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机房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机房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房管理,维护正常运行秩序,保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任何使用或管理机房场所的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机房管理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第四条机房管理工作由机房管理者全面负责,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开展管理。
第五条机房管理者有权对机房内的各项设备、资料及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机房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二章机房规章制度第六条机房管理者应组织起草机房规章制度,并报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并向机房人员告知。
第七条机房规章制度一经确定,所有机房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
第八条机房规章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机房使用管理办法2. 机房设备操作规程3.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4. 机房保密制度5. 机房巡视检查制度6. 机房紧急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机房使用管理办法包括:1. 机房开放时间2. 机房使用权限3. 机房使用规定第十条机房设备操作规程包括:1. 机房设备使用方法2. 机房设备维护保养规定3. 机房设备故障处理办法第十一条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 机房安全防范要求2. 机房安全巡视制度3. 机房安全防火措施第十二条机房保密制度包括:1. 机房资料保密要求2. 机房信息泄露防范措施3. 机房数据备份管理第十三条机房巡视检查制度包括:1. 机房巡视频次要求2. 机房巡视内容要求3. 机房巡视记录及整改要求第十四条机房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包括:1. 机房火灾应急预案2. 机房网络故障处理流程3. 机房设备损坏处理措施第三章机房管理职责第十五条机房管理者负责机房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包括以下职责:1. 制定、修订机房规章制度2. 组织机房人员进行安全培训3. 安排机房设备维护保养工作4. 负责机房安全防范工作5. 管理机房信息资料安全第十六条机房管理员负责机房设备维护和巡视工作,包括以下职责:1. 进行设备日常维护保养2. 定期进行机房巡视检查3. 及时处理机房设备故障4. 负责机房设备备件管理第十七条机房操作员负责机房设备操作和信息维护工作,包括以下职责:1. 负责机房设备操作2. 维护机房信息系统3. 对机房信息资料进行备份4. 遵守机房保密制度第四章机房安全保障第十八条机房管理者应加强机房安全防范,确保机房设备及信息安全。
机房区域安全管理规定
机房区域安全管理规定一、机房出入管理机房作为××信息系统运行保障场所,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入内,对于机房的出入应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管控措施:(1)机房必须根据要求配备值班人员,实行值班制度,在值班期间应做好值班记录,对发生的异常事件及情况进行记录。
(2)机房应设置门禁系统,门禁系统的建设应符合国家机房建设标准。
门禁系统发生故障时,机房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维护厂商进行处理。
(3)除机房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出入机房必须得到运维管理人员审核授权;第三方人员出入机房需由运维管理人员审核授权并安排专人全程陪同。
除机房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出入机房均应填写机房人员出入申请单,并获得授权。
(4)除机房管理人员外,所有出入机房人员必须按实填写人员出入机房登记表,机房值班人员应检查出入人员的有效证件以核实来访人员身份。
对不能出示有效证件、不按要求填写登记表或填写字迹模糊不清者,机房值班人员有权拒绝其出入机房,由此带来的工作延误由来访人员承担。
(5)人员进出机房登记表、机房人员出入申请单、设备进出申请单等机房运维记录,由机房值班人员按季度装订成册,交运维管理人员统一归档保存,保存期不少于3年。
(6)在处理紧急事件时,相关技术人员可暂不提交机房人员出入申请单,由其运维管理人员电话通知机房值班人员后,在值班人员陪同下进行事件处理,但在事后应及时补交机房人员出入申请单。
(7)工作人员在机房工作结束离开前必需清理现场、归还工具、断开所接电源和还原现场设备设施,由机房值班人员确认后方可离开。
二、机房设备管理对于设备出入机房和机房设备移动位置,应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管控措施:(1)应由系统管理员制定设备标识,且相应设备标识不宜被去除,机房管理人员应每季度检查设备标识的完整情况,如有缺失或破损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
(2)机房内各种图纸、文件、工具、仪表和介质等物品应有专门储物柜存放,并由机房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未经许可严禁将物品和资料带出机房。
机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机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机房安全管理,维护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机房工作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维护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机房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范为辅、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责任到人,实行专人专责的管理模式。
第四条机房安全管理工作由机房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协调,各级领导严格责任分工,保障机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五条机房安全管理应根据机房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维护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机房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六条机房安全管理应加强对机房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机房安全管理应加强对机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机房安全管理应加强对机房设备的监控和巡视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机房安全管理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
第十条机房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要求,落实责任到人。
第三章机房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机房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一)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等情况。
(二)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可能的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定期备份数据,避免数据丢失,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二条机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一)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工作流程和安全规定。
(三)定期组织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三条机房设备的监控和巡视工作(一)建立定期巡视制度,明确巡视的时间和内容。
(二)建立监控系统,对机房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等保三级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办公系统、业务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站系统等。
第三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综合管理、分步实施;3. 安全责任到人、制度明确;4. 安全教育与培训相结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等保三级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机构:1. 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等保三级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2. 技术保障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技术支持、安全检查和应急响应等工作;3. 运维管理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日常运维管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4. 法规事务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咨询、合规审查和纠纷处理等工作。
第六条各工作机构的职责如下:1. 安全管理办公室:(1)制定、修订和实施等保三级安全管理制度;(2)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3)监督、检查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4)组织安全评估、整改和验收工作。
