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3.2.1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一课时)

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一课时)

学案NO:009 地理(鲁教版)必修二中学配餐制教学学案班级:姓名:学号:评价: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目标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目标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及相关类型;目标3:能够结合实例分析说出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能做出适当的评价;【主干基础知识梳理】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环境。

(2)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政府政策等。

2.区位因素的变化(1)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2) 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知识、技术、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4)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自我检测】1.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B.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仍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2.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3.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高级时装厂【问题与例题】问题一:读教材图3-2-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课堂活动1】读教材图3-2-1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世界的主要工业区有哪些?(2)它们具有怎样的分布特点?(3) 它们的形成原因如何?问题二:如何判断工业的指向类型?【课堂活动2】判断影响下列工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因素制糖工业—,家具厂—,啤酒厂、饮料厂—,冶炼厂—,制衣厂—,宇航工业—,电子计算机装配厂—。

高中地理必修2 教案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必修2 教案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必修2 教案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掌握并分析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各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2.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3.通过探讨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5分钟后回答问题,看谁完成的最好。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①________、能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②________、政策、运输、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③____获得最高利润。

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点名要求学生来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思考:1.想一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为什么?2.思考: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带,试分析原因。

3.讨论: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结合实例(钢铁工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时间早期(19世纪)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示意图(→近距离运输、⇒远距离运输)主导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科技的发展煤炭炼铁______技术的进步_______条件的发展区位选择原则靠近____________靠近______________靠近______________工业类型________导向型________导向型________导向型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原料的影响趋____,交通和市场的影响趋____实例英国伯明翰、德国鲁尔区等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等上海的宝钢、日本的福山钢铁工业、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读“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如图所示,a、d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3.2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3.2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地理环境和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调查不同工业类型,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过程】模块一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与环境因素:_____、水源、_____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交通运输、_______、地区发展水平、政策等。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变化:(1)工业发展早期:_____往往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

(3)现代社会:知识、_____、劳动力_____以及环境_____等成为重要因素。

(4)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对工业区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工业布局:需考虑影响企业生产_____的区位因素,其中市场其规模、需求、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都对企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3.工业联系:(1)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或_________,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产业链。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为共享公用基础设施,或考虑到___________等,导致工业集聚,形成联系。

(3)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连一连]将下列各工厂及其主导区位因素连线。

【思考1】工业集聚都是为了降低运费成本吗?三、案例:长江沿岸三大钢铁基地的区位分析1.武汉钢铁基地:2.攀枝花钢铁基地:(1)自然区位:矿产资源_____;_____充足;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区位:交通便利;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销往国外。

(模块二关键能力•素养形成能力1 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典例示范】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3.2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3.2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观察和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相关因素,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特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观察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料,提取有效信息,为学习工业区位选择奠定基础。
2.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方面具备一定经验,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论。
3.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有限,需要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一地区工业布局的优势和不足。”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地区,从土地、劳动力、原料、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工业布局的特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定地区的工业区位选择合理性。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展示,共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特点。
2.强调工业区位选择与资源、环境、经济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业发展观念。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介绍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包括工业区位、工业布局等,并阐述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如土地、劳动力、原料、市场、交通、政策等。

3.2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3.2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案例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策略等。这些内容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案例,如从地理、经济、社会、技术等角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讨论和分析中相互启发,共同提高。通过本案例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了解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地域观念。
2.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如资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等。
2.讲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等。
3.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工业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学小组讨论
五、案例亮点
1.结合生活实际:本节课以某沿海城市的工业发展为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地理 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一、教材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通过重点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旨在阐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一目“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材在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第二目“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包括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三个部分。

第三目“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概要的阐述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4、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5、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四、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农村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不熟悉,以讲为主,多分析一些案例。

五、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板书]: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生: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

