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政府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的探讨
关于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

关于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思考中文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质量低劣,已经给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也危及到会计学界的权威!如何治理和改善这种现状,已引起国家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业内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法律地位,认为国务院所属的财政部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主体地位是法律赋予的。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由单位内部、社会和政府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
实践证明,这个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本文认为,现阶段仍需继续改进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并就如何改进、完善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运作机制,处理好监督过度与监督不足的矛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政府监督目录一、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法律地位 (3)(一)财政部门 (3)(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3)二、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对象 (4)(一)对社会公众利益有重要影响的单位 (4)(二)国有大中型企业 (4)三、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范围及约束 (5)(一)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的范围 (5)(二)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与约束 (5)四、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运作机制 (6)(一)如何建立政府为主导的会计质量监督体系 (6)(二)完善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运作机制 (6)1.完善监督主体自身运行机制 (6)2.优化监督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 (7)3.强化执法约束机制 (7)4.量化监督考核评价机制 (7)参考文献 (9)关于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国家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85年5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
试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几点思考

现金 流量 表及其
王 强
一
、
现金流量表
报的。这样账簿 的资料得到充分 的利用 , 现金变 动原 因
的信息得 到充分 的揭示 。另外 , 与企业有 密切关 系的部 门与个人投资者 、 银行 、 财税 、 工商 等不仅需要 了解企业 的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的结构情况 与经 营结果 , 更需 要 了解 企业 的偿 还支付 能力 , 了解 企业现金 流人 、 出 流 及净流量信息 。 二、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指标研究 1 . 获利能力分析 获 取现金 的能力是指经 营现金净 流入与投入 资源 的 比值 , 投入 资源 可 以是 销售 收入 、 资产 、 营运资 总 净 金、 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等。 获利分析的指标 , 包括销售 现金 比率 、 全部资产现金 回收率 、 资产现金流量 回报率 、 资本金 现金流量 比率 、 每股 经营现金 净流量 、 旧摊销 折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 1有用性。即真实 的会计信息应 有利 于使用者做
用, 其结果仅造 成各个公 司的会计处 理方法不 同 , 致使 同类报表数据在各个 上市公 司之 间缺乏可 比性 , 而且为
上市公司中的操纵利润行为 留下了很大 的空间。 ( ) 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的原因 1 . 上市公司 自身的内在原 因。目前某些上市公 司正
() 1会计信息披露 的全面性 。即会计信息应全面反 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 , 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也就是说只 经
要对使用者决策有用 的信息都应予 以披露。 () 2 会计 信息披露的适 当性 。 以信息提供方来看 , 要 考虑成本效 益原则 , 能无 限度地披露 ; 不 从信 息使用 者 来看 , 过多地 披露信息 , 反而会使使用者无所适从 , 判断 混乱 , 不便理解 、 掌握和接 受 , 至还会产生误解判断会 甚 计信息披露是否恰 当, 应运用重要性原则。 () 3会计信息披 露的有效性。 首先 , 要易于使用者理 解和掌握 。即信息是否对决策者 的决策有用 , 它决定 了 决策者是否能 了解该信息 。其次 , 披露的会计 信息应 能 满足各种使用者的共同要 求 ,是一种通用 目的信息 , 不 可能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各种具体决策需要 。 2真实性原则 。 . 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所在。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反 映经济事实 , 其
上市公司年度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问题探讨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 管机制 ; 监 上
市公 司; 公司监管 中图分类号:2 文献标识码: F3 A
的公平性 , 能够减少社会获得信 息的总成
( ) 进会计 准则标准化 。 市公司 三 促 上
本, 防止少数人通过非正常渠道取得垄 断 所披 露的会计信 息是根据会 计准 则生成 是执行会计准则的结果。 由于证券市 信 息而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 保证广大股东 的 ,
一
、
上市公司年度 会计 信息披露监管 投 资者做 出购买 、持有 或转让 的投 资决
( 我 国上 市公 司会计信 息披 露规 一)
卫生的监督管理 , 包括对农村卫 生服务质 农村医疗保障崭新的一页。 新型农村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量和农村药品的管理与监督 , 严厉查 处制 医疗试点工作从 2 0 年 开展 以来 ,取得 【] 03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 等部 门建立
售 假 劣 药 品 、 期 失 效 药 品 和 药 价 违 法违 了 比较 明显 的成效 ,0 8年在 全 国基本 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意见 的通知. 过 20
规行为, 使农村医药市场维持 良性循环。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今后还要扩 【 】 2 广东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 障制度取得
国际国内形势, 一步 阐述参与农村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和 受益面 , 进 建 于湖 南省株 洲市 实施 新型农村 合作 医疗 保 险的重要性 。
三 、 语 结
立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发展的长效机制。
的调查 [】新 西部 , 07 8 J. 20..
