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间消失的事物与词汇

合集下载

中国正在消失的30个民间手艺,个个让人怀念,你认识几个?

中国正在消失的30个民间手艺,个个让人怀念,你认识几个?

中国正在消失的30个民间手艺,个个让人怀念,你认识几个?时代的进步导致生活方式的变迁,曾经耳熟能详的吆喝声离我们越来越远。

现代科技取代了曾经的手工劳作,一些民间手艺也慢慢被人遗忘,这正在消失的30个老行当里面有你熟悉的感觉吗?1. 捏面人民间面塑手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手艺人用面粉和糯米粉制成的面团经过防霉与防裂处理后,捏成各种形状,有飞禽走兽,有栩栩如生的人物。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黄河流域的豪放,长江流域的细腻。

这项手艺在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制作面人的材料很便宜但是巧的是手艺人的手,所以现在这项民间工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去传承。

曾经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面人现在只能在旅游景点或者是展览会上才能见到。

2. 绞面绞面在古代是女性的一种美容方式,和现在的玻尿酸与美容针不一样的是,绞面是最简单的美容技术。

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女子在出嫁前会请绞面师来到家中将面部多余的汗毛绞掉,将眉毛修得平整一些。

这门手艺基本都是代代相传,母亲传给女儿,由女儿再继续传承下去,而绞面的工具也十分简单,仅仅需要一盒粉、两根线。

在当时美容技术并没有很发达的时候,这项手艺基本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女子在绞面后,皮肤会变得光滑富有弹性。

3. 弹棉花大家还记得《举起手来》的弹棉花歌吗?弹棉花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因为地域有限,弹棉花的匠人经常会背着自己的工具去全国各地弹棉花。

所以他们有一个花名叫做“弹棉郎”,棉花在他们手中会弹得越来越松软,最后变成一床床被子。

那个时候小孩子都喜欢围一圈觉得像是在变魔术,但是这项手艺别说是城市了,就连农村都很难再看到了。

4. 修钢笔师傅钢笔出现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一种新型的书写方式,那个时候知识分子都会将钢笔别在胸前十分爱惜,而修钢笔师傅也就相继出现,其实修一次钢笔的利润不高。

因为钢笔的造价本来就很低,除了一些材料特殊的,其他配件之类的价格都比较便宜,所以修钢笔师傅能赚的钱很少。

直到现在,钢笔坏了都会选择重新买一根,所以修钢笔这门手艺基本很少有人去传承了。

[趣味语文]中国已经消失的10个词

[趣味语文]中国已经消失的10个词

[趣味语文]中国已经消失的10个词阅读天地1108 1555中国已经消失的10个词一般来说,词汇是具有时代气息的。

一些词汇随着时代精进,已经悄然消失了。

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已经不知道这些词汇为何意了。

试举10例:改革家:一度成为媒体的重要而且闪亮的词汇,一些人物,也因为这个词汇而成为明星。

可是,现在呢,这些人物已经退潮了。

这个词汇,也不再被人们提及了。

真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当年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步鑫生,马胜利……这两位当日如中天般的人物,现在已经无知下落了。

福利分房:现在谁还知道这个词儿呢,这可是让当今的房奴们眼红的一个词儿啊。

虽然说分配给老百姓的房子面积都不大,可那房子住着轻松啊。

面的:基本是以当年天津出产的大发为主。

现在看不见喽!据说,当年的面的,已经列入当代收藏家的计划之内了。

书信:现在谁还写信呢?不能说人们现在亲情疏远,关系冷漠了,您看啊,满大街的人都发短信呢。

放心很少有问安的内容,多是段子啊。

电报:现在还有人打电报吗?呼机:没有人使了。

过去呼机一响,满大街找电话的那种情况再也见不到了。

天之骄子:就是大学生。

当年的大学生,被全社会宠爱。

当然是天之娇子了。

现在的大学生呢,连工作都不好找,如果您说他是天之骄子,他觉得您是在骂他,他得骂您。

理发馆:过去就是理发的地方,意思简明,就是修理一下头发。

现在都改了。

美发屋。

发廊,一些城市干脆改为“形象设计中心”。

猛一听,您真觉得发愣。

搞破鞋:过去指男女作风问题。

这话现在已经无人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现在多是被婚外恋取代了。

外遇。

或者叫做情人。

农业税:已经取消的一个税种。

现在再讲农业税,真是历史了。

(∙ (1108 083711)∙ (1108 082142)∙ (1108 080547)∙ (1108 072655)∙ (1107 184907)∙ (1107 184409)∙ (1107 121310)∙ (1106 091107)∙ (1106 090924)∙(1106 084628)。

十个消失了的名词

十个消失了的名词

生活中曾经的十个经典名词金秋九月,即将迎来共和国60华诞。

在历史的长河里,60年也许是很短暂的。

但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的繁荣发展,我们就会发现,这个60年是很不一般的。

时至今日,再回首60年前、50年前、40年前…,直至10年前,变化真的是日新月异。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进步,等等,也在不经意间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许多东西接踵而至,在我们的身边不断出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且不断变化着。

同时又有许多随着时代的进步,渐渐地远离了我们,乃至慢慢的消失……,但确实值得回忆,并书上一笔。

名词一:万元户最早得名于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末)农村中先富裕起来的一小部分人,后延至城市里的高收入人群。

在当时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收入普遍偏低的环境下,万元户应该就是大款的代名词。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这个词早已成为历史概念。

名词二:收录机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的桌上都会摆一台收录机,因为这是家里的主要电器。

