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好题精选化学(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化学真题高考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真题高考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真题高考题及答案解析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学课程,经常是许多学生感到困惑的学科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本文将分享一些化学高考题及其答案解析,以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化学水平。

第一部分:无机化学1. 下列元素中,容易形成固体溶液的是:A. 铁、锌、银B. 锌、银、铝C. 铝、铜、锌D. 铁、铜、银答案解析:B. 锌、银、铝固体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锌、银和铝是容易形成固体溶液的金属元素。

2. 以下是四个化合物的化学式:NH4Cl、Ca(OH)2、Fe2(SO4)3、Na2CO3。

其中属于酸性盐的是:A. NH4ClB. Ca(OH)2C. Fe2(SO4)3D. Na2CO3答案解析:C. Fe2(SO4)3酸性盐是指可以分解产生酸性溶液的盐。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只有Fe2(SO4)3可以分解成Fe3+和SO4²⁻离子,具有酸性。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3.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醇的是:A. CH3OHB. C2H5OHC. CH3COOHD. C6H5OH答案解析:C. CH3COOH醇是一种含有羟基(-OH)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

在给出的选项中,CH3OH、C2H5OH和C6H5OH都属于醇,而CH3COOH是一种羧酸。

4.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C4H10和C5H12B. C2H6和C3H8C. C2H6和C4H10D. C3H6和C4H8答案解析:D. C3H6和C4H8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在给出的化合物中,C3H6(丙烯)和C4H8(丁烯)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此属于同分异构体。

第三部分:化学反应和计算5. 在以下反应中,哪个是还原反应?A. Zn + CuSO4 → ZnSO4 + CuB. Fe + S → FeSC. 2H2 + O2 → 2H2OD. CaCO3 → CaO + CO2答案解析:A. Zn + CuSO4 → ZnSO4 + Cu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剂而得到电子的过程。

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D【解析】【详解】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故A正确;B.氢氧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能量进行利用,减小了直接燃烧的热量散失,产物无污染,故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B正确;C.脱嵌是锂从电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放电时,负极材料产生锂离子,则锂离子在负极脱嵌,则充电时,锂离子在阳极脱嵌,C正确;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本题选D。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A.NaOH的电子式:B.异丙基的结构简式:C.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D.2Cl分子中σ键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A.NaOH由Na+和OH-构成,电子式为:,故A正确;B.异丙基的结构简式:,故B正确;C.Na+离子半径比Cl-小,水分子电荷情况如图,Cl-带负电荷,水分子在Cl-周围时,呈正电性的H朝向Cl-,水分子在Na+周围时,呈负电性的O朝向Na+,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应为:、,故C错误;D.2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未成对电子的3p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p-pσ键,形成过程为:,故D正确;故选C。

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再涂上烫伤药膏,故A正确;-的NaHCO3溶液,故B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C .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性不大,但易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故C 正确;D .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温,故D 正确;故选B 。

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的?A. 氢气B. 氧气C. 氯气D. 溴气答案:D解析:氢气、氧气和氯气在常温下都是气态的,而溴气在常温下是液态的。

2. 下列哪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A. 氦B. 碳C. 钠D. 钾答案:B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包括锂、铍、硼、碳、氮、氧、氟和氖,其中碳是第二周期的元素。

3. 下列哪个化合物是强酸?A. 硫酸B. 碳酸C. 醋酸D. 氢氟酸答案:A解析:硫酸是强酸,碳酸、醋酸和氢氟酸是弱酸。

4. 下列哪个反应是放热反应?A. 氢气和氧气反应水B. 氢气和氯气反应氯化氢C. 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D. 氢气和氮气反应氨气答案:A解析:氢气和氧气反应水是一个放热反应,而其他三个反应是吸热反应。

5. 下列哪个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热量?A. 氯化钠B. 硝酸铵C. 硫酸D. 碳酸钠答案:C解析:硫酸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热量,而其他三个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不会释放热量。

6. 下列哪个物质是电解质?A. 氯化钠B. 氢气C. 氧气D. 氯气答案:A解析:氯化钠是电解质,而氢气、氧气和氯气都不是电解质。

7. 下列哪个反应是还原反应?A. 铁和氧气反应氧化铁B. 硫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硫C. 铜和氧气反应氧化铜D. 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铁和氧气反应氧化铁是一个还原反应,而其他三个反应是氧化反应。

