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合集下载

手术讲解模板:跗骨V形截骨术

手术讲解模板:跗骨V形截骨术

手术资料:跗骨V形截骨术
概述: 毒中的一种引起。病毒最初经消化道与呼 吸道侵入,随后经血源性途径播散至中枢 神经系统。
手术资料:跗骨V形截骨术
概述:
自从脊髓灰质炎疫疫苗被开发并被广泛应 用以来,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的发病率已 显著下降。目前该病主要发生于热带和亚 热带发展中国家的5岁以下儿童及其他温 和气候条件下的非免疫人群中。在过去的 10年中,北美和欧洲仍有散在发病的脊髓 灰质炎。
手术步骤:
1.大腿根部上止血带。首先在足跟内侧做 切口行Steindler跖腱膜切断术,然后在 足背做长约6~8cm的纵切口(图 12.39.3.3-1)。在第2、3趾长伸肌腱之 间解剖,将趾短伸肌腱拉向外侧,在骨膜 外显露距舟及跗跖关节之间的足背部分。
手术资料:面方法做“V”形截骨(图12.39.3.3-2)。“V” 形截骨线的内侧边起始于第1楔状骨,紧靠第1楔跖关节近侧;外侧边则位 于骰骨,在第5骰跖关节的稍近侧。将这两条截骨线向近侧延长相交于足 中线上、高弓足畸形的顶点,一般在舟状骨
手术资料:跗骨V形截骨术
概述:
恢复期自体温恢复正常后开始至两年。在 最初4个月内肌力自发地改善明显,此后 比较缓慢。Johnson认为3~4个月时某块 肌肉的肌力仍低于正常的30%,则应认为 是永久性麻痹。肌力恢复超过80%的肌肉 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恢复。
手术资料:跗骨V形截骨术
概述:
慢性期为急性发病后24个月开始,这个时 期表现为明显的肌力不平衡和软组织或骨 性畸形。由于足与踝是躯体上对周围结构 及其他因素依赖性最强的部位,而且又承 受着大量的应力,因此它们极易因肌肉麻 痹而产生畸形。最常见的足踝畸形包括: 爪形趾、足部高弓内翻畸形、背侧囊炎、 马蹄足、马蹄内翻足、高弓内翻足、马蹄 外翻足、跟行足。

妊娠合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健康宣教

妊娠合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健康宣教
识。
网络宣教: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 04 台发布妊娠合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相关知识,
方便患者及其家属随时查阅。
家庭支持
家庭环境
家庭氛围:和谐、温馨、支持性的家庭氛围有助于 孕妇的身心健康
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应给予孕妇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帮助她度过妊娠期
家庭活动:家庭成员可以参与孕妇的孕期活动,如 产检、孕期瑜伽等
妊娠期妇 女
脊髓灰质 炎后遗症 患者
家庭成员
社区卫生 工作者
社会大众
宣教内容
妊娠合并脊髓灰质 炎后遗症的定义和
症状
预防措施:疫苗接 种、个人卫生、避
免接触传染源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 疗、康复治疗、心
理治疗等
饮食建议:营养均 衡、多喝水、避免
刺激性食物等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 的作息、适当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等
04
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临床表现
1
肌肉无力:四 肢肌肉无力,
活动受限
2
感觉障碍:感 觉减退或消失,
疼痛感减弱
3
反射异常:腱 反射减弱或消 失,病理反射
阳性
4
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排汗异 常,血压波动,
心律失常
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 敷、电刺激等方法,帮助 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 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和语言能力。
药物治疗:使用抗痉挛药 物、止痛药等药物,减轻 肌肉痉挛和疼痛。
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 心理辅导等,帮助患者调 整心态,适应疾病带来的 生活变化。
妊娠合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妊娠风险
胎儿畸形:脊髓灰质炎病毒可能导 致胎儿畸形

