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检测仪相关国家标准
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中各种气体浓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等领域。
为了确保气体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数值标准,以规范气体检测仪的使用和管理。
本文将对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首先,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主要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分辨率、响应时间、重复性等指标。
其中,测量范围是指气体检测仪能够检测的气体浓度范围,通常用最小测量范围和最大测量范围来表示。
精度是指气体检测仪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分辨率是指气体检测仪能够分辨的最小浓度变化,通常以浓度单位表示。
响应时间是指气体检测仪从检测到气体浓度变化到显示结果所需的时间。
重复性是指气体检测仪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偏差。
其次,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还涉及到校准周期、报警设置、数据记录等方面。
校准周期是指气体检测仪需要定期进行校准的时间间隔,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报警设置是指气体检测仪在检测到超出安全范围的气体浓度时发出警报的设定数值。
数据记录是指气体检测仪能够记录和存储检测结果的能力,通常包括数据存储容量和存储时间等指标。
此外,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气体检测仪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制定数值标准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修正。
综上所述,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和要求,这些标准对于确保气体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和使用气体检测仪时,用户应当充分了解和遵守这些数值标准,以确保其正确使用并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同时,制造商和管理部门也应当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加强对气体检测仪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健康。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能够对相关行业和用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标准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是一款可以同时检测并显示硫化氢H2S、可燃气体(甲烷)Ex.、氧气O2和一氧化碳CO这四种气体浓度含量的精密仪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范围基本是也是有标准可以参照的,理论上只要符合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即可,当然在使用时,除了需要了解四合一气体报警器使用注意事项,还应当对操作说明书进行完全掌握。
一般而言,市面上常规便携式四合一检测报警仪器所检测的四种气体为Ex.可燃气体、CO一氧化碳、O2氧气和H2S硫化氢,其中对于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应当算作有毒有害气体,需要按照GB/Z 2.1职业接触限值中相应的浓度标准来选择其测量范围和报警设定值;而可燃气体,则需要以爆炸下限作为量程和报警点的依据。
另外,对于人体呼吸必不可少的氧气,应当以欠氧限值和富氧限值来作为正常氧气浓度含量的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量程范围和报警设定值标准依据:1、一氧化碳CO职业接触限值OEL: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20mg/m3(非高原),即16ppm2、硫化氢H2S职业接触限值OEL:最高容许浓度MAC为10mg/m3,约为6ppm3、氧气O2欠氧浓度为≤19.5%VOL;富氧浓度为≥23.5%VOL4、可燃气体(甲烷)Ex.可燃气体爆炸下限为LEL%,甲烷爆炸下限LEL为5%VOL根据上述各气体限值,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测量范围和报警值设置标准如下:1、一氧化碳CO测量范围:0-50ppm报警设定值:一级低报警值AL为16ppm,二级高报警值AH为32ppm2、硫化氢H2S测量范围:0-20ppm报警设定值:一级低报警值AL为12ppm,二级高报警值AH为24ppm3、氧气O2测量范围:0-25%VOL报警设定值:欠氧报警限值为≤19.5%VOL;富氧报警限值为≥23.5%VO4、可燃气体(甲烷)Ex.测量范围:0-100%LEL,甲烷为0-5%VOL报警设定值:一级低报警值AL为25%LEL,甲烷为1.25%VOL,二级高报警值AH为50%LEL,甲烷为2.5%VOL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用高于测量量程的气体冲击传感器2、安装、调试、设置等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3、严禁带电更换传感器4、发生故障、异常、检测不准确时,请进行恢复出厂设置操作,通常可以解决问题,若问题还是无法解决,请与厂家联系5、检测仪的标定检查要定期进行超过有效使用期和有故障的传感器要及时更换6、进行传感器标定,通入氮气或标准气体时,从气瓶里出来的气体不能用软管直接连到仪器,必须接入一个三通分流器,在保证通气量大于等于500毫升/分钟的同时,多余的气体能从三通的旁路排走,避免传感器的气室内部压力大于正常值7、充电器必须使用原配充电器,若使用其他厂家提供的充电器,规格为4.2V,2A 或5V,2A,不能大于5V,2A,也不能小于4.2V,1A。
井下作业气体检测标准
井下作业气体检测标准井下作业气体检测标准是确保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气体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井下危险气体的浓度和种类,从而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井下作业气体检测标准。
一、气体检测目的井下作业气体检测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避免因气体泄漏、爆炸、中毒等事故给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气体的监测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
二、气体检测标准1.氧气浓度井下作业时,氧气是人体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井下氧气浓度应保持在20.8%以上。
如果氧气浓度过低,会导致人体呼吸困难、眩晕甚至窒息死亡。
因此,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氧气浓度,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呼吸到足够的氧气。
1.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煤层或岩层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就可能引起中毒事故。
因此,井下应严格控制一氧化碳的浓度。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井下一氧化碳浓度应不超过0.0024%。
如果发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1.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也是一种有毒气体,通常在井下巷道中存在。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导致人体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因此,井下应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井下二氧化碳浓度应不超过0.5%。
