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如何体会散文精妙的语言
如何品味散文语言
如何品味散文语言一篇散文的艺术魅力,往往从优美的语言上表现出来,所以有人称散文的艺术为“语言的艺术”。
作家在创作时,一定会用贴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其内在的思想感情,读者只有透彻了解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散文的鉴赏方面。
散文的语言凝炼优美,富于哲理,而且往往富有由作家个性与其优美精辟的语言相融合形成的某种特色。
在语言上,有的散文寓意深刻,有的散文朴素自然,有的散文能够使读者从作家的文学语言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因此,阅读散文要通过理解语言来感知艺术形象。
那么,怎样来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语言,感受其艺术表现力呢?依笔者经验来看,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领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一段文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对初春小草的描写文字优美,作者借助了联想和想象,从色彩、人物活动、人的感受等角度细致地表现春草的生机和怡人的美感,读者也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那软绵绵的、生机勃勃的春草,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来感受意趣盎然的春草形象,才能体会作者那浓浓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二、推敲——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谴词用语上下一番功夫,选择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受主要体现在透彻地了解精妙的语言所表达的作家思想情感的意义和情味,也就是认真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语,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语言同文意有什么关系。
三、感知——悉心培养对散文作品的审美情趣散文的方在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写上常常创设出一种意境,在总体形象上给人以美感,为读者描绘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诗情画意。
散文鉴赏技巧总结
散文鉴赏技巧总结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式表达思想感情、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现象的文学作品。
散文的阅读和鉴赏需要观察、思考和理解,下面将总结一些散文鉴赏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
一、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在阅读一篇散文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写作散文的目的可能是表达感受、传递信息、阐述观点等。
通过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主题和内涵。
二、注意散文的主题和结构散文作品通常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它可以是作者的思考、经历、观察、感悟等。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仔细分析和思考散文的主题,并体会作者通过散文中的结构和语言技巧对主题的表达。
散文的结构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可能使用对比、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通过关注散文的结构和语言,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散文的核心思想。
三、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感受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情感为目的的文学形式,因此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重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对于散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与之产生共鸣。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散文中语言的节奏、音调和氛围,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关注细节并进行联想散文中常常会使用大量的细节来描绘事物和情感,这些细节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散文的主题。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关注细节并进行联想。
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思考细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散文所表达的思想。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散文中的细节与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联系起来,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五、善于分析和解读隐喻与象征在散文中,作者通常会使用隐喻和象征来增强表达效果。
隐喻是通过比喻和比拟等手法来传达某种含义,而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来代表某种抽象概念。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注意散文中的隐喻和象征,并加以分析和解读。
通过理解隐喻和象征所表达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和意义。
六、注意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散文的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它通过词组搭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来创造美感和节奏。
散文语言的品析教学浅探
散文语言的品析教学浅探所谓写作,不过是一种作者心灵的释放以及情感的抒发,其本质依然是作者主体的内在精神以及独特个性,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罢了。
任何思维与情感都不会独立存在,其依附在每一个字词之间,依附于语言这个外壳的包裹之下。
作为读者,我们不但要感受语言形式与内容上的美感,更要感受到文章深层次的含义,这才是散文语言品析教学中的终极教学目标。
笔者试以《紫藤萝瀑布》为例,对于散文教学中的语言品味方法简要分析如下。
一、学会品味语言的魅力散文作为一种形式较为活泼的文学体裁,其不但可以议论、可以描写,更可以叙事和抒情,甚至一些作家还用散文这种形式来进行说明。
从内容与手法上来看,散文的语言简单,内容隽永,且具备了诗文的特质。
一部优秀的散文作品,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从文化内涵和语言的表达策略上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以为散文语言的品析教学是“弄懂不懂的句子和词”,这尽管在表面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却存在深层次的误解。
