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组下线

合集下载

发电机定子现场下线施工工艺

发电机定子现场下线施工工艺

发电机定子现场下线施工工艺第31 卷第 4 期2000年4 月人民长江Yangt~flive~Vo1.31.No.4ADr..2O00文章编号:1001—4179f2000)04—0045—03 发电机定子现场下线施工工艺刚叶阳兵(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澧水项目部,湖南憨利427221)7-;摘要:发电机定子现埽下践工作量大,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的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江垭水电站为地下式厂房,施工期问空气相对湿度大,施工场地小.施工相互干扰大.叙速了江垭水电站发电机定子现场下线的施工工艺,介绍了定子电气试验的结果,并对如何控制发电机电晕电压采取的拖工措施提出了看法.关键词中圈分类号1 概况发电机定子Tv734 急逸壮文蕾标识玛:A1 眩. 江垭水电站安装3 台型号为SF100—32/8250 的半伞,立式三相同步水轮发电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容量114286kVA;额定功率lOOOGOkW;额定电压13.8kV;额定电流4781A;功率因数(COS~)0875额定转速187.5r/min.发电机定子为条式波绕组,双垦并联接线.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运行,定子绝缘等级为 F 级.定子在工地进行下线.定子下线工作包括:下线前准备,端箍和测温元件安装, 上,下层线棒嵌入,槽楔安装,端头焊接,汇流排安装焊接,环氧盒安装等.2 定子下线施工工艺2.1 定子下线前准备定子现场下线前的准备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下线工作的质量与速度.2.1.1场地布置江垭水电站为地下式厂房,定子现场下线时安装间装惨未完成,厂房渗漏水严重,灰尘大,根本不具备下线条件.为了保证定子下线的质量,在定子安装工位搭设一个"蒙古包",封闭定子防止厂房顶部渗水,并在内部设置两台除湿机,降低空气湿度.经采取上述措施后,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5%,达到了规范对现场下线时环境条件的要求另外,制作了两个活动下线平台,定子装配间内设有照明灯.2.1.2设备清点定子下线设备和专用材料多,在下线前,对设备到货进行了清点,检查规格激量.并分类堆放,发现设备缺件或缺陷,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厂家进行妥善处理.2.1.3线棒干燥和耐压将单根线棒置于一个24的房内,采用一组3X10霄发热扳作为主加热设备,两组3X IkW发热板作为辅助加热设备进行干燥.在该房内设置一个平台,平放线棒,上,下端部垫平, 防止线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形.采用此种方法对线棒进行干燥后.单根线棒在4Ikv 耐压试验中均顺利通过. 2.2端箍装配厦测温电阻埋设发电机定子端箍采用非磁性材料制作.不锈钢圆营端箍分两层,上端5根,下端10根.端箍安装前,应控制端箍与预下线棒的间隙.江垭水电站定子端箍间隙控制为 3 衄,间隙控制得好.调整余量大,线棒与槽底完全靠实,有效地降低了槽电位. 端箍焊接时.注意焊接变形,保证瞌率和弧度的莲续性. 定子槽内埋设分度号为Ptl00 的铂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 铂热电阻值变化灵敏,测量可靠,但是.电阻易损坏.其安装应仔细,在每一道工序结束后.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的电阻值.防止电阻机械性损伤.2.3 线棒嵌入江垭水电站 3 台发电机组定子下线均采用半导体涤纶毡作适形垫条,线圈为F级环氧粉云母绝缘,模压成形,绝缘表面硬且不平直.因此,其与定子铁芯槽部的接触不是很好.利用半导体涤纶适形垫条,可有效改善绂棒与槽底,线棒与线棒之间的间隙,防止电腐蚀,延长线棒使用寿命.定子下线均采用适形半导体垫条挤压成形.表面电阻率低, 相当于在线棒的两个窄面并联一个低电阻率物质,朴偿了线棒两个宽面与铁芯之间的间隙作用,有效降低槽电位.施工工艺如下:(1) 将裁剪好的涤纶毡幔渍在791 一A 半导体胶内.在室温情况下,一般凉干约6—8h.凉干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当提渍过的涤纶毡达到手感柔软,不粘手,呈半干状态,胶含量约70%时即可使用.(2) 涤纶适形垫条放人槽内后,将嵌人下层的线棒用专用压紧工具压紧.一般情况下用6英寸扳手控制扭矩为40kNm左右.线棒嵌人后第 1 次收紧压紧工具以线棒与端箍之间靠实为收稿日期:础一03—14作者简介:车蹦,男,中国水利水电蒂三工程局澶水项耳部.高级工程师人民长江舢年准.防止过紧造成毛毡上的半导体胶压流,破坏线棒与槽底的紧密性又污染线棒.常温情况下,嵌入一次线棒压紧时间为48h,在预压适形垫条的最初24h 内.每Bh 收紧压线工具一次.减少由涤纶毡固化收缩而造成间隙•随后的24h内每12h收紧压线工具一次. 上层线捧嵌入采用同样方法放人适形垫条.预压成形.其余下线方法与上层完全一致.江垭水电站发电机定子共324 槽,上,下层线棒各分 3 攻下完.2 .4檀楔安装江垭水电站定子槽楔有斜形面楔和斜形底楔两种,采用这两种槽楔基本解决槽楔松动的问题.斜形面楔由环氧玻璃布板制成,长175mm,宽83mm津}率0.85/100斜形底楔长300iran, 宽26mm,斜率1/100.根据槽楔试配的松紧情况,在斜楔底部安装一层1iran 或0.5叫n 的环氧酚醛玻璃布板.电晕板下装一层2mm 的低电阻硅胶垫条.既可在槽楔安装时防止损伤线棒.又可降低槽电位. 将 2 一低电阻硅胶垫条放人槽内固定,先预装上槽楔,放人9322半导体防电晕板,插入斜楔.试配紧度,适当更换9322半导体防电晕板,将斜楔打人通槽内.试配长度应保持一致.当斜楔和槽楔的上端面平齐后,除去底面多余长度,将斜楔槽楔一同打人预定位置,一般槽楔离预定位置3—5em为最佳. 定子线棒槽楔紧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线棒寿命.运行时, 如槽楔松动,就会磨损线棒.2 . 5端头焊接发电机定子上,下端头焊接采用银焊机,用大电流碳精加热法焊接.将并头铜板用专用工具大力钳固定于端头上.另一端塞A0.2mm银焊片HLA~80—5两片用硬焊机钳口夹紧加热,通人电流约6000A左右加热2rain a银焊条填充均匀. 此种焊接方法为直热式,加热均匀,操作方便,焊料渗透性好,表面光洁,牢固可靠.