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合集下载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 通过了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 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最高决定权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 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一 切重大问题 立法权:制定地方性法规(县级以下没有立法权) 决定权:决定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 具体: 监督权: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 任免权:对本地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选举、 任命、罢免等
探究: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全国人大的什么职 权?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 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通过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 工作报告》。
最高监督权 最高决定权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 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最高立法权
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1、从历史上看,我国自秦汉以来,一直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实行单一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2、 从民族关系看,我国一直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和睦相 处的国家,实行单一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 从民族分布特点来讲“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剧、小聚居、 交错杂居”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只有在统一中才能得到共同发 展。 4、 从民族发展角度看,实行单一制能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的经 济文化。 5、 从所处的国际环境看,实行单一制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 团结。
省、地级市、县、乡 镇等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立法权 最高决定权 最高任免权 最高监督权
②职权:
③地位: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 人大的部分职权。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形式一)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形式一)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体和政体1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2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因而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

由此可见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体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二、政体类型政体划分标准: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政体类型:君主政体——由君主执掌最高国家权力君主通常由长子世袭,并实行终身任职共和政体——由若干人共同执掌最高国家权力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职期限(一)剥削阶级国家政体:君主政体共和政体1、君主政体按实际权限,可分为(1)专制君主制——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的常见政体主要特征:君主拥有绝对的至上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君主不受任何人或机关的限制和监督两种变体:等级君主政体——君主建立由僧侣、贵族、商人、市民、等组成的登记会议作为咨询机关,该机关一般享有纳税批准权。

(中世纪以后西欧诸国)贵族君主政体——最高国家权力名义上掌握在君主手中,实际君主受他人的幕后操纵。

(2)立宪君主政体——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产生原因: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两种形式:二元君主政体——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实际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

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当代的尼泊尔、摩洛哥、约旦)议会君主政体——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种类1.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何一个国家,不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都要采取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治理社会。

近现代宪法产生后,政权组织形式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建构民主、科学、高效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宪法的基本追求之一。

就政权组织形式来讲,阶级本质不同的国家,都有与其本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的存在形式看,正是国家权力尤其是主权的归属,决定了政权组织形式的不同。

一般说来,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较为普墒和典型的形式是君主制,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普遍和典型的形式是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共和制的政权形式。

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封建制国家典型的和最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封建专制君主制。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资本家运用手中掌握的资本获取生产的剩余价值。

因此民主共和制对大多数资产阶级政权来说,是资本和财产的统治所能采用的最好形式。

但是,各自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又有明显的差别,概括说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2.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政权组织形式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分类,按国家权力归属不同,近现代国家主要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主要形式,说明各国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在寻找采用一种最适合于本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充分考虑各自的国情,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权的治理功能。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指君主或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形式上由君主或国王一人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二元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保留有国家政治实权,君主任命对他负责的政府,内阁是根据君主的意志组织起来的,是行使权力的机构。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第四章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形式)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权组织形式的理论、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性质的关系了解我国人大制度的内容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了解我国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的含义对国旗和国徽的升挂和使用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一、概念(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

显示着特定国家的国家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同“政体”、“政治制度”等词指的是同一个问题。

后者的含义更广泛些。

政体----不仅指政权组织形式问题,有时还把国家体制(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包括在内。

政治制度---它首先着眼于回答那个阶级的专政,然后表明政权的组织形式。

同时---诸如:地方自治、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所以,本书采取政权组织形式这一概念,用以从政权的组织方面表现特定国家的国家形式。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民主的代表制),其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表现是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

无产阶级的导师是如何重视政权组织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权形式反映国家性质,同时又服务于国家国家性质的要求。

--目的---使本阶级的统治目的能通过适宜的政权组织形式得以实现。

--------------- 对资产阶级国家的组织形式的研究:1、马克思对法国政治制度—指出:议会制共和国是最适当的形式2、恩克斯分析英国---不能没有国王,虽然王权是零。

3、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后,认为民主共和制是资本和财产的适宜。

为什么共产党的分析是资本主义是腐朽的,是必须灭亡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应采取怎样的形式?马、恩,耗费23年的时间才逐渐的作出了回答。

1、先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应争取民主,上升为统治阶级---还没涉及国家形式问题。

2、1852年《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过去一切革命是国家机器更加完备,但是这个机器是必然打碎,必须摧毁的”。