8. 下列哪个物质是氧化剂?A. 氢气B. 氧气C. 氯气D. 氮气答案:B解析:氧气是氧化剂,而氢气、氯气和氮气都不是氧化剂。

9. 下列哪个物质是还原剂?A. 氢气B. 氧气C. 氯气D. 氮气答案:A解析:氢气是还原剂,而氧气、氯气和氮气都不是还原剂。

10. 下列哪个物质是酸碱指示剂?A. 紫色石蕊试纸B. 无色酚酞试液C. 红色甲基橙试液D. 蓝色甲基蓝试液答案:A解析:紫色石蕊试纸是酸碱指示剂,而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甲基橙试液和蓝色甲基蓝试液都不是酸碱指示剂。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C.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D.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B2.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粒子不参与化学键的形成?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答案:B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2OB. NaOHC. NH3D. HCl答案:D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O → 2H2 + O2C. CO2 + H2O → H2CO3D.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答案:A6. 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A. NaB. MgC. AlD. K答案:D7.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 Na和MgB. F和ClC. Al和SiD. Ar和He答案:B8.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CO2B. NaClC. H2OD. CH4答案:B9.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哪种能量变化是放热反应?A. 燃烧B. 光合作用C. 核裂变D. 电解水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HClB. NaClC. H2OD. H2SO4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

答案:12.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

答案:卤素3. 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____。

答案:放热反应4. 金属元素通常具有____价。

答案:正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是能够____的物质。

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答案:C解析: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

温度升高、反应物浓度增大和接触面积增大通常都会加快反应速率,但并非绝对。

2.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当温度升高时,K值增大,该反应()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不是吸热反应就是放热反应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平衡常数K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

当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二、填空题3. 将1.0mol/L的HCl溶液与1.0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______。

答案:7解析:HCl与NaOH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反应生成NaCl和水,溶液呈中性,pH值为7。

4.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Si解析:第三周期的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4的元素是硅(Si),其原子序数为14。

三、计算题5. 某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g) + B(g) → 3C(g) + 4D(g),ΔH = -1200 kJ/mol。

若反应中消耗2mol A,求生成C的物质的量。

答案:3mol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2mol A参与反应,生成3mol C。

因此,消耗2mol A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3mol。

四、实验题6. 在实验室中,为了验证氯气和水的反应,可以采用以下实验步骤:(1)将氯气通入水中;(2)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向溶液中加入______,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硝酸银溶液解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盐酸中的氯离子会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氯化银,从而验证氯气和水的反应。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蒸馏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矿泉水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热能,因为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或吸收。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醋酸答案:C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硫酸是一种强酸,属于电解质。

4.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是()。

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价电子数为3。

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H2O → 2H2 + O2B.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C. 2H2 + O2 → 2H2OD. 2H2O2 → 2H2O + O2答案:C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选项C中,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1,氧元素的氧化态从0变为-2,因此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操作中,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生成物浓度D. 减少反应物浓度答案:A解析: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2OC. NaOHD. MgO答案:B解析: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因此属于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河水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

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河水中含有多种杂质,只有蒸馏水是纯净的水。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若已知某物质的质量,需要求出与之对应的其他物质的质量,应该使用:A. 质量守恒定律B. 摩尔质量C. 物质的量D. 摩尔比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不同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这个比值就是摩尔比。

通过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二、填空题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_2 + O_2 \rightarrow2H_2O\],若氧气的质量为32g,求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36g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所以32g氧气为1摩尔。

根据摩尔比,生成2摩尔的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2摩尔×18g/mol=36g。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是指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指获得电子的过程。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铁失去电子被氧化,氧气获得电子被还原。

四、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CuSO4),已知废水中的硫酸铜浓度为0.5mol/L。

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铜完全沉淀为不溶性的氢氧化铜(Cu(OH)2),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答案:1mol解析: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CuSO_4 + 2NaOH \rightarrow Cu(OH)_2↓ + Na_2SO_4\]。

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硫酸铜需要2摩尔的氢氧化钠来完全反应。

因此,0.5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每升需要1摩尔的氢氧化钠。

高考化学真题详细答案大全及解析

高考化学真题详细答案大全及解析

高考化学真题详细答案大全及解析在高考中,化学作为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考生需要对化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高考化学真题的详细答案,并给出相应的解析,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解析1. 题目:下面哪个是酸中毒的症状?A. 血液酸碱值小于7.35B. 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呕吐、腹痛等症状C. 血红素大量释放D. 腹泻、呕吐、低血压答案及解析:A. 血液酸碱值小于7.35解析:酸中毒是指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导致血液酸碱值小于正常范围。

