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_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三、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马关
(今日本下关市)
直隶总督 兼北洋大臣
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李鸿章
日方保存的《马关条约》
(可见伊藤博文和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签名)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 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 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 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 政府失败了。
台中
打了100多仗
台南 打死打伤32000余人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 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
乔 石 对 甲 午 战 争 的 题 词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 中国简表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 、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Hale Waihona Puke 心的遗憾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 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 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 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 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 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 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 下的热泪。” ……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 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 恨!真可恨!’”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三、甲午战争的爆发和进程
《天津会议专条》(1885年):“将 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 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 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P28二1894年7月,日本乘朝鲜“东 学党”起义,派遣军队入朝,7月25日, 日本军舰丰岛海面攻击中国运兵船高升 号,战争爆发。
导火线: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帮助镇压 日本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
在日一 朝海八 鲜陆九 仁军四 川八年 登千六 陆人月 ,
高升号事件
1894年7月23日,日军突袭朝鲜王 宫,软禁国王,成立亲日政府,并勒令 其与清朝断交。 1894年7月25日,日军舰队偷袭正 在向朝鲜运兵的北洋海军济远和广乙号, 稍后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军巡洋舰速浪 号击沉清军英国籍运兵船高升号,甲午 战争正式爆发。
日本还派遣大批间谍深入中国内地, 收集情报,以利于对华作战。 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 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 两国“唇齿相保、辅车相依”,在列强虎 视眈眈下,清国一旦不保,日本势将进退 维艰。因此,“清国之忧即日本之忧也”, 日本要先发制人。 ——日本谍报巨人荒尾精 1894对参谋本部的报告
五、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一出,各地纷纷痛斥李鸿 章卖国。1895年5月,李经芳代替清政府完成中日台湾 交割手续,清政府命令台湾巡抚唐景松等官员内渡, 招到拒绝。 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与徐骧的义军接连阻击 日军,使日寇付出了巨大代价。台湾义军的抵抗持续 了5个多月,直到1895年10月,日军才占领整个台湾。 日本对台湾展开了50余年的殖民统治,掠夺资源, 进行皇民化教育,毒害中国民众。台湾各族人民从来 没有停止过抗日运动。直至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南 京国民政府收复台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 附属岛屿、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100万银元 18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赔款 沙市、重庆、 广州、厦门、 沙市、重庆、苏州 开放 广州、厦门、福州 南京、 南京、天津等11处 宁波、 口岸 宁波、上海 、杭州 值百抽五” 关税 中英商定 “值百抽五” 免内地税 其它 领事裁判权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 权益 片面最惠国待遇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经商等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战 日 战 中日 战 战 战 中 日 攻 战争 战 进

清 政 府 战

旅顺大屠杀
之 怪 兽
。 』
蒙 文
报 纸 评 论 说 : 国
军 清 理 尸 体 的 余 『 36 人 日 幸 本 免 国 。 为 美 人 , 仅 为 日 万 两 城 全 顺

明 皮 肤 具 野 蛮 筋 骨

辽东 战役 威海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 州为通商口岸。 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 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产品内地免税。 开设工厂。产品内地免税。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 举借外债, 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 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
不平等条约比较表( 不平等条约比较表(1842——1895) )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课件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课件

拓展延伸
学完本课你有何感想?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小结
来 自 日 本 的 挑 战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马 关 条 约
民 族 危 机 空 前 严 重

《马关条约》规定的中国赔款数目,加上 赎辽费等,共计23150万两白银。为筹措这笔 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百姓,并进一步出卖国 家主权向列强大举借债。列强不仅从政治贷款 中获得巨额利润,还借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经济。 •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每年的财政收入约为 8000万日元。日本将中国的赔款的百分之八十 八作为军费。此外,甲午战争中日本还从中国 掠夺了价值1亿日元的各类物资和设备。更加 野心勃勃的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 • •
练兵营
A

