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乳制品相关标准汇总

合集下载

乳制品 国家 标准

乳制品 国家 标准

乳制品国家标准乳制品是指以动物乳汁为原料,经过加工制作的各种食品,包括牛奶、奶酪、酸奶、黄油等。

乳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还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

为了保障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以规范乳制品的生产与销售。

在中国,乳制品的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

根据《乳制品国家标准》,乳制品的生产应符合一系列的规定,包括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卫生条件、包装标识等方面。

首先,乳制品的原料应当选择新鲜、优质的动物乳汁,并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不含有有害物质。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另外,乳制品的包装标识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包括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除了中国的国家标准外,其他国家也都有相应的乳制品国家标准。

例如,美国的乳制品国家标准由美国农业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

美国的乳制品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牛奶的质量标准、奶酪的制作标准、酸奶的添加剂标准等内容。

在欧洲,欧盟也颁布了统一的乳制品国家标准,以保障欧洲各国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

乳制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与销售,才能保证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也应当注重产品的包装标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的来说,乳制品国家标准是保障乳制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各国都应当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

只有如此,才能让消费者放心食用乳制品,促进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国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升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造福全球消费者。

乳品类国标及限量标准

乳品类国标及限量标准

生鲜奶、巴氏杀菌乳 、UHT灭菌乳
9种磺胺类药物
牛奶和奶粉 抗生素
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青霉素G 、青霉素V、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萘夫西 林和双氯西林
GBT 22975-2008
牛奶和奶粉
头孢匹林、头孢氨苄 、头孢洛宁、头孢喹 肟
GBT 22989-2008
Hale Waihona Puke 喹诺酮类牛奶喹诺酮类药物
GB 29692-2013
出口牛奶
SNT 3256-2012
呋喃四项
牛奶、奶粉 牛乳及其制品、奶油 及新鲜猪组织(肝、 肾、血及瘦肉)等食 品 乳和乳制品
呋喃唑酮、呋喃它酮 、呋喃妥因和呋喃西 林代谢物 黄曲霉毒素M1和B1
GBT 22987-2008
GB 500924-2010
黄曲霉毒素M1
GB 541337-2010
黄曲霉毒素
牛奶和奶粉
黄曲霉毒素B1、B2、 G1、G2、M1、M2
GBT 23212-2008
牛乳
黄曲霉毒素M1
NYT 1664-2008
牛奶和奶粉
曲霉毒素M1、B1、B2 、G1、G2
SNT 1664-2005
牛奶和奶粉 磺胺类
16种磺胺类药物
GBT 22966-2008
第一法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 法:第二法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 第三法 免疫层析净化荧光分光度法;第四法 双 素M1 的测定 流向酶联免疫法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牛奶中:AFB1检测限 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 0.002μg/kg,AFB2检测限0.001μg/kg,AFG1和 毒素B1、B2、G1、G2 AFG2检测限0.003μg/kg,AFM1和AFM2检测限 、M1、M2的测定 液相 0.005μg/kg;奶粉中:AFB1检测限0.02μg/kg, AFB2检测限0.01μg/kg,AFG1和AFG2检测限0.03 色谱-荧光检测法 μg/kg,AFM1和AFM2检测限0.05μg/kg; 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 农业行业标准;双流向酶联免疫法;标准适用于 的快速检测 双流向 生牛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和乳粉中黄曲 霉毒素M1的测定;检测限为0.5μg/kg 酶联免疫法 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免疫亲和柱和高效液 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 相色谱法;测定牛奶、奶粉、低脂和脱脂牛奶、 毒素M1、B1、B2、G1 低脂和脱脂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B1,B2, G1,G2的含量;奶粉最低检测限0.08μg/kg,牛 、G2含量的测定 奶最低检测限0.008μg/L;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十六种药物分别为磺胺醋 酰,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吡啶,磺胺甲氧哒嗪, 牛奶和奶粉中16种磺 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基异恶 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 唑,磺胺邻二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 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 二甲嘧啶,磺胺喹恶啉,磺胺嘧啶,磺胺噻唑, 谱法 磺胺甲噻二唑,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二甲异恶唑 等16种磺胺药物;牛奶中的检测限为1.0μg/kg; 奶粉中的检测限为4.μg/kg;