对于散文语言而言,其精髓在于字词背后的内涵与外延,而弄懂字词只是第一个环节罢了。
比如在《紫藤萝瀑布》当中,为了更好的表现花开的十分茂盛,作者使用了“辉煌”这个词,那么在进行散文的品读与赏析时,首先要帮助学生点出这个词。
为什么淡紫色的紫藤花可以用“辉煌”这么一个词汇,其至于茂盛到如此的境地么?很多学生对于这个部分感到不解,这表面是对于紫藤花的描写,其实是对于自己内心的描写。
作者通过用一个“言过其实”的修辞手法,表现的却是自己“内心的震惊”与“惊讶”,不但紫藤萝开的有那么辉煌,而是其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我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去形容这个超出“我”预期的紫藤萝了,所以用了“辉煌”。
如果能够理解到这里,学生也就掌握了散文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对于其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散文赏析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找到语言理解与品味的切入点散文总是很美,但是衡量语言的表达之美却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工作,更要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能够顺利在文章中找到品味的“切入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品析水平。
文学社讲座稿经典散文赏析
经典散文〔刘亮程散文〕赏析衡南二中桃圃文学社讲座稿主讲人:刘诗益什么是文学?简单来说,文学即生活,文学就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情感的。
而散文,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却总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其中。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文学样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有叙事、抒情、写景、哲理等样式。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握文章“线索”。
2、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3、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
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4、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到达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4〕、侧面暗示。
5、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1〕、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
〔2〕、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
〔3〕、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本次所选散文中,杨黎民与刘亮程的散文是同一种风格,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杨的散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模仿刘的。
刘亮程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急躁中,他带着“一个人的村庄”走进人们的视野。
他用他的散文建造并感谢养育了他的乡土——“村庄”。
现代散文欣赏技巧精选大全
现代散文欣赏技巧精选大全现代散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借助语言的力量描绘生活的美好与哀愁,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欣赏现代散文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将为您提供一些精选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欣赏现代散文作品。
一、仔细品味语言的魅力现代散文注重语言的艺术表达,通过独特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欣赏现代散文时,要仔细品味其中的比喻、修辞和音韵之美,感受作者用心打磨每一个字词的精巧。
例如,某篇现代散文中写到:“夜晚,大地安静如水,星光宛如水银洒在黑色的画布上,闪烁着勃勃生机的气息。
”通过形容地的比喻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星光的灿烂,进而产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写实感。
二、捕捉故事的灵魂现代散文往往以个人的经历和故事为素材,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和情感的表达,向读者展现生活的美好与痛苦。
欣赏现代散文时,要善于捕捉其中的故事灵魂,感受故事背后的情感共鸣。
例如,一篇现代散文通过作者童年时的一次游泳经历,讲述了对自由和勇敢追求的渴望。
通过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也可以引发读者对自己童年时的回忆和情感的共鸣。
三、注意结构的呈现现代散文的结构往往较为灵活,不拘泥于传统的章回体式。
欣赏现代散文时,需要留意散文的结构呈现,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逻辑和内在的表达方式。
例如,某篇现代散文通过多个片段的穿插叙述,展现了作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父爱的理解和体验。
这种结构的呈现使散文更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也更加贴近人们不同年龄段的生活体验。
四、探究思想的深度现代散文往往与社会和人生经验有关,通过对社会、人性和精神层面的思考和体悟,用独特的视角和观点展现世界的多样性。
欣赏现代散文时,要深入探究思想的深度,理解散文背后所传递的深刻意义。
例如,某篇现代散文通过对自然和城市的对比,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通过读者可以思考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和尊重,以及回归自然对个人内心的平和和幸福感的影响。
五、感悟生活的哲理现代散文在描绘生活的细枝末节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哲理的呈现。
散文的语言优美与修辞运用
散文的语言优美与修辞运用散文是一种以故事、记叙、抒情等方式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而其语言的优美与修辞运用则是表达散文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优美的语言和修辞运用两个方面探讨散文的表达方式。
一、优美的语言散文的语言应该具备一定的优美特点,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散文中,语言的优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生动:散文的语言要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通过形象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例如,"蓝天白云,绿草如茵",这样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2.情感真挚:散文是情感的表达,因此语言要能够真实地传达作者的情感。
语言的真挚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那一天,他们终于相聚了",这样简洁而真实的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写作者期盼已久的心情。