焊接接头电阻测试百分之百合格,是深受运行单位欢迎的一种焊接方法.但是,直热式焊接耗电量大.台银焊机200kVA,—般定子焊接至少采用2〜4台焊机.这样就要求有足够的电源容量,另一方面银焊机辅助设备偏多,风, 水,电缺一不可,所此种焊接方法不易推广: 2.6 铜环引线安装与焊接江垭水电站定子接线为2Y,汇流引线采用的铜环.铜环由厂家配套供货.安装时先将各段铜环在现场进行预组装. 预组装合适后.将铜环固定在铜环底座上,采用手工气焊焊接各处接头.发电机汇流铜环虽容易加工,易于散热等优点,但实际安装中发现.圆弧形铜环安装困难,对接不易.如铜环偏长,必须锯去多余部分;铜环的内径由%3mm变为埘一造成引出线的接头与铜棒连接困难;用砂纸,磨光机磨去弓I 出线头铜棒多余的3r 帅,施工工作量加大;铜环锯去多余部分后,弧度,弦长发生变化,为达到设计要求.采用高压弯管机对铜环弧度进行处理. 虽然铜环引出线焊接方便,绝缘且易包扎,但是现场组装受条件限制.制造厂应严格控制铜环的弧度及预装配质量,从实际安装的经验看,取消铜环接头处的变径,安装更为方便.2.7 绝缘盒安装2.7.1下端头绝缘盒安装工艺首先用报纸或牛皮纸将绝缘盒外部包扎牢固,其目的是防止环氧胶溢出,污染绝缘盒.然后,把配好搅拌均匀的环氧树脂胶注入绝缘盒内部,一次约15—20个不等,平放于预先设置的块3—5c--.厚的木板上,均匀托起木板.让绝缘盒完全套人并头套内,调整绝缘盒间隙,固定木板:2.7.2上端绝缘盒安装工艺传统方法采用绝缘盒下部堵漏.从上部缓慢注入环氧胶,至少分两次注完.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容易造成绝缘盒内部出现空隙.封堵不好又污染线棒为解决绝缘盒堵漏问题,采用了东方电机厂新生产的J9701A和J9701B灌注胶浇灌定子上端头绝缘盒:经过实际施工检验,这种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绝缘性. 耐热性.填空性和吸附性.安装施工中发现,使用此胶2—3h 后有轻微下坠现象,重复进行一次成形处理,就完全解决下坠问题,这种腔有效地解决了上端头堵漏的问题,易推广使用.但是,Jr3701A和J9701B不易混和搅拌困难,吸附性强,须人工搅拌均匀..2.S定子干燥定子干燥采用铜损加热法,加热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的50%左右,温升速度不超过5—8C /h.江垭水电站发电机定子额定电流4781A.职丫并联,加热采用KGHS 一3150A/100V 型直流设备,职星串联干燥.加热电流最高不超过1200A,实际加热电流为1100A,电压6oV.温度70E时保持43h,绝缘电阻稳定8h以上满足规范要求后, 逐渐降低电流,使降温速度小于4C/h,保持温度下降速度,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停止加热,并进行定子整体试验.3 定子整体试验江垭水电站3台机定子整体试验均为一次试验合格,这与施工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有关.定子下线每道工序完后,均要进行相应工序的试验,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督,如单根线棒干燥完后每根线棒均进行了耐压试验;当上层,下层线棒嵌装后. 对上层及下层线捧均进行了耐压试验,有效地控制了质量事故的发生.3 台发电机定子试验结果良好.定子线棒耐压试验结果见表1:定子的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试验结果见表2;工频耐压试验结果见表 3.裹 1 发电机定子线棒耐压试验4 问题讨论发电机投入运行后,其使用寿命除取决于机械部件外,还取决于定子线棒的绝缘寿命.高电压作用下线棒的电晕电压,受湿度和绝缘内部气孔的影响,发生放电现象,将改变绝缘材料的内部结构,降低绝缘使用寿命.现就现场下线对电晕电压的影响.谈几点看法和处理方法.有以下几个位置易出现电晕:(1) 线棒出槽口处.电场强度分布不均, 局部电场升高,而使附近空气局部电离;{第 4 戴事刚等: 发电机定子现场下线施工工艺47襄 2 直流耐压豆泄漏电藏试验数据(2) 定子通风沟硅钢片尖角处.电场强度局部升高.使空气游离:(3) 线棒的宽面和铁芯之问.有空隙, 电场强度分布不均匀,使空气游离:(4) 线圈端部间隔垫块绑扎处,及线棒端部和端箍接触处. 电场局部集中,产生电晕.针对以上原因,为了控制发电机定子电晕的出现,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定子下线前,用干燥,干净的压缩空气对定子及线圈进行整体清扫,重点清除线棒端部的灰尘和槽口污秽;(2) 严格执行工序间的检查制度,在上道工序结束.下道工序开始前认真清扫,确保槽内及线棒之问无灰尘杂物;(3) 打槽楔时,要保证槽楔和线棒之间填实,并注意对打槽楔时造成的铁芯通风沟损坏进行修理,保证铁芯通风沟的平整并与槽楔通风沟对齐:(4) 线棒在搬运,下线和绑扎中,注意防止攘伤,以免损坏防晕层,因线棒的端部均采用二次碳化硅作防晕层.碳化硅为细微的颗粒:(5) 下线时注意标高一致,注意弄相线棒间的侧面间隙,绑线注意修整,防止尖端放电;(6) 发电机定子下线结束,喷漆前对定子进行全面清扫,将相别主绝缘电阻(岫)10耐压前耐压后耐压前耐压后耐压前耐压后护层绝缘电阻泄精电流()相问不O'015202.))平齑Il5th(1~okV3,0th(192c48)c96H)(1 趋kV)1.5s15s12 面3aria4aria15aah系盏A1560 加4646 柏1_2010加3346|4鸵4040l_C156019323938撕拍拍1.剪去多余的绑扎物,对施工中造成,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净.对控制发电机电晕电压提高是有(赫辑趟树湘) 试验电压按相电压的3 倍(3Uo=192kv)控制.192kV试验电压时,泄漏电流数据在115min 内无变化.以上各项试验结果,经德国F&C- 公司现场工程师鉴定均合格,高压电缆可以投人运行.4 施工体会江垭水电站高压电缆的施工方案以及试验方法为同类型电缆的施工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地下厂房主变出线平台布置有大量的电气设备,而此处却未设计任何起吊机具,给施工造成极大不便,设备安装全部依靠土法起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也将给运行单位今后检修设备造成困难.如果在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能够在此处设计一台桥机无疑是最佳途径. (蝙辑:赵树湘)欢迎上网阅览《人民长江》杂志:http://www.dIil 柚iI 响/periodieal/rmcj/index.himhap://hap://。