宁夏整形外科模拟题2021年(39)_真题-无答案

宁夏整形外科模拟题2021年(39)_真题-无答案

宁夏整形外科模拟题2021年(39)(总分98.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A. 骨骼发育畸形、缩短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脊柱以侧凸为主B. 足部的马蹄内翻足畸形、高弓足C. 膝部的膝内翻、膝外翻、反屈D. 髋部屈曲、外展、外旋E. 以上都是2. 女性,10岁。

诊断为先天性肌斜颈。

其不需要与下列哪项疾病鉴别A. 锁骨骨折B. 先天性颈椎畸形C. 颈椎半脱位D. 颈鳃源性囊肿E. 习惯性斜颈斜视3. 关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检查,下列哪项对于3岁患儿不宜采用()A. "弹入""弹出"试验B. 单足站立试验C. "打气筒"样征D. 屈髋屈膝外展试验E. X线检查4. 关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哪项是正确的A. Denis-Browne夹板是最好的治疗方法B. 1~3岁应反复多次行手法矫正C. 手法治疗失败或未经治疗的3~15岁患儿,可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D. 复位和手术矫正不常见小腿青枝骨折或踝部骨骺分离E. 对于3~15岁,手法治疗失败或未经治疗的病人可行三关节融合手术5. 骨肉瘤X线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是A. 可见于骨端B. 可见于短管状骨C. 可见"日光照射"现象D. 可见膨胀性生长E. 可见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6. 关于尤文肉瘤的临床治疗,下列错误的是A. 对放疗不敏感B. 主要采取综合性治疗C. 以手术治疗为主D. 因易早期转移,单独应用放疗或化疗的远期疗效差E.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适应证,手术可采取保肢或截肢的方法7. 恶性骨肿瘤的诊断中最主要的依据是()A. 病情发展快B. 明显的体征C. 有关的化验检查D. X线或核素检查E. 病理组织学检查8. 治疗骨肉瘤应首选A. 肿瘤切除术+化学治疗B. 局部整块切除C. 化学治疗D. 放射治疗E. 根治性切除+术前术后化疗9. 骨软骨瘤X线片示A. 骨端膨胀性溶骨性破坏B. 短骨膨胀,有蜂窝状骨吸收区夹杂钙化斑块C. 长骨干骺端骨破坏和日光射线现象,可有Codman三角D. 骨膜板层状或葱皮状反应性骨形成和骨破坏E. 自长骨干骺端突出的骨性病损10. 治疗骨囊肿的原则是A. 囊壁彻底骨切除,植骨B. 囊壁刮除,囊腔内液体引流C. 病段切除,植骨D. 观察,不必手术E. 截肢11. 托马斯征(Thomes)阳性项目A. 下肢放射性疼痛B. 髂腰肌受刺激C. 髋关节活动障碍D. 臀大肌受刺激E. 骶髂关节疼痛12. 40岁男性,一年前因胫腓骨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现检查见骨折处有反常活动,X线显示胫骨上下端髓腔被硬化骨封闭,骨折端有3mm间隙,并向后成角15°,其治疗应采用A.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B. 切开复位,小夹板固定C.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D. 切开复位,外固定E. 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加外固定13. Ollier病属于A. 骨组织肿瘤B. 软骨组织肿瘤C. 纤维组织肿瘤D. 骨髓组织肿瘤E. 滑膜组织肿瘤14. 超过12小时的手部切割伤,最适当的处理是A. 清创、闭合伤口,吻合神经及肌腱B. 清创、闭合伤口,神经、肌腱待二期修复C. 彻底清创,即使伤口不能闭合,亦修复神经、肌腱D. 应争取闭合伤口,同时修复肌腱E. 闭合伤口,同时修复神经15. 单纯滑膜结核的X线表现是A. 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肿胀B. 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破坏C. 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D. 骨质密度增高E. 骨膜反应性增生16. 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是A. 霍奇金瘤B. 精原细胞瘤C. 软骨肉瘤D. 乳腺癌E. 鼻咽癌17. 跟腱反射是检查A. 腰2神经根B. 颈6神经根C. 腰4神经根D. 腰5神经根E. 骶1神经根18. 下列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方法,正确的是A. Harrington手术B. Dwyer手术C. Luque手术D. Zielke手术E. 以上都是19.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则中,不包括A. 矫正畸形B. 恢复生理负重力线C. 肌腱替代D. 稳定关节E. 均衡肢体20. 男性,2岁。

