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行知路上——教育心得体会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模板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模板标题:行知路,人生之路引言:人生就如同一条漫长的路途,我们都在不断地向前行进,经历着各种绚丽多彩的风景和艰难险阻。
而走在行知路上,我体验到了人生的真谛和智慧的力量。
在这条路上,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我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
一、勇于探索,带着好奇心过生活人生就如同一本未知的书籍,而好奇心就是阅读这本书籍的钥匙。
在行知路上,我学会了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新鲜感。
当我们拥有了好奇心,就会对世界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奥妙和美好,只有我们敢于追寻,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二、恒心与毅力,促使我们不断进步行知路并不平坦,其中充满了坎坷和困难。
然而,我明白了只有拥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
有时候,我遇到了失败和挫折,曾经想要放弃。
但是,每次想起行知路上的点滴收获和成长,就深深激发了我的斗志和毅力。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在新的困难面前勇敢地迎接挑战,最终成功地克服了困境。
三、与他人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就行知路并不是孤单一人行走的道路,而是一个集体前行的旅程。
在这个路上,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通过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时常与同伴们一同探索、学习和分享,我们互相帮助、支持和鼓励。
这种团队合作的力量,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与他人携手前行,我们才能克服困难,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四、感恩与付出,传递爱与温暖行知路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感恩的力量。
感恩让我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关爱他人。
我学会了用心感受每一次收获,回报给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同时,我也学会了主动地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关爱和温暖去感染身边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领悟到,只有付出爱与关怀,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五、自我反思,持续成长行知路上,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通过反思,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范本(3篇)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范本行知路是我家附近的一条小路,平时我经常会选择在这条小路上散步或慢跑锻炼身体。
行知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和绿草,路面由鹅卵石铺成,非常平整。
每当步入行知路,我总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这里成了我思考与放松的天堂。
行知路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任何时候走在这条路上,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
春天,行知路两旁的花朵争奇斗艳,五彩斑斓的花海将整条小路装点得如诗如画。
漫步其中,不禁令人心旷神怡,净化心灵。
夏天,葱茏的树荫给人带来清凉和舒适,走在行知路上仿佛感受到了一丝丝清风拂面的凉爽。
秋天,行知路的落叶如雨般飘落,路面一片金黄,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冬天,行知路两旁的大树被厚厚的雪花覆盖,仿佛进入了银白色的童话世界,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宁静与美丽。
除了美景之外,行知路还是一条十分适合散步和慢跑的地方。
行知路的路面非常平整,走在上面非常舒适,行走时不会感到太大的阻力,十分适合锻炼身体。
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很多人选择在室内运动,但对于我来说,再冷的天气也不会成为我锻炼身体的借口,我仍会选择走在行知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寒冷的刺激,慢慢地放松身体,排解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行知路旁的环境也非常幽静,车辆很少经过,只有偶尔有人骑着自行车或者散步经过。
这里的宁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问题,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在行知路上,我不再只是匆忙的行人,而是一个能够停下来思考人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人。
行知路的美景和宁静给予我很多灵感,每当我走在这条路上,都能让我思考很多问题。
有时,我会停下来观察花草树木,思考它们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时,我会看到路边的小动物,如松鼠、鸟儿等,在如此繁忙的城市中,它们对大自然的依恋和向往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渴望;有时,我会遇到其他的散步者,聆听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从他们身上我也能感受到很多的智慧和力量。
走在行之路上——赴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体会

走在行之路上——赴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体会第一篇:走在行之路上——赴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体会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走在行之路上——赴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体会10月30日上午,我校组织教师前往南京行知小学考察学习。
一天的时间匆匆而过,但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很多。
此次活动,我们从外观上参观了学校的环境布置,感受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听了杨瑞清校长的精彩报告。
特别是杨校长的报告《走在行之路上创造精彩人生》让我的头脑受到了冲击,心灵受到了震撼。
从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看出杨瑞清校长是一个有远大理1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想的人。
