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实验专题

合集下载

实验三路由器与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三路由器与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三路由器与路由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1.理解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以及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缺省路由和动态路由等。

2.查看路由器的工作状态、接口状态与配置。

3.掌握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与测试。

4.了解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RIP)的工作原理。

5.掌握RIP的配置与测试。

二、实验理论路由就是指导IP数据包发送的路径信息,通过路由表进行选路。

路由器提供了异构网络互联的机制,实现将一个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关键是路由表,每个路由器中都保存着一张路由表,表中每条路由项都指明数据包到某子网或某主机应通过路由器的哪个物理端口发送,然后就可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再经过别的路由器而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路由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目的地址(Destination):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网络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

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例如:目的地址为8.0.0.0,掩码为255.0.0.0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为8.0.0.0。

掩码由若干个连续1构成,既可以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也可以用掩码中连续“1”的个数来表示。

输出接口(Interface):说明l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下一跳lP地址(Nexthop):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在路由表中有一个Protocol字段:指明了路由的来源,即路由是如何生成的。

路由的来源主要有3种:1、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Direct)开销小,配置简单,无需人工维护,只能发现本接口所属网段拓扑的路由。

2、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Static)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它由管理员手工配置而成。

通过静态路由的配置可建立一个互通的网络,但这种配置问题在于:当一个网络故障发生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修正,必须有管理员的介入。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路由器和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与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设备:⒈路由器设备:X⒉计算机设备:X⒊网线:X实验内容:⒈路由器基本配置⑴网络拓扑设计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网路拓扑结构如下: X⑵连接设备将计算机设备与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⑶路由器初始化将路由器设备连接电源并启动,进入路由器的初始配置界面。

(1) 验证设备信息:确认设备序列号、硬件版本等信息是否正确。

(2) 设定管理口IP地质:设置路由器的管理口IP地质,并将其与计算机设备在同一网段。

(3) 配置登录认证信息:设置用户名、密码等登录认证信息,确保管理安全性。

(4) 保存配置并重启路由器。

⒉路由协议配置⑴静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可以手动指定特定目的地网络的路径,使路由器根据静态路由表进行数据转发。

(1) 查看路由表:通过命令查看当前路由表的信息。

(2) 添加静态路由:使用命令添加静态路由,指定目的地网络及下一跳信息。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验证添加的静态路由是否生效。

⑵动态路由配置配置动态路由可以使路由器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实现更灵活的数据转发。

(1) 选取路由协议: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

(2) 配置路由协议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路由协议的参数,如网络地质、路由器ID等。

(3) 验证路由:通过命令查看路由表,确认动态路由是否生效。

⑶路由器之间的互联当存在多台路由器时,需要进行路由器之间的互联,以实现跨网络的通信。

(1) 确定互联方式:选择合适的互联方式,如直连、虚拟链路等。

(2) 配置互联接口:通过命令配置互联接口的IP地质及相关参数。

(3) 验证互联通信:通过命令测试路由器之间的互联状态和通信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的配置步骤,我们成功完成了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的配置。

通过查看路由表和网络连通性测试,我们可以确认配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路由协议实验(RIP,OSPF)

路由协议实验(RIP,OSPF)

实验二、路由协议实验(RIP,OSPF)
一.实验目的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RIP,OSPF等,静态路由一般用于较小的网络环境,RIP一般用于不超过15台路由器的环境,OSPF常用于大型的网络环境,是目前主流的网络路由协议之一。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如何配置路由器,并掌握基本的命令
2.学习常见的网络路由协议配置方法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AR28路由器、AR18路由器,一台PC机。

四.实验结果截图
组别为13组,我们作为分组1
(1)RIP实验
1.AR28-1路由表
3.可以PING 通
(2)OSPF实验
1.AR28-1路由表
2.可以PING 通
五、RIP,OSPF的工作原理
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它通过交换明确的路由来达到全网互通,即是说他所获得的路由都是通过邻居发送过来的。

