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函数的初步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自变量、函数值、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

2.常见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常数函数、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3.反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定义域、值域的互换、对称关系等。

4.函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复合、逆向运算等。

第二章数列与数理统计1.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递推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2.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离均差。

3.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4.频数与频率:频数分布表、频率分布表等。

第三章高中函数1.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基本初等函数、分段函数。

2.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

3.解析式的建立方法和解题技巧。

4.函数的图像与图形的简单变化:平移、翻转与伸缩。

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性质:解的个数与形式、判别式、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等。

2.根与系数之间的联系:求一次项系数、顶点坐标、对称轴与焦点、及抛物线方程等。

3.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表示、解集的画图表示。

第五章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1.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像、单调性、极值点、对称轴、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等。

2.二次函数图像的应用:最高点问题、根的情况及数值应用等。

第六章图形的性质与变换1.图形的简单性质与性质推理:内角和、外角和、对角线、对称性等。

2.图形的简单变换:平移、旋转、翻转、缩放等。

3.图形的计算: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七章几何运动1.几何运动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初值、公差、项数等。

2.几何运动的求和计算:前n项和、无穷项和(算术级数与几何级数等)。

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4.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概率与统计1.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等。

2.事件的独立性: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相对独立事件等。

3.排列与组合: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性质总结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性质总结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性质总结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0(≠+=k b kx y ,当0=x 时,得到的y 的值也即b 叫做图象与坐标轴的纵截距,当0=y 时,得到的x 的值,叫做图象与坐标轴的横截距。

(1)当0=b 时,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变为)0(≠=k kx y ,也称为正比例函数,此函数图象恒过原点)0,0(O ,且横,纵截距都为0。

且0>k 时,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0>k 时,图象过二、四象限。

② k (≠a )+∞(1)当0,0==c b 时,函数的解析式变为)0(2≠=a ax y ,则 ①0>a 时 ②0<a 时(2)b a ,决定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开口方向②0,0,0=<>c b a 时③ 0,0,0=><c b a 时 ④ 0,0,0=<<c b a 时(3)c a ,决定开口方向与与y 轴的截距①0,0,0=>>b c a 时 ②a③0,0,0=>b c a 时 ④0,0,0=<<b c a 时y yOxx yOOyyOxxxxy y OOx xOOy(3)对于一般的二次函数,c b a ,,共同来决定其函数图像与性质,故通常采用配方的方法 )0(2≠++=a c bx ax y c aba b x a b x a c x a b x a +-++=++=))2()2(()(2222 c a b a b x a +-+=]4)2[(222=c a b a b x a +-+4)2(22 =ab ac a b x a 44)2(22-++ 我们称abx 2-=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坐标)44,2(2a b ac a b --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此时我们也称其解析式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并可设其解析式为)0()(2≠+-=a k h x a y 。

若知道二次函数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可设其解析式为)0)()((21≠--=a x x x x a y 。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知识点众多且相互关联。

以下是对高中数学主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1、函数的定义:设 A、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2、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₁、x₂,当 x₁<x₂时,都有 f(x₁)<f(x₂)(或 f(x₁)>f(x₂)),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 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 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 f(x)= f(x),那么函数 f(x)就叫做奇函数。

周期性:对于函数 y=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 T,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f(x+T)=f(x)都成立,那么就把函数 y=f(x)叫做周期函数,周期为 T。

3、常见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

一次函数:y = kx + b(k、b 为常数,k≠0)。

二次函数:y = ax²+ bx + c(a≠0),其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反比例函数:y = k/x(k 为常数,k≠0)。

指数函数:y = a^x(a>0 且a≠1)。

对数函数:y =logₐx(a>0 且a≠1)。

幂函数:y =x^α (α 为常数)。

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在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以及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2、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点 P(x,y)是角α 终边上的任意一点,r =|OP| =√(x²+ y²),则sinα = y/r,cosα = x/r,tanα = y/x。

初中数学所有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所有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课题§3. 5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掌握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形和性质2、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重点掌握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形和性质教学难点掌握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形和性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I)知识要点(见下表:)注:二次函数))((44)2(222n x m x a ab ac a b x a c bx ax y --=-++=++=(0≠a ) 对称轴abx 2-=,顶点)442(2a b ac a b --, 抛物线与x 轴交点坐标)0()0(,,,n m (II )例题讲解例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抛物线过点A (1,1),B (2,2),C (4,2-) (2)抛物线的顶点为P (1,5)且过点Q (3,3)(3)抛物线对称轴是2=x ,它在x 轴上截出的线段AB 长为22,且抛物线过点(1,7)。