2. 技术保障部门:(1)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技术支持;(2)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等工作;(3)组织应急响应,处理信息系统安全事件;(4)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和升级。
3. 运维管理部门:(1)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日常运维管理;(2)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3)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备份和恢复;(4)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
4. 法规事务部门:(1)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咨询;(2)组织开展合规审查和纠纷处理工作;(3)提供法律支持和协助。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为规范机房内部管理,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机房内部实行区域安全责任制,有关责任人对自己相应责任区负责。
区域划分和相应责任人另行作出具体规定;二、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实行权限管理制度,被授权人员按照权限刷卡进入相应区域;三、参观考察或者监测维修等非工作人员进入机房需经批准并登记,其在机房内的一切活动必须得到允许并接受监督;四、严禁将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物品带入机房,未经许可不得将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摄影摄像设备和与工作无关的移动存储设备带入机房;五、未经允许严禁参观、拍照、录音、录像,禁止在机房内吸烟;六、进入机房必须戴鞋套或更换机房专用拖鞋;七、机房内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机器设备要清洁干净,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严禁在机房内会客接待、大声喧哗,保持安静的工作环境;八、相关责任人要定时检查供电配电系统、空调通风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控制系统和消防安全系统等,确保各配套系统安全正常运转;九、严禁用机房内的计算机运行与工作无关的软件,以防计算机病毒感染;十、严禁随意拆卸设备、私自接线和开关电源等操作;十一、定时查看机房温度、湿度,保持其符合规定范围。
介质管理制度一、本规定所称介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磁带、数字证书介质(USB Key/IC卡)、系统密钥介质等,分涉密和非涉密两种;二、非涉密介质的使用管理;1、非涉密介质包括通用产品如服务器驱动、防病毒软件系统光盘/软盘等;2、非涉密介质,实行谁使用管理的原则。
三、涉密介质的使用管理;1、涉密介质管理遵循“统一购置、统一标识、统一备案、跟踪管理”的原则;2、实行专人管理。
收发应履行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手续,严格登记交接手续。
要按类编号,注明涉密标识,并定期进行检查;3、涉密介质必须存放在安全场所的保密设备里;4、涉密介质严禁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上使用;5、各类涉密介质未经批准严禁外出使用,更不得外借使用。
等保三级机房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等保三级机房的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等保三级机房,包括机房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网络安全设施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机房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协调解决机房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 机房管理员负责机房日常安全管理,执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决定,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措施。
3. 机房操作员负责机房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遵守机房管理制度。
四、机房安全管理要求1. 物理安全(1)机房选址应具备防震、防风、防雨、防雷等能力,远离易燃易爆场所。
(2)机房内设备应放置整齐,地面干净,布线合理,无杂物。
(3)机房出入口应安装门禁系统,控制人员进出。
(4)机房内禁止吸烟、饮酒,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 网络安全(1)机房网络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网络设备应设置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法访问。
(3)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漏洞。
(4)网络设备应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保障网络安全。
3. 软件安全(1)机房内软件应选用正版、经过安全检测的软件。
(2)定期对软件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更新漏洞。
(3)禁止在机房内安装、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
4. 数据安全(1)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2)定期对数据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数据泄露、篡改。
(3)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
5. 应急处置(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发生安全事件时,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
五、奖惩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为机房安全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机房安全管理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机房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级等保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信息安全工作,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信息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 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策略制定、安全检查、安全事件处理等。
3. 网络安全部门:负责网络设备的配置、维护和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4. 应用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应用系统的安全配置、升级和维护,确保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 员工:遵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个人信息和单位信息的安全。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物理环境管理(1)机房场地选择: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
(2)物理访问控制: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或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3)防盗窃和防破坏:设备或主要部件应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识;通信线缆应铺设在隐蔽安全处。
(4)防雷击: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5)防火: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6)防水和防潮: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2. 网络安全管理(1)网络设备配置: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网络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网络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法访问。
(3)网络安全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3.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1)安全配置: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配置,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安全升级: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升级,修复已知漏洞。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一、为了加强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我院网络机房、各计算机网络用户。
三、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医院网络管理员必须要对所有网上信息进行巡查。
四、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利用医院内部网络或国际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和医院内部秘密,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在医院内部网络和互联网中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五、任何人不得将含有医院信息的计算机或各种存储介质交予无关人员。
更不得利用医院数据信息获取不当利益。