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

早期来看
1. 部分支配肢体的肌肉瘫痪,造成不同肌肉之间的力量不 平衡。比如支配足外翻的肌肉瘫痪,而支配足内翻的肌 肉未瘫痪,造成足两边的力量不平衡,内侧有力,外侧 无力,就会发生足内翻。 2. 患肢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挛缩,造成畸形。比如膝关节后 面的软组织挛缩,就会造成膝关节屈曲伸不直的畸形。 3. 不正常的行走等负重活动,加重畸形。比如上述的肌肉 不平衡或软组织挛缩的畸形,早期是可以纠正的,但是 患者不了解这一点,而是在不正常姿势下继续行走或做 其它活动,就会使畸形加重;相反,如应用夹板把肢体 固定在健康人的姿势,就可防止畸形的发生。
LOGO
小儿麻痹症
演讲:吴会东 演讲: 学号:0843055051 学号:

论述点
什么是小儿麻痹 病因学 迹象与症状 治疗的目的 矫形器的干预治疗
什么是小儿麻痹? 什么是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学名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由脊髓 灰质炎病毒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部分病 毒可侵入神经系统,病毒主要损害脊髓的前 角细胞,造成肌肉松弛性麻痹,从而引起肢 体或躯干的肌肉瘫痪,弛缓、麻痹瘫痪、萎缩 变细和丧失运动功,由于肌力不平衡造成肢 体畸形,是一种常常留下终身残疾的急性传染 病。
防止畸形 矫正畸形 补充短缩肢 体高度 代偿患肢 功能
治疗的目标
防止畸形 从小儿麻痹患者的恢复期, 从小儿麻痹患者的恢复期,就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治 疗措施,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和代偿功能。 疗措施,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和代偿功能。 例如,经常地进行按摩、推拿、理疗、体疗、针灸等治疗。 例如,经常地进行按摩、推拿、理疗、体疗、针灸等治疗。 同时必须注意防止肢体畸形。 同时必须注意防止肢体畸形。 在小儿麻痹瘫痪的早期,往往不自觉地将患肢放置在感 在小儿麻痹瘫痪的早期, 到舒适的非功能位上,如置髋关节于屈曲外旋位, 到舒适的非功能位上,如置髋关节于屈曲外旋位,膝关节屈 曲位、踝关节下垂位等。 曲位、踝关节下垂位等。肢体长期放置在非功能位上而不注 久之,由于肌肉、筋膜挛缩则产生畸形。因此, 意,久之,由于肌肉、筋膜挛缩则产生畸形。因此,对非功 能位的体位必须及时纠正,进行积极的治疗, 能位的体位必须及时纠正,进行积极的治疗,在治疗的间隙 或夜间,将肢体保持于功能位上。例如,采用轻便塑料或轻 或夜间,将肢体保持于功能位上。例如, 金属材料,根据病情特点和部位制成合适的矫形器, 金属材料,根据病情特点和部位制成合适的矫形器,将踝关 节保持于直角防止足下垂畸形;将膝关节置于功能位, 节保持于直角防止足下垂畸形;将膝关节置于功能位,髋关 节伸直中立位,以防止肌肉,筋膜和关节的挛缩。 节伸直中立位,以防止肌肉,筋膜和关节的挛缩。直到肌力 有相当的恢复,能自控畸形不再发生,矫形器才可停用。 有相当的恢复,能自控畸形不再发生,矫形器才可停用。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临床与肌电图变化特点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临床与肌电图变化特点

陈红霞 张福辉 乔 芳 杨春燕 苏晓力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053000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改变,探讨下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严重程度与肌电图变化的相关性,重点总结轻型下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及肌电图变化特点。

