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短波通信系统课件
发射机输出的电信号通过馈线传输到天线,然后由天线辐射到空间中。
接收机
接收机是短波通信系统中的另 一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空 间中的电信号并将其还原为原 始信息。
它通常包括天线、高频放大器、 混频器、解调器和音频放大器 等部分,用于接收和处理电信号。
接收机将天线接收到的电信号 处理后输出,供用户使用。
应急通信是短波通信系统的另一个重 要应用领域。在发生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等紧急情况时,由于通信设施可 能受到破坏,因此需要依靠短波通信 系统进行应急通信。
短波通信系统在应急通信中主要用于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传递,如消 防、公安、医疗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传 递和调度,对于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 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天线
天线是短波通信系统中用于辐射和接 收电信号的重要设备。
天线的性能对短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质 量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它通常由金属导线或金属面构成,能 够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辐射到空 间中,或者接收空间中的电磁波并将 其转换为电信号。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是短波通信系统中的用 户设备,用于输入和输出信息。
通信距离
通信距离
短波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工作频率、大 气条件等。在理想条件下,短波通信可以达 到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距离。
通信质量
通信距离的远近与通信质量有关。在长距离 通信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和多径 效应的影响,导致通信质量下降。为了提高 通信质量,可以采取适当的信号处理和编码 技术。
航海通信
航海通信是短波通信系统的又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航海领域中,由于船舶经常 处于海洋之中,远离陆地,因此需要依靠短波通信系统进行海上通信。
短波通信系统在航海通信中主要用于船舶与岸上控制中心之间的通信,如航行调 度、气象信息传输、紧急情况报告等,对于保障航海安全和航行顺利具有重要意 义。
短波通信系统介绍
短波通信系统介绍一、短波通信概述 (4)二、短波通信的优势 (4)三、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 (5)3.1.无线电波传播 (5)3.2 电离层的作用 (6)3.3 短波频率范围 (6)3.4 短波传播途径 (7)四、单边带概念 (7)4.1 单边带的定义 (8)4.2 单边带的优点 (8)五、优化短波通信的方法 (8)5.1 正确选用工作频率 (8)5.2计算机测频 (9)5.3 正确选择和架设天线地线 (9)六、短波电台天线知识 (10)6.1了解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10)6.2正确选择电台天线 (10)6.3正确处理天线价格与质量的关系 (11)6.4常用的天线 (11)6.4.1用于全方位通信的三角组合型全向全角天线 (11)6.4.2兼顾全向和定向两种用途的高增益三线式天线 (11)七、工程施工要点 (12)7.1正确架设天线和连接馈线 (12)7.2电台和天线的匹配 (13)7.3正确埋设接地体和连接地线 (13)7.4选用先进优质的电台和电源 (14)八、短波电台的应用 (15)9.1 近距离盲区及解决方法 (16)小知识: (17)一、衡量天线性能因素 (17)二、几种常用的短波天线 (17)一、短波通信概述短波通信是利用波长为100-10米(3-30兆赫兹)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也称高频通信,主要靠天波传播,可经电离层一次或数次反射,最远可传至上万公里,如按气候、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和高度的日变化,以及通信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频率,就可用较小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
但是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
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
由于采用大气空间及电离层为传输媒介无需投资,仅需配置短波收发信机和天线、馈线系统即可组成短波通信系统。
该系统通信设备较简单,机动性大,因此,可用于电话、电报、传真和广播等业务,特别适合应急通信和抗灾通信。
第四章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馈 线
射频信号
高
混
频
频
放
器
大
器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简单工作过程
发射天线
高频振荡器
低频(基带)信号调源自制器中频信号
高频振荡信号
馈 线
射频信号 高
混
频
频
放
器
大
器
电磁波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简单工作过程
接收天线
馈
一本振
二本振
低
线
频
高 频 放 大 器
第
第
一
一二
二
混
中混
中
频
放频
放
器
器
解 调 器
( 基 带 ) 放 大
在卫星通信方面,英国人克拉克早在1954年提出了利用地球静 止轨道卫星通信的设想;1957年10月,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 “斯科尔”,开始了卫星通信的试验阶段;1965年美国发射对地 静止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及原苏联发射对地非静止卫星“闪 电-1”号的成功,标志着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20世纪70年代, 卫星通信进一步向各应用领域扩展。例如,美国现已拥有“国防 通信卫星”、“舰队通信卫星”、“Milstar”等多个使用不同频 段具有不同用途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现已成为美国全 球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长距离通信和国际通信 中约有一半线路应用了无线电通信。