与酸奶相关的食品标准与法规

与酸奶相关的食品标准与法规

与酸奶相关的食品标准与法规酸奶生产的过程涉及到牛场、奶牛、牛奶、酸奶、酸奶的包装和储藏相关的食品标准与法规。

一、查阅的相关标准1 DB13T 1365-2011 生鲜牛乳收购管理规范2 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1号修改单)3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 GB 13078.1-2006 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亚硝酸盐允许量5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6 GB 1930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7 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8 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9GB 4789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10 GBT 21704-2008 乳与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11 NYT 1678-2008 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双缩脲比色法12 QBT 4575-2013 食品加工用乳酸菌13GBT 8186-2011 挤奶设备结构与性能二、此次查阅与酸奶相关的标准与法规,我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1 奶牛场的环境设计与设施的卫生1)场址要求奶牛场应建立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地势高燥、环境幽静、无有害体、烟雾、灰沙及其他污染的地区,并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

2)场区的布局与设施要求(1)场内的饲养区、生活区布置在场区的上风、高燥处,兽医室、产房、隔离病房、贮粪场和污水处理池应布置在场区的下风、较低处。

(2)场区内的道路坚硬、平坦、无积水,牛舍、运动场、道路以外地带应绿化。

(3)场区牛舍应坐北朝南,坚固耐用,宽敞明亮,排水通畅,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夏季应增设电风扇或排风扇通风降温。

饲养区门口通道地面设 3.8m×3m×0.1m的消毒池,人行通道除设地面消毒池外,增设紫外线消毒灯。

乳及乳制品标准大全

乳及乳制品标准大全
罐头食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六、食品标签
GB 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3432-2004
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9685-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9-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90-1988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6树脂卫生标准
GB 16332-1996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7326-1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7327-199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卫生标准
GB 18192-2000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本复合材料
GB/T 4768-1995
防霉包装
SB/T 229-2007
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产品包装技术要求
QB 1014-1991
食品包装纸
QB 1231-1991
液体包装用聚乙稀吹塑薄膜
QB 2388-1998
食品包装容器用聚氯乙烯粒料
QB/T 3531-1999
液体食品复合软包装材料
QB/T 3600-1999
乳及乳制品标准大全
NY/T 5050-2001
无公害食品牛奶加工技术规范
NY/T 5298-2004
无公害食品乳粉加工技术规范

乳品安全标准

乳品安全标准

乳品安全标准乳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乳品安全标准。

我国也不例外,以下是中国乳品安全标准的相关内容。

1.乳制品分类根据不同的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性质,我国将乳制品分为牛奶、发酵乳、奶粉、婴幼儿配方乳粉、成人配方乳粉、奶酪和乳清粉等七类。

2.标准制定机构我国乳品安全标准的制定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下设的乳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我国的乳品安全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标准、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三个方面。

(1)基本标准乳品生产和销售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包括乳品的安全、质量、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要求。

基本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食品卫生标准,即《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乳品的卫生指标要求;另一类是行业标准,即《乳及乳制品工业标准》等各种标准。

(2)产品标准乳制品从制成品到销售环节,每个环节均有严格监管,并制定了相应产品标准。

食品行业标准种类繁多,我国有《牛奶及乳品质量安全标准》、《风干奶酪》、《液体奶乳及乳制品》、《婴幼儿和成人配方奶粉》等相关产品标准。

(3)检验方法乳制品的检验方法是衡量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我国对乳制品的检验方法主要包含三类:一是物理化学检验方法,包括密度、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二是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脲酸链球菌等;三是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酵母菌、真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

我国乳品安全标准的管理主要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负责。

目前,我国的乳品管理方案主要包括证照管理、生产、加工和贮存管理、销售管理和市场监督等方面。

(1)证照管理乳制品企业必须取得食品安全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对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2)生产、加工和贮存管理乳制品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必须保持卫生、干净,使用的原材料也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国家乳制品相关标准汇总

国家乳制品相关标准汇总

国家乳制品相关标准汇总乳及乳制品标准推荐三⿅牌婴幼⼉奶粉重⼤⾷品安全事件发⽣后,党中央、国务院⾼度重视,及时部署了对这⼀事件的处置⼯作。

为了帮助⼴⼤乳及乳制品⽣产企业规范组织⽣产,现将部分国内外乳及乳制品相关标准推荐给⼴⼤⽤户。

推荐标准⽬录⼀、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品⽣产许可证管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炼乳、奶油、⼲酪。

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巴⽒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酪)。

在⽣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和产品品种,即乳制品[液体乳(巴⽒杀菌乳、灭菌乳、酸⽜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酪)]。

