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S系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摘要:本文对宣钢变电站所采用的结构和具备的各种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希望藉此提高变电站运行岗位值班人员对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了解程度,更好利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展实际工作。
1 引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继电保护、远程监控以及网络通讯技术融合在一起的自动化技术,自从上世纪末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成功运用以来,其在国家电网和各大型用电单位的各个等级变电站中迅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新建变电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在变电站内的测量、保护、信号、控制等一系列二次设备的基础之上,通过标准化的通讯组网方式以及通讯规约采集并且上传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中安装的监控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加工整理,最终实现了以设定的方式显示在计算机监控画面中,同时也能通过后台计算机监控系统来直接完成对现场高低压断路器、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等开关设备的远程操作。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成功取代了传统集中的仪表控制屏和综合信号屏,大大降低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建设难度,同时,先进的网络通讯、计算机处理以及综合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人为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加了值班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掌控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供用电安全性。
2 宣钢变电站采用的结构宣钢变电站由于其地缘分布和管理方式的原因,在建设时候大都选择开闭站的方式,这种模式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层分为三层。
首层为监控侧,监控层由数据服务器以及工程师站组成,能够通过电力系统专业监控软件对从终端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监控层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满足值班人员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监控以及操作工作;同时监控层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转发给网络上授权的用户设备,满足WEB发布以及网络数据调用要求。
第二层是通讯层,通讯层的设备主要由工业级的网络交换机、通讯管理机以及实现网络连接的网线和光纤组成,网络层负责联络终端设备和监控层服务器,负责所有的通讯设备管理以及网络地址分配功能,是综合自动化可靠运行的关键。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1. 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合输送和分配的低压电能。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论文旨在探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应用和优势,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2.1 早期的变电站控制方式在早期,变电站的控制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误操作风险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2.2 自动化系统的引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系统逐渐应用于变电站控制中。
通过引入远动、遥测、遥信等技术,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3 智能化系统的出现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系统逐渐应用于变电站中。
智能化系统通过集成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等技术,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监测、故障诊断和自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3.1 远程监控与控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遥测设备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遥控设备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控制,如开关的合闸和分闸操作。
这样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工巡检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2 故障诊断与恢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和故障诊断模型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
一旦发生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切换备用设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
3.3 能耗管理与优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能耗的管理和优化。
系统可以根据负荷需求和电力市场的变化,自动调整变电站的运行参数,以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优势4.1 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摘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功能的综合是其区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 目前为止该系统经历了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分布分散式等发展阶段。
其中分布分散式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4-0207-0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
一、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缺点: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远方集中控制、操作的手段较少,提供给调度中心的信息量少、精度差,难以满足电网实时监控和控制的要求;站内各种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大多为晶体管或小规模集成电路形式,结构及接线复杂,二次设备主要依靠电缆,通过模拟信号来交换信息,其安全性、可靠性不高;监控以人为主,工作人员面对大量信息十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电缆用量多,调试和维护工作量大;二次设备冗余配置多,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投资;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实时控制的要求,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DCS控制系统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
DCS控制系统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碱回收燃烧工段DCS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燃烧是造纸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旧的燃烧工段存在许多的缺点。
本设计是利用DCS系统对造纸过程中碱回收燃烧工段进行控制。
工业实时监控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生产数据采集的方法和生产数据发布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更是研究的重点。
在该系统中采用西门子的S7300系列CPU模块内置的MPI 接口,PLC来对燃烧工段进行控制,并用WinCC5.0来组态一个HMI平台,对该控制系统进行监控。
WinC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全面开放的监控系统,既可以用来完成小规模的简单过程监控,也可以用来完成复杂的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基于WinCC 软件的工业实时监控系统,本设计运用WinCC组态软件制作出了碱回收燃烧工段的上位机监控画面,通过控制画面可对碱回收燃烧工段的设备进行控制。
本设计体现出WinCC软件的多种自动化设备及控制软件集成,具有丰富的设置项目、可视窗口和菜单选项,使用方式灵活,功能齐全。
在控制画面中还可以看见趋势曲线等,通过趋势曲线可了解工厂的生产状况,为操作者提供了直观的操作环境。
不仅了解了工厂生产线状态,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WinCC能够用于多种用途的控制系统,同时提供嵌入式C 语言编程,用户可以通过编辑项目函数和行为来实现特殊的功能。
关键词:HMI,燃烧,WinCC,DCSThe Design of DCS Control System on Alkali RecoveryCombustion Workshop SectionABSTRACTThe combus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deckle process, the old burnable work segment exists much weakness.This design is to make use of the DCS system to carry on a control to the alkali recovery combustion work segment in the deckle process,Supervised and control system when industry was solid heat be currently to study to order one of the problems,Produce the method and the production data that the data collect to rel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mong them and efficiently is also the point of the research.Adopt the S7300 series CPU mold piece of Siemens in that system to connect inside the MPI place,The PLC comes to the work segment to carry on a control to the combustionCounteract Wincc5.0 come to set HMI terrace,carry on supervision to that control system.The WinCC is a function strong overall liberal supervision system,since can use to the simple process supervision of complete the small scale,also can use to complete a complicated application.This design make use of WinCC software work alkali the recovery burn the work segment of the place of honor machine control appearance,The equipments that control appearance and cans recover the burnable work segment to the alkali carries on a control.The body appears various automation equipmentses and the control software integration of the WinCC software,Have abundant constitution item Can the Windows options with single fixed menu in restaurant,Use a way vivid,The function is well-found.Can also see trend curve etc. in the control the appearance,Pass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that the appearance can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condition of the factory to provide to keep a view for the operation.Not only understood to produce period,And raise a work efficiency.Provide the built-in C language plait distance in the meantime,the customer can pass to edit the item function and behavior to carry out special function.KEY WORDS:HMI,Combustion,WinCC,DCS1 绪论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摘要】随着智能化电气设备的不断涌现,变电站已经进入了自动化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主要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相关介绍,且对其主要功能进行阐述,总结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通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现代通讯技术等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测量、保护、自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行自动监控、测量和协调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它完全取代了常规的监控仪表、中央信息系统、变送器及常规远动装置。