症状主要包括气促、呼吸困难、呕吐、腹痛等。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2. 题目:下列元素中,化合价最小的是什么?A. 银B. 氧C. 碳D. 氢答案及解析:D. 氢解析: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原子价,用于描述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

氢的化合价为+1,是所有元素中化合价最小的。

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

3. 题目:下列哪个元素在自然界中占最大比例?A. 氧B. 氮C. 硅D. 铁答案及解析:A. 氧解析:氧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占据了大约49.2%的比例。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二、非选择题解析1. 题目:请列举三种滴定试剂及其用途。

答案及解析:常用的滴定试剂有酸碱指示剂、络合滴定剂和氧化还原滴定剂。

- 酸碱指示剂:用于酸碱滴定中,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 络合滴定剂:用于络合滴定中,配合络合滴定法来测定金属离子或配合物的浓度。

- 氧化还原滴定剂: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按照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进行滴定。

通过滴定试剂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可以准确测定物质的化学计量值和浓度。

2. 题目:什么是化学平衡?请举例说明。

答案及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稳定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以相同的速率进行,不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

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的参数,用于衡量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浓度比例。

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B.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族C.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D. 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答案:C2.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MgO答案:B3.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摩尔氧气的体积为22.4LB. 1摩尔氮气的体积为22.4LC. 1摩尔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2C. 2H2 + O2 → H2O2D. 2H2 + O2 → 2H2O + O2答案:A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酒精B. 蔗糖C. 硫酸D. 石墨答案:C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二氧化碳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氧气D.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答案:A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下列反应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Mg + O2 → 2MgOC. 2H2O → 2H2 + O2D. 2H2S + 3O2 → 2SO2 + 2H2O答案:C8.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氢气C. 氮气D. 钠答案:C9. 根据物质的量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12克B.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1克C.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D.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其相对原子质量的克数答案:C10.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化学高考真题及解析

化学高考真题及解析

化学高考真题及解析在化学高考中,化学题目的难度与广度经常让考生感到头疼。

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并熟悉题目类型,很容易陷入困境。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化学高考,以下将针对一些典型的化学高考真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某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72,若80mLX的摩尔数与200mLY的质量相等,则Y可能为()A. H2O2B. HClC. COD. CO2解析:首先计算出80mL气体X的摩尔数,然后将其等于200mL 气体Y的质量计算得出Y的摩尔质量,进而推断Y的可能性。

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选项A的H2O2为正确答案。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共价键的形成涉及原子间电子的共享B. 金属键的存在导致金属的光泽和导电性C. 离子键通常由具有电荷的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形成D. 氢键的强度和共价键相近,常见于水的分子间解析:通过对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氢键的特点进行辨析,可以得出答案。

其中选项D关于氢键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因为氢键的强度远小于共价键。

二、填空题1.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1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解析: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各个原子的质量相加,可直接得出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

2. 若一元醇和二元醇燃烧完全时,分别生成X和Y两种无色气体,若为X的生成量为0.5L,Y的体积为解析:根据一元醇和二元醇的结构可以确定生成的气体种类及含氧量,通过计算可以求得Y的体积。

三、简答题1. 请列举并简要解释有机化合物热裂解的机理。

解析:有机化合物热裂解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有机化合物生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主要机理包括裂解、重组和氧化三个过程,裂解是最主要的反应过程,生成的气体常用于制备工业原料。

2. 有一颗半衰期为8小时的放射性核素,若初始质量为40g,则经过24小时后仍剩余多少质量?解析:通过核素的半衰期和初始质量,可以利用放射性衰变的公式求出24小时后该核素的剩余质量。

化学高考推荐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考推荐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考推荐试题及答案在化学高考的备考过程中,做大量的练习题是提高解题能力和熟悉考试题型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化学高考推荐试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和练习。

1.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某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若将该溶液稀释至原来的两倍体积,稀释后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答: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因此稀释后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原来的一半,即0.25mol/L。

2.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反应2H2S + SO2 → 3S↓ + 2H2O中,若H2S是还原剂,SO2是氧化剂,试配平该反应方程式。

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H2S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从-2升高到0,SO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从+4降低到0。

