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典例解析与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典例解析与专题提升训练(附答案解析)【典例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今晚央视一套8时,《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将诞生最终的冠军。
________“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一百余位诗词达人、十场擂台赛的激烈角逐,将带领全国电视观众完成一次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精神之旅。
相较于去年,节目几处升级效果很好。
首先是内容有所拓展。
入选节目的诗词从中国诗歌的________《诗经》开始,包括了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
带着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用________、打动人心的诗词带领观众品读文化,寻根中国。
其次,赛制上的升级也成为一大亮点,增设了具有“一对一”对抗特点的“飞花令”环节。
“飞花令”是真正高手之间的对抗,场上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获胜者直战擂主。
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
这不仅是对诗词储备的考查,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
《尚书·尧典》里说:“诗言志,歌永言。
”这也是中国人喜欢作诗、痴迷诗歌的根本原因。
“飞花令”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所谓的“即席作歌”的饮酒风俗。
魏晋时,名士四十余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流觞曲水”,抒展抱负,众人所作的诗篇荟萃成集,促成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而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就是“当筵歌诗”的最好例证。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秉承源头耳熟能详B.继承源流耳熟能详C.秉承源流耳濡目染D.继承源头耳濡目染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秉承:指接受,承受,按(旨意或指示)办事或处理问题。
继承:依法承受(死者的遗产等),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受过来,后人继续做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测含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时间 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得分_______(时间:45 分值:45)一、【2019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5分)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
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 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方兴未艾趋之若鹜从容不迫沧海桑田B.如火如荼纷至沓来踌躇满志饱经风雨C.轰轰烈烈接踵而至胸有成竹饱经沧桑D.方兴未艾心驰神往信心百倍饱经沧桑【答案】17.B18.B19.C【解析】【17题详解】试题分析:辨析并修改病句。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_辨析差别含解析

专题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差别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戏剧作为一种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表演艺术,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具_________的优势。
2018年乌镇戏剧节既让中国观众体会到西方戏剧的魅力,也让国外游客感受到中国戏剧的震撼力。
乌镇办了多年戏剧节,不少乌镇青年对戏剧这一高雅艺术不再陌生,对大导演、名角也_______了。
戏剧节这样的文艺活动,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无疑有助于把乌镇的文脉延续下去,而乌镇是矛盾、木心等当代文学大师的故乡。
由几位活跃在国内戏剧界一线的艺术家牵头举办,相关管理人员甘当配角,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是这次乌镇戏剧节的__________之处。
办完了戏剧节,工作人员又__________地开始了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筹备工作。
A.无与伦比如数家珍与众不同大张旗鼓B.得天独厚如数家珍特立独行大张旗鼓C.无与伦比耳熟能详特立独行紧锣密鼓D.得天独厚耳熟能详与众不同紧锣密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无与伦比”过于夸大戏剧的优势,故选填“得天独厚”恰当。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根据语境和对象,“大导演”“名角”是人物而非事物,故选填“耳熟能详”恰当。
与众不同:指人或事物比较特殊,与一般的不一样。
特立独行:指有超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考虑到与“戏剧节”搭配,选填“与众不同”恰当。
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也形容准备工作进行得紧张、急促。
大张旗鼓:形容声势和规模很大。
根据语境,是指忙碌紧张地准备,故选填“紧锣密鼓”更恰当。
故选D。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案含解析-含答案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实词辨析主要是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要求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它考查的是词语的“动态”。
正确使用虚词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能力点,一是辨析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二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又以近义虚词为主。
本节介绍实词和虚词的使用。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1.题型丰富多样。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以客观题为主,也有主观题。
其中客观题的设问一般是较为固定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部分省市区的试题都采用“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形式;二是“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形式。
2.考查综合性强。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有时单独考查实词和虚词;有时也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或把正确使用实虚词与熟语结合起来考查。
3.考查重点固定。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本考点侧重考查实词。
实词又侧重对词义轻重、大小、褒贬色彩等差异的考查,词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搭配对象等方面也是考查重点。