他1981年从晓庄师范毕业时就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学陶师陶,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农村去教书,让农民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和同学李亮到了当时非常破旧的五里小学,也就是现在的行知小学。
从最初的行知实验班到创建行知小学;从最初的破旧的平房到现在集行知幼儿园、行知小学、行知初中和行知实践基地为一体的新型乡村学校。
杨校长经历了很多,也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东西。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让农民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
杨校长几十年如一日,为着心中的理想奋斗着、努力着,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理想和抱负。
当年,我们师范毕业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满怀激情,怀揣理想,走向三尺讲台。
可是那种激情也许只持续几年或是几个月,有几个师范生能像杨校长一样,为着理想不断奋斗着、努力着、学习着、奉献着?在报告中,杨校长讲到赏识教育,讲到了对待孩子要有花苞心态,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说:“我们在欣赏花的时候,可能都喜欢那盛开的鲜花,而忽略了旁边的花苞,可是那些花苞盛开后可能会更2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漂亮更美丽。
花开放的时间有早有迟,学生也是一样,那些学困生就像那些还没有开放的花苞,但最终他们会盛开的,也许会更会开的精彩。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令人感动的哲理!听了这话以后,我想所有教师都应该知道怎样对待我们的学困生了:我们要学会赏识教育,学会爱孩子!行知小学的校训是“还能更精彩”。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范本____年,当我走在行知路上时,我的心情是无比激动和感慨的。
回顾这几年的学习和成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行知路给予我的宝贵财富,也明白了在这个旅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行知路告诉我要有目标和坚持。
在行知路上,我学会了设立目标,并且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它们。
这一点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至关重要。
行知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有目标来指引,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决策和规划。
同时,不论在行知路上还是在未来的道路上,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行知路上有过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我始终坚持下来,这让我明白了成功需要坚持和毅力。
其次,行知路教会我不断学习和探索。
在行知路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很多导师和同伴。
行知路让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行知路也鼓励我去探索未知,勇于尝试新事物,这为我未来的发展和突破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性。
再次,行知路教会我团队合作和分享。
在行知路上,我有幸能够和各种各样的人一起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还可以增加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会不断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携手共进。
最后,行知路让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
行知路上,我曾经担任过一些重要的职责和角色,这让我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的重量。
责任和担当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肩负起责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行知路上的责任感也教会了我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挑战,而不是逃避和抱怨。
回顾行知路上的这几年,我明白了自己的成长和体会不是从天降,而是通过努力和经历得来的。
行知路给予我的宝贵经历和知识将会指引我在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中继续前行。
____年走在行知路上,我将带着这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继续我的旅程。
相信未来的道路将更加充满艰辛和困难,但我相信通过坚持、学习、团队合作和担当,我必将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4篇)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行知路,一条风景如画的道路,蜿蜒曲折地穿过青山绿水,连接着一座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作为这座城市的居民之一,我每天都有幸能够走在行知路上,感受着它给我带来的种种美好和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并以此为模板,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人走出家门,走在属于自己的行知路上。
首先,行知路给予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它的美丽。
行知路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尤其是每当春天来临,樱花盛开的时候,整个行知路变成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粉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地面上形成了一条柔软的花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行走,心情也不由得变得愉悦起来。
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行知路上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这些遗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行知路上,我曾经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这座寺庙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给人一种宁静和庄严的感觉。