参考答案: (1)广州、南京条约;(2)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3)《南京条约》使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或大 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先进
的资本主义制度。
客 观 原 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合作探究二: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 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
权益类别 割地 内 赔款 开埠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元
广、厦、福、 宁、上
《马关条约》
辽、台、澎 两亿两白银 沙、重、苏、杭
归纳
割三地 赔两亿 开四口 允设厂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 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二、帝国之辱——《马关条约》 对 比 展 示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四)军队素质低下是战争失败的 直接原因
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 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中国军队屡 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 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 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 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军队综合素质低下 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 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 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 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 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 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 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 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
甲午海战中方参战军舰
致远舰 经远舰 旗舰“定远” 旗舰“定远” 号
1891年 6月26 日丁汝 昌率领 “定 远”、 “镇 远”、 “致 远”、 “靖 远”、 出港的“定远”舰,访问日本的“定远”铁甲舰, “来 曾给从天皇到平民的全体日本国民予以巨大震撼。 远”5 舰到日
北洋水师访问日本
剧照:“定远”巨舰驶入日本港口,水兵列队站坡
“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的结局
李鸿章想借以这种外交方针来维持各帝国间的均 保持中日“和局” 实际上, 势,保持中日“和局”。实际上,李鸿章只是看 到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争夺 矛盾和争夺, 到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争夺,而没 有看到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互相勾结联合 互相勾结联合的微妙关 有看到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互相勾结联合的微妙关 虽然, 系。虽然,“……欧美列强不希望发生妨碍东亚 欧美列强不希望发生妨碍东亚 贸易的战争,不希望改变现状。 但是, 贸易的战争,不希望改变现状。”但是,它们又 都不愿涉足于中日战火之中,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都不愿涉足于中日战火之中,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因此李总是被别人玩弄,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因此李总是被别人玩弄,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也耽误了战备和时机。 也耽误了战备和时机。

中日甲午战争PPT课件

中日甲午战争PPT课件
• 另外还有哪些国家参加了这此瓜分? ----俄、英、法、日
• 它们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在哪里?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北京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 势力范围
北京
天津
渤 旅顺 海
大连
威海 卫

胶州湾 黄


山 东 作德 为国 他强 的占 势胶 力州 范湾 围, 。并
台北
澎湖
嘉义 台南
枋寮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抵抗力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刘永福领导黑旗军 B、台湾人民和部分清军 C、徐骧率领义军
主要战役:
意义: 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 义精神
最终的结果,台湾 沦陷50年,台湾以及 其他领土的被割大大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 的野心
1、强占租借地
• 首先在中国抢占租借地的国家----德国

英国把长江流域以及云南、广东 部分地区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 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
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 的“势力范围”
1860年《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强租新界
1842年《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国别
(1)材料是为了尊重中国主权吗?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2)为达到这些目的,它们各自是怎么做的 ?
(3)由此可见,列强在瓜分中国时的关系如何?
• (1)不是,而是为了巩固或分取更多的 侵华权益。
• (2)英俄勾结,互相承认对方在中国所 取得的既得利益。
• (3)既斗争又勾结。
二、“门户开放”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_教学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_教学课件

甲 午 中 日 战

大战 队袭击,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
要 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背景:黄海大战后,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致使日军肆意 威海卫 横行,无所顾忌,侵占辽东半岛,夹攻威海卫;
战役
结果: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性质:日本侵华战争;

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时间:1895年4月;
北洋舰队 180
27
34496 15.1
联合舰队 273
192 40889 16.4
一八八九年后北洋海军未增船,舰炮皆旧,而日舰有九艘购造于一八八 九年以后,舰炮皆新。 ——据《李鸿章奏稿》卷七十八
2.『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 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海 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