第4章 政权组织形式

第4章 政权组织形式

4-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2-1基本内容 基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 2、人事任免权 3、国家重大事项的 监督权。 决定权 4、监督权。
相关法条
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第2条)。 全国人大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7条 全国人大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57条) 全国人大组成和任期:59条 60条 全国人大组成和任期:59条,60条 全国人大会议制度:61条 全国人大会议制度:61条
简介西方的两类不同制度
1:议会至上 (英国、瑞士) : 英国、 英国 瑞士) 议会的立法权代表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 议会的立法权代表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不 受其他权力的控制。 受其他权力的控制。
“议会至上”不具有普适性 议会至上” 议会至上
发展趋势:议会至上受到限制。 发展趋势:议会至上受到限制。 (英)1998年制定《人权法》,规定法院可以宣 年制定《人权法》 年制定 布议会立法违反《欧洲人权公约》 布议会立法违反《欧洲人权公约》,并可纠正违 法行政行为。 法行政行为。 议会立法不得抵触《欧洲共同体条约》 (英)议会立法不得抵触《欧洲共同体条约》, 法院有权解释共同体条约规范,议会“主权” 法院有权解释共同体条约规范,议会“主权”受 到限制。 到限制。
相关法条
性质与地位:96条第1 性质与地位:96条第1款 条第 组成与任期:97条 98条 组成与任期:97条、98条 职权:99条 100条 101条 职权:99条、100条、101条 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 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 1、立法权; 、立法权; 2、地方重大事项决定权; 、地方重大事项决定权;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的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 主义建设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011-11-12 6
第三节
一、选举制度概述
(一)选举和选举制度的概念
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由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 家公职人员的原则、 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具体方法的各项制度的总称 (二)选举法: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由广大人民群众选举代表 参政议政的法律。该法律制定于1953年 1979年重新修 参政议政的法律。该法律制定于1953年,1979年重新修 其后经过1982年 1986年 1995年和 年和2004年 订,其后经过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4次 修改,2009年制定了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年制定了《 )》草案 修改,2009年制定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并于 2010年 2010年3月1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 1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表决通 过。
2011-11-12 8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四)差额选举原则 (五)无记名投票原则 (六)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2011-11-12 9
四、选举的组织和民主程序
(一)选举的组织 (二)选区划分 (三)选民登记 (四)代表候选人的产生 (五)代表的产生 代表的罢免、 (六)代表的罢免、辞职和补选
1953年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选举法》 大会选举法》是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和种类1.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治理社会所采取的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何一个国家,不论是哪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都要采取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治理社会。

近现代宪法产生后,政权组织形式是宪法的重要内容,建构民主、科学、高效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宪法的基本追求之一。

就政权组织形式来讲,阶级本质不同的国家,都有与其本质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

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的存在形式看,正是国家权力尤其是主权的归属,决定了政权组织形式的不同。

一般说来,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较为普墒和典型的形式是君主制,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普遍和典型的形式是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共和制的政权形式。

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

封建制国家典型的和最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封建专制君主制。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资本家运用手中掌握的资本获取生产的剩余价值。

因此民主共和制对大多数资产阶级政权来说,是资本和财产的统治所能采用的最好形式。

但是,各自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又有明显的差别,概括说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2.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政权组织形式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分类,按国家权力归属不同,近现代国家主要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下面是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主要形式,说明各国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在寻找采用一种最适合于本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充分考虑各自的国情,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权的治理功能。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指君主或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最高权力实际上或形式上由君主或国王一人掌握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

二元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保留有国家政治实权,君主任命对他负责的政府,内阁是根据君主的意志组织起来的,是行使权力的机构。

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的概述

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的概述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述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述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 三、政权组织形式与宪法的关系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 组成的,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以实现统治阶级 任务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制。 政权组织形式与政体 政体着重于体制,政权组织形式着重于机 关。政体粗略地说明国家权力的组织过程和 基本形态,政权组织形式则着重说明国家权 力的机关以及各种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议会制特点的总统制
又被经常称为半总统制,它综合议会政府制与总统 制的特点,由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所首创。 相比总统制,这种政权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总 统的权力非常强大,超过总统制下的总统权力。 总统征得总理和两院议长的同意,有权解散议会。 总统还有权越过议会,就某些重大问题提交公民投 票表决。 相比议会政府制,其内阁也要向议会负责,如果议 会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得到通过,则内阁总理必须向 总统提出辞职,尽管内阁是秉承总统的意见,但议 会的不信任案只涉及总理而不涉及总统。 俄罗斯共和国也是实行这一体制的典型。
总统制
总统为国家元首,同时也担任政府首脑,总统与议 会议员均由选民分别选举,也分别对选民负责的政 治体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议会行使立法 权,对总统行使一定的制约权。总统不能解散国会, 国会也不能向总统投不信任票。总统和其政府成员 都不能向国会提出法案,总统只能向国会提出咨文。 所有政府成员均不能出席国会,国会议员也不能兼 任政府成员。 美国是总统制的首创者,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如印 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肯尼亚、巴西、智利、 阿根廷等也采用这一政权组织形式,但是在具体形 态上这些国家并不完全一致。