不仅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而且由于采用了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更有效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最大程度提高了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广泛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今后电网发展的趋势。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与集成电路技术、微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密切相关。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高。
从发展过程来看,典型的结构主要有: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分散(层)式结构和全分散式几种结构类型。
1.1集中式结构集中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按信息类型划分功能。
这种方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据量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
这种结构系统能实时采集变电站中各种模拟量、开关量的信息,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打印、制表和事件记录功能,还能完成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进、出线的保护功能。
此结构体积小、紧凑,造价低。
不足的是其对系统监控主机的性能要求较高,且系统处理能力有限,在开放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面较差,抗干扰能力差。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一、引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论文旨在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原理、技术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概述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控制、监测和通信技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的系统。
它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数据,实现对设备状态、参数和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监控与控制子系统、通信子系统、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子系统以及辅助设备子系统等组成。
其中,监控与控制子系统负责实时监测和控制变电站设备;通信子系统实现变电站与上级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子系统负责对设备进行保护和自动化操作;辅助设备子系统包括配电柜、电源和机柜等,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和技术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原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原理是基于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数据,实现对设备状态、参数和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策略,自动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
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指标。
(2)通信技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变电站与上级调度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确保及时准确地传递设备状态和运行信息。
(3)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调整,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人机界面技术:通过人机界面软件和设备,实现人员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和操作,提供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1. 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输电和配电的低压电能。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本论文旨在探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以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化的变电站能够实现自主调度、故障诊断和设备状态监测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2 远程监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测和控制变电站的运行状态。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操作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
2.3 数据共享与云计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云计算技术,能够将变电站的运行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分析。
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
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3.1 通信技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技术是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的基础。
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无线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其中以太网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关键。
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温度、湿度、电流等参数,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3.3 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自主调度和故障处理的核心。
常用的控制技术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变电站设备的自动调节和优化运行。
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案例4.1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案例某电力公司对其变电站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控和控制,实现了设备的自动调节和故障处理,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标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论文引言概述: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相关内容,包括系统架构、功能特点、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系统架构1.1 主站系统:主站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指令下发等功能。
主站系统通常由上位机和数据库组成,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1.2 子站系统:子站系统是主站系统的下位机,负责数据采集、传输和设备控制等任务。
子站系统通常由终端设备和通信模块组成,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1.3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础设施,用于实现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通信网络通常采用以太网、光纤通信等技术,能够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二、功能特点2.1 实时监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等,以及设备的开关状态和故障信息等。
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远程控制: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设备的开关操作、参数调整等。
通过远程控制,可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和工作量。
2.3 数据管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对变电站设备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统计等。
通过数据管理,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全面了解,为设备维护和运行优化提供依据。
三、关键技术3.1 数据采集技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各种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对变电站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
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模拟量采集和数字量采集,能够实现对各种参数的准确测量和采集。
3.2 通信技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光纤通信等,能够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并设计35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通过对变电站的分析和需求调研,确定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和效率。
设计中考虑了可靠性、容错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实施后将使变电站的运维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引言35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程度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对35kV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自动控制和集中监测,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分析与调研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对35kV变电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需求调研。
通过与运维人员的沟通和现场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变电站存在以下问题:手动操作过程繁琐,容易出错;实时监测能力不足,难以发现问题;设备运行情况无法良好统计和分析。
基于这些问题和需求,我们确定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 简单可靠:设计方案应尽量简单、可靠,避免引入过多复杂的技术和组件。
2. 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可扩展性:考虑到变电站的发展和扩容,设计方案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4. 容错性:设计中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保证系统的容错性和稳定性。
系统设计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远程监控与控制:通过远程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2. 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实时采集各个设备的运行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
3. 数据存储与分析:中央控制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提供对变电站运行情况的评估和预测。
4. 告警与维护: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及时发出告警信息,并提供维护方案和指导。
【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毕业设计
【关键字】系统论文题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摘要本次毕业论文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的概念和发展趋势,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的意义和国内外现在发展的状况的论述,探讨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保护配置,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微机保护硬件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方面的研究,介绍了当前各种总线方式和最新的通信技术,将各种通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将他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各种方式的性价比。