解:(1)设)0(2≠++=a c bx ax y ,将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代入,可得方程组为⎪⎩⎪⎨⎧-==-=⎪⎩⎪⎨⎧-=++=++=++24124162241c b a c b a c b a c b a 解得 242-+-=∴x x y (2)设二次函数为5)1(2--=x a y ,将Q 点坐标代入,即35)13(2=--a ,得2=a ,故3425)1(222--=--=x x x y(3)∵抛物线对称轴为2=x ;∴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A 、B 应关于2-=x 对称; ∴由题设条件可得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0222()022(,、,+--B A∴可设函数解析式为:a x a x x a y 2)2()22)(22(2-+=-+++=,将(1,7)代入方程可得1=a∴所求二次函数为242++=x x y ,例2: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0,8),)51(--,,(4,0) (1)求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及单调区间 (2)当x 取何值时,①y≥0,②y<0解:(1)依题意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0(2≠++=a c bx ax y将三点坐标分别代入,可得方程组为:⎪⎩⎪⎨⎧=++-=+--=041658c b a c b a c 解得⎪⎩⎪⎨⎧-=-=-=821c b a9)1(8222--=--=∴x x x y∴函数图像的顶点为(1,9-),对称轴为1=x又∵01>=a , ∴函数有最小值,且9m in -=y ,无最大值 函数的增区间为[1,+∞),减区间为]1(,-∞(2)由2408202-≤≥≥--≥x x x x y 或,解得可得 由4208202<<-<--<x x x y ,解得可得例3:求函数]11[1)(2,,-∈+-=x x x x f 的最值及相应的x 值 解由43)21(122+-=+-=x x xy ,知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1=x∴依题设条件可得)(x f 在]211[,-上是减函数,在]121[,上是增函数。

2024年高三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三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及函数关系的表示方法-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区间- 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及单调性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应用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4.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及图像的性质- 三角函数的应用5.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幂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应用6. 方程和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7. 绝对值方程与绝对值不等式- 绝对值方程与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带有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数列的定义及常见数列的形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及通项公式2.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3.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及应用-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4. 递归数列与逼近法- 递归数列的定义及应用- 逼近法解决数学问题三、三角恒等变换1.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 正弦、余弦、正切的和差化积公式- 正弦、余弦、正切的积化和差公式2. 三角函数的倍角化半角与半角化倍角- 正弦、余弦、正切的倍角化半角公式- 正弦、余弦、正切的半角化倍角公式3. 三角方程的基本解法- 使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解三角方程- 利用等效代换解三角方程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及平移、伸缩、翻转操作- 三角函数图像的综合性质及应用四、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1. 二维几何相关知识-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及性质- 二维几何形状的性质与判定2. 三角形相关知识-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性质- 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3. 圆相关知识- 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弧长与扇形面积的计算- 切线与切线定理的应用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性质- 直线与圆的切线与切点的性质与计算5. 空间几何相关知识- 空间几何基本概念及性质- 空间几何形状的性质与判定6. 空间几何立体的计算- 空间几何立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 立体的展开图与折叠图的应用五、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的概念- 概率的定义及性质- 概率的计算方法2. 排列、组合与概率计算- 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包含条件的排列与组合的计算方法- 概率计算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应用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的定义及性质- 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的计算4. 概率统计与抽样调查- 总体与样本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与误差分析- 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六、向量与矩阵1. 向量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向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向量的数量乘法、加法、减法与向量的线性相关性2. 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方程组- 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方程组概念-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定与求解3. 矩阵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矩阵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矩阵的乘法、加法、减法与矩阵的性质4. 矩阵的转置、行列式与逆矩阵- 矩阵的转置运算与性质- 矩阵的行列式及其性质与应用- 矩阵的逆矩阵的定义与求解5. 矩阵的秩与线性方程组- 矩阵的秩的定义及性质- 秩与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的关系这只是对____年高三数学高考知识点进行的一个预测总结,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教材或高考大纲进行复习和学习。