80年代初,走在街上,最靓丽的风景线就是经常见一时髦大哥手拎一放着音乐的双卡收录机招摇过市。

当时的年轻人从一盘盘的磁带里知道了港台歌曲,知道了邓丽君,知道了“靡靡之音”……。

许多关于收录机的精彩趣事,也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里。

名词三:大哥大就是俗称的手提移动电话,80年代末刚面世那几年都这么叫。

当时的这种电话厚实笨重、状如砖头、重量一斤以上,只有拨打电话功能,且通话质量极不稳定(要靠拉长天线、找准方位),电池也只能维持半个小时左右,但价格昂贵、有钱难求。

当时手持大哥大走在大街上是很神气的,绝对是身份显赫的象征。

梳着抹了发胶、闪亮的的大背头,手持大哥大,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扎,是当时不少人理想中的富人形象。

等到大部分人手里都有时就改称手机了,但当年谁也不会想到,20年后的今天,就连街边收废品者手里都会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手机。

名词四:BP机最早应出现于90年代初,当时若谁腰里别着这么个小玩意,是很风光的,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三十年来变化的词语

三十年来变化的词语

三十年来,被毁掉的中文词
1.小姐:从尊贵到低谷;
2.美女:从惊艳到性别;
3.老板:从稀有到遍地;
4.鸡:从禽类到人类;
5.同志:从亲切到敏感;
6.校长:从榜样到禽兽;
7.表哥:从亲戚到贪官;
8.干爹:从长辈到老公;
9.奶粉:从食品到毒品;
10.鞭炮:从炸鬼到炸桥;
11.房事:从个人隐私到大众痛苦。

真理1:我们为了活命需要吃东西,为了保命又不能吃某些东西;
真理2: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已的废话那么值钱;
真理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面对面坐着,却在玩各自的手机;
真理4: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更可悲的是,小三还要来盗墓,想自住!。

比喻东西无缘无故地消失的成语

比喻东西无缘无故地消失的成语

比喻东西无缘无故地消失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比喻东西无缘无故地消失的成语:
1.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消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却能飞翔一样。

2.无影无踪: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踪迹可寻。

3.不见踪影: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找不到任何踪迹。

4.神出鬼没:形容东西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如同鬼魂一样神秘。

5.无声无息: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声无息,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6.消失无踪: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踪迹可寻。

7.隐形无迹: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8.不知去向: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道去了哪里。

9.突然消失:形容东西突然之间消失不见,没有任何预兆。

10.消失不见: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见不到。

11.飘然而去:形容东西如同飘然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12.无影无迹: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踪迹可寻。

13.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消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却能飞翔一样。

14.神秘消失:形容东西消失得神秘莫测,没有任何线索。

15.消失无踪: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踪迹可寻。

16.隐形无迹: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17.不知去向: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道去了哪里。

18.突然消失:形容东西突然之间消失不见,没有任何预兆。

19.消失不见:形容东西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见不到。

20.飘然而去:形容东西如同飘然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上成语都用来形容东西无缘无故地消失。

形容美好的事物消失的成语

形容美好的事物消失的成语

形容美好的事物消失的成语曾经美好的记忆
逝去的时光
•年华如梭,时间匆匆流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消失的风景
•往事如烟,已不可追
•逝水流年,已成过眼云烟
美好的过去
•白驹过隙,年华易逝
•往昔难忘,如今已逝
人事易逝,世事无常
变幻的人生
1.一个时代的终结
2.开心时光的消逝
3.乌云覆盖,美好消失
生命的匆忙
1.花开花落,生命如此短暂
2.年华不再,岁月不待人
世事无常
1.繁花似锦,转眼成灰烬
2.人去楼空,美好难觅踪
美好的梦境破碎
美梦成泡影
1.梦幻般的美好消失
2.梦想破灭,一切回归现实
3.惊醒的瞬间,美好烟消云散
美好的幻象
1.美丽的泡沫,终将破灭
2.幻梦初醒,难以追求
勾勒的美好
1.曾经的美好,只是一纸浮华
2.图景如梦,幻而不真
总结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形容美好的事物消失的成语,深刻描绘了时间流逝、人事易逝以及美好梦境破碎等情境。

这些成语通过形象生动的词汇、生动的比喻手法,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与现实的无常和残酷相结合。

在面对美好事物消失的瞬间,我们不禁感叹时光匆匆,生命短暂,同时也警醒我们要珍惜眼前,把握美好的时光。

【民俗】中国已经消失的72行和民俗,你知道几个?

【民俗】中国已经消失的72行和民俗,你知道几个?

【民俗】中国已经消失的72行和民俗,你知道几个?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旧时72行及民俗图————1.跑旱船跑旱船,也称荡湖船、划水船,是我国许多地区都盛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演出形式大同小异。

女子双手持竹木制作的船形道具,艄公持橹在旁做划船状,边行边舞。

2、织席将芦苇用线绳结成席,盖房时将其盖在檩上,上面再用泥覆盖。

3、卖槟榔叫卖槟榔糕的,槟榔为生津液助消化的中药。

槟榔糕的制法是在熬糖时放入切成薄片的槟榔,然后制作成小块出售。

售卖者背着盛有槟榔糕的木制匣子,并带着一个布口袋。

买时可收现钱,也可用妇女梳落的长发换取,其布袋即装头发用的。

售者的吆喝为'乱头发换槟榔糕!'4、吹糖人儿在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中,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是吹糖人儿的了。

糖耗子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吹糖人儿的小贩从用布盖着的小铁锅中,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糖稀,放在手上揉成长条,然后放在木模子里,一吹,这条长的糖稀就膨胀起来,打开木模一看,竟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

'猴拉稀'就稍稍复杂些了,这是用手把糖稀捏制成一个小猴,立在一根小苇子杆上,底下是一个小糖碗,碗中放着一点稀糖糊糊,用一个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着吃。

