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课外阅读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https://img.taocdn.com/s3/m/a2a56403360cba1aa911daaf.png)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 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 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 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 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 的声音,我挨打了!
他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 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 声“。他”指的是( 爸爸),选自《爸爸的花落了》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
文中写了小英子的哪些童年往事?
1、学咀嚼
2、谈驼铃
3、剪驼毛 4、念骆驼 5、养小鸡
6、抓“吊死鬼”
7、涂指甲
8、做西瓜灯 9、她帮助妞儿与秀贞母子团圆 10、促成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婚
姻
……
丰富多彩的童年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
她的童年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
她雨中送别妞儿和她的 “疯子妈妈”, 人群中送别朋友“贼”, 寒风中送宋妈回乡下, 甚至要送别她最亲爱的 爸爸。
英子、中年男子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兰姨娘、德先叔 英子、黄板牙 、 宋妈
英子、爸爸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英子、爸爸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
第三板块:走近人物,评说人物
第一关
考一考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
请大家根据每幅画面猜一猜 分别写的是哪个故事,说出这个故 事的名字和主人公。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
城南旧事课外阅听读欣到赏课冬阳的早晨。
童年是缓慢悦耳的一串驼铃, 童年是北京城南的一缕冬阳, 童年是胡同深处的一首歌谣, ......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欣赏课
过了三天,她的丈夫 来了,拉着一匹驴,拴 在门前的树干上。他有 一张大长脸,黄板牙, 怎么这么难看!……驴 子吃上了干草,鼻子一 抽一抽的,大黄牙齿露 着。怪不得,奶妈的丈 夫像谁来着,原来是它! 宋妈为什么嫁给黄板牙, 这蠢驴!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f9e2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5.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简介。
2. 人物形象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
3. 故事情节概括:重点分析英子与宋妈的关系、英子成长过程中的变化等。
4. 主题思想探讨:童年记忆、成长烦恼、家庭亲情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提炼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课后主动阅读的情况。
2. 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以便深入理解小说内容。
2. 相关评论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观点,拓宽视野。
3. 历史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作品背景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小说。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点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看法。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小组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角色扮演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城南旧事》的背景、人物、情节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ae9a0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2.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书籍信息】《城南旧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成名作。
本书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于1960年出版。
全书通过作者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一、播放背景音乐,进入书中情境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配上悠长深远的驼铃声)同学们,你们看:在一个温暖的冬日里,一队骆驼正从高高的城墙下缓缓走过;你们听,远处隐约传来了悦耳的驼铃声……2.播放音乐: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3.教师动情朗读:(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说明: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林海音女士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序言,她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了这部小说里。
(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哪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同学们愿意了解一下这位女士和她的小说吗?(生:愿意)好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吧。
二、简介名著作者1.(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1918年-2001年),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生于日本大阪,童年在北平长大。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d433213dd88d0d232d46a2a.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所以,本课主要的目标还是在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近书籍、亲近名著,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爱上阅读,感悟到读书的乐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这次的导入我选择了将趣味导入和情境导入相结合的手法。
希望在一个温馨而感伤的氛围中,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进入到书中的世界。
《城南旧事》是一本描绘作者在父亲和周围大人的教育和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