类似于问路的时候沿路打听。

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他不发送路由信息。

而是通过发送链路状态LSA来独自计算路由条目。

类似GPS发送给对方方位后具体怎么走是本地系统计算出来的。

六、思考题
1、答:可以同时配置。

OSPF的优先级较高,所以OSPF协议生效。

实验六 路由协议RIP的简单配置

实验六 路由协议RIP的简单配置

实验六路由协议RIP 的简单配置【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的 RIP 路由协议配置。

【背景描述】假设校园网在地理上被分为 2 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分别有一台路由器连接了 2 个子网,需要将两台路由器通过以太网链路连接在一起并进行适当的配置,以实现这 4 个子网之间的互联互通,本实验采用 RIP 路由协议实现子网之间的互通。

【实验原理】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适用于小型网络。

RIP 的度量值为经过路由器的数量,每经过一台路由器,RIP 的度量值增加 1,也称为跳数增加 1。

RIP 在选择最优路径时,会优先选择一条到达目标网络跳数相对较少的路径。

RIP 支持的最大跳数是 15 跳,超过此跳数则被认为是不可达。

RIP 在构造路由表时会使用到 3 种计时器:更新计时器、无效计时器、刷新计时器。

路由器周期性地向每个邻居发送完整的路由表,路由表包括每个网络或子网的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度量值。

【实现功能】两台路由器通过快速以太网端口连接在一起,每个路由器上连接 2 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代表一个子网。

在路由器上运行 RIP 路由协议,实现所有子网间的互通。

【实验设备】2 台思科 2811 路由器。

【实验拓扑】路由协议 RIP 的简单配置拓扑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路由协议RIP 的配置拓扑图【实验内容】【步骤 1】配置路由器接口 IP 地址RouterA: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A //路由器命名RouterA(config)#inter fa 0/0 //进入接口RouterA(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接口RouterA(config-if)#ip add 12.1.1.1 255.255.255.0 // 配置IP 地址RouterA(config)#inter eth 1/0RouterA(config-if)#no shutRouterA(config-if)#ip add 10.1.1.1 255.255.255.0 // 网关IP 地址RouterA(config)#inter eth 1/1RouterA(config-if)#no shutRouterA(config-if)#ip add 10.1.2.1 255.255.255.0 // 网关IP 地址RouterB: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B //路由器命名RouterB(config)#inter fa 0/0 //进入接口RouterB(config-if)#no shutdown //打开接口RouterB(config-if)#ip add 12.1.1.2 255.255.255.0 // 配置IP 地址RouterB(config-if)#inter eth 1/0RouterB(config-if)#no shutRouterB(config-if)#ip add 172.16.1.1 255.255.255.0RouterB(config)#inter eth 1/1RouterB(config-if)#no shutRouterB(config-if)#ip add 172.16.2.1 255.255.255.0【步骤 2】配置 RIP 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 rip //配置路由协议 RIPRouterA(config-router)#version 2 //选择RIP 的版本2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0.1.1.0 //端口参与RIP 路由协议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0.1.2.0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2.1.1.0注意:RIP 协议分为两个版本,分别是RIPv1 和RIPv2:RIPv1 是有类路由协议,即所有的更新包中不含子网掩码,不支持VLSM,要求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RIPv2 是一个无类的路由协议,该路由协议发送的路由选择更新信息包含子网掩码。

计网实验报告4-路由器协议配置

计网实验报告4-路由器协议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路由器协议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原理;2、理解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概念;3、学习路由配置方法。

一、实验所用仪器(或实验环境)路由器2台,交换机3台,PC机8台,RJ45双绞线。

Console控制电缆。

本次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进行仿真。

二、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或方案设计及理论计算)静态路由配置:1、根据实际需要规划网络ID和ip地址;2、根据网络拓扑图连接硬件设备,打开电源;3、配置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4、配置路由器ip地址和路由表;5、测试网络连接。

动态RIP协议配置:RIP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的一种。

它选用跳数作为唯一的路由选择度量标准;允许最大跳数值为15;缺省情况下每30秒广播一次路由更新数据。

1、根据实际需要规划网络ID和ip地址;2、根据网络拓扑图连接硬件设备,打开电源;3、配置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4、配置路由器ip地址和RIP协议;5、测试网络连接。