方法:以患侧肥肠肌水平萎缩厘米数、足弓增高情况、第二趾长的程度、患足鞋码等参数为依据,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型,并对下肢后遗症患者进行全面的肌电图检测,常规进行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股神经进行运动潜伏期及波幅测量,常规进行胫神经H反射检测;针肌电图观察肌肉静息电位,轻收缩MUP情况及重收缩募集情况。

结果:下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临床特征明显,即使是轻型后遗症病例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特点:患侧肢体轻萎缩,足弓偏高、患足偏小、第二趾较对侧延长等,此特点可能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特有表现;后遗症程度越重,肌电图表现也越重;轻型下肢后遗症患者肌电图特点如下: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均正常。

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

3、运动神经的波幅可正常或轻度减低4、患侧胫神经H反射具有较高的异常率。

5、针肌电图可见MUP高大等慢性神经源性损害表现。

6、同一病人不同神经节段所支配肌肉的严重程度会不尽相同,并呈分散或跳跃式分布。

结论:下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严重程度与肌电图变化呈正相关,轻型下肢后遗症患者同样具有明显的临床特点及肌电图变化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能为不明原因非进展性下肢轻萎缩患者提供病因诊断。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肌电图特点;运动神经波幅;感觉传导速度;H反射1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至2016年我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肌电图鉴定检查患者242例。

其中男,140例,女,102例;年龄15岁—71岁,平均45.15岁;发病年龄40年代14例, 50年代58例,60年代109例,70年代60例,80年代13例,90年代1 例,2000年1例;单侧下肢萎缩 219例;双侧下肢萎缩 16例;一侧上肢萎缩 2例;一侧上、下肢萎缩4例;双下肢、右上肢萎缩1例。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跌倒的预防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跌倒的预防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跌倒的预防王玉明;宫慧明;张爱民;黄莹【摘要】跌倒和跌倒有关的伤害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患者常见且重要的问题.患者存在一般老年人跌倒的相同危险因素,同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引起的疲劳、肌肉和关节疼痛、不能耐受寒冷等也可能导致跌倒发生.跌倒经常导致这些患者出现身体损伤、进一步残疾以及跌倒恐惧心理,继而避免活动.为了降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PPS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应认真综合评价跌倒的发生,纠正并消除患者的错误观念,分析跌倒的原因及机制,减少风险因素,采取多学科综合性跌倒管理计划及干预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跌倒,避免进一步致残.%Falls and fall-related injuries are common and important issues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poliomyelitis sequelae and post-poliosyndrome(PPS).They have the same risk factors of falls as general elderly;in addition,fatigue,muscle and joint pain caused by poliomyelitis sequelae and PPS,and the inability to tolerate the cold can also lead to falls.Falls of-ten result in physical injury,further disability,fear of falling,and then avoidance of activity.In order to reduce falls of the patients with poliomyelitis sequela and PPS,we should evaluate the fall carefully,correct and eliminate the patient's misconceptions,analyze the cause and the mechanism,and reduce the risk factors,give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in order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and prevent falls and avoid further disability.【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5页(P422-426)【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跌倒;风险因素;预防;综述【作者】王玉明;宫慧明;张爱民;黄莹【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100068;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101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4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1-11]。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预防和措施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预防和措施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免疫系统受损者
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如患有某些慢性疾病 的人,风险更高。
这些个体的身体可能无法有效抵抗病毒及其 后遗症。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在儿童时期及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的关 键。
遵循国家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每位儿童按时接种 。
何时进行预防措施? 早期识别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高风险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高风险 群体。
这些人群在感染病毒后更可能出现严重的后 遗症。
谁容易出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既往感染者
曾感染过脊髓灰质炎的患者,无论是轻度还 是重度,均可能出现后遗症。
即使症状在感染后消失,后遗症仍可能在几 年后出现。
这些后遗症可能表现为肌肉萎缩、运动障碍和神 经损伤等。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肌肉无力、关节疼痛、疲劳和呼吸 困难。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只会经 历轻微不适。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影响
这些后遗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 活动能力。
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和支持。
为什么要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 提升社会意识
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有助于提升整个社 会的健康意识。
通过普及知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保护。
谢谢观看
为什么要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
保护家庭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不仅影响患者,还对家庭生活 带来压力。
通过预防,可以减少家庭成员的负担,提升生活 质量。
为什么要重视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预防? 降低社会成本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不能吃什么,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注意事项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不能吃什么,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注意事项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不能吃什么,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注意事项文章目录*一、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饮食注意事项2.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其他注意事项*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简介*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高发人群和危害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饮食和注意事项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饮食注意事项患者饮食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