3.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鲁教版必修二高一下学期

3.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鲁教版必修二高一下学期
4.讲解我国工业布局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2.各小组结合教材和案例,讨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形成共识。
3.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论述:
-工业区位选择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如何在工业发展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
4.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导向,分析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以图表或文字形式进行总结。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因素会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哪些因素不会。
2.选择题:给出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
3.问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业区位选择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观察身边的工业现象,思考工业区位选择对企业、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选取一个具体案例,进行不少于500字的描述和分析。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需结合课堂所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2.字迹工整,语言表达清晰,论述合理,具备一定的逻辑性。
3.提交作业时,请附上相关资料、图表等,以支持你的观点。
4.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以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1.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理解程度,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3.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反思和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工业区位选择知识,分析自己家乡或熟悉地区的工业布局,列举影响其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并撰写一篇分析报告。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求逻辑清晰、分析深入,能结合地图和数据资料进行论述。
2.教学目标:
(1)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规律;
(2)强调工业区位选择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环保意识。
2.教学方法:
2.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布局问题,积极参与到工业区位选择的相关讨论中,提高社会责任感;
3.理解不同地区工业区位选择的差异,尊重地域特色,树立全球视野;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协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b.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c.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拓展:
a.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案例和前沿动态;
b.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业布局,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阅读一篇关于工业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术论文,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并撰写一篇读后感。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高中地理3.2影响工业的区位(学案)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3.2影响工业的区位(学案) 鲁教版必修2

3.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引入:邹城科澳电解铝厂-----在发展电解铝工业时,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提示:根据工业生产过程:原料——产品——销售) 一.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 、 、 、 、 、 、和 等。

思考: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决策者应当怎么办?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点,将运输、劳动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 二. 主导因素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填表:【巩固练习】【例1】下列工业分布,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山西文科综合卷) ( )A “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CD 【例2】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甜菜制糖厂B.家具厂C.面包厂D.服装加工厂三.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根据表中资料,思考:这两个时期影响鞍钢和宝钢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区位变化1:人才市场上求职状况是高学历者供不应求,低学历素质者却乏人问津,说明了劳动力需求的什么变化? 区位变化2: 读图: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说明哪种因素的变化? 区位变化3:材料:随着电脑普及,进入家庭、工厂、企业,许多工厂企业在因特网上进行产品交易说明了什么变化?区位变化4: 小结: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例3】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1~2题(天津文综卷)。

1、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A B 制糖工业 C 纺织工业 D 电子工业 2、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 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B 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C 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D 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四、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并分析区位因素: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新教材新课程同步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课件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新教材新课程同步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学案课件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指向型
应地
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
劳动力
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 量廉价劳动
指向型 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 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等
技术
技术 指向型
接近高等院 校、科研院 所和科学技 术发达地区
飞机制造工业、集成电路工业、 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 业、航天工业、生物制药工业 等
第十六页,共35页。
[方法技巧]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判断: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 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从工业生产成本投入的角度加以判断, 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具体分析如下 :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 下图所示:
第十七页,共35页。
2.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第十四页,共35页。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
即主导因素。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指向类型,如下表
所示:
主导 因素 原料
市场
工业类料产地
市场 接近消费市场 指向型 (往往是指城市)
第六页,共35页。
[基础小题·即时练]
1.判断正误
(1)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该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
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
(2)瓶装饮料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 )
(3)电脑装配企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
(×)
2.下列工厂布局时应靠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的是 ( C )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1.如果 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

3.2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必修二高一下学期

3.2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鲁教版必修二高一下学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通过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使学生在选址工业时,能够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设立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人性化的语言,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4.通过展示成功与失败的工业区位选择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
(二)问题导向