初中数学知识点公式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公式总结

知识点公式总结函数部分一、 一次函数:y=kx+b(k ≠0) ;正比例函数:y=kx (k ≠0)。

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b>0在x 轴正半轴;当b<0在x 轴负半轴。

二、 反比例函数:(1)一般形式为)0(1≠==-k kx y x k y 或;(2)如右图,k S AOB 21=∆,矩形面积=|k|。

(3)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中,当0>k 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必须强调是在同一象限内或注明x 的取值范围(如00<>x x 或)。

(4)如图3,正比例函数y=k 1x (k 1>0)与反比例函数y=xk(k >0)的图像交于A 、B 两点,过A 点作AC ⊥x 轴,垂足是C ,三角形ABC 的面积设为S ,则S=|k|,与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 1无关 (5)如图4,正比例函数y=k 1x (k 1>0)与反比例函数y=xk(k >0)的图像交于A 、B 两点,过A 点作AC ⊥x 轴,过B 点作BC ⊥y 轴,两线的交点是C ,三角形ABC 的面积设为S ,则S=2|k|,与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 1无关。

三、 二次函数:(1) 一般形式: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顶点坐标为)44,2(2ab ac a b --。

特殊形式:①2ax y =;②k ax y +=2;③()2h x a y -=;④()k h x a y +-=2,顶点为(h ,k ),对称轴为直线h x =。

(2) a 的用途:①确定开口方向(最值):若0>a ,则开口向上,当abx 2-=时最小值y =a b ac 442-,若0<a ,则开口向下,当abx 2-=时最大值y =a b ac 442-;②确定开口大小:当a 越大开口越小,当a 越小开口越大;③若a 相等,则形状相同,可平移得到。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必记知识点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必记知识点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必记知识点1.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 正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经过点的.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3.确定以上函数的解析式通常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设出他们的.对于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需条件, 确定正比例或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需条件,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条件.4.画一次函数的图象通常取与的交点,他们的坐标是. 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通常取。

5. 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取决于解析式中的,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取决于解析式中的,当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6.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共有3种,其一般式是. 其顶点式是,其中顶点坐标为,对称轴是直线。

其两根式是,其中与x轴交点坐标表示为。

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是.它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坐标可表示为;有轴,其解析式为.有方向,由来决定.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 , ).与x轴的交点决定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当时,有个交点, 当时,有个交点, 当时,有个交点.所以画图时要体现以上特征.7.二次函数y=ax2+bx+c的值恒大于0的条件为.二次函数y=ax2+bx+c的值恒小于0的条件为.8.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它与x,y轴永无交点,原因是.判断一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方法. 9. 二次函数的最值是其顶点的. 当时,它有最值.在x= 时, 最值为. 当时,它有最值.在x= 时, 最值为.10.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则它们的是一个.设y与x成正比例关系,则有关系式. 两个量反成比例关系,则它们的是一个.设y与x成反比例关系,则有关系式.11.设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有交点A(x1 , ),B(x2, ),则x1, 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其中A,B两点关于轴是一对,且x1+ x2= . 两交点AB的距离可表示为.14.在下列坐标系内画出符合要求的一次函数的草图.k>0,b=0 k>0,b>0 k>0,b<0k<0,b=0 k<0,b>0 k<0,b<015.在下列坐标系内画出符合要求的反比例函数的草图.==三角形k>0 k<016.在下列坐标系内画出符合要求的二次函数的草图.y=ax2(a>0) y=ax2(a<0) y=x2与y=-x2 22222y=a(x-h)2(a<0,h>0) y=a(x-h)2(a<0,h<0) y=a(x-h)2+k (y>0)。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考点分析及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考点分析及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考点分析及专题训练函数及其图象1、坐标与象限定义1:我们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所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定义2: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在平面内画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两条数轴。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象限,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函数与图象定义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定义2: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定义3: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定义4: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

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表示函数的方法:解析式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解析式法可以明显地表示对应规律;列表法直接给出部分函数值;图象法能直观地表示变化趋势。

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描点法:第1步,列表。

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2步,描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3步,连线。

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1、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中考考点_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全)

中考考点_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全)

. .内容 :1、 一元一次函数 ;2、 一元二次函数 ;3、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 、 二次函数概念 :1. 二次函数的概念 : 一般地 ,形如2 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 , a 0 ) 的函数 , 叫做二次函数 。