3.意境深远:散文的语言需要具备一定的意境,以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
通过意境深远的语言,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感悟。
例如,"我们都是流浪的人,在这个繁花似锦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这样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二、修辞运用修辞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使散文更具感染力。
在散文中,修辞运用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散文的阅读体验和文学价值。
以下几种修辞手法常见于散文的写作中:1.比喻:通过比较来表达事物的共同特点,以便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意图。
比喻能够使文字更加生动,让读者更加易于理解。
比如,"他的眼睛像两颗闪亮的星,犹如黑夜中的明灯",通过对眼睛与星和明灯的比较,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到这个人眼睛的亮度和光芒。
2.拟人: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以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拟人手法,作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事物,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例如,"雨滴唤醒了大地,草儿迎着雨水欢快地摇晃着身姿",通过将雨滴和草儿拟人,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雨水滋润大地的画面。
散文的语言力与表达技巧
散文的语言力与表达技巧散文是一种多样丰富的文学形式,它不受特定格式和结构的限制,以自由的文字表达情感、思考和见解。
散文的语言力和表达技巧是构建其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散文中的语言力和表达技巧,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一、真挚感人的文字在散文作品中,作者通过真挚感人的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语言力和表达技巧在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隐喻以及细腻的描写,让读者瞬间产生共鸣,并引发共鸣中的思考。
例如,作者可以用柔和的语气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风景的美好,用深情的文字表达对家人、友谊或爱情的热爱和珍视。
这样的语言力和表达技巧让作品更加生动、感人,打动读者的心。
二、抒发思想与见解散文是作者表达思想和见解的重要平台,而语言力和表达技巧则是传达这些思想和见解的有力工具。
作者可以通过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如反问、对比、排比等,将复杂的思想和见解转化为简明易懂的文字表达。
同时,作者还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的叙述方式,通过故事、人物或实例等来具体展现思想和见解。
这样的语言力和表达技巧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张力,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三、节奏感与韵律美散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地方之一在于其自由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语言力和表达技巧在创造散文独特节奏感和韵律美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可以运用句子的长短、词语的音律和韵律,营造出一种和谐、流畅的阅读体验。
例如,作者可以使用短句和断句来刻画急切、紧张的情境,或者运用长句和平稳的节奏来描述宁静、舒缓的场景。
这种语言力和表达技巧使作品更富有魅力,读起来如同欣赏音乐般悦耳动听。
四、温暖人心的感悟散文作品中温暖人心的感悟是语言力和表达技巧的重要体现。
通过运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作者能够将幸福、希望和人性的光辉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还可以通过反讽、夸张、幽默等手法来调剂作品的情感色彩,增加读者的阅读乐趣并引发思考。
例如,作者可以用一些轻松诙谐的语言来揭示人生的哲理,或用一些庄重、深沉的语言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散文】散文朗诵技巧有哪些
散文朗诵技巧有哪些1️⃣ 理解散文精髓,奠定情感基调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以其自由灵活、形散神聚的特点著称。
朗诵散文,首要在于深入理解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与思想精髓。
这要求朗诵者不仅要熟悉文章的字面意义,更要能洞察文字背后的深层情感与意境。
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散文中的情感起伏,如喜悦、悲伤、沉思或激昂,从而为朗诵奠定准确的情感基调。
2️⃣ 运用语音技巧,增强表现力2.1 语速与节奏:散文朗诵中,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的变化对于表达情感至关重要。
在情感平静或描述细腻场景时,可适当放慢语速,营造一种悠然自得或细腻入微的氛围;而在表达激动、紧张或高潮迭起的情节时,则需加快语速,增强语言的冲击力。
节奏上,可通过轻重缓急的变化,使朗诵更加生动有趣。
2.2 语调与停顿:语调的高低起伏能够直接影响听众的情绪。
在朗诵中,要根据文本内容灵活运用升调、降调、平调等语调变化,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色彩。
同时,恰当的停顿不仅能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在情感转折处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增强朗诵的艺术感染力。
2.3 发音与共鸣:清晰准确的发音是朗诵的基础。
朗诵时应注重元音的饱满、辅音的清晰,以及声带的适度紧张与放松。
此外,利用胸腔、口腔、鼻腔等共鸣腔体的协调配合,可以使声音更加圆润、富有穿透力,提升朗诵的整体效果。
3️⃣ 融入个人情感,实现情感共鸣散文朗诵的最高境界,在于朗诵者能够将个人情感与文本情感完美融合,使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要求朗诵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
在朗诵过程中,不妨尝试将自己置于作者的位置,想象自己正经历着文中描述的一切,这样,你的声音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触动听众的心弦。
综上所述,散文朗诵技巧的学习与实践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提升的过程。
通过深入理解散文精髓、熟练运用语音技巧,并融入个人情感,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散文的艺术魅力,还能在朗诵的过程中与听众共同经历一场心灵的旅行,实现情感的交流与共鸣。
散文语言鉴赏方法
散文语言鉴赏方法散文是一种以散章为基本形式的文学作品,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展示思想、抒发感受。
散文语言的鉴赏是指对散文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其表达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语言自身的美感。
下面将为您介绍散文语言鉴赏的方法。