三、实验数据记录(或仿真及软件设计)实验一实验二后面五个路由器show ip route依次为第一个实验路由器0第一个实验路由器1第二个实验路由器8第二个实验路由器6第二个实验路由器7四、实验结果分析及回答问题(或测试环境及测试结果)实验一可以两个不同网段通过静态路由可以ping通实验二两个不同网段可以通过RIP协议ping通五、心得体会对于路由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网课程中所学习的路由协议。

试验四 路由信息协议RIP

试验四  路由信息协议RIP

试验四路由信息协议RIP练习一:静态路由与路由表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路由表,并回答以下问题:●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答:网络目标、网络掩码、网络地址、接口、跃点数。

2. 从主机A依次ping 主机B(192.168.0.2)、主机C、主机E(192.168.0.1)、主机E (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用于向其他 IP 网络转发 IP 数据报的 IP 地址。

3. 主机B和主机E启动静态路由。

(1)主机B与主机E在命令行下使用“staticroute_config”命令来启动静态路由。

(2)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add命令手工添加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1.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1 metric 2”)。

(3)在主机E上,也添加一条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0.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2 metric 2”)。

(4)从主机A依次ping主机B(192.168.0.2)、主机E(192.168.0.1)、主机F(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5)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手工添加静态路由在此次通信中所起的作用。

表17-2 实验结果4.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delete命令(“route delete 172.16.1.0”);在主机E上,运行route delete命令(“route delete 172.16.0.0”)删除手工添加的静态路由条目。

实训项目六 路由协议配置-学生0419

实训项目六 路由协议配置-学生0419

实训项目六 路由器协议配置【实验目的】● 掌握在H3C 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

● 掌握Rip 协议配置。

【实验仪器和设备】● 交换机1台、路由器2台、标准网线2条、计算机2台;● 每3名同学为一组。

路由器各接口IP 地址设置如6-1所示:为了不受路由器原来的配置影响,在完成各实验任务之前请先将所有路由器的配置数据擦除后重新启动。

交换机在此只用作连接主机和路由器用,不需做配置。

RTARTBPCAPCB 图5.2 实验环境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观察路由表中路由项。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如何使用命令来查看路由表,以及了解路由项中要素的含义。

能够对路由器进行静态路由配置和RIPv1协议配置实验。

【实验步骤】任务一、直连路由与路由表查看步骤一:建立连接并运行超级终端。

步骤二: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首先,在路由器上在视图下通过执行命令查看路由器全局路由表,执行该命令,从输出信息可知,目前路由器只有目的地址是的路由。

按表6-1在路由器接口上分别配置IP地址。

如要配置RTA的S5/0接口IP地址为192.168.1.1/24,命令为:[RTA]interface serial5/0[RTA-Serial5/0]ip address 192.168.1.1 24或[RTA-Serial5/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其它接口IP地址设置方法类似,这里不再详述。

配置完成后,再次通过查看RTA路由表,从该命令的输出信息可以看出,路由表中的路由类型为,这种类型的路由是由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链路层协议UP后,路由器会将其加入路由表中。

如果我们关闭链路层协议,则。

在RTA上通过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关闭接口GigabitEthernet0/0,然后再次查看RTA路由表,可以看到与该接口网段相关的路由(存在/消失)。

继续在RTA上在接口视图下执行命令开启接口GigabitEthernet0/0,然后再次查看RTA路由表,可以看到与该接口网段相关的路由(存在/消失)。

路由协议分析实验三、IP协议分析

路由协议分析实验三、IP协议分析

问题 1:配置完后在路由器 R1 中查看路由表,查看结果是什么? 问题 2:在路由器 R1 中 ping 192.168.5.1,能否 ping 通? 问题 3:在路由器 R1 中查看接口 f0/0 的 MTU 是多少?(提示 show interface f0/0) 3、按下表修改接口的 MTU 值。
Lo0:192.168.5.1
R1
R2
R3
R4
三、实验步骤
图 3-1 IP 协议分析实验拓扑
1、利用 GNS3 搭建实验拓扑,给接口配置 IP 地址(IP 地址的第 2 字节修改为自己的学号)。
参考命令:
R1(config)#int s1/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参考命令:
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1.2
R1(config)#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 192.168.1.2
Target IP address: 192.168.5.1 Repeat count [5]: 1 Datagram size [100]: 2000
Timeout in seconds [2]:
Extended commands [n]: y Source address or interface: 192.168.4.1 Type of service [0]:
Loose, Strict, Record, Timestamp, Verbose[SV]:

