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精选】
西游记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西游记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手抄报一:西游记的思想内容《西游记》的内容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最为庞杂的。
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神话思维和权力意识从文本的基本性质和艺术总体上判断,《西游记》是一部宗教与神话、迷信与魔幻等要素混合的汉族民间文学文本,是一个经历漫长历史时间的集体创作和最后的个体加工的文本形式。
它折射出先秦轴心文化衰微后华夏哲思的递减式没落和价值大厦坍塌后生活世界的混沌画面和世俗化的享乐图景。
对于儒道释三种价值体系的喜剧化的嘲笑和反讽,凸显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晚期,随着商品经济萌芽和渐次,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和精神信仰的溃灭。
《西游记》建构的神话世界,宗教隐喻着对于精神和心理的极权统治,被演绎成为皇权的象征。
于是皇权意识和神话思维在宗教化的艺术文本里合乎逻辑地结盟,诞生出一种宗教政治和政治化的宗教模式。
《西游记》呈现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极权——皇权和神权,生存主体无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被牢牢地桎梏,屈服于政权和宗教的二重宰制,在心理结构上集体无意识匍匐于皇帝和佛祖的脚下。
显然,《西游记》的文本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国民奴性气味。
即使是作为反叛偶像的“英雄”最终也不得不拜倒在象征高高在上统治形式的佛的“法力”之下。
自我异化和游戏主体黑格尔在《美学》中表达他一贯的美学主张:理想的艺术应该以人为中心。
他又强调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显然,《西游记》是神魔妖怪为感性符号而建构的人类形象。
然而,由于宗教和迷信意识对于创作主体的宰制,文本所书写的形象呈现主体沉沦和自我异化的审美状态。
换言之,《西游记》尽管不乏生动传神的各类形象或意象,然而,显露着一个无法掩饰的艺术事实:人物形象的主体性丧失,人性由于被宗教的压抑而处于沉沦的境域。
西游记的读书手抄报

西游记的读书手抄报西游记的读书手抄报《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西游记的手抄报,欢迎查看!篇一:《西游记》读后感孙悟空出家巡游的最初目的是长生不老,后来被诱导到成佛的目标,可以说是违背了孙悟空的初衷。
对多数人来讲,长生不老就可以了;成不成佛,未必是终极目标。
孙悟空是自由的追求者,但他对自由的理解基本是道教的,佛教的层次还没达到:“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还是政治自由的档次。
所以他对政治体制压迫非常反感,而对社会习惯压迫示以宽容。
问题还可以这样理解:唐僧是儒教人物,为了迎合统治者是三教合一的流俗,他自己可以假装以佛教为目的,以完成皇帝的儒教诉求;孙悟空是道教人物,为了生命的弘扬与扩张,他可以假佛教之名以行道教之实,挟大关照之之阳光、以施九流之狐媚、以制众人,瓦解佛教的本初目的;猪八戒是藏传佛教人物,公开挑战中原传统,就是为了使他的异样佛教习惯,成为取经路线图的基本佛教民间样本。
只有沙和尚是汉传佛教人物,但是他理解不深,他从本初意义上理解了什么是佛,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佛成佛成菩萨的那天,师徒四人态度迥异,难道是偶然的吗?取经是如来的规定动作,而不是师徒四个人的共同理想。
篇二:《西游记》读后感我想,同学们都很喜欢看西游记吧!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从小可喜欢看西游记了。
从动画片到电视剧,还有小说,可以说是从小看到大。
这个假期里,我又读了一遍半白话版本的《西游记》,更加感觉吴承恩写得惟妙惟肖,把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展现给了大家,让我们很好地吸收这本书的精华!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它是一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石猴,没爹没娘的。
然后他拜一位真人为师,学得了一身好本领。
其中有:筋斗云、七十二变等等西游记读后感。
他到天庭大闹天宫,就连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最后如来佛祖把他压在了五指山下,等候取经人的到来。
西游记的手抄报漂亮又好看资料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明珠,它是一本神话小说。
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精彩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西游记的作文1小时候,最喜欢看电视里的《西游记》,看了几乎不下十遍,至今还爱看,这个寒假,我看了吴承恩写的《西游记》,不觉感叹万分!漫漫长路,多年跋涉,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为的是普度众生。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他有七十二变化。
在西天取经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仅本领高强,而且机智聪明,随机应变。
当师傅落入敌手,他总是与敌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尽管猪八戒给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还是要为声“冤”,首先是错投了猪胎,变得人不人,猪不猪的,到哪都吓人,尽管老猪本性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经路上帮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劳,善良正直(有时还爱贪点小便宜)。
在西天取经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无微不至地照顾师傅,陪师傅打坐念经,任劳任怨。
唐三藏是取经人的核心,本着一颗慈悲之心,他经历了14年,风餐露宿,任何磨难都无法打倒他西天取经的决心。
唐僧师徒不畏千辛万苦,历经种磨难依旧不放弃,直到取得真经。
奔流的河,如果没有暗礁的阻挡,就无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丰满的小鹰,如果没有暴风雨的搏击,就无法实现展翅高飞的自由;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长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而苦就是磨难的滋味,只有品尝过“苦”,享受“甜”时,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尝了人生五味,什么才更有意义。
西游记的作文2《西游记》这部连续剧和《西游记》这本书我看了或读了不止一遍了。
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人我想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了,那个人就是孙悟空。
在我没读过或看过《西游记》的时候,我刚开始还以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应该不是什么好东西,起初我以为孙悟空是个妖猴。
西游记手抄报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整理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严格执着的唐三藏:是信守宗教信条的佛教徒,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有时误信谗言,颠倒是非。
➢顽皮机智的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
➢功利憨厚的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但又如好吃,好女色,爱占小便宜,遇到困难常退缩。
➢忠心耿耿的沙和尚: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
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西游记人物名片手抄报