( 作者单位 : 中南民族 大 学公共 管理 【 】 5 子云. 国务 院研 究新型农 村合作 医疗
及潜在投资者等作 出投资决策时, 能够公 场的快速发展 , 现行会计准则在对会计事 随着股 份制经 济及上 市公司的迅 猛 平的获得真实 、 充分 的信 息, 为他们 进行 项的确 认、 计量等方面出现明显的不确定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探析

王健 卢铁 军 (哈尔滨市太阳岛防汛 管理办 1 . 堤防 公室;. 2黑龙江 年医学 属医院) 省青 会附
摘 要 : 年 来 , 国 上 市 公 司会 计 造 假 事 件 屡 禁 不 止 , 造 假 案 之 后 , 近 我 在 会 用。同时 , 由于 审计委 员会是董事会 的一个下设机构 , 是组成董事会 计 监 管 成 为 防 范 制 止 会 计 造 假 问题 的 重 要 手 段 , 世界 各 国都 加 强 了 会 计 监 管 的二 级 委 员 会 , 此 , 计 委 员 会 职 责 的 有 效 履 行 不仅 取 决 于 审 计 委 因 审 力 度 , 国 也 试 图 从 会 计 监 管 入 手 对 会 计 造 假 进 行 治 理 , 会 计 监 管 的 实 际 我 但
13 本市 场 上 发 生 了一 系 列 会计 造假 事件 , 些 事 国 这 上 市 公 司 外 部 监 管 主 要 依 靠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等 社 会 中 介机 构 以及 件 无 一 不产 生 轰 动 性 的 影 响 。 而我 国也 是 会 计 造假 案 件 频 发 , 国 资 我 新 闻媒体进行的。 目前 , 但 社会性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起到最后 防线 的 本 市 场 的成 长 和 投 资 者 信 心 正经 受着 严 峻 考 验 。 无 疑 问 , 计 信 息 毫 会 监督作用。 我国 目前有些会计师事务 所执 行审计业务时 , 不按独 立审 的 失真 给 经 济 发 展 和 市 场秩 序 带来 巨大 冲 击 ,在 我 国 证 券 市 场 不 断 计准则等执业规范的要求 , 在未 实施必要 的审计程序、 未获取充分的 完善建设 时期 , 这些问题足 以动摇市场公平和效率的基础 、 干扰社会 审 计 证 据 情 况 下 就 确 认 有 关 事 项 ,造 成 审 计 后 的 会计 报表 失真 或者 经 济 的 有 效运 行 。影 响 我 国 证 券 市 场 的进 一步 发展 。 发 表 了不 恰 当 的审 计 意 见 。 且 面 对 上 市 公 司 一 些 重 大 的 关联 交 易、 而 事 实 上 , 着 每 年 监 管 措施 的逐 渐 加 强 , 计 造 假 现 象 并 没 有 得 随 会 或有 事项 、 经 常 性 损 益 项 目等 未 充 分 披 露 的情 况 , 册 会计 师在 审 非 注 到 明显 改 善 ,我 国低 风 险 的法 律 制 度 环境 在很 大程 度 上 导 致 了政 府 计过程 中既不向公 司提 出, 也不在审计 报告 中披露。而且 , 注册 会计 会 计 监 管 的 实 际效 果 不 佳 。 上 市 公 司 内部 , 表投 资者 实施 会 计 监 而 代 师 的违 规 行 为没 有 得 到 有 力 的惩 处 ,在 较 低 的 违 规成 本 和 较 高 的 收 管 的董 事 会和 监 事 会 也 并 未 起 到 应 有 的作 用 ,董事 会 的 国有 股 一 股 益 之 间 , 得 一 些 注 册 会 计 师 和 会计 师 事 务 所 冒 险 出具 虚 假 报 告 。 使 独大、 内部 人 控 制 现 象 严重 阻碍 了 内部 监 管 的 正 常 运 行 , 事 会 作 为 监 2 完 善 我 国上 市 公 司会 计 监 管 措 施 种制度 设计 ,它的监督职能远未发挥出来 ,出现 了严重 的虚化 现 21 加 强 对 政 府 监 管 机 构 的监 督 . 象 , 些问 题 一 直 困 扰着 决 策者 和 研 究 人 员 。 总 之 , 这 有效 的上 市 公 司 随 着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深 化 和 证 券 市 场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政 府 监 管 会计监管可以防止公司操纵会计信息生成 以及披露 ,督促注册会计 机 构 的作 用 越 来 越 重 要 。 防 止 “ 租 ” 为 的 发 生 以及 权 力 的滥 用 , 为 寻 行 师诚信执业 , 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 维护资本市场健康运行。 由于我 必须 对 拥 有 这 种 权 力 的 机 构 加 以监 督 , 证 券 市 场 的广 泛 性 、 险性 从 风 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的特殊性、 会计监管制度的外生性 , 使得会计监 来看 , 也应对这样的机构进 行监 督。 监管机构必须受到法律和制度规 管 不 能 很好 地 发挥 作 用 ,这 可 以从 我 国 近 几年 大量 出现 的上 市 公 司 则 的 约 束 , 必须 依 法 监 管 、 范 监 管 , 止 监 管权 力 的 滥 用 和 监 管 即 规 防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导致 的不 良后果的案例 中得 到印证 人 员 的腐 败 。 由于 监 管 机 构 的违 规 行 为 时 常 未 受 到 应 有 的惩 处 , 们 他 1我国上市公 司会计监管存在的 问题 所 负的责任极其有 限。 因此 , 有必要加强对政府监管机构违规行为惩 11政府 监管失灵 在我国 , . 由于会计信 息监管部 门众 多, 由 也 处力 度 , 其 严 格 依 法 监 管 。 使 于 会 计信 息所 具 有 的经 济 后 果 影 响 ,相 关监 管部 门 纷纷 确 立 自己 的 22 完 善 上 市 公 司 的 自我 监 管 . 会 计 监 管 权 , 相 出 台 非 正 式 的 规 定 , 优 先 确 定 本 部 门 的监 管 权 , 争 以 新《 会计法》 规定各单位 应 当建 立、 健全 本单位 内部会计监督 制 限制 其他 部 门 的争 权 ,而 且 部 门 的 利 益驱 动 使 各部 门在 自身 出 台 规 度。 上市公司也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 内部会计 监督 制度 。 完善的内部 定时不可能主动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协调 。 国的现 实问题是 , 法 会计监督机制对于保证会计信息 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如果 我 立 给予 了政府会计规范 的制定权 ,却没有明确政府会计规范制定低效 缺 少 上市 公 司 内部 会 计 监 管 , 其他 形 式 的监 管 只能 流 于 形 式 , 无 法 将 或 无 效 时应 承 担 的 责任 , 府 的权 力与 责 任 是 不 对 等 的 , 府 会 计 规 保 证 上 市 公 司 会计 信 息 的质 量 。 上 市 公 司 本 应 是 会 计 监 管 的被 监 管 政 政 范 行 为取 向是 单 一 的 ,搭 便 车 的 心理 使 公众 不 愿过 问政 府 的行 为 及 者 , 当上 市 公 司 通 过 监 事 会 、 计 委 员 会 、 但 审 内部 审 计 部 门等 对 自身 其影响 , 而慑于政府 的权 威, 别是在缺 乏民主意识 的情况下 , 使 实施 监 管 时 , 市 公 司 的 内 部 机 构 也 就成 为 了 会计 监 管 的主 体 之 一 。 特 更 上 多 数 人对 规 则 的制 定 产 生 无 能 为 力 的 感 叹 ,对 舆 论 的不 重 视 又 使 公 首 先 , 步 推 行 独 立 董 事 制 度 。 可 在 董 事 会 下 设审 计 委 员会 , 逐 明 众唯一可以利 用的正面武器被搁浅。 确 审计委 员会 的首要职责 是确保 上市公 司如 实编制和 披露会计 信 由 于 国 内 上市 公 司 规 模 的 扩 大 与证 券 市 场 规 范 化 的 进 一 步 发 息, 扩大审计委员会在 内部会计监管方面 的权 利。 从而强化董事会对 展 , 国上 市 公 司会 计 监 管体 系从 无 到 有 , 管 规 范 日渐 完 善 , 是 会计 信 息质 量 的责 任 意 识 。 次 , 范 、 善 监 事 会 机 构 。 我 监 但 其 规 完 由于 监 事 会 会 计 信 息 失真 现 象 却 越 来 越 严 重 。 证监 会对 上 市 公 司信 息 披 露 实 施 多是 由 有 专 业 知 识 、 权 威 的 专 家 组 成 , 是 从 企 业 外 部 进 行 监 督 , 有 又 的监 管 主 要侧 重 于 上 市 过 程 的监 管 。 上市 公 司 监 管 得 到 加 强 , 查 处 被 因 此 监督 的 力 度 很 大 、 有 成 效 。 很 的 上 市 公 司违 规 案 有 明显 增 加 。