乳制品⽣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501。

尚未纳⼊本细则管理的其他乳制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管理。

具体办法另⾏制定。

、基本⽣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液体乳。

1.巴⽒杀菌乳(1)基本⽣产流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巴⽒杀菌-冷却-灌装-冷藏(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标准化、巴⽒杀菌、灌装、冷藏、设备的清洗。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产过程中微⽣物污染导致产品变质;⽣产过程中杀菌剂或清洗剂残留导致产品异味;产品贮藏温度不适宜导致变质。

2.灭菌乳(1)基本⽣产流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预热- 均质-超⾼温瞬时灭菌(或杀菌) -冷却 -⽆菌灌装(或保持灭菌) -成品储存(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预处理、标准化、超⾼温瞬时灭菌(或杀菌)、⽆菌灌装(或保持灭菌)、设备的清洗。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原料乳品质不良,造成产品不良风味和⼝感;超⾼温灭菌或⽆菌灌装过程中微⽣物污染,导致产品坏包;杀菌剂或清洗剂残留导致产品异味;灭菌温度和时间不适宜,导致产品稠厚感,并且⾊泽异常。

3.酸⽜乳1)基本⽣产流程凝固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发酵菌种⼧灌装T发酵T冷却T冷藏搅拌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发酵菌种—发酵-添加辅料-冷却-灌装-冷藏(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标准化、发酵剂的制备、发酵、灌装、设备的清洗。

乳制品 标准

乳制品 标准

乳制品标准
乳制品的标准因国家和产品类型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乳制品标准和相关规定:
1.GB 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适用于生乳,是其他乳
制品的基础标准。

2.GB 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适用于以牛乳为
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加工工序后得到的巴氏杀菌乳。

3.GB 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适用于以牛乳为原料
经灭菌等加工工序后得到的灭菌乳。

4.GB 131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炼乳,适用于以牛乳、羊乳为
原料,经浓缩、干燥制成的炼乳。

5.GB 19646-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适
用于以牛乳、羊乳为原料,经过分离、搅拌、压炼等工序制成的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

6.GB 251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适用于以干酪为主
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经加工制成的再制干酪。

7.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适用于以牛乳、羊乳
为原料,经过乳酸菌等发酵工艺制成的发酵乳。

8.GB 1964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适用于以牛乳、羊乳为
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粉状乳制品。

这些标准对乳制品的原料、加工工艺、包装、储存、运输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各国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

中国纯牛奶标准和国际标准

中国纯牛奶标准和国际标准

中国纯牛奶标准和国际标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之一,牛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其质量和标准备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国纯牛奶标准和国际标准是牛奶行业中的重要指导,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纯牛奶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牛奶质量和安全的相关规定。

中国纯牛奶标准主要包括对牛奶的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残留物质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对于牛奶中脂肪、蛋白质、乳糖、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含量都有详细的规定。

此外,对于牛奶的理化指标如密度、酸度、加热稳定性等也有明确的要求。

微生物指标方面,中国纯牛奶标准对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限定也十分严格。

此外,对于牛奶中的残留物质如抗生素、激素、农药等也有相应的规定。

国际标准则是指国际上通行的关于纯牛奶质量和安全的相关规定。

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乳品联合会(IDF)等机构制定并发布。

国际标准与中国纯牛奶标准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比如对于牛奶中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基本相似。

然而,在一些特殊要求上,国际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和细致,比如对于某些残留物质的限定更为严格。

中国纯牛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牛奶的质量和安全。

中国纯牛奶标准是根据国内牛奶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的,更贴近中国市场的需求。

而国际标准则是在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标准,更具有普适性和国际性。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借鉴,共同推动着全球牛奶行业的发展。

在实际生产中,牛奶生产企业需要严格遵守中国纯牛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出的牛奶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牛奶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中国纯牛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牛奶质量和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奶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应认真遵守和执行这些标准,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纯牛奶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及乳制品标准推荐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部署了对这一事件的处置工作。

为了帮助广大乳及乳制品生产企业规范组织生产,现将部分国内外乳及乳制品相关标准推荐给广大用户。

推荐标准目录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炼乳、奶油、干酪。

乳制品的申证单元为3个: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和产品品种,即乳制品[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调味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

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501。

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其他乳制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液体乳。

1.巴氏杀菌乳(1)基本生产流程原料乳验收宀净乳宀冷藏宀标准化宀均质-巴氏杀菌-冷却-灌装-冷藏(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标准化、巴氏杀菌、灌装、冷藏、设备的清洗。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导致产品变质;生产过程中杀菌剂或清洗剂残留导致产品异味;产品贮藏温度不适宜导致变质。