第五讲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精选文档

第五讲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精选文档

• 3、各级人大必须执行人民的意志,对人民负 责,受人民监督,选民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 代表。从而确保各级人大从属于人民,真正 成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其他制度赖以建立 的基础。表现有二: • 1、人民代表大会制不是依靠任何其他别的什 么制度而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我国人民革命 斗争中直接创立起来的;
• 如 1787年的美国宪法。 1791年法国宪法虽 有关于公共教育的规定,但这一规定主要 是针对宗教对教育制度的干预和把受教育 视为特权的社会现实而规定的。
• 在政治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由于经济基础和阶级力量对 比的变化所引起的国家管理形式、结构形式的进化发展, 即政体或国体、政体范围内的政治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展 变化的成果。如代议制民主的确立、选举制度的推行、司 法制度的近现代化、政党制度的建立、文官制度的形成等 等。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最 重要成果。在政治观念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价值观、政 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变化。如民主、自由、平等、人 权、正义、共和、法治等思想观念的形成、普及和发展, 以及人们政治参与意识的普遍增强等等。政治观念文明是 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精神文明的其他部分一起, 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建 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发展 规律,全面加强政治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 设的进程。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一)这个制度直接反映了我国的阶级本质, 即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这一客观现实。理 由如下: • 1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并保证工 人阶级在各级人大中居于领导地位,使属于 人民范围的各阶级、阶层都有与其地位相适 应的代表名额; • 2 、选举产生的各级人大行使国家权力,有 权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权组织和 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宪法第四章

宪法第四章

宪法第四章第四章国家形式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形式是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是国家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的象征。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通常又被称为政体。

实际上,政体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理解和用法。

广义的政体,是指国家权力的运行体制。

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内容。

狭义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体系。

它所解决的是国家权力的横向分配及其运用,主要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关的组成及其关系。

政体与国体构成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中的核心制度。

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具体地说:第一,国体决定政体。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和经济统治的需要。

第二,政体反映国体,并服务于国家本质的需要。

政权组织形式是特定国家民主制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有效地实现统治阶级对国家和社会的统治;政权组织形式是否完善,它也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政权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这是因为,每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是在本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来选择适合其统治的政治形式的。

而影响统治阶级选择政权组织形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许多不同的政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而从近现代立宪国家所采用的政体来看,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大类。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的政体。

按照君主权力受限制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两种:(1)二元君主立宪制,是指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但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政府由君主任命并对君主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2)议会君主立宪制,指议会处于国家的主导地位,君主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宪法第四章

宪法第四章

第四章国家形式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形式是实现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是国家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的象征。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通常又被称为政体。

实际上,政体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理解和用法。

广义的政体,是指国家权力的运行体制。

它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内容。

狭义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原则,具体组成并代表国家系统地行使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体系。

它所解决的是国家权力的横向分配及其运用,主要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关的组成及其关系。

政体与国体构成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中的核心制度。

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具体地说:第一,国体决定政体。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和经济统治的需要。

第二,政体反映国体,并服务于国家本质的需要。

政权组织形式是特定国家民主制度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有效地实现统治阶级对国家和社会的统治;政权组织形式是否完善,它也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政权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这是因为,每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都是在本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来选择适合其统治的政治形式的。

而影响统治阶级选择政权组织形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许多不同的政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而从近现代立宪国家所采用的政体来看,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大类。

1.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的政体。

按照君主权力受限制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两种:(1)二元君主立宪制,是指议会和君主分掌政权,但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政府由君主任命并对君主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2)议会君主立宪制,指议会处于国家的主导地位,君主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治学原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政治学原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阁并执掌行政权。内阁由总统提名组织成立并 对总统负责。议会则执掌立法权,与总统所代 表的行政权之间是并立和相互制约关系。
美国是实行总统制的典型国家。
(二)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 总统由全民投票选举产生,有法定的任期。
总统拥有重大权力,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总理 和政府又必须向议会负责,当议会提出对政府 的不信任案时,政府也要向总统提出辞职。
苏维埃制是俄国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 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按照苏维埃制,最高苏维埃实行两院制,它 既是最高立法机关,又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 他一切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向它负责。最高苏 维埃设立主席团作为常设机构;苏维埃的代表由 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 地瑞金建立了中央政权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
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 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
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 民主共和制:委员会制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采取民主共和制的政权 组织形式,但是这种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 家民主共和制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国家政 权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 政权,因此,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实现了本质 与形式的统一,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制”。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体的涵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 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 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 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体的涵义
从权力配置和国家机关设置的角度看,政体 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的行使方式,即国家 最高统治权力由一个机关集中行使,还是由若干 机关分工行使;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汇总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汇总