超短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0-1m(频率为30-300MHz)的电磁 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由于超短波的波长在1-10m之间,所以也称 为米波通信。整个超短波的频带宽度是270MHz,是短波频带宽度的 将近10倍。由于频带相对较宽,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 达探测、导航、移动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
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2)抗衰落性良好的调制键控技术,时 频调制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3)分集接收技术,在给定信号形式的 条件下,接收端通过接收信号的某些处理来提 高系统的抗衰落和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技术。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4)差错控制技术,在短波数据传输系 统中加入某种类型的差错控制技术,使接收端 具有检测和纠正信息错误的能力。差错控制技 术与前面提到的各种技术不同,不论是由多径、 衰落还是干扰造成的数据错误接收,在一定条 件下,绝大部分错误都能通过差错控制系统予 以纠正,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通信质量。
1.主机
(3)逻辑控制电路 现代通信设备中的逻辑控制电路一般采用单片机 控制技术或嵌入式系统技术。逻辑控制电路通常包括 微处理器系统(包括CPU、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 等)、输入与输出电路、键盘控制电路、数字显示电 路及扩展电路的接口等。逻辑控制电路将控制整个设 备的工作状态,协调与扩展电路的联系,扩展能力的 强弱是体现设备先进的重要标志。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应研究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信号的分散传输问题。即将同一信号分散传输, 以求在接收端获得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样品,实践证明, 在空间、频率、时间、角度和极化等方面分离得足够远的 无线电信道,衰落可以认为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利用信号 分散传输,在接收端获得独立衰落的样品是完全可能的。 必须指出,在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样品,是 分集接收克服快衰落,达到可靠通信的依 (t) i 1
(二)短波高速数据传输
(3)合并方式
3)最大比值合并方 式,各路信号合并时,加 权系数按各路的信噪比而 自适应地调整,以求合并 后获得最大信噪比输出。
m
f (t) ai fi (t) i 1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成为未来的重要趋 势。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自适应调制解调、自适应天线调整、自适应信道选择等功能,进 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智能化发展还可以实现通信系统的自主管理和维护,减少人工干预和故障率,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用性。同时,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帮助通信系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应用场景,满足各 种不同的通信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目录
• 引言 • 短波通信系统 • 超短波通信系统 • 短波通信系统与超短波通信系统的比较 • 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通信系统定义
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输和交换的设 备、设施和网络的组合,主要用于传 递信息,满足人们通信交流的需求。
通信系统分类
根据传输媒介和工作频段,通信系统 可分为短波通信系统、超短波通信系 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 。
超短波通信系统
传输质量相对较稳定,信号不易受到干扰和衰落,适用于高 质量的语音和数据传输。
覆盖范围
短波通信系统
覆盖范围较广,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
超短波通信系统
覆盖范围相对较小,通常只能实现较近距离的通信,适用于局域网或城域网的应用。
05 未来发展趋势
融合发展
短波通信系统与超短波通信系统的融合,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提高通信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例如,在复杂环境中,超短波通信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通信链 路,而在远程通信中,短波通信系统则具有更好的穿透能力和覆盖范围。
短波和超短波解读
CDMA2000: 这也是3G通信标准之一,在几年前中国发放3G牌照的时候,将 这个牌照发放给了中国电信,但因为中国目前所运营的3种3G模式都互 不兼容,所以我们平常市场上支持该模式的手机也比较少。
总的来说,现在市场上的中高端手机普遍都支持两种模式,它们的组合 模式是: 中国移动:GSM、TD-SCDMA 中国联通:GSM、WCDMA 中国电信:CDMA、CDMA2000
这种传播方式是利用对流层及电离层的不均匀性对电波的散射作 用而实现的超视距传播。主要用于超短波和微波的远距离通信。
射线
(a) 电离层
(b)
对流层
(c)
(d)
图 无线电波的主要传播方式 (a) 直射传播; (b) 地波传播; (c) 天波传播; (d) 散射传播
二、短波通信系统
主要依靠天波和地波两种传播方式。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一、 无线电通信
二、 短波通信系统
三、 超短波通信系统
一、无线电通信
定义: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
优点:与有线通信方式相比,无线电通信具有通信建立迅速、 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和组网容易等优点 缺点:衰落严重,易受天电等外界干扰,容易被截获和窃听等 应用:主要用于电报、电话、传真、广播和电视等各种信息
1 01 0 1 01 1 1 01 2
气温 随高度 变化曲 线 温度
长波可在 D 层反
射下来,在夜晚 由于 D 层消失, 长波将在 E 层反 射; 中波将在 E 层反 射,但在白天 D 层对电波的吸收 较大,故中波仅 能在夜间由 E 层 反射; 短波将在 F 层反 射;而超短波k m
E层 D层 中波 长波 短波
1 00 km 6 0 km~7 0 k m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方式,利用短波无线电波在大气中的反射和折射特性进行远距离传播。
