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doc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3.突出与观点相关的内容,力争指向明确 一则材料一旦用入文章,就应表现出明确的指向性,而 且是唯一的指向性。要做到这一点,就须找到材料与话题的 契合点。这个契合点,是对原材料的改造加工,是转述时应 该予以重点突出的内容。 先看一组材料: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伽俐略创立物体落地速度相对学说; ③鲁迅先生关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评价; ④爱迪生发明成果及失败; ⑤布鲁诺捍卫哥白尼学说; ⑥中国饶茂书漂流长江。
这两个片断所用的事例均源自庄子。但前者简用,一事 一句一议,用语虽简,但因读者熟知,意却完备,又显丰富, 十分到位。
后者详用《淮南子》的故事,既显示了开阔的视野,又 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还使观点的提出有据可依,水到渠 成,不显突兀。
二者对材料的处理表面上一略一详,相去甚远,实为异 曲同工,殊途同归。
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学生:如果掌握材料变化角度的方法,那是不是就可以 凭借有限的典型材料应对各种作文呢?
老师:可以呀,这其中的关键是看你怎么转化材料。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材料的有机转化”,既指材料向记叙文内容的有机转 化,也指材料向议论文内容的有机转化。
一、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对材料转化的不同要求 议论文的叙述与记叙文的叙述是不同的。
战国时期,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 王爱听竽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 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吹竽的人, 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 了。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这段话是要证明“不懂就是不懂”,弄虚作假是不行的。 这段话是转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的由来,也可以看做是 一个例证,但作者转述得非常简练,只用了五句话,就把故 《淮南子》里面讲过一个故事,说惠施在魏国做了大官, 很得意地带了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地回来了,来看庄子。庄子 在干嘛?庄子在钓鱼。他已经钓了一桶鱼了。一看到惠施这 样子,他就做了一件事:把一桶鱼全倒进河里,就剩了一条 回家去了,不理惠施。大家懂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他就是看 见惠施以后反感,反感人的那种夸张,你要坐那么多的车子 干什么?你一个人屁股有多大?一辆车肯定能把你拖回来 了。那么多车子要显示什么东西?然后他觉得我一个人钓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2.2 材料的有机转化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2.2 材料的有机转化1