首先,要注重散文的情感表达。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强调情感的真实和独特性。
在阅读散文过程中,要仔细体味散文所传递出的情感,包括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的情感共鸣。
要注意挖掘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符号、意象和隐喻,通过对语言的细致分析体验其中的情感共鸣。
其次,要关注散文的叙事手法。
散文通过叙述来呈现故事,要关注作者在叙述中所使用的语言技巧。
可以从叙述角度、时间顺序、事件安排等方面分析分析作者在叙述中的意图和目的。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描写细节的分析来理解散文的叙事方式,包括特殊符号的使用、情节衔接的手法等,以解读并欣赏作者的叙述风格。
第三,要重视散文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散文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丰富语言表达的作用。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通过对散文中修辞手法的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要关注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和语言效果的转化。
此外,还应当关注散文的意象与隐喻。
散文作品中的意象与隐喻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也是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要通过对散文作品中的意象和隐喻的分析,揭示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要关注意象的鲜明性、象征性以及隐喻的含义和引申。
最后,要注意散文的语言美感。
散文语言的鉴赏不仅仅是对语言表达的分析,更要体会其中的美感。
要通过对散文作品的语言感受,从而体会语言所带来的审美乐趣。
散文作品的语言美感是视觉、听觉和心灵的统一,通过对语言的欣赏和感受,可以深入体会到作者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感受。
总之,散文语言的鉴赏需要从情感表达、叙事手法、修辞手法、意象与隐喻以及语言美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欣赏。
通过对散文语言的深入理解和鉴赏,可以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美感,从而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散文赏析技巧
散文赏析技巧以下是 9 条关于散文赏析技巧的内容:1. 要细细品味散文的语言呀!就像品一杯好茶,得慢慢咂摸。
你看汪曾祺那篇《端午的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吱”字多生动有趣,仿佛那红油冒出来的画面就在眼前,你难道不想好好体会一下这种语言的妙处吗?2. 注意作者的情感表达哟!这就好比跟着作者的心跳一起波动。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你能不被感染吗?怎能不去深入探究作者彼时的心境呢?3. 观察散文的结构也很重要呢!就跟搭积木一样,看它是怎么一块块搭建起来的。
像朱自清的《背影》,开头点出背影,中间详细描述父亲的背影,结尾再呼应,多精巧的结构哇,不认真看看怎么行?4. 别忽略了细节描写哟!它们可是文章的珍珠呀。
像林海音《城南旧事》里对骆驼的描写,那一摇一摆的样子,多细致,这不就是让我们更好地走进那个场景吗?5. 想想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呀!这不就是给文章化妆嘛。
比如“太阳像个大火球”,把太阳比喻成大火球,多形象,你能不好好琢磨琢磨这其中的奇妙?6. 要感受散文的意境呢!就似踏入一个奇幻世界。
像何其芳的《秋天》,营造出的那种宁静又美好的氛围,你能忍住不沉浸其中吗?7. 关注文中的人物呀!他们可是故事的主角呢。
比如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她的形象多鲜活呀,不得好好分析分析她的性格特点吗?8. 了解散文的背景也是关键哟!这就像给文章加上注解。
读老舍的文章,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不是对理解文章更有帮助呢?9. 记得多从不同角度去赏析呀!不能只看表面哟。
就如同看一件艺术品,要全方位去欣赏。
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散文的魅力呀,难道不是吗?总之,赏析散文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感受和体会,这样才能真正沉浸其中,领略其独特之美。
品味散文的语言艺术
品味散文的语言艺术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韵味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它不像诗歌那样凝练含蓄,也不像小说那样情节跌宕,而是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诉说着生活的点滴、情感的波澜和思想的火花。
那么,我们该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艺术呢?散文的语言首先在于其真实与自然。
好的散文语言,往往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不做作,不矫情。
它就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场亲切对话,坦诚而真挚。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对生活、对命运的深沉思考和感悟。
他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在地坛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挣扎与坚强。
这种真实的力量,能够穿透文字,直击读者的心灵。
语言的简洁明快也是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不追求冗长复杂的句子结构,而是以简洁的语句表达丰富的内涵。
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短短几句话,就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
简洁的语言不仅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还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文字中品味出无尽的韵味。
散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是其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作者常常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一个“害羞”,把薄雪拟人化,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薄雪的可爱模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温暖而迷人的城市。
除了修辞手法,精准的用词也是散文语言生动的关键。
一个恰当的词语,能够使整个句子甚至整个段落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如何鉴赏一篇优秀的散文
如何鉴赏一篇优秀的散文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富有韵味的文学体裁,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读者的心灵。
然而,要真正鉴赏一篇优秀的散文,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品味和领悟。
首先,我们要关注散文的主题。
一篇优秀的散文,必然有一个清晰、深刻且富有意义的主题。