短波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在3kHz到30MHz之间,可以在地面与大气层之间多次反射和折射,从而实现远距离通信。
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通过改变发射机的电压来产生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被传输到空气中。
接收机捕捉到这些电磁波,并通过放大和解调的过程将信息转换回电信号。
由于短波无线电波可以穿越大气层,因此短波通信可以在大范围内传输信息。
然而,短波通信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受地形的影响和易受干扰。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天线或调整频率来提高短波通信的性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短波通信系统概述短波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短波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传输距离长、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广播等领域。
本章将从短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1.1 短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短波通信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在大气电离层中的反射和传播实现远距离通信的一种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发射机将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并传输到大气电离层上空,再由大气电离层反射回地面接收机接收。
由于电离层存在交错不定的电子浓度层次,使得短波信号能够反射和穿透这些层次,因此能够在不同区域之间传输。
短波通信系统还可利用波束形成技术使其具有通过目标点、提高信噪比、抑制目标干扰等能力。
1.2 短波通信系统的特点短波通信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低、频段资源丰富、抗干扰能力强、不受区域限制等特点。
传输距离远:短波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可达数百甚至几千千米,在相对较小功率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跨越县市地区和国界的通信。
传输速率低:短波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相较于高速率、高频段的通信方式较低,但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如军事、远洋航海等)中已经足够。
频段资源丰富:短波通信系统的频段资源较为丰富,涵盖了HF和MF频段,频段覆盖了整个短波电磁频谱,同时可以利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如AM、SSB、CW、DSB等)和不同的调频带宽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抗干扰能力强:短波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大气遭受闪电、电磁干扰、电离层扰动等自然因素和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通信。
不受区域限制:短波通信系统完全不受区域限制,越是处于偏远、山区、海洋等区域,反而越能展现出其通信的优势。
1.3 短波通信系统的应用短波通信系统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军事、民用、广播等。
军事应用:短波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些困难地区、战争环境和敌人大面积干扰的情况下,短波通信系统能够提供一种较可靠和保密的通信手段,提高战场指挥和作战效果。
短波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践
短波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践第一章引言短波通信是一种基于天空传输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信号传输稳定、受电波干扰小、覆盖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篇文章将介绍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第二章短波通信系统设计2.1 系统框架设计短波通信系统的框架设计主要涉及信号源、调制解调、功放、天线等模块的选择和组合。
其中,信号源一般选择稳定性高、干扰少的DDS(直接数字合成)信号源;调制解调采用QPSK(正交振幅调制)技术,功放考虑到功率的输出和效率,选择高频功率管;天线采用小型化的方向性天线。
2.2 系统参数设计系统参数的设计包括中心频率、带宽、输出功率等,其中,中频一般取5MHZ;带宽一般为2KHz;输出功率一般为5W。
此外,还需要考虑调制方式和调制深度等参数的设计。
2.3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包括信号源电路、调制解调电路、功放电路和输出端匹配网络的设计,其中,信号源电路主要是为了提高DDS的频率稳定度和频率分辨率;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要考虑到QPSK调制的特点,并适当添加相位同步电路;功放电路的设计要保证输出功率稳定,而且功率管的工作状态不能超出厂家的规定。
第三章短波通信系统应用实践3.1 军事领域短波通信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它具有抗电波干扰、通信稳定可靠等优点,且可以通过天空传输实现远距离通信。
同时,短波通信系统的装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升级,如全数字短波通信系统、数字化交换机、大功率短波发射机等。
3.2 民用领域短波通信在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短波广播、短波电视、天气预报、航空、海运等。
其中,短波广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民用领域,它能够实现广域覆盖,可以传递各类新闻、音乐和广播剧等信息。
3.3 科研领域短波通信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大气科学等领域。
其中,地球物理学研究短波信号的传输和反射特性,可以利用短波信号进行地下探测和探矿;天文学研究信号传播的机理,可以通过短波通信进行地球天文观测;大气科学可以利用短波信号进行大气层的探测和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空间科学研究等。
短波与超短波
一、短波通信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unication)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