我 国 会计 监 管部 门不 断 地 完 善 , 会计 23 加 大对 注 册 会 计 师行 业 的建 设 . 信 息 披露 的监 管 和 处罚 制 度 的 建 设 , 建 起 监 管 规 范 的 实 施 机 制 , 构 但 为 了 维 护 注册 会计 师 的 独 立 性 , 充 分 发挥 注 册 会 计 师经 济 警 察 是 对 于严 重 的会 计 信 息 失 真 却 收 效 甚 微 。造 成 政 府 监 管 失灵 的原 因 的监 督职 能 , 该 完 善 注 册 会 计 师的 聘 用 制 。 以在 上 市 公司 中 引入 应 可 有权诸如责不清、 力量 不 强 、 序 不 明 、 法 力 度 不 大 、 程 执 处罚 不严 , 加 主要由独 立董事和 外部 专家董事组成 的审计委 员会 ,由审计委员会 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都不健全 , 法制也不健全等 , 都 来 决定 该 上 市 公 司 主 审 事 务 所 的 聘任 、 付 审 计 费 的 数 额 、 计 工 作 支 审 会造 成 政 府 监 管 失 灵 情 况 的 发 生 。 的程 序 等 重 要 事项 ,以减 少 甚至 杜 绝 公 司 管理 当局 对 注 册 会 计 师施 12 内部 监 管 的 不 利 上 市 公 司 内部 会 计 监 管 主 要 是 由监 事 会 、 . 加压 力的“ 权利来源 ”切 实增强事务所保持独立性 的可能性。同时 , , 审计 委 员会 以及 内部 审 计 部 门 实 施 的 。但 目前 上 市公 司 的 内部 会 计 应加 强 对 上市 公 司 变 更 会计 师事 务所 的监 督 。 国 内事 务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监管过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关键词:监管政府企业制度论文摘要:我国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在证券发展壮大的同时,上市公司不断暴露的会计造假案例频发,对快速发展的证券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目标,针对当前监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目标首先,会计监管的目标是服务和服从于证券市场监管的总体目标。
按照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观点,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是为了实现保护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及降低系统风险三大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应是会计监管所要达成的目标。
其次,会计监管的具体目标是落实到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上,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充分性和公平性。
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所揭示的内容应当和事实相符合、一致。
及时性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当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向公布,说明事件的实质。
充分性要求财务报告应当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公司证券发行和交易有关的各种重要信息,都必须毫无遗漏地予以披露。
公平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是面向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公开和公平披露,而不是面向特定市场人士的选择性披露;各类市场投资者有平等地获取与证券投资有关的一切信息的权利,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作出理性的投资判断,公平地参与交易和竞争。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面临的问题(一)政府监管失灵在我国,由于会计信息监管部门众多,也由于会计信息所具有的后果影响,相关监管部门纷纷确立自己的会计监管权,争相出台非正式的规定,以优先确定本部门的监管权,限制其他部门的争权,而且部门的利益驱动使各部门在自身出台规定时不可能主动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协调。
论会计信息的政府监管

会计信息进行管制 ,以减少会计信息 的经济后果对信息使用
者的影响。
三 、 府 进行 会 计 监 管 的对 策 政
1 . 加强会计执法 , 法律 责任 。我 国《 严肃 会计法》 规定单位
负责人和会计师对 出具 的财务会计报告 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
部 的下属机构 ,证券交易所 的 自我管理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
些企业提供会计资料 的积极性 ,也才能从宏观角度对整个经 济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 。 2 . 针对会计信息 的外在性和会计市场信息不对称 , 政府应 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控 , 提高会 计信 息的质量 , 并使每一个会
计信息的使用者都能平等地获得所需 的会计信息 。会计 信息
3 .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 , 作为会计信息管制主体的政府 认为有必要通过会计规范的制定 对企业 ( 特别是上市公司 ) 的
发挥 。政府监管力量过于强大可能会导致监管权力 的不 当使 用, 将本 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纳入政府控制之 内, 还会导致对 其他监管主体的排斥 ,进而 降低 公众参 与会计监管 的意愿 与 积极性 , 致使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现象同时并存 。我 国企业经 营者 、 个体投 资者 、 债权 人和职工 对会计规 则制定 的参 与积极 性不 高。由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 , 我国实施 的会 导致 计规则属 政府 行为 , 没有经历“ 多重博弈 ” 的过程 , 计规则基 会 本上是政府安排 的, 这会导致会计规则执行困难 。
维普资讯
8 — l 隧 圄 圜 墨 冒
I T环境对会计信 息 系统 内部控制 的影 响
柏 思 萍
企业在I环境下建立 了会计信息系统后 , T 企业会计核 算和 会计管 理的环境发生 了很 大的变化 。
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会计监管改进措施的几点建议

制 管 理 当局 的会 计 数 据 操 纵 行 为 。 即使不具备上述的条件 , 有 着 较 高 质
可靠性 。不管制定 出来 的会计监管法律规范多 么合 理 、 公平 。 但是如果
监 管 者 不 能 自行 履 行 会 计 监 管 的职 责 .就 不 能 有 效 的 防 止 会 计 造 假 事
在 当前 的形势下 ,防止企业利润操纵行 为的第一要务就是加 强会 计准则 的完善工作 , 使会计制度更加优化 。这 是由于在现如今 的公 司,
其 一 般 是 利 用 我 国会 计 准 则 中 的 “ 漏洞 ” 进行 操 纵 利 润 的行 为 。所 以 , 我 们 应 严 格 规 范 企 业 的会 计 核 算 和 信 息披 露 制 度 .尽 最 大 可 能 使 我 国
的会计准则 中可供使用者选择 的程序 和方 法进一步减少 ,另外还要 注
一
、
被 监 管对 象 应信 任 并支 持 会计 监 管
相对 而言 , 证券 市场的会计监 管是 比较完善 的 , 不仅仅政府 部门 、
会 计 师事 务 所 要 实 施 监 督 作 用 ,还 应 当充 分 发 挥新 闻 媒 体 等 各 方 在 监 管 中所 起 的积 极 作 用 。 股 权 分 置 改 革使 股 票 逐 渐 的实 现 了全 流 通 。 证 券
迈 内 克所 言 , 一 个 被 授 于 权 力 的人 , 总 是 面 临着 滥 用 权 力 的诱 惑 , 面 临 着 逾 越 正 义 与道 德 界 限 的诱 惑 。 如 果缺 失 对 于j j 鑫 管 者 的监 管 . 首 先 会 导