根据电子转移的数目相等,反应方程式配平后为:2H2S + SO2 → 3S↓ + 2H2O。

3. 化学平衡的移动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和3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 + 3H2 ⇌ 2NH3。

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将如何移动?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该反应中,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4. 电离平衡的计算0.1mol/L的HAc溶液中,HAc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1.8×10^-5。

求该溶液中H+的浓度。

答: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Ka = [H+][Ac-]/[HAc]。

在0.1mol/L 的HAc溶液中,设HAc的电离度为α,则[H+] = [Ac-] = 0.1α,[HAc] = 0.1(1-α)。

将这些值代入Ka的表达式中,得到1.8×10^-5 = (0.1α)^2 / (0.1-0.1α)。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α≈0.018,因此[H+] ≈ 0.1×0.018 = 1.8×10^-3mol/L。

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1福建卷6. 以下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响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 溶液反响均有醇生成 【解析】答案:D此题考查必修2中有机化学方面有关的知识点,涉及的知识点较细,较广。

目前在“福建必修考有机化学〞框架下此题是无奈的设计。

7.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在18 g 18O 2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B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N A 个单质分子C .1 mol Cl 2参加反响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 AD .含N A 个Na +的Na 2O 溶解于1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 【解析】答案:A此题是有关N A 的常规考题,选项B 设计有点新意,空气这一混合物这样来设问以前没见过。

〔2021福建,〕8. 以下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响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B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响,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响的焓变相同C .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从HF 、HCl 、HBr 、HI 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 、Cl 、Br 、I 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解析】答案:B此题侧重考查反响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等,这题大多是纯文字表述。

A 选项“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响速率的变化〞是有当前“科学探究〞的大环境影响,比拟新颖,但有许多模拟题有出现,D 选项切合一线教学,许多教师在比拟HX 性质时肯定会补充它们酸性比拟,这样对学生头脑中“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时,是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判断依据〞产生干扰,此项设问甚好! 〔2021福建,〕9.以下各组物质中,满足以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选项 X Y Z XYZA . Na NaOH NaHCO 3B . Cu CuSO 4 Cu(OH)2C . C CO CO 2D .SiSiO 2H 2SiO 3【解析】答案:C此题涉及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考点,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知识面也比拟广,转化图形式比拟新。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矿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碳酸钙虽然是化合物,但通常含有杂质,而蒸馏水是经过蒸馏过程去除杂质的水,只含有水分子,因此是纯净物。

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是还原剂B. 铜是氧化剂C. 硫酸根离子在反应前后不变D. 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答案:A解析:在这个置换反应中,铁原子失去了电子,被氧化成了Fe2+,因此铁是还原剂。

硫酸根离子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而铜离子Cu2+得到了电子,被还原成了Cu,但铜本身不是氧化剂。

反应中存在电子的转移。

二、填空题1. 请写出水的化学式,并简述水的分子结构。

答案:H2O;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分子呈V形结构。

2. 什么是摩尔质量?请给出水的摩尔质量数值。

答案:摩尔质量是物质中一个摩尔的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水的摩尔质量是18克/摩尔。

三、计算题1.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摩尔/升的硫酸根离子(SO4^2-),若要中和这些硫酸根离子,需要加入多少摩尔/升的氢氧化钠(NaOH)?答案:0.1摩尔/升解析:硫酸根离子SO4^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4^2- + 2NaOH → Na2SO4 + 2H2O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硫酸根离子需要2摩尔氢氧化钠来中和。

因此,0.05摩尔/升的硫酸根离子需要0.05 * 2 = 0.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