六、未经允许不得对医院内部网络站点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七、网络使用人员应妥善保管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将密码交予其他人使用。
八、网络机房由专人负责管理,未经同意,不得进入。
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口令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随意外泄,口令的修改及设定需做好专门记录和备案。
九、内部站点禁止USB使用大容量存储设备。
定期检查内网站点是否有非授权使用情况,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做好医院内部网络医疗系统数据的备份工作,确保系统遭破坏后能及时恢复。
十、未经允许,不得中断网络设备及设施的供电线路。
因特殊原因必须停电的,应提前通知网络管理人员。
十一、对于违反上述制度的有关人员,将视情节及危害程度予以教育、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等措施,触犯法律的将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核心制度的各层级人员考核细则》十二、信息科技术人员在指定情况下可以使用移动设备。
十三、本制度由信息科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属信息科。
等级保护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1 第三级基本要求技术要求物理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G3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物理访问控制G3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渡区域;d 重要区域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防盗窃和防破坏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e 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f 应对机房设置监控报警系统;防雷击G3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b 应设置防雷保安器,防止感应雷;c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防火G3本项要求包括: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c 机房应采取区域隔离防火措施,将重要设备与其他设备隔离开;防水和防潮G3本项要求包括: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d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防静电G3本项要求包括:a 主要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b 机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温湿度控制G3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电力供应A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主要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c 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d 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电磁防护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b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c 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网络安全结构安全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 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d 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e 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f 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g 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访问控制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b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c 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TELNET、SMTP、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d 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e 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f 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g 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h 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安全审计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c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d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边界完整性检查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b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入侵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 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b 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警;恶意代码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b 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网络设备防护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b 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c 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d 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e 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f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g 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h 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主机安全身份鉴别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c 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d 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e 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f 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管理用户进行身份鉴别;访问控制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b 应根据管理用户的角色分配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c 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d 应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e 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f 应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g 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安全审计G3本项要求包括:a 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b 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c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d 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e 应保护审计进程,避免受到未预期的中断;f 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剩余信息保护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保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用户的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b 应确保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入侵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能够检测到对重要服务器进行入侵的行为,能够记录入侵的源IP、攻击的类型、攻击的目的、攻击的时间,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供报警;b 应能够对重要程序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完整性受到破坏后具有恢复的措施;c 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恶意代码防范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b 