虚词考查相对较少,有时与实词结合命题。
虚词考查主要侧重对句子结构和句间关系的理解,其中关联词、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的重点。
4.考查题型多样。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以客观题为主,但也有主观题。
有下面四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辨析型选择题,这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主要题目形式;二是填充辨析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实虚词结合考查时的常用题型;三是替换辨析型选择题,替换或比较的对象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俗语、谚语、歇后语,如2009年浙江卷;四是填充式的主观题,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23题。
5.考查重点明确。
从近年的考查情况看,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
大部分试题的命题点主要是成语,但也有些省市会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6.考查综合程度较高。
熟语既可单独设题考查,也可结合实虚词、古诗句等其他考点综合设题考查。
一、实词和虚词汉语的词语十分丰富,从语形式看,有单音词、多音词;从词的构成看,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从词的意义看,有单义词和多义词;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从语汇包含的成分看,有通用词语、文言词语、方言词语和外来词语等。
【特供】高三语文二轮易错点特训: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放到世界横向比,可以说绝无仅有。
②某研究者将同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浮躁,更让人看到了某些刊物为了利益不为已甚。
③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④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论著,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作。
自宋以来,皆推能品,被习书者奉为圭臬。
⑤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相关省市认真整改,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效果。
⑥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小学生减负确实是个大难题,我们不应只是坐而论道....,而应以实干的精神搬走孩子们的重负之山,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②这两件霁青釉金彩瓷尊是清朝乾隆皇帝亲自设计并监督烧造,造型优美,工艺考究,寄托了乾隆皇帝海晏河清....的为政梦想。
③现代的旅游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行程,而是享受文化的过程,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大家共同的尊重和维护,文明出游是最美的风景。
④“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无论是各地线下商场还是线上各大电商平台,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促销广告如雨后春笋....一样随处可见。
⑤许觉民曾经中肯地说:“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古典文学爱好者想要获得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修养,这套书是一个极好的门径。
”⑥站在长江大桥上极目远眺,宽阔的江面上浩如烟海....,一大片黛青色的莲花形状的礁石在江水中绽放,石块上布满了水藻和青苔。
A. ①③⑥B. ①②⑤C. ③④⑥D. ②④⑤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_辨析用法含解析

专题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用法1.下列句子中的“某”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东风、西风、南风、北风,当风从某个方向吹来,我们大概知道了某一个季节的某个故事。
但是这些名字,也只是从“丫蛋”变成了“翠花”,虽然好了那么一点点,却还不够雅致。
于是,四季的风,有了更具特色的名字:和风、熏风、金风、朔风。
A.武汉某高校在图书馆搭建起小单间“视频会议室”,为学生节省了寻找云端面试场地的时间。
B.我们或许曾在人生的某一时刻,默默吟诵过那些震撼人心的诗句,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C.杨某以虚假宣传的方式销售假冒商品,致高某陷入错误认知而形成交易,杨某的行为构成销售欺诈。
D.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答案】B【解析】画横线处和B项中的“某”均指不定的事物。
A项,指一定的事物(知道名称而不说出)。
C项,指一定的人(知道名称而不说出)。
D项,用来代替自己或自己的名字。
2.下列句子中的“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乡愁就是思念家乡故土的深情,是隐藏在游子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愫。
一旦人远离了故土,经历了离乡、怀乡到将他乡变故乡的心灵轨迹,这情愫便会或早或晚、或深或浅地涌流而出。
A.袁隆平是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乡村教师时便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仍然专注于田畴。
B.用对话合作取代零和博弈,用开放包容取代封闭排他,用交流互鉴取代唯我独尊,这是亚洲应有的襟怀和气度。
C.在方舱医院连续驻守几天几夜,身体已经严重透支,公安干警们都期待在疫情高峰过后能好好地睡他一觉。
D.依赖他人的心理一旦占了上风,难免限制了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碰上急难险重的任务肯定无法独立承担。
【答案】D【解析】画横线处和D项中的“他”均指另外的,其他的。
A项,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
B项,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含解析)

争取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向一实词1.讲高考(1)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主要包含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两层意思。
近义实词的辨析,是考查的热点、重点,也是理解的难点。
考查辨析词义的轻重、范围、词义的色彩、词语的用法等。
(2)命题规律实词考查的重点主要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
命题形式有:选择判断题,填空选择题。
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将实词与虚词、成语相互整合考查是一个明显趋势。
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
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
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
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
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
