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文章语言质朴,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致,情感真挚。

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体会主人公的可爱,感受童年的美好。

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板书:表里的生物)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问题,如: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调”“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①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蟋、蟀”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除了出示,教师还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昆虫,但过程不要等同于看图识字。

(3)联系实物理解词语。

出示“蟋蟀、蝎子、蝈蝈”的,加深对这些事物的认识。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21.会写“脆、拦、玻”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机器、钟楼、洪亮、清脆、单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各种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表里的生物”的思考。

导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不管它们的形体是庞大还是渺小,不管它们是五彩斑斓还是色调单一,不管它们生活在陆地还是空中或大海中,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身边的生物千千万万,各有各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可是,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表里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就坚信爸爸的表里藏着一个小生物,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想法啊!2.板书课题,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1)学生自由发问,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示例:表里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表里会有生物呢?表里的生物有什么特点呢?……(2)教师展示一块打开了表盖的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总结,引出课文。

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表里面有螺丝、齿轮、表针等。

但是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出示冯至的资料,简介作者。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今河北涿州人,诗人、学者。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冯至的诗歌显现出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他的散文在水光山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

其代表作品有《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昨日之歌》《伍子胥》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做标记。

《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表里、生物、机械”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的观察和想象,把握文章的科学内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手表或钟表?里面的小零件和机械结构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表里的生物》就是一篇关于手表内部世界的有趣描述。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表里的生物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表里的生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随即板书:神奇、有趣、好奇等。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述了表里的生物?这些描述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并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想象。

以下是一个示例:(1)描述表里的生物:引导学生抓住“极小、精细、复杂”等词语体会表里的生物虽小但构造复杂的特点。

教师随即板书:构造复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作者的想象:引导学生抓住“幻想、推测、想象”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教师随即板书:好奇热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16 表里的生物【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感受科学魅力。

语言运用: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思维能力:能够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对人物进行评价。

审美创造:体会“我”善于思考爱观察的精神,树立科学精神。

【课前解析】关注文体特征:《表里的生物》是冯至的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

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章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一天”“许多天”“以后”“后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在变化。

关注人物形象: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

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注文中插图:文中插图画的是父亲把表盖打开,“我”睁大眼睛兴奋而入神地看着面前表里的美丽而神秘的世界,也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好奇。

关注文章结尾:文章结尾处,“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这样的话”指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回想自己是否也说过类似的话。

为什么不说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关注字词:“脆”字要提示右边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4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1. 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感受人物形象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总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我”探究和思考的过程。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几件趣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童年时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童年的几件趣事,体会作者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圈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喜好?你们小时候最喜欢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课文中讲了哪些童年的趣事?这些趣事与钟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小时候对钟表有哪些“天真”的想法?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童真童趣。

2.指名朗读“我”与父亲的对话部分,思考:“我”与父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父爱和家庭的温暖。

3.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感受家庭的美好。

4.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与童年生活有关的成语、名句或古诗文等。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童年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自由背诵其他与童年生活有关的诗句或文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作文修改过程中常使用的修改符号。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3、提高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教学要求】①首先根据要求写习作。

②根据所写的内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习作修改。

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小组交流修改习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给出习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要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从下面几种情况中任选一种,用一段话说说"客人来我家"。

重点要把你或你的家人是怎样做的说具体,说清楚。

语句要通顺,连贯。

1、长辈如爷爷,奶奶,叔叔等来我家做客。

2、小伙伴来我家做客。

3、有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

二、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进行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掌握修改符号的基础上,应该如何结合内容进行修改。

四、请同学结合老师的讲解,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修改。

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五、全班共同讨论,交流。

六、板块教学提示:《珍惜时间》这一板块包括两篇课文和一次表达练习。

《长歌行》节选自我国古代汉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

《长歌行》的"行"逝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诫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进而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并通过资料的收集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诗作的感染与激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16.表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