完 善 的公 司治 理 制 度 是 高 质 量 的会 计 监 管 制 度 不 可 缺 少 的 ,健 全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旨在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不透明、不完整、不及时等,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1. 信息不透明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如关联交易、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等。
这导致投资者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增加了投资风险。
2. 信息不完整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存在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导致信息不完整。
这使得投资者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信息不及时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会计信息时存在滞后现象,导致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取公司最新财务信息。
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效率。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 法律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部分公司存在违规行为。
2.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职能时,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导致部分公司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四、解决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明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要求,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执行监管职能的力度和手段,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完善的建议

度上的补偿。
具体而言,图f5馆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素质。
(1)加强政治素质的修养。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t}{=界观、人生观在阶级蜘题上的体现。
在现阶段,它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以及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事业所持的皋本态度。
它可以具体表现为个人的市场、政治、品德、政策观念和水平等等方面。
高校图书馆既是我国社会卡义精神文明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直接关系着以什么样的思想教育人、引导人,直接关系着校园的文化晶位、精神境界,直接关系着培养“四有”人才的重大『ⅡJ题。
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和理论学习,要把图书馆的工作同国家建设联系起来,在各项T作中表现出积极、热情、一丝不苟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2)鼓励馆员持续/1i断地进修。
不管馆员的学历层次有多高,始终存在的n4题是知识结构的片面和单一。
读者到图书馆查找的信息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果馆员要对其进行指导,必须要求馆员的知识体系非常全面。
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图书馆员必须认识到,学历教育并不足教育终结,持续地学习和进修才能使图书馆员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3)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在当代,随着知识信息牛产量的极人增长,整个社会的信息昔有极大的增加,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使人陷入信息的汪洋人海之中,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的自.用的信息。
大容量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图书馆员的快速有效的整理和加工,才能转变为读者方便利用的有序信息。
这就要求图书馆员的信息整理工作必须岛效、准确和快速,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
(4)鼓励馆员开展学术研究。
要使先进的现代设备得剑充分的利用,要使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就必须加强图书馆员学术研究。
图书馆应该扭转重服务轻科研的观念,把开展学术研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之中。
根据职称规定相应的科研工作量,建立相应考核制度,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评定职称、评优的主要依据,设立科研奖,同时,合理安排工作,给予一定的学术研究时间。
上市公司会计监管体系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中共 山西省 委党 校学报
Ac a d e mi c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C o mmi t t e e P a a y S c h o o l o f C. P . C
计事务所作为独立审计机构 , 理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职 业道德标准 , 本着诚信原则 , 实事求是地进行审计活
动, 从而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 准确和完整。
导致预算失灵、 成本失控 、 资产流失和会计信息失真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1 9
[ 作者简介 ] 孟丹慧 ( 1 9 8 3 一 ) , 女, 山西文水人 , 山西职业技 术学院教师。
完善 上市公 司内部会计监管机制 , 规 范政 府监管行为 , 制定和 完善相 关法律 法规 , 是强化上 市公 司会计监 管职能 、 切
实做 好 上 市 公 司会 计 监 管 工 作 的 思路 。
[ 关键词 ] 上 市公 司; 会计监管 ; 解决思路
Hale Waihona Puke [ 中图分类号] F 8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1 2 0 3 ( 2 0 1 3 ) 0 1 — 0 0 6 4 — 0 2
然而 , 在 实 际审计 业务 中 , 有些会 计 事务 所 不能 按 照 有 关 审计 准则 , 在无 必 要 的审计 程序 、 无 充分 证据 的
结构 , 强化会计 内控监督功能 , 发挥董事会 、 监事会 职能。 要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并根据公司经营管 理的特点组建审计委员会 ,重点对公 司财务 内部进 行审计 , 及时发现 问题 , 提 出整改性建议。同时要制 定相关的会计 内部监管制度 ,明确管理层和董事会 对各 自 行为应承担的义务 以及本公 司的会计监管工 作 必须遵守 的基本标准 和 日常工作程序 的主要步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监管问题备受关注。
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资产之一,其质量对于公司的经营、投资者的决策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审计监管不力、违规会计行为层出不穷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和改进措施。