应注重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患者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轻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意机体的需要。

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其他注意事项 2.1、注意饮食:发热期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热退后改用普食。

耐心喂养,对有吞咽困难及食后呛咳者,采用拍背、体位引流法防止窒息。

严重病例鼻饲,每周更换1次鼻饲管。

还可静脉供给营养。

2.2、做好口腔护理:待吞咽功能恢复时,先试喂少量开水,再慢慢增加食品数量及种类,以训练患儿的吞咽功能。

2.3、注意皮肤:患儿多汗长期卧床,须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动作轻柔,以免加重疼痛。

受压部位及骨突处应用50%乙醇每日按摩2次,改善局部血循环,必要时使用气圈或海绵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

2.4、注意卫生: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的良好习惯,平时应注意孩子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煮沸15分钟或日光曝晒两小时)。

另外,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也是切断传染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简介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以下简称polio)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造成弛缓性肌肉麻痹,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无瘫痪出现,严重者累及生命中枢而死亡;大部分病例可治愈,仅小部分留下瘫痪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共22页PPT资料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共22页PPT资料

股四头肌麻痹的手术治疗
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代股四头肌术。 适应证:股四头肌瘫痪,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肌力4级以上,下肢持重立线正常。 手术方法:自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处显露股二头肌的
附着部,自腓骨上切下,注意保护腓总神经及腓侧 副韧带,向上至髂胫束后方游离股二头肌肌腹直至 大腿中部。再于膝关节内侧切口,找到半腱肌肌腱 ,向远端游离,并尽可能长地切断。在髌骨前侧作 弧形纵切口,显露髌骨并于髌骨上钻孔,再自外侧 皮下隧道拉出股二头肌,内侧皮下隧道拉出半腱肌 ,分别自髌骨孔中穿过,并牢固地固定于髌骨上。
X线表现
主要是继发的骨与关节畸形。
肌电图检查
急性期可呈静息状态,随着恢复期的来到,可出 现动作电位,常为多相电位,提示脊髓前角细胞 神经源性损伤。
鉴别诊断
1.脑性瘫后遗症 有孕期疾病史,出生时有严重室息、难产等 ,脑部外伤或疾病史,中毒、感染等病史等,为硬瘫,肌张力 增强,病理反射多为阳性。
2.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多见于年长儿,散发起病,无热或低 热,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弛缓性瘫痪,呈进行 性、对称性,常伴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蛋白质增高而细胞少 。瘫痪恢复较快而完全,少有后遗症。
三关节融合术
足内翻的手术治疗
①胫骨前肌外移术 适应证:腓骨长短肌瘫痪而胫骨前肌肌力正常者
。 手术方法:略 ②胫后肌外移术 适应证:腓骨长短肌瘫痪而胫后肌肌力正常者。 手术方法:略 ③三关节融合术 适应证:严重马蹄内翻有骨性畸形者。 手术方法:略
足外翻的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腓骨长肌改道术。骨性畸形 改变可用三关节融合术。
臀肌麻痹的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腹外斜肌代臀肌术。 适应证:髋关节无畸形,腹外斜肌肌力正常,年

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8-1试题

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8-1试题

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8-1(总分:43.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35,分数:35.00)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在制订手术计划时,应首先考虑的是• A.矫正畸形• B.稳定关节• C .恢复肌力• D .肌腱移位• E.纠正下肢长度(分数:1.00)A.B.C.VD.E.解析: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治疗分为:肌腱移位和骨手术两部分。