这里需要强调 : 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 ,二次项系数 a 0 ,而b ,c 可以为零 .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 数.2. 二次函数 2 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 ,右边是关于自变量 x 的二次式 , x 的最高 次数是 2.⑵ a ,b ,c 是常数 , a 是二次项系数 , b 是一次项系数 , c 是常数项 . 二 、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2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 二次函数 y axbx c2用配方法可化成 : y a x hk的形式 ,其中b 2 a, k 4 a c 4 ab2h.2.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 , 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y ax 2 2 ;② y axk;③y a x h 2 2;④ y a x hk2 ;⑤ y axbxc三 、 二次函数的性质 :1、2 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 ,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

a 的符号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性质x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x 0 时, y 0a向上 0,0 y 轴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 x 0 时, y 有最小值 0 .a 向下0,0 y轴x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x 0 时,yWord 完美格式.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0 时,y 有最大值0 .3.2y ax c 的性质:上加下减。

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x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x 0 时,ya 向上0,c y轴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0 时,y 有最小值 c .x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x 0 时,ya 向下0,c y轴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0 时,y 有最大值 c .2y a x h4.的性质:左加右减。

九年级上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

1. 二次函数的定义。

- 一般地,形如y = ax^2+bx + 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 例如y = 2x^2+3x - 1是二次函数,这里a = 2,b = 3,c=-1。

2. 二次函数的图象。

- 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 抛物线y = ax^2+bx + 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 =-(b)/(2a),顶点坐标为(-(b)/(2a),frac{4ac - b^2}{4a})。

3. 二次函数的性质。

- 当a>0时:- 在对称轴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有最小值,当x =-(b)/(2a)时,y_min=frac{4ac - b^2}{4a}。

- 当a < 0时:- 在对称轴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有最大值,当x =-(b)/(2a)时,y_max=frac{4ac - b^2}{4a}。

4. 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 抛物线y = a(x - h)^2+k(a≠0)的图象可以由y = ax^2(a≠0)的图象平移得到。

- 向左平移m个单位时,h的值增加m;向右平移m个单位时,h的值减少m;向上平移n个单位时,k的值增加n;向下平移n个单位时,k的值减少n。

- 例如,将y = 2x^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y = 2(x - 3)^2-2的图象。

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高中数学最常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最常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最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函数1.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初等函数和常用函数3. 一次函数4. 二次函数5. 三角函数6. 反比例函数7. 指数函数8. 对数函数9. 幂函数10. 复合函数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2. 等比数列3. 通项公式4. 等差数列的性质5. 数学归纳法的运用三、集合1. 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集合的运算3. 集合的性质4. 集合的应用四、数学证明1. 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2. 数学证明的常见形式3. 数学证明的逻辑思维五、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2. 一元二次方程3. 一元高次方程4. 绝对值方程5. 一元一次不等式6. 一元二次不等式7. 一元高次不等式8. 二元一次方程9. 二元一次不等式10. 二元二次方程11. 二元二次不等式六、平面向量1. 平面向量的概念2. 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和应用4. 平面向量的向量积和应用七、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三角函数的运算5. 三角函数的应用八、几何与解析几何1. 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2. 几何图形的相似性3.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4. 直线和圆的方程5. 曲线的方程6. 空间几何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7. 空间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九、数学建模和应用题1.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2. 数学建模的案例分析3. 数学建模的数学工具4. 数学建模的应用领域总结:高中数学最常用的知识点包括函数、数列与数学归纳法、集合、数学证明、方程与不等式、平面向量、三角函数、几何与解析几何、数学建模和应用题等。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应试考试都有很大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勤于练习,提高数学能力,取得好成绩。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上)函数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函数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

下面将对高中数学中函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

一、函数的定义及其表达方式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指在两个集合之间有规律地对应元素的关系。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则f是从A到B的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a∈A,有且只有一个b∈B与之对应,即f(a)=b,称b是a的像,a是b的原像,记作f:A→B。

2. 函数的表达方式(1)显式表达式:y=f(x),y是关于x的函数,f(x)是y的表达式。

(2)参数方程:x=f(t),y=g(t),t是参数,x和y均为t的函数。

(3)极坐标方程:r=f(θ),θ是极角,r是极径。

二、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1. 奇偶性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有f(-x)=-f(x),则称f(x)是奇函数。