(二)从古代共和到现代共和制

概念:共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来说的,是指国家元首和国 家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采 取这种政体的国家就叫共和国。 法律特征:“共和”的英文是republic,来源于拉丁文的 res publica 意即公共事务。共和制的法律特征是“国家 主权”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 一定的任期;国家元首根据委托享有权力,权力的大小由 宪法规定,法律责任由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


起源: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有民主 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两种形式。公民大会。
分类:根据总统,议会和政府的关系不同,资产阶级共和 制分为议会内阁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此外,瑞士的委员 会制也是一种特殊内阁制,议会制或责任内阁制,是内阁总揽行政权并 对议会全权负责的一种政权形式。起源于英国,由枢密院 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后传入大多数英联邦国家,并在几 个欧洲国家适用,如瑞典,挪威,西德和意大利。
第7讲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一、关于政体的基本概念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习惯上又称之为政体。即各个国家关于国家 机构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式。政权组织形式要解决的是同级各类国 家机关(尤指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和相互之间的权力划分关系,还包 括国家政权机关的设置、产生方式、组织形式、行使权力的期限及其 各种机关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 一个国家必须有适当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只有通过一定的政权形 式,才能实现其对内对外的职能。政体统一规定着国家各个构成环节的 组织和活动,并形成为一种确定的制度。因此,政体也被称为国家的基 本政治制度,也称国家管理形式。
国家元首
国会
内阁
最高法院
总统制

总统担任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行 政权的政体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美国。在总统 制政府中,国家元首的任期和权力在宪法上都独 立,不受立法机关支配,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因政 府和议会分掌权力,所以也叫二元制共和制。除 美国外,亚洲,非洲,拉美许多国家也采用这一 政体。

新宪法课件第四章

新宪法课件第四章

邦联是指两个以上独立的国家为了实现 共同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联盟。

邦联的结构非常松散,没有统一的宪法、 军队、预算、国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邦联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国家 结构形式
• 单一制
• 联邦制
司考真题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 国家的民族关系 B 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 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 国家的阶级关系
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是指“君主临朝而不理
英国女王
英国议会
上议院 下议院
英国内阁
(2)共和制政体
议会制共和政体-------在议会制共和政体下, 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总统,但处于虚位 元首的状态,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最 高权力机关,政府由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 的一个或几个政党组成,是国家的最高行 政机关,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如 以色列、新加坡、 印度、意大利
练习题

国家形式包括() A 国家结构形式 B 政权组织形式 C 国体 D 领土结构形式
练习题

国家政权是通过( )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A 政权组织形式 B 选举委员会 C 国家结构形式 D 国家的审判形式
二、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单一制
三、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一)概念 行政区划即行政区域划分,是指国家按照 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把全国的领 土划分为大小不同、层级不同的部分,并 设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来进行管理的 一种领土结构。
(5)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 字的自由,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 习惯的自由。
( 6)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7)自治机关有权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 安的公安部队。

2015年司法考试宪法复习资料:政权组织形式

2015年司法考试宪法复习资料:政权组织形式

2015年司法考试宪法复习资料: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的阶级组织国家机关以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形式,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式。

由于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也各不相同,但⼤致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在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元君主⽴宪制、议会君主⽴宪制、总统制、议会共和制、委员会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等。

⼆元君主⽴宪制是⼀种以君主为核⼼,由君主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主要特征是,虽然君主的权⼒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的⼒量⾮常弱⼩,君主仍然掌握着极⼤的权⼒。

例如,议会中的部分议员由君主任命,议会制定的法律须经君主同意才能⽣效,内阁只是君主的咨询机构,并对君主负责等等。

在现代国家中,只有尼泊尔、约旦、沙特阿拉伯等极少数国家实⾏这类政权组织形式。

议会君主⽴宪制的主要特征则在于,君主的权⼒受到宪法和议会的严格限制,以⾄于君主⾏使的只是⼀些形式上的或者礼仪性的职权,君主对议会、内阁、法院都没有实际控制能⼒。

现代国家中的英国、西班⽛、荷兰、⽐利时和⽇本等国家建⽴的就是这类政权组织形式。

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国家设有总统,总统既是国家元⾸,⼜是政府⾸脑;总统由选民选举产⽣,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能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权解散议会。