据说吹糖人儿的这行生意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那时制糖人的糖稀还有一种香味,所以吹糖人的小贩都以'香印'作为叫卖声。

到了宋朝,赵匡胤作了皇帝,'印'、'胤'同音,而封建时代,为了避讳,吹糖人儿只好以打小铜锣来代替吆喝。

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打铜锣就成了吹糖人儿这个行业的标志。

5、卖琉璃喇叭琉璃喇叭是庙会或春节期间在厂甸卖的玩具。

琉璃即玻璃。

喇叭有两种:一种是小孩玩的,约一尺多长;另一种是成人玩的,长约三尺。

同时出售的还有一种用极薄的玻璃烧制,状似葫芦的玩具,名曰'响葫芦',北京又管它叫'倒掖气'、'扑扑噔儿'。

形容消失的词语

形容消失的词语

形容消失的词语
1.消声匿迹:原本高调的人或事物,突然变得低调或不再出现,仿佛消失了一般。

2. 风中残烛:形容物或人突然消失或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瞬间。

3. 化为乌有:原本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

4. 无影无踪:形容人或物体忽然消失不见。

5. 去声匿迹:原本存在的声音或音响,突然间消失或不再传出,让人感觉异常安静。

6. 流于表面:原本表面上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却缺乏实质或深度,最终消失不见。

7. 吹灭烛光:形容突然失去了支撑或动力,使原本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不再继续存在。

8. 化为乌有:原本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

9. 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或现象消失得迅速而彻底,仿佛是被风吹散的烟云。

10. 不翼而飞:形容事物或现象忽然消失不见,就像是有翅膀的鸟儿一样飞走了。

- 1 -。

形容事物消失净尽的四字成语

形容事物消失净尽的四字成语

形容事物消失净尽的四字成语1.形容某个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可以使用以下的四字成语:2."杳无音信":指没有任何消息,音讯全无。

3."寥寥无几":指非常稀少,只有极少数。

4."荡然无存":指已经彻底消失,不再存在。

5."消失无踪":指完全消失,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6."骤然消失":指突然消失,出现得快,消失得也快。

7."无迹可寻":指毫无痕迹可寻,彻底消失不留痕迹。

8."一去不复返":指离开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9."烟消云散":指消失得非常快,如同烟雾一样消散。

10."无影无踪":指消失得连影子也没有留下,形容极其彻底的消失。

11."踪迹全无":指连最基本的踪迹也没有留下,无从追寻。

12."消失殆尽":指几乎全部消失,只剩下微弱的痕迹。

13."不见踪影":指完全消失,不见任何踪迹和影子。

14."一去无踪":指某人或某物离开后,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已经消失不见。

15."化为乌有":指已经完全消失,没有留下任何有形的东西。

16."尸骨无存":指尸骨已经全部消失,不留任何痕迹。

17."沉入海底":指某物或某人被深深地埋藏在海底,已经彻底消失。

18."一去不留痕":指离开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消失得非常干净。

19."彻底消失":指消失得非常彻底,不再留下任何东西。

20."寸草不留":指消失得非常干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和遗物。

21."消逝无踪":指渐渐地消失,最终消失得连踪迹也没有留下。

22."骤然离场":指某人或某物突然离开,消失得非常迅速。

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

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

⒊义项的改变
义项的改变在这里专指一个词的某一个意义 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走”的古义是 “跑”,今义是“行走”,“去”的古义是 “离开”,“孟子去齐”;今义是“到…去” 义位的改变,导致了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异, 这是学习的重点,下面专项讨论。

第六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理性意义:字典里面的解释。
1279年忽必烈统一中国,1644年清人入关,汉语受 蒙语、满语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新词。 歹:蒙语音译,意即“不好,坏”《窦娥冤》: “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 蘑菇:蒙语音译,今仍用,指食用菌。 站:蒙语,指驿站、车站。 阿马,又作“阿妈”,女真语音译,指父亲。 阿哥:满语音译,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萨其玛:满语音译,(今用“洒琪玛”)
词汇的发展
一、古词的消亡的新词的产生






古代一些事物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很重要,有自己的名称, 后来这些事物不存在了,随着这些事物的消失,这些词就消 失了。 珽:天子用的玉笏,一种大圭,长三尺。天子与群臣相见 时手上拿的狭长的玉板,上可记事。 璋:古代贵族们举行祭祀、朝聘、丧葬时用的一种礼器,形 状象珪。 珪:上圆下方,天子诸侯在行隆重仪式时用。同“圭” 珑:古人求雨时使用的玉器,上面刻有龙。 这些玉,作为当时的礼器,各有名称,随着事物的消失已不 再单独使用了。
今的发展变化。这跟 “词义的引申”不完全 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 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 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 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词义变化的大小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绝大多数词的意 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词义的演变,仍 然属于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这个大的范围。古今 词义的异同,从词义变化的大小看,大致有以下三 种情况:

你身边消失的最具代表性日用品有哪些?

你身边消失的最具代表性日用品有哪些?

