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高效课堂探究式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高效课堂探究式教学反思
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改革的新时代,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引入并被创造性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探究教学就是其中热门话题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对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式教学和总结教学经验,有助于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推进矛盾的解决,提高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探究素养。
关键词: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
改革的目标。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也日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目前,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也被不断地采纳应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中,探究式教学举步维艰,表现在:一是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落后,认为探究式教学只是个“花架子”,只适合公开课“表演”;二是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他们虽然能接受探究式教学理念,但是,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却发现很难开展,最后又走上了“满堂灌”的老路。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直面高考,如何把探究和合作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实现“形式”和“内容”的高效统一,首先需要对探究式教学本身的内涵有个比较正确的理解。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进
而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探究式教学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当然不是“框框”,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套所有的课堂教学。
一、并非所有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教师要“因材施教”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不是“万能公式”。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是人类几千年实践探索的结晶,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完并经历历史上的探究过程是不可能、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有些知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通过探究活动去获取,也就是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具有探究价值,不是所有的客观条件都方便和适合探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有利于开展探究式教学。
二、探究式教学不能只面向少数尖子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有人把探究式教学理解为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即探究式教学精英化。这其实是一种精英主义价值观,是对探究式教学的一种误解,是阻碍探究式教学传播和推广的主要障碍。这与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趋势是相背离的,探究式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
的独特性,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其他学生也不是只配做“观众”和“陪衬”。
三、探究式教学并非完全排斥其他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新课程强调探究式,主要是针对过去的填鸭式、灌输式,并不排斥接受式或将其“一棒子打死”。探究式并非“通用”,只是众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它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进行探究学习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既不能用“唯一”代替“多样”,也不能用“教条”代替“灵活”。
探究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除了要在探究情境创设、探究问题设计等这些针对课本“内容”问题的思考和把握上,对于“形式”上也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探究式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尊重学生探究主体的名义下,片面地追求自主探究,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让班长、课代表或探究小组组长组织探究活动,自己退到幕后,不参与、不指导,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探究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探究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明确的
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探究方案,选取恰当的教学材料进行过程引导和调控等。教师的主导是对学生主体的主导,学生主体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辩证统一起来,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而轻视教师指导。
2.“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的关系
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坚持过程和结果相统一原则,不能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换言之,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学习结果”与“学习评价”的关系
传统教学评价重分数,基本上是对学习结果进行单一的量化比较,忽视综合素质的考查,而探究式教学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突出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评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或班级集体评价;从评价的表现形式上看,既可以采用书面评价、口头评价,又可以用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还可以对课堂上学生的探究问题进行总结性和指导性评价。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坚定探究信念,不断积累探究教学经验,对高中政治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梳理、整合、开发,以期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廖伟章.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几种类型[m].北京教育,
2000-11.
[2]陆建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科学出版社,2003-07.
[3]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1-06.
[4]郭继东“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辨析[j].教育科学,2001(11).
[5]江金平.探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策略探索[j].政治课教学,2001(12).
[6]杨建军.思想政治问题:探究式课例实验[j].政治课教学,200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