如果发现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应采取措施进行通风排气。
1.甲烷浓度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甲烷浓度过高,就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因此,井下应严格控制甲烷的浓度。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井下甲烷浓度应不超过0.5%。
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易出现高浓度甲烷的区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实时监测甲烷浓度。
1.硫化氢浓度硫化氢是一种有毒、腐蚀性气体,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硫化氢浓度过高,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腐蚀设备、管道等设施。
因此,井下应控制硫化氢的浓度。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井下硫化氢浓度应不超过0.00066%。
检测气体检测仪标准
检测气体检测仪标准如下:
•检测外观及其它项目。
可以通过检测气体检测仪的外观,来观察气体检测仪在运输或者组装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检查仪器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并且应该查看气体检测仪的机器型号等信息,确保与厂家信息一致。
•通电检查。
气体检测仪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连接电源,在使用仪器之前,可以先启动开关,检查通电状态是否正常,气体检测仪可通过更换电池或配备充电器进行工作,需要测试充电器是否可以正常充电。
此外,气体检测仪检测标准还有响应时间、示值误差、重复性、漂移等。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是多少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主要可用于常规检测四种气体,分别是:甲烷CH4、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氧气O2,但是,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在检测这些气体时,也都是有着相关的数据标准要求的。
甲烷(CH4):超过1.00%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甲烷(CH4)数值低于1.00%时,属于正常;检测仪上甲烷(CH4)数值超过5%时,遇明大有爆炸危险。
禁止电火焊;检测仪上甲烷(CH4)数值超过25%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
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
一氧化碳(CO):超过24ppm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一氧化碳(CO)超过50pm时,是成年人置身其中所允许的最大含量;检测仪上一氧化
碳(CO)超过200ppm时,(2-3)h后,有轻微的头痛。
头晕、悲心现象,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检测仪上一氧化碳(CO)超过400ppm时,立
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
硫化氢(H2S):超过10ppm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硫化氢(H2S)50ppm–100pa时,有刺豪性味道。
每隔30分钟左右到外面透气;检测仪上硫化氢(H2S)100ppm–200pm时,嗅觉麻痹,立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检测仪上硫化氢(H2S)超过200pm时,一小时内中毒。
立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
氧气(02):低于18.0%时气体检测仪报警;检测仪上氧气(O2)数值为20.9%,为空气中氧气正常含量;检测仪上氧气(O2)数值低于15%时,人的呼吸就会急促、头痛、眩晕,浑身疲劳无力。
动作迟钝,立即离开现场并上报相关责任人。
气体检测仪相关国家标准汇总
气体检测仪相关的国家标准
高选望 2014年12月
© MSA 2014
气体检测仪的相关标准分类
气体检测仪设计、测试、认证类(和产品设计、认证相关)
• • • • • • • GB4208-2008/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毒气检测报警仪设计参考 GB16808-200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CCCF认证的参考标准 GB15322.1-2003 《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CCCF认证的参考标准 GB15631-2008《特种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CCCF认证参考标准 GB3868.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防爆等级认证 GB3868.4 -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防爆等级认证 劳人护(87)36《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AQ3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灌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计规范》
爆炸性物质分类、分级与分组
爆炸性物质分类
Ⅰ类 矿井甲烷 Ⅱ类 爆炸性气体、蒸汽(又分为ⅡA、ⅡB和ⅡC,气体检测仪适用对象)
爆炸性气体的分级与分组
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比分级(和甲烷点燃电流比较)
按气体的引燃温度分组(共分6组:T1、T2、T3、 T4、T5、T6 )
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适用气体检测,略过) 非开敞式厂房的危险区域范围划分 开敞式或半开敞式厂房的危险区域划分 集中设置在露天的装置和设备作为一个整体的危险区域划分 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
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标准
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标准
消防用气体检测仪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 GB/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2. GB《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仪通用技术要求》。
3. GB《可燃气体报控制器》。
4. GB《特种火灾探测器》。
5. 《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6. -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8. GB《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9. GB《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10. AQ《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灌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计规范》。
此外,在计量认证和校准时,还有以下标准:
1. JJG《电化学氧测定仪》。
2. JJG《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3. JJG《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4. JJG《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