练习:请从下面三个观点中
任选一个,以《归去来兮辞》为 素材,展开论证。 1.坚守精神家园。 2.放弃的智慧。 3.崇尚自然。
要求:合理取舍素材,叙述 有侧重,叙述后有精当评析。
三.小结。
再次强调,一材可以多用,但首先得有分 析的头脑,才可能从材料中发现蕴藏着的不同 意义。
同时,运用材料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而 是根据不同观点的需要,做一定的取舍,在叙 述中要突出强化和观点相关的地方,其他无关 内容可一笔带过或完全忽略。
第二节 材料的Leabharlann 机转化看我七十二变 -----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
一:素材不在多,会用则灵 。
一则好的素材必定是立体的 ,具有多元性,不同人对材料的 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同 一则材料,往往可以论证几个不 同的论点。
材料一:《烛之武退秦师》 三个角度材:
烛之武:
1.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烛之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 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以重 任,出使秦国,危难关头挽救了国家。
佚之狐:千里马需伯乐荐。
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千里马就是烛之 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 充分了解和极力推荐,烛之武纵有再大的才华也无 法施展。
郑伯: 责己恕人,宽容待人 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丝毫不满,而
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2.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不满和委屈,但国难 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
3.烛之武善于辞令,值得我们学习。
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 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 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辞令的人,将很难找到自 己的一席之地。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2.1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2.1
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凡优秀的作家都非常注重对材料的积累和占 有。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有 5 000 多张。法国著名 科幻作家凡尔纳,一生写了 25 000 多本笔记,这可以算得上写作的第一步, 也是最需要功夫的一步。 可是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在材料的积累 上已经非常重视了,也积累了不少的材料,可一旦拿起笔来,还是感觉无从下 手。这告诉我们,单纯地占有材料还远远不够,有了“米”不一定就能做出美 味可口的饭来,还要看你这个“妇”巧不巧。怎样才能“巧”起来呢 ?首先要从 立意的角度出发选择最有利于表现立意的材料,并且这些事例要具有典型 性,能反映出你对问题的独特认识,能说服人,能感动人。
好的文章除了有好的立意,有丰富的材料外,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也是至关 重要的。其次,要对材料进行深加工。一个材料可以为许多立意服务,提炼 的要点不同,叙述的角度不同,它们服务的立意也就会不同。这就要求材料 在写入文章的同时必须作相应的转化,而这个过程便是对材料进行使用和 处理的过程。 本章着意解决的就是后面这一问题。第一节要我们理解材料和写作内容有 着怎样的关系,关键点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对意义的把握。这是使用、 处理 材料的前提。 第二、 三节可以看成一部分,具体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谈如何利 用材料 :如何转化,如何压缩和扩展。这也可能是我们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需 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研读导航
自主探究
例文评析
写作导引
【例文一】 这篇文章最显著的句式是问句,总共六个问句,而且分布于文章的各个 部分。正如课本“知识导引”所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写自己的感受” 。而作 者对情感的抒写更多的就是由这诸多的问句来引发的。文章开篇便是两个 问句,这两个问题引导着作者自己开始了对这个素材的意义的探寻,也引导 着我们这些读者走入画中人物的内心。实际上这种探寻的开始也就是分析 素材的开始,在接下来的行文中,作者给我们揭示了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作 者同样是用问的形式来完成的,“是要说劳动的甘苦,还是要告诉我们‘粒粒 皆辛苦’ ?是要诉说丰收的喜悦,还是要说这丰收来之不易 ?”文章结束的一 问更是对这幅画(这个素材)的意义的进一步探求,“究竟要给我们多少启迪 呢?”使得文章言已尽而意未穷。

精选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检测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精选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检测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材料的有机转化1.从下面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这则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60字。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副校长李旺载15日表示,已经确认该国干细胞研究先驱——黄禹锡领导的研究组公布的所谓成功培养出的胚胎干细胞事实上不存在,李旺载说:“已得到黄教授研究组方面的证实,胚胎干细胞不存在。

”他称15日是韩国科学界的“国耻日”。

黄禹锡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

韩国评选的首位“最高科学家”。

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

但这位“民族英雄”先是被指控违背研究伦理,紧接着又被指控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

从来没有一个科学家被本民族寄予如此大的期望,因此,当这个科学家倒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惊呆了。

(1)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论点:①科学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②欺世盗名者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以上两点,选一个即可)(2)论据: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民族英雄的黄禹锡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因被指控违背研究伦理,欺世盗名、伪造研究成果而令国人震惊!2.请概括说明下面这种语言现象(20字内),并表明自己的观点(25字内)。

一些报刊经常在行文中夹杂一连串的英文,如:“APEC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对GDP的影响。

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课件 第2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2节

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课件 第2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2节

