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 西北地区 (导入部分)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概述中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
西北地区主要地形为高原和盆地。
山脉包括昆仑山、阿尔金山、天山、祁连山等。
内陆湖有著名的青海湖等。
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很多地方降水稀少。
这里草场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西部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就是干旱。
形成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距海遥远,加上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隔,使得水汽难以到达。
另外,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土层深厚,保水能力差,也是造成干旱的一个因素。
当然,干旱并不是绝对的,一些地区降水还是相当充沛的,例如新疆的伊犁河谷和吐鲁番盆地。
农业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
该地区农田主要分布在有地下水、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绿洲地区。
西北地区的农作物以耐旱作物为主,如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
同时,该地区畜牧业发达,尤以新疆的畜牧业最为突出,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能源与工业西北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为该地区的能源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主要能源工业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同时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得到开发利用。
该地区的制造业发展也很快,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此外,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也在逐步发展。
人口与城市西北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和城市周边。
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但一些大城市如乌鲁木齐、兰州等人口也较为集中。
由于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城市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结论总的来说,西北地区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然而,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也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等问题也需要更加重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教案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2.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4.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草原和荒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2.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三、教学难点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的规律,以及解释西北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不同。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范文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西北地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
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二、新课学习师:请同学们,看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读图指导:指导学生用地图册“中国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
所以,干旱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陆位置外,还有什么能影响到水汽深入西北内陆呢?本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读图: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说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师:本区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弱,对于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资源状况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2.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文特征。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案例分析题目。
3.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4.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西北地区说课稿
《西北地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后进一步的研究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地理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分省地理,为学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能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②说出面积、人口、民族、地形等。
能力目标:①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自然景观的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阅读图表(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资料,学会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进一步巩固气候资料的判读方法。
②了解气候特征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祖国各地地理环境的丰富多样性,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原因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本课的重点,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地理景观和生产、生活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
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对分区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联系旧知法和讨论分析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层层推导、归纳总结出“干旱”环境下的自然特征,突破重点;以水这个限制性因素为分析的主线,讨论归纳“干旱"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表解法突破这一难点。
初中地理《西北地区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教学目标】:1、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2、明确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3、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运用资料分析归纳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学情分析】:通过学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初步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西北地区提供了学习思路。
【教学方法】:图导图练,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导入西北地区并通过尼格买提来带领尼展示给大家的图片,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西北地区图,大们大致的了解西北地 致了解西北地区的 特点。
特点:积、自然环境、农业及主的环境问题大致了解万里行 结合图形分析我国我们在小尼的带领下一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同学们走进西北地区。
一、话说西北学通过小习 让同学区的过从面程要存在西北。
学习二、西北下面就让起走进西北地区,开始我们的西北万里行(一)、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1、出示图形---《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结合图形回答问题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的主导因素:A 界线 --- 季风因素B 界线 -- 地形因素 回答问题 1、2通过此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大致特征。
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把具体的知识点落实到位。
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图形明确据图位置引导学生结合海陆位置及地形位置图,总结本区的位置特点学习过程学习2、出示图形--《- 西北地区地形图》让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问题再图中明确问题的答案,并在图中落实到具体位置。
图形导入本框提内容,通过西北万里行这一活动,认识西北,了解西北。
图导图练,加强训练图导图练,加强训练过程①在图中明确大兴安岭、昆仑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的位置,并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②认识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③认识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
④知道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从材料中收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规律,归纳地理特征。
②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树立人地关系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西北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分布特色。
教学难点: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由于是网上授课,师生互动环节较少,以视频、图片等加强学习的效果。
授课过程:【导入】一个法国朋友想看大草原,吃哈密瓜,还要晴天多,介绍哪里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晴天多。
【干旱的西北地区】一、观看视频,了解西北地区的概况二、读图:学习西北地区的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地形等。
三、设计路线(一)看大草原:学习西北地区的农牧业(二)农业观光:学习西北地区的种植业(三)矿区之旅:学习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四、小结五、课堂小测1、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主要是()①高原②盆地③平原④丘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我国的西北地区基本位于()①季风气候区②非季风气候区③地势第一级阶梯④地势第二级阶梯⑤温带⑥寒带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①③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⑥⑧D.①④⑥⑧3、我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A.林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4、图中A处水草肥美,业发达,该处主要民族为,传统民居为。
图中D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
甘肃祁连山区的农民每年夏季种植胡萝卜、娃娃菜、荷兰豆等喜温凉的“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被大量运到2000千米以外的杭州、上海等地。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西北地区)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特色和风貌,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概念,对东部地区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西北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建立起对西北地区的整体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西北地区的风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北地区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西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西北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西北地区典型的地理案例,如新疆的棉花产业、甘肃的稀土资源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据图说出本区的位置特点(深居内陆、东西跨经度最大),范围和所包含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及本区民族特点,能据图表说出草场分布、牧业基地和畜产品的经济地位及护草治沙的原因,能指图说出本区矿产资源及矿产地名称,并能说出能源基地的建设意义,能在图上准确填出本区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和主要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乌鲁木齐等)。
2.能据图分析本区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能据图分析牧区经营方式由旧到新的变化及人工草场的建设意义,能据图分析农牧业生产与水源的关系和毛纺工业、畜产品加工业与畜产品资源的关系,能据图分析人口、村镇、城市分布的特点和交通(铁路、航空运输)的重要性及资源的开发潜力,从而得出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指出范围、概括位置特点等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自绘示意图(三山夹两盆、本区特征示意图)、剖面图(沿42°N)训练绘图能力;通过量算练习(呼市、喀市到海的距离)训练量算能力。
3.通过分析本区灌溉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相关分析能力;通过牧区人民生活与水乡人民生活的差异比较和两城市降水资料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思想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树立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树立辩证思想;通过分析各地区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和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西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阅读、分析地图和图表概括区域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媒体板图、投影、录像、自制符号等。
教学过程【示投影】【提问】在中国分区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学过了哪几个分区?谁能概括各分区的区域特征(从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特点等角度引导)。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课 说课稿