每当我走进这座寺庙,闭上眼睛静心沉思,心中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行知路的沿途还有一些小吃摊位,这些小吃摊位非常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欢迎。
每逢节假日,这些摊位上都会排起长龙,人们在排队等待的时候,既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小吃,又可以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色。
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一种糖葫芦,它的制作方法非常有趣。
制作者会将一串串水果用竹签穿起来,然后蘸上糖浆,再放到冷却的糖液里面。
当糖液凝固之后,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它的口感酸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每次走在行知路上,我都会买一串糖葫芦,一边吃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美食,行知路上还有一些艺术展览馆和艺术品商店。
这些展览馆和商店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等。
有时候,我会在这些展览馆里面参观一些艺术展览,欣赏一些艺术品,这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艺术家的智慧。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模版《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六年前在____我有幸聆听了杨瑞清校长的报告,对我的学校管理及教学生涯产生了极大影响。
今年假期我又怀着对杨先生的崇敬之情再次拜读了他的专著《走在行知路上》,他的教育思想和人格____力使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进一步认识到爱心是成功教育的源动力,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教育植根于爱,教师有了爱,才会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才会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学生。
杨瑞清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接触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深感农村教育的重要性,立志毕业后到偏远地区创办一所学校,但毕业后他所在的地区村村都有学校,只好要求分配自己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学校任教,于是他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一个教师的传奇,一步步成长为当代中小学十杰教师、十杰校长、当代教育家等。
他首先实验并在全国推广的不留级制度,对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教育精髓:“____多年来,我从事乡村教育有这样三点收获和体会:第一,办农村教育要学会联合。
学会联合,回答的是农村学校怎么办的问题,解决的是办学模式问题。
第二,教农村孩子要学会赏识。
学会赏识,回答的是如何教育农民子弟的问题,解决的是育人模式问题。
第三,当农村教师要学会自信。
学会自信,回答的是乡村教师如何成长的问题,解决的是乡村学校的"留人"模式问题。
”对解决农村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杨瑞清认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也就是爱学生。
“学会爱,要做三件事。
第一,要让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
现在常常是老师说爱,孩子却感觉到你不喜欢他,不爱他,说明这个爱没有真正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第二,要引导受教育者去爱别人,去施爱。
第三,要让孩子自爱,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学会自爱,学会自己爱自己。
学会赏识就是学会被爱,学会施爱,学会自爱。
走在行知路上心得体会

作业1要求记
专题讲座名称
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
主要观点记录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
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行,以及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学生。如:你无意中往地上扔一张纸,学生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也被传染;或者你有意地捡起一张纸,也许就有学生会因此而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要严于律己。
案例式学习心得
我班就有十几位这样的学生,要么偏科,要么什么都学不会。但除了学习,在其他方面表现的就很优秀。比如班级里有位同学叫李*,学习成绩很差,上课还喜欢打岔,出个风头。他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经常是上语文课写数学作业,上数学课写英语作业,上英语课又在写语文作业;小组考试时总爱拖后腿,小组的成员也不喜欢他。但是我发现他在学校生活中热情,乐于助人,整天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什么烦恼似的。于是我在课堂上抓住他“字写的很工整”的优点,表扬了他。他高兴的差点要跳起来,以此为突破点让同学们多看看他身上的优点,并让他参与班级活动,(和另外两名男生发营养餐),慢慢地,他有了改变。他的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很少拖拉。上课也有精神了,虽然还是成绩不太好,但很少在上课的时候打岔了。和同学之间相处也融洽了许多,有一次,我还看到了同桌在给他讲解题目呢!长大了,或许是个热心助人的“雷锋”呢!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每一个学生都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人才,鼓励人人成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用鼓励的目光,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尊重、保护孩子的自信与努力。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对做教师的我一直是极其深刻的警示,时时告诫我要善待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千万别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毁灭一个天才学生。
走在行知路上我的个人感想

走在行知路上我的个人感想
走在行知路上,我感到很荣幸。
这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会的道路,让我了解到我的能力和不足之处,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首先,我从行知路上学到了自我管理。
在行知路上,我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所需要做的事情不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是为团队做出贡献。