二、围绕观点,把握重点 议论文中的材料,是为论述中心服务的。中心论点一旦确定,材料就必须 服从中心论点的频率。因此,在将材料向例证转化时,要紧扣中心论点,恰当 地对材料进行剪裁或变通,撷取最能证明论点的叙述角度,强调、突出或扩展 与论点有关的方面,剔除与论点无关的部分,从而收到最佳的论证效果。特别 是对于那些内涵丰富、意义多元的材料,在转述时,更要认真辨析、细心斟 酌,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侧面进行叙述,真正做到例证与论点高 度一致。否则,就会造成论据与论点相互游离,削弱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 (1)把握、交代清楚必要信息。 (2)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详略得当。 (3)突出相关内容,过渡自然。
3.材料根据文体和观点不同在转化时应注意哪几点?
【答案】 (1)善于运用“始发叙述”。 (2)学会使用“连接句”。 (3)灵活Βιβλιοθήκη 理。4.什么是“始发叙述”?
【答案】 始发叙述,指在阅读原材料的基础上,从写作需要出发,对原 材料进行适当调整后进行的叙述。因为是用在文章的开头,所以叫“始发叙 述”。
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厚一身花”的动人诗句。
还有一次,和他一块赏梅的老和尚对他说:“梅花开得正盛,可惜你却带 不走啊! ”后来袁枚在给朋友送别的诗中写道:“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
身带上船。”他不就化用了那老和尚的话语吗? 袁枚将生活中积累的写作材料,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 句,获得后世的赞誉,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材料的有机转化。
8.以“话题探究”中的《窗》为材料时,我们可以引出哪些观点?举例 说明我们转述材料时,怎样做到侧重点不同?
【答案】
(1)可以引出以下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
难”“勤奋执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等。 (2)如以“贫困是一笔财富”为论点,转述时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 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外上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 容。之所以说“贫困是一笔财富”,是因为贫困能激励人们不断上进,改变生 存环境。

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成功是需要代价的”,作者在 转述材料时形象细致地描写了其中一个小姑娘摘花的场景,强 调和突出了与论点密切相关的信息“每朵花下都有刺”,语言 简洁生动。接着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境遇”作为过 渡,使材料与观点衔接自然,逻辑严密。文中还多次巧妙地把 转述融入了论证中,如“有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 被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倘有这样一个 人,能够忍受花刺扎入皮肉时的疼痛,那么,他可以摘取自己 心爱的鲜花,这样边叙边议,避免因运用过多的叙述代替必要 的分析说理,显示了作者驾驭材料的高超能力。
我们对学习更是如此,不付出辛勤的汗水就无法得到成功。 “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被 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而有的人,眼睛注 视着成功,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做拐杖,忍着困倦、寂寞,忍着 劳累、孤独,用汗水铺成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举起鲜 花的手已是血迹斑斑,但是,他毕竟成功了。
(2)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转述材料的角度。 议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 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用,都要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来决定。 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就成了统率一切的东西。材料向例证 转化时,要准确把握其重点,恰当地进行剪裁,剔除与论点无 关的材料,正确选取叙述角度来丰富最能证明论点的内容,即 “取其一点”,强调、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方面,使材料 丰富起来,达到有力的论证效果。特别是对自身蕴涵意义丰富 的材料,更要细心斟酌,正确把握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找准 它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一面,让材料与论点高度一致,以增强 事例的指向性和事例的论证力量。
二、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材料的转述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议论文中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观点,不可把事例从头到尾 详细叙述一遍,因此,在例证中,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 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而决定取舍,做到简明扼要。只要转述的 材料能揭示问题关键,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不必像记叙文那样 作生动、形象的描绘。

(精编)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

(精编)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20·浙江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赤子之心,我是一直记住的。

赤子孤独了,,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①到老也不会落伍②会创造一个世界③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A . ①②③B . ②①③C . ③①②D . ③②①2.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游国恩先生不问家事,自己躲进书房,钻入文学研究的世界,长吟短叹,目不窥园,不断地有新作发表,业内人士读了,赞叹不已。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 . ③④⑤B . ①②⑥C . ①⑤⑥D . ②③④3.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B . 目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带来新的冲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3节含答案高中语文教案学案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3节含答案高中语文教案学案

第三节材料的压缩与扩展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克雷洛夫对自己的作品总是不断地加工修改,直到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形象生动为止。

例如,他的寓言《杜鹃和雄鸡》的草稿有两百多行,而后来发表的这篇作品却只有21行。

英国诗人拜伦的诗作热情奔放,极具感染力。

在写作过程中,诗人总是激情满怀。

在作品交付出版后,燃烧的激情常常让他把稿件抽回来重新修改,并不断补入新的诗句,甚至有时是在出版前的最后一分钟。

他的《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一诗,先后费时一年,但是当诗稿交到出版者手中以后,他还是余兴未尽,又酣畅淋漓地补了一百多行诗句。