西游记人物名片手抄报生:他也想用他的真心和温柔去泡妞,可是他长的实在太难看了;他也想吃少一点,多干一点,可是他总是饿总是犯困……沙僧敦厚、实在从长相上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大西北的汉子。
本来是替玉皇大帝卷窗帘、门帘、珠帘、眼帘等一切帘状物的卷帘大将,就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破杯子,就被从机关开除并且从天上扔了下来,掉进了流沙河。
好在他会游泳,终于保住了一命。
在取经五人组里面他充当的角色基本上属于菲律宾女佣类型,地位及其低下,连白龙马都欺负他——明明自己会找草吃,还非要让沙僧去喂他吃。
白龙马一匹膘肥体壮的马。
龙王最帅最疼爱的儿子,可以说是很有前途的。
可是他放着好好的龙王三太子不做,却要上来吃了唐僧的那匹糟马。
怎么龙也会吃肉吗?本来,吃了唐僧的马,陪他一匹马就成了,可是观音插手了这件事情,把他变成了一匹马,从此被唐僧骑,偶尔还要被猪八戒骑,从一条龙到一匹马,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可是我们的白龙马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毫无怨言的一路驮唐僧上西天,这种可贵的精神很值得年轻同志们学习。
观音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很爱干净的女人,这一点从她手上随时都托着的里面装慢了水的瓶子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瓶子虽小,但是的水可以让她时刻保持脸部的清洁。
从她对那个水瓶子的喜爱也可以断定,她应该是水瓶座的女生,她祖籍哪里,芳龄几何,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她活了好久好久,所以世间的一切她都看透了,无论谁被她看,总有一种被老妈看的感觉。
如来佛大脑袋,大耳朵,大嘴巴,大眼睛……一个什么都大的男人,位子也坐的很大。
西天的头头,拥有神、人、魔界的无上法力,所有的所有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粒尘埃,不!连尘埃都不是,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事实上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也很无聊,天天坐在台子上看着下面那帮子面目狰狞的罗汉们不疯也得神经衰弱,于是他把压箱子底的东西说成是无价之宝的佛经,让唐僧不远万里的走着来取,借此为平淡的生活增加乐趣。
玉皇大帝小鼻子,小眼睛,小胡子的一个小心翼翼的男人。
西游记手抄报内容大全

西游记手抄报内容大全西游记手抄报内容大全西游记的手抄报资料西游记简介:《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小说以师徒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
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猪八戒、唐僧、沙增、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而小说中所写的众多妖魔鬼怪,则多象征社会恶势力。
对崇信道教、沉湎女色、昏庸无能、荒淫残暴、贤愚莫辨、专横独断之帝王,更作了无情嘲弄和批判。
说明作者是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来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
小说想象力丰富,将神魔与人的形象大胆地结合,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造型。
作品格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简练,生动活泼。
历代倍受读者欢迎,是长篇神魔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东胜神州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旧精月华,产下一石猴。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二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建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幡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幡桃,又揽了王母娘娘的幡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赂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
西游记手抄报第一章到第十章内容