在制订手术计划时应早期调正失衡肌力(肌腱移位),预防骨骼继发畸形。

2.男性,11岁,右肱骨中段斜形骨折后,曾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

下列并发症中哪项最易发生• A.神经损伤及肱动脉损伤• B.骨折延迟愈合• C.桡神经损伤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D.肱骨远侧端缺血性骨坏死• E.骨质疏松症(分数:1.00)A.B.C.VD.E.解析:桡神经与肩胛下肌大圆肌表面斜响后下,绕经肱骨后方桡神经沟至臂外侧,肱骨中段斜形骨折易损伤;缺血性肌挛缩由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3.脊柱结核合并截瘫,下列治疗中哪项是不恰当的• A.抗结核药物治疗• B.手术解除脊髓压迫C.石膏背心固定• D.留置导尿• E.定期翻身(分数:1.00)A.B.C.VD.E.解析:脊柱结核出现神经症状而影像学检查确有脊髓受压者原则上都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应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C项石膏背心固定保守治疗是不正确的。

4.下列哪项不符合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 A.病人多有低热、盗汗、食欲缺乏• B.活动后髋痛加重,病儿可夜啼• C.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跛行• D.严重者呈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 E.髋屈曲畸形(Thomas征)试验阳性(分数:1.00)A.B.C.D.VE.解析:以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强直与下肢不等长最为常见。

5.某羽毛球运动员,20岁,近半年来右肘部外侧疼痛,运动后加剧,检查时右肘外侧压痛,但肘关节功能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桡神经损伤• B.肘关节陈旧性月兑位• C.肱骨髁上陈目不暇旧性骨折• D .肱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E.肱骨外上髁炎(分数:1.00)A.B.C.D.E. V解析:肱骨外上髁炎是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好发于网球,羽毛球等运动员,检查时仅在右肘外侧压痛,而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机制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机制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概念及病理生理机制张爱民;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孙青;张然;李晶【摘要】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是患者急性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经过后遗症期后新发生的综合征.PPS发病率高,老年患者越来越多.PPS患者有累及肌肉的慢性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疲劳、疼痛、呼吸和睡眠障碍以及跌倒风险等,严重时影响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PPS的发病机制有运动神经元过度负荷学说、脊髓灰质炎病毒持续存在学说等.PPS是一种相对稳定、缓慢进展的神经肌肉疾病.%Post-polio syndrome (PPS) is a syndrome after acute infection of poliovirus and sequelae of polio. The incidence of PPS is high, and more in old patients.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PS include chronic nerve damage affected muscles, result in fatigue, pain, breathing and sleep disorders, fall risk, and so on, which impair their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hypotheses of pathogenesis of PPS in-clude over load of motor neurons, and the continuous existence of the poliovirus, etc. PPS is a stable neuromuscular disease progressing slowly.【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23)005【总页数】4页(P497-500)【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病理生理;综述【作者】张爱民;王玉明;宫慧明;张俊义;孙青;张然;李晶【作者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东胜区人民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7000;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北京市10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4脊髓灰质炎的应对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地方性阶段、流行阶段、后疫苗阶段[1]。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导语: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生一场感冒的小病都像灾难一样。

但是有些家长却承受着更大的痛苦,比如说家里有患有脊髓灰质炎的小孩家长,面对着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生一场感冒的小病都像灾难一样。

但是有些家长却承受着更大的痛苦,比如说家里有患有脊髓灰质炎的小孩家长,面对着孩子的痛苦,恨不得帮他承受,却无能为力。

脊髓灰质炎的折磨不仅仅是疾病本身,它的后遗症更是让人痛苦。

那么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有哪些明显的症状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需要通过哪些方法来治疗呢?相信很多家里有患有这种疾病的孩子的家长都会疑惑。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组亲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

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

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

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

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

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在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农村多于城市,人群中感染,季节以夏秋两季(6—9月)多见。

传染原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以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染。

本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后遗症部分可通过手术恢复功能和矫正畸形。

临床表现 1.肌肉功能的不平衡:如马蹄内翻足畸形、高弓足等。

2.肌肉、筋膜的变性挛缩:如髋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脊柱侧凸、膝屈、反屈、外内翻等。