这个主题可以是对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洞察、对自然的赞美,或者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主题就像是散文的灵魂,贯穿始终,赋予作品以深度和价值。
当我们阅读一篇散文时,要思考作者想要通过文字传达什么样的核心思想,这个思想是否新颖、独特,能否引起我们的共鸣或启发我们的思考。
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主题是作者在双腿残疾后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母爱的深沉感悟。
这个主题不仅真挚感人,还让读者在阅读中对生命和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语言的运用也是鉴赏散文的重要方面。
优秀的散文语言通常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它可以是简洁明快,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生动的画面;也可以是细腻婉约,用丰富的词汇和精妙的修辞描绘出复杂的情感世界。
语言的优美不仅仅体现在词汇的华丽上,更在于用词的精准和恰当。
作者能否用最贴切的词语表达出内心的感受,能否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所描述的情境和氛围,这是判断语言好坏的关键。
同时,语言的节奏感也很重要,句子的长短错落、韵律的和谐与否,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优美而细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荷叶的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再者,结构的安排也能体现散文的优劣。
好的散文结构应该严谨合理,层次分明。
有的散文以时间为线索,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有的以空间为序,带领读者领略不同的场景;还有的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具体事例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升华。
无论采用何种结构,都要做到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使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感。
比如丰子恺的《山中避雨》,以“我”和两个女孩在山中避雨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不同场景和人物的描写,结构清晰,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那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中考散文备考讲座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中考的脚步已悄然临近。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一场关于散文备考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这场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散文的魅力讲座伊始,主讲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散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体裁,它没有诗歌的韵律,也没有小说的情节,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散文可以描写自然风光,可以抒发内心情感,可以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次讲座,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散文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二、散文阅读技巧在讲座中,老师详细讲解了散文阅读的技巧。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阅读目标。
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关注题目,明确阅读的目标和重点。
2.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文章主旨。
散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
3. 关注作者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文的主题和内涵。
4.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
散文的结构多样,但一般都有明确的起承转合。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脉络,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5. 体会作者情感,感受散文魅力。
散文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散文的魅力。
三、散文写作技巧讲座中,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散文写作的技巧。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1. 确定主题,明确写作方向。
在写作散文之前,首先要确定主题,明确写作方向。
2. 选择合适的材料,展现独特视角。
散文的材料广泛,可以选择自然风光、人物故事、社会现象等。
在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独特的视角,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3.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丰富文章内容。
散文的表达方式多样,可以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4. 注重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散文写作的重要技巧,通过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
学会多维角度品味散文语言美点一、赏析文章段落语言之美,一般我们可从以下10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1.结构层次(总分、分总、总分总)2.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4.描写角度(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
)5.描写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6.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偶、反复、排比等)7.语言句式(长句、短句、设问句、反问句、排比句,对偶句等)8.抒情方式(直接、间接)9.词语运用等(叠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拟声词等)10.表现手法(铺垫、渲染、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烘托、对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先抑后扬等)二、关于写作顺序时间顺序(要找出时间点)空间顺序可结合方位和观察角度进行思考1.方位:由上到下、从高到低、由远到近、从左到右、由前到后......2.观察角度:仰视、俯视、平视事情发展顺序(要理清事情的发展过程)三、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指导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夸张: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特点或……情感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增强文章表现力对偶:句式工整、增强表现力、增加节奏感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表现力或……情感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意思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四、感官角度思考指导感官一般有五种: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作用是: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地描写事物的特点。