因此,我需要在自己的时间规划上更加有效率,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此外,在团队中合作,我需要学会与人交流,互相帮助和尊重。
这些技能将对我的人生和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次,行知路教会我学习的重要性。
在行知路上,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况。
毕竟,没有谁能预料到未来会发生什么。
学习能够使我保持警觉并接受新的挑战。
我学习到的知识使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也让我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无论是在职业还是生活方面。
最后,行知路也让我学会了不断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变化和未来的挑战,我需要不断适应。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动和决策,重新思考我的未来和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并灵活应对各种变化。
行知路让我学会了不断适应并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总之,走在行知路上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提高的过程。
在这条路上,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我相信这将对我的人生和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走在教育的路上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踏入教育行业的那一天起,我便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教育之路漫长而艰辛,但每当看到学生们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我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这条路上,我收获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
以下是我对教育之路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是爱的传递教育的本质是爱,是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我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爱心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班上有个叫小明的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困难,父母离异,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
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但他非常努力。
我注意到他的困境后,主动与他沟通,了解他的需求,为他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同时,我还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的成绩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这件事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爱心。
二、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炬教育是点燃希望的火炬,是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指路明灯。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挑战中成长。
有一次,班上有个叫小华的学生,他性格内向,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倒数。
我发现他对音乐很感兴趣,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合唱团。
在合唱团的训练中,小华逐渐找到了自信,他的歌声也变得越来越好听。
在合唱比赛中,小华所在的合唱团获得了第一名。
这次经历让小华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挑战中成长。
三、教育是智慧的启迪教育是智慧的启迪,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三国演义》时,我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并对作品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我个人对陶行知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接触、了解的时间很短。
从2004年进入祝塘中学至今还不满四年。
说实在的2004年之前我对“陶行知”三个字是十分陌生的更谈不上什么“学陶师陶”了。
2004年进入祝塘中学后在罗维猛校长和邱立志副校长的引导下才慢慢的接触、了解陶行知和陶行知教育思想。
我学陶师陶是从阅读杨应彬同志13岁时写的一本叫《小先生的游记》的书开始的。
阅读《小先生的游记》时我认真做了笔记进而写出了读后感《陶行知亲手培养的学生——杨应彬》两年后拿到生活教育杂志发表。
从阅读《小先生的游记》起我开始对祝塘中学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亲自指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的那段辉煌历史产生了兴趣。
此后我就从不断了解“那段辉煌历史”走上漫漫行知路。
2006年祝塘中学大埔祝塘中学学陶师陶成果——《行知路上》一书出版在协助学校编辑、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陶行知生平事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并在《侯中校友》、梅州教育城域网发表介绍该书出版的文章。
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一年来我在行知路上是怎样走的呢主要是结合学校实际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
今年张达文会长领导下的县陶研会把我评为学陶师陶先进个人这是县陶研会和学校领导对我这个初步接触陶行知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后学者”的鼓励。
事实上距离“先进”两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年来我在学陶师陶方面做了什么主要是一、读陶书明校史挖掘、整理祝塘中学曾得到陶行知先生亲自指导开展生活教育运动的“宝藏”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领会其精髓用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铸造“陶”字特色学校品牌。
读陶书明校史主要阅读包括《陶行知文集》和各种陶研读物查阅祝塘中学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亲自指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的那段辉煌历史的材料了解陶行知生平事迹。
祝塘中学是一所陶行知先生亲自指导开展生活教育实践的学校。