主机防恶意代码产品应具有与网络防恶意代码产品不同的恶意代码库;c 应支持防恶意代码的统一管理;资源控制A3本项要求包括:a 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b 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c 应对重要服务器进行监视,包括监视服务器的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d 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e 应能够对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应用安全身份鉴别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b 应对同一用户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鉴别;c 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d 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e 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访问控制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b 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c 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d 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e 应具有对重要信息资源设置敏感标记的功能;f 应依据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用户对有敏感标记重要信息资源的操作;安全审计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提供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b 应保证无法单独中断审计进程,无法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记录;c 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d 应提供对审计记录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分析及生成审计报表的功能;剩余信息保护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保证用户鉴别信息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再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信息是存放在硬盘上还是在内存中;b 应保证系统内的文件、目录和数据库记录等资源所在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前得到完全清除;通信完整性S3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通信保密性S3本项要求包括:a 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b 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整个报文或会话过程进行加密;抗抵赖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原发证据的功能;b 应具有在请求的情况下为数据原发者或接收者提供数据接收证据的功能;软件容错A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b 应提供自动保护功能,当故障发生时自动保护当前所有状态,保证系统能够进行恢复;资源控制A3本项要求包括:a 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b 应能够对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c 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d 应能够对一个时间段内可能的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e 应能够对一个访问帐户或一个请求进程占用的资源分配最大限额和最小限额;f 应能够对系统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g 应提供服务优先级设定功能,并在安装后根据安全策略设定访问帐户或请求进程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分配系统资源;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数据完整性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b 应能够检测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数据保密性S3本项要求包括:a 应采用加密或其他有效措施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传输保密性;b 应采用加密或其他保护措施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存储保密性;备份和恢复A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提供本地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天一次,备份介质场外存放;b 应提供异地数据备份功能,利用通信网络将关键数据定时批量传送至备用场地;c 应采用冗余技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避免关键节点存在单点故障;d 应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管理要求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b 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c 应对要求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日常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d 应形成由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构成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和发布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b 安全管理制度应具有统一的格式,并进行版本控制;c 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d 安全管理制度应通过正式、有效的方式发布;e 安全管理制度应注明发布范围,并对收发文进行登记;评审和修订G3本项要求包括:a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应负责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审定;b 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审定,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安全管理机构岗位设置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b 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c 应成立指导和管理信息安全工作的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其最高领导由单位主管领导委任或授权;d 应制定文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人员配备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b 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不可兼任;c 关键事务岗位应配备多人共同管理;授权和审批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事项、审批部门和批准人等;b 应针对系统变更、重要操作、物理访问和系统接入等事项建立审批程序,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审批过程,对重要活动建立逐级审批制度;c 应定期审查审批事项,及时更新需授权和审批的项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等信息;d 应记录审批过程并保存审批文档;沟通和合作G3a 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同协作处理信息安全问题;b 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c 应加强与供应商、业界专家、专业的安全公司、安全组织的合作与沟通;d 应建立外联单位联系列表,包括外联单位名称、合作内容、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e 应聘请信息安全专家作为常年的安全顾问,指导信息安全建设,参与安全规划和安全评审等;审核和检查G3本项要求包括:a 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b 应由内部人员或上级单位定期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现有安全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c 应制定安全检查表格实施安全检查,汇总安全检查数据,形成安全检查报告,并对安全检查结果进行通报;d 应制定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工作,定期按照程序进行安全审核和安全检查活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录用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b 应严格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的身份、背景、专业资格和资质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c 应签署保密协议;d 应从内部人员中选拔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并签署岗位安全协议;人员离岗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b 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c 