例段指导:“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赏析:“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绝妙的比喻和拟人句,把“春风”比喻为“母亲的手”;“抚摸”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把“春风”赋予人的动作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触感。
【散文】散文朗诵技巧有哪些
散文朗诵技巧有哪些1️⃣ 理解散文精髓,奠定朗诵基调散文以其自由灵活的文体、丰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朗诵散文首要在于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与情感色彩。
读者需反复研读,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走向及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此基础上,确定朗诵的整体基调,是欢快激昂、深沉哀婉,还是宁静致远,这将直接影响到朗诵时的语速、语调及情感投入。
2️⃣ 精准把握语音语调,增强语言表现力散文朗诵中,语音语调的运用至关重要。
根据文章内容的变化,灵活运用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语调,能够生动再现文章的意境与情感。
例如,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语调可趋于平缓柔和,语速适中,给人以宁静之美;而在表达强烈情感或高潮部分时,则需加重语气,提高音调,甚至适当停顿,以强化情感的冲击力。
同时,注意发音清晰准确,避免含糊不清,确保听众能够清晰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
3️⃣ 注重情感投入,实现心灵共鸣散文朗诵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的传递。
朗诵者需将自己完全融入文章中,体会作者的心境,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文章情感相融合,通过声音传达出真挚的情感。
这要求朗诵者具备良好的情感感知与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中的情感转折点,用声音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情感画面。
在朗诵过程中,适时加入个人的情感理解与感悟,可以使朗诵更加饱满、富有感染力,从而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4️⃣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视觉表现力虽然散文朗诵主要依赖声音传递信息,但适当的肢体语言同样能增强朗诵的感染力。
朗诵者可根据文章内容,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辅助表达,使朗诵更加生动立体。
例如,在讲述故事时,通过手势模拟场景,用眼神传递情感,都能有效增强听众的代入感与参与感。
但需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应自然流畅,避免过分夸张或生硬,以免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5️⃣ 反复练习,追求自然流畅任何艺术形式的呈现都离不开反复的练习与打磨。
散文朗诵也不例外。
朗诵者需多次练习,不断调整语速、语调、情感表达等细节,直至达到自然流畅、情感真挚的状态。
如何品味散文这道文学盛宴
如何品味散文这道文学盛宴作者:杨彦春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17年第07期“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正由于它的自由灵活,所以被人认为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语言、结构、意境、情感皆美的散文,就像一场美的文学盛宴摆在学生面前,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欣赏到这场盛宴的美呢?一、读出散文的语言美散文的语言首先具有音韵美。
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特别是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更是富于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很多散文,一定要读才能读出散文的韵味。
给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教《安塞腰鼓》的时候,学生在朗读时,越读越起劲,越读越投入,越读气势越大,读到后来,完全融入到安塞腰鼓的那种粗犷美中了。
读完了,还有学生意犹未尽地说:“老师,让我们再读一次吧。
”这就是散文音韵美的魅力所在,读也是最能从感官上打动学生的一条重要的散文教学途径。
散文的语言还具有含蓄美。
散文读起来除了朗朗上口,还非常含蓄凝练。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这种美感,通过老师讲述,学生是很难体会的,最好的途径是反复诵读,细细品读。
如《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学生反复品读,就很容易体会到用得好的是“偷偷地”、“钻”这两个词,这简单的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在人们不经意间小草破土而出的那種生命力。
反复品读,能读出朱自清《春》中的草、花、风、雨的美感,能读出《济南的冬天》中,济南山水的可爱。
读散文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老师范读,可以配乐读,可以学生自由读,可以学生表演读,也可以小组读,分角色读,全班读……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少不了老师的指导,老师的指导对学生用“读”来品味散文语言这个环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样品味散文的语言
怎样品味散文的语言
1、从修辞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散文中很多语言运用了修辞手法,阅读时首先要判断其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次,根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揣摩该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2、从遣词造句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遣词上下一番工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地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对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空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回答,对有些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目,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体裁与风格等来准确地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品味散文应注意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尽量抓住要点。