1.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存在财务造假、披露不透明等问题。
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夸大利润、虚假披露、隐瞒重要信息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
而且,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一些公司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不当,以及会计准则的灵活运用,导致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受到质疑。
2. 审计监管不力对于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监管部门的力度还不够,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审计机构在审计上市公司时存在质量不高、审计程序不完善等问题,未能对公司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充分的审查,导致部分问题得以长期存在。
3. 违规会计行为层出不穷一些上市公司存在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如随意变更会计政策、隐瞒关键信息、虚报损益等。
这些违规行为给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也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
二、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1. 利益驱动下的缺乏诚信意识一些上市公司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为了应对市场和投资者的需求,可能会采取一些不诚信的手段,虚假披露或者财务造假等。
这背后是公司和管理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缺乏对投资者、对市场、对社会、对整个行业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2. 监管缺位和监管手段滞后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监管手段相对单一,对于一些复杂的会计违规行为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
一些监管部门在监管力度上也存在不足,对审计、会计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相对得以保留。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 完善监管制度和机制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监管,需要从制度和机制上进行完善,注重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完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几点建议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制度的完善

制各个方面提 出的建议 , 以期 为完善上 市公 司会计监管制度提供有益的建议 。
关键词 : 会计监管 ; 上 市公 司 ; 实施 机 制
中图分 类号 : F 2 7 5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标号 : 1 0 0 0 — 8 7 7 2 ( 2 0 1 3 ) 3 3 — 0 1 2 6 — 0 2 在工作 的首位 , 对会 员管理的重点不是 放在“ 管” 上, 而是从 如 何提高会 员的执业质 量和职业道德 的角度 出发 ,加 强后续教 育培训 , 提供 技术支持及 帮助 , 提高执业人 员的职业道德和执
一
作为 内在制度的核心问题 ,诚信建设 是一项长远 的工程 , 需要对会计监管参与各方进行全方位的诚 、 中介 机构 , 还 是政府监 管机构人员 、 社会公众 , 都 要树立诚信理念 , 能够 自觉用诚信 约束 自己的行 为, 营造出“ 诚 信为荣 、 失 信可耻” 的社会氛 围, 并 将诚 信教 育作 为会计监管制 度建设的一项 重要 内容持续长久地坚持下 去。
保 投资者获得做出决策所需的真实完整 的会计信息 , 促 使有限
的社会资源真正流 向具有成长性的企业 。 监管者应该继续贯彻
现代监管理念 ,将监管结果看作一个利益多方 的博弈均衡 , 谋 求 上市公司 、 中介机构及广 大会 计执业者对监管的制度支持和 文化支持 , 提高监管效率。
中的不协调部分 , 尽量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另一方面要检
业水平。
会计监 管制度是 影响提供会 计信息行 为的一种 制度选择 和安排 , 是保 证会计工作 有序运行 的必要手段 , 也是 不断提 高 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 保证 。 会计监管制度 的完善对于上 市公 司
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 但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制度 的完善决不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上市公司财务丑闻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在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同时极大的侵犯了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现状;建议一、总论会计监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其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更具有可靠性以及相关性,从而更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加,部分上市公司为了取得更多的投资而在会计信息动起了手脚,严重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
甚至有的进行会计信息舞弊的公司自身最终也陷入了困境,美国的安然、中国的银广夏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主要从政府监管、社会监管以及公司内部监管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府监管失灵我国关于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方面的规章制度有很多,表面上看制度似乎很健全,但实际上包括税务、财政、审计、证监会以及国资委在内的多个部门有对上市公司进行会计监管的责任。
各部门为了争取会计监管的权力,竞相制定相关的规定,为了本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常常忽略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由此导致了我国会计监管存在多个主体,监管分散的现状。
如:财政部会计司负责对会计准则进行制定,中国证监会负责对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拟定。
《会计法》规定我国主管会计工作的部门是国务院财政部门,《证券法》同时也规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全国证券市场依法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自然也包括在内。
由于《会计法》与《证券法》互相独立,财政部与证监会的监管发生冲突,双方单独制定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准则缺乏协调性。