军 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


躯。
二、《马关条约》
1.辽东之战:
日本海陆两军进攻辽东,很快就侵占了辽东半岛。
2.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宁死不降 自杀殉国
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探究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1.
火炮 速射炮 总排水量 平均航速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 发展。
增辟(开放沙市、重庆、苏州、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杭州)为通商口岸。
内地。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澎湖巡 检司
台湾问题
元朝
郑成功 收复台 湾
设置 台湾 府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黄 海 战 役
平壤
平 壤 战 役 丰 岛丰岛 战 役
威海卫 威 海 战 役
日本侵略者在 旅顺对手无寸铁的 平民进行惨无人道 的大屠杀
攻占旅顺后,日军进行了灭 绝人性的4天3夜大屠杀。 11月22日晚9时, 5名日军闯 进家住四十八间房的张秀兰家。 此时张秀兰正赶上月经期,日 兵强奸未成,随手将刺刀插进 她的阴道里,张秀兰惨叫一声 昏死过去,日本兵又抽出军刀 一下子将她的头砍下来。两个 小姑娘吓得藏在祖母身后直哭, 两名日本兵立即扑上去,老婆 婆上前阻挡,日本兵不由分说, 又一刀刺死了老太婆。然后将 两个小姑娘轮奸达一个小时之 久,发泄完兽欲后,又乱刀将 两个小姑娘砍死。
6420英里
帝国主义在华开办的工厂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 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机器造船 共计
32家 19家 16家 39家 7家 113家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资金合计1.3亿元
国 割占和强迫 别 租借的地区 德 国
总以永好为是,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 未必于东(日本)有益,彼此应力维亚洲大局, 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 民所侵蚀。 3月24日下午4时 “此血可以报国矣” 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 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 及输入各种机器;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军 军费2.69亿日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解析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解析

ü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洋务运动 破产,表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不能实现富强,促 进中国人民觉醒,维新思潮得到发展传播,为救 亡图存,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 命运动。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
——梁启超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三十分。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 。……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 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1840年
l导火线:日本利用东学党起义,派兵入朝,蓄意挑 起战争。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三十分。
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 明治天皇于1868《御笔信》
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 局而已。
——李鸿章于洋务运动前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三十分。
Ø爆发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
连、旅顺。 l威海卫之战(1895年初):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攻 取威海卫炮台,海陆夹击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 清军在甲午战争的全局失败。
Ø结果:李鸿章赴日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三十分。
辽东战役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海战-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三十分。
甲午战争与《》
(1894-1895
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 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
——《中国近代史》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三十分。
从鸦片战争起,日本人就满心忧虑地注视着中国的遭
遇…中国的历史命运促使他们反省体察,并思考自己的 民族出路…正是这种危机感,成为维新自强运动酝酿 和爆发的契机。…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

课件2: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课件2: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历史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 中国。 (2)欧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了以 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主要表现 (1)加剧资本输出 ①强迫贷款:俄、法、英、德等国迫使清政府借款, 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__经__济__命__脉___,扩张了在华的政 治势力。
3.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其 产生的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 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一、学思之窗(教材P124) 根据上述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 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提示:(1)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把朝鲜 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 (2)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 社会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 重的民族危机,从此掀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 法运动。
谢谢观看!

(2)瓜分中国领土 ①列强在中国强占_租__借__地__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 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美国提出“_门__户__开__放__”政策,分享其他列强的在华 侵略权益。
特别提醒: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阶 段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 也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其主要方式 有开设工厂,兴办银行,政治贷款,开矿修路等。甲 午战争后《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就是一个经典的实例。
2.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和_社__会__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 机进一步加剧。 特别提醒:政治统治腐败、偿付战争赔款和自然灾害 频繁,是清政府财政危机空前严重的三大原因,其中, 偿付战争赔款是最为主要和直接的因素。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

割地赔款
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和澎湖列 岛,支付巨额赔款。
对中国影响深远
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社会和 政治的变革,激发了中国人 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国际地位削弱
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 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甲午战争的影响
1 思想觉醒
战争促使中国人民对自身 国家和文化的思考,催生 出一系列的思想运动。
2 军事改革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 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激起了中国爱国情感的高涨。 本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影响以及教训。
甲午战争的背景
甲午战争发生于19世纪末,是中国晚清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争。战争背景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 以及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势力扩张。
甲午战争揭示了中国军队 的薄弱之处,推动了中国 的军事改革。
3 外交政策
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外 交政策,中国开始积极推 动国际合作和互利外交。
甲午战争的教训
1. 国家要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 2.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 重视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4. 发展经济,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结论和总结
甲午战争的起因
甲午战争起因复杂,涉及中国的领土争端、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政府的无 能等因素。其中,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之 一。
甲午战争的过程
1
发生战争
日本向中国宣战,战争个重要的战役和战略转折点。
3
战争结束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甲午战争的结果
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教会了中国人民许多重要的历史教训。我们应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不 断努力,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1