由此看来,脍炙人口的作品往往是由作家运用魔术般的思维将材料压缩或扩展而得到的。

1.作家巴金的两段对同样的景色描写有什么不同?各自表达的效果如何?【答案】2.【答案】(1)写“读后感”关键是把感受写好。

(2)一定要压缩后再复述原文。

(3)压缩的内容要与“感受”相对应。

3.怎么区分“必要信息”、“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答案】(1)“必要信息”就是必须让读者知道的内容,包括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让读者知道的主要内容。

(2)“次要信息”指为了读者理解必要信息而提供的辅助性内容。

(3)“冗余信息”是指不传递实质性信息或没有提供新信息的话语。

但是,这三者不是固定不变的,此文中的“必要信息”在另一文中可能就变成了“次要信息”或“冗余信息”,决定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写作的需要。

4.扩展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扩展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常用方法:一是强化,二是阐释。

“强化”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描写或修辞手段将其整体或一部分加以扩充。

“阐释”就是对原有信息进行解说、阐发和补充。

(2)扩展的作用主要是加深读者的印象,让作者所希望传递的思想情感能够更好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技法一材料压缩的方法[技法·点拨]压缩的关键在于内容的选择,为此,我们要能够区分三种信息:必要信息、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

需要。

方法一:摘要法在使用素材时,有时只需要素材的某个角度,或为了达到要言不烦的目的,我们应该根据表达的需要,从素材中提取某些与自己观点或写作角度相关的词语,并对其进行巧妙的组合,形成一句或几句话。

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 【学法导引】 • 同学们在积累素材时要明白一个道理:原始素材不 能直接写入文章,必须经过作者的筛选和提炼。从 原始素材到写作内容的过程,就是作者对素材进行 筛选和提炼并运用到文章的过程。所以第一步,我 们要发现素材内在的“意义”,找到事物内部各部 分之间的联系。第二步应该明白素材往往随着作者 认识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明确:材料是写作的 基础。所以从素材入手,训练提高筛选和提炼的能 力是当务之急。
• 我们应该先行预习,合作交流。交流步骤是:一、 讨论所提供的素材给自己留下的“中心印象”;二、 探讨其中与文章“立意”相关的“意义”;三、选 素材,完成一篇作文;四、教师批阅讲评;五、师 生共同总结写作经验或教训,掌握其中规律。
• 学习本节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过去的“应试模式” 中走出来,积极去实践,一步步地做,并及时地加 以总结,形成经验。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 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 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 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 积累,培养探究能力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 的同时,重点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同学 们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 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 应该明白只有具备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的 能力,才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同时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谢谢观看!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2.2《材料的有机转化》ppt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2.2《材料的有机转化》ppt课件