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
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如何品味散文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散文是重在抒情的文体,无论是叙事还是写人、绘景状物,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通过品味散文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体悟散文的情感,提高我们阅读散文的能力。
一、揣摩词语的含义。
散文是语言的艺术,它常运用精当传神的词语来传情达意,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沿着词语的小路,我们才能走进作者为我们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获得丰美的感受。
请看:(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1)句中“朗润”睛朗湿润,写出春山的明丽;“涨”由低而高,写出了春水的浮泛上漾;“红”以鲜艳的色彩描绘春日的温暖明丽。
三个词语细致入微地揭示了景物的特征,让人感受一种盎然的春意。
(2)句中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
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让人顿生爱意。
二、体味语句的情感。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者总是将深挚的情感潜藏于语句之中,读者透过对语句的解读,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真正理解作者,进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4)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句中直抒胸臆,“盼望”一词的反复出现,传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的期盼、渴慕,“来”“近”更是清晰表露作者对春天来临的惊喜和兴奋之情。
(4)句融情于景,借鸟儿的欢唱,表达作者陶醉于春天美景之中的畅快与舒心。
三、分析精妙的修辞。
散文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绘景状物、抒发情感。
形象生动的修辞,常使语言显得诗意动人,常使文章极具情味。
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意图、领悟文章的情感。
如:(5)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学习《散文阅读表达教学中的知识、技能(专家讲座)》的体会
学习《散文阅读表达教学中的知识、技能(专家讲座)》的体会学习《散文阅读表达教学中的知识、技能(专家讲座)》的体会——对散文本体知识和教学的再认识听了王博士的讲座时,我深感自己在以往的散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王博士在讲座中讲授了散文的文本知识、散文教学的目标定位、散文教学设计策略,从理论到案例。
我收获颇丰。
一、对散文本体知识再梳理。
王博士认为:散文是个“文类”概念而非“文体”概念,也就是说它是个大家族,其中包含着面目与性格各异的“文体”成员。
在不同时候,人们对散文的界定范围也不一样,有广义的、中观的、狭义的。
我们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取一个中观概念:属于文学作品范畴,但不限于狭义的艺术散文、“纯散文”。
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的,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
包括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议论哲理类的散文。
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
关于“形散神不散”,这个观念有时代( 60 年代)的烙印,是对杨朔为代表的一批散文特点的概括,抑或说是不确切地概括。
从作品实际看,“形散”者,未必散。
二、再加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散文阅读的目标定位: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增强了散文教学要突出三种意识:“独特意识”。
抓住散文的特征——“贵在有我”,引导学生潜心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深入挖掘作品的“独特与深刻”的“情思”,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体会散文精妙的语言
从本质而言,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多向的对话过程,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阅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
鉴于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读”。
教师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文本,在读中挖掘作者运用语言的褒贬色彩,品味语言的格调、情调,揣摩语言的内涵、内蕴,联想语言的文外之意,想像语言的空白形象,从语言中吸取营养,以提高语言的鉴赏力。
而且,还要学会“披文入情”,善于从作者寄情的事物中捕捉诗意,以求与作者的思维碰撞,心灵交汇和感情沟通。
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感悟,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化、升华。
可见,散文阅读教学不同于其他文体。
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针对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教学。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在实际的散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是以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
零乱肢解,架空分析,剥夺了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的机会,使充满人文情趣的散文教学索然寡味。
学生的感受都是教师的感受,更可悲者是教材编写者的感受。
能力来自于实践,感情来自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就一些教师的做法看,不用说学生难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恐怕连基本的读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难培养。
这不能不说是对现代文化的糟蹋,不能不说是散文教学的失败。
为此,我们在实际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对其进行了较为细致地研究,将操作过程概括为“读——感——品——悟”四个环节。
也是品味感受的过程;朗读还是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
语文新课标要求“反复朗读”,就是因为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是一种能力。
1.要读得正确、流畅。
这是朗读文本的最基本要求。