与此同时,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的问题在这些监管部门中也比较突出,目前,我国在关于监管部门所应承担的责任方面的规章制度还比较缺乏,使得监管效果无从考量,造成监管质量的低下。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在背景介绍中,我们将讨论当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在我们将提出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财务报表披露内容、规范信息披露程序和要求、强化监管和问责机制以及加强信息披露技术支持等建议。
在我们将强调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增强投资者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有望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从而促进市场的稳健发展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关键词】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议、透明度、财务报表、规范、监管、问责、技术支持、制度建设、市场发展、投资者保护、意识。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在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问题日益凸显。
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向公众披露的重要财务信息,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存在疏漏和不透明的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不断扩大,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序和要求,强化监管和问责机制,才能有效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保护意识,实现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传递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主要途径,对于维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透明度和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信息披露不透明的情况,财务报表数据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使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
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序和要求缺乏统一的规范,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存在侥幸心理和违规披露行为,损害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科技信息2008年第28期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一)会计信息披露的虚假性会计信息披露虚假,不具有真实性或可验证性,这是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和危害最大的问题。
会计信息第一位的质量要求就是真实性或可验证性,但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出于公司的信誉、股价、筹资的方便、管理业绩的评价等特殊目的,人为控制公司财务,产生不真实的信息。
造假行为在我国证券市上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对整个社会的资源的配置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使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之一就是它的时效性,如果所呈报的信息缺乏及时性,必然失去它的决策相关性。
在证券市场上,如果公司信息披露滞后、不及时,则无异于为内部交易和操纵市场创造良机。
会计信息披露失去其应有的及时性和公平透明性,使得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目前上市公司中不按法定时间正式披露会计信息的行为时有发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三)会计信息披露随意性强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随意性很强,造成了大量的小道消息和内幕消息。
对公司之间已发生的收购、兼并或重大债务,或投资项目的进度已改变的重大事件,也不及时向社会披露,更有甚者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就擅自决定公布涉及国家经济决策方面的重要信息。
(四)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
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同一项业务通常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供上市公司选用。
这不仅造成各个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也使同类报表数据在各个上市公司之间缺乏可比性,而且特别是为信息操纵行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五)信息披露不充分。
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够充分或者有意遗漏,尤其是对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很不充分。
不少公司疏于充分性规范或流于形式,有些重大事件不予以公告,避重就轻;甚至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利润,隐瞒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对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思考

计 信 息 的 源 头 开 始 。对 上 市 公 司会 计 信 息 披 露 的监 管 , 方 一 面 有 助 于 发 现 和 控 制 制 度 规 范 不 完 善 所 引 发 的 问题 , 造 假 给 者 以行 为 和 心 理 的 约 束 ; 一 方 面 , 以 通 过 在 实 践 中 的 摸 另 可 索 和 总 结 , 断 推 进 会 计 准 则 的 改 进 、 善 和标 准化 , 高 会 不 完 提 计 信 息 披 露质 量 。
分 与 C A 的不 规 范 执 行 有 关 。 P
2监管 法 规 不 完 善 . . 从 我 国 目前 对 会 计 信 息 披 露 违 规 案 件 得 到 查 处 情 况 来
看 , 要 是于 会 计 造 假 而 主 但
受 到 刑 事 制裁 的案 件 仍 然 较 少 。现行 法 规 中 民事 责任 规定 不
、
上 市公 司会 计信 息披 露监 管 的必要 性
1 以 减 少供 需双 方 的信 息 不 对 称 . 可
在 证 券 市 场 上 ,信 息 是 联 系上 市公 司 与 投 资 者 的纽 带 。
上 市 公 司对 会 计 信 息 的公 开 披 露 则 是 股 东 、 在 股 东 、 权 潜 债 人 及 社 会 公 众 等 获得 信 息 的 唯 一 渠 道 。 因 此 , 上 市 公 司 会 对 计 信 息 披 露 监管 , 证 广 大股 东 及 潜 在 投 资 者 等 作 出 投 资 决 保 策 时, 够公平获得真实 、 分的信息 , 能 充 为他 们 进 行 投 资 决 策 提 供 科 学 的 依 据 , 少 供 求 双 方 的 会 计 信 息 不对 称 。 减 2有 利 于 维 护 证券 市 场 正 常 秩 序 并 且 实 现 资 源 有 效配 置 . 证 券 市 场 是资 源 配 置 的重 要 场 所 ,同 时 也 是信 息 的集 散 地 。 效 建 立 规 范 的 会计 信 息 披 露制 度 , 能维 护 证 券市 场 秩 有 才 序 , 证 券 市 场 在 良好 的 秩 序 下运 行 。 使 健全 完善 的会 计信 息 披 露 制 度 有 助于 投 资 者 作 出 购买 、 持有 或 转 让 的投 资 决 策 , 且 并 能 够 引 导社 会 资金 的 投 向 , 现社 会 资源 的有 效 配 置 , 国家 实 为 通 过 证 券市 场 了解 社 会 资源 的配 置 情 况提 供 依 据 。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问题及原 因 () _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2 . 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内容不规范, 缺乏时效性。由于 我国的特殊国情 , 导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 , 上市公司的股