三相电动机电机线圈绕法图解

三相电动机电机线圈绕法图解

三相电动机电机线圈绕法图解
先看铭牌,它是电机绕线的依据
用冲子把废线清理干净
这是废线
查数据,0.90和0.96的圆铜漆包线两根并绕47匝
用线模100的和95的,大大小大大小,距离115公分
然后绕线
绕三个,每个有6个线圈
其中一个首头和尾头的线头留长些
裁纸
数据
放好
放好
开始下线
开始先下A相,两把
接着再下C相,要吊两相的把下C相是向后空一槽
然后下B相,空两槽,还要掏把
然后C相不掉把了,要复把这样一直组下去
开始吊把的最后要复把最后插入相间绝缘纸
整理形状
最后浸漆,用灯棍烘烤直至线圈端部硬了即可
4极36槽
注意以下几点:每相只有首头和尾头,中间无接头。

在组线时要
时刻记得掏把和反把。

到最后只有首头和尾头6个头中间无任何接头。

绕组为交叉式的,电机绕组有链式的,同心式的,交叉式。

超过15千瓦以上就是双层嵌法,接线是多路接法儿。

修电机要的是工艺,熟能生巧,修潜水泵工艺要求更高,手要轻,快,稳.。

电动机实训报告(5篇)

电动机实训报告(5篇)

电动机实训报告电动机实训报告(5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动机实训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动机实训报告1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的实训以提高同学们对具有过载保护的点动线路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训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目的;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锻炼同学们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过载保护的点动控制电路的操作和接线方法。

通过实习理解电力拖动以及点动的概念。

二、实训内容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具有过载保护的单相点动控制线路。

详图如下:2、线路分析(1)SB为线路的控制按钮。

(2)工作原理:合上开关QS起动:按下SB→KM线圈获电停止:放开SB→KM线圈断电释放按下控制按钮SB,由于接在按钮SB下端的KM线圈通电,KM主触头闭合,电机开始运转;当放开控制按钮SB后,电机停转。

这种线路叫做点动控制线路,由于线路中加装了热继电器,所以线路依然具有过载保护。

同时还兼有欠电压、失电压、短路等保护特点。

三、实训准备1、思想准备这个线路由于是刚开始接触到实习,对电工接线知识还是很欠缺,可能在接线的过程中将某根导线接错,导致整个实习失败。

对此我一定要在实习前细心的钻研图纸,认真的理解原理,虚心的向老师、同学请教,以确保此次实习圆满成功,达到规定的水平。

2、元器件准备序号元件名称元件型号元件数量单位备注1闸刀开关HK1-30/31只2熔断器RC1A-153只3熔断器RC1A-52只4交流接触器CJ0-201只5热继电器JR0-20/3D1只6按钮开关1只7电动机75W1台3、工具准备序号工具名称工具型号工具数量单位备注1钢丝钳160mm1把2斜口钳160mm1把3剥线钳1把4螺丝刀2只两种不同5电工刀1把6尖嘴钳160mm1把7测电笔1只4、材料准备序号材料名称材料型号材料数量单位备注1吕芯线BLV-2.53米2铜芯线BV-15米3钢精扎头2#3#各5支四、实训要求1、正确度要求。

电机基础知识及绕组下线·2分解

电机基础知识及绕组下线·2分解

一实训目的1.本次实训为电机绕组实训,通过实训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电动机的结构组成。

2 通过本次的电机实训,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会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进行正确的三角形或者星型连接。

3.加深理解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

二异步电机的基础理论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

图2.1.1所示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图2.1.1 封闭式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图1—轴承;2—前端盖;3—转轴;4—接线盒;5—吊环;6—定子铁心;7—转子;8—定子绕组;9—机座;10—后端盖;11—风罩;12—风扇(一)定子和转子(1)转子铁心是用0.5mm厚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套在转轴上,作用和定子铁心相同,一方面作为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一方面用来安放转子绕组。

(2)转子绕组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分为绕线形与笼形两种,由此分为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与笼形异步电动机。

①绕线形绕组与定子绕组一样也是一个三相绕组,一般接成星形,三相引出线分别接到转轴上的三个与转轴绝缘的集电环上,通过电刷装置与外电路相连,这就有可能在转子电路中串接电阻或电动势以改善电动机的运行性能,见图2.1.2:1—集电环;2—电刷;3—变阻器图2.1.2 绕线形转子与外加变阻器的连接②笼形绕组在转子铁心的每一个槽中插入一根铜条,在铜条两端各用一个铜环(称为端环)把导条连接起来,称为铜排转子,如图2.1,3所示。

也可用铸铝的方法,把转子导条和端环风扇叶片用铝液一次浇铸而成,称为铸铝转子,如图2.1.4所示。

100kW以下的异步电动机一般采用铸铝转子。

2.1.3铜排转子 2.1.4铸铝转子2)定子。

定子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的部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主要由机座、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三部分组成。

机座是由铸铁或铸钢制成,在机座内装有定子铁芯,铁芯是由互相绝缘的硅钢片叠成。

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

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

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是电机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绕线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评估,向您介绍这种绕线方法的原理、优点和适用范围。

希望通过本文,您能对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1. 概述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是一种常用于电机绕线的方法。

它利用双层同心绕组和5连把下线的结构,实现了电机线圈间的互相连接。

这种绕线方法在电机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2. 原理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的原理是将线圈分布在两个层次上,并通过5连把下线将线圈连接在一起。

这种结构可以增加线圈之间的磁耦合,提高电机的磁链传递效率。

双层同心绕组可以减小线圈的电阻和电感,降低能量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3. 优点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相比其他绕线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3.1 提高磁链传递效率:由于线圈之间的磁耦合增加,电机的磁链传递效率得到了提高。

3.2 降低能量损耗:双层同心绕组可以减小线圈的电阻和电感,从而降低能量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3.3 简化线圈结构:采用5连把下线的结构,可以简化线圈的结构,提高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4. 适用范围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机,特别是高效率和高性能要求的电机。