你身边消失的最具代表性日用品有哪些?改革开放已走过35个春秋。

在这个特别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国人生活早已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

经粗略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已有上百种家庭生活用品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中!(名单附后。

)本文无意涉及这个名单中的所有物品,仅就人们身边消失的少数最具代表性日用品做一回顾。

1】脸盆、痰盂、木马桶:迟至198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每家每户至少拥有这三种用品中的两样。

甚至在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的重要外交场合,沙发旁也豁然放着痰盂!据说那是为了照顾毛、邓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生活习惯。

痰盂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在宫廷和官宦人家中,痰盂早就是日用品。

20世纪初,西方人在公共场所也曾放置痰盂。

他们对中国人使用痰盂曾有过一个评价,认为这种处理口中秽物的方式比西方人要文明。

脸盆也是中国古代就有的生活用品,脸盆也是古代就有的生活用品,早期曾广泛使用铜盆。

但铜是现代中国紧缺资源,解放后改为成本低、又便于清洁的搪瓷脸盆。

木马桶则是城市民居没有私家卫生间时代的产物。

现在的年青一代或许很难相信,当年曾流行买脸盆、痰盂作为结婚礼品送给新人!上图中的搪瓷脸盆和痰盂主色调均为红色,且印有双喜字,正是为了迎合这一习惯。

有趣的是,在有些地方,木马桶也曾是新婚必备品,或作为新娘嫁妆,或由男方准备。

大约自70、80年代开始,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家居卫浴条件的改善,以及吐痰等不良习惯的逐步纠正,这三样必需的卫生用品开始逐步退出国人生活。

几件不起眼日用品的消失,成为时代巨变和国人生活品质飞跃的一个象征。

2】手绢:亦称手帕,据信最初从女性头巾演化而来。

大约流行于上世纪70、80年代。

特别是在城市,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手一块大小有别、风格各异的方形手绢。

与个人日常卫生息息相关的这方手绢的功用可不能小瞧!除了今天纸巾具备的所有卫生功能,人们也会临时用它包裹小物品、食品等,孩子们还会将其折叠成小动物把玩,或将其四角系成小疙瘩戴在头上当帽子,甚至可以应急用来包扎伤口,或做临时捆绑之用。

消失在历史中的100种东西

消失在历史中的100种东西

消失在历史中的100种东西1. 翼装飞行器(石器时代)2. 恐龙(白垩纪末)3. 真正的飞行动物(下三叠世)4. 万有引力波(宇宙诞生时)5. 遗失的书信(古代)6. 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大陆7. 托勒密图书馆(公元前48年)8. 无人岛(被冰川掩埋)9. 挪亚方舟10. 渔村(被自然灾害摧毁)11. 地下古城12. 乌鲁木齐战车坟墓(公元前4世纪)13. 宝塔寺(被火灾毁坏)14. 大西洋海底邮局(1942年)15. 埃及艳后库菈·斯塔蒙丝(公元30年)16. 石器时代的艺术品17. 失落的密码(罗塞塔石碑发现前)18. 迷失的宝藏19. 拿破仑曾住过的庄园20. 西瓦利亚-东印度公司(破产于1799年)21. 明朝的大航海舰队22. 亚历山大港(公元1400年)23. 阿修罗宫殿(公元500年)24. 美索不达米亚的神殿25. 通往太平洋的水道(1500年)26. 瓦利斯島(被海啸淹没)27. 失踪的文明(废墟)28. 地下城(废弃)29.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私人日记(公元1506年)30. 埃及法老的幸存者(公元前1100年)31. 亚洲古代文明的断裂(公元前450年)32. 迷失的画作(出现前)33. 被毁灭的帝国34. 搜索中的埃尔多拉多35. 黄金城36. 古罗马的秘密库房37. 疑似的亚伯拉罕之地38. 手稿(失踪前)39. 失踪的极乐世界40. 麦哲伦的航海日记(1521年)41. 迷失的工艺品(失踪前)42. 欧塞尔尼斯占星术书43. 受朱庇特之赐的力量44. 失落的狂想曲(出现前)45. 卡尔斯巴德的自由与决定权(1943年)46. 遗失的大都市47. 荷马史诗的传说中章节48. 公元2210年后的世界地图49. 爱尔兰女祭司秘密的预言50. 纽约黑帮的秘密档案51. 罗马尼亚兰塞尔群岛国家公园的秘密花园52. 隐形飞行器(现代)53. 空中高铁(未来)54. 迷途的彼得潘55.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作品56. 失落的斯巴达勇士57. 埃及神庙里的秘密通道58. 亚特兰蒂斯魔法书59. 地底世界的奇观60. 失踪的阿尔卑斯山峰61. 维京族的未知宝藏62. 枫叶恐龙化石63. 伯里维尔的天使数字幻象(1974年)64. 青藏高原上消失的文明65. 失踪的英国马尔圣物66. 伊斯坎达尔的神奇珠宝67. 人类缺失的基因68. 欧洲某个公爵的失落宝藏69. 火星上的生命迹象70. 迷失的记忆碎片71. 越战时期不为人知的事件72. 水下古城(存在性未知)73. 阿黛尔·布鲁斯的失散手稿74. 忘却之地(仍在寻找)75. 柏拉图的失踪作品76. 奥斯卡金像奖失而复得的奖杯77. 失踪的外星飞船78. 朱庇特的失散魔法杖79. 汉尼拔军队的去向80. 失落的峡谷81. 失踪的极乐鸟82. 福尔摩斯的失踪案83. 西伯利亚一座神秘湖的宝藏84. 墨西哥瓷器的秘密龙85. 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神奇物品86. 失落的南美文明87. 沙漠中的消失之城88. 调查时失踪的特工89. 未解之谜中的失踪人员90. 消失的音乐作品91. 迷失的军队92. 仍在寻找的伊斯坎达尔世界宝库93. 文艺复兴时期的失踪字画94. 失落的艺术瑰宝95. 失踪的民族乐器96. 未知大陆的迷失探险者97. 失踪的多尔金银行宝藏(1867年)98. 未知外星文明的消失99. 远古巨兽的消亡100. 失落的人类历史真相。

三十年间消失的事物与词汇

三十年间消失的事物与词汇

我 1 城 市 还 有 少 量 露 天 电 影 院 。 进 入 里 , 感 到所 有 的 丑 恶 都 聚 集 在 了 的 红 旗 轿 车 在 首 都 国 庆 庆 典 上 亮 2