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关键岗位人员离岗须承诺调离后的保密义务后方可离开;人员考核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b 应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全面、严格的安全审查和技能考核;c 应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b 应对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进行书面规定并告知相关人员,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c 应对定期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书面规定,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d 应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情况和结果进行记录并归档保存;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先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b 对外部人员允许访问的区域、系统、设备、信息等内容应进行书面的规定,并按照规定执行;系统建设管理系统定级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b 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确定信息系统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c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信息系统定级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d 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安全方案设计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并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b 应指定和授权专门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安全建设工作计划;c 应根据信息系统的等级划分情况,统一考虑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和详细设计方案,并形成配套文件;d 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e 应根据等级测评、安全评估的结果定期调整和修订总体安全策略、安全技术框架、安全管理策略、总体建设规划、详细设计方案等相关配套文件;产品采购和使用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b 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要求;c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d 应预先对产品进行选型测试,确定产品的候选范围,并定期审定和更新候选产品名单;自行软件开发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分离,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受到控制;b 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c 应制定代码编写安全规范,要求开发人员参照规范编写代码;d 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e 应确保对程序资源库的修改、更新、发布进行授权和批准;外包软件开发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根据开发需求检测软件质量;b 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c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d 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工程实施G3本项要求包括:a 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b 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实施过程,并要求工程实施单位能正式地执行安全工程过程;c 应制定工程实施方面的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实施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测试验收G3本项要求包括:。
机房管理制度
机房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保障数据安全,特制定本机房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机房的人员,包括机房管理人员、IT运维人员、访问人员等。
3.机房管理应遵循安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二、机房出入管理1.机房应设置门禁系统,实行刷卡进出。
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机房。
2.进入机房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机房管理规定,服从机房管理人员的安排。
3.访问人员如需进入机房,需提前向机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入。
三、机房设备管理1.机房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未经允许,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修理设备。
3.机房设备应建立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信息。
四、数据安全与保密1.机房应配置合适的数据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对重要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地点,防止数据丢失。
3.机房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4.机房内严禁存储、处理、传播涉密信息,违反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1.机房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清理灰尘、杂物,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机房内严禁吸烟、饮食、带入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行为。
3.机房应配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违规处理1.违反机房管理规定的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理。
2.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机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的修改权归机房管理部门所有,修改后的制度需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生效。
机房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旨在确保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设备安全和数据安全。
希望所有进入机房的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机房的良好秩序。
机房部门工作制度范本
机房部门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机房部门的管理,保障机房内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机房部门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对机房进行管理、维护、使用的人员。
二、机房管理1.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配置、安装、调试和维护。
2.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定期的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4.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安全防护,防止病毒、恶意攻击等对设备的影响。
5.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机房的整洁、有序。
三、机房使用1.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改动设备设置。
2.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合理的使用,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3.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节约使用,不得浪费资源。
4. 机房内的设备、设施应进行安全使用,不得进行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的行为。
四、机房人员管理1. 机房部门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
2. 机房部门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3. 机房部门工作人员应遵守机房内的各项管理制度。
4. 机房部门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职责。
五、安全防护1. 机房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制度,确保机房内设备、数据的安全。