我们的孩子也是刚刚走过“英子”的年纪,完全可以很快在书中找到或多或少的共鸣。
我希望这种共鸣能最大程度地带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所以,在课堂的一开始播放了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同时用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多种感观的刺激下感悟悠然的情境。
细心回味我和学生上课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这节课有如下几个亮点:1、主题明确:一本书的内容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地方也很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籍的方法,形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思维碰撞中,指导学生深度阅读?我几次品读了这本书,也上网浏览了其他教学设计,发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回忆了林海音(英子)的在北京城南的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事。
于是,我确定了“那些人那些事”为主题,带领学生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进行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
教学内容都是围绕主题而设计的,教学环节清清楚楚一条线,层层递进;2、设疑导读:为了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深深的怀念和淡淡的忧伤,我通过对小说人物的身世及命运走向设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兴趣,让他们有意愿主动地去阅读这本书。
从而一步一步的带领他们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童年。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70c3b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e.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英子童年的兴趣,感受作品中的北京风情。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这座城市的眷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背景,感受作者情感。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城南旧事》。
2.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背景。
3. 课堂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评价。
3. 阅读理解: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原著。
2. 课件:作者简介、作品背景、阅读指导等。
3. 辅助材料:相关评论、报道、作者其他作品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准备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课堂活动: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人物。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北京风情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c.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d. 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2. 引导阅读: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2e03b10a6f524ccbf8559.png)
城南旧事阅读答案检测试卷一、填空。
(30分)1.《城南旧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__________________”。
2.《城南旧事》记叙了主人公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篇儿童小说。
是按照____ 顺序排列的。
整篇小说,从头至尾,由小英子的第___ __人称观点循序发展。
3.《惠安馆传奇的故事一开始发生在,结束在,地点在,当时的我岁。
“我”送给疯女秀贞________ 和______。
在秀贞看来,蚕屎可以给思康三叔___________。
4.《我们看海去》故事中,英子在学堂中考第____名。
她接收了贼的礼物是。
玩耍时,把皮球踢掉的是_________。
5.主人公英子最喜欢吃。
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他的一口黄牙就像他的_____。
宋妈跑遍整个城的,也没有一点点她丫头的消息。
6.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小英子和其他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是________________,小英子扮演的是______________。
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_______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7.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___ _,所以有一堆儿女。
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_____________,就闯过去了。
8.在《惠安馆传奇》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红,有着我们学过的一首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城南旧事》是作者对童年住在北平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的怀想和铭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
10.英子的爸爸因______去世,英子因为的离开,体会到自己长大了。
二、选择题。
(20分)1.“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A.兰姨娘B.母林黄爱珍女士C.宋妈2.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的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
A.南京B.北京C.天津3.林海音的代表作()。
《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阅读测试题
![《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阅读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2388da0b1c59eef8c7b4cd.png)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30分,每空1分)1、《城南旧事》这本书是写的,主要写了她时候的故事。
2、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宋妈叫“惠安馆”是;爸爸叫“惠安馆”是。
3、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
4、《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
5、秀贞的女儿是。
6、英子在草地上看见的人是。
7、林海音有个兄妹。
8、《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秀贞和金手镯。
9、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作者和三年级同学表演的节目叫,作者演的是。