四、实验题1.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确定一个未知溶液是否含有氯离子。

答案:可以通过硝酸银溶液滴定法来确定未知溶液是否含有氯离子。

首先取少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然后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如果溶液中存在氯离子,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氯化银(AgCl),这表明未知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2024年高考山东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山东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山东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一、单选题1.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竹管、动物尾毫→湖笔B.松木→油烟→徽墨C.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D.端石→端砚2.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脱色剂B.铁粉可用作食品脱氧剂C.谷氨酸钠可用作食品增味剂D.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剂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A.的系统命名:2-甲基苯酚O分子的球棍模型:B.3C.激发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p-pπ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4.下列物质均为共价晶体且成键结构相似,其中熔点最低的是A.金刚石(C)B.单晶硅(Si)C.金刚砂(SiC)D.氮化硼(BN,立方相) 5.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Ca(OH)的碱性A.石灰乳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现了2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体现了3+Fe的氧化性CaSO的难溶性C.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4NH的配位性D.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体现了36.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A .AB .BC .CD .D7.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青蒿素研究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 B .通过X 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结构 C .通过核磁共振谱可推测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 D .通过红外光谱可推测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8.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与23Na CO 溶液反应B .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2种C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D .与2Br 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9.由O 、F 、I 组成化学式为2IO F 的化合物,能体现其成键结构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O 代表F 原子B .该化合物中存在过氧键C .该化合物中I 原子存在孤对电子D .该化合物中所有碘氧键键长相等10.常温下3Ag()-CH COOH Ⅰ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33Ag +CH COO CH COOAg(aq),平衡常数为K 。

高三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高三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高三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MgOC. H2OD. Fe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

3.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浓度,计算溶液的pH值。

4. 判断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氧化还原反应。

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的平衡状态。

6. 根据题目所给的电子排布,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7. 根据题目所给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判断其可能的反应类型。

8. 根据题目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焓变。

9. 根据题目所给的电化学装置,判断电极反应类型。

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写出下列元素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1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13.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14.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现象,填写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1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平衡方程式,填写平衡常数表达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如何通过实验方法鉴别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17. 解释什么是缓冲溶液,并简述其作用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19. 根据题目所给的电化学装置参数,计算通过电极的电流强度。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20.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某溶液的pH值,并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六、论述题(15分)21. 论述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C. H2O 是由氢和氧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2. 至 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进行相应的化学计算。

二、填空题11.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写出其电子排布式。

高考真题化学及解析

高考真题化学及解析

高考真题化学及解析化学是高考理科必考科目之一,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历年高考真题化学题目及其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1.【2018年北京卷】已知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如下:C2H4(g)+H2O(l)→ C2H5OH(aq)若反应全过程的生成物仅为C2H5OH(aq),并已检测到生成物中的氢原子的总数为n,试求n的值。

解析:反应中乙烯(C2H4)与水(H2O)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乙醇(C2H5OH)。

根据反应式可知,乙烯经加成反应只会生成一个乙醇分子,其含有两个氢原子,因此n的值为2。

2.【2017年全国卷Ⅱ】已知化合物A是氢氧化钠,其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试验结果如下:无明显变化。

若继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结果发生变化,生成的产物B中含有Na+、Cl-和Ba2+离子。

请写出化合物B的化学式,并描述其生成过程。

解析:化合物B是Ba(OH)2。

当BaCl2与NaOH反应时,两者发生沉淀反应,生成Ba(OH)2:BaCl2(aq)+2NaOH(aq)→ Ba(OH)2(s)+2NaCl(aq)3.【2016年北京卷】将0.1mol纯甲烷气体放入大气压下的1L容器中燃烧,生成H2O和CO2。

气态反应产物先制冷再压缩,由0摄氏度201K压缩到1千帕。

试问该容器可贮存的甲烷气体是多少?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甲烷气体燃烧产物为H2O和CO2,同时生成的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利用燃烧生成物的摩尔性质,可画出如下平衡方程式:CH4(g)+2O2(g)→ CO2(g)+2H2O(g)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代入已知条件解得甲烷气体的摩尔数为0.4mol。

以上是几道历年高考化学真题及其解析,希望对大家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考试需要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练习,夯实基础,勤于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广西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原卷+解析)

2024年广西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原卷+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F 19Na 23K 39Mn 55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工开物》记载:软浆车榨蔗汁,一石(dàn)汁下石灰五合,取汁煎糖,冷凝成黑沙,黄泥水淋下成白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灰可中和蔗汁中的酸性物质B.“冷凝成黑沙”是结晶过程C.“黄泥水淋下”的目的是脱色D.“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2.光照时,纳米2TiO 能使水产生羟基自由基OH ⋅,可用于处理废水。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基态Ti 的价电子排布式:23d B.OH ⋅的电子式:C.2H O 的VSEPR 模型:D.O 的一种核素:8O3.将NaCl 固体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的HCl 气体通至饱和NaCl 溶液,可析出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高纯度NaCl ,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 .制备HClB .析出NaClC .过滤D .定容A.AB.BC.CD.D4.6-硝基胡椒酸是合成心血管药物奥索利酸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中的某一步如下:下列有关X 和Y 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官能团的个数相等 B.都能发生加聚反应C.二者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D.均能溶于碱性水溶液5.白磷()4P 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在空气中易自燃。