这种绕线方法可以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等领域,以提高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结:通过深入研究和全面评估,我们了解了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的原理、优点和适用范围。

这种绕线方法通过双层同心绕组和5连把下线的结构,实现了电机线圈间的互相连接,提高了磁链传递效率,降低了能量损耗,并简化了线圈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机,特别是高效率和高性能要求的电机。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在电机设计中应用这种绕线方法,提高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电机设计者,我对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深感兴趣。

电动机常见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

电动机常见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

目录一、电动机结缘电阻低电流泄露大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 ----------- 2二、电机不能正常起动的主要原因 ----------------------------------------- 2电机通电时熔丝熔片烧断或跳闸的主要原因 ----------------------------- 3电机运行时噪声大,有杂声或尖叫声的主要原因 ----------------------- 3电机绕组匝间绝缘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 ----------------------------------- 4电机空载电流大的主要原因 -------------------------------------------------- 5七.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主要原因 ----------------------------------------- 5八.电机接地的主要原因 ----------------------------------------------------- 5九.电机过热的主要原因 ----------------------------------------------------- 6十.定子转子摩擦扫膛的主要原因 ----------------------------------------- 6十一.电机振动的主要原因 -------------------------------------------------- 7十二.电机轴承过热和抱轴的主要原因 ----------------------------------- 7十三.电机出力不够的主要原因 -------------------------------------------- 8电动机常见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一、电动机结缘电阻低电流泄露大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1.定转子绕组受潮或进水处理方法:重新烘干,还可以自然通风,做法把接线盒和端盖打开2.绕组绝缘老化处理方法:重新浸漆或更换绝缘3.浸漆后干燥不好处理方法:重新烘干处理4.引线绝缘老化碰伤接线柱或接线板爬电处理方法:重新包扎绝缘或更换引线接线板5.绕组和绝缘沾满油垢和粉尘处理方法:用酒精清理油垢用手风器吹净粉尘6.从低温运到高温处温差大电机内部产生水珠处理方法:把端盖打开自然通风,重新烘干,运电机时防止两地温差大二、电机不能正常起动的主要原因1.开关、起动器、熔丝、熔片接触不良2.熔丝熔片小、熔断3.绕组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接地4.变压器容量小电源网路压降太大5.绕组接线错误或Y接线误接△接线6.过流保护装置,额定电流调的过小7.起动设备接线有误转子绕线型电机频敏电阻器调整不当8.控制设备接线有误造成电源未能接通9.电源线线径过小使电机不能正常起动10.绕线型电机转子未串入电阻起动或操作失误11.绕组断线包括电机内部接线,接线头焊接不好12.定转子未能按设计要求加工使定转子气隙过小造成起动转矩过小13.时间继电器调整不当造成电机不能正常起动电机通电时熔丝熔片烧断或跳闸的主要原因1.熔体截面积过小2.电机有接地现象3.定转子绕组有匝间相间短路4.接线有误Y型接成△型接线5.定转子严重摩擦扫膛6.电机负载过大,拖动的设备有故障7.绕线电机转子未能按要求串电阻或串电阻过小,电阻被短路频敏电阻器调整不当8.电机拖动的设备未能按起动规程操作9.少相起动或运行10.重新绕制的电机匝数和绕组分布的不合理11.定子转子铁心严重的未对齐12.绕线电机未串入电阻起动电机运行时噪声大,有杂声或尖叫声的主要原因1.定转子气隙不均2.轴承质量不好,油脂过少,轴承磨损,轴承清洗的不干净,润滑油有杂质3.刮绝缘纸或槽楔4.定转子铁心松动5.三相电压严重不平衡6.电机严重超载运行7.通风道有异物吹出尖叫声8.电源电压过高9.绕组匝间相间短路或接地10.定转子摩擦11.电机绕组分布的不合理12.电机轴与转子铁心松动风扇和轴松动13.定子接线错误14.风扇毛刺过大产生尖叫声15.定子每相匝数不相等16.电机安装时和设备不同心17.电机安装时底脚螺丝松动电机绕组匝间绝缘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1.网路电压过高产生匝电压过高使绕组匝间2.电机长期超载运行3.电磁线质量不合格绝缘脱落造成绕组匝间短路4.下线时把电磁线绝缘碰破造成匝间短路5.成型线圈匝间绝缘包扎厚度不够6.成型线圈涨型时工艺不当,把匝间绝缘弄坏7.下线时排列的不规范造成交叉使电压过高8.长时间不用的电机保管不当,绕组匝间油垢粉尘太多9.起动时间过长,绕组产生高温造成匝间击穿短路10.在额定功率下长时期的低电压运行产生高温造成匝间短路11.少相运行产生高温使匝间绝缘破坏造成匝间短路12.Y型接线误接成△型接线,使正电压过高产生高温造成匝间短路13.绕组内部接线时小头连接错误使电机温度过高造成匝间短路14.绕线型电机、电刷碳粉过多又未能及时清理使绕组碳粉过多造成匝间短路15.浸漆后干燥时间不够绝缘漆未能固化受电磁应力的影响绕组匝间磨损使匝间绝缘损坏造成匝间短路电机空载电流大的主要原因1.电源电压过高2.定子转子铁心气隙过大3.定子转子铁心未对齐4.电机重新修理时拆线用火灼使铁心过热灼损5.电机装配时装的不当端盖、压盖上偏6.定子转子摩擦七.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主要原因1.电源电压三相不平衡2. 绕组每相匝数不等有误3. 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现象4. 接线时连头接错5. 定子转子摩擦扫膛6. 绕线型电机转子焊接不良或有短路开路现象7. 笼型铸铝转子严重细条断条8. 铜笼转子开焊或断条网路电源电压9. 不等分电阻起动的电机起动后电阻未甩掉八.电机接地的主要原因1. 电机受潮或进水2. 电机绝缘严重老化3. 引出线接线端子套接线板绝缘断裂与电机机壳接地4. 电机接线时电源线头过大或有毛刺造成接地5. 电源线与接地线接错6. 电机内部接线时有毛刺或绑扎不好与机壳接地九.电机过热的主要原因1. 网路电源电压过高造成匝电压过高使铁心磁通密度过于饱和造成电机温度过高2. 电源电压过低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使电机出力不够造成小马拉大车,使电机温度过高3. 风冷式电机风路堵塞4. 电机机壳灰尘过多有杂物影响电机散热5. 铸铝转子细条、断条使电机出力不够造成电机温度过高6. 定子转子摩擦扫膛使电机温度过高7. 电机的频繁起动次数过多(包括反正转次数过多)8. 电源开关和起动器触头接触不良产生电阻过大,使电机温度过高9. 电源变压器小造成起动时间过长使电机温度过高10. 环境温度过高使电机温度过高11. 接线头松动接触不良包括电机内部接线焊接不良造成电阻过大产生高温12. 电机受潮或电机浸漆时干燥不好泄露电流大产生高温13. 电机内部接线小头方向接错使电机温度过高14. 绕组轻微的匝间相间短路绝缘老化使电机温度过高15. 定子转子铁心处理的不好产生铁损过大铁心松动,铁心数量不够产生磁通密度过于饱和使电机温度过高16. 绕线电机电阻配的不合理,造成电机温度过高17. 电机长时间超载运行,使电机温度过高18. 冶金起动电机工作制和持续选用的不合理造成电机温度过高19. 绕线型电机电刷磨损压力过大产生磨损温度过高造成电机温度过高电刷压力产生火花使电机温度过高十.定子转子摩擦扫膛的主要原因1. 定子有高片2. 转子转弯3. 转子细条细条处产生高温使高部膨胀造成扫膛4. 轴承磨损过大造成转子下沉使定子转子磨损5. 端盖与轴承、轴承套配合过松使转子下沉造成定子转子磨损6. 浸漆定子铁心有漆瘤造成扫膛7. 下线时槽绝缘高槽楔高8. 装配时端盖未上紧或上偏造成定转子磨损扫膛十一.电机振动的主要原因1.机壳强度不够2.定子转子气隙不均产生单边磁拉力不均造成振动3.转子、风扇不平衡4.基础强度不够,地脚螺丝松动5.电机轴弯6.铁心变形或松动7.安装时联接器安装不同心(包括软硬联接)或对轮间隙不适当8.绕线型转子短路或开焊9.10.笼型铸铝转子严重细条断条11.铜笼结构的转子开焊或细条12.电机内部接线时小头接错13.轴承质量不好或有异物14.电机底角不平十二.电机轴承过热和抱轴的主要原因1.电机振动大包括机械振动、电磁振动使轴承损坏造成报轴2.轴承油隙过大过小产生电机轴承过热报轴3.润滑脂不符合要求轴承室润滑脂加的过多或过少产生轴承发热造成报轴4.轴承与轴承套、轴承于轴配合过松、过紧使轴承发热造成报轴5.曲路环、铜套内外轴承压盖加工时不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加工尺寸和光洁度6.电机轴弯产生振动使轴承损坏造成报轴7.装配时电机端盖内外轴承压盖未装紧或装偏造成电机报轴8.绕线型电机转子半开路、短路使转子严重发热产生报轴9.电机安装时联接器间隙过小,如电机拖动多极泵时联接器间隙过小,泵轴高频的撞击电机轴使轴承损坏造成报轴10.笼型铸铝转子细条断条使转子严重发热造成报轴11.铜笼焊接结构,转子开焊或断条使转子严重发热造成报轴12.轴承严重磨损造成报轴13.轴承型号选用不合理,轴承选用(型号)造成滚动体严重的载荷过大,使轴承发热报轴14.轴承有杂物、润滑脂有杂质十三.电机出力不够的主要原因1.网路电压过低2.降压起动的电机起动后减压线圈未能甩掉3.转子断条或细条4.绕线型转子转子开焊或断路5.定转子间气隙过大6.定子转子铁心未对齐7.绕线型电机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8.绕线型电机加进相机运行时进相机三相电压不平十四.电机绕组相间击穿、层间绝缘击穿短路事故的主要原因1.下线时相间绝缘留的过小或绝缘材料厚度不够2.下线时双层绕组槽里相间绝缘未装好或尺寸不合格3.槽满率过低,使绕组松动把相间绝缘损坏4.长时间的过载运行使绝缘老化造成相间短路5.浸漆时未能按工艺要求浸漆造成线圈松动,把相间绝缘损坏造成相间短路6.匝间短路产生高温把相间绝缘损坏造成相间短路7.绕线型电机电刷碳粉过多造成绕组表面碳粉过多,使相间绝缘击穿。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知识讲解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知识讲解