10、《我们看海去》一文中,作者接收了贼的。
11、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一口黄板牙,就像他的。
12、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所以有一堆儿女。
13、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就闯过去了。
14、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15、宋妈离开我家时最舍不得。
16、英子的弟弟和一般大。
17、宋妈跑遍了北京城的,也没有一点点丫头的影子。
18、英子挨爸爸的打以后,上学再也没。
19、英子小学共年。
20、《城南旧事》这部小说是由六个故事组成,分别是《冬阳童年骆驼队》、《》、《》、《兰姨娘》、《驴打滚》、《》。
21、《我们看海去》中,我在学堂考第名。
22、宋妈在作者家当了年奶妈,和宋妈感情最好的是。
23、作者12岁时,爸爸去世,因为急得吐血,导致肺病复发而死。
二、选择题(1—17为单选题,18—20为多选题)(40分,每题2分)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B林海音的父亲 C宋妈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A 兰姨娘 B母林黄爱珍女士 C宋妈3、《城南旧事》的体裁是()A儿童小说 B散文 C诗歌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
B成绩考砸了。
C我想吃驴打滚儿。
5、《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A、爸爸生病了。
B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4dae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3.png)
《城南旧事》阅读题及答案实验小学课外阅读题每题2.5分,共40小题100分,时间45分钟,请以自测形式完成。
1.宋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A.思想开明、富有爱心B.心地善良,思想保守C.天真烂漫,心地善良D.善良,被人欺骗后精神失常2.《城南旧事》是作者以自己童年在()生活的经历为背景的一本自传体小说。
( )A.北京B.高雄C.上海D.东京3.以下不属于林海音的作品的是( )A.《城南旧事》B.《晓云》C.《一家之主》D.《宝葫芦的秘密》4. 《城南旧事》展示的时代背景是( )A.二十世纪四十年代B.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二十世纪二十年代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5.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在一起的人是谁?( )A.英子B.宋妈C.英子爸爸D.英子妈妈6.根据《城南旧事》,在骆驼队伍第一匹骆驼的脖子底下系着一个铃铛是为了( )A.沙漠上很寂寞,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B.根据铃声,来推测前面的骆驼走了多远C.保护骆驼,避免狼的侵犯D.通过铃声,指挥后面的骆驼跟着7.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怎样?( )A.双双走失B.双双送人C.双双溺水而死D.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8.在作者的儿时记忆中,骆驼队总是在什么季节到来?(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英子参加小学毕业典礼时衣襟上别的花是什么花?( )A.夹竹桃B.石榴花C.白缨花D.栀子花10.刚到北京时,妈妈的北京话说得怎样?( )A.不会说B.很标准C.有点像,但不够标准D.一般11.妞儿的养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A.思想保守、心地善良B.狠毒、市侩、铁石心肠C.心地善良、个性软弱D.思想开明、富有爱心12.宋妈将一处疯子住的地方叫“惠难馆”,妈妈把它说成( )A.惠难馆B.惠安馆C.飞安馆D.灰娃馆1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发生在新帘子胡同?( )A.我们看海去B.兰姨娘C.驴打滚儿D.惠安馆14.在“麻雀与小孩”节目中,韩老师挑了谁当小麻雀?( )A.妞儿B.刘平C.方德成D.林英子15.下面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谁?( )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城南旧事》中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长篇故事
![《城南旧事》中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长篇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120c33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2.png)
《城南旧事》中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长篇故事城南旧事是著名台湾女作家林海音最具影响力的成名作。
本书以其以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于1960年出版。
全书通过作者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城南旧事里的故事吧。
惠安馆传奇一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
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
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宋妈的鸡毛掸子轮到来掸我的小床了,小床上的棱棱角角她都掸到了,掸子把儿碰在床栏上,咯咯地响,我想骂她,但她倒先说话了:“还没睡够哪!”说着,她把我的被大掀开来,我穿着绒褂裤的身体整个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两个喷嚏。
她强迫我起来,给我穿衣服。
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够多厚了。
妈正坐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后脖子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的,炉子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住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搽。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
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
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
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
”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宋妈梳完了头,用她的油手抹在我的头发上,也给我梳了两条辫子。
我看宋妈提着篮子要出去了,连忙喊住她:“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说:“你不怕惠难馆的疯子?”宋妈是顺义县的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妈说成“灰娃馆”,爸说成“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对,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昨天还冲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妈紧紧拉着我的手,我就会走过去看她,跟她说话了。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befd6802768e9951e738cb.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八年级组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