波长在10 米~100 米之间,频率范围 3 兆赫~30 兆赫。
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
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
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在快速发展。
1. 短波传播途径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
如前所述,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取决于地表介质特性。
海面介质的电导特性对于电波传播最为有利,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海面传播1000 公里左右;陆地表面介质电导特性差,对电波衰耗大,而且不同的陆地表面介质对电波的衰耗程度不一样(潮湿土壤地面衰耗小,干燥沙石地面衰耗大)。
短波信号沿地面最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
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频率,但要考虑障碍物的阻挡,这与天波传播是不同的。
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
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
但天波是很不稳定的。
在天波传播过程中,路径衰耗、时间延迟、大气噪声、多径效应、电离层衰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畸变,影响短波通信的效果。
2. 电离层的作用电离层对短波通信起着主要作用。
电离层是指从距地面大约60 公里到2000 公里处于电离状态的高空大气层。
上疏下密的高空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太阳日冕的软X 射线和太阳表面喷出的微粒流作用下,大气气体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分裂出来,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个过程叫电离。
产生电离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
电离层分为D、E、F1、F2 四层。
D 层高度60~90 公里,白天可反射2~9MHz 的频率。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原理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太,还在快速发展。
其原因主要有三:一、短波是唯一不受网络枢钮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但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
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二、在山区、戈壁、海洋等地区,超短波覆盖不到,主要依靠短波;三、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话费,运行成本低。
近年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进步。
这些技术成果理应被中国这样的短波通信大国所用。
用现代化的短波设备改造和充实我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无线通信网,使之更加先进和有效,满足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里简要介绍短波通信的一般概念,优化短波通信的经验,以及一些热门的新技术。
1、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1.1.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卫星、雷达等都依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
无线电波一般指波长由100,000米到0.75毫米的电磁波。
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00米~10,000米,频率3~30千赫;长波的波长为10,000米~1,000米,频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长为1,000米~100米,频率300千赫~1.6兆赫;短波的波长为100米~10米,频率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长为10米~1毫米,频率为30~300,000兆赫(注:波长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称为微波)。
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光速/波长。
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其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和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不断减弱。
为使接收点有足够的场强,必须掌握电波传播的途径、特点和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地波(地表面波)传播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100km
甚长波(万米波) 100~10km
长波(千米波) 10~1km
中波(百米波) 1000~100m
短波(十米波) 100~10m
超短波(米波) 10~1m
分米波 微 10~1dm
厘米波
10~1cm
毫米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1mm
丝米波 波 10~1丝米
短波通信(又称高频通信,HF):是利用频率在3-30MHz的电磁波进 行的无线电通信,实际上,人们也把中波的高频频段1.5-3MHz归到 短波波段,所以现有的许多短波通信设备,其频段范围往往扩展到 1.5-30MHz。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接力通信、卫 星通信、毫米波通信等相继发展起来。1931年,在英 国多佛尔与法国加来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超短波接 力通信线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1GHz以上频段的 小容量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到20世纪70年代,数字微 波接力通信系统逐步完善,到80年代,毫米波波段开 始应用于接力通信。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52年首先提 出对流层散射超视距通信设想,20世纪60年代以后, 散射通信得到很大的发展。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中进行的信息交换和传 输方式。工作在超短波或微波波段。