2. 机房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机房部门应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4. 机房部门应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应急预案1. 机房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2. 机房部门应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机房部门应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机房值班1. 机房部门应设立值班制度,确保机房内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值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
3. 值班人员应遵守机房内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机房内设备、设施的安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机房安全管理规定
XXXX有限公司机房安全管理规定2017年12月版本控制备注:1.若此文档需要日后更新,请创建人填写版本控制表格,否则删除版本控制表格。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安全防护 (1)第三章机房值班 (3)第四章机房出入 (3)第五章设备维护 (5)第六章附则 (6)附件 (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XXXX有限公司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网络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结合XXXX有限公司实际,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各个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防护第三条机房建设应具有空调、消防、防雷击、防静电、防鼠害、防腐蚀、供电保护、接地保护等保护措施,并按照《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JR/T 0072—2012)等国家标准实行安全保护。
第四条机房内部实行分区防护,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各区域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
第五条机房建立防尘缓冲带,备有工作鞋或鞋套,做到进门换鞋或带鞋套。
第六条机房应做好防尘。
门窗要严密,机房应保持整洁、干净。
地面清洁,设备无尘。
第七条机房应有紧急照明设备及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第八条机房电源、地线齐全,UPS负荷配置合理,系统主设备和网络设备电源以及电源开关标有明显告警标识或保护措施。
第九条机房应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配线机柜内如果配备理线架,应做到跳线整齐,排列正规,跳线与配线架统一编号,标记清晰。
配线架及连接端口对线路(信号线)的连接应有记录文档。
机房相关文档应确保资料齐全,按项目分类。
第十条机房及缓冲区域内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器械。
机房周围要保持清洁,凡路口、过道、门窗附近,不得堆放物品和杂物妨碍交通。
第十一条严禁在机房及操作间吸烟、喝水、吃零食、大声喧哗及无事逗留。
计算机机房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范文
计算机机房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管理,维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提高计算机机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明确各方责任,确保计算机机房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第三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计算机机房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章机房安全措施1. 门禁措施(1) 计算机机房设置专门的门禁系统,并经常维护和测试其使用情况。
(2) 所有人员进入计算机机房必须刷卡、输入密码或使用指纹识别等方式验证身份。
(3) 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使用权限进行审查和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机房。
2. 环境控制措施(1) 计算机机房必须保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过热或过湿对设备的损坏。
(2) 固定的日常保洁工作,保持机房的清洁,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设备。
3. 停电保护措施(1) 计算机机房应设置专门的不间断电源(UPS),以避免突然停电对计算机设备和数据的损坏。
(2) 定期测试UPS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并保障UPS的正常运行。
4. 机器防护措施(1) 计算机机房内的计算机设备必须固定在机架或机柜上,避免设备的移动和震动。
(2) 定期检查和维护计算机设备,更新和升级软件和硬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数据安全保护1. 数据备份措施(1) 计算机机房应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2) 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必须经过加密处理,以保障数据的机密性。
2. 访问权限控制(1) 计算机机房应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权限,设置不同的数据和系统访问权限。
(2) 管理人员应定期审查和更新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操作系统和数据。
3. 防火墙和安全软件(1) 计算机机房必须安装防火墙软件和安全防护系统,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
(2) 定期更新和升级防火墙软件和安全防护系统,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第六章违反处理任何机房使用人员如违反本制度的规定,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口头教育、书面警告、停止使用机房等处罚措施。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第二级保护制度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二级)一、技术要求1、物理安全1.1物理位置的选择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1.2 物理访问控制(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3 防盗窃和防破坏(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等;(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为。
1.4 防雷击(1)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2)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5 防火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保持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良好状态。
1.6 防水和防潮(1)水管安装,不得穿过屋顶和活动地板下;(2)应对穿过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增加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设置套管;(3)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屋顶和墙壁渗透;(4)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7 防静电应采用必要的接地等防静电措施1.8 温湿度控制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9 电力供应(1)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其他供电分开;(2)应设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3)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如UPS设备)。
1.10 电磁防护(1)应采用接地方式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和设备寄生耦合干扰;(2)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避免互相干扰。
2、网络安全2.1结构安全与网段划分(1)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应具备冗余空间,要求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2)应设计和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3)应根据机构业务的特点,在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络带宽;(4)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5)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6)重要网段应采取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措施,防止地址欺骗。
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中心机房管理制度1.制度背景为了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数据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规范中心机房的运行与管理,订立本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中心机房的管理。
3.机房安全管理3.1 机房进入管理—机房仅限授权人员进入,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
—入库人员需携带有效证件,进行身份验证后方可进入机房。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进入机房。