份由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部分构成。大部分上市公司流 通股在整体股份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股份集中程度也不
我国《 企业会计 制度》 规定 : 上市公 司会 计信息披 露应该遵循充分披露原则 ,即所披 露的会计信息应该 揭示所有对利 益相关者 的理解 和决策有用 的信息 , 这 些信息 的内容应该具有可靠性 、 相关性 、 公允性 , 能够 对信息使用者 的决策起 到相应的作用。但我 国上市公
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由政府主导并不断推进我国上 市公司会计监管工作在我 国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新兴资 本市场, 在现有法律体制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下 , 我 国资本市场 尚未形成独立的投资者博弈主体 ,因此应进 步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是指上市
一
公司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政府 、 会计执业 团体、 机构 内会
3 . 会计监管相关 的法律不健全、 不协调 , 会计信息监
管权限与监管力度不足。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所依
据的法律主要有《 会计法》《 、证券法》 《 、公司法》 注册 和《
【 日期1 010—7 收稿 1—51 2
一
3 l一
商业经 济
第 21 0 1年第 6期
S NGY I J No6 2 1 HA EJNG I ..0 1
张
(. 1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
[ 摘
文’ ,张
哈尔滨
墨 , 林
英。
绥化 120 ) 500
103 ; 2 500 . 绥化市审计局 , 黑龙江
浅议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探讨

护 投 资 者 利 益 , 国也 应 借 鉴 成 熟 证券 市 场 的做 法 , 我 把 披 露 时 间 缩 短 到 会 计 年 度 结 束 后 的 3个 月 内 。特 别 是
我 国 的 中 小 板 、 业 板 , 应 学 习 中 国 香 港 、 国 的做 创 更 德 法 , 年 报 信 息 披 露 期 限 上早 于 主板 市 场 。 在
二 、 国 、 加 坡 国 有 控 股 上 市 公 司 会 计 信 息 披 露 德 新
信 息 披 露 的监 管 。
一
、
德 国 、 加 坡 国 有 控 股 上 市 公 司 会 计 信 息 披 露 新
监 管 的 特 点
监 管 经 验对 我 国 的 启 示 1立 足 于 基 本 国情 , 化 政 府 监 管 的 主导 地 位 。 . 强 无 论 是 对 国有 控 股 上 市 公 会计 信 息 披 露 的 监管 , 还 是 对 国有 企 业 各 个 层 面 的监 督 管 理 , 要 从 我 国 的 国 都 情 出 发 , 国 和 新 加 坡 对 国有 控 股 卜市 公 司都 强 调 政 府 德
化 运 作 , 调 要 从 国 际 上 选 拔 一 流 的 人 才 。 市 场 化 的 选 强
监 管 体 系 的 建 设 广 受 关 注 。 我 国 的 资 本 市 场 带 有 浓 重
的中 特色, 闰有 成 分 在 我 国 资本 市 场 的 主 导 地 位 , 这 就 需 要 我 们 对 国 有 控 股 t 市 公 训 提 出 更 高 的 监 管 要 二 求 , 果 不 能 对 这 些 罔有 上 市 公 司 进 行 有 效 管 控 , 有 如 很 i 能 意 味 着 国有 资 产 的流 失 。 我 们 可 以 通 过 借 鉴 外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完善政府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0-03-19T14:47:50.500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建敏新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导读] 会计信息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内在固有的缺陷,它不但遏制并侵蚀着市场自身的运行,而且会给整体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后果会计信息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内在固有的缺陷,它不但遏制并侵蚀着市场自身的运行,而且会给整体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后果。
会计信息市场失灵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需要借助于外力来救助市场的无能,纠正市场失灵。
这一外力就是被经济学家们誉为“有形之手”的政府,由政府实施适度的会计监管可以有效弥补会计市场缺陷。
1.政府监管抑制过度垄断和引入适度竞争
垄断的低效率和竞争的无序不是市场本身所能解决的,保持适度竞争、抑制过度垄断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某些方面通过监管,促使其形成垄断或者维护现有的垄断,并配以必要的措施遏制垄断的低效率;而对某些方面则通过抑制恶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2.政府监管弥补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缺陷
会计信息具有供给上的垄断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性、外部性和分布的不对称性。
这些缺陷不是会计市场自身能够克服的。
这为政府监管提供了必要性基础。
通过政府监管可以抑制会计信息供给的过度垄断以保持适度竞争,弥补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缺陷,降低会计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和外部性。
一、政府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监管存在的问题
尽管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处罚在不断地加强,会计信息监管制度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却不尽如人意。
(一)证监会会计信息监管权限不足
证券市场监管的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趋势,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和发达程度是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
我国要屹立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发展证券市场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之一。
在我国,证监会是对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的部门。
但在实质上,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集中统一监管权在一定程度上既不全面也不协调。
