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减少和预防犯罪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减少和预防犯罪的发生谈谈如何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减少和预防
犯罪的发生
【摘要】犯罪心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 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因素的分析, 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对策,以期达到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
【关键字】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分析;预防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得改善。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某些犯罪现象依然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几年不断涌现的大学生犯罪( 引起了我们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们应深入的剖析大学生的犯罪心理,防微杜渐,减少其犯罪的发生,促进全社会的健康、稳定、平稳发展。
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态度支配下实施的,所以,实施行为的客观情况总是表现着人的一定的心理态度。犯罪活动也是一样,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无不受行为人主观意识的支配,否则,就不称其为犯罪。这就说明,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大学生违法犯罪也不例外。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和定型。但在心理上却显得比社会上的同龄人更幼稚、更脆弱。同时( 大学生又是一个社会知识群体,在大学校园的环境里进行着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处于未完全社会化的状态,他们对社会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和深刻的内心体验。有些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大类:
( 一) 主体因素
1( 个体的心理因素指个体原有的心理结构中存在的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因素和性格结构中的不良因素。犯罪行为人通过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积极地吸收主体外的不良因素,从而内化为犯罪心理。
2( 个体的不良行为因素
指违法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为特点。不良行为是在不良的心理支配下发生的。根据反馈原理,不良行为如果得逞,会反作用于不良心理结构,使不良心理结构得到加强和发展,恶性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形成犯罪心理结构。
( 二) 主体外因素
1( 社会环境因素
(1)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水平还比较低,有些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较差。违法犯罪大学生看不到党和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所做的努力,而是片面地看重社会上的诸如贪污腐败,不正之风等消极因素,致使他们产生错误思想。
(2) 随着对外开放,一些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的东西也随之而入,利已主义,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严重地侵蚀和毒害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成为诱发他们违法犯罪的重要社会因素。
(3)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以及有些政府机关对社会丑恶现象打击不力, 也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2( 家庭环境因素
(1)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有些家长过分溺爱, 滋长了他们贪图享受,自私,骄横,偏激,随心所欲等不良习惯,还有的家庭关系不和,父母离异, 或是家庭成员有恶习, 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采取粗暴简单的方式, 使其在心理上潜藏着粗野,好斗,对立的不良情绪, 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3. 学校环境因素
(1) 有些高校只重视对大学生的知识传授, 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 使部分大学生形成了不正常的道德观,人生观,理想观;
(2) 有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流于形式, 造成部分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较低, 有的甚至是法盲, 不学法。不懂法何谈这部分大学生守法呢;;
(3) 有些高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还存在漏洞,对学生管理不严, 赏罚不明, 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4) 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待加强, 没有形成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致使一些不良现象在学校里还有生存之地。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对大学生的犯罪心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仔细回顾一下近年来媒体所曝光的一系列案件,我们不得不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出惊叹。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更让我们瞠目结舌。马玫瑾对马加爵进行了心理分析; 马加爵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从小受到宠爱,学习成绩出色,所以会有任性和自我中心等问题;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家境贫穷,所以容易有自卑和自怜的心理特点; 进人大学后城乡巨大落差又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这就造成了他敏感、多疑、狭窄的性格特征,不肯轻易反映出内心的东西,慢慢的一些小的芥蒂也会形成一种仇恨,仇恨的积累导致了最后犯罪的发生。
因此,如果在情绪积累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个干预,这场悲剧很可能就能避免。现在很多大学生个性上有和马加爵类似的问题,所以分析马加爵的心理以避免其他遗憾的发生。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预防
(一)主体外因素的预防
我们知道,个体所处的环境及社会交往, 对个体,尤其是青少年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影响和诱发犯罪动机形成的主要不良因素, 包括社会的消极因素,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的不良风气以及不良交往等。这些不良因素通过各种渠道, 通过文化生活的侵蚀来毒化个体的心灵,因此, 有必要进行主体外因素的预防,排除和减少外在环境的消极因素。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净化文化环境,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人员队伍建设, 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刑罚应当公正,适当,及时, 不宜畸轻畸重。
2(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一是开展道德教育培养,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从道德方面预防犯罪, 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和积极因素, 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情况,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使他们分清丑与美和善与恶。要使他们生活在道德舆论与榜样行为的力量较强的集体中, 以增强积极的影响,削弱消极的因素; 二是开展法制教育, 增强法制观念。在法制教育中,
要从诱发因素抓起, 从不良心理需要抓起, 教育大学生自觉纠正和防止个人需求中的不合理倾向, 变不正常的心理需求为合理,高尚的需要;
3(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通过教育, 要使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确面对两性,恋爱问题以及婚姻与事业的关系,消除紧张心理,增强协调与控制情绪的能力, 从而能正视现实和接受现实,拥有完整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