3、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3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惠安馆走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2.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外貌猜人物动作猜人物语言猜人物三.感悟童年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又是短暂的,难以忘怀的。
读了《城南旧事》英子童年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让人难以忘怀,,《城南旧事》让我们的心头暖暖的,书中文字深深到动了我们,文中哪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心呢?1.感悟“爸爸的花儿落了”2.童年感言3.欣赏“送别”歌曲4.推荐童年系列书籍“童年”“呼兰河传”实际的童年很快过去,心灵的童年永远挥之不去让我们一起来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4571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5.png)
城南旧事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单选题1.在《城南旧事》中,我小时候家里请的老妈子是 ( )A.吴妈B.李妈C.宋妈D.王妈2.在《城南旧事》中,惠安馆的疯子的父亲是给会馆看门的,被人称作什么? ( )A.好人老王B.疯子爸爸C.看门老王D.长班老王3.在《城南旧事》中,妞儿的父亲不准女儿出来找自己玩,在家里“吊嗓子”,“吊嗓子”的意是 ( )A.喝水解渴B.练唱花鼓C.锻炼身体D.练绕口令4.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 ( )A.青记B.肉瘤C.伤疤5.在《城南旧事》中,秀贞为什么把打扫的蚕屎装进一个铁罐里? ( )A.有人上门收购,可以换钱B.作为养金鱼的食物C.作为肥料,滋养院里的花木D.给思康三叔保养眼睛6.在《城南旧事》中,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时,父亲不能来校看我演出的原因是什么? ( )A.不关心我B.照看孩子C.外出做工D.身患重病7.在《城南旧事》中,兰姨娘在七月十五前夕为我做了一只什么样的莲花灯? ( )A.西瓜灯B.南瓜灯C.兔子灯D.走马灯8.在《城南旧事》中,为了帮助秀贞和妞儿渠惠安找三叔,我偷偷拿了妈妈的什么东西给他们作缠? ( )A.镯子B.坠子C.项链D.发钗9.在《城南旧事》中,一年级时,我因为赖床而上学迟到,是谁送我去学校的? ( )A.爸爸B.妈妈C.宋妈D.兰姨娘10.在《城南旧事》中,为了破获偷窃案件,蹲守的便衣警察临别时赠送给我的礼物是什么?( )A.一条带穗子的桌毯B.一件丝绸衣服C.一个小铜佛D.一串小象牙佛珠11.在《城南旧事》中,宋妈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 )A.被车撞死B.掉水溺死C.身患绝症D.失足摔死12.在《城南旧事》中,我爸爸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过早去世的? ( )A.身患重病B.被人杀死C.上吊自杀D.吃老鼠药13.爸爸叫“惠安馆”是( )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14.在《城南旧事》中,为了送我去厂甸的师大附小上学,父亲要求我每天做什么事? ()A.唱歌B.画画C.背诗D.描字15.在《城南旧事》中,在胡同里的井窝子旁住着我的朋友,她叫什么名字? ( )A.童儿B.莲儿C.碗儿D.妞儿16.在《城南旧事》中,秀贞跟一个学生私定终身,那个学生答应她过一个月就回来明媒正娶,结果让她苦等了几年就疯掉了? ( )A.5年B.6年C.7年D.8年17.在《城南旧事》中,在附小开游艺会时,我最喜欢的老师让挑选我演“麻雀与小孩”,这位师是 ( )A.周老师B.韩老师C.王老师D.李老师18.在《城南旧事》中,关于骆驼为何脖子下系铃铛的原因,爸爸的看法是 ( )A.防止狼咬B.驱除寂寞C.增加情趣D.寻找同伴19.在《城南旧事》中,我母亲一共生了几个孩子? ( )A.5个B.6个C.7个D.8个20.《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流出眼泪来,原因是: (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又流下了眼泪。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2)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0fd2ab09ed630b1c59eeb55b.png)
《城南旧事》阅读答案阅读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1分,30分)1.《城南旧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被称为台湾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南旧事》记叙了主人公英子______岁到______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的结构是由5个故事组成的,分别是《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按照____顺序排列的。
整篇小说,从头至尾,由小英子的第_____人称观点循序发展。
2.在《惠安馆传奇》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疯女秀贞__________和______。
在秀贞看来,蚕屎可以给思康三叔___________。
3.《我们看海去》故事中,英子在学堂中考第____名。
她接收了贼的礼物是________。
玩耍时,把皮球踢掉的是_________。
4. 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他的一口黄牙就像他的_____。
宋妈跑遍整个城的______,也没有一点点她丫头的消息。
5.主人公小英子喜欢吃____________,她的小学一共读了_______年。
她上的小学是_________小学。
6.在欢送毕业同学会上,小英子和其他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是________________,小英子扮演的是______________。
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_______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7.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____,所以有一堆儿女。
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________________,就闯过去了。
8.在《惠安馆传奇》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红,有着我们学过的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城南旧事》是作者对童年住在北平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的怀想和铭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
10.英子的爸爸因______去世,英子因为爸爸的离开,体会到自己长大了。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赏析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1ae3edb9f3f90f76c61b57.png)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赏析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那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整部影片可分为三部分:“疯女人”;“小偷”;“爸爸的死和宋妈的离开”。