实验六RIP路由协议

实验六RIP路由协议

实验六路由信息协议RIP一、RIP协议的基本配置1、实验目的(1)理解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2)理解RIP协议的工作过程,了解RIP协议的报文结构(3)理解RIP协议中的定时器的用途(4)掌握RIPv1的配置(5)掌握RIPv2的配置2、实验拓扑3、实验步骤(1)配置网络基本信息及检查路由器接口是否被正确激活R1#show ip interface brief注:如果Status和Protocol都是up,说明端口已经被激活,可以进行路由协议的配置,否则检查故障并确保端口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RIP路由协议配置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192.168.10.0R1(config-router)#network172.16.0.0R1(config-router)#version2R2参考R1配置(3)检查配置结果与测试①在PC0上ping PC1,测试结果:②查看R1路由表R1#show ip route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R1上存在到192.168.2.0的路由,路由项前面的R表示该路由是通过RIP得到的,[120/1]中的120表示管理距离,RIP路由协议的管理距离为120;1表示时度量值,在RIP中为跳数,表示R1到达该网络的跳数为1,。

③查看R1路由协议配置R1#show ip protocols③使用debug调试输出RIP报文信息R1#debug ip ripR1#undebug all//关闭调试二、不连续子网中的RIP及计时器的配置1、使用目的(1)理解不连续子网RIP配置(2)理解RIP四大计时器的作用(3)掌握四大计时器的配置(4)理解四大计时器配置对RIP的影响2、实验拓扑3、实验步骤(1)网络配置和RIP的配置参考上面(2)查看两路由器汇总R1#sh ip routeR2#sh ip route通过查看路由表可以看出R1并没有得到PC1的网络172.16.20.0/24的路由,而是得到了进行汇总之后的路由172.16.0.0/16,说明在R2的边界进行了路由汇总.通过查看R2的路由表可以看出,R2并没有得到PC0网络10.10.10.0/24的路由,而是得到了进行汇总之后的路由10.0.0.0/8,说明在R1的边界也进行了路由汇总(3)配置RIPv2和关闭路由汇总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version2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2参考此配置(4)结果验证R1#sh ip routeR2#sh ip route比较两次的不同(5)使用R2#debug ip rip可以查看RIP路由项的接收和发送情况(6)关闭调试,将R2的fa0/0接口关闭180s后继续观察R1的路由表,在R1上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观察路由表的变化。

ENSP 路由协议实验

ENSP 路由协议实验

ENSP 路由协议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的RIPv2 ,OSPF 协议的原理与区别。

2 、熟悉静态路由,RIPv2 ,OSPF 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1 、使用静态路由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2 、使用RIPv2 协议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3 、使用OSPF 协议(单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4 、使用OSPF 协议(多区域)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

【实验原理】请参考教材以及网络资源对以下知识点加深记忆:静态路由、RIP 、OSPF 、BGP 基本原理RIPv1 的局限性在大型网络中使用所产生的问题: 1 )RIP 的15 跳限制,超过15 跳的路由被认为不可达。

2 )RIP 不能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导致IP 地址分配的低效率。

3 )周期性广播整个路由表,在低速链路及广域网云中应用将产生很大问题。

4 )收敛速度慢,在大型网络中收敛时间需要几分钟。

5 )RIP 没有网络延迟和链路开销的概念,路由选路基于跳数。

拥有较少跳数的路由总是被选为最佳路由即使较长的路径有低的延迟和开销。

6 )RIP 没有区域的概念,不能在任意比特位进行路由汇总。

一些增强的功能被引入RIP 的新版本RIPv2 中,RIPv2 支持VLSM ,认证以及组播更新。

但RIPv2 的跳数限制以及慢收敛使它仍然不适用于大型网络。

相比RIP 而言,OSPF 更适合用于大型网络: 1 )没有跳数的限制。

2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

3 )使用组播发送链路状态更新,在链路状态变化时使用触发更新,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