民国廿二年一九三三年杨德昭先生为改革乡村教育聘请教育家陶行知推荐的潘一尘等一批生活教育社优秀骨干教师来侯中任教。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行知路是我所在城市的一条主要道路,它连接着城市的东西两个部分。
我每天都要经过这条路上班上学,因此对它非常熟悉。
在走在行知路上的这段时间里,我不仅仅是看到了道路的变迁,更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下面是我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
首先,行知路的交通情况十分繁忙,车流量大。
早上和下午的高峰期,车辆排得长龙。
行车的速度缓慢,常常堵车,让人感到非常烦躁。
然而,我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交通状况,学会了调整心情,不再因为堵车而心情烦躁,而是利用这段时间思考问题,或者欣赏路边的风景。
在车流缓慢的时候,我常常观察周围的人们,看到他们匆忙的身影,我感到自己真的很幸运,因为我有时间去思考,有空间去选择。
这样的观察不仅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也让我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体会到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其次,行知路上有很多商铺和摊贩。
行知路上有很多商场、超市和小店铺,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
而在马路两旁,也有一些摊贩在卖各种各样的物品,比如水果、衣服和小玩具等。
每天经过这里,都能看到卖主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为了谋生,每天都要早早地摆摊,然后晚上才能回家。
有时,我会在他们的摊位前停下来买水果或者小东西,和他们聊上几句。
通过和摊主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的辛苦和困惑。
这些摊主们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的农民工,为了生活远离家乡,每天面对困境与压力。
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摊位,为了生计努力奋斗着。
这让我想到自己,在面对困难和压力的时候,应该保持坚持和努力的态度。
同时,我也会多支持这些小商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再次,行知路上有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
行知路上有几所著名的高中和大学,这些学校招收了不少有才华的学生。
不仅如此,在行知路上还有很多培训机构,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比如钢琴、英语和美术等。
每天,我都会看到很多学生放学之后匆匆赶往培训班,或者是在学校门口举着广告传单的老师。
这些学生和老师都是为了追求知识和技能而努力。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篇1在教育的路上,我已经走了近9年,如今,已然是个年轻的老教师了。
这一路走来,收获了个人的成长。
在促进学生向自己前途迈进的同时,我提升了能力与自信,学会了必要的坚持和强势,更曾因班主任工作而觉得自己是个无所不能的神勇女超人。
工作之余,我也不断进取,学英语,在职读研,并于上周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这一路走来,收获了满满的情谊。
学校的信任之谊,让刚大学毕业的我带两个班兼任班主任,使我迅速成长;同事的帮扶之情,入职后有幸拜李荣华老师为师、与优秀的乐于助人的同事们为伴;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之谊,使教育教学成为彼此舒心的乐事;还有真挚的友情,那年生病住院时好友送汤送水甚至熬夜陪护,令我感动至今。
这一路走来,也收获了些许荣誉,曾获评区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教学骨干等。
但当高分已然是学生、老师甚至学校优秀的代名词,当社会对教育的指摘越来越多,不由得反思:到底什么才是教育?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创的人生体验,一路同行提升着能力与素养。
教育之路,广远无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赵群筠老师的人文内涵式、赵谦翔老师的含英咀华品味文学式、吴丹青老师的诗意教学等,这些优秀教师给求索中的我指点了迷津。
带着感恩和进取,保持质疑与求索,我将一直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路上的心得体会篇2教了20年书,但当班主任仅4年,而且还被16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等分为两段。
在自己的印象中,班主任的工作靠的就是“人治”,管理的好坏与班主任个人魅力联系在一起。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在我心里,走在行知路上是一种学习与成长、思考与探索的过程。
这条路让我明白了求知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开始了解自己。
在这条路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份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探究,对自我的认识。
学习从认识自己开始,我的课程导师曾经说过:“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的无知。
”一开始,我总是想要表现出自己很聪明的样子,然而,随着进一步的学习,我逐渐开始了解自己,明白了自己的局限和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我变得更加谦虚,学会了面对错误并及时改正,学会了不断挑战自己。
学习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
在走在这条路上,我越来越能够重视学习中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够真正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这过程中,我也开始发现了问题,并思考问题的本质、原因,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此外,思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走在行知路上,我开始更多地思考问题,学会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不仅在书本上学习,还要学会看到身边的世界。
思考也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使学习不再是一味的学习,而是一种探索与发现,一种思辨与实践。
在思辨的过程中,我也能够学会更多的技能,更好地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状况中,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这条路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的技能,例如:如何成功地领导团队、如何进行优质的交谈、如何管理时间并规划未来。
通过这些技能,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好的规划。
总之,走在行知路上的体验与收获,是无以伦比的。