这加剧了监管运行的困难,降低了监管的实际效果,也激化了各监管部门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是以信息披露制度为基础的,而会计信息披露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准确、及时、充分地公开披露有关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披露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最终是为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服务的;会计准则影响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质,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影响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形式。
而我国的证监会仅掌握着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制定权,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却掌握在财政部手中。
这导致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会通过对证券价格的误导而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在缺乏协调性的情况下,证监会的披露准则无法引导和影响财政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可能因面临矛盾性的规定而无所适从。
会计准则制定权的缺失使证监会缺少了引导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致使证监会的集中统一监管是不全面的。
(二)注册会计师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相关的监管法规都规定,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报、招股说明书等财务信息都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鉴定,出示审计报告。
然而,近几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案例中绝大部分都与注册会计师的不规范执业行为有关。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监管体系的效率。
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规范执业的原因有注册会计师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从而无法约束注册会计师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赢得客户和市场而不放弃独立审计准则;职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较低,职业能力不够,事务所整体质量偏低。
二、完善各监管主体权利和责任,发挥监管主体的整体效力
在实现证券市场有效性上,各国政府一般是通过设置一套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其功能的,进而造就并维持着正常的证券市场运行秩序。
(一)加大证监会会计信息监管权限
我国证监会只有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的权限,而没有干涉会计准则制定的权限,这就使得证监会与财政部之间出现矛盾及对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最终使投资者深受其害。
要改变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必然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全面修改、相关监管部门职能的调整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化,实施的难度较大。
可考虑先采用一种过渡形式,即成立独立的国家会计总局和地方会计局,隶属于财政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双重领导,组织和加强会计理论尤其是会计应用理论的研究,解决会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搞好会计人员培训。
一方面使财政部门集中精力,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着重财政经济杠杆的运用和分配政策的研究调整,另一方面使会计摆脱财政的附庸地位,体现出会计的自主性,利于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化。
(二)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这有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但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不高、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发挥作用的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能否发现企业违规,二是能否如实披露企业存在的违规行为。
在一定时期内,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水平是既定的,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的关键就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然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又与会计事务所和审计委托方的力量对比有很大关系,因此,最终审计的独立性决定于市场上的审计需求状况与审计竞争状况。
目前,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明显的买方市场特性,很多会计事务所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不得不低价“揽客”,在审计市场恶性竞争中,在市场集中度很低的情况下,很多注册会计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独立性减弱的现象。
在我国,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市场约束来实现。
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1.对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应该要求披露,而不是限定价格。
“低价揽客”是我国审计市场恶性竞争的表现,政府干预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更多的是使情况更加恶化。
应该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在不低于行业最低标准下,各个会计事务所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价格,并且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审计费用。
2.对审计市场的管理要更多地针对注册会计师,而不只是针对会计事务所。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政府部门只重视对会计事务所的道德和纪律监管而忽视了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规模大的、成熟的事务所由于审计问题而解体,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规模小且操作更不规范的事务所成立。
这不但没有规范审计市场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
3.改善审计市场环境,加大对企业会计违规的查处力度和对责任人的追究、处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