你知道吗,女儿?就在我给你喂奶的时候,天 摇地动,地震发生了!能往哪里跑呢?我们住 在五楼。我和你躲进了卫生间。 看着你,我心中就充满了幸福。常常想,你快 快地成长,上学的时候,我给你扎上漂亮的蝴 蝶结,端详着你,我心中便溢满了欢乐;常常 想,一节课结束,你在校园里蹦蹦跳跳,和那 么多的小同学有说有笑;常常想,“六一”儿 童节表演,聪明伶俐的你在舞台上又是唱又是 舞,让台下的我看得发傻发呆!
现在这一切已不能够实现,楼房塌了,水泥预 制板不留情面地砸在我的身上。也就是预制板 垮塌的瞬间,我采取了卧倒的姿势,将你护在 了我的身下。我的双腿一动也不能动,全被预 制板压住了。现在,我能活动的只有双手。不 过庆幸的是,你毫发未损,仍旧扑闪着大眼睛 看着我,我的女儿啊! 看着你,我心中就充满了幸福。常常想,你放 学回家,还没进门,就已经在喊“妈妈,我饿 了,快给我做饭”;常常想,接到通知去学校 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一遍又一遍将你表扬, 说你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常常想,在电视机前,
学里,你也是个喜爱读书的女孩,像妈妈一样,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我的身体开始有些虚脱了, 奶水也越来越少了。孩子,你不要哭,你要节 省着吃呀!我们要等到人们前来救援。什么, 我怎么忘了,我还带着手机,可以打电话给你 爸爸呀,让他快快赶来!没有信号,啊,没有 信号!这可怎么办?我怎么有要睡觉的感觉, 不好,我怕是坚持不住了。女儿,我能留给你 什么呢?就给你留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相信有 了妈妈的爱,你一定能够拥有生命的春天,你 即便是棵小草,也会拥有一片青翠! 不是吗,女儿,我最爱的女儿!
第一个作文片段是议论文体,对材料简单地概 述,更多的是对母亲在灾难袭来时所展示出来 的人间大爱的评价。第二篇文章则是运用想象 和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将母亲在废墟下 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真切而感人,将简短的材料 扩展成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文章。 同样一个故事,用于记叙文,则具体详细、形 象鲜明,细腻地表现人物的活动、心理与事件 的发展过程;用于议论文,则将细节描述转化 成了概述,完整的故事转换为特定场面。一详 一略,一繁一简,只因文体的不同,同一素材 的转化才各具神态。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人教版)第二章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2章-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俄国作家契诃夫除了和各方面的人物广泛接触,听取他们的语言外,还常常把这些语言记录成笔记。

这种笔记,后来遗下了十大本,人们发现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曾被采用到作品之中。

这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了。

契诃夫还有一个本子,专门记他平日想到的美妙的形容词语,以备不时之需。

契诃夫为了写专制制度下的牺牲者,曾经到流放犯云集的萨哈林岛(库页岛)居住过三个月,把他和大量流放犯、移民的谈话记录在许多卡片上,作为写作小说的参考。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橱柜、床头、还是镜子,到处都挂着一串串的小纸片,形成了奇怪的装饰。

原来这些东西是杰克·伦敦写作的参考资料。

每片纸上都写着各种词、生动的譬喻等有用的资料。

他为了深入了解英国贫苦者的生活,有一次特地远渡重洋到伦敦去,换上流浪汉的衣服,在衣角缝上一个英镑以备不时之需,然后混入东伦敦的贫民区去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和贫困潦倒的最下层的群众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由此可见,写作素材需要积累,更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才能更好地运用到文章中。

1.根据课本中的材料,请谈一谈你对“素材是什么”的理解。

【答案】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广义的素材泛指客观世界的一切生活现象,从作者获取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可以分为直接素材(如自身经历的事情)和间接素材(如图文资料)。