2 世 纪 , 们 大 多选 择 在 家 里看 影 1 人
碟。 朝 鲜 和 东 欧 电影 上世 纪 7 0年 代 , 中 国引 进 的
些 花 样 百 出 的 票证 。改 革 开 放
小人书也在 市场热销 。上世纪 9 “ 0 国庆 ” 超 英 ” “ 革 ” , 国人 取 后 , 着市 场 经 济 的兴 起 和商 品供 “ ,文 中 中 随 年代 ,小 人 书 渐 渐 在 书 店 里 消失 。 名 字大 多 带有 政 治 色彩 。 今天 的家 应 的 日益 充 足 , 些 票 证 全 都 成 为 这
的 引 进规 模 最 为庞 大 。那 时 . 电 摘 掉 右 派 分 子 帽 子 决 定 的 实 施 方 术 上 也都 是 依 靠 国 外 。 看
影更 多是 正 厂 和 学 校 组 织 的 “ 苦 案 》 忆 。至 1 月 , 掉 右 派 分 子 帽 子 1 摘
思甜 ” 一个 节 目。 当时 有 句 顺 口 的 工作 在 全 国各 地 全 部 完成 。 的
食 品供 应 证/ 票, 票/ 粮 布 油票
计 划 经 济 时代 ,物 品 奇 缺 , 求
大 于 供 .只 能 采 取 凭 证 分 配 的 办
溜 : 南 电影 飞 机 大 炮 , 鲜 电 影 越 朝
知 青
哭 哭 笑 笑 , 尔 巴 尼 亚 电 影 莫 名 其 阿
16 9 8年 ,毛 主 席 号 召 知 识 青 法 。 时 , 国 人 每家 都 有 户 口 , 那 中 有
代 小 人 书进 入 鼎 盛 期 。 一 届 三 中 十 全会 后 , 少 外 国名 著 和 中 国名 著 不

比喻稀有的事物出现不久就消失的成语

比喻稀有的事物出现不久就消失的成语

比喻稀有的事物出现不久就消失的成语
1. 昙花一现:就像那昙花,短暂地绽放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哎呀,你看那流星不也是昙花一现嘛,瞬间划过夜空,美丽却又那么短暂!
2. 稍纵即逝:机会常常稍纵即逝,如同那划过天空的飞鸟,一闪而过。

你想想,有时候好运不就稍纵即逝嘛,没抓住就溜走喽!
3. 过眼云烟:曾经的辉煌就如同过眼云烟,一下子就消散了。

可不是嘛,那些功成名就转头不就成过眼云烟了。

4. 白驹过隙:时光就如白驹过隙,美好而又短暂出现后就没了。

比如说童年,那简直就是白驹过隙呀,一下子就没啦!
5. 电光石火:爱情有时候来得快去得也快,像那电光石火。

你看看,那一见钟情不常像电光石火嘛,很快就没了。

6. 转瞬即逝:快乐很多时候转瞬即逝,就像那一阵风。

哎呀,假期不就是转瞬即逝嘛,还没玩够就结束啦!
7. 朝露昙花:美好的事物常常如朝露昙花,出现不久便消逝。

就好比突发的灵感,可不就是朝露昙花嘛,一下子就没啦!
8. 浮光掠影:那匆匆一面就如同浮光掠影,很快就消失在记忆里。

你想想,偶尔遇到的一些人不就像浮光掠影。

9. 好景不长:刚刚还好好的呢,结果好景不长呀。

就像那突然变天,刚刚还阳光灿烂,一下子就乌云密布啦,真是好景不长!
我觉得这些成语都很形象地表达了稀有事物短暂出现又消失的情况,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珍贵的瞬间和难得的机会。

形容事物渐渐消失的成语

形容事物渐渐消失的成语

形容事物渐渐消失的成语【黯晦消沉】:指湮没消失。

【百念灰冷】:种种念头都冷淡了,消失了。

比喻心灰意冷。

【百念皆灰】: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

比喻心灰意冷。

【冰解云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散瓦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冰释前嫌】:释:融化;嫌:嫌恶、嫌隙、不愉快。

以前的种种不快都像冰融化一样消失了。

【冰消冻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冰消气化】:消:消融。

冰冻消融,化为乌有。

形容事物消失化解,不复存在。

【冰消瓦解】:冰一样地消融,瓦一样地分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冰消雾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消雪释】: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销雾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销叶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不可磨灭】:磨灭:消失。

永远消失不了。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铲迹销声】:铲:消除;销:消失。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此恨绵锦】:这种遗憾萦绕心头,长久不能消失。

【大海沉石】:石头沉入大海。

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或毫无音信。

【大来小往】:指阴暗面逐渐消失,光明面逐渐增长。

也借喻商人以小本牟取暴利。

【荡然无遗】: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

全都毁坏,消失尽净。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荡然无余】: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

全都毁坏,消失尽净。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荡然一空】: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

全都毁坏,消失尽净。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方生方死】:方:正在。

指万物万事正在在不断地出生成长,也在不断地死亡消失。

【废然而返】: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风吹云散】: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风烛草霜】:风中的蜡烛,草木上的霜。

比喻即将消失的事物。

【浮光幻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幻影:变幻不定的影象。

像水面的反光,变幻的影象。

形容不实、不定,会迅速消失。

【过眼风烟】:比喻事物很易消失,像眼前的烟被风吹散得无影无踪。

形容消失的成语

形容消失的成语

形容消失的成语导语:形容消失的成语1、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2、冰消气化:消:消融。

