的是( )
A.为了建立天体运动规律,开普勒利用自己的行星观测数据,建立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B.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C.“某个量是守恒的”,把这个量叫做能量,这是牛顿有关能量的描述
D.“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这是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严格分析后得出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解析:选B.为了建立天体运动规律,开普勒利用第谷的行星观测数据,建立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A错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故B正确;“某个量是守恒的”,把这个量叫做能量,这是焦耳有关能量的描述,故C 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并不是法拉第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严格分析后得出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故D错误.
8.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的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得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归纳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
C.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解析:选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的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得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选项A正确.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牛顿归纳总结了牛顿第一定律,选项B错误.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选项C 错误.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电荷量,选项D 错误.
9.下列关于物理方法或物理学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体的磁场的形成
B .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C .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电流元”“元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D .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月——地检验”
解析:选C.安培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体和电流的磁场的形成,故A 正确;由楞次定律即可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故B 正确;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元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但元电荷是客观存在的,不属于理想化模型,故C 错误;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月——地检验”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0.(多选)在物理学中某物理量A 的变化量ΔA 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ΔA Δt
,叫做这个物理量A 的变化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A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ΔA Δt
是恒定不变的 B .若A 表示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则ΔA Δt
是均匀变化的 C .若A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则ΔA Δt
是恒定不变的 D .若A 表示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则ΔA Δt
越大,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解析:选AD.若A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则ΔA Δt
=v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是恒定不变的,选项A 正确.若A 表示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则ΔA Δt
=a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是恒定不变的,选项B 错误.若A 表示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
度,则ΔA Δt
表示向心加速度大小,但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时刻改变的.选项C 错误.若A 表示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则ΔA Δt =E ,ΔA Δt
越大,则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就越大,选项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