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

议会共和制的主要特征在于:议员由选民选举产⽣,政府由获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个政党联合组成;议会与政府相互渗透,政府成员⼀般由议员兼任,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政府辞职,政府也可以解散议会。

意⼤利是典型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委员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国家⾏政机关为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众议院选举产⽣,总统(⾏政⾸长)由委员会成员轮流担任,任期⼀年,不得连任;众议院不能对委员会提出不信任案,委员会也⽆权解散议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结构图: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 国旗 国家象征 国徽 国歌 首都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半总统半议会制的主要特征在于:总统是 国家元首,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 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大权;总理是政 府首脑,对议会就政府的施政纲领或政府的 总政策承担责任,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或 不同意政府的施政纲领和总政策,迫使总理 向总统提出政府辞职。1958年后的法国是典 型的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政体
主权分立制衡政体
单一主权至上政体
专制君主制 议 会 制 总 统 制 半 总 统 制
人民完全主权
委 员 会 制
苏 维 埃 制
人 代 会 制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在君主立宪政体下产生了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 君主立宪制两种政权组织形式。 二元君主宪制的主要特征是,虽然君主的权力受 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这种限制的力量非常弱小, 君主仍然掌握着极大的权力。 共和政体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较为典型的 政体。由于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差异,因而决定了 在这种政体下也产生了许多互有特点的政权组织形 式,主要包括总统制、议会共和制、委员会制和半 总统半议会制等四种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国家设有总统,总统 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由选民 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能通过不 信任案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
总统制政体示意图
总 统
国 会
最高法院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议会共和制的主要特征在于:议员由选民 选举产生,政府由获得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 政党或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 议会与政府相互渗透,政府成员一般由议员 兼任,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迫使政府辞职, 政府也可以解散议会。意大利是典型的议会 共和制国家。

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这也就 是说,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政体着重于 体制,政权组织形式着重于机关;体制粗略 地说明国家权力的组织过程和基本形态,政 权组织形式则着重于说明实现国家权力的机 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实际上分属于两个 不同的层次。换句话说,政体是对政权组织 形式的抽象和概括,政权组织形式则是政体 的具体化。政体是宏观上的国家政权构架, 是一般意义上的、概括意义上的政权构架。 对政体类别的界定,必须以最基本的区别点 为标准,也就是说,同类的政体,必须具备 同一的最基本的特征。
第六章 国家形式
教学内容: 本章内容涉及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 形式和国家象征三个方面的内容。我国的政 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章 国家形式

教学目的: 熟悉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单一 制和联邦制的含义与特征,我国单一制国家 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原因,我国的行政区域划 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 含义和特征。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政权组织形式则是宏观政权构架的微观 体现,是特殊意义上的、具体意义上的政权 构架。对政权组织形式类别的界定,并不一 定以基本区别点为依据。也就是说不同的政 权组织形式可能属于相同的政体。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政体是较高层次 的政权构架概念,而政权组织形式则是初级 的、较低层次的政权构架概念。
国体与政体关系示意图
政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形式主人
国体,实质主人
君主制
奴隶主阶级专政
贵族制
封建主阶级专政
平民共和制
资产阶级专政
人民共和制
无产阶级专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政权组织形式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 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 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所以,我 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其原 则是民主集中制,形式是一种民主的代表制。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二)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
在历史上,世界各国的政体大致经历了 一个从繁到简、从多种到单一的发展过程。 虽然学者们的论述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认为, 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政体基本可归结为君 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 体可归结为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社会主义 国家则表现为政体的单一化,所有社会主义 国家的政体都是共和政体。
半总统制
政体示意图
总统
议 会
内阁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人民 代表制。人民代表制的主要特征在于,由选 民选举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机 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由同 级人民代表机关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 监督;人民代表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 居于主导地位。
议会制(责任内阁制)政体示意图
国家元首
国会
内阁
最高法院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委员会制的主要特征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为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主席(行政首长)由委员会成员轮流担任,任 期一年,不得连任;众议院不能对委员会提 出不信任案,委员会也无权解散议会。瑞士 是典型的委员会制国家。
第六章 国家形式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节 国家结构形式 第三节 国家象征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一)政体和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 在我国理论界,人们一般都将政体与政 权组织形式作为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表述形 式,因而大多称“政权组织形式也叫政体。”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一、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与种类
政权组织形式则是指实现国家权力的机关以及各 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它实际上是指国家机关 的组织体系,或者说是指国家机构的内部构成形式。 政体是与国体相对而言的。国体作为社会各阶级 在国家中的地位,实际上是指国家主权的阶级归属, 亦即国家主权的阶级属性。 政体是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其国家 主权的宏观体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