冰冻消融,化为乌有。

形容事物消失化解,不复存在。

3、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

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4、烛尽光穷:蜡烛燃尽,烛光消失。

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5、化为泡影:泡:水泡。

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6、冰解云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7、冰释前嫌:释:融化;嫌:嫌恶、嫌隙、不愉快。

以前的种种不快都像冰融化一样消失了。

8、风吹云散: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9、不可磨灭:磨灭:消失。

永远消失不了。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0、废然而返: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11、忽隐忽现:灯光等的闪烁时而消失时而出现。

12、冰消瓦解:冰一样地消融,瓦一样地分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13、百念皆灰: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

比喻心灰意冷。

14、死灰复燎: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15、身先朝露:指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

比喻很快死亡。

16、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

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17、冰散瓦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18、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9、冰消冻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20、澌灭无闻:澌灭:消失干净。

形容彻底消失,没有人知道。

21、大来小往:指阴暗面逐渐消失,光明面逐渐增长。

也借喻商人以小本牟取暴利。

22、鸟迹虫丝: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23、浮光幻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幻影:变幻不定的影象。

像水面的反光,变幻的影象。

形容不实、不定,会迅速消失。

24、风烛草霜:风中的蜡烛,草木上的霜。

比喻即将消失的事物。

25、盛筵易散:盛大的宴会容易散席。

比喻良辰美景不会长存,容易消失。

26、荡然无遗: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

形容消失的成语

形容消失的成语

形容消失的成语描述消失的成语1、稍纵即逝: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

比方夸姣的事物或现象呈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2、冰消气化:消:融化。

冰冻融化,荡然无存。

描述事物消失化解,不复存在。

3、烟消云散:象烟云散失相同。

比方事物消失得干洁净净。

4、烛尽光穷:蜡烛燃尽,烛光消失。

比方人身后认识也消除。

5、荡然无存:泡:水泡。

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6、冰解云散:比方事物消失分裂。

7、冰释前嫌:释:融化;嫌:嫌恶、过节、不愉快。

曾经的种种不快都像冰融化相同消失了。

8、风吹云散:比方事物的消失、结束。

9、不可消灭:消灭:消失。

永久消失不了。

指业绩言辞等将一直保留在人们的回忆中。

10、废然而返:本指肝火消失,康复常态,现在描述绝望回来。

11、忽隐忽现:灯火等的闪耀时而消失时而呈现。

12、冰消分裂:冰相同地融化,瓦相同地分化。

比方彻底消失或彻底溃散。

13、百念皆灰:种种想法都已消失成了灰。

比方灰心丧气。

14、死灰复燎:比方现已消失了的恶势力又从头活动起来。

15、身先朝露:指身体比早晨露珠消失还快。

比方很快逝世。

16、死灰复燃:冷灰从头烧了起来。

原比方失势的人从头取得权势。

现常比方现已消失了的恶势力又从头活动起来。

17、冰散分裂:比方彻底消失或彻底溃散。

18、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方身外之物,不用注重。

后比方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9、冰消冻解:比方彻底消失或彻底溃散。

20、澌灭无闻:澌灭:消失洁净。

描述彻底消失,没有人知道。

21、大来小往:指阴暗面逐步消失,光明面逐步增加。

也借喻商人以小本牟取暴利。

22、鸟迹虫丝:比方极易消失的事物。

23、浮光幻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幻影:变幻不定的镜像。

像水面的反光,变幻的镜像。

描述不实、不定,会敏捷消失。

24、风烛草霜:风中的'蜡烛,草木上的霜。

比方行将消失的事物。

25、盛筵易散:隆重的宴会简单散席。

比方良辰美景不会长存,简单消失。

26、荡然无遗:荡:洗刷;荡然:洁净的姿态。

消失的49个老词

消失的49个老词

它们一去不复返了。

有些令人额手称庆,有些则让人扼腕叹息。

但无论如何,都值得记上一笔。

邻居——消失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疯狂的石头》开篇中,“道哥”伪装成搬家公司大摇大摆进行盗窃的镜头,取材于当前社会中邻里关系冷漠的现实。

商品房的出现,改变了数千年来邻里间互相熟悉、知根知底的格局,也改变了“远亲不如近邻”的谚语。

社会中广泛的信任缺失,使得自我防范这堵墙,封住了睦邻这扇门,对自身隐私的注重,又进一步关上了长相往来这扇窗。

单位——消失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单位这种团体内,团体对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巨大的控制力。

从前,基本上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全部都需要通过单位解决;而其他的恋爱、结婚、离婚、生子、出游买票、探亲访友,也全部需要单位同意,或者是单位出具证明。

生是单位的人,死是单位的鬼,最多也只会是,生是A单位的人,死是B单位的鬼。

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增多,政府职能的转变,各项社会改革的实施,单位这个词已经开始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而人与单位关系的疏远,事实上反映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个人与体制关系走向多元化的大趋势。

诗人——消失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2005年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的第十九届世界诗人大会里,青年诗人的身影几乎完全消失,尽管我们今天常常还会在地产商们的热闹派对上看到诗人有点猥亵的面孔,但这一切彷佛也印证着“中国诗歌已死”的悲观论调。

诗歌在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流行后,相对小说、散文、评论而言已经严重边缘化。

历史上做一个诗人是神圣的、浪漫的,而今天,隔壁有个诗人就变成了个笑话,经过王朔的演绎,“诗人”这个词开始被用来隐讳骂人。

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关系的日益繁复造成的社会整体心态的浮躁和诗歌个人化话语倾向严重造成的作品过分干涩、苍白,是诗歌开始远离人们生活的外部和内部的重要原因。