例1.【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着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
一棵倔拗.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深邃蜿蜒荒疏B.幽邃蜿蜒稀疏C.深邃曲折稀疏D.幽邃曲折荒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深邃:深远、深奥、深沉;幽邃,幽深、深远。
根据文中“悄无声息”,形容环境的安静,选“幽邃”合适。
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曲折,指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第二空修饰的是“流水”,选“蜿蜒”合适。
荒疏:指浮躁、荒唐;没有注意而失礼。
稀疏:(物体、声音等)宽松;不稠密。
202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12
答案:(1)× 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 事十分熟悉。褒义词。在这里属褒贬误用。
(2)× 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多为贬义。此处语境并没有体现出 贬义,且用“连篇累牍”修饰“电视剧”也不恰当。
13
4.着眼语境,谨防重复和矛盾 成语的使用都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有的要和句子氛围相协调,有的要和人称相对 应,有的意义要和句子语境相吻合。同时,还要考虑成语意义和语境的意义是否有重 复,是否前后矛盾。成语也是词语,也有一般词语的语法属性,比如修饰语与名词中心 语能否搭配,动词和宾语能否搭配,动词后能不能带宾语,等等。 如:“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 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 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
20
即学即练
20.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正误并加以分析。 (1)张先生的书画登.峰.造.极.,妙绝一时,作品绝非民间所能仿作临摹得来。( ) (2)昆仑山是中国第一神山,该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 青海境内,全长约 2500 公里,龙.飞.凤.舞.,古人称其为中华“龙脉之祖”。( )
21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登峰造极”本指登上山峰,到达绝顶。比喻成就达到极点或造诣高 深精绝。也可用为贬义词,指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 (2)√ “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还形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2015湖南)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________、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________,中国人民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写成语的题目,成语的意思都很好理解,关键注意上下文。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家的花虽多,但与公园里的花相比,不过是________,不值一提。
②他认为自己的贡献________,认为自己不配受如此隆重的褒奖。
③虽然人体对某些元素的需要量________,但如果缺少了它们,同样会影响健康。
A.微乎其微九牛一毛微不足道B.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微乎其微C.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九牛一毛D.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九牛一毛【答案】B【解析】九牛一毛,比喻数量极微小或价值微不足道,一般用于比较数量的场合。
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一说,强调“不足道”。
微乎其微,强调数量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为新兴产品的空气能热水器,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可谓________,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
②长期以来,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以及科学的估价体系,收藏市场监管滞后,参与人员________,欺诈之事时有发生。
③本市各类培训机构中外籍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市场上正规的培训机构基本都能执行外教聘任规定,但庞大的外语培训市场还是有不少________者。
A.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滥竽充数B.鱼目混珠滥竽充数鱼龙混杂C.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滥竽充数D.滥竽充数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答案】C【解析】鱼目混珠:拿鱼的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滥竽充数:借指没有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他________,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罪嫌疑人开脱罪责,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②对于有些领导干部把手中的权利当作捞钱的工具,在调整使用干部时________,大搞权钱交易的做法,国家应从体制机制上予以遏制。
③雅虎体育专家批评K教练利用国家队的权力________,牺牲球员们的时间和身体为自己博取利益。
A.假公济私营私舞弊徇私舞弊B.营私舞弊徇私舞弊假公济私C.徇私舞弊假公济私营私舞弊D.徇私舞弊营私舞弊假公济私【答案】D【解析】徇私舞弊: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
曲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做违法乱纪的事。
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
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做犯法的事。
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徇私舞弊”与“营私舞弊”词义重,所做之事均触犯法律,“假公济私”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
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________;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②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都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________了。
③小偷溜进谈迁家里,偷走了存放《国榷》的原稿,使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________。
A.荡然无存化为乌有付之东流B.付之东流化为乌有荡然无存C.化为乌有荡然无存付之东流D.荡然无存付之东流化为乌有【答案】D【解析】“荡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民国时期,声名显赫的银行家群体一度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然而这个曾经创造过辉煌的银行家群体不知何故很快便________了。