历史: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1

爆发背景
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 口大东沟登陆,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 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17日上午北洋 舰队准备返航时,突遭日本联合舰队袭击。 黄海大战爆发。由于战争发生于农历甲午 年,历史上就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背景
奉天 锦州 田庄台 营口 山海关 天津 大沽口 辽阳
摩天岭
海城 岫岩 九连城 花园口 大东沟 平壤 元山
旅顺
大连
日军自马关来
江华岛
威海卫
荣成
荣成湾
仁川
汉城 成欢驿
丰岛 牙山
日军自广岛来
1894年9月17日 ——黄海大战
致远舰管带——
我们从军 卫国,生死 早已置之度 外。我们虽 然牺牲了, 但可以壮国 家的声威。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他们进占旅顺后, 疯狂屠杀无辜居民。 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 据亲临现场的外国记 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 者报道,城中只有36 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 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 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日军便 侥幸存活下来。此图 从海陆两路夹击中国辽东半岛。 是日本《近代百年史 画报》上刊登的照片。
爆发背景
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 义。朝鲜国王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 日本乘机也派兵入朝。东学党起义平 息后,中、朝政府建议清军、日军都 从朝鲜撤走,日方却骤然增军,致使 朝鲜局势日趋紧张。
爆发背景
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决策 集团竭力避战求和,寄希望于俄、英、德、 法、美各国出面“调停”。7月23日凌晨, 日本驻朝公使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 宫,扶植了一个傀儡政府。两天后,这个 傀儡政府“邀请” 日军驱逐在牙山的清 朝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台北
台中
路线: 路线: 人物: 人物: 刘永福 徐骧 王德标 维护领土完整, 维护领土完整, 精神: 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台南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
邓世昌 致远舰
材料:光绪御赐邓世昌挽联 材料:
此 日 漫 挥 天 下 泪
有 公 足 壮 海 军 威
思考: 思考:依据以下材料分析中国惨败的原因是 什么?
材料一: 经济上看 上看, 材料一: 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 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 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 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 都比中国低得多. 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 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 7000万元 9000万元 1.7亿 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 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 9000万元 8000万元 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 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 都低于中国, 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 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 并不强盛. 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 材料二: 军事上看 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 上看, 材料二: 从军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 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 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 拥有军舰55 55艘 排水量6.1万吨, 6.1万吨 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 相当( 洋舰队相当 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 洋舰队相当(中国还有广东,福建水师).日本常备陆军 22万人 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 万人, 不到中国的一半. 22万人,总兵力不到中国的一半.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 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 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 运与李鸿章密切相关。李 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 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 染红了他的顶子;他出洋 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 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 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 难以抹除的影响;《马关 条约》和《辛丑条约》都 是由他谈判而最后缔结, 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 到晚清政府的命运。
课前思考题
1、从日本国情出发,想一想日本发动中日 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
2、邓世昌在致远舰中弹后,放弃了生的希 望,这样的牺牲值不值得?
3、中国战败是落后还是腐败? (从制度、统治者、备战、装备作对比) 4、你认为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应该为战败负
上什么责?
一、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辽东战役
黄海大海战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海战
黄海激战
丁汝昌
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 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 攻,但未得到上级命 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 洋海军陷入绝境。弹 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 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 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 等的逼降,服毒自尽 以谢国人。
刘步蟾
1894年中日战起, 黄海战役中丁汝昌 受伤,他代为督战 指挥,鏖战三时许, 多次击中敌舰。次 年,为威海卫海战 中英勇抗敌,以身 殉国。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香港岛
割辽东半岛、台湾、 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 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年,刺激列强野心
赔款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 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
上海、广州、重庆、沙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册 马关条约名师教学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历史上册 马关条约名师教学PPT课件

30
谢谢观看!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31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2
威海卫战役
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破产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3
根据材料指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 : 原因是什么?
:俾斯麦认为: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
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认为制度优于他国,只询某厂船炮之利,价 廉则购而用之。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
。 』