电机绕组的基本参数及常用名词术语一:绕组的基本参数1.机械角度与电气角度电机绕组分布铁心槽内时必须按一定规律嵌放与联接,才能输出对称的正弦交流电或产生旋转磁场。

除与其它一些参数有关外,反映各线圈和绕组间相对位置的规律时,我们还要用到电气用度这个概念。

从机械学中知道可以把圆等分成360°,这个360°就是平常所说的机械角度。

而在电工学中计量电磁关系的角度单位则叫做电气角度,它是将正弦交流电的每一周在横坐标上等分为360°,也就是导体空间经过一对磁极时在电磁上相应变化了360°电气角度。

因此,电气角度与机械角度在电机中的关系为:电气角度α=极对数xPx360°。

2.极距绕组的极距是指每磁极所占铁心圆周表面的距离。

一般常指电机铁心相邻两磁极中心所跨占的槽距,定子铁心以内圆气隙表面的槽距计算;转子则以铁心外圆气隙表面的槽距来计算。

通常极距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长度表示;另一种则以槽数表示,习惯上以槽数表示的较多。

3.节距电机绕组每个线圈两元件边之间所跨占到的铁心槽数叫做节距,也称跨距。

当线圈元件节距等于极距对称为全距绕组;线圈元件节距小于极距时则称短距绕组;而当线圈元件节距大于极距时则称长距绕组。

由于短距绕组具有端部较短电磁线用料省和功率因数较高等许多优点,因而在应用较多的双层叠绕组中无一例外的都采用短距绕组。

4.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指交流分布绕组的短距系数和分布系数的乘积,即5.槽距角电机铁心两相邻槽之间的电气角度称为槽距角,通常用a表示,即6.相带相带就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一个磁极所占的区域,通常用电气角度或槽数表示。

