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教育技术的培训心得
这次现代教育中级培训,采用的网络培训的方式,刚开始的时候有点陌生,主要是对培训的流程不熟悉,但它是一种很新颖的学习方式,所以使我对网络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
刚开始接触网络学习,不太习惯。但是通过五个模块的学习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教师,通过学习交流,学到了很多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个学习的工具,如何使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使它在提高教学效率、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信息技术就是摆以我们面前的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这次培训,恰好给我们每位老师提供了一个好的模板,感觉真是太及时了。
但是信息技术中牵涉的知识很多,要想更好的、熟练地应用这一技术为教学服务,就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网络工具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的操作等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这次培训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方式范例,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将这一方式恰当的应用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这一教学方式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
学性和知识性。这些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思想教育、文学教学、知识教学等。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完成上述的教学任务,我觉得应该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运用“有趣教学” “有效教学”。
“有趣教学”:我认为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被迫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心理活动、年龄段和科目等特征为依据,发掘语文教材中激趣、引趣的素材,运用多种、多变、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需要教师采用一些外在于学科知识的方法,姑且称之为外包装与广告效应。教师既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学科知识的未来价值,又要将这些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外在兴趣。在每堂课的课堂切入时,对学科知识的包装都特别重要,因为这决定着学生能否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课堂密码》)在这里谈到了教师的激趣作用极其重要,可以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如童话单元;利用意境激发兴趣,语文课文绝大多数是“美文”,尤其是诗词曲作品,更是令人百读不厌的好文章。
这些“美文”,关键一点是意境的创造令人神往。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意境美,渲染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如〈〈山居秋暝》一诗,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图画,我们可让学生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来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利用名言警
句激发兴趣,学生经常抄录一些白己喜爱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教学中,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物格言、警句,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谈到的“舍生取义”的观点,可让学生联系到孟子的一句名言
“富贵不能yin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白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些格言,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成为激发学生民族白尊心和白信心的教育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同时,背记名言警句,也是提高白身修养和参加中考必备的要求;利用参观、游览激发兴趣,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见识面,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讨论来激发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的是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持久的兴趣,那就必须用学科知识的逻辑与思维来锻炼学生,让他们在对学科知识的整合来提高白己的能力。那些在课堂中坚持下来,且仍然兴趣盎然的学生,肯定是掌握了将学科知识串起来的方法的学生,也只有他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学科知识的乐趣与价值。
“有效教学”:在实现了课堂的“有趣”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实现
“有效”呢?如果仅仅停留在“有趣”这一层面上,学生课堂上很高兴,但却毫无收获,这样的兴趣是难以持久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持久
的兴趣,就得让他们在课后有真正的收获,而且觉得这种收获是可持续的,对白己的功效是长久的。也就是说,除了用外在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外
在兴趣之外,更为核心的,是用学科知识的有效掌握来培养学生对学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