改革家——消失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量的勇于创新大胆突破的改革名人出现,按照中国传统的把“者”敬称为“家”的习惯,“改革家”成为媒体各种报导中大量出现的常见词语。

形容事物渐渐消失的词语

 形容事物渐渐消失的词语

形容事物渐渐消失的词语
1、光阴荏苒: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2、暮去朝来: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

形容时光流逝。

3、乌飞兔走: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4、呼吸之间: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

5、居诸不息:居诸:语助词,借指光阴;息:停止,休息。

时光不断地推移。

形容时光流逝。

6、石火光阴:形容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

7、电光石火: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8、金飞玉走:金:金乌,指太阳;玉:玉兔,指月亮。

日月如飞。

比喻时光容易流逝。

9、光阴如箭:光阴:时间。

时间如箭,迅速流逝。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0、铜壶刻漏: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刻漏:一种古代计时器。

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

指时光正在流逝。

11、寒往暑来:寒冬已过,盛夏将至。

指四季的轮回。

泛指时光流逝。

12、寒来暑往:盛夏已过,寒冬将至。

泛指时光流逝。

13、戛然而止:戛:象声词。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14、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

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

鸦:乌鸦;雀:麻雀。

历史淘汰的10件东西

历史淘汰的10件东西

历史淘汰的10件东西
被历史淘汰的10件东西
1、电话黄页,⼩时候家⼈朋友的通讯录我们都是⽤⼀个本⼦,然后集中记录在⾥⾯。

2、纸质地图,旅游的时候,去到⼀个地⽅就要先买份当地的地图。

3、软盘,⼜称“磁盘”,容量仅为1.44MB,被u盘取代。

4、固定电话,现在家⾥已经很少,有些办公室还有。

5、传真机,被互联⽹和电⼦邮件替代,现在很少单位⽤。

6、寻呼机,⽤于接收数字和⽂字,再⽤电话打过去,⼿机出现后消失。

7、投币电话。

⼀种户外的公⽤电话,需要投币才能使⽤。

8、磁带。

曾经最流⾏放⾳乐的形式,现在上英语课⽼师放录⾳才会见到。

9、游戏机。

游戏储存在⼀个游戏卡⾥⾯,游戏机显⽰在电视上,⼿机电脑游戏替代。

10、电视机。

家家户户都有,不过现在都很少有⼈会看电视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间消失的事物与词汇露天电影院很多年前,中国百姓最美好的光景,是伴随着露天电影度过的――孩子们带着自家小板凳,开演前几小时就去抢地盘,有时候人太多,一部分人不得不去看银幕的反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大城市还有少量露天电影院。

进入21世纪,人们大多选择在家里看影碟。

朝鲜和东欧电影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引进的“大片”以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越南电影为主,以朝鲜电影的引进规模最为庞大。

那时,看电影更多是工厂和学校组织的“忆苦思甜”的一个节目。

当时有句顺口溜: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小人书小人书学名连环画。

解放后,小人书的题材多半是土地改革、爱国增产、抗美援朝等。

上世纪80年代小人书进入鼎盛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少外国名著和中国名著小人书也在市场热销。

上世纪90年代,小人书渐渐在书店里消失。

今天,这个集体记忆的标本已成为民间逐年升温的紧俏收藏品。

公共澡堂女作家大老黄这样描绘她对公共澡堂的感受:我极为讨厌那个地方。

除了人多拥挤透不过气外,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么多的裸体女人,我感到无所适从。

在公共澡堂里,我感到所有的丑恶都聚集在了一起。

现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谁家浴室里没有个莲蓬头啊。

右派帽子1978年9月17日,党中央批转同意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公安部、民政部《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

至11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部完成。

知青1968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很快,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

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知青问题的“六条”精神,随后,大量知青通过各种途径返城。

“文革”色彩姓名“卫东”“万红”“胜利”“抗美”“国庆”“超英”,“文革”中,中国人取名字大多带有政治色彩。

今天的家长,谁也不会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

红旗牌轿车1958年8月,中央为举办建国10周年庆典向一汽下达了制造国产高级轿车的任务。

工人们以借来的1955型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手工制作了一辆高级轿车。

1959年10月1日,10辆崭新的红旗轿车在首都国庆庆典上亮相,引得国外媒体争相报道。

上世纪80年代,“红旗”因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而停产。

上世纪90年代,一汽与国外公司合作重新开发红旗系列轿车,但在外形上摆脱不掉老款奥迪的影子,技术上也都是依靠国外。

食品供应证/粮票/布票/油票计划经济时代,物品奇缺,求大于供,只能采取凭证分配的办法。

那时,中国人每家都有户口,有了户口本,才有粮食关系,有了粮食关系才发粮本,有了粮本才能买米,或者取粮票,有了粮票才能在街上买吃的――光有钱是不行的。

“大跃进”时期,粮油票、布票之外,又添上了香烟票、糖票、火柴票、日用品票、副食品票、绒线票和其他一些花样百出的票证。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商品供应的日益充足,这些票证全都成为历史遗物。

倒爷倒爷分两种:一种受到人民群众痛恨――在价格“双轨制”时代,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悬殊差价牟取暴利;再有一种,只要他/她卖的是少见的物品,就被叫做“倒爷”。

1997年3月,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

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表示,正在抓紧起草制定有关市场监督方面的行政法规,以取代备受关注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

此条例适用已经20年了。

工分工分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建立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中普遍采用。

这种方法主要有底分死记、底分活评、定额记工、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等。

由于操作上流于形式,致使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普遍存在,按劳分配原则无法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里评工记分的方法逐渐废止。