用串珠式的联接方式承上启下,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是宋妈的男人来要钱,每一部分的结尾又都是不同的主人公离开小英子死去。
本课节选了第二部分中的大部。
朱天纬在谈《城南旧事》的音乐时说:一双充满纯真童稚之情的眼睛,在观察着世界,思索着人生。
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尽在不言中。
这两句话可以作为我们鉴赏这部电影文学剧本思想内容的钥匙。
第一,儿童视角,童真的心。
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梦牵魂绕。
冰心到人生的晚年总是做梦回到她童年生活的帽子胡同,因为那里有她最纯真的童年时代,有她和父母度过的最无忧无虑的时代,走遍了世界,她嚷着要回家,回童年的家。
为什么?因为那里是童真所在,是心灵的故乡。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也同样如此,始终不忘她在那里度过童年的第二故乡——北京。
现实世界人与人是隔膜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我们看到的《故乡》中成年的“我”与闰土的隔膜。
而童真则反之。
童真是童年时代的纯真无邪的感情,“纯”在有一颗“童心”,一颗真的善的美的“童心”!与人交往没有隔膜,不受任何世俗的干扰,用人的本真和天性看世界。
影片选择了英子这一特殊的观察角度,用小女孩幼稚的心来感受身边的一切,用非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成人社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思考成人社会的各种问题。
尽管它很不成熟,但对人生、对社会却作了真实的实录。
英子在胡同玩耍时,总会看到会馆门前痴立的“疯女人”秀贞,渐渐地,她们熟识了,秀贞非常喜欢英子,英子也很喜欢她。
从秀贞口里,小英子知道她的情人是一个北大学生,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军警抓走了,下落不明。
而他们的女儿“小桂子”也被人扔到齐化门城根底下,至今生死未卜。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4691492af90242a895e5a8.png)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https://img.taocdn.com/s3/m/e100a238bed5b9f3f90f1c57.png)
【课外阅读】《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作品综论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以诗情画意的银幕形象和赏心悦目的音乐旋律久久激荡着观众的心,成为20世纪80年代极有影响的电影力作,荣膺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奖等国内国际多项大奖,被誉为“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电影”。
林海音的同名小说发表于1960年,她在题为《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出版后记里记录下了她创作的动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作者在《城南旧事(代序)》中写道:这里的几篇故事,是有连贯性的,读者们别问我那是真是假,我只要读者分享我一点儿缅怀童年的心情。
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而神圣吗?作者为了纪念“愚而神圣”的童年,采用散文的笔法,写了五个短篇: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五个短篇合为一集,取名为“城南旧事”。
编剧伊明说过这样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从小说到电影的变化轨迹:为了适合一部电影的长度,我抽去了“兰姨娘”这一篇;同时为了突出作品的怀乡情绪,把出版后记中写骆驼队的情节作为影片的开场;在结尾部分,增添了“台湾义地”枫林丛中英子等向父亲的新墓告别的内容。
除了以上改动,第五篇“父亲的故事”也大部分被删去,把父亲这一人物贯穿到其他三节中去。
因此,改编是对四个短篇进行再剪辑和再创作。
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不仅是语言艺术化为综合艺术──荧屏艺术的再创造,同时也应体现对原作的正确把握和忠实表现原则。
当然,这种正确把握和忠实体现更主要的是对原著的意旨和神韵的体现。
“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导演吴贻弓用这两句话概括了他对原著的理解,可谓深得原著的旨趣和韵味。
电影保持了原著散文式的叙述抒情风格,不刻意编造离奇、前后连贯的故事情节,不营造高低潮,而是三个故事独立发生,相互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联。
【精选】小学课外阅读节选-《城南旧事》_通用版
![【精选】小学课外阅读节选-《城南旧事》_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a59f6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7.png)
小学课外阅读节选-《城南旧事》_通用版小学生课外阅读节选——《城南旧事》导读没有阅读的生命是不丰厚的,写起作文来更是薄弱无所倚重,况且,阅读滋养生命,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没有阅读的生命是苍白粗糙的。
阅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使其变得文雅精致,苏轼曰:“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此而言。
古人云:“开卷有益”,其实不尽然,我们不但要读书,还要读好书才可以,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要推荐那些好的书目给他们阅读,以期取得好的成效,丰润生命。
小朋友,你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一定学过《冬阳·童年·驼队》这篇课文吧,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或读过林海音女士的《城南旧事》这本书呢,又或者看过电影《城南旧事》,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说他看过电影《城南旧事》后,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因为里面小英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触动了他,使他想起了小时候的许多事情。
你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女士吗,林海音女士对北京有着很深的情感,她说“要做一个比北京人还北京人的北京人”,她做到了吗?看过《城南旧事》一书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女士童年生活的写照,也是她的代表作,是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
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林海音女士这样写道自己写作《城南旧事》的初衷,“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是的,心灵的童年就这样永存下来了。
小朋友们上了初中还会学到她写的另一篇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同样出自《城南旧事》这本书,同学们想不想先睹为快呢,那么,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吧!本书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5cd4b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2.png)