2.影响作者对素材不同处理的因素是什么?【答案】是认识。

不同作者因认识不同会导致对素材的使用不同,即便是同一作者,因认识的变化对素材的使用也会变化。

3.怎样使素材由零碎的材料成为有机整体?【答案】找出联系,经过分析再加以综合。

先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经过分析,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再加以综合,素材才能由零碎的材料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4.“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有何关系?【答案】(1)素材就是我们遇到某件事或者观察某个事物时得到的印象或感觉,而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2节材料的有机转化课件新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 入了深思。
要全面看问题 一对孪生小姐妹走进一座玫瑰园,一个看见花下有刺,便 说那是个坏地方;另一个看见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就说那是个
从匡衡的“ 窗” 我又联想到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福楼 拜的那扇窗。福楼拜住在塞纳河畔的克鲁阿斯村时,书房的窗 户正面对着塞纳河,他每天夜晚都在一盏有绿色罩子的灯下写 作,彻夜不息。久而久之,他的窗户就成了船夫们夜里行船的
灯塔。船夫们说:“在这段航路上,要想不迷失方向,应该以
福楼拜先生的窗户为目标。” 福楼拜跟匡衡不太一样,没有那 么穷,但又一样,都是那么勤奋。就是在这扇窗下的勤奋,不
成,十分自然。
2.善于运用“连接句”。文章的每一个事例中都有与中心 观点相呼应的“连接句”,如“我忘不了她那双眼睛……我更 忘 不 了 那 窗 口 ……”“ 把 墙 壁 凿 一 个 洞 , 想 必 是 不 规 则 的”“福楼拜跟匡衡不太一样……都是那么勤奋”,正是这些
连接句,将材料与中心粘合起来,形成紧密的一体,使中心有
那天我见到的窗口类似;他家境贫寒,和那位小姑娘类似;对
学习的执著,也类似。匡衡在墙壁上凿出的洞成了他心爱的 窗,凭着这扇 “窗” 射入的烛光他夜夜苦读,终于成了一代知
名学者。小姑娘呢?她能不能如愿以偿,彻底摆脱辍学的命
运,在这男尊女卑风气未除的农村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 只要她保持这一份执著精神,她会走出自己的路的。
由记叙文《窗》到议论文《窗的启示》,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一节《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

1.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近日,为迎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天安门广场搭建起的临时观礼台已逐渐露出“真容”。

广场中心花坛以“长城”为主题,位于英雄纪念碑的北侧,东西各一组。

据悉,这是继2008年奥运会后,天安门广场再次使用植物花卉,搭建自然山水花坛。

,搭建出祖国的壮丽山水画卷。

A . 雄伟巍峨的长城为花坛的主景,配以挺拔的造型油松,采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及白鸽、年号、景石等素材B . 花坛以雄伟巍峨的长城为主景,采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及白鸽、年号、景石等素材,配以挺拔的造型油松C . 雄伟巍峨的长城为花坛的主景,采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及白鸽、年号、景石等素材,配以挺拔的造型油松D . 花坛以雄伟巍峨的长城为主景,配以挺拔的造型油松,采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及白鸽、年号、景石等素材2. 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接近民众,不管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创作素材。

B . 我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人坦荡,虚怀若谷。

C . 当年,比尔·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时,曾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D . 本·拉登虽然没有雄师百万,但也雄视一世,连美国也不放在眼里。

3. 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或熟语)使用不规范的一项()A . 这篇通迅虽然写得很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成为了明日黄花。

B . 老板走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牛娃就是顿拳打脚踢。

C . 管他愿不愿意,我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把事情的原因弄个清楚。

D .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只有学生们走出教室,跳出题海,走进广阔的社会自然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人教版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第2章-第2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人教版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课件:第2章-第2节 材料的有机转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技法
议论文材料的有机转化 [技法· 点拨]
一、简明扼要,适当概括 写作议论文,一般都会运用事实材料作为论据,因而需要必要的叙述交 代。但必须明确,议论文应以议论为主,文中的叙述是用来阐明道理的一种手 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议论文中的叙述要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点到为止,不像记叙文里的叙述 那样讲究完整具体、生动形象,甚至可用细描手法。如苏轼的《赤壁赋》中, 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月下江景图,然后又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表明了苏轼的 人生观,景物描写细致,人物刻画形象。而江西高考优秀作文《天平两端》中 却是这样运用这则素材的: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8.以“话题探究”中的《窗》为材料时,我们可以引出哪些观点?举例 说明我们转述材料时,怎样做到侧重点不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1)可以引出以下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
难”“勤奋执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等。 (2)如以“贫困是一笔财富”为论点,转述时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 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外上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 容。之所以说“贫困是一笔财富”,是因为贫困能激励人们不断上进,改变生 存环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记叙文和议论文对材料的转化有什么不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答案】 (1)手法不同。同一材料,借助描写、叙述等手段加以扩展,就 成了记叙文;借助简缩、论证等手段,就成了议论文。 (2)侧重点不同。材料在记叙文中是主体,而在议论文中需要提炼压缩,变 成一个例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上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选修16《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 猫头鹰遇见老朋友斑鸠,问它:“你要到哪里去?”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要搬家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你不改变,东边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如果要以此写一篇作文,以下立意最佳的一组是()①对朋友的缺点应直言相告②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③应该学会说大家爱听的话,不然会让大家讨厌。