4 )收敛速度快。

5 )具有认证功能。

6 )真正的LOOP- FREE (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

实验一使用静态路由实现不同路由器间业务互通1 、实验拓扑及描述· 1.网络中包含三台路由器及两台PC ;· 2.端口连线及设备的IP 编址如图所示;2 、实验需求1.完成三台路由器的配置;2.完成两台PC 的配置;3.完成配置后,两台PC 要能够互相ping 通。

实验06:路由信息协议(RIP)

实验06:路由信息协议(RIP)

实验06:路由信息协议(RIP)一、实验目的●掌握RIP 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掌握包含有RIP 路由的路由表结构特性●掌握RIP 两个不同版本的区别●通过配置掌握RIP V2 路由协议自动汇总原理及配置要点二、实验原理1.在路由器上开始RIP 路由选择进程,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router rip”命令声明路由器,启用RIP 路由协议。

2.在RIP 路由配置模式下, 通过关键字“network”宣告网段。

3.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会要求一个接口不主动发送路由的更新报文,但需要接收其他路由的更新报文,此时接口可以采用被动模式“passive-interface”来实现。

4.RIP V2 和RIP V1 的不同在于以下几点:a)RIP V2 的更新报文中包含子网掩码, 或者说RIP V2 支持VLSM,而RIP V1 不支持VLSM,它是一个有类协议。

b)RIP V2 支持认证,RIP V1 不支持。

c)RIP V2 采用组播更新,RIP V1 采用广播更新。

5.在默认情况下CISCO 路由器启用RIP V1, 但它同时能接收和侦听RIP V1和RIP V2 的报文。

若要改变默认的RIP V1 版本,则可以在生命采用RIP路由协议后应用“version 2”命令来将版本改成RIP V2。

6.注意RIP 不管采用哪个版本都将在网络边界自动汇总,但是RIP V2 支持手动汇总,这样能够提高大型网络的可扩展性和效率。

通常使用“noauto-summary”来关闭自动汇总,使用“ip summary-address ripnetwork-number mask”来宣告汇总。

三、实验拓扑如图所示:四、实验文档IPDATA-CCNA 实验19.pkt五、实验步骤1.打开实验文档,确保所有设备正确运行如图,所有的连接点均显示绿色,所有地址已经设置。

2.进入各路由器的全局配置模式,使用“router rip”命令分别宣告RTA、RTB、RTC、RTD路由器运行路由信息协议RIP。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实验一、甲方和乙方基本信息甲方单位名称:甲方地址:乙方单位名称:乙方地址: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一)甲方身份、权利、义务:甲方为本协议的甲方,是网络运营商,在本协议中享有如下权利:1. 按照本协议的要求配置路由器。

2. 监控和维护网络状态。

3. 依据需要更新路由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甲方应当履行如下义务:1. 严格遵守本协议的各项约定。

2. 安排专人进行网络维护和管理,并保持开放的合作态度。

3. 向乙方提供网络运行状况的信息。

(二)乙方身份、权利、义务:乙方为本协议的乙方,是客户,在本协议中享有如下权利:1. 使用甲方提供的网络资源。

2. 依据需要配置网络设备。

3. 向甲方反馈网络运行状况、建议和需求。

乙方应当履行如下义务:1. 严格遵守本协议的各项约定。

2. 确保网络设备合法、安全运行,不得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3. 如发现网络故障,应及时向甲方汇报,配合甲方的维护和管理。

(三)履行方式和期限甲乙双方应当按照本协议的要求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维护,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如需更新路由表,甲方应在24小时内完成更新工作。

(四)违约责任如甲方或乙方违反本协议中的任何约定,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损失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合作,承担违约责任等。

三、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应当严格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甲乙双方在本协议中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和谐合作。

五、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本协议是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签署的协议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废除本协议。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路由协议实验题目及答案详解