《西游记手抄报》第一章:悟空出世1. 描述孙悟空从石头中出世,如何学艺,斩妖除恶。
2. 介绍悟空的本领,如七十二变、筋斗云等,展现其英雄形象。
3. 详细描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结义的情节,表现出悟空对他们的信任和友情。
第二章:灵感通灵宝1. 描述唐僧收到文殊圣水灌顶,得到智慧。
2. 介绍唐僧获得的灵感通灵宝,对他取经有着极大的帮助。
3. 讲述唐僧与悟空等三位徒弟一同踏上取经之路的情景,为后续故事拉开序幕。
第三章:水帘洞妖魔大闹天宫1. 讲述妖魔水帘洞害人的罪行,动荡天宫。
2. 详细描述悟空与妖魔的对决,展现出他的勇敢和智谋。
3. 描述悟空成功制服妖魔并得到金箍棒的情节,为后续故事埋下伏笔。
第四章:镇海龙王救母1. 讲述镇海龙王救母的故事,展现出慈孝之心。
2. 介绍镇海龙王与悟空的交锋情节,对悟空的厉害有了更深的了解。
3. 阐述悟空与镇海龙王订下的三十五年之期,为后续取经路上的种种困难增添了一丝悬念。
第五章:花果山大圣闹天宫1. 描述悟空在花果山称王称霸,势力茂盛的情景。
2. 详细描写悟空与玉皇大帝的对决,展现出悟空无所畏惧的气概。
3. 描绘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为后续的西天取经埋下伏笔。
第六章:净坛灵感通灵宝1. 讲述净坛灵感通灵宝的故事,展现出唐僧的慈悲之心。
2. 介绍净坛灵感通灵宝对唐僧取经之路的帮助。
3. 阐述唐僧与悟空等三位徒弟一同前往西天取经的决心,为后续的冒险之旅做准备。
第七章:白虹桥观音姐姐1. 描述观音姐姐前来指点唐僧取经。
2. 详细描写观音姐姐与唐僧等人相遇的情景,展现出她的慈悲心肠。
3. 描述观音姐姐赐给唐僧几件宝贝的情节,为后续取经之路增添了不少便利。
第八章:流沙河怪影1. 讲述流沙河怪影害人的罪行,给唐僧等人的取经之路带来了障碍。
2. 详细描述唐僧等人如何应对流沙河怪影,展现出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3. 描述唐僧等人成功摆脱流沙河怪影的困扰,为后续取经之路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氛围。
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内容如下: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吴承恩《西游记》。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吴承恩《西游记》。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吴承恩《西游记》。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吴承恩《西游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吴承恩《西游记》。
西游记的小学生手抄报

西游记的小学生手抄报《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么,下面是给大家收集的西游记的小学生,供大家阅读参考。
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突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
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单独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
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
一日,悟空变为松树,被逐出洞。
回到花果山,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
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
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悟空被刀砍斧剁。
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后请观音菩萨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6、计收猪八戒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
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
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
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
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7、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木叉叫出妖怪悟净。
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8、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
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
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巩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西游记读书小报 读后感 好书推荐 电子小报手抄报 成品小报 word文件A4一页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书中讲述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
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
学校:班级:姓名:《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任何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了一句老话:万事开头难。
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相信不久以后,成功一定是归你所有的!当我翻开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故事时,立刻被它吸引住了。
故事中倔强正直、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僧和正直单纯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
这一路上,他们翻火焰山、打白骨精,历经了千难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到了真经成了仙。
这本书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出孙悟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
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诉了我们正义是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绝对不能气馁,这种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需要的。
而且,好吃懒做也是不行的,只有机智灵敏、英勇果断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在学习时,或者在生活中不应该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放弃,挫折和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动动脑筋,努力一把,咬咬牙不就过去了吗?一旦战胜了困难和挫折,那胜利还会远吗?吴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西游记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西游记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西游记》是大作家吴承恩写的,那么大家喜欢画西游记的手抄报吗?下面是小编为你介绍的西游记手抄报,希望帮助到你。
漂亮的西游记手抄报欣赏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乃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前提:唐僧受菩萨点化去西天取经,中途发现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就把它救出来并收它为徒弟。
一段奇妙的旅行开始了
在途中他们降服了猪八戒和沙和尚,并和他们成为师兄弟,他们一起降妖制魔,惩恶扬善,最终完成了西天取经的梦想!
从这部名著中,我发现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合力去做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所以我们大家要团结!
第1页共1页。
有关写西游记的手抄报