5. JJG《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
6. JJF《氯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7. AQT《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这些标准涵盖了消防用气体检测仪的外观、设计、认证、选型安装、计量认证、校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为消防人员和相关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技术标准要求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技术标准要求:1.外观及功能性检查标准要求:①检测仪外观完好、结构完整、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厂名称、出厂时间、防爆标志、计量许可标志、计量许可标志及编号等内容应齐全、清楚。
②通电检查时,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仪器的显示应清晰完整。
③仪器应有声、光或报警电信号输出功能;使用电池供电的仪器,当欠压显示时,应能发出与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或光指示信号。
2.示值误差(O2、CO、H2S)标准要求:O2:±0.5% vol/vol;CO:±10%;H2S:±5%FS3.重复性(O2、CO、H2S)标准要求:O2≤1%;CO≤2%;H2S≤2%4.响应时间(O2、CO、H2S)标准要求:O2≤20s;CO≤60s;H2S≤60s5.报警误差(O2、CO、H2S)标准要求:O2:±0.1% vol/vol;CO:±15%;H2S:±15%FS6.绝缘耐压标准要求:常温下:≥100MΩ;湿热后:≥1MΩ。
绝缘强度应能承受500V AC电压lmin,试验期间不应发生放电和击穿现象,试验后检测仪功能正常。
7.方位试验(O2、CO、H2S)标准要求:方位0°示值误差:O2:±0.5% vol/vol;CO:±10%;H2S:±5%FS;报警误差:O2:±1.0% vol/vol;CO:±15%;H2S:±15%;旋转45°示值误差:O2:±0.5% vol/vol;CO:±10%;H2S:±5%FS;报警误差:O2:±1.0% vol/vol;CO:±15%;H2S:±15%;8.高温试验(O2、CO、H2S)标准要求:通电,试验温度(55±2)℃,保持时间2h。
期间不应发出报警信号或故障信号,外观不应有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1.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限空间作业已成为许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有限空间内气体浓度通常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准确监测和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气体检测仪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设备之一。
本文将探讨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希望通过对该标准的深度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重要性以及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2.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重要性有限空间作业通常指的是那些封闭、密闭或半封闭的工作环境,如罐舱、储槽、池塘、管道和槽等。
在这些场所内,气体浓度往往较高,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或缺氧的情况。
而这些气体的泄漏往往是由于设备损坏、操作不当或外部环境原因所导致。
必须借助气体检测仪对这些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防范潜在的危险。
3.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有害气体所设定的,旨在确保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情况下,这些标准是由相关的国际标准组织或行业协会制定的,并且要求检测仪在不同气体浓度下的响应时间、准确度、精确度等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还会要求检测仪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4.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数值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相关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实验。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浓度范围,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确定检测仪的数值标准。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他们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生产工艺、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以及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等因素。
在标准制定完成后,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认证程序来确保检测仪符合标准要求,并能准确、可靠地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文章写手,我的个人观点是,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仪的数值标准对于确保工作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气体检测仪选用标准(一)
气体检测仪选用标准(一)气体检测仪选用标准引言•气体检测仪在工业、化工、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选用合适的气体检测仪对于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标准选择要素•测量范围: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确保能够覆盖到相关气体的浓度。
•准确度:选用具备高准确度的气体检测仪,以确保测量结果可靠且准确。
•响应时间:考虑到某些特殊环境对响应速度的要求,选用具备较短响应时间的气体检测仪。
•安全性:确保所选气体检测仪符合相关安全认证标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易操作性:选用操作简单、易上手的气体检测仪,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
•易维护性:考虑设备的易维护性,包括易更换传感器、易清洁、易校准等因素。
常见气体检测仪标准1.国际标准:–ISO 6789: 提供有关气体检测仪校准和检测方法的标准,适用于各类气体检测仪。
–ISO 21501: 针对空气中微粒子的测量和计数,确保气体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行业标准:–GB/T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仪器的技术条件。
–GB/T :环境空气中VOCs浓度的衡量和评估,确保有效监测VOCs浓度。
3.应用标准:–HSE GS40/3:针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用于工业和化学领域。
–ANSI/UL : 适用于仪器设备的电气安全标准,确保仪器操作时的安全性。
选用气体检测仪的重要性•提高工作环境安全性。
•预防事故和化学泄露。
•保护员工健康。
•提高生产效率。
结论•在选用气体检测仪时,需要综合考虑测量范围、准确度、响应时间、安全性、易操作性和易维护性等要素。
•参考国际、行业和应用标准,选择符合需求且合格认证的气体检测仪。