路由协议实验题目及答案详解

路由协议实验题目及答案详解路由协议实验题目及答案详解一、基本信息甲方:xxx公司地址:xxx省xxx市xxx区xxx街道xxx号法定代表人:xxx电话:xxx-xxxxxxx乙方:xxx公司地址:xxx省xxx市xxx区xxx街道xxx号法定代表人:xxx电话:xxx-xxxxxxx二、各方身份甲方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网络路由设备及相关服务;乙方为使用甲方网络服务的客户。

三、权利1. 甲方的权利(1)部署网络路由设备,并提供相应服务;(2)管理网络路由设备,并随时进行修复和升级;(3)收取乙方按照约定支付的网络服务费用。

2. 乙方的权利(1)享有甲方提供的网络服务,并按照约定支付网络服务费用;(2)提出网络服务需求,并由甲方及时作出响应;(3)享有网络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保障。

四、义务1. 甲方的义务(1)对网络路由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2)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并提供相应技术支持;(3)按照约定收取网络服务费用。

2. 乙方的义务(1)按照约定缴纳网络服务费用;(2)不得利用网络服务进行非法活动;(3)保持网络服务的稳定运行,避免对网络设备造成损坏。

五、履行方式1. 甲方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并随时进行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2. 乙方按照约定支付网络服务费用,并保持网络服务的稳定运行;3. 如对网络设备进行升级或维修,甲方应提前告知乙方,并尽可能避免对乙方网络服务造成影响。

六、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订起生效,有效期为两年。

有效期届满前,双方如需继续合作,可在有效期届满前协商续签。

七、违约责任1. 甲方如未按照约定提供网络服务,应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乙方因此造成的损失;2. 乙方如未按照约定支付网络服务费用,应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因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八、法律效力和可执行性1. 本协议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双方应当严格按照约定履行;2. 如双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当协商解决;3. 如双方协商无法解决,可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实验3.6 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3.6  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背景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在网 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RIP 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在国 家性网络中如当前的因特网,拥有很多用于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作 为形成网络的每一个自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AS 系统路由选择技术可以不同。RIP v2由RIP而来,属于RIP协议的补充协议 ,主要用于扩大信息装载的有用信息的数量,同时增加其安全性能。RIP v2是一种基于UDP的协议。在RIP v2下,每台主机通过路由选择进程发送 和接收来自UDP端口520的数据包。 RIP和RIP v2主要适用于IPv4网络,而 RIPng主要适用于IPv6网络。
实验步骤
④在指定网段使能ospf: [RT1-ospf-1-area-0.0.0.0] network 192.168.0.0 0.0.0.255 [RT1-ospf-1-area-0.0.0.0] network 212.0.0.0 0.0.0.255 ⑤对另一个路由器做类似的配置。 注意: ①Router id是一个32位的无符号整数,是路由器的唯一标识,在整个自治系统内唯一。 ②在OSPF中引入静态路由的方式:[RT1-ospf-1] import-route static ③假设RT1和RT2是边界路由器,RT1运行于AS 100,加入RT2运行于AS 200。除了做上 述OSPF配置外,还要做如下配置: [RT1] bgp 100 //对于RT2这里就应该是100 [RT1-bgp] peer 1.1.1.2 as-number 200 //1.1.1.2是RT2的router id [RT1-bgp] address-family ipv4 unicast

实验内容--路由协议

实验内容--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在路由器/计算机中设置的固定路由表,只要管理者不改变,则静态路由就不会改变;静态路由的缺点:不能对网络拓扑的改变作出动态调整,所以难以应用在大型网络中;静态路由的优点:简单、高效、可靠、安全性高,它的另一个好处是网络完全保密性高。

其特点如下:(1)不需要启动动态路由协议进程,因而减少了路由的运行资源开销。

(2)在小型互联网络上容易配置。

(3)可以控制路由选择。

当一个路由器中既配置了动态路由,又配置了静态路由,在路由转发时,静态路由优先于动态路由静态路由配置步骤:1、为路由器每个接口配置IP地址;2、确定有那些网段与本路由器直接相连;3、确定有那些网段属与本路由器的非直联;4、添加所有本路由器要到达的非直联网段相关的路由信息。