有关写西游记的手抄报《西游记》这是一部经典的作品,里面也是有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下面是为大家的关于写西游记的,欢送大家的阅读。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有一只顽皮的猴子,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后占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了太上老君收服大圣,没料到猴子不愿受束缚,大闹天宫,囚于炼丹炉四十九天练成火眼金睛,踢翻丹炉一发不可收拾,被如来镇压在五指山下。
五百年过去了,从东土大唐来了个和尚,原是金蝉子转世,观世音选他去西天取经普度众生,途径五指山挽救了猴子,沿途又收了八戒、沙僧,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踏上了漫长的取经之路。
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中国明代出色小说家。
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
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第一回1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11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三回21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30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39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48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57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八回65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附录74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第九回83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第十回92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第十一回101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第十二回111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第十三回120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第十四回129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十五回140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六回150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第十七回160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十八回172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降魔第十九回180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二十回190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第二十一回200护法设庄留大圣须弥灵吉定风魔第二十二回210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第二十三回220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第二十四回230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第二十五回240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六回250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第二十七回260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十八回270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九回279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第三十回288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第三十一回299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310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第三十三回321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第三十四回332魔头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第三十五回343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第三十六回352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第三十七回362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第三十八回373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第三十九回383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第四十回394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圭木母空第四十一回404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第四十二回415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第四十三回426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第四十四回437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第四十五回448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第四十六回458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第四十七回469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四十八回480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第四十九回489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第五十回500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第五十一回511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第五十二回521悟空大闹金[山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第五十三回532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第五十四回543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第五十五回553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第五十六回563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第五十七回573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五十八回582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第五十九回591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601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611猪八戒助力破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第六十二回621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第六十三回630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第六十四回640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第六十五回651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第六十六回660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第六十七回669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第六十八回679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第六十九回688心主夜间修药物君王筵上论妖邪第七十回698妖魔宝放烟沙火悟空计盗紫金铃第七十一回709行者假名降怪犼观音现像伏妖王第七十二回720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第七十三回731情因旧恨生灾毒心主遭魔幸破光第七十四回742长庚传报魔头狠行者施为变化能第七十五回752心猿钻透阴阳窍魔王还归大道真第七十六回763心神居舍魔归性木母同降怪体真第七十七回774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第七十八回785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第七十九回794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第八十回802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第八十一回812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第八十二回822姹女求阳元神护道第八十三回832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第八十四回841难灭伽持圆大觉法王成正体天然第八十五回851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第八十六回861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第八十七回872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第八十八回881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土授门人第八十九回890黄狮精虚设钉钯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第九十回899师狮授受同归一盗道躔禅静九灵第九十一回908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第九十二回917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第九十三回927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第九十四回936四僧宴乐御花园一怪空怀情欲喜第九十五回945假合形骸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第九十六回954寇员外喜待高僧唐长老不贪富惠第九十七回963金酬外护遭魔毒圣显幽魂救本原第九十八回974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第九十九回986九九数完魔刬尽三三行满道归根第一百回993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西游记手抄报