•选用合适的气体检测仪,能够有效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和员工健康。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检定标准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检定标准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检定标准一般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定标准:
1. GB 1532
2.1-2017《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第1部分: 控制器要求与试验方法》
2. GB 15322.2-2017《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第2部分: 传感器要求与试验方法》
3. GB 15322.3-2017《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第3部分: 探测控制器》
4. GB 15322.4-2017《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第4部分: 传感器》
5. GB 15322.5-2017《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第5部分: 探测器、控制器和探测链路故障监视》
这些标准主要规定了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这些标准进行检定可以确保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报警,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HG23006—92
6 试验6.1 技术文件的审查送检仪器应备有下列资料:a.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b.使用说明书;c.其它有关材料。
6.2 试验条件6.2.1 环境温度:15℃~35℃6.2.2 环境湿度:≤85%RH6.2.3 供电电源a.直流电源;额定值±10%b.交流电源:220V+10% 220V-15%6.2.4 周围环境应无干扰检测的因素6.3 仪器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a.仪器外表涂层应色泽均匀,不得有明显的擦伤、露底、裂纹及起泡现象;b.紧固件、开关、旋钮等部件装配应可靠,使用方便,性能良好;c.仪器的结构应符合5.1要求;d.仪器的零点、量程、报警点三个电位器应调节方便,设置可靠;e.仪器通电检查其功能应符合5.2要求。
6.4 试验前的准备6.4.1 试验前仪器稳定时间按仪器生产厂家规定的稳定时间。
6.4.2 试验前调零经过6.4.1条规定的稳定时间后,在零气条件下调节仪器的零点使指示值为零。
6.4.3 试验前仪器标定经6.4.2条调零后,在通入标定气条件下调节仪器使其指示值与标定气浓度值相对应。
6.5 试验要求6.5.1 试验前按6.4条做好试验准备。
6.5.2 标准气选用该仪器检测气体与空气(或氮气)的混合气,按GB5274、GB5275配制,其浓度的不确定度在土3%以内。
6.5.3 试验时通气方法要严格模拟该仪器的使用情况a.泵吸式仪器,标准气流量要恒定在额定值,不应因入口压力变化而使标准气流量波动。
b.扩散式仪器,标准气接触检测器的压力要求恒定在常压(大气压)或一个微小的压力(其值不得超过100Pa),通气流量要恒定。
6.6 试验项目及方法6.6.1 示值误差试验a.示值误差指示值与标准气浓度值之差,用相对量表示,按下式计算:b.试验方法用仪器满刻度值(20±5)%、(40±5)%、(60±5)%、(80±5)%四种浓度的标准气分别通人仪器,待指示稳定后记录示值,每种浓度的标准气重复试验3次,各示值分别按上式计算示值误差,选其中最大者为仪器的示值误差。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代替 GB 3095—1996 GB 9137—88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空气 ambient air 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3.2 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0 μm 的颗粒物。1GB 3095 Nhomakorabea2012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 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971 空气质量 飘尘中苯并[a]芘的测定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 9801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GB/T 15264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9 环境空气 苯并[a]芘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47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8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483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 504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HJ 539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9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HJ 618 环境空气 PM10 和 PM2.5 的测定 重量法 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HJ/T 1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 年第 4 号)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 号)
我国标准对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有关规定
我国标准对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有关规定我国标准对工作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的有关规定王焕强一、针对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产品设计和性能的标准(一)《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是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对原《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0-94)的修订,增补了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
该规范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露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及原有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不进行任何改动仅增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的设计。
规范中的有毒气体(toxic gas)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睛、环氧乙烷、氯乙烯,是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中的极度、高度的危害气体,并根据规范修订时已有检测仪表确定的,还参照了日本标准规定的10种有毒气体。
该规范对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提出了计量器具制造认证和防爆性能认证的的要求,对石油化工企业在工艺装置、储运设施、有毒气体扩散与聚集场所等分别提出了检测点的位置、距离、风向和数量上的要求;对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构成和技术指标、检测器的选用、检测器的采样方式、指示报警器或报警器的基本功能和选用、报警值的设定和报警误差、检测报警仪的安装等均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GB12358-2006)规定了作业场所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等,适用于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氧气检验报警仪的生产和使用。