城南旧事(第二套)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单选题1.“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这段话描写的是( )A.兰姨娘B.宋妈C.英子母亲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首歌的作者是( )A.李大同B.小英子C.李叔同3.英子小学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时衣衣襟上别的花是( )A.夹竹桃B.石榴花C.白缨花4.《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宋妈B.先母林黄爱珍女士C.兰姨娘5.《惠安馆》中秀贞"疯了"的原因是( )A."小桂子"刚生下来就被扔了。
B.思康一去不返。
C.秀贞母亲阻挠秀贞嫁给思康。
D.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是(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B.爸爸的花儿被驴踩坏了。
C.爸爸是多么喜欢花。
D.7.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人物是( )A.英子B.妞儿C.桑桑8.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 )A.酸青梅B.八珍梅C.乌梅9.在欢送毕业会上,作者和三年级的大同学一起表演的节目叫( )A.《麻雀》B.《麻雀和小孩》C.《喜鹊和小女孩》10.选择正确的选项:在“惠安馆”一章中妈妈叫“惠安馆”是( )A.灰娃馆B.惠难馆C.飞安馆11.《我们去看海》中把皮球踢掉的是( )A.刘平B.妞儿C.秀贞12.宋妈一双儿女的最终结局是( )A.双双走失B.双双送人C.儿子溺水,女儿被送人D.13.下列不是出自《城南旧事》中的故事是( )A.惠安馆B.驴打滚儿C.追寻母亲的足迹1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 )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
B.“我”想吃驴打滚儿C.“我”的成绩考砸了。
D.15.《城南旧事》的体裁是( )A.儿童小说B.散文C.诗歌16.下面一段话中的“她”是( )。
【课外阅读】童稚记忆里的《城南旧事》
![【课外阅读】童稚记忆里的《城南旧事》](https://img.taocdn.com/s3/m/42c74883b8f67c1cfad6b89d.png)
【课外阅读】童稚记忆里的《城南旧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每当哼唱起这首怀旧而略带伤感的歌曲时,《城南旧事》里天真纯朴的小英子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城南旧事》,感动了一代人,在我们的童年深处留下了成人世界悲欢离合的第一抹印象!俯拾半个世纪前的童梦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出我心中的太阳,它就是《城南旧事》。
读完林海音奶奶写的《城南旧事》,我思绪万千: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一个个精彩的趣闻故事,令我陶醉在故事当中。
我仿佛看见英子在城南度过的美好童年,缓慢的骆驼队、惠安馆、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小伙伴妞儿、胡同的井、草垛子,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城南旧事》告诉我:童年时的分分秒秒都是每一个人人生天涯中的一段美妙的时光。
童年是美好的,值得我们去留念,它带给了我们活力,带给了我们青春年华,我非常地感谢它。
做健康快乐的“小英子”在《城南旧事》里,小英子是主要人物,她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记号。
在英子的心中,傻子、疯子、骗子、贼子这些令小孩反感的字眼,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她的话里,她的心中永远是纯洁无暇的。
在《惠安馆》这一章里,我看到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小英子。
她耐心地陪秀贞,听她讲故事,她帮秀贞找小桂子,甚至把妈妈的金镯子当盘缠送给她们。
在《我们看海去》这一章里,我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小英子,分不清好人坏人,分不清天和海。
在《兰姨娘》这一章里,我看到了一个机灵的小英子,为捍卫母亲的尊严,为保护这个家庭,想尽办法。
在《驴打滚儿》这一章里面,我看到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小英子,知道了宋妈的悲惨遭遇,不仅安慰宋妈,还陪着宋妈在北京城找了个遍。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章里面,我看到了一个懂事的小英子,她知道安慰母亲,照顾妹妹,为爸爸悲伤难过了。
在我看来,小英子是一个跟我们一样天真的小女孩,却可以把自己独特的光彩释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长武县昭仁街道中心小学成洁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
那么让我们一起齐读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
2、了解作者林海音。
3、请学生阅读《城南旧事》的简介。
4、师简介:
《城南旧事》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着小英子走进《城南旧事》,走进小英子的童年。
二、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
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
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
三、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我们看海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起学习《我们看海去》。
1、让生自由读。
2、问:“你们读过这首诗后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3、是啊,老师最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故事讲的肯定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给我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出示课件)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
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
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4、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接下来老师引导同学们跳读,光读有关小英子和厚嘴唇谈话的场面。
5、出示问题,让生分析。
6、让学生们试写人物分析
四、学习表现人物情感的片段
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
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
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
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
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读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父亲与英子的鼓励、教诲和关心)
五、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英子的善良)
惠安馆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
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请读过书的同学介绍一下这个人物。
(秀贞这个心爱的人再也没有回来,刚出生的女儿又被父母丢弃的女人,在别人眼里,她只是一个被远离的、被耻笑的、被议论的疯子,而在英子眼里呢?不仅如此,她帮助妞和秀贞逃跑,他、蹲在草丛里和小偷坦诚聊天,约定一起去看海……看出了什么?)