并且对此前景进行了简介。
最后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和综自设备的设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图文并冒,最后是将一些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英文文章进行汉语翻译,这对了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最新科技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协议,微机保护,硬件配置。
AbstractThe thesis of the substation automation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d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now exposition Discussion of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functions, structure,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and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computer hardware prote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bus various ways and the latest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he various modes of communication for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to compar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forms. And the prospects for this brief. Finally,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s and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from the installation of equipment for a detailed briefing. Graphic and running, and finally some of the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for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rticle, This understanding of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with the latest technology in a great help.Keywords :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hardware configuration.目录3.8 无线通信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DCS系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DCS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历史数据共享的研究权甫变电站(220KV)设备人员管理系统数据库研究与设计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09级1班姓名:指导老师:教师单位: 电力工程学院时间: 2013年6月Research on historical data sharing of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based on DCSQuanFu substation (220 KV)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sign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Universit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Grade: 2009,class 1Name: Yi JunAdvisor: Su Xing LangDepartment:Faculty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Date:June,2013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经济收益。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广泛用于变电站控制中,DCS技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得到成功应用,其中数据共享技术支撑了DCS的通信系统。
本文采用的是Access 数据库软件,对权甫变电站设计了设备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对设备数据进行了汇总、分类,并且能够快捷查询所需数据,及时更新数据。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中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共享,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分布式数据共享数据库-I-ABSTRACT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Power Systems. Its Running conditions directly affect the power system's reliabi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c system is widely used in substation control, DCS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including data sharing technology supporting the DC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USES the Access database software, to QuanFu substation equipment data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hrough the system of equipment data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classific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quickly query the needed data, updating data in a timely manner. In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management provides a good data sharing, raise the level of the substation automation.Key Words:Substation; Distributed;DS(Data Sharing);DB(Database)前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环节,利用微机技术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形成了一个集电气量的采集、电气设备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变-II-电站的正常运行的综合性系统,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推进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
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
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DCS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历史数据共享的研究
权甫变电站(220KV)设备人员管理系统
数据库研究与设计
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级1班
姓名:
指导老师:
教师单位: 电力工程学院
时间: 2013年6月
Research on historical data sharing of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based on DCS
QuanFu substation (220 KV)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sign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Universit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Grade: 2009,class 1
Name: Yi Jun
Advisor: Su Xing Lang
Department:Faculty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ate:June,2013
摘要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经济收益。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广泛用于变电站控制中,DCS技术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得到成功应用,其中数据共享技术支撑了DCS的通信系统。
本文采用的是Access 数据库软件,对权甫变电站设计了设备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对设备数据进行了汇总、分类,并且能够快捷查询所需数据,及时更新数据。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中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共享,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分布式数据共享数据库
-I-
ABSTRACT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Power Systems. Its Running conditions directly affect the power system's reliabi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c system is widely used in substation control, DCS technology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including data sharing technology supporting the DC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USES the Access database software, to QuanFu substation equipment data manag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hrough the system of equipment data has carried on the summary, classific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quickly query the needed data, updating data in a timely manner. In the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management provides a good data sharing, raise the level of the substation automation.
Key Words:Substation; Distributed;DS(Data Sharing);DB(Database)
前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环节,利用微机技术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形成了一个集电气量的采集、电气设备的状态监视、控制和调节、变
-II-
电站的正常运行的综合性系统,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推进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大量采用了DCS技术。
利用DCS 技术分散地对各部分工艺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并通过数据通信系统与中央控制各监控操作站联网,对于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和操作的控制系统。
而数据的分享是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重要要求,利用数据库的数据提供的良好的共享性,则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设计利用关系数据库Access对权甫变电站设计了设备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表和查询对该系统设备和人员数据进行了分类、汇总,并且通过窗体和报表能够快捷查询所需数据,及时更新数据。
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中实现了良好的数据共享,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
-I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前言 (II)
第一章基于DCS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1)
1.1 概述 (1)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1)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特点 (2)
1.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 (4)
1.5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 (5)
1.6 DCS技术简介 (8)
1.6.1 DCS技术概述 (8)
1.6.2 DCS技术发展 (8)
1.6.3 DCS技术特点 (9)
第二章数据库 (11)
2.1 数据库的概念 (11)
2.2 数据库的发展 (11)
2.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2)
2.4数据库特点 (12)
2.5数据库的三种模型 (13)
2.5.1层次模型 (13)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