3.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3.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著名工业区的图片,如德国鲁尔区、美国底特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工业的区位选择。
2.提问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认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阐述工业区位选择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
4.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国内外典型工业区位选择的案例,了解其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和启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所学,以拓宽视野,提高对工业区位选择的认识。
5.结合课堂所学,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工业区位选择与环境保护的短文,探讨如何在工业发展中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平衡。文章字数不少于400字。
6.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工业区位选择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了解身边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认识和看法。通过问卷调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分析实际案例。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因素综合运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分析。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具体工业区位选择的案例进行分析。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从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等角度,探讨影响该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4.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2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鲁教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2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鲁教版必修2
3.请学生设计一个工业区位选择方案,说明其选址原则和理由。
4.请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是什么?市场指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是什么?动力指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是什么?
5.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所学知识点、学习方法和技巧等。
6.请学生提出对本节课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以帮助我们改进教学效果。
1.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分布的认知能力。
2.地理综合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3.地理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出合理的工业区位选择建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任务。这些素质为本节课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提供了保障。
3.行为习惯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课、复习、完成作业等。他们还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获取地理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这些行为习惯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积极影响。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分析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对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还学习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包括农业、城市、交通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支撑。
(2)能力方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提供了基础。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_《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参考学案(第1课时)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_《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参考学案(第1课时)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导学案【自主探究】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2.主要工业类型及特点思考:请判断下列工业部门的工业类型,将其填入学案表格中相应的位置?①水果罐头厂②啤酒厂③水产品加工④有色金属冶炼⑤家具厂⑥精密仪表⑦电子装配厂⑧电子工业⑨制鞋工业工业类型区位选择原则主要工业部门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接近能源供应地劳动力指向型接近劳动力充足的地方技术指向型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发达地区3.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案例分析:鞍钢、宝钢的区位变化有哪些?规模建厂时间工人数量原料工人文化程度鞍钢差不多50年代50万丰富的铁矿初中为主宝钢70年代3万主要靠进口高中为主1.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

2.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

3.交通运输便捷的地方对工业区位吸引力。

4.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备注越。

5.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逐渐。

6.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逐渐。

【课堂检测】1.(2004年广东卷)图3-2-3分别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判读图中 、 、●代表的工业分别可能是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服装C.汽车、造船、水泥D.炼铜、奶制品、制鞋2.读下面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

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2007广东地理)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5题。

3.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4.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备注B B C D D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5.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3.2.1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精准培优

(新教材)2020鲁教版必修二3.2.1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精准培优

3.2.1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精准培优一、选择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

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C.原料来源分散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

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C.农业发展创新D.科学技术创新答案:1.B 2.D 3.A解析:1.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虽然村村都能够实现发展。

但是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不够集中,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且改革开放初期的村办企业多是随着世界产业转移而承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原料燃料需求较小,B对,A、C错误。

村办企业属于生产企业,市场是否分散与“村村冒烟”无关。

D选项错误。

故选B。

2.由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包括两部分:抱团是指各村进行入股合作,而飞地指的是相对发达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

材料中提到,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补贴资金,也就是说,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资金补贴则是由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进行提供,双向互惠,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实现了共赢,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原先资金以及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②④正确,抱团飞地模式原先并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并没有弥补劳动力短缺。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2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2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学案:第二节工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掌握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之间的联系、工业集聚的利与弊,并能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如何发展变化的?3.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4.工业联系有哪些类型?5.工业集聚有哪些利弊?6.宝山钢铁基地、武汉钢铁基地和攀枝花钢铁基地的主导区位因素有何不同?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地区发展水平、政策等。

3.工业区位选择与原料和产品运费、劳动力成本、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分散)等密切相关。

[名师点拨]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工业区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但土地、矿产、水源等自然因素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只是在区位选择上较灵活。

工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1)原料等自然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2)市场、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

(3)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环境质量等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4)地区政策与投资环境、文化环境等也对工业区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工业布局考虑的因素 (1)市场因素:影响企业效益。

(2)工业联系⎩⎪⎨⎪⎧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构成产品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享公用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联系(3)工业集聚 有利影响 ①有利于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②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 ③促进技术创新不利影响 企业过度集中,也会出现用地紧张、水电及原材料供应不足、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图表点拨] 1.教材第67页图3­2­4,该图所展示的这种工业联系,关键看不同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工序上的关联,也可以称作“投入—产出”的联系。

高中地理3.2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3.2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城市与地理环境、农业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前者让学生对区位有了认识,后者让学生对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这类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了解。