学习与思考,思辨与探究,都使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的精神,不断地探索与发现,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注入更多的能量和力量。
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

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1走在行知路上》是乡村教育家杨瑞清先生所著。
书中平白的话语,平实的文字,平常的生活,平凡的岗位,就像杨先生质朴的话语一样平易近人,然而书中许多教育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遗忘,像《八颗柿子树的故事》、《夏令营中是较量》、《校园、花园、果园》、《守住宁静》等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从杨瑞清先生那些朴实的话语中我着实感到这位乡村教育家的不平凡:毕业时,原本有机会留在城里的他,却主动和同学一起要求到最苦最偏僻的乡村小学当教师;“升迁”为的团县委副书记,却硬是“辞官”回到五里小学:“适合做青年团工作的人不少,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
”从这句话中,我深深体会到杨瑞清先生对农村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探寻杨瑞清先生的成长历程,我深刻地感觉到,行知小学的成功之路,使我看到了坚忍不拔的信念力量,正是陶行知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正是他对陶行知思想的执着,才会让他选择到偏僻农村,三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们每个老师在刚迈出校门时,都曾怀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但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转,这份理想已是慢慢变淡,渐去渐远,甚至不复存在,于是我们每天所从事的教学便成了工作,不再是一份事业,而以这样的心态对教育,只能出现职业的倦怠。
杨瑞清的成功,在于他对教育的美好追求,在于他但他始终如一地坚持,面对行知小学办不下去的挫折也不曾放弃,在困难前面,他选择了迎难而上,一种对教育的忠诚不渝地坚持。
在书中,杨瑞清始终把赏识教育和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作为教育一个重要原则。
在他的言谈中时时会出现两个词:舒展和自信。
他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一生的生命状态,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幸福的感受能力。
让他们感觉到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让自己这一辈子幸福起来。
他还在书中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不仅爱孩子,还要爱孩子的家长,爱社区的老百姓,爱国家,爱人类。
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源泉”。
最新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大全5篇]
![最新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5c103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9.png)
最新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大全5篇]第一篇:最新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最新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走在行知路上读后感1能在聆听了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的《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报告后,打开这本凝聚了一位坚守农村教育,耕耘行知沃土二十多年的校长的成长经历和管理经验的书潜心阅读,于我是心魂俱静的享受。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的阅读方式早就从随性天然走向了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的融合,那就让我从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谈谈我读书后的感悟吧!一、主要内容,感悟行知教育精髓。
读完《走在行之路上》这本书,我掩卷沉思:陶行知现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在行知实验班,在行知实验小学、行知实验基地得到传承和发扬。
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对行知教育精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1.不留级制,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
从我参加工作起,就没有经历过留级制度,在杨校长的书中我清楚的看到了应试教育下留级制度的残酷。
对杨校长向留级制挑战的勇气钦佩不已。
我想:不留级制的实施正应和了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人人发展去激励去唤醒。
看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农村教师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拼尽了自己的所有,在城市优越条件下的我们,是否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拼尽了自己的所有呢?杨校长能从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发现他有绘画潜力,继而找准突破口,以艺术带动求知,使这个学生长大后能走进高等学府,实现迂回成才。
而我们现在的学科教师对于学习上出现问题的学生,没有考虑他的先天禀赋,没有了解他的问题原因,没有为问题学生量身打造一套教育方案。
读到行知实验班采用了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教育理论、赏识教育理论寻找教育突破口,我想:相信每一个孩子能行,期待每一个孩子成长,帮助每一个孩子进步,我们就能做到一个不少,一个不掉队。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三篇)

走在行知路上的心得体会行知路是我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条街道,它连接着我家和学校,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条路。
我很喜欢这条街,因为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成长的机会。
在行知路上,我看到了变化、感受到了成长,也收获了许多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首先,行知路给我带来的是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知路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曾经的一座树木葱茏的街道现在被高楼大厦所取代,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波又一波地经过。