该标准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将检测报警仪分为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和氧气检测报警仪,其中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分电化学型、半导体型和光电离子(PID)型;按使用方式分便携式和固定式;按采样方式分扩散式和泵吸式等;按功能分气体检测仪、气体报警仪和气体检测报警仪,其中气体报警仪由检测器和报警器两部分组成,气体检测报警仪由检测器、指示器和报警器三部分组成。
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
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有毒气体检测仪,那可是守护我们安全的“超级卫士”,而它的标准就像卫士的行动准则,至关重要呢!对于有毒气体检测仪的检测范围标准,得涵盖常见的有毒气体吧?一氧化碳、硫化氢这些,就像危险名单上的常客,检测仪要是检测不了它们,那不是形同虚设吗?这检测范围得广,就像渔夫的网,要尽可能把各种“毒鱼”都捞起来。
而且对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检测范围也有不同要求。
在工厂里,可能需要检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在实验室,又得针对实验可能产生的特殊有毒气体进行检测。
这就像给不同的战场配备不同的武器,得精准才行。
精度标准也是关键。
有毒气体检测仪的精度就像狙击手的枪法,必须准啊!要是检测出来的数据偏差很大,那不是坑人嘛?比如实际一氧化碳浓度已经很高了,检测仪却显示正常,这就像给人们吃了颗虚假的定心丸,后果不堪设想。
高精度的检测仪能准确地告诉人们有毒气体的浓度,就像一个精准的温度计,能让人们清楚地知道环境的“热度”。
而且精度得在不同浓度下都有保证,不能在低浓度时就变得不准确,或者在高浓度时“爆表”失去作用。
响应时间标准也不能忽视。
当有毒气体出现的时候,检测仪得像警犬闻到气味一样迅速反应。
要是反应慢腾腾的,等它检测出来,人可能都已经中毒了,这不是搞笑吗?快速的响应时间能让人们及时采取措施,比如疏散人群、启动通风设备等。
这就像在火灾警报响起的时候,人们得第一时间逃生一样,每一秒都很关键。
不同类型的有毒气体,响应时间标准也有差异,但总体来说,都得足够快,不能让危险有可乘之机。
稳定性标准也很重要。
有毒气体检测仪不能像个喜怒无常的小孩子,一会儿准一会儿不准。
它得像一座坚固的灯塔,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稳定。
无论是高温、低温环境,还是潮湿、干燥的条件,它都得正常工作。
就像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无论在什么天气下比赛,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如果检测仪在恶劣环境下就出问题,那在一些特殊的工业环境或者户外环境中,它就成了累赘,根本无法保障人们的安全。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标准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检测标准气体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环保、公安等领域。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是一种集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检测于一体的多功能检测仪器。
其检测准确性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统一的检测标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检测标准应包括对于不同气体的检测范围和精度要求。
对于可燃气体的检测范围,应覆盖常见的可燃气体种类,如甲烷、乙烷、丙烷等,并且在不同浓度下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
对于有毒气体的检测范围,应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常见有毒气体,并且能够在低浓度下进行准确检测。
同时,对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测范围和精度也应有相应的规定,以确保检测仪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其次,检测仪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也是检测标准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检测仪器需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气体浓度进行准确响应,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检测仪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检测性能,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而产生误差。
因此,检测标准需要对于响应时间和稳定性进行明确规定,以确保检测仪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满足要求。
另外,检测仪器的报警功能也是检测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
检测仪在检测到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应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现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因此,检测标准需要对于报警方式、报警灵敏度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检测仪在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发出警示。
最后,对于检测仪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在检测标准中进行规定。
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维护对于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检测标准需要对于检测仪的日常使用、定期校准、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使用人员能够正确操作检测仪,并保证其长期稳定的工作性能。
综上所述,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的检测标准应包括对于检测范围、精度要求、响应时间和稳定性、报警功能以及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气体检测仪相关国家标准
• JJG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 参考类标准
• GBZ2.1-2007《职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查找毒气的PC-TWA//PC-STEL/MAC
• GB T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查找毒气的IDLH和ppm&mg/m3的换算
• 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可燃气浓度小于20%LEL情况下可以动火
体墙,实体墙靠近释放源一侧设置检测点设置在2区的在线分析仪标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 控制室、机柜间、变电所的空调引风口、电缆沟和电缆桥架静茹建筑物的洞口 • 工艺阀井、底坑及排污场所,且可能聚积比重大于空气的气体的地方
• 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 • 释放源处于露天或敞开式厂房的设备区域,检测点和释放源的距离
区域分级
有 气体分级和分组
0区 1区
没有
要检测氧气或毒 气吗?