所以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选择的教学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工业地域的形成的教学有别于对农业地域形成的简单概述,而是从根本上研究了工业地域的成因、影响、发展以及主要类型的特点。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城市功能分区的学习中有所涉及,在这里应该做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既要分析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又要突出工业生产使资源和环境产生的深刻变化。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导学法、图表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知识构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属于最基本的人类生产活动,只是工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布局更为复,而且工业生产的“非天然性”较为突出。

本节教材由前后紧密联系的三部分组成,工业区位因素是本节的基础,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应用和延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工业生产活动的结果之一。

第一部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在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安排了工业区位论的相关原理,为知识的应用搭建了平台。

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同的,不同的工业部门,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在教学中从这两个方面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二部分“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包括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扩散以及工业地域三项内容。

工业联系导致了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了工业地域;而工业扩散则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是形成新的工业地域,这部分内容是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的。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结果,它主要包括:生产上存在的投入—产出联系、基础设施方面的空间联系和信息联系。

在工业联系的基础上,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产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
问题导入
英国是早期的钢铁生产大国,其钢铁工业中心伯明翰曾有“黑乡”之称。

日本是20世世纪中后期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库及赖户内海沿岸。

对比工业化早期英国钢铁工业与现代日本钢铁工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知识点1 工业概况
一、工业概况
1、概念:指从事____________的开采,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加工和再加
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相比)
地域上的
季节上的
3、分类:按生产对象分为__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__工业;按产品性质分为
__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__工业;按投入的多少分为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____________型;按布局类型分为钢铁工业有资源型(煤铁复合型)、临海型;电子工业有临空型;按主导区位因素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按形成和发展历史分为传统工业和工业。

答案:1、自然资源;采掘产品;农产品
2、灵活性;连续性
3、采掘;加工;重;轻;资源;劳动;资金;技术;新兴
知识点2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延伸拓展
高考链接
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

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

下图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1)据材料,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8分)
答案:二、原料;能源;水源;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动力;环境
高考链接:接近市场(枪炮厂);有技术,人才优势;水运(交通)更加便利,接近燃料地(煤矿)。

解惑提高: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建模)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因素
三.社会经济条件
环境因素;个人偏好:著名侨乡;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
知识点3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三、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中某些特殊案例的分析
对点演练1:下图属于什么指向型工业?
2.判断:下图属于什么指向型工业?
合作探究:探究大连船舶工业的区位因素
材料:辽宁省大连市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同时也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之一。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船舶工业中心,大连重点打造大连湾、长山岛、旅顺等造船基地。

读图3-2-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连船舶工业的区位因素。

答案:1.技术;劳动力;市场
2.①动力指向型;②原料指向型;③劳动力指向型
合作探究:
大连是东北最大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货运量大,轮船的需求大;大连港港阔水深,冬季不冻,海运便利;大连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造船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大连海事相关院校以及船舶设计公司较多,人才培养优势大。

练习检测
某普通服装加工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莞某镇建厂,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

服装面料来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进入21世纪后,该厂的效益逐年下降,经实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艇后,该厂决定迁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面料加工厂,服装主要销往中亚和东欧等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广东省相比,新疆生产服装面料的突出的优势是()
A.劳动力丰富B.生态环境好C.原料丰富D.交通便利
2.进入21世纪后,该厂效益逐年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价格上涨B.工资成本上升
C.企业竞争加剧D.服装设计过时
3.企业在新疆建厂后,影响服装销售地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服装质量提高B.服装价格上升
C.降低运输成本D.方便了解市场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4~6题。

4.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5.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A.居民收入
B.文化传统
C.国家政策
D.气候
6.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右图为华中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
(1)图中A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什么?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该城市计划在C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以光电子工业为主)。

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

8.阅读图文资料,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10分)
材料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

巴西(下图)是
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

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

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答案:1-3.C B C
4-6.B D A
7.(1)炼铝工业。

优势: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河流上游,近绿化带,环境条件好。

8.答案: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方便。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