如果对于任意x有f(-x)=f(x),则称f(x)是偶函数。

如果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则称其为一般函数。

奇偶性可以通过图像的对称性来判断。

2. 周期性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如果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任意x有f(x+T)=f(x),则称f(x)是周期函数,T称为函数的周期。

周期性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来判断。

3. 单调性设f(x)是定义在[a,b]上的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1<x2有f(x1)≤f(x2),则称f(x)在[a,b]上是单调不降的;如果对于任意的x1<x2有f(x1)≥f(x2),则称f(x)在[a,b]上是单调不增的;如果存在x1<x2,使得f(x1)<f(x2),则称f(x)在[a,b]上是单调递增的;如果存在x1<x2,使得f(x1)>f(x2),则称f(x)在[a,b]上是单调递减的。

4. 函数的极限当自变量趋近于某一值的时候,函数值也会趋近于某一值,这种趋近可以用极限来描述。

高一数学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一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函数是一种数学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元素(称为自变量)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称为因变量)。

函数具有唯一性、有界性、单调性等性质。

2. 函数的表示与运算函数可以用函数表达式、函数图像、函数关系式等方式进行表示。

函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复合等运算。

3.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kx + b的函数,其中k和b是常数。

二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ax²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是常数。

4.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aˣ的函数,其中a是常数且不等于1。

对数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logₐx的函数,其中a是常数且不等于1。

5.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幂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xᵃ的函数,其中a是常数。

反比例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k/x的函数,其中k是常数。

6.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²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c是已知数且a不等于0。

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使用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等方法。

第二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数列可以有首项、公差、通项等性质。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都是相同的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比都是相同的数列。

3.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可以通过一个整数n来表示第n项的公式。

数列的求和公式是指可以通过一个整数n来表示前n项和的公式。

4.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

数学归纳法分为基本步骤和归纳步骤,通过证明基本步骤成立以及归纳步骤的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总结: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完整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详解(最新原创助记口诀)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y(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x(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x+知识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和常见题型总结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和常见题型总结

函数知识点及常见题型总结函数在初中数学中考中分值大约有20~25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都会考查,其中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分值共约占其中的50%,二次函数约占另一半。

函数的题型以下归纳总结了11种,当然这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仅仅只是较为常见的。

函数有时是以下题型组合起来构成的较为复杂的题型,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住以下题型才能寻求突破。

换句话说,我们掌握住以下题型,复杂的题型分解开来,我们也能各个突破,最终解决掉。

一、核心知识点总结1、函数的表达式1)一次函数:y=kx+b(,k b 是常数,0k ≠) 2)反比例函数:函数xky =(k 是常数,0k ≠)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0x ≠ 3)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2、点的坐标与函数的关系1)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2)点的坐标:从点向x 轴和y 轴引垂线,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对应相对应线段的长度。

3)若某一点在某一函数图像上,则该点的坐标可代入函数的表达式中,要将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坐标一一联系起来。

3、函数的图像 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by=的=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y+kx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2)反比例函数3)二次函数4、函数图像的平移①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②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③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二、常见题型:1、求函数的表达式常见求函数表达式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假设出函数解析式,将函数上的点的坐标代入函数,求出未知系数。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性质总结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性质总结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性质总结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0(¹+=k b kx y ,当0=x 时,得到的y 的值也即b 叫做图象与坐标轴的纵截距,当0=y 时,得到的x 的值,叫做图象与坐标轴的横截距。

的值,叫做图象与坐标轴的横截距。

(1)当0=b 时,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变为)0(¹=k kx y ,也称为正比例函数,此函数图象恒过原点)0,0(O ,且横,纵截距都为0。

且0>k 时,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0>k 时,图象过二、四象限。

时,图象过二、四象限。

①0>k ②0<k(2)当0¹b 时,)0(¹+=k b kx y 的图象及性质为的图象及性质为①0,0>>b k 时,时, ② 0,0<>b k 时 图象过一二,三图象过一二,三 图象过一、三、四图象过一、三、四象限象限 象限象限③0,0><b k 时,时, ④ 0,0<<b k 时,时,图象过一、二、四图象过一、二、四 图象过二、三、四图象过二、三、四象限象限 象限象限yxxy yy OOOO xxyOOy xx2.二次函数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0(2¹++=a c bx ax y ,且a 决定开口方向和大小,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有最小值,值域为),44[2+¥-ab ac 当0<a ,抛物线开口向下,有最大值,值域为]44,(2ab ac --¥。