招工指标十几二十年前,这是一个重要词汇。

当时想找一份工作,不管国营还是集体,都必须有招工指标。

招工指标非常少,即便花钱也难以弄到。

那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还未形成,没有“正式”工作就等于没有了饭碗。

现在,已听不到哪儿还有招工指标,倒是“炒鱿鱼”和“跳槽”成了新的口头禅。

工资区1956年,中国实行工资制度改革,依据各地自然条件、物价和生活水平、工资状况,适当照顾重点发展地区和艰苦地区,将全国分为11类工资区。

规定以一类地区为基准,每高一类,工资标准增加3%(如浙江属二类地区、安徽属三类地区、北京属六类地区、上海属八类地区、广东属十类地区、青海属十一类地区等)。

这一规定沿用到1993年。

万元户改革开放初期,极少数农民通过各种努力勤劳致富,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

当时,万元户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是高收入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全国人均月收入为1041.73元。

在很多大城市,月入万元尚不能算作中产阶级。

大集体特定时代的产物。

“文革”中,上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文革”结束时,大部分知青要求回城,造成1979年、1980年左右的失业高峰。

当时中央政策是谁家孩子谁抱走,你父母在哪个单位,哪个单位负责你的工作安排,国有企业的职工子女被国有企业自己包下来了,又不能马上把他变成国有企业职工,就把他们放在劳动服务公司,形成了厂办大集体。

市场经济时代多被改制或破产。

农转非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

农,指农业;非,指非农业生产,确切的意思是国库粮。

人事系统农转非工作是帮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贫困边远地区、艰苦岗位工作的职工和乡镇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解决户口困难,目的是支持、鼓励各类人才到艰苦岗位工作。

当年,农转非“吃商品粮”,是让人羡慕的事。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某些地方,甚至有人念叨当农民的好处,愿意“非转农”。

福利分房单位所建房屋以福利形式分配给职工居住的一种待遇。

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出台,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

毕业分配新中国建立后,对大学生毕业分配十分重视――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文革”后,百废待兴,恢复高考后的头几届大学生,个个是香饽饽,这一时期依然沿袭“文革”期间中断了的统一分配制度,个人无须为工作操心,却也没有自主权,“一个萝卜一个坑”。

1987年,首次出现大学毕业生分配后被退回的“寒潮”,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凸显。

两年后,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

2007年4月,随着西藏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延续了50多年的毕业分配制度已成往事。

电报随着固话、手机、MSN、QQ、Email等现代交流工具的普及,电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每年央视春晚念贺电依然是保留节目,不过,这些贺电一点也不符合电报的最大特征――简短。

单位结婚证明结婚无须请组织批准,离婚也无须对组织负责,在单位退出私人生活领域后,社会成员个体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行,结婚不再需要单位或街道盖章出具婚姻状况证明;婚检,也从原来的强制性要求,变为自愿行为。

结婚和离婚都变得更加简单,婚姻开始成为纯粹的两个人之间的私事。

算盘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上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他的老师刘洪访问隐士天目先生时,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

电子计算器的出现,让用了几千年的算盘退休了。

红宝书被誉为“红宝书”的《毛主席语录》,曾经风靡全国、遍及世界,从1964年5月问世到1979年2月12日中宣部发文通知停止发行,15年内,仅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总印数已达10.55亿册。

“文革”中,人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红宝书”不可不带,不可不读。

敌台这个名词在改革开放之前是非常吓人的。

敌台就是敌人的电台,那时除了政府和党的电台外,都可以理解为敌台。

虽然还有几个国际朋友,如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但个个穷得叮当响,其电台估计连自己的国家都覆盖不了,更无法将他们的革命之声传到中国了。

万岁解放后,由于伟大领袖空前绝后的伟力,老百姓激动得找不到更美好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好求助于“万岁”。

改革开放后,“万岁”的口号和个人崇拜一起成为历史。

打倒“文革”中,“打倒”一词成了口头禅。

经历过“文革”的人,很多都尝过打倒与被打倒的滋味。

打倒“四人帮”以后,斗争气息如此之浓的口号渐渐废除。

四大件上世纪70年代,结婚的“四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半导体收音机和缝纫机。

上世纪80年代的“四大件”是: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录音机。

现在要结婚,房子这一个大件就足以让小年轻们喘不过气来了。

录像带录像带是磁带的一种,主要用来录制、播放影音作品。

在上世纪80年代,“看录像”(主要是武打、言情)是城乡青年最流行的娱乐方式。

近年来,因数位式储存技术如VCD 和更新的DVD的发展,录像带和录像机逐渐退出大众市场。

BP机/寻呼小姐“有事就拷我。

”“可是你拷品真的很差,呼了你那么多遍你都不复机。

”再过10年将这样的对白拿给后人听,他们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许多名词快速产生,又快速淘汰,这是语言学家面临的问题。

小家电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许多红极一时的厂子在BP机退出历史舞台后纷纷转产或倒闭;而大批曾经薪水丰厚、嗓音甜美的寻呼小姐成了“下岗女工”。

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因其曾经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警匪片中江湖大佬的标配,赢得了“大哥大”的美称。

1987年我国首个900MHz模拟移动电话网在广东开通,“大哥大”因其昂贵价格和不菲的使用费,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

除了信号模式,大哥大跟手机最大的不同是,其体型也是重量级的,黑暗笨重,厚如砖头。

1996年,GSM网开通,手机日益平民化。

2001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退场。

收容遣送制有助于理解“收容遣送制”的关键词还有:盲流、昌平沙场、暂住证、遣送原籍……从“收容”变“救助”,湖北青年孙志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个自由公民,在自己的国家因为没有携带证件而被活活打死。

在媒体和学界关注下,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旧制度开始松动,但是暴露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公民自由迁徙权、违宪审查机制等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王骏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6期插图:姚腊远)■责编:薛农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