—进入机房前必需穿着统一的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和帽子,并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3.2 机房设备管理—安装设备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安全。
—设备需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测试和负载试验,确保设备质量。
—严禁非授权人员更改、移动、拆卸机房设备。
3.3 机房供电管理—机房供电系统应符合标准规范,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房应设置稳压、稳流设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供电线路应固定可靠,避开绕线、交叉、敷设在地面等不规范现象。
3.4 机房消防管理—机房应定期进行防火系统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
—机房内应配备灭火器和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禁止在机房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超出规定用电容量。
3.5 机房安全监控管理—机房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严禁窜改、损坏监控设备,确保监控的稳定和完整性。
—监控记录应依照规定保管,并及时备份。
4.机房维护管理4.1 温湿度管理—机房内应保持适合的温湿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温湿度应监控并记录,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
4.2 机房清洁管理—机房应保持清洁、乾净,禁止乱堆放杂物。
—机房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开水、灰尘等污染。
—机房内设备应定期清洁,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设备。
4.3 声音管理—机房内应保持低噪音环境,避开噪音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
—严禁在机房内进行噪音干扰活动,如高声喧哗等。
5.机房数据管理5.1 数据备份管理—机房必需定期对紧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机房 保密管理制度
机房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机房保密管理,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用户权益和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机房内的保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房、网络中心、服务器机房等。
第三条机房保密管理应以实施宪法和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保护秘密原则、限制秘密范围、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加强对保密工作负责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健全保密管理制度,保证机房内信息的安全。
第四条机房保密管理应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需要,根据信息的重要性、敏感程度、危害程度划分相应的保密等级。
第五条机房保密管理应采取综合防范、智能检测和及时处置的手段,健全保密工作的组织体系和保密管理机制。
第六条机房保密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技术为重点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防护设施,提高机房整体的保密安全水平。
第二章机房保密管理组织体系第七条机房保密管理应当建立健全机构领导负责和专人专岗的工作机制,完善保密管理组织体系。
第八条机房保密工作应当由专门的保密管理机构负责,机构设置应当与机房规模和保密工作需要相适应。
第九条机房保密工作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保密管理人员,职责范围应当明确,岗位职责应当配备。
第十条保密管理机构应当健全机密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信息保密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第三章机房保密管理制度第十一条机房保密管理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第十二条机房保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监控和防护,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第十三条机房保密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物理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机房设施的安全管理,提高机房对外界威胁的防范能力。
第十四条机房保密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电子邮件和通信工具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子邮件和通信工具的监控和管理。
第十五条机房保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保密文件、资料和信息传递、存储、处理等管理制度,加强对保密信息的安全管理。
等级保护管理制度
等级保护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订立旨在保护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敏感信息,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稳定,并规范企业内部信息的使用和分级管理,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与利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员工及外包人员,包含但不限于管理层、技术人员、办公人员等。
三、等级保护分类依据企业的信息敏感程度和安全需求,将企业的信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一级保密信息一级保密信息指对企业核心利益具有重点影响的信息,其泄露或损失将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害,包含但不限于商业机密、财务数据、研发成绩等。
2. 二级保密信息二级保密信息指具有较高敏感性和保密性的信息,其泄露或损失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害,包含但不限于合同、客户资料、市场调研等。
3. 三级保密信息三级保密信息指涉及企业内部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其泄露或损失可能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包含但不限于员工资料、绩效考核等。
4. 四级普通信息四级普通信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信息,其泄露或损失对企业影响较小,一般可对内公开,包含但不限于企业公告、员工通知等。
四、等级保护责任1. 管理层责任(1)建立健全等级保护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对一级和二级保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使用进行严格监控;(3)落实信息安全岗位责任,明确责任人,并进行定期检查;(4)发现违反等级保护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和惩罚。
2. 员工责任(1)严格遵守等级保护制度,妥当保管和使用企业信息;(2)对涉及一级和二级保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使用需审批;(3)不得私自复制、传播或泄露企业内部的保密信息;(4)发现信息安全漏洞或风险,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五、等级保护措施1. 信息存储(1)一级保密信息应存储在安全密闭的存储区域,必需时可采用加密措施;(2)二级保密信息应存储在密封的柜子或文件夹中,避开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3)三级保密信息应存储在需要特定权限才略访问的电子系统中;(4)四级普通信息可存储在普通文件夹或电子系统中。
一级等保机房标准要求
一级等保机房标准要求一、概述一级等保机房是指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中,按照规定的安全保护等级要求建设的机房。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级等保机房的标准要求,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监测、安全审计、应急预案、人员管理、物理环境安全、电力保障和机房消防安全等方面。
二、物理安全1. 机房应设置门禁系统,严格控制人员进出,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2. 机房应安装监控摄像头,对机房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记录所有进出机房的人员和活动。
3. 机房应配备消防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并扑灭火源。
4. 机房应安装防雷设施,防止雷电对机房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三、网络安全1. 机房应使用可信的网络设备和系统,保证网络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2. 机房应实施访问控制策略,对访问网络资源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
3. 机房应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等安全设备,防止网络攻击和非法访问。
4. 机房应实施加密技术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措施,保护数据的传输安全和完整性。
四、主机安全1. 机房应使用可信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2. 机房应安装杀毒软件和恶意软件防护措施,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传播。
3. 机房应设置强密码策略,对主机设备的登录和操作进行严格的密码管理。