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

(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六年级下册 语文表里的生物 教案

六年级下册 语文表里的生物 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生物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表里的生物》,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表里的生物》。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观察身边的生物,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生物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眼中的生物”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3. 拓展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活力。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16 表里的生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明白“我”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小时候,“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会发声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住在里面的话。

2.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初步感知,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孩子。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在作者看来,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

那么,表里真的有生物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些问题。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读第1—2自然段,了解“我”的“疑问”及产生原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明“我”幼稚的认知的句子。

明确: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预设:从第1自然段第三、四句话可以看出“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理有据的。

作者具体列举了“活的生物”(鸟——叫、狗——吠、蝉——叫、虫——唱歌)和“死的东西”(钟——老人在敲、三弦——盲人在弹)发出声音这一系列的事实来证实自己的论断。

(3)引导学生体会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作用。

(4)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父亲的表为什么会引发“我”的猜想。

预设:正是由于“我”坚信死的东西不会自己走动,更不会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所以当“我”发现父亲的表“会自己走动”,而且还会发出“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的声音时,自然会引起“我”的猜测。

2.读第3—9自然段,体会“我”的心理。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了解“我”的猜想的具体内容,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统编版小学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1.教材分析1.1《表里的生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通过不同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的思考方式、执着精神以及他们所秉持的科学态度。

1.2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为何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好奇,并相信表里有个小生物。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和探索过程,展现了一个充满好奇、善于思考的孩子形象。

文中的描写细致入微,如“我”对表里声音的猜测、想象,以及对父亲不准“我”动表后的疑惑等情节,既富有童趣,又体现了探索科学的萌芽。

例如,“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

”这一段通过列举多种生物发出的声音,表现了“我”基于生活经验的初步认知,为下文对表里生物的好奇埋下伏笔。

2.学情分析2.1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

他们对于科学知识也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并且充满好奇心,对探索未知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2.2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所蕴含的复杂的心理描写以及科学探索精神的深入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

例如,“我”在探索表里生物过程中的思维转变和不断深入的好奇心理,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才能体会。

同时,学生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中“我”的探索行为方面,可能需要教师的启发。

3.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目标3.1.1学生能够正确读写“脆、拦”等生字,理解并掌握“清脆、拦住”等词语。

3.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2过程与方法目标3.2.1通过对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的分析,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2.2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文中“我”的探索过程中学习科学思考的方法。

六年级语文下《表里的生物》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难点: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阅读文本,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表里的生物》。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你曾经见过什么样的生物居住在表里呢?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你们所描述的生物居住的表,都只是表的外壳,不是真正的表里的生物。

那么,课文中所描述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四)品味语言,感悟表达方法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也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16表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8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院教学重难点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脆、拦、玻、璃、怖、蟋、蟀”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恶”是上下结构的字。

2.朗读指导本课朗读时侧重于指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朗读教学应当注意读出对话时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通过默读快速地把握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3.理解运用按照“整体感知一局部研读一整体把握”的步骤进行教学。

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学习。

学完本课,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描写手法写作文,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机械手表。

a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脆、拦”等8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A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自学字词1.激趣导入,读题设问。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请描述一下。

①学生发言交流。

②教师播放一组自然界中生物发出的声音。

(如牛、百灵鸟、鸭子、鹦鹉等动物的叫声)(2)讨论:除了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没有能发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东西?(如雷、海浪、风等)(3)(出示旧式机械手表)这块手表能够发出声音,里面有生物吗?(4)板书课题。

2.自读课文,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这个概念,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2.学习使用“表里”这个词语,理解其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3.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
1.生物的特点及分类;
2.“表里”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生物的表里之分;
2.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引入生物知识:小动物、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2.导入“表里”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表里?在生物学中,‘表里’有什么含义?”
讲解环节
1.讲解生物的特点及分类:从形态、生命活动、生境等方面进行讲解;
2.讲解“表里”概念:生物的内部和外部都有表里之分,比如鱼的鳞片、人的皮肤、狗的毛发等。