②丰收的秋天远去,萧瑟的冬日降临了,曾经活跃在田野里的各种动物都已________,雪花满天飞舞着,为大地披上了一身银白色的服装。
③正如伟人所说,一切稳固的东西都会________,一切神圣都将会遭到亵渎。
很多企业早已明白,在这个时代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生意。
A.烟消云散销声匿迹风流云散B.风流云散烟消云散销声匿迹C.风流云散销声匿迹烟消云散D.烟消云散风流云散销声匿迹【答案】C【解析】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烟消云散: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风流云散:形容四散消失。
“烟消云散”和“风流云散”都含有分散的意思。
“烟消云散”侧重于消失,多用于物;“风流云散”侧重于离散,多用于人。
①句指银行家群体的离散,故选“风流云散”;②句指隐藏起来,故选“销声匿迹”;③句指物的消失或散失,故选“烟消云散”。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
在那个________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2)许多灿烂时光有如________,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
(3)人生如梦岁月无情。
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________。
(4)________,越来越不习惯去倾诉,无论受了多大的苦,也不愿再轻易将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我想这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吧。
A.电光石火昙花一现过眼烟云曾几何时B.昙花一现过眼烟云曾几何时电光石火C.过眼烟云曾几何时电光石火昙花一现D.曾几何时电光石火昙花一现过眼烟云【答案】A【解析】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速度极快。
昙花一现: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也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的人物只出现一会儿就消失了。
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的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曾几何时:没过多久。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天下午,长春的第一场冬雪________,给空气一直干燥的春城带来了一些湿润的感觉。
②家长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无不通过________,潜移默化地在孩子身上产生影响。
③关于钓鱼岛,如果日本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与强烈抗议________,必将自食其果。
A.不期而遇耳濡目染置之度外B.如期而至耳濡目染置若罔闻C.如期而至相濡以沫置之度外D.不期而遇相濡以沫置若罔闻【答案】B【解析】①“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如期而至”指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根据语境,应选“如期而至”。
②“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根据语境选择“耳濡目染”。
③“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置之度外”指为正义的事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根据语境应该选“置若罔闻”。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
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________,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2)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________,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3)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________。
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各抒己见各执一词B.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C.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各抒己见D.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各执一词【答案】B【解析】“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都有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莫衷一是”是强调很多人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1)句中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各执一词”最合适。
(2)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己见”才合适。
(3)句中“莫衷一是”最合适。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____,有言必践,传送着中国的极大诚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赢得了世贸成员和国际舆论的佳评。
②出了事故,首先应调查原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决策的科学化问题。
古今之有些领导,似乎还在车上,就作出重大决定了,而且________,权重如天。
③在推销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________,以达到最佳效果。
A.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字千金B.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字千金C.一字千金一诺千金一言九鼎D.一言九鼎一字千金一诺千金【答案】A【解析】“一诺千金”:诺:许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
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形容说的话或写的字的价值很高。
1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________。
②巴西世界杯开幕在即,但仍有个别场馆还未完工。
对此,国际足联表示将________,同巴西政府一起,确保场馆按时交付使用,为全世界球迷奉上一场足球盛宴。
③家具市场产品________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添砖加瓦竭尽全力鱼目混珠B.添砖加瓦鼎力相助鱼目混珠C.添枝加叶竭尽全力良莠不齐D.添枝加叶鼎力相助良莠不齐【答案】A【解析】添砖加瓦:比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
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和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鼎力相助: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表态帮助别人的情况。
竭尽全力:使出全部力气。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冒真,以次充好。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