要
不要
和气体检测无关
不用考虑气体检测仪的防爆等级,只需要考虑防护等级、 CMC和适用的性能功能即可
防爆标志
防爆方式 本安:ia或ib 隔爆:d
气体分级 I IIA IIB IIC
气体分组(燃点) 85<T6≤100 100<T5≤135 135<T4≤200 200<T3≤300 300<T2≤450 450<T1
分开。 • 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安电路不允许共用同一电缆或同一钢管,但分别屏蔽除外。 • 本安及关联设备电路配线中的电缆、钢管、端子板应有蓝色标志(缠胶带)。盘内本安电缆分扎 • 本安电路原则上不接地,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按产品说明书,电缆屏蔽层仅许一处接地,并应在非危险场所进行接地。 •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机架、金属电缆保护管、电缆金属护套等非带电裸露部分应用大于4平方多股软绞线接地。 • 危险场所电气 开盖前断电或检测可燃气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检测仪安装、选型、应用设计(和用户现场应用相关)
• • • •
比较类似
气体检测仪计量(和CMC计量证、第三方计量相关)
• • • • 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 JJG695-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JJG365-2008《电化学氧测定仪》 GBZ2.1-2007《职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查找毒气的PC-TWA//PC-STEL/MAC GB T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查找毒气的IDLH和ppm&mg/m3的换算 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可燃气浓度小于20%LEL 情况下可以动火…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JJG551-2003《二氧化硫气体检测仪》 JJF1433-2013《氯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AQT3044-2013《氨气检测报警仪技术规范》
10
气体检测仪能取得 的最高防爆等级为 EXiaIICT6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 MSA 2014
爆炸区域配线工程和关联设备
配线工程
配线方式
本质安全 型电气设 备的配线 工程 低压镀锌 钢管配线 工程 爆炸危险区域 0区 适用 1区 适用 2区 适用
本安电路的关联设备
不适用
适用
适用
11
© MSA 2014
1区
2区
2.无火花型
n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爆炸性气体和危险场所等级划分的作用 用户的责任:根据气体的种类和泄漏程度定义自 己的区域,确定需要购买的气体检测仪应具备什 么样的防爆等级。 气体检测仪厂家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设计、生产 并认证,取得防爆等级证书。
买方只要购买的气体检测仪防爆等级不低于自己 区域等级所要求的,即是安全的。
附注 两道隔墙门框 之间的净距离 不应小于2米
6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爆炸性气体的分级与分组
爆炸性气体都能在下面的坐标上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
• 纵轴是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比划分出气体的分级 • 横轴是按气体的引燃温度划分出气体的分组
7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术语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MAC PC-STEL
PC-WTA
IDLH
14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一般规定
气体探测器种类的选择
• 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 不能到达MAC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 • 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能达到MAC,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 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 • 可燃气体月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有毒气体浓度也 可能达到MAC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探测器 • 同一种气体,即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应只设置有毒气器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现场报警器和有人值守的控制室或现场操作室,并且进行声光报警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系统供电
• 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现场,应采用UPS供电
• 加油站、加气站、分散或独立的系统,可采用普通供电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检测点的确定(探头位置)
一般原则
• 气体易于累积和便于检查的地方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12
© MSA 2014
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术语 一般规定 检测点的确定 报警系统的性能、选用及设置
可燃气和毒气探测器的安装
提供了可燃性气体的分级、分组、闪点、燃点、 爆炸极限、和空气比重
13
提供了常用毒气的参数
买方的区域划分和卖方的产品防爆认证所要共同 遵守的规则
9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用户对气体检测仪防爆等级的选择
用户
没有