3.骨骼发育畸形、缩短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发病后的后遗症。

一般是儿童容易患这种疾病,所以家长了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流行病学调查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流行病学调查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流行病学调查
罗照发;周云明;葛阳平;郭佳林;李佳妹
【期刊名称】《人民军医》
【年(卷),期】1996()12
【总页数】2页(P38-39)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流行病学
【作者】罗照发;周云明;葛阳平;郭佳林;李佳妹
【作者单位】解放军62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2.210.1
【相关文献】
1.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及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跌倒的预防 [J], 王玉明;宫慧明;张爱民;黄莹
2.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观察[J], 梅晓亮;郭亭;丁浩;包倪荣;王北岳;周利武;张雷;赵建宁
3.成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重度屈膝畸形的手术治疗 [J], 焦绍锋;秦泗河;王振军;臧建成;王执宇;石磊
4.成年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重度屈膝畸形的手术治疗 [J], 焦绍锋;秦泗河;王振军;臧建成;王执宇;石磊
5.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临床与肌电图变化特点 [J], 陈红霞;张福辉;乔芳;杨春燕;苏晓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灰质炎,这个曾经让无数家庭陷入痛苦与困境的疾病,即便在如今医学相对发达的时代,其留下的后遗症仍不容忽视。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导致肌肉无力甚至瘫痪。

虽然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已经大幅降低,但那些曾经患病的人,可能终身承受着后遗症带来的困扰。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肢体畸形等。

肌肉无力使得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感到力不从心,比如行走、站立、抬手等简单动作都可能变得异常艰难。

肌肉萎缩则会让肢体变得纤细、瘦弱,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

而肢体畸形更是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马蹄足、足内翻、脊柱侧弯等,不仅影响行走姿势,还可能导致身体平衡失调,增加摔倒和受伤的风险。

这些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在身体方面,由于肢体功能的障碍,患者的活动范围受限,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劳动。

长期的行动不便还可能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如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

在心理方面,身体的缺陷容易让患者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而感到孤独和失落,在社交场合中缺乏自信,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

对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

例如,通过 X 光、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变化,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和辅助器具的使用。

手术治疗旨在矫正肢体畸形,改善肢体功能。

例如,对于马蹄足或足内翻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来调整跟腱和肌肉的长度和张力,使足部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康复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按摩等,旨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

骨性手术矫形
年龄偏大,骨关节畸形严重 楔形截骨 关节融合
下 肢 不 等 长
干骺端截骨延长术: 小于24岁者骨骺融合 骨骺延长术: 骨骺板融合前 1—2年青少年 骨缩短术: 截骨小于5cm 骨骺生长阻止术: 永久性 暂时性 骨骺刺激术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是一种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质 即运动神经中枢,遗留的晚期躯 干及四肢畸形。


病毒侵犯脊髓灰质运动神经 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 中心区周围炎性浸润、水肿 导致相应周围神经瘫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 床 分 期
急性期: 2周
恢复期: 3周至2年 后遗症期
治 疗 原 则
急性期: 抢救生命 恢复期: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肌营养 防止肌肉萎缩引起畸形 后遗症期:矫正畸形
临 床 表 现
脊髓灰质炎:
神经源性肌力平衡失调,骨关节 畸形,瘫痪肌肉不可逆性病变。 先天性、姿势性畸形: 被动牵拉造成肌功能消失,非神 经源性畸形,矫正后肌肉可恢复 为可逆性。
常见瘫痪肌肉
胫前肌 胫后肌 腓骨长、短肌 股四头肌 阔筋膜张肌 臀肌 三角肌
常 见 畸 形
足:马蹄内、外翻,高弓仰 趾, 爪形趾 膝:内、外翻,反张 髋:屈曲,外展,外旋
上肢:外展功能丧失 脊柱:侧弯