教师要训练学生面对生疏文本就能准确把握语音、语流顺畅的阅读能力。
2.要读出韵味。
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内在的神韵上、意境上,以及外在的结构组成上、语言形式上都有丰富的内涵。
学生朗读,就要掌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能。
仅仅依靠标准的普通话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
3.要读出情致。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描绘的是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但重在冶情。
面对这一感情物,学生就应带着感情去读,用声音传达出文本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
平淡无味无情趣,“新闻播音员式”的朗读不是真正的散文朗读,不是艺术性的朗读,更不是创造性的朗读。
“感”。
这是对文本的深入,是对文本的总体认识。
能“感”的人,视文本为一个整体;会“感”的人,能及时筛选出有关信息,捕捉到重要信息点。
1.感知文本内容。
这是整体阅读的一个方面,即首先要知道文本“写了什么”。
在此基础上,能流利地复述出内容,能简练地概括出内容。
同时,能准确定位文本内容的重点所在。
2.感受作者思路。
思路是作者结构文章的思维程序。
感受思路、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前提。
其实,感受思路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是对文本解读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教会学生善于探寻作者的思维方向,达到与作者思维的契合。
“品”。
这是揣摩、品味,是对重点内容的
琢磨、感受、体验。
1.品味文本语言。
散文属于文艺语体,具有形象性与生动性的特点。
作者在行文时,往往会采用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采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颇具特色的句式。
而这些语言一般除具有表层的具象外,常常还隐藏着深刻的含义,内在的意蕴。
学生在阅读中就要抓住重要的语段和关键的词句,把握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意义,品析其巧处,体会其妙处,从而达到“悟意审美”的目的。
2.品悟作者感情。
散文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侧重引导学生以审美的视觉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品悟、感受文本的情感美。
同时,这反过来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情解文”之目的。
“悟”。
悟即领悟、觉悟。
这是在对文本内容理解之上的阅读联系、阅读发现,更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形式。
1.悟人生。
“文以载道。
”学生在阅读中要认真学“文”,把握“文”的意义、内涵;同时,还要从字里行间发掘出更深的东西,悟道明理,并运用这些道理去思考人生。
2.悟社会。
文本在反映作者思维、情感的同时,自然会折射出社会。
学生要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跨越与社会的距离,间接认知古今中外的社会,贴近广远的世界,挖掘出文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悟自我。
即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跨越“旧我”与“新我”的距离。
具体来说,就是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得以改变,思想感情得以升华,方法技术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在本质上的提高,在价值上的飞跃,在能力上的练达。
同时,还要学会将自我放进文本,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心灵沟通,确定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认识价值。
总之,上述“四环节”散文阅读教学方式,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了人文精神的弘扬,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止一种,教师们可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
但无论怎样,教师们都要切实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转换教学新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并将朗读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引导学生品味赏析。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揣摩体会出强烈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植入,让作者站立在学生心头
“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小说一般可以就文本来读文本。
正如文学界流行的说法,作品完成了,作家就死了。
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散文的阅读往往需要与作者这个人联系起来:我们通过作品来了解、感受作家这个人,通过作家这个人来分享、领会他所写的散文这个作品。
”所以散文教学必须适时适当地植入与作者、作品相关联的资料,如作者其他的文学作品、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创作风格、其他人的赏析、评论,丰厚和充盈作品内涵,引导学生透过含蓄蕴藉的文字,直视作品的内核,透过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审视作者,让作者在学生脑海里直立起来。
2. 分享不是“占有”、“具有”。
作者与读者的经验不同,我们不能占有作者的人生经验。
我们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
所谓“分享”,是体察、认识和理解,在阅读中,我们突破自身直接生活经验的囿限,通过阅读,我们扩展、丰富对世界和他人的认识、
理解,以此关照自我,触发或启迪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3. 体味精准的语言。
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1)体味必须细读。
(2)体味是仔细领会。
一是品味作者言语表达的功力,阅读散文,不顾作者的言语表达,不能见识作者言语表达的功力,无异于买椟还珠。
二是精准语言表达蕴含意味,发掘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思、意味。
三是体味是体会、寻味,指语言的滋味,指作者的情调。
散文是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
阅读散文,就是要体悟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悟。
散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知人论世、还原情境、朗读品味,帮助学生深入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细读,体味作者言语表达的功力,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所蕴涵的意味,体味语言的滋味和作者的情调。
”那么,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如何深入文字的骨髓去敲打文字的内核,从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咂摸散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