2.灭菌乳(1)基本生产流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预热- 均质-超高温瞬时灭菌(或杀菌) -冷却 -无菌灌装(或保持灭菌) -成品储存(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预处理、标准化、超高温瞬时灭菌(或杀菌)、无菌灌装(或保持灭菌)、设备的清洗。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原料乳品质不良,造成产品不良风味和口感;超高温灭菌或无菌灌装过程中微生物污染,导致产品坏包;杀菌剂或清洗剂残留导致产品异味;灭菌温度和时间不适宜,导致产品稠厚感,并且色泽异常。

3.酸牛乳1)基本生产流程凝固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入发酵菌种宀灌装T发酵T冷却T冷藏搅拌型: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入发酵菌种—发酵-添加辅料-冷却-灌装-冷藏(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标准化、发酵剂的制备、发酵、灌装、设备的清洗。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产品质地不均,有蛋白凝块或颗粒,不粘稠;产品缺乏发酵乳的芳香味,酸度过高或过低;乳清分离,上部分是乳清,下部分是凝胶体;微生物污染,有菌体生长或胀包。

(二)乳粉1.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1)基本生产流程全脂(全脂加糖)乳粉:原料乳验收—净乳—冷藏—标准化(全脂加糖乳粉)—冷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筛粉晾粉或经过流化床—包装脱脂乳粉:原料乳验收—净乳—标准化(分离脂肪)—(脱脂乳)冷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筛粉晾粉或经过流化床—包装(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验收、标准化、预热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包装。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乳粉水分含量高;乳粉溶解性下降;乳粉有脂肪氧化味;细菌指标超标。

2.调味乳粉(1)基本生产流程原料乳验收—净乳—杀菌—冷藏—标准化(添加营养强化剂等其他辅料)T杀菌浓缩T喷雾干燥T筛粉晾粉(或经过流化床)T包装—均质—冷藏(2 )关键控制环节原料乳及辅助原料验收;标准化;预热杀菌;均质;浓缩;喷雾干燥;包装。

(3 )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乳粉水分含量高;乳粉的溶解性下降;乳粉有脂肪氧化味;乳粉的色泽较差;杂质度高。

(三)其他乳制品1.炼乳(1)基本生产流程原料乳验收T净乳T冷藏T标准化T预热杀菌T真空浓缩T冷却结晶T装罐T成品储存(2 )关键控制环节原料乳的验收;杀菌及灭菌;成品的灌装。

(3 )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变稠;脂肪上浮;乳糖结晶;钙盐沉淀;霉菌污染;胀听;褐变。

2.奶油(1)基本生产流程原料乳T净乳T脂肪分离T稀奶油T杀菌T发酵T成熟T搅拌T排除酪乳宀奶油粒宀洗涤T压炼T包装(2 )关键控制环节原料乳的验收、发酵、杀菌、成品的灌装。

(3 )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水分过多;有异味;有色斑;有孔空隙;杂菌污染。

3.干酪1)基本生产流程原料乳T净乳T冷藏T标准化T杀菌T冷却T凝乳T凝块切割宀搅拌宀排出乳清宀成型压榨T成熟T包装(2)关键控制环节原料乳的验收、杀菌、发酵、包装。

(3)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水分过多;有异味;发霉;杂菌污染。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工厂应建在交通方便、有充足水源的地区。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污染。

厂区内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沥青或其他硬质材料,其他区域应绿化。

防止尘土飞扬、积水。

车间设置应包括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生产车间包括收乳车间、原料预处理车间、加工车间、半成品贮存及成品包装车间等。

辅助车间包括检验室、原料仓库、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为生产服务所设置的必需场所。

生产车间设置应按生产工艺流程需要,有序而整齐地布局。

同时,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操作需要和生产操作区域清洁度的要求进行隔离,防止相互污染。

生产车间内的墙壁、屋顶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易清洗的浅色防腐材料建造。

不得有霉菌生长。

贮存巴氏杀菌乳和酸牛乳的成品库房应必备冷库及相应的制冷设备,以满足产品的贮存要求。

采用干法生产工艺生产的乳粉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必须达到净化车间的要求,具备独立的空调系统(不得使用家用空调替代);空气净化系统;内部采用彩钢板作为隔断,地面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作,确保生产环境达到恒温恒湿及空气的净化。

车间内应区分关键卫生区和一般卫生区,裸露的乳粉原料应保持在关键卫生区内,并保证关键卫生区的气压高于一般卫生区。

关键卫生区内的空气应采用臭氧定时杀菌。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液体乳(1)巴氏杀菌乳必备的生产设备储奶罐;净乳设备;均质设备;巴氏杀菌设备;灌装设备;制冷设备;清洗设备;保温运输工具。