有爆炸性气体吗? 有 区域分级 0区 1区 气体分级和分组 不用考虑气体检测仪的防爆等级,只需要 考虑防护等级、CMC和适用的性能功能即可 要检测氧气 或毒气吗? 要 不要 和气体检测无关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电线要求、布线、接线要求
电缆要求耐压500V,隔爆线径大于1.5平方、本安0.5平方铜线,聚氯乙烯绝缘屏蔽电缆,有震动 的最好多股电缆。
电缆位于爆炸场所部分不许有接头,否则用防暴接线盒。 电气电路的连接件都要用防暴型(分线盒、接线盒、接头、挠性软管等) 挠性软管要用在仪表进线口或钢管与仪表难连接的地方。
Because every life has a purpose…
气体检测仪相关的国家标准
高选望 2014年12月
© MSA 2014
气体检测仪的相关标准分类
气体检测仪设计、测试、认证类(和产品设计、认证相关)
• • • • • • • GB4208-2008/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毒气检测报警仪设计参考 GB16808-2008《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CCCF认证的参考标准 GB15322.1-2003 《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CCCF认证的参考标准 GB15631-2008《特种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CCCF认证参考标准 GB3868.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防爆等级认证 GB3868.4 -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防爆等级认证 劳人护(87)36《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AQ3036-20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灌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计规范》
参考类标准
• • •
© MSA 2014
GB4208-2008/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3
© MSA 2014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劳人护(87)36和GB50058-2014
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产生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引起 燃烧或爆炸事故
爆炸性危险区域划分
爆炸性危险区域范围(GB50058-2014罗列很多实例) 爆炸性危险物质的分级、分组
可燃气体探测器要求三证: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CCCF认证 有毒气体探测器要求两证: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采用两级报警(控制系统)
• 同一级别的报警中,有毒气体的报警优先 • 二级报警优先于以及报警
15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控制系统)
5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适用气体检测,略过) 非开敞式厂房的危险区域范围划分 开敞式或半开敞式厂房的危险区域划分 集中设置在露天的装置和设备作为一个整体的危险区域划分 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场所的等级划分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的使命…
气体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按照实际场所,界定立体空间哪些地方属于0区、1区、2区或非危险区域:
◘ ◘ ◘
可燃气:每隔15米设置一台探测器,且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不大于7.5米 毒气:距离释放源不大于1米 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除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测点,还应在厂房最高点易于 气体聚积处设置检测点(比重和空气的比重大于1.2) 装卸设施区域、装卸码头、液化烃灌装站、氢气灌瓶间分别有特别规定
爆炸性物质分类、分级与分组
爆炸性物质分类
Ⅰ类 矿井甲烷 Ⅱ类 爆炸性气体、蒸汽(又分为ⅡA、ⅡB和ⅡC,气体检测仪适用对象)
爆炸性气体的分级与分组
在标准实验条件下,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比分级(和甲烷点燃电流比较)
按气体的引燃温度分组(共分6组:T1、T2、T3、 T4、T5、T6 )
多股线互相连接及线与端子连接要用压接的方法(使用线鼻子)。
危险场所必须用镀锌钢管配线工程(穿管 )。 钢管与钢管、管与连接附件、管与仪表进线的连接必须用螺纹连接,有效啮合扣数不小于6扣。 明敷穿镀锌钢管或钢板线槽,暗敷在混凝土里要穿钢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1.5倍。暗敷于土壤 中要用凯装电缆。所有敷设高低压分开。
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安电路不允许共用同一电缆或同一钢管,但分别屏蔽除外。
本安及关联设备电路配线中的电缆、钢管、端子板应有蓝色标志(缠胶带)。盘内本安电缆分扎 本安电路原则上不接地,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按产品说明书,电缆屏蔽层仅许一处接地,并应在非 危险场所进行接地。 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机架、金属电缆保护管、电缆金属护套等非带电裸露部分应 用大于4平方多股软绞线接地。 危险场所电气 开盖前断电或检测可燃气浓度。
气体分组(燃点) 防爆标志 防爆方式 本安:ia或ib 隔爆:d 气体分级 I IIA IIB IIC 85<T6≤100 100<T5≤135 135<T4≤200 200<T3≤300 300<T2≤450 450<T1
仪表表面最高温度 T6≤85℃ T5≤100℃ T4≤135℃ T3≤200℃ T2≤300℃ T1≤450℃
◘ ◘
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密封处;液体和气体采样口;液体排液(水)口和气体放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