如果将三相电机处在每一对磁极下的绕组分成六个区域则每极下三个。

由于槽距角α=360°P/Z如该电机为4极24槽故每相每区域的宽度为qα=Z/6P*360P/Z=60°,按这样分布绕嵌的绕组就称为60°相带绕组。

电动机的绕组修理技巧和方法有什么

电动机的绕组修理技巧和方法有什么

电动机的绕组修理技巧和方法有什么1.定子绕组短路绕组短路是指两条铜线因线圈导线绝缘损坏而直接碰撞,使电流无负载直接形成回路。

主要原因是电源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绕组受潮、振动磨损,以及在维修预埋导线时意外摩擦导线外层绝缘。

电机发生短路故障后,故障处会产生高温,烧坏更多绝缘。

因此,在检查运行中的电机短路故障时,应仔细观察电机停止运行后,电机线圈是否有烧焦痕迹和气味。

电机也可以空载运行一段时间。

停机后,立即取下端盖,用手触摸线圈加热是否均匀。

匝间短路处温度一般较高。

但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感应法,即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定子槽上交叉一个特殊的短路变压器短路检测器。

短路检测器通电后,如果放置在槽对面的薄铁片或锯片振动,则表明绕组中存在短路。

如果绕组为多通道或三角形连接,则应拆卸每个绕组或相绕组的接头,然后进行检查,否则很难找到。

发现短路后,如果发现线圈短路不严重,绕组没有烧坏,通常会进行局部修复,短路可以重新用绝缘材料包裹。

如果整个绕组中只有一个线圈因短路而烧坏绝缘,但急需时,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即拆下线圈或采用跨接的方法将短路线圈从绕组线上拆下,但此时应切断短路线圈一端的所有导线,否则会产生短路电流,然后将电线两端拧在一起,并用绝缘材料包裹。

如果大部分绕组绝缘层烧坏,则更换新绕组。

2.定子绕组接地的检查与修理绕组接地是指绕组与外壳或铁芯之间的连接。

电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绕组绕组过热或绕组端部绝缘损坏等原因导致电机绕组绝缘损坏,两相接地会导致短路,烧毁绕组。

常用灯泡法检查绕组是否接地,检查前需将各相绕组的接头拆开使各相绕组互不相通,然后将灯泡和低压电源12~36v串联,一端接在电动机外壳上,另一端轮流接到各相绕组的接头上,如灯泡发亮则表示这一相有绕组接地现象。

如不是直接接地碰壳,而因绝缘受潮使绕组和铁芯间漏电时,由于绕组和铁芯间有较高的漏电电阻存在,用灯泡法有可能测试不出来,此时可用几个干电池和一个喇叭耳机串联,有故障时会听到“喀嚓”的声音,好的绕组没有这种声音。

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下线规律和定子绕组连接

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下线规律和定子绕组连接

浅谈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下线规律和定子绕组连接【摘要】大凡教学过《三相异步电动机绕制》课程的老师都明白,在电机绕制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正确掌握下线规律把线圈正确的莰在定子槽中,然后让学生根据原理把线圈合理的连接成u,v,w,三相。

因为漆包线都是同一种颜色,而且线圈抽头很多,就算学生了解原理也易接错,现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积累,得到一点小经验,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小型三相异步电机;下线规律;定子绕组现以y90s-4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说明,电动机静止部分称定子,主要包括铁芯、定子绕组、机座等部件。

其作用是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并在基础上放置定子绕组。

在铁芯的内圆冲有均匀分布的槽,用以嵌放定子绕组。

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通过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

小型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通常用高强度漆包线绕制成各种线圈后,再嵌放在定子铁芯槽中。

为了保证绕组各导电部分与铁芯之间的可靠绝缘及绕组本身之间的可靠绝缘,故在定子绕组制造过程中采取许多绝缘措施,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主要绝缘项目有以下三种:(1)对地绝缘——定子绕组整体与定子铁芯之间的绝缘。

(2)相间绝缘——各相定子绕组之间的绝缘。

(3)匝间绝缘——每相定子绕组各线匝之问的绝缘。

定子绕组在槽内嵌放完毕后共有六个出线端引到电动机座接线盒内,可按需要将三相绕组接成星形接法(y接)或三角形接法(△接)。

在电动机中,线圈的两直边分别嵌在定子槽内,直接参与电动机的电磁过程,称为线圈的有效边。

菱形端部的线圈,常用于双层绕组;弧形线圈,常用于单层绕组。

线圈组是由几个线圈串成的绕组单元。

异步电动机中最常见的线圈组是极相组。

它是由一个极下同一相的几个线圈串连成的一组线圈。

例如:一台4极36槽的电动机,每极下对应9槽,而每极下均有三相,故每极每相槽数q=3。

也就是说,它由三个线圈串成一个极相组。

电角度是为了对不同极数的电动机绕组分析研究方便而定的一种空问角度。

电机故障了修理与维修的方法

电机故障了修理与维修的方法

电机故障了修理与维修的方法电动机在运行中,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故障,造成电动机失常,甚至烧毁电动机。

这时就要必须对其进行维修处理了,那么应该怎么维修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电机的修理与维修,希望能帮到你。

电机的修理与维修1 电机定子绕组的修理1.1电机定子绕组的绕制要求绕组是电机主要的部件之一,也是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

它由许多线圈联接而成,所有绕制好的线圈均放在定子铁芯槽里,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联或并联起来,成为电机绕组。

绕组设计的合理与否,将影响电动机的转矩、转速、损耗、效率和温升,因此,对电机绕组提出下列要求:①各相绕组的电势和磁势要对称,电阻和电抗要平衡,即三个相的绕组结构完全相同;②缩短连接部分,节省用铜,减少绕组短路损耗;③绕组散热要好,绝缘和机械强度要可靠;④绕组结构的施工工艺性好。

1.2电机绕组的几个重要参数1.2.1极距。

沿着电机定子铁芯内圆每个磁极所占有的范围叫极距。

1.2.2节距。

一个绕组元件的两个有效边之间所跨的槽数叫做节距。

1.2.3电角度。

电角度=极对数×360°。

1.2.4每极每相槽数。

每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所占到的槽数。

1.3电机绕组的种类1.3.1三相定子绕组的构成原则:三相定子绕组中每相线圈数相等,布置情况相同,相与相之间在槽内间隔120°电角度,符合这两个原则,即构成三相对称绕组,只有在三相对称绕组中才能感应产生平衡的三相电动势。

1.3.2三相定子绕组的种类有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单层绕组槽内没有层间绝缘问题,因此不会在槽内发生层间及相间绝缘击穿故障。