(2)灭菌乳必备的生产设备储奶罐;制冷设备;净乳设备;均质设备;超高温灭菌设备;无菌灌装设备;清洗设备。

通过保持灭菌方式生产的产品,也称二次灭菌乳,其必备的生产设备为:储奶罐;制冷设备;净乳设备;均质设备;高温保持灭菌设备;灌装设备;清洗设备。

(3)酸牛乳必备的生产设备储奶罐;净乳设备;均质设备;发酵罐;制冷设备;杀菌设备;灌装设备;清洗设备;保温运输工具。

2.乳粉(1)湿法工艺生产必备的生产设备储奶设备;净乳设备;制冷设备;配料设备(不包括全脂乳粉);浓缩设备;杀菌设备;喷雾干燥设备;包装设备;清洗设备。

(2)干法(干混)工艺生产必备的生产设备原料的计量设备;混合设备;半成品和成品的计量设备;包装物的杀菌设备;带有自动计量、校正系统的封闭式全自动包装机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全脂加糖奶粉不得采用干法(干混)工艺生产3.其他乳制品(1)炼乳必备的生产设备储奶罐;净乳设备;杀菌设备;浓缩设备;灌装设备;清洗设备。

企业如果使用乳粉作为生产原料,生产设备可以不要求储奶罐和净乳设备。

(2)奶油必备的生产设备储奶罐;净乳设备;制冷设备;脂肪分离设备;杀菌设备;压炼设备;包装设备;清洗设备。

如果使用稀奶油生产无水奶油,则生产设备中不需要储奶罐和净乳设备。

(3)干酪必备的生产设备储奶罐;净乳设备;制冷设备;杀菌设备;搅拌设备;凝乳设备;压榨设备;清洗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GB5408.1-1999《巴氏杀菌乳》;GB5408.2-1999《灭菌乳》;GB2746-1999《酸牛乳》;GB19302-2003《酸乳卫生标准》;GB5410-1999《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GB5415-1999《奶油》;GB5417-1999《全脂无糖炼乳和全脂加糖炼乳》;GB5420-2003《干酪卫生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生产乳制品所用的原辅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不得使用乳制品以外任何蛋白质或其他非食用原料制成的产品作为生产原料。

牛乳应当符合GB/T6914《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的规定。

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应当符合GB5410 《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和调味乳粉》的规定。

生产用水必须符合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一)液体乳。

1.分析天平(0.1mg);2.干燥箱;3.离心机(符合GB5413.29);4. 蛋白质测定装置;5.恒温水浴锅;6.杂质度过滤机;7.灭菌锅;8.生物显微镜;9.微生物培养箱;10.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二)乳粉。

1.分析天平(0.1mg);2.干燥箱;3.离心机(符合GB5413.29);4.杂质度过滤机;5.不溶度指数搅拌器;6.蛋白质测定装置;7.恒温水浴锅;8.灭菌锅;9.生物显微镜;10.微生物培养箱;11.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三)其他乳制品。

1.分析天平(0.1mg);2.干燥箱;3.恒温水浴锅;4.离心机;5.蛋白质测定装置(仅适用于炼乳);6.灭菌锅;7.生物显微镜;8.微生物培养箱;9.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七、检验项目乳制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岀厂检验分别按照下列表格中所列岀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

乳制品中添加的营养强化剂,应根据企业标准或产品标签明示的含量进行发证检验和监督检验,同时应符合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

企业的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注:依据标准、等。

注:依据标准、等。

注:依据标准、、等。

注:依据标准、等。

注:依据标准、等注:依据标准、等。

注:依据标准、等。

企业可以采用快速检验方法或设备代替上述检验设备进行产品检验,但是必须建立校验规程,定期对检验方法或设备校准,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八、抽样方法液体乳类、其他乳制品类:根据企业所申请取证的产品品种,每个品种均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

乳粉类:如果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只对该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如调味乳粉、全脂加糖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抽样时应按上述排列顺序,抽取一种产品进行检验在企业的成品库内随机抽取发证检验样品。

所抽样品须为同一批次保质期内的产品,抽样基数不得少于200 个最小包装。

巴氏杀菌乳、灭菌乳、酸牛乳抽样数量不少于20 个最小包装(总量不少于3500ml );乳粉、炼乳、奶油、干酪、抽样数量不少于10 个最小包装(总量不少于3000g)。

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

样品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

封条上应当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封样日期。

由于酸奶、巴氏杀菌乳产品保质期较短,保存温度较低,应注意样品的保存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