西游记手抄报内容一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宛子山前。
在宛子山波月洞内,住着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千年尸魔白骨精。
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和朝山进香的老妪,全被孙悟空识破。
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
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变成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空。
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
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唐僧失去了孙悟空的保护,白骨精轻而易举将其擒获,只有猪八戒逃出直奔花果山。
孙悟空不计前嫌,立即赶往波月洞。
途遇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孙悟空将其打死,变成金蟾大仙的模样。
让白骨精在唐僧面前重现三次变幻的手段,唐僧幡然醒悟。
孙悟空现出本相,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
师徒四人经过此番磨难,重又踏上征途。
西游记手抄报内容二白骨精知道唐僧肉能长生不老,所以要抓唐僧。
白骨精的方案开始了...... 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和唐僧,师徒四人在路上救了一个女子。
女子请他们吃饭。
孙悟空看出她是白骨精所以把她打死了,白骨精跑了。
唐僧有些生气,因为孙悟空打死了人。
又走了一会,他们遇见了一个老婆婆。
结果还是白骨精,又被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又跑了。
唐僧气急败坏,觉得孙悟空无可救药,把孙悟空赶走了。
赶走了孙悟空,唐僧一徒又向前走。
遇到了一个老头,没有了孙悟空的火眼晶晶,唐僧被引诱到了一个教堂里。
在那里遇到了假菩萨(是白骨精),菩萨攻击起了唐僧。
就在这时,孙悟空过来打败了白骨精。
唐僧知道了实情,向孙悟空抱歉。
又走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旅途。
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
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
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识别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然后他们去了佛祖那,各自当了不同的单位.结局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共一百回,主要写美猴王——孙悟空战胜妖魔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简单西游记手抄报

简单西游记手抄报简单西游记手抄报《西游记》是一部玄幻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过程,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以下是简单西游记手抄报,欢迎阅读。
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简单西游记手抄报2简单西游记手抄报3简单西游记手抄报4简单西游记手抄报5简单西游记手抄报6简单西游记手抄报7简单西游记手抄报8简单西游记手抄报9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0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1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2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3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4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5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6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7简单西游记手抄报18西游记小知识一心猿意马唐僧师徒五人其实就暗喻了五行之事,其中唐僧为木,肝藏血而主仁;悟空为火,在斜月三星洞也就是心中修行,脾气烈;八戒为水,为肾,主淫,原来就是天蓬元帅掌握水军;悟净为土,忠厚老实本份;白马为金,心猿意马,悟空收服小白龙。
二十万八千里大家都知道取经路远足有十万八千里!这十万八千里非吴承恩随意书写,我们可以去看西游记第六十二回: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
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
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
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所以说西游记中以十万八千里暗喻修行圆满之路。
三一万三千五百斤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一天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此,如在《难经》中就说:“凡一万三千五百息。
”四唐三藏三藏全称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
佛教有三藏,道教有三洞四辅,佛教三藏是经、律、论三藏,道教的三洞四辅是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四辅是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
五五行山孙悟空扬言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却被佛祖用五行山压住,五行者世间万物是也,我们的身体也是五行构成,人的灵魂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身体还是在五行之中的。
六紧箍咒孙悟空的紧箍咒是孙悟空自个戴上的,在《西游记》的最后孙悟空找佛祖取下紧箍咒,佛祖问:“是谁给你戴的紧箍咒啊?”孙悟空脱口而出“是观世音。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小报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小报
生活中,有一种收获,让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读书的收获。
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下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小报吧,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小报1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小报2
关于西游记的读书小报3
创作背景
吴承恩是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
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
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承恩也正是在汉族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才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内容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1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2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3关于西游记的手抄报4关于西游记的好句1、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2、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3、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4、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5、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
6、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7、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8、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9、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
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
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
10、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
11、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12、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13、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14、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15、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
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16、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17、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18、千峰开戟,万仞开屏。
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
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
19、奇花瑞草,修竹乔松。
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20、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
西游记的手抄报图

西游记的手抄报图《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下面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小说以师徒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
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猪八戒、唐僧、沙增、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而小说中所写的众多妖魔鬼怪,那么多象征社会恶势力。
对崇信道教、沉湎女色、昏庸无能、荒淫残暴、贤愚莫辨、专横独断之帝王,更作了无情嘲弄和批判。
说明作者是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来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
小说想象力丰富,将神魔与人的形象大胆地结合,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造型。
作品风格幽默诙谐,语言通俗简练,生动活泼。
历代倍受读者欢送,是长篇神魔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东胜神州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旧精月华,产下一石猴。
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二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
太白金星建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幡桃园。
孙悟空偷吃了幡桃,又揽了王母娘娘的幡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推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
孙悟空与二郎神赂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承恩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然而科举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归。后又聘任过荆王府纪善。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他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或野史。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在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集《禹鼎志》,不过已经失传,只能看到一篇自序。
西游记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吧,那么怎么写西游记的手抄报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1
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2
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3
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4
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5
五年级西游记手抄报6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男,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桐城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因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汉族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五十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பைடு நூலகம்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