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基础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卦
二、後天八卦
(文王八卦)
八卦
(一)後天八卦之所以叫“後天”,是 乾坤與其它六卦的關係是父母對子女、 即乾父、坤母、震長男、巽長女、坎中 男、離中女、艮少男、兌少女。因乾表 徵天,而八卦又出自於天,所以叫後天 八卦。 (二)後天八卦方位︰震東兌西,離南 坎北,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乾西 北。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易傳
7〃《雜卦傳》 其取名為"雜"之義,猶言"雜糅眾 卦,錯綜其義",即分散《序卦 傳》所揭明的卦序,把六十四卦 重新排成三十二組兩兩對舉,以 精要的語言概括卦旨。
易傳
文中對舉的兩卦之間,其卦或"
錯"(亦稱"旁通",六爻相互交變, 如 《乾》與《坤》即是),或 " 綜"(亦稱 "反對",卦體相倒置, 如《比》、《師》即是),其卦 義多成相反。
八卦
(三)先天八卦卦序是︰乾一,兌
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 七,坤八。 (四)先天八卦既講“對待” (對 立)又講“流行”(運動變化)。 八卦之中,乾對坤,兌對艮,離對 坎,震對巽。
八卦
坤→震→離→兌→乾,是進陽退陰
的過程; 乾→巽→坎→艮→坤,是進陰退陽 的過程;陰陽消長,循環往複。 邵雍把坤、震二卦之間稱為天根, 以其為一陽所生之處也;又把乾、 巽二卦之間稱為月窟,以其為一陰
"傳"部分,含闡釋 《周易》經文的十篇專論。 這些解經之論,包括 《彖傳》上下,《象傳》 上下,《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說卦 傳》,《序卦傳》,《雜卦傳》等七種十篇。 這十篇的創作宗旨,均在解說 "經"文大義,漢 代人合稱之為《十翼》,後世亦統謂為《易 傳》。
易傳
1〃《彖傳》
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共六十
八卦
7、體用 爻動,是卦變的標誌。有卦變,則有本卦和變 卦。本卦(又叫主卦)的上下卦又有體用之別。 一般認為,無動爻(或少動爻)卦為體卦,表 徵自己;有爻動(或多動爻)卦為用卦,表徵 他人或事。卦宜體克用,不宜用克體;宜用生 體,不宜體生用;若體用比和(上下卦五行相 同)則吉。
易傳
八卦
陽爻去而陰爻來叫“消”,
陰爻去而陽爻來叫“息”。 如由初爻至上爻循序“消 息”,則成十二消息卦。
八卦
4、互體(互卦) 互體指內外兩卦交互組成新卦(互卦)。
即由二、三、四爻組成新的內卦(叫 下互),由三、四、五爻組成新的外 卦(叫上互)。如:坎卦的互卦為頤卦, 既濟與未濟互為互卦。
周易
基礎知識(二)
http://www.chiculture.net/0709/html/a01/0709animation.html
八卦
一、先天八卦
(伏羲八卦)
八卦
(一)先天八卦之所以叫“先
天”,是因為八卦是先於天地存 在的世界本原--“太極”演化 成的。先天八卦又叫伏羲八卦。 (二)先天八卦方位是︰乾南坤 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 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
八卦
5、錯卦(旁通) 錯卦,也叫旁通,指六爻皆動而
形成的兩個陰陽爻完全相反的卦。 如:乾與坤旁通,等等。六十四 卦全部可以交錯而成三十二對錯 卦。
八卦
6、綜卦(反卦、覆卦、反易、
倒象) 綜卦,指由六個爻畫顛倒(所謂 “覆”)而成的新卦形。如:屯 卦覆為蒙卦,等等。
八卦
綜觀六十四卦,可分三組綜卦: A. 自綜卦(即顛倒後卦形不變)有八個: 乾,坤,坎,离,中孚,小過,大過, 頤。 B.一般綜卦有二十八對。 C.錯綜卦有四對:泰—否,隨—蠱, 漸—歸妹,既濟—未濟。
易傳
這種"錯"、"綜"現象,是六十四
卦符號形式的重要特徵。從《雜 卦傳》一文,可以窺探出該傳作 者對卦形結構的認識,其哲學意 義在於表明事物的發展在正反相 對的因素中體現其變化規律。
易傳
還應當指出,《易傳)七種原來都是單獨 刊行,後來被合入六十四卦經文并行。 所以,今本《周易》中,凡《彖傳》、 《象傳》均附於相應的六十四卦卦爻辭 之後,《文言傳》分附於《乾》、《坤》 兩卦後,而 《繫辭傳》、《說卦傳》、 《序卦傳》、《雜卦傳》則依次列於六 十四卦後。
八卦
四、卦變
一爻動,二爻動,三爻動,四爻
動,五爻動,乃至六爻動,都可 引起卦變。從卦象來看,卦變主 要有如下六種。
八卦
1、往來(之卦)
所謂往來,指一個卦體因兩爻互
易(漢人又叫“之”)造成二爻 動而變成另一卦。這叫做之卦。 上爻下降叫來,下爻上升叫往。
八卦
例如,屯卦“初之二”(即
易傳
3〃《文言傳》 分前後兩節,分別解說《乾》、
《坤》兩卦的象徵意旨,故前節稱 《乾文言》,後節稱 《坤文言》。 “文言”兩字之義,即謂 “文飾 《乾》、《坤》兩卦之言”。
易傳
《文言傳》所闡發
《乾》、 《坤》的卦辭與爻辭的意義,是 在這兩卦 《彖傳》、《象傳》 的基礎上作出進一步的拓展,故 其文意至為深刻詳明而廣為引申 旁通。
易傳
6〃《序卦傳》
旨在說明《周易》六十四卦的編