六、学习表现社会生活
宋妈这时也向惠安馆里看,正好疯子的妈妈抬起头来,她和宋妈两人同时说“吃了吗?您!”爸爸说北京人一天到晚闲着没有事,不管什么时候见面都要问吃了没有。
这时剃头挑子过来了,那两片铁夹子“唤头”弹得嗡嗡地响,也没人出来剃头。
打糖锣的也来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枣面儿,有印花人,有山楂片,还有珠串子,是我最喜欢的。
你读过后知道什么?
七、学习精彩富有个性的语言
红花的衫裤,一条像狗尾巴似的黄毛辫子,大大的眼睛,一排小帘子似的长睫毛,一闪一闪的,在想我招手呢!(妞)
语言稚嫩、活泼,充满童趣
八、总结:
读书就这样读
1、了解丰富的社会生活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4、品味作品中的语言
九、总结阅读方法:
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
我们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把这些描写摘抄下来,并附上自己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就是人物分析表了。
十、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宋妈、小英子的特点。
六年级语文城南旧事阅读欣赏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欣赏
一、知识链接
国庆长假老师向同学们推荐阅读《城南旧事》这本书,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不止一遍地读过了。
《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英以其7——13岁的童年生活为背景写的一篇中篇小说,描写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北京的人、北京的景、北京的事。
二、感知小说内容
谁来说说小说向我们讲述了哪些故事呢?
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内容?
在这五个故事的结尾都有一个共同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一个共同的画面,那是一个怎样的情节呢?对了是离别,甚至有与父亲的生死离别,可是英子始终以一双天真无邪的目光观察着这些事情的发生,用不那么悲伤的语调,很从容的将五个故事娓娓道来。
其实在小说的封面的下面就已经向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指名读
三、确定赏析的线索
突出“全书以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天真无邪的目光看待一个充满幸福和悲伤的社会。
”这一节课我们就选择英子天真无邪目光中的“景物,人物”这两个方面进行赏析。
去与英子一起分享童年!
四、赏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几乎随处可见,老师让同学们做笔记的时候,摘抄下相关的段落,并想想英子是怎样看待眼中的景物的。
同学们做好了吗?老师就请一些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让我们共同分享你读书的成果。
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英子眼中的一幅幅童年风景画,很多童年的生活细节都被她写得栩栩如生,意趣盎然。
作者用风趣的语言、似曾相识的场景和深深的回忆,把明媚的阳光带到了我们的面前,让人心生温暖。
即使是愁肠百结的分别,作者的笔下流露出的也不过是淡淡的忧伤。
赏析、感悟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英子,其实就是童年时代的林海英,她是让哪些人物与她一起来承担起童年的。
( 妞儿、秀珍、小偷、兰姨娘、宋妈、爸爸……)
当我们读者《城南旧事》,英子、秀贞、妞儿……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些都归功于林海音传神的描写,接下来,老师将出示一些精彩的句子,同学们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是书中的哪个人物。
小说中,像这样精彩的句子随处可见,同学们能不能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来读一读,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谁?
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秀贞、小偷”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的深刻,成人、英子对他们的看法各不相同,从“秀贞、小偷”这两个人物形象中选择其中一个同桌讨论,谈谈小说中的“成人”和“英子”对他们的不同看法。
三、升华主题
看来同学们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印象都非常深刻,和大家所说的一样英子始终以一双天真无邪的目光看待着周围的一切。
1、出示海报
1982年,《城南旧事》被改编成电影,同学们从这张海报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呢?
这张海报的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地方在哪儿呢?
整个画面以眼睛为主,讲述的是她经历的事,讲述的是她看到的事,这本书的就是讲她眼中看到的事,
你看到的又是一双怎样的眼神呢?(平静、温馨、柔和、渴望、疑惑……)
是啊!透过这一双眼睛让我们看到了英子的童年,从她的眼神中流落出的更多的是略带忧伤的童年,小偷的被抓、奶妈的离去、与父亲的阴阳相隔,望着他们的离去,英子伤心难过。
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四、写写自己的感受
我们静静地欣赏了林海音的小说,分享她纯真而又略带忧伤的童年。
同学们,趁着我们童年的美好时光,阅读更多的书籍,让更多精美的语言文字丰富我们的童年。
回忆童年,以“与英子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是……”为开头写一段自己对童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