下列有关白磷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每个P 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均为1B.常保存于水中,说明白磷密度大于31g cm -⋅C.难溶于水,是因为水是极性分子,4P 是非极性分子D.熔点低,是因为4P 分子内的P P -键弱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23Na CO 溶液处理水垢中的()()()()2244334CaSO :CaSO s CO aq CaCO s SO aq --++ B.明矾用于净水:323Al3H O Al(OH)3H +++↓+ C.抗酸药中的2Mg(OH)可治疗胃酸过多:2OH H H O-++=D.用酸化的KI 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3322IO :IO I 2H I H O---+++=+7.如图所示的铼配合物离子能电催化还原2WY 。

化学高考真题带解析

化学高考真题带解析

化学高考真题带解析
近年来,我国高考化学试题变得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带您一起深入解析几道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高考考试。

第一题:多选题
已知含有碱性氧化铁的铁饼,用水浸泡后表层会被耗尽,打开后缩小。

下列工艺中可以防止氧化铁氧化的措施是___。

A. 瞬过互扩
B. 接钢
C. 塑靶
D. 霜除
答案解析:
对于含有碱性氧化铁的铁饼,如果让其接触空气,其中的氧化铁容易被氧化,从而使铁饼表层遭受腐蚀。

霜除技术是将制过氧氧化法获得的氧气与较多工艺进行冷冻而密码,致使铁与傈直接接触氧气而被氧化铁氧化。

第二题:填空题
银害害离子(A)、鋁离子和氰化比、稀盐酸的缀合物。

此混合物中,B的所数最多是_%。

答案解析:
银离子与氰离子之间形成亲合力较大的络合物[A(CN)2]-,故氰化银具有良好可溶性与欣自解构。

故可钩W第一种络合物。

铝为三价阳离子,不过氟化物能够与铝进行复合形成[A( F)4] -,氟化铝沉没沉淀,从而在化合物中碱有三钩铝离子。

用溶液区域可知有[_Br-CuBr3] -,_Br数最多。

通过以上两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化学试题不仅考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综合运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加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信在高考中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碳酸钙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空气和矿泉水都是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

蒸馏水是水的纯净形式,而碳酸钙虽然是一种化合物,但题目中未指明其纯度,因此不能确定是否为纯净物。

2.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A. 酸性B. 中性C. 碱性D. 不确定答案:B解析:当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混合时,两者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溶液最终呈中性。

3.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CO2 + H2O → H2CO3B. 2H2 + O2 → 2H2OC. NaCl → Na+ + Cl-D. CaCO3 → CaO + CO2答案:B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选项B中的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和氧的氧化态发生了变化,因此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________- 硫酸铜:________- 硝酸银:________答案:NaOH、CuSO4、AgNO3解析: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硝酸银的化学式为AgNO3。

2.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氢气:________- 氮气:________- 氟气:________答案:H:H、N≡N、F:F解析:氢气分子中两个氢原子共享一对电子,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之间有三对共用电子,氟气分子中两个氟原子之间没有共用电子。

三、计算题(共50分)1. 计算100g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

(10分)答案:10g解析:根据质量分数的定义,NaOH的质量为100g × 10% = 10g。

2. 计算在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

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高考

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高考

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高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外以固定轨道运动C. 原子核内只有质子D. 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答案:A解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但不是在固定轨道上运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能量层级上。

原子核内除了质子外,还有中子。

电子的质量虽然很小,但并非可以忽略不计。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A. 热能B. 光能C. 电能D. 机械能答案:A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变化。

虽然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可能会伴随光能、电能或机械能的变化,但这些不是主要形式。

3.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C. 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 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A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但反应仍在进行的状态。

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即正反应和逆反应都在持续进行。

4.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转移B. 氧化剂是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C. 还原剂是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D.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答案: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不同的物质。

氧化剂是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而还原剂是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反应时,酸的氢离子和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C. 酸和碱反应时,酸的氢离子和碱的氢氧根离子不结合D. 酸和碱反应时,溶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酸和碱反应时,酸的氢离子(H+)和碱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H2O),同时生成盐。