文 明 之 皮 而 带 有
, 36
:
报 纸 评 论 说 『 日 本 国
理 尸 体 的 人 幸 免 。
全 城 两 万 余 人 仅 为 日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1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 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 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 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 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 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 情况下被害的。”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5
在签订条约前,李鸿章表示:“台湾已是日本口 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贪婪而傲慢地答 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李鸿章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伊藤博16 文
《马关条约》内容:
割赔列 国 了强 的 日— 澎进 本财——湖一实政—割步力经列赔控济辽岛偿制,东给增日中半日强本岛本军、进 主 中费一 权 国台白,步 的湾刺银损 野激及害心二了附中。列亿属国强两岛领瓜屿土分、
平壤陷落。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9
黄海战役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日本得黄海制海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债香主港岛 借款额 九龙年及息北年部限疆土共计 偿还本息
1895年 俄法银行团 4亿法郎 4厘 36 白银 白银
1896年 英德银行团 1600万英镑 5厘 36 3亿 1898年 英德银行团 1600万英镑 4.5厘 45 两
6亿 多两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一、战争的起因:
经济:明治维新后,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争夺 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根源)
政治:近代天皇制(封建残余) 思想:军国主义传统和武士道精神 借口:日本利用“东学党”起义,出兵朝鲜
二、战争的经过:

清 政战 府求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进日
攻本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三、战争的结果:
清军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中 方 代 表 李 鸿 章
日 方 代 表 伊 藤 博 文
1、内容:
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第本一兵次费鸦白片银战2亿争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松岛
经远
吉野致 及管远带号
超勇
比睿邓世昌
经远扬号威
及管带
林永广升甲
西京丸 赤诚
主力尚存 损失很大
北京
营口

天津
烟台


黄海
重庆 沙市

苏州 南京 镇江

上海
汉口

九江
杭州宁波 定海

福州
厦门
广州
澳门 (萄占)
汕头
九龙司
香港 (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马关条约》中开 放的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中开 放的通商口岸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石井宽治《日清战后经营》 进一步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对远东国际关系:
打破列强的均势,使列强在远东争夺加剧
四、反割台斗争: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联系:与特点: 斗争意义:
材料一: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 又带有封建性和军事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购买力 很低,国内市场异常狭小,工业原料的供给也非常缺 乏……1890年,日本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工人罢工、农民 “米骚动”接连不断,国内政局越发紧张。
容。
——摘自日本1887年制定《清国征讨方略》
李鸿章命令:陆军“可守则守, 不可守则退”;海军“保船制 敌”、“不得出大洋海战”。
黄海海战
1894.9.17
1894.9.15
1895.2.2
1894.7.25
黄海战役后,李鸿章命令北洋海军躲入威
海卫港,不许中“国(巡12海)迎日敌本(”12)
致远
——摘自上教版高中《历史》上册
材料二: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 海外。” ——摘自明治天皇《御笔信》 材料三:明治年间,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 满蒙(东北和内蒙古);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南 洋、亚洲乃至全世界。征服中国和朝鲜是这一政策的核心内
《天津条约》和 《北京条约》中开 放的通商口岸
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指出:“决不可让日本渗透到中 国心脏而在辽东半岛攫取立足点……为俄国的最大利益 着想,要求维持中国的现状。”
德国之所以做出此项决定(与俄国联合干涉还辽), “担心日本之努力奋斗与中国之巨大资源合在一手之中, 其结果欧洲利益势将受其危害,而前途甚有希望之德国 利益亦将在排斥之列”。
内地税
资本输出的要求
2、三国干涉还辽:
俄、德、法三国干涉 日本被迫退还辽东半岛 清政府支付3000万两“赎辽费”
《三国干涉还辽漫画》
3、影响:
对日本: 推据动统资计本,主日义本进从一中步国发所展取,得的推偿动金工,业用化于进陆程军扩充
费为进五一千步七刺百激万其日对元外,扩海张军的扩野充费心为一亿三千九百万日 元 充对基,中金临国为时:三军千事万费日为元七千,九共百三万亿日零元五百,万发日展元军舰,水占雷偿艇金补总 数的打百断分了之现八代十化五进;程其(余洋则务用运于本动国破工产业)化建设……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熊走长城 肠绕山东 虎啸长江畔 蛙叫粤桂滇
爱国诗人黄遵宪
——
莫国哪沉
待民知沉
土知爱酣
分醒国睡
裂宜即我
似今爱中
瓜醒家华
黄 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