7岁以前的患儿 保守治疗: 推拿、按摩、支具、石膏 预防关节畸形
手 术 治 疗
适用于7岁以上的患者 肌腱移位:是治疗肌力失 衡,防止关节畸形的重要 措施
注 意 事 项
1:移位肌有足够肌力 2:移位肌腱止点与该肌起点成一直线,切 勿弯曲或扭转,应保持一定张力 3:移位肌有足够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4:皮下隧道宽松 5:新止点牢固可靠 6:术后配合功能的治疗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参考PPT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参考PPT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腹外斜肌代臀肌术。 适应证:髋关节无畸形,腹外斜肌肌力正常,年
龄>10岁。 手术方法:略。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常用的手术方法是斜方肌代三角肌术。 适应证:三角肌瘫痪而斜方肌肌力良好,肘、腕
2.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多见于年长儿,散发起病,无热或低 热,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出现弛缓性瘫痪,呈进行 性、对称性,常伴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蛋白质增高而细胞少 。瘫痪恢复较快而完全,少有后遗症。
3.家族性周期性瘫痪 较少见,无发热,突发瘫痪,对称性, 进展迅速,可遍及全身。发作时血钾低,补钾后迅速恢复,但 可复发。常有家族史。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主要是继发的骨与关节畸形。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急性期可呈静息状态,随着恢复期的来到,可出 现动作电位,常为多相电位,提示脊髓前角细胞 神经源性损伤。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1.脑性瘫后遗症 有孕期疾病史,出生时有严重室息、难产等 ,脑部外伤或疾病史,中毒、感染等病史等,为硬瘫,肌张力 增强,病理反射多为阳性。
已坏死的肌纤维功能不可复原,肌力的恢复须赖未受损肌群 代偿。 ♣ 急性期过后1~2周瘫痪肢体大多以远端起逐渐恢复,腱反 射也逐渐复常。 ♣ 最初3~6个月恢复较快,以后仍不断进步,但速度减慢,1 ~2年后仍不恢复成为后遗症。
临床表现
♣ 有脊髓灰质炎病史,随脊髓灰质炎出现的肢体运动功能 障碍或丧失,但皮肤感觉及大小便功能正常。麻痹程度 逐渐加重,双侧不对称,股四头肌受累最多。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常用的手术方法是腓骨长肌改道术。骨性畸形 改变可用三关节融合术。
腓骨长肌改道术 适应证:胫骨前肌、胫后肌瘫痪,而腓骨长短
肌肌力正常。 手术方法:略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可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来实现。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何时进行护理?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 案和康复计划。
随访可以帮助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何时进行护理?
急性期与慢性期
在急性期和慢性期,护理措施可能会有所不 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急性期重在稳定病情,慢性期则注重功能恢 复和生活质量。
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实施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改善生活质量
针对后遗症进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 质量,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护理措施包括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
为什么需要护理? 促进功能恢复
适当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 恢复,增强独立生活能力。
定期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调整护理计划。
为什么需要护理? 预防并发症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发病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攻击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元损伤 ,从而影响肌肉的运动功能。
损伤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能出现不同的后遗 症。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流行病学
虽然脊髓灰质炎在全球范围内已大幅减少,但仍 有部分患者面临后遗症的困扰。
后遗症的发生与感染时年龄、病毒类型等因素有 关。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谁来进行护理? 4. 何时进行护理? 5. 如何实施护理?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什么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定义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指在脊髓灰质炎感染后,患 者可能出现的长期神经系统损伤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肌无力、肢体萎缩、运动障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常侵犯脊髓灰质炎,尤以腰段和颈段最常受累,少数患者可波及延髓、脑桥和中脑。

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

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脑膜炎(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和各种肌群的弛缓性无力(瘫痪性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患者,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使整个机体变细。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推广后,全球消灭脊灰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尚存在许多障碍和挑战。

2008年在尼日利亚脊灰死灰复燃后,蔓延到邻近的8个国家。

临床表现: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目前尚无药物可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治疗原则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康复治疗。

1.卧床休息
患者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隔离40天,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

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3.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

疼痛消失后立即作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

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4)延髓型瘫痪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入,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2.被动免疫
未服用疫苗而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小于5岁的小儿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应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次0.3~0.5ml/Kg,每日一次,连用2日,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