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

6. 下列关于溶液浓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溶液浓度与溶质的质量成正比B. 溶液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成反比C. 溶液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成正比D. 溶液浓度与溶质的质量无关答案:C解析:溶液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真题错题集——化学新课标全国卷Ⅱ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重庆卷11.(5)题11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填图中字母“a”或“b”或“c”);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③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L (标准状况)。

四川卷7.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11.(16分)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铁主要以Fe2O3存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

活化硫铁矿还原Fe3+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O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他反应。

(6)假如烧渣中的铁全部视为Fe2O3,其含量为50%。

将a kg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加入到c kg烧渣中浸取,铁的浸取率为96%,其他杂质浸出消耗的硫酸以及调pH后溶液呈微酸性所残留的硫酸忽略不计。

按上述流程,第Ⅲ步应加入FeCO3kg。

北京卷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约为11)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 +2OH-=== Cl -+ ClO-+ H2O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 H2O HClO+ OH-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Cl2:2H++ Cl-+ ClO-= Cl2 ↑+ H2O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 ClO-= HClO+ CH3COO—江苏卷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B.)(HcKw=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8.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粗硅SiCl4SiB.Mg(OH)2MgCl2(aq)MgC.Fe2O3FeCl3(aq)无水FeCl3D.AgNO3(aq) [Ag(NH3)2]OH(aq)Ag 14.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蒸发盐酸电解盐酸H2高温Cl2高温蔗糖△NH3·H2O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B.向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c(SO32-)C.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D.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19.(15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

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

(1)装置A中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将制备的Cl2通过装置B可除去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l2和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

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3)制备K2FeO4时,K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__。

(4)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1KOH 溶液中,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饱和KOH溶液,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20.(14分)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的含量。

O3氧化烟气中SO2、NO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g)+O3(g)=NO2(g)+O2(g) △H=-200.9kJ·mol-1NO(g)+1/2O2(g)=NO2(g) △H=-58.2kJ·mol-1SO2(g)+O3(g)=SO3(g)+O2(g) △H=-241.6kJ·mol-1(1)反应3NO(g)+O3(g)=3NO2(g)的△H=_______mol·L-1。

(2)室温下,固定进入反应器的NO、SO2的物质的量,改变加入O3的物质的量,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中n(NO)、n(NO2)和n(SO2)随反应前n(O3):n(NO)的变化见右图。

①当n(O3):n(NO)>1时,反应后NO2的物质的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增加n(O3),O3氧化SO2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

(3)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8)中SO32-将NO2转化为NO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SO32-)=________[用c(SO42-)、Ksp(CaSO3)和Ksp(CaSO4)表示];CaSO3水悬浮液中加入Na2SO4溶液能提高NO2的吸收速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浙江卷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28.(15分)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CH2CH3(g)催化剂CH=CH2(g)+H2(g) (1) 已知:计算上述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ˉ。

(2) 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气发生催化脱氢反应。

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α等符号表示)。

化学键C-H C-C C=C H-H 键能/kJ·molˉ1412 348 612 43629.(15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取0.0100 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测得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实验(二) 碘的制取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

请回答:(1)实验(一) 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 ,仪器B 。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④实验(二) 中操作Z的名称是。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2015年高考真题错题集——化学参考答案及解析新课标全国卷Ⅱ12.【答案】C重庆卷11.【答案】11.(14分)(1)四(2)10:1 (3)A、B (4)Ag2O +2CuCl=2AgCl+Cu2O (5)①c ②2Cu2++3OH-+Cl-=Cu2(O H)3Cl↓③0.448四川卷7.【答案】B11.【解析】(6)由于最终得到FeSO4,根据元素守恒,n(Fe)=n(S),Fe来自于Fe2O3、FeS2、FeCO3;S来自于FeS2、H2SO4则有:(c kg×50%160g/mol×2 +c kg×50%160g/mol×2×114)×96% +m(FeCO3)kg116g/mol=a×b%kg98g/mol+c kg×50%160g/mol×2×114×2 ×96%,则得答案:(29ab2450-1131c1750)kg。

北京卷11.【答案】B江苏卷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此溶液显碱性,Al3+、OH-生成沉淀或AlO2-,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根据信息,此溶液中c(H+)>c(OH-),溶液显酸性,这些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正确;C、与Al能放出氢气的,同业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若是碱性,则Fe2+和OH-不共存,若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不产生H2,故C错误;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此物质对水电离有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AlO2-、CO32-和H+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