实践环节
1.观察生物的表里:让学生观察鱼类、昆虫、植物等生物,感受他们内部和外部的不同;
2.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设计一个“表里”主题的海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练习环节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表里”方面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2.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生物有关的话题,写一篇文章。

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的特点、分类和“表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同时也鼓励他们思考与交流,使学习更加活跃和生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16.表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

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

(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汇编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汇编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汇编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加强学生的语文词汇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表里的生物》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

讨论课文中的生物知识和科学思维。

创作与课文相关的写作活动。

第二章:课前准备2.1 教师准备阅读并熟悉课文《表里的生物》。

准备相关的生物知识资料和图片。

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讨论。

2.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收集与生物相关的资料和知识。

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方法3.1 导入引入话题:介绍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

展示相关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表里的生物》。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分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

3.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和情节。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提供相关的生物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4 创作活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与生物相关的短文或绘画作品。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创作作品。

对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估。

4.2 反馈与改进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延伸活动学生进行课外的生物观察和研究。

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实验,探究生物的特性。

5.2 拓展活动学生参观生物博物馆或进行户外生物考察。

学生参与生物知识竞赛或科普活动。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表里的生物》原文。

生物知识资料和图片。

写作纸张和绘画材料。

6.2 教学材料学生用书《表里的生物》。

投影仪和投影幕。

录音机和磁带或音频文件。

第七章: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7.1 教学安排确定每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时间和顺序。

六年级下册 语文表里的生物 教案

六年级下册 语文表里的生物 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表里的生物》。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表里的生物》及相关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生物知识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2)通过展示生物知识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表里的生物》。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表达。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通过卡片或黑板,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

5. 讨论与思考(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生物知识是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科学释疑】全自动机械表工作原理技术原理:手表运走能量靠的是发条的弹力提供的,当上满发条时,它的力矩较大,随着手表的运走,发条的发松,它的力矩也逐渐减小。

手表从上紧发条到24小时这段时间,它的力矩输出是平稳的,此时走时也比较精确,误差小。

而超过24小时以后,发条力矩会急骤下降,走时误差增大。

为确保手表走时更准确,所以要每天定时上满发条。

主要特点:全自动机械表不用电池,有些是带手动上发条的,有些不带,但还是有手动上发条的最好。

一般在发条上满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运行30小时左右,看机芯而定。

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以及运动少者最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佩戴者定期给手表手动上弦。

自动机械表在常温下,24小时误差在±45秒者为正常误差。

因自动机械表须靠手臂的摆动而自动上弦,所以每天必须配戴八小时以上,才能确保计时准确。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给下面带点字注上拼音。

【】【】【】【】【】【】【】【】蝎.子狗吠.三弦.蝈蝈.儿葫芦.恐怖.蟋.蟀.二、读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qīng cuì bō li chán míng()()()()三、用“清”字组词,填入句子,让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的鸟鸣,呼吸着()的空气,聆听着()的小溪欢腾跳跃的歌唱,喝一口()的泉水,真是()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精品教案

表里的生物第2课时精品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方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品读思考,交流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的与“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1.通过品读思考,交流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的与“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思考,交流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字词检测。

lán zhù一条湍急的河流()了“蟋蟀野战队”的去路。

夜深了,年轻的qīng cuìhóng liàng队员们听见()的猫头鹰叫声里夹杂着()的狼嚎,感到非常kǒng bùjiāsù()。

队长唱起山歌,给他们壮胆,大家()离开。

预设:拦住清脆洪亮恐怖加速2.过渡:上节课大家读《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时就猜测到作者是一个有好奇心、爱思考的孩子,读过课文后就更坚信了自己的猜测。

(板书:有好奇心爱思考)3.提问:下面这些句子都是对“我”哪方面的描写?出示:(1)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2)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3)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精品教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次加快速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

(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
不让作者动。

(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

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2、指名反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

“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就是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