变化带来了繁荣和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现在行知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越来越多,交通拥堵成为了一大难题。
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行知路上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尤其是早上上学的时候,行知路上车辆和人流都非常密集,经常需要排队等待才能过马路。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便利与压力并存。
要想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倡绿色出行,建设更多的公共交通设施。
其次,行知路还给我带来了成长的机会。
每天上学放学,我都需要穿过行知路上的人群。
这让我学会了与人相处和交流的能力。
在行知路上,我经常能遇到一些陌生的脸孔,有时候他们会主动和我打招呼,有时候我会主动和他们攀谈。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学会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也增强了我与人沟通的能力。
在行知路上,还有很多小贩和商家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生意,他们努力工作,为了生活付出了很多努力。
每当经过他们的摊位时,我都会跟他们打个招呼,顺便买点东西。
通过这些小小的交流,我学会了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一切,更加明白了努力工作的重要性。
在行知路上,还有很多志愿者开展各种活动,他们无偿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看到他们的付出,我也渐渐地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通过参与各种社区服务活动,我学会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获得了更多的成长和满足感。
走在行知路上,我也收获了许多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行知路上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有的匆匆赶路,有的急于赶时间。
我常常思考,大家都在追求什么呢?有的人追求物质财富,有的人追求名利地位,有的人追求健康幸福。
走在行知路上——教育心得体会

走在行知路上——教育心得体会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
在我们的意识中,教书匠总是板着脸、苛刻严厉、毫无生气的那种,有时在我心情不好、对学生训话时也总是板着脸,这样看自己,我不就是一名教书匠吗?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当学生离开校园后,再与他们谈心交流时,在他的记忆深处不是你教给他的一个解题方法、一篇课文,恰恰是你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
当然,首先我们能够肯定地说,你并不缺少爱,缺少感情。
但是,你是否原意为别人花费你心中的爱,你心中的感情?你能象爱自己的家一样去爱学校吗?你能象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每一个学生吗?“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注重今天,更注重其明天;不只注重其智力,更注重其情感;不只注重其基石,更注重其创造。
”。
我想,这种爱不但是深刻的,更是持之以恒的,需要你以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为基石。
其实爱是相互的,我们教师也需要爱,在学生的关爱下也是倍感幸福的。
还曾记得,在教师节时,我们班的五十几名学生,有的学生是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来鲜花、水果,有的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有的带来自己心爱的玩具、真心祝福……回想起孩子们关切的眼神、甜蜜的笑容、美好的祝福,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更幸福的呢?做一名教师真好。
这也就是郑杰老师所说“相互取暖”吧,知道别人很冷,知道别人的处境,才会设法给别人一点温暖,自己在给别人温暖时也会受着别人的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在行知路上
——教育心得体会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
在我们的意识中,教书匠总是板着脸、苛刻严厉、毫无生气的那种,有时在我心情不好、对学生训话时也总是板着脸,这样看自己,我不就是一名教书匠吗?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当学生离开校园后,再与他们谈心交流时,在他的记忆深处不是你教给他的一个解题方法、一篇课文,恰恰是你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
当然,首先我们能够肯定地说,你并不缺少爱,缺少感情。
但是,你是否原意为别人花费你心中的爱,你心中的感情?你能象爱自己的家一样去爱学校吗?你能象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每一个学生吗?“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注重今天,更注重其明天;不只注重其智力,更注重其情感;不只注重其基石,更注重其创造。
”。
我想,这种爱不但是深刻的,更是持之以恒的,需要你以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为基石。
其实爱是相互的,我们教师也需要爱,在学生的关爱下也是倍感幸福的。
还曾记得,在教师节时,我们班的五十几名学生,有的学生是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来鲜花、水果,有的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有的带来自己心爱的玩具、真心祝福……回想起孩子们关切的眼神、甜蜜的笑容、美好的祝福,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更幸福的呢?做一名教师真好。
这也就是郑杰老师所说“相互取暖”吧,知道别人很冷,知道别人的处境,才会设法给别人一点温暖,自己在给别人温暖时也会受着别人的温暖。
考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不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无法选择考试,我们只能积极应对。
不从考试的角度积极组织教学,我们会觉得对不起学生的眼前利益,但如果仅仅满足于从考试的角度组织实施教学,则对不起终生为业的教育。
只从考试的角度组织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终生喜欢自己所教得学科的,学生离开学校,教师毕其一生,至多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教书匠。
好的教师,应该喜欢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与学生一起涉及欣赏。
这样的教师,不但令学生日益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的考试水平,更能令学生日益迷恋上学习,令学生在提升自己的素养。
这样的教师,才能告别教书匠这个头衔。
但是我总是被考试这两个字限制着我的教育,令我自觉不自觉地围绕考试实行我的教学活动。
有时候想想真是对不起学生啊!