配置命令:Ip route [网络号][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本地接口]取消命令:No Ip route [网络号][子网掩码]查看命令:Show ip route默认路由默认路由属于最不精确匹配,即当路由器在所有已知路由信息中查不到如何转发时,则使用默认路由进行转发;默认路由可以看作是静态路由的一种特殊形式,采用0.0.0.0/0匹配任意地址。

当所有已知路由信息都查不到数据包如何转发时,按默认路由信息进行转发。

配置命令:Ip route 0.0.0.0 0.0.0.0[下一跳地址/本地接口]取消命令:No Ip route [网络号][子网掩码]查看命令:Show ip route拓扑图:按照对应的设置开始进行路由器R1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 f0/0R1(config-if)#ip add 211.69.157.1 255.255.255.0 R1(config-if)#dup fullR1(config-if)#no shutR1(config)#int f0/0R1(config-if)#int f0/1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dup fullR1(config-if)#no shutR1(config-if)#endR1#write路由器R2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 f0/0R2(config-if)#ip add 211.69.157.2 255.255.255.0 R2(config-if)#dup full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nt f0/0R2(config-if)#int f0/1R2(config-if)#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R2(config-if)#dup fullR2(config-if)#no shutR2(config-if)#endR2#write路由器基本配置完毕,用VPC进行测试192.168.1.1为PC1的默认网关,211.69.157.1是路由器的另一个接口,两个接口是直连(当大家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特性后,就了解)。

实验8 路由协议实验三

实验8 路由协议实验三

实验八 路由协议实验三
【实验拓扑】
PCA RouterA 192.168.1.1/24 S0 F0 172.16.1.1/24 I P:172.16.1.11/24 网关:172.16.1.1 S0 F0 172.16.3.2/24 I P:172.16.3.22/24 网关:172.16.3.2 RouterB 192.168.1.2/24 PCB
实验八 路由协议实验三
【实验注意事项】 路由器的三层物理接口缺省是关闭的(shutdown),因此在配置 端口(interface XXX)的IP地址(ip address IP地址 子网掩码)后, 必须用命令“no shutdown”开启该端口。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的三层物理接口 、三层交换机的VLAN虚 接口均可作为其管理接口,通过在其上配置的IP地址,就可远程管理 它们。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的三层物理接口 、三层交换机的VLAN虚 接口也是该VLAN的网关IP地址,即连接在该网络设备某一端口上的 VLAN内的主机必须设置的网关IP地址。这些接口缺省是打开的。 路由器的广域网接口的DCE端要配置数据传输同步速率,用来同 步DCE端和DTE端的数据传输。或着, DCE端和DTE端均配置数据传 输同步速率,但只有DCE端要配置的数据传输同步速率起作用。
【实验设备】 锐捷RG-R2624路由器两台,V35DCE电缆三
【实验步骤】 步骤1.分别给两台路由器各相关广域网接口(S0)、以太网接口(F0)配置 IP地址,并将端口开启,配置DCE端同步速率; 步骤2.路由器RouterA上配置RIP路由协议(版本2); RouterA(config)#router rip RouterA(config-router)#version 2 !为版本2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该句也可为network 172.16.0.0 Route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RouterA(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版本2时用 RouterA(config-router)#end RouterA# 步骤3.路由器RouterB上如法配置RIP路由协议版本2; 步骤4(综合验证测试):路由器各相关广域网、以太网及PC机网卡接口 之间互Ping 。

实验5 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5 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步骤
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1/3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步骤5 路由器R4 的配置
端口f1/0的配置 R1762-3(config)#interface f1/0
R1762-3(config-if)#ip address 172.17.1.1 255.255.255.0
R1762-3(config-if)#no shutdown R1762-3(config-if)#exit
步骤5 静态路由的设置
静态路由的配置命令 Ip rout [目的网段][掩码][下一跳的地址]
R1
R1762-1(config)# Ip rout 172.17.1.0 255.255.255.0 172.18.1.2
R3
R1762-3(config)# Ip rout 172.16.1.0 255.255.255.0 172.18.1.1 R1762-3(config)# Ip rout 172.17.1.0 255.255.255.0 172.19.1.2
实验步骤
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1/3 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down R1(config-if)#exit