4. 机房应实施漏洞扫描和安全加固措施,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
五、应用安全1. 机房应使用可信的应用软件和应用程序,保证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性。
2. 机房应设置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对访问应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
3. 机房应实施应用系统的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 机房应设置应用系统的日志和监控策略,对应用系统的操作进行记录和监控。
六、数据安全1. 机房应实施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 机房应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机房规章制度有哪几条
机房规章制度有哪几条第一条:机房管理责任制1. 机房管理员具有管理机房设备的权责,要认真履行管理机房设备、维护机房设备、维护机房安全及安全管理的职责。
2. 机房管理员应当在工作中保障机房设备的安全性,定期对机房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机房管理员应当对机房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做到有针对性地对机房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第二条:机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规定1. 机房设备维护应当按照规定的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来进行,不能随意更改,维护人员应当按照维护计划来进行。
2. 机房设备维护前应当进行设备停机处理,维护人员应当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维护完成后再进行设备开机操作。
3. 机房设备的保养应当定期进行,包括设备的清洁、除尘、检查等工作,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条:机房安全管理规定1. 机房设备安全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定、安全事故处理程序等规定。
2. 机房设备安全管理应当加强设备保护和监控,建立设备报警和报警处理机制,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
3. 机房设备安全管理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培训,提高机房管理员和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条:机房设备使用规定1. 机房设备使用应当遵守设备使用规定,不能进行随意更改和私自操作,必须经过授权操作。
2. 机房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监控和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
3. 机房设备使用结束后应当关闭设备,清理工作场地,保持机房的整洁和安全。
第五条:机房设备维修规定1. 机房设备维修应当按照维修计划和维修流程来进行,不能擅自更改操作。
2. 机房设备维修需要经过授权和验收,维修人员需要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维修工作。
3. 机房设备维修后需要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监控。
第六条:机房紧急处理规定1. 当机房发生紧急情况时,机房管理员应当迅速报警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机房设备安全和运行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级保护中心机房
管理制度
中心机房管理制度
为科学、有效地管理中心机房,保证网络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和使用,结合本局网络结构及运行情况,特制定如下制度,请遵照执行。
一、机房日常管理
1.管理目标是保证中心机房设备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机房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环境。
2.机房日常管理指定专人负责。
3.机房钥匙要严格保管,不得随意转借,一旦丢失要及时报告并积极寻找,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
4.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更不得动用机房设备、物品和资料,确因工作需要,相关人员需要进入机房操作必须经过批准方可在管理人员的指导或协同下进行。
5.机房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可,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无关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危险品进入机房。
6.消防物品要放在指定位置,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机房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
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切断电源、报警、使用灭火设备等正确方式予以处理。
7.硬件设备要注意维护和保养,做到设备物卡相符、设备使用状态记录完整。
8.建立机房登记制度,对本地局域网、广域网的运行情况建立档
案。
未发生故障或故障隐患时,网管人员不可对中继、光纤、网线及各种设备进行任何调试,对所发生的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等要做好详细记录。
9.网管人员应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严格保密服务器的各种帐号,监控网络上的数据流,从中检测出攻击的行为并给予响应和处理。
10.网管人员要对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系统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
网管人员应在数据库的系统认证、系统授权、系统完整性、补丁和修正程序方面实时修改。
二、设备管理
1.网管人员对各种网络设备的使用需按操作程序或使用说明书进行。
2.经常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修理,确保其运行完好。
3.所有贵重设备均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不得外借或由非专业人员单独操作。
4.中心机房的所有设备未经许可一律不得挪用和外借,特殊情况经批准后办理借用手续,借用期间如有损坏由借用单位或使用人员负责赔偿。
5.硬件设备发生损坏、丢失等事故,应及时上报,填写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6.中心机房及其附属设备的管理(登记)与维修由网管人员负责。
设备管理人员每半年要核准一次设备登记情况。
7.中心机房主机(系统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及其外围设备由网
管人员每周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和维护,特别是设备供电、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等要时常检查和维护。
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管理
1.软件要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与备份,备份至少保持一式两套,并存放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磁介质库存中。
2.应用软件、应用数据应根据运行频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备份工作,备份软件和数据亦应存放于的磁介质库存中。
3.应用软件的源程序除了在磁介质上备份以外,网管员应自己进行备份,以防应用程序发生意外,难以恢复。
4.为了便于对系统软件进行应用与管理,机房中须备有与系统软件有关的使用手册和各种指南等资料,以便维护人员查阅。
其资料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拿出机房。
5.应用软件人员应将项目的调研资料、各阶段的设计说明书、图表、源程序、应用系统运行流程图等进行分类归档,以便查阅。
6.当应用软件修改时,具体的功能修改、逻辑修改、程序变动等,都应有相应的文档记录,以备查阅。
7.为确保软件系统的安全,磁介质除了应有专人管理外,还应配备防火器具,确立防磁、防静电、防灰尘等有效措施(建筑上保证),磁介质保管要明确责任,遵守出入库制度。
四、计算机病毒防范管理
1.网管人员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病毒检测(特别是服务器),发现病毒应立即处理。
2.采用国家许可的正版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软件版本。
3.未经领导许可,网管人员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新软件,若确实需要安装,安装前应进行病毒例行检测。
4.经远程通信传送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五、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
1.根据数据的保密规定和用途,确定使用人员的存取权限、存取方式和审批手续。
2.禁止泄露、外借和转移专业数据信息。
3.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业务数据。
4.网管人员制作数据的备份要异地存放,确保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备份数据不得更改。
5.业务数据必须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转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并要求集中和异地保存,保存期限至少2年。
6.备份的数据由网管人员负责保管,备份的数据应在指定的数据保管室或指定的场所保管。
7.备份数据资料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
六、安全检查管理
1.中心机房安全是关系到行业安全的一件大事,是保证各个业务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坚持定期安全检查。
2.中心机房自检每年进行一次,且须认真做好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