绕线和嵌线都比较方便;缺点是短距线圈的选用受到限制,电磁波形不够理想,所以一般用于小功率电机,它的线圈都是用圆电磁线绕成多匝的散嵌线圈。

双层绕组的优点是可以任意选用合适的短距线圈,电动机的技术指标比单层绕组要好,一般用于大中型电动机。

1.4电机定子绕组的拆换和修复1.4.1线圈绕制①散下线圈:散下线圈用绝缘圈导线绕制,几何尺寸由绕线模保证,绕线模必须做得大小适当,拉力不宜过大。

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

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

深度探讨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一、引言在电气工程领域,绕组设计和接线方法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此方法,并探讨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概述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是一种特定的绕组接线方法,通常应用于电机或变压器等设备中。

其特点是将30个槽位以双层同心的方式进行绕组,同时通过5连把的方式进行下线。

这种方法在电机启动和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三、深度评估1. 绕组设计原理30槽双层同心绕组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双层同心结构?这种结构和其他绕组结构相比有何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具体的电机要求进行设计和调整?2. 5连把下线方式5连把下线方式有哪些特点?它与其他下线方式的比较如何?在30槽双层同心绕组中采用5连把下线的优势是什么?在设计和接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 应用场景和效果在哪些具体的电机或变压器设备中常见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的应用?采用这种方法对设备的运行性能和效果有何影响?是否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四、广度评估1. 典型案例分析基于实际案例,分析采用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的设备在工程应用中的具体效果和成果。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效率、功率因数、起动特性、运行稳定性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和比较。

2. 技术趋势展望随着电气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是否会有新的应用场景和改进空间?新的材料和技术是否会对这种方法的设计和实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五、总结与回顾30槽双层同心绕组5连把下线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绕组接线方法,在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深度和广度评估,我们深入理解了这种方法的设计原理、优势特点、应用效果以及未来趋势。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一方法,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220v电机线圈绕法口诀

220v电机线圈绕法口诀

电机线圈绕法24句秘诀单层链式绕组
先教总共多少槽;
再数节距心记牢;
若是单层单链组;
每把线前空一槽;
不到书距要悬空;
到了节距便封槽;
单层同心式绕组
若是单层多圈组;
二空一来二空三;
不到节距不封口;
到了节距就封槽;
单层交叉式绕组
交叉双线和单线;
节距长者可在前;
双线前面空一对;
单线前面空一槽;
不到节距不封口;
节跑到了要封槽;
双层量绕组
若是遇到双层组;
千万牢记不空槽;
双层单绕极少见;
双层登绕常见到;
前面下线不封口;
到了节距再封槽;
一把挨着一把下;
槽数线圈相等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班级:电气10-2姓名文鹏学号:***********指导老师:***一实训目的1.本次实训为电机绕组实训,通过实训能够进一步的了解电动机的结构组成。

2 通过本次的电机实训,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会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进行正确的三角形或者星型连接。

3.加深理解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

并且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促进理论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知识。

二异步电机的基础理论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

图2.1.1所示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图2.1.1 封闭式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图1—轴承;2—前端盖;3—转轴;4—接线盒;5—吊环;6—定子铁心;7—转子;8—定子绕组;9—机座;10—后端盖;11—风罩;12—风扇(一)定子和转子(1)转子铁心是用0.5mm厚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套在转轴上,作用和定子铁心相同,一方面作为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一方面用来安放转子绕组。

(2)转子绕组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分为绕线形与笼形两种,由此分为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与笼形异步电动机。

①绕线形绕组与定子绕组一样也是一个三相绕组,一般接成星形,三相引出线分别接到转轴上的三个与转轴绝缘的集电环上,通过电刷装置与外电路相连,这就有可能在转子电路中串接电阻或电动势以改善电动机的运行性能,见图2.1.2:1—集电环;2—电刷;3—变阻器图2.1.2 绕线形转子与外加变阻器的连接②笼形绕组在转子铁心的每一个槽中插入一根铜条,在铜条两端各用一个铜环(称为端环)把导条连接起来,称为铜排转子,如图2.1,3所示。

也可用铸铝的方法,把转子导条和端环风扇叶片用铝液一次浇铸而成,称为铸铝转子,如图2.1.4所示。

100kW以下的异步电动机一般采用铸铝转子。

2.1.3铜排转子 2.1.4铸铝转子2)定子。

定子是用来产生旋转磁场的部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主要由机座、定子铁芯、定子绕组三部分组成。

机座是由铸铁或铸钢制成,在机座内装有定子铁芯,铁芯是由互相绝缘的硅钢片叠成。

铁芯的内圆周表面冲有均匀分布的平行槽,在槽中放置了对称的三相绕组。

①定子铁芯:定子铁芯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由相互绝缘的厚度为0.5mm的硅钢片叠压而成。

定子铁芯硅钢片的内圆上冲有均匀分布的槽,槽内嵌放定子绕组,定子铁芯结构和铁芯片形状如图2.1.5所示。

图2.1.5定子铁芯结构和铁芯片形状②定子绕组: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由三相对称绕组组成。

定子绕组一般采用聚酯漆包圆铜线或双玻璃丝包扁铜线绕制,按照一定的空间角度依次嵌入定子铁芯槽内,绕组与铁芯之间垫放绝缘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共有六个引线端,固定在接线盒内的接线柱上,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U1、V1、W1表示各相绕组的始端(首端),U2、V2、W2表示末端。

旧标准用D1、D2、D3、D4、D5、D6表示绕组的始末端。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在机座接线盒内的接线次序如图2.1.6所示。

定子绕组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接法。

为了便于接线,将三相绕组的六个出线端引到接线盒中。

若把U2、V2、W2接在一起,U1、V1、W1分别接到电源的L1、L2、L3各相电源上,电动机就为星形接法,如图2.1.6(a)所示。

如把U1和W2、V1或U2、W1和V2接在一起,再从三个连接端处分别接到电源L1、L2、L3各相电源上,就是三角形接法,如图2.1.5(b)所示。

实际接线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接法,要根据电动机绕组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的电压来确定。

图2.1.6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接线③机座:机座是电动机用于支撑定子铁芯和固定端盖的。