“地”承万物奥秘,“生”润人文精神地生研讨会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复习课说课稿xx学校 xx教师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的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是学生在复习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复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后的探究学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西北地区地域差异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为西北地区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提高对比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界线和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原因及降水和景观的变化规律。
3.能在地图上指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掌握塔里木盆地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4.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5.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6.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识别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简单评价西北地区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塔里木盆地的海陆位置,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3.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4.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积累,基本掌握了中国自然概况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
学习区域地理具有初步的学习方法,认识某一区域,首先认识是地理位置,分析自然特征,然后是经济发展条件,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最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增强对国家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这两个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地区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好教学PPT,明确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难点: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地图,让学生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
2.西北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等,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分布情况。
3.青藏地区(1)地形地貌介绍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
(2)气候特点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高原气候、寒冷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气候特点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介绍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让学生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
4.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特点(1)人口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如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等。
(2)城市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城市特点,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
(3)农业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如农业类型、种植结构等。
(4)工业介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工业特点,如工业布局、产业结构等。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绘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图。
(2)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初二地理:西北地区地形地貌教案设计
本篇文章是为初二地理课程编写的教案设计,它的主题是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
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着丰富的地形地貌,包括群山、高原、沙漠和盆地等。
在本教案设计中,我们将介绍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特征1.山脉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南部,包括昆仑山、横断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等。
2.高原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5000米之间。
3.盆地区:包括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绝大部分处于内陆干旱河谷地带。
4.沙漠区: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等,占据西北地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二、地形地貌形成原因1.构造运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碰撞压力影响,西北地区经历了长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形成了复杂的地形地貌。
2.水文作用:河流在地表岩石侵蚀、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诸如峡谷、瀑布、湖泊、河流等水文地形。
3.风蚀作用:西北地区的沙漠地区受到风蚀的影响,形了独特的丘陵、沙漠和荒漠。
三、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山地区:山区地势陡峭,生态环境脆弱,数量众多的山脉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2.高原区:由于高原气候凉爽干燥,多年积累的植被非常稀疏,土地极不肥沃,很难种植庄稼和养殖动物。
3.盆地区:盆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海拔低的“盆地熔炉”,暑热难耐,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差。
4.沙漠区:沙漠地势高低不平,植被繁茂度较低,土质干燥,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
四、实验环节:实地观察西北地区地形地貌本实验旨在让学生实地观察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
实验步骤:1.在地图上找出西北地区的山脉、高原、盆地和沙漠等地形地貌。
2.分组到不同的地形地貌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进行植被、土地、气候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
3.根据考察结果讨论这些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人教版8年级地理 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 教学设计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域、民族、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基础知识之后,又进一步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后的探究学习。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以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加深学生对我国的地域差异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省内区域——塔里木盆地。
本节学习将进一步增强学生读图用图的意识,巩固学生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从提高综合能力的角度为青藏地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积累,初步掌握了中国自然概况、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也初步具备了学习区域地理方法,即认识位置——分析自然特征——了解经济发展。
2.八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近两年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上台展示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其地形特征。
(2)掌握西北干旱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3)理解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分布以及农业发展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读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和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析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
(2)通过西北地区合理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的事实,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干旱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2)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该区域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
难点:从整体角度把握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8章西北地区 单元导学
第八章西北地区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
3.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分为“自然特征与农业”“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两部分内容。
“自然特征与农业”讲述了西北地区的地形、地势、气候特征以及农业分布。
在自然特征方面,西北地区在地势上属于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由于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河流稀少,地表景观自东向西表现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在农业方面,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发达。
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从内容选择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突出它的干旱特点,并通过活动式课文,
说明当地自然环境对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影响;第二部分突出塔里木盆地的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彰显它是一块宝地,这两部分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形式呈现,自始至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8章 第1节 草原和荒漠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草原和荒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热爱边疆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难点】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然后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提问: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教师:不错,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百鸟歌唱。
歌曲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北大草原的动人画面。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西北,感受西北吧!知识点草原和荒漠【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72、P73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8.3,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及其主要的地形区。
答案: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西,长城、昆仑山(山脉)和阿尔金山(山脉)以北。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
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2.阅读教材第73页,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该区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其原因是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3.读教材图8.3,结合教材文字部分,说出西北地区的河流、植被特征。
答案:河流——河流多内流河,其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位于本区北部。
植被——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设计 (6)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6)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特点,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知识,对我国东部地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是,对于西北和青藏地区,学生接触较少,对其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两个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认识两地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地区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我国地域差异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及其成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差异,提高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用于展示两地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2.准备地图,方便学生观察两地地理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两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地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 民 的 村 落
草场退化
人工种植优良牧草
灌溉(绿洲)农业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和田绿洲
河 西 走 廊 的 农 田
Hale Waihona Puke 新疆长绒棉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
帕 米 尔 高 原 的 冰 川
和 田 绿 洲
新 疆 赛 里 木 湖 畔
吐鲁番的葡萄
哈密瓜
库尔勒香梨
石榴
晾葡萄干的荫房
吐 鲁 番 盆 地 葡 萄 沟
灌溉工程
坎儿井
塔里木盆地油田
塔里木盆地面积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广东省的面积。 预计石油储量400亿吨,相当于我国目前探明储量的20倍。
阿勒泰的采金船
七、交通
穿过戈壁沙漠的兰新铁路
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亚欧大陆桥
八、人民的生活
停止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