散射通信:是指利用大气层不均匀介质对电磁波的再辐射(散射或反 射)作用进行的超视距无线电通信。散射通信包括对流层散射通信、 电离层散射通信和流星余迹通信。
无线电通信简史
无线电通信起源于19世纪末。1892年,英国人麦克 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在真空中它 是以光速传播的。德国人赫兹于1887年用试验方法实 现了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185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 和俄国人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通信试验,并研制成 无线电收发报机。随着真空器件的出现,无线电通信得 到迅速发展。
➢ 根据无线电波的不同波段和传播模式
无线电通信主要分为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 波中继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序号 频段名称 1 极低频(ELF) 2 超低频(SLF) 3 特低频(ULF) 4 甚低频(VLF) 5 低频(LF) 6 中频(MF) 7 高频(HF) 8 甚高频(VHF) 9 特高频(UHF) 10 超高频(SHF) 11 极高频(EHF) 12 至高频
超短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0-1m(频率为30-300MHz)的电磁 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由于超短波的波长在1-10m之间,所以也称 为米波通信。整个超短波的频带宽度是270MHz,是短波频带宽度的 将近10倍。由于频带相对较宽,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 达探测、导航、移动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
在卫星通信方面,英国人克拉克早在1954年提出了利用地球静 止轨道卫星通信的设想;1957年10月,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 “斯科尔”,开始了卫星通信的试验阶段;1965年美国发射对地 静止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及原苏联发射对地非静止卫星 “闪电-1”号的成功,标志着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20世纪70 年代,卫星通信进一步向各应用领域扩展。例如,美国现已拥有 “国防通信卫星”、“舰队通信卫星”、“Milstar”等多个使用 不同频段具有不同用途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现已成为 美国全球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长距离通信和国 际通信中约有一半线路应用了无线电通信。
4.1 无线电通信概述
▪ 4.1.1 无线电通信的概念 ▪ 4.1.2 无线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 ▪ 4.1.3 短波信道和超短波信道的特性 ▪ 4.1.4 改进无线传输质量的主要措施
4.1.1 无线电通信的概念
定义: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 优点:与有线通信方式相比,无线电通信具有通信建立迅速、
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和组网容易等优点 缺点:衰落严重,易受天电等外界干扰,容易被截获和窃听等 应用:主要用于电报、电话、传真、广播和电视等各种信息
传输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地面、空中、海上和空间通 信。
▪ 无线电通信的分类
➢ 按工作频段划分为12个波段
极长波、超长波、特长波、甚长波、长波、中波、 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
频率范围 3~30Hz 30~300Hz 300~3000Hz 3~30KHz 30~300KHz 300~3000KHz 3~30MHz 30~300MHz 300~3000MHz 3~30GHz 30~300GHz 300~3000GHz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极长波
100~10Mm
超长波
10~1Mm
特长波
中国的无线电通信发展较早。1899年在广州、马口 等要塞及各江防舰艇上就设置了无线电台。1923年喀 什噶尔电台建立,可与印度通报。1930年上海国际电 台建立,同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线 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线电通信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大容量的微波通信,70年代建 立卫星通信地球站,1984年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 星。目前,无线电通信已成为中国通信事业中的重要手 段。
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300MHz以上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的 一种方式。使用的是分米波和厘米波波段,这种通信方式采用的是视 距传输方式,受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相邻两站之间的通信距离有 限(一般在30公里左右)。利用这种通信方式进行远距离的通信, 必须建立一系列的中继站,这也是中继(接力)通信的由来。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简单工作过程
发射天线
馈 线 发射机
电磁波
接收天线
馈 线
接收机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简单工作过程
发射天线
高频振荡器 馈 线
高
调
混
频
制
频
放
器
器
大
器
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上各点之间的通信。 主要通信业务是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和数据传输。卫星通信可以 只经过一颗卫星,由卫星通信地球站向卫星传输的上行线路和卫星向 地球站传输的下行线来完成,也可以经过多颗卫星和多条上、下行线 路。卫星通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航天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 的新的通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