排次序。揭示諸卦相承相受的意 義。全文分兩段:前段敘上經 《乾》至《離》三十卦次序,後 段敘下經《咸》至《未濟》三十 四卦次序。
易傳
這種卦序,當然是相沿已久的;
而文中所明各卦相次依承的意義, 含有事物向正面發展或向反面轉 化的辯証觀點。可以說,《序卦 傳》是一篇頗具哲理深度的六十 四卦推衍綱要。
易傳
《小象傳》的體例,是根據每爻
的性質、處位特點,分析爻義吉 凶利弊之所以然。 如《明夷》卦六二爻《小象傳》 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即 指明此爻柔順中正,不違法則, 故獲吉祥。
易傳
《象傳》以言簡意明的文辭,
逐卦逐爻地解說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的立象所在, 使 《周易》經文的象徵意趣 有了比較整齊劃一的闡說。
初九爻與六二爻互易)為坎 卦,震卦“五之四”(即六 五爻與九四爻互易)為屯卦。
八卦
2、上下易象
所謂上下易象,指上卦與下
卦互相交易造成爻動而變成 另一卦。
八卦
例如。夬卦“上下易象”得
履卦,未濟卦“上下易象” 得既濟卦。
八卦
3、消息
所謂消息,指一個卦體的陰
陽爻消長變化造成爻動而變 成另一卦。
易傳
―象”字之義,猶言
“形象”、 “象徵”。《大象傳》的體例, 是先釋每卦上下象相重之旨,然 後從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 事的象徵意義,文辭多取“君子” 的言行、道德為喻。
易傳
如《損》卦的
《大象傳》稱 "山 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即表明該卦上艮為山、下兌為澤, 有 "損澤益山"、"損下益上"之象, 君子當效法此象,時時懲戒忿怒、 抑止邪欲、自損不善。
八卦
(三)後天八卦卦序︰震、巽、離、坤、 兌、乾、坎、艮。(據《說卦傳》)然 而,術數家卻習慣取用八卦九宮五行圖 之數︰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 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四)後天八卦主要講流行,表徵一年 四季循環,即震春、離夏、兌秋、坎冬。
八卦
三、卦位八種
1.下上卦︰四、五、上為上卦,
易傳
當然,《繫辭傳》在通說
《易》 義的過程中,也充分表露了作者 的哲學觀點;但就其創作宗旨分 析,這些哲學觀點,又無不歸趨 於《易》理範疇。
易傳
5〃《說卦傳》 是闡說八卦取象大例的專論。全文先追 述作《易》者用"蓍草"演卦的歷史;再 申言八卦的兩種排列方位(宋代人稱為 " 先天"、"後天"方位);然後集中說明八 卦的取象特點,并廣引眾多象例,是今 天理解、探討《易》象產生及推展的重 要資料。
易傳
文中對
《周易》―經”文的各方 面內容作了較為全面、可取的辨 析、闡發,有助於後人理解八卦、 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的通常義例。
易傳
其中有對
《周易)作者、成書年 代的推測,有對《周易》 "觀物 取象"創作方法的追述,或辨陰 陽之理,或釋八卦之象,或疏解 乾坤要旨,或展示《易》筮略例, 并穿插解說了十九則爻辭的象徵 意義。
四節,分釋六十四卦卦名、卦辭 及一卦大旨。"彖"字之義,猶言" 斷",謂"斷定一卦之義"。
易傳
《彖傳》闡釋卦名、卦辭、卦義
的體例,往往取上下卦象、主爻 爻象為說,多能指明每卦中的為 主之爻,而以簡約明瞭的文字論 斷該卦主旨。
易傳
2〃《象傳》 也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闡釋各卦的 卦象及各爻的爻象。其中釋卦象者每卦 一則,共六十四則,稱 《大象傳》;釋 爻象者每爻一則,共三百八十四則 (《乾》、《坤》兩卦多出“用九”、 “用六”文辭之象,若合計入,即有三 百八十六則),稱《小象傳》。
易傳
其中言及八卦的最基本象例;乾為天,坤為地, 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 兌為澤;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八種大體不變的象 徵意義:乾健,坤順,震動,巽入,坎陷,離 麗,艮止,兌說(悅)– 這在《周易》六十四 卦象徵義理中幾乎是每卦必用的象喻條例,對 於明確《周易》卦形符號的構成原理,尤有不 可忽視的參考價值。
易傳
至於為甚麼《文言傳》只釋
《乾》、《坤》兩卦,不涉其它 各卦?朱熹的 《周易本義》認 為:這是衍發 《彖傳》、《象 傳》之意,以盡《乾》、《坤》 兩卦的義蘊;而其餘六十二卦之 說,即可依此例類推。
易傳
4〃《繫辭傳》 因其篇幅較長,分為上下兩篇,前
篇稱《繫辭上傳》,後篇稱《繫辭 下傳》。 《繫辭傳》說六十四卦經文要領, 條貫卦爻辭之基本義理。因此, 《繫辭傳》可視為早期的 《易》義
初、二、三為下卦。 2.內外卦︰內卦即下卦,外卦即 上卦。 3.貞悔︰下卦為貞,上卦為悔。
八卦
4.前後︰上卦為前位,下卦為後位。 5.遠近︰下卦為近位,上卦為遠位。 6.陰陽︰兩卦相重,有陰陽卦,如泰卦,外陰而內陽。 (乾、离、巽、艮為陽;兌、震、坎、坤為陰。) 7.剛柔:陽卦為剛,陰卦為柔,如否卦,外剛而內柔。 8.平行之位:同卦相重,內外卦為平行之位,或叫重 覆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