机座通常为铸铁件,大型异步电动机机座一般用钢板焊成,微型电动机的机座采用铸铝件。

封闭式电机的机座外面有散热筋以增加散热面积,防护式电机的机座两端端盖有开封孔,是电动机内外的空气可直接对流,以利于散热。

图2.2.5三相定子绕组AX、BY、CZ(二)其他附件1.端盖:支撑作用。

2.轴承:连接转动部分与不动部分。

3.轴承端盖:保护轴承。

4.风扇:冷却电动机。

2.2 三相交流电机旋转磁场的产生三相绕组在空间互隔120°排列,现向三相绕组中分别列入三相电流Iu、Iv、Iw则每个绕组都会产生一个按正弦变化的磁场。

分析五个瞬间的合成磁场。

为分析方便,规定:电流为正值时,由绕组的首端流入,从尾端流出。

(一)基本原理为了说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做如下演示实验,如图 2.2.1所示图2.2.1异步机工作原理当磁铁旋转时,磁铁与闭合的导体发生相对运动,鼠笼式导体切割磁力线而在其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又使导体受到一个电磁力的作用,于是导体就沿磁铁的旋转方向转动起来,这就是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二) 旋转磁场(1).图2.2.2表示最简单的三相定子绕组AX 、BY 、CZ ,它们在空间按互差1200的规律对称排列。

并接成星形与三相电源U 、V 、W 相联。

则三相定子绕组便通过三相对称电流:随着电流在定子绕组中通过,在三相定子绕组中就会产生旋转磁场。

00sin sin(120)sin(120)U m V m W m i I t i I t i I t ωωω=⎧⎪=-⎨⎪=+⎩ 图2.2.2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接线当ωt=00时,0A i =,AX 绕组中无电流;B i 为负,BY 绕组中的电流从Y 流入B 1流出;Ci 为正,CZ 绕组中的电流从C 流入Z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2.2.5(a )所示。

当ωt=1200时,0B i =,BY 绕组中无电流;A i 为正,AX 绕组中的电流从A 流入X 流出;C i 为负,CZ 绕组中的电流从Z 流入C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2.2.5(b )所示。

当ωt=2400时,0C i =,CZ 绕组中无电流;A i 为负,AX 绕组中的电流从X 流入A 流出;A i A i B i C X B YCZB i 为正,BY 绕组中的电流从B 流入Y 流出;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合成磁场的方向如图2.2.5(c )所示。

图2.2.5三相定子绕组AX 、BY 、CZ 可见,当定子绕组中的电流变化一个周期时,合成磁场也按电流的相序方向在空间旋转一周。

随着定子绕组中的三相电流不断地作周期性变化,产生的合成磁场也不断地旋,因此称为旋转磁场。

(2).旋转磁场的方向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与绕组中电流的相序有关。

相序A 、B 、C 顺时针排列,磁场顺时针方向旋转,若把三根电源线中的任意两根对调,例如将B 相电流通入C 相绕组中,C 相电流通入B 相绕组中,则相序变为:C 、B 、A ,则磁场必然逆时针方向旋转。

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很方便地改变三相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后,转子导条(鼠笼条)将切割旋转磁场的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流,转子导条中的电流又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产生的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旋转磁场方向以n1的转速旋转起来。

2.3 交流绕组的基本知识交流绕组是把属于同相的导体绕成线圈,再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线图串联或并联起来。

交流绕组通常都绕成开启式,每相绕组的始端和终端都引出来,以便于接成星形或三角形。

1.绕组的基本术语(a) ωt = 0° (b) ωt = 120° (c) ωt = 240°(1)线圈、线圈组、绕组线圈也称绕组元件,是构成绕组的最基本单元,它是用绝缘导线按一定形状绕制而成的,可由一匝或多匝组成;多个线圈连成一组就称为线圈组;由多个线圈或线圈组按照一定规律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绕组,图2.3.1所示为常用的线圈示意图。

线圈嵌放在铁心槽内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称为端部。

图2.3.1常用的线圈示意图(2)极距τ极距是指交流绕组一个磁极所占有定子圆周的距离,一般用定子槽数来表示。

即τ=p Z 21 式中 Z 1——定子铁心总槽数; 2P ——磁极数;τ——极距。

(3)线圈节距Y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所跨定于圆周的距离称为节距,一般也用定于槽数来表示。

如某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嵌放在第1而另一个有效边放在第6槽,则其节距Y =6-1=5槽。

从绕组产生最大磁势或电势的要求出发,节距Y应接近于极距τ,即: Y ≈τpZ 21 当Y=τ时,称为整距绕组;Y <τ时,称为短距绕组;Y >τ时,称为长距绕组。

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短距和整距绕组,长距绕组一般不采用,因其端部较长,用钢量较多。

(4)机械角度和电角度一个圆周所对应的几何角度为3600角度就称为机械角度。

而从电磁方面来看,导体每经过一对磁极N 、S ,电势就完成一个交变周期。

对于4电机,P=2这时导体每旋转一周要经过两对磁极,对应的电角度为 2x3600= 7200,若电机有 P 对极,则:电角度=P ×机械角度(5)每极每相槽数q 每极每相槽数q 是指每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占的槽数,可由下式计算: q pm Z 21=, 式中m——相数。

q个增所占的区域称为一个相带。

通常情况下.三相异步电动机每个磁极下可按相数分为3个相带,因一个磁极对应的电角度为1800,故每个相带占有电角度为600称为600相带。

(6)相距角α 槽距角是指相邻的两个槽之间的电角度。

可由下式计算:α1360Z p ⨯= (7)极相组 极相组是指一个磁极下属于同一相的线圈按一定方式串联成的线圈组。

2.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绕组的构成主要从设计制造和运行两方面考虑。

绕组的型式有多种多样,具体要求为:(1)在一定的导体数下,绕组的合成电势和磁势在波形上应尽可能为正弦波,在数值上尽可能大,而绕组的损耗要小,用钢量要省。

(2)对三相绕组,各相的电势和磁势要求对称而各相的电阻和电抗都相同。

为此必须保证各绕组所用材料、形状、尺寸及匝数都相同且各相绕组在空间的分布应彼此相差1200电角度。

(3)绕组的绝缘和机械强度要可靠,散热条件要好。

(4)制造、安装、检修要方便。

三相交流绕组在槽内嵌放完毕后共有6个出线端引到电动机机座上的接线盒内。

高压大、中型容量的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一般采用星形接法;小容量的异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一般采用三角形接法。

3.三相交流绕组的分布、排列与连接要求三相异步电动机交流绕组的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要求交流绕组是对称的三相绕组,其分布、排列与连接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各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应均匀分布,以达到磁场的对称。

为此先将定子槽数按极数均分,每一等分代表180°电角度(称为分极);再把每极下的槽数分为3个区段(相带),每个相带占60°电角度(称为分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