(1)当0,0==c b 时,函数的解析式变为)0(2¹=a ax y ,则,则 ①0>a 时 ②0<a 时(2)b a ,决定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决定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开口方向①当0,0,0=>>c b a 时 ②0,0,0=<>c b a 时③ 0,0,0=><c b a 时 ④ 0,0,0=<<c b a 时(3)c a ,决定开口方向和与y 轴的截距轴的截距①0,0,0=>>b c a 时 ②0,0,0=<>b c a 时yyOxxxxyyOOyOxxOyO③0,0,0=><b c a 时 ④0,0,0=<<b c a 时(3)对于一般的二次函数,c b a ,,共同来决定其函数图像和性质,故通常采用配方的方法共同来决定其函数图像和性质,故通常采用配方的方法)0(2¹++=a c bx ax yc a b a b x a b x a c x a bx a +-++=++=))2()2(()(2222c a b a b x a +-+=]4)2[(222=c ab a b x a +-+4)2(22=ab ac a b x a 44)2(22-++我们称ab x 2-=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坐标)44,2(2a b ac a b--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此时我们也称其解析式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并可设其解析式为)0()(2¹+-=a k h x a 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知识点详解(最新原创助记口诀)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2、点的坐标的概念点的坐标用(a,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 (x ,y)在第一象限0,0>>⇔y x点P (x,y)在第二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点P (x ,y)在第四象限0,0<>⇔y x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P(x,y )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 点P (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点P(x,y )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 (x ,y )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 (x ,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y(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x(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x+知识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知识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 y =有下列性质:(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 〈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5、一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地,一次函数b kx y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x y =(k ≠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b kx y +=(k ≠0)中的常数k 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知识点五、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xk y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k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5、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0(≠=k xky 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PM •PN=xy x y =•。

k S k xy xky ==∴=,, 。

知识点六、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特)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特别注意a 不为零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abx 2-=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3、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 ,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2)求抛物线c bx ax y ++=2与坐标轴的交点:当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 及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再找到点C 的对称点D 。

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及对称点D 。

由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

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 、B ,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知识点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口诀—--—- 一般 两根 三顶点 (1)一般 一般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2)两根 当抛物线c bx ax y ++=2与x 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好方程02=++c bx ax 有实根1x 和2x 存在时,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212x x x x a c bx ax --=++,二次函数c bx ax y ++=2可转化为两根式))((21x x x x a y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3)三顶点 顶点式:)0,,()(2≠+-=a k h a k h x a y 是常数,知识点八、二次函数的最值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abx 2-=时,ab ac y 442-=最值。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1x x x ≤≤,那么,首先要看ab2-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21x x x ≤≤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ab2-时,a b ac y 442-=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21x x x ≤≤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当2x x =时,c bx ax y ++=222最大,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小;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大,当2x x =时,c bx ax y ++=222最小。

知识点九、二次函数的性质2、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中,c b 、、a 的含义:a 表示开口方向: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b 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ab 2-c 表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0,c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中的ac 4b 2-=∆,在二次函数中表示图像与x 轴是否有交点. 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 当∆=0时,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知识点十 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常考公式(必记必会,理解记忆)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时,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如图:点A 坐标为(x 1,y 1)点B 坐标为(x 2,y 2) 则AB 间的距离,即线段AB 的长度为()()221221y y x x -+-2,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①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②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③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函数平移图像大致位置规律(中考试题中,只占3分,但掌握这个知识点,对提高答题速度有很大帮助,可以大大节省做题的时间)特别记忆—-同左上加 异右下减 (必须理解记忆)说明① 函数中ab 值同号,图像顶点在y 轴左侧同左,a b 值异号,图像顶点必在Y 轴右侧异右 ②向左向上移动为加左上加,向右向下移动为减右下减3、直线斜率:1212tan x x y y k --==α b 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4、直线方程:4、①两点 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式:)()(tan 112121x x x x x y y b x b kx y y ---=+=+=-α 此公式有多种变形 牢记 ②点斜 )(11x x kx y y -=-③斜截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y =kx +b (k ≠0)④截距 由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确定的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1=+by a x 牢记 口诀 —-—两点斜截距-—两点 点斜 斜截 截距5、设两条直线分别为,1l :11y k x b =+ 2l :22y k x b =+ 若12//l l ,则有1212//l l k k ⇔=且12b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