路由协议实验

路由协议实验

实验四路由协议一、实验目的掌握通过静态路由、RIP、OSPF协议设置路由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二、实验内容1.静态路由的配置。

2.路由协议RIP、RIP V2,OSPF。

三、实验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VS2005四、实验指导实验1 静态路由[实验拓扑][实验步骤]步骤1 在路由器Router1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串口上的时钟频率。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2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 !配置Router1的时钟频率(DCE)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验证测试:验证路由器接口的配置Router1#show ip interface brief注意:查看接口的状态。

Router1#show interface serial 1/2步骤2 在路由器Router1上配置静态路由。

Router1(config)#ip route 172.16.3.0 255.255.255.0 172.16.2.2或:Router1(config)#ip route 172.16.3.0 255.255.255.0 serial 1/2验证测试:验证Router1上的静态路由配置。

Router1#show ip route步骤3 在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串口上的时钟频率。

Router2(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2(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2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 no shutdown验证测试:验证路由器接口的配置。

实验六.路由协议

实验六.路由协议

实验五 路由协议RIP 计时器网络拓扑实验内容RIP 主要有四个计时器update 、 invalid 、holddown 、flush 。

缺省值分别为30s 、180s 、180s 、240s 。

本测试内容就是观察几个计时器是否正常工作。

实验配置创建RIP 路由进程路由器要运行RIP 路由协议,首先需要创建RIP 路由进程,并定义与RIP 路由进程关联的网络。

要创建RIP 路由进程,在全局配置模式中执行以下命令: 第一步 Router(config)#router rip 创建RIP 路由进程第二步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number 定义关联网络 其它命令:timers basic 调试命令:debug ip rip 。

实验方法1)被测设备1、被测设备2与HUB连接。

2)被测设备2与标准设备之间采用背靠背PPP连接。

3)被测设备1局域网地址为192.168.168.1,被测设备2局域网地址为192.168.168.2。

4)被测设备2的广域网地址192.168.170.2,标准设备的广域网地址为192.168.170.1。

5)所有设备运行RIP2,调整计时器,标准设备2打开debug ip rip。

6)被测设备1发布网络192.168.168.0/24、192.168.200.0/24和192.168.201.0/24。

7)被测设备2发布网络192.168.168.0/24、192.168.170.0/24。

8)标准设备发布网络192.168.170.0/24、192.168.101.0/24。

9)观察各设备的路由表。

10)标准设备停止发布网络192.168.101.0/24。

11)观察被测设备2的路由表,记录192.168.101.0/24路由变为无效的时间,记录路由从无效到清除的时间。

实验结果1)步骤9)中,各设备应该看到全网路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 的: 1. 掌握路由器及交换机的基本知识和配置管理 2. 进一步加强对路由协议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 安 排:4学时 1个实验
□ 工 具:Packet tracer
□ 环 境:单 机 □ 提 交:现场演示+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 熟悉并掌握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 利用Packet tracer绘制实验拓扑图并进行路由配置 • 测试连通性并验证协议
• 方法(二选一): 1、静态路由配置 2、RIP协议路由配置
方法一 静态路由配置
router> router>en /*转换成管理员*/ router#configin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erface /*进入配置接口状态*/ router(config-if)#interface Ethernet 0 /*进入到E0接口配置状态*/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启动接口,缺省是shutdown状态*/ router(config)#ip route 目标网络 掩码 下一跳
实验内容
H1 192.168.1.100 E1:192.168.1.1 192.168.3.100 E1:192.168.3.1 E0:192.168.2.2 H2
Router1
E0:192.168.2.1
Router2
• 利用Packet tracer绘制实验拓扑图并进行路 由配置 • 测试 要求 H1能ping通H2
方法二 RIP协议配置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状态*/ Router(config)# Router(config)#router rip /*启动RIP协议,并进入到配置状态*/ Router(config-router)#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第一个网络段*/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第二个网络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