教书匠是不管什么新课改的,只要能把书上的内容讲完,指导学生将课后练习做对就行,是顾不了其它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会感到做教师真累。
但我们真正参与课改,不要认为课程改革仅仅是专家们研究的课题、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
如果我们都能切实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心情,我想我们的教学就不会这么累,学生学的也不会那么苦。
不过,从我们的现实情况来看,似乎有点儿本末倒置,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其次才是注重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水平的培养,至于能否促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那是另外一回事。
回忆上学期我所上的一节公开课《父母的心》,如果从知识、水平目标达成度来说成功的。
但是,在课堂上教师的组织教学是吃力的、学生的学习也不是很投入尽兴的。
是什么原因呢?现在想想就是忽视学生的情感。
其实,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激情中体验教学,在宁静中思考教学,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学的本质美,才更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教学效果。
幽默是爱心与智慧的结晶,数学课整体上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如果上课时有点儿幽默感,这样的老师,就会像一块磁铁一样,能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如果能在有趣中不知不觉地引导教学,那么,教学的效果一定是好的。
你、我怎么知晓自己的可爱之处呢?不妨像郑杰老师所说的那样:“去问问孩子们,不必一本正经地做什么调查试卷的,只要去看看他们的表情和眼睛,他们欣喜的表情和欣赏的眼光都会告诉你的。
”教书
匠只管教书,不管学生的感受及环境的渲染作用,而作为教师,要知道自身的心境对学生心境的影响相当大,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更何况,不好的心境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呀。
我们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名和谐教师呢。
做一名“和谐教师”,要在“公正”中平衡自我心理,享受生活。
在当今时代,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公正。
社会对待教师应该说是公正的,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其实大可不必。
要善于在工作中找到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树立“工作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生活观点。
此外,我们还应把自己公正的态度辐射到自己的教育对象上,表现为不管是面对差生,还是优秀生;面对熟人的孩子还是陌生家庭的孩子都一视同仁。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相信心会越来越年轻、笑容会越来越灿烂!
做一名“和谐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
郑杰老师说“思索是一件快乐的事。
”是啊,“静坐常思自己过”、“宁静以致远”,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态度。
教师应该学会持续地怀疑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设计、教育方法实行重新思考,持续推出适用于学生的、有选择余地的新计划、新内容、新方法和新评价方式。
教师大多是善于反思、善于创新的“和谐教师”。
年轻的特级教师贲有林,正因为每天坚持撰写教学心得,才编辑了62篇几十万字的教育随笔集。
做一名“和谐教师”,要甘于“有限作为”。
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效工作,不能急功近利。
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心理等都是慢慢生长和发育的,教师应该给予持久的注重和等待,要悦纳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的过程,反对“立竿见影”。
我们在学生身上取得的显性“成绩”是很有限的,不要指望用强力和果断在学生身上“打造”出什么,“催生”出什么。
甚至有时候,我们的“不作为”就是最好的“作为”。
总来说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书不再是我们唯一的标准,育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
虽然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教学专家,但是我们决不能仅仅做教书匠,无论今后会怎样,我都会善待我的教育,善待我的生命。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行动永远不晚。
让我们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中学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