④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我⑤好的建议能改变人的命运⑥解决问题要抓住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⑦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朋友对人生的影响非常大。

A . ①②④
B . ①⑤⑦
C . ②④⑥
D . ②③⑤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于比较复杂的事实材料,他总要花一番力气加以,或者把这一材料和另一材料相,或者亲自作,解剖一个麻雀,来一般材料的可靠程度。

A . 调查验证审查核对
B . 验证核对审查调查
C . 审查核对调查验证
D . 核对验证调查审查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公园里很安静,因为这是金秋游园节的最后一天,所以游人寥寥。

B . 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厄运突然降临到王家的头上。

C . 北京市100名市场管理人员获得执法证,这些人才市场执法官今日开始上岗。

D .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收集了大量的学生的材料,分析、整理材料到深夜。

4. 下列句子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 .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人文学途径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

C . 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D . 十月初,某家报纸披露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湖北发现世界首例活体“杂交野人”。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为了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广大用户的正当权益,今
天我们公布电器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售后“三包”的规定。

B . 我发现这套书中不仅有世界名著,社会科学知识,还有一些培养青少年思想修养的读物。

C . 搜集材料不容易,鉴定材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D . 这个地区的雨季很特别,90%都集中在七、八两个月内。

6. 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或熟语)使用不规范的一项()
A .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B . 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C . 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D . 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7.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 . 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C . 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D .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
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8.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发表谈话,交战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快回到谈判桌上来。

②别人不可能替我们预备关于社会情况较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所以我们自己非做材料的工作不可。

③由于他勤奋刻苦,不到半年就已了公司的各种业务。

A . 敦促搜集熟习
B . 督促收集熟悉
C . 敦促收集熟悉
D . 督促搜集熟习
9.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或熟语)使用不规范的一项()
A . 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B . 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C . 最近有媒体说本公司将重组并入泰达公司,改换招牌,这纯属流言蜚语。

D . 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旁证旁征博引收集搜集材料
B . 秘诀行踪诡秘喧闹喧宾夺主
C . 昏愦振聋发聩纷纭众说纷纭
D . 淘金白浪滔天淹没湮没无闻
11.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B . 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C . 塞(sài)外并不闭塞(sè),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D . 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

1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

B . 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来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都跑到大街上参加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C .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场消费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 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13. 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 . 在乡镇企业面临复关的紧迫挑战面前,钱江摩托车厂已经成功的打出了一张接轨的主动牌。

B . “何不游戏人生,管它岁岁年年”竟堂而皇之地反复吟唱;
调侃人生、戏弄人生,竟成了一些走红的通俗小说的时尚。

C .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受欢迎的电视剧,虽然是表现了他们当中的一些小事,却耐人寻味。

D . 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到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1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篇文章引用了许多可靠的材料,深文周纳,令人信服。

B . 横额上写着龙腾虎跃四个大字:与时俱进。

C . 怪了,我的文具盒怎么突然不见了呢?难道会不翼而飞!
D . 我们的立场很鲜明,对于台独的言论不赞一词,对台独的行为更是坚决反对。

15.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扒:他扒(bā)下皮鞋,就去追扒(bā)手。

B . 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

C . 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uò)见不鲜了。

D . 参:人参(shēn)苗长得参(cēn)差不齐,还让人参(c ān)观吗。

17. 读诗真好,我们可以领略到”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的壮美风光,可以体会到”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可以感受到”僵卧孤村不自哀, _________”(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的爱国情怀。

(课内外诗
词均可)
18. 咏“节日”重阳:_________,_________。

(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19. 有个孝子,名叫田世国,他把自己的一个肾脏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这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20. 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

《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朓楼,”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_________,”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24.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

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