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第1章技术指标 21.1系统功能要求 21.2 系统结构要求21.3电气指标 21.4设计条件 21.5 元器件介绍 31.5.1 数码管 31.5.2 发光二极管 31.5.3 排阻 41.5.4 4511译码器 41.5.5 八位拨号开关 41.5.6 74174芯片 51.5.7 74283芯片 5 第2章整体方案设计 62.1 算法设计 62.2 整体方案72.2.1 预期效果72.2.2 设计内容72.2.3 整体布局92.3整体方案图及原理10 第3章单元电路设计113.1 十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13.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设计113.3 二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23.4 整体电路图143.5 实验实物图143.6 整机元件清单15 第4章测试与调整164.1十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64.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调测164.3二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74.4 整体指标测试174.5 测试数据18 第5章设计小结195.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195.2 问题及解决195.3 心得体会20 附录1:参考文献22 附录2:预习报告附录3:设计图第1章 技术指标1.1 系统功能要求人们在向计算机输送数据时,首先把十进制数变成二—十进制码,即 BCD 码, 运算器将接收到的二一十进制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后才能进行运算。
这种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为“十翻二”运算。
1.2 系统结构要求系统结构方框图如下:系统复位 十进制数输入(0-9共10个数)1.3 电气指标(1)具有十翻二功能。
(2)实现三位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3)能自动显示十进制数及对应的二进制数。
(4)具有手动清零功能。
1.4 设计条件(1)电源条件:直流稳压电源提供+5V 电压。
(2)实验仪器:十翻二运算电路RESET二进制数显示十进制数显示名称备注稳压电源实验室配备万用表一个面包板1块剪刀一把镊子一把导线若干1.5 元器件介绍1.5.1 数码管规定用1 表示数码管a—g线段中的点亮状态,用0表示a—g线段中的熄灭状态。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数字计步器院系:物理与电⽓信息⼯程学院专业:电⽓⼯程及其⾃动化组长:郭天朋学号: 20120604046 组员 1 :吕殿鹏学号: 20120604047 组员 2 :马奔腾学号: 20120604048 组员 3 :马冲学号: 20120601007 组员 4 :刘晓坦学号: 20121401045 指导教师:蔡⽂霞2014年6⽉25⽇电⼦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选题⽬的和意义:⼈们越来越注重⾃⼰的健康,跑步成为⼀种⽅便⽽⼜有效的锻炼⽅式。
但是如何知道⾃⼰跑了多少步,多远的路程?计步器可以帮助⼈们实时掌握锻炼情况。
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步数,通过步数和步幅可计算⾏⾛的路程。
步幅信息可通过⾏⾛固定的距离如20m来计算或是直接输⼊,⾼级的计步器还可以计算⼈体消耗的热量。
本课题的设计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对那些⽼年⼈以及⼀些待复健康的病⼈来说是⼀个⾮常好的辅助医疗设备。
要实现检测步数⾸先要对⼈⾛路的姿态有⼀定了解。
⾏⾛时,脚、腿、腰部,⼿臂都在运动,它们的运动都会产⽣相应的加速度,并且会在某点有⼀个峰值。
从脚的加速度来检测步数是最准确的,但是考虑到携带的不⽅便以及实验室⽔银开关的诸多不便,我们⽤⼀个逻辑开关或者脉冲信号来来代替脚的每⼀次⾛步所引起的振动。
本课设主要是运⽤了逻辑元件74LS161的计数功能,把四个74LS161逻辑元件逐次相联起来,已达到⽤4个数码管显⽰4位有效数字的计步器,并且可以按照⼗进制向⾼位进位。
通过逻辑开关的功能控制整个计步器的计数与暂停。
第⼀个74LS161元件的CP接⼊逻辑开关,输出接⼊第⼆元件的脉冲信号接⼊⼝,依次将四个元件级联。
本设计数字计步器就是按照这个程序来达到进位计数的功能,和计数器的功能相似。
数字计步器在⽇常⽣活中主要运⽤在医疗健⾝等电⼦产品中,如数字跑步器、计步器等诸多相关电⼦设备。
该设计可以合理运⽤到⼤范围的产品设计中,提⾼现代电⼦产品⽔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有着很⼴⼤的发展前景和⽤途。
电路分析课程设计

电路分析课程设计1. 简介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简单电路,学习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加强学生对电路分析理论掌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2. 实验内容2.1 实验一:基本电路元件测量通过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本参数,了解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性质和特点。
同时学习使用多用表或万用表进行电路元件测量。
2.2 实验二:并、串联电路的分析与测量通过搭建并、串联电路,学习电路中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基本关系,熟悉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功率定律的应用。
同时学习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2.3 实验三: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通过构建等效电路,学习戴维南和诺顿等效电路原理及其应用。
掌握使用等效电路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4 实验四:交流电路的分析通过搭建简单的交流电路,了解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功率等重要参数的测量。
学习交流电路中的瞬时值、均方根值、相位差等基本概念。
同时学习使用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电路进行频率选择的原理和应用。
2.5 实验五:运放电路的分析通过搭建基于运放的电路,了解运放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并学习非反相和反相运放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同时学习使用运放进行升压、降压、比较、积分和微分等运算。
3. 实验设备和工具实验中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包括:多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电压稳压器、电流源、电源电池、电路板、电阻、电容、电感、运放芯片等。
4. 实验报告每个实验组应当编写一份实验报告,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
实验报告应当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介绍、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论、报告中所用的所有图表、公式和数据应当清晰、准确、规范地展现,引用的文献应当准确并符合规范。
5. 安全注意事项实验中应当重视电路安全,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特别要注意避免高电压的危险,并关闭电源电池或电源开关以及电路板上的电容或电感等元件,以防电路短路或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语音放大电路、汽车尾灯、可编程放大器)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二O一九年六月三十日一、语音放大电路1、电路图与仿真电路2、电路分析该电路由三个LM324运放和一个LM386运放组成。
LM324系列器件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具有真正的差分输入。
该电路需要三个集成运放,LM324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
LM386是一种音频集成功放,具有自身功耗低、更新内链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
电路最后通过一个LM386输出,实现语音放大的功能。
3、仿真结果蓝色波形为输入波形,红色波形为输出波形。
输入一个vpp为20mv的正弦波,输出一个vpp约为2.099v的正弦波,电路放大倍数大约为104.95倍。
因此仿真电路用的LM1877而不是LM386,仿真结果可能守到影响(输出波形略有失真)。
4、实际测试测得波形有失真,可能是因为噪声干扰,也可能是因为焊接的时候连线有错误或焊接不到位。
焊接实物:正面背面正面布局较为合理,但焊接时飞线较多,既给焊接带来一定难度,也不易检查,布局更合理的话可以减少飞线。
一、汽车尾灯1、电路图与仿真电路+5V2、电路分析该电路由七个芯片组成,分别是74LS08(2个)(与门)、74LS138(译码器)、74LS86(异或门)、74LS76(JK触发器)、74LS10(三输入与非门)、74LS04(非门)。
该电路用到的芯片都是十分基本的芯片,电路虽然用到的芯片较多,但结构其实十分简单,连线也很方便。
通过JK触发器和两路开关控制译码器的输入端,从而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根据两路开关有四种可能,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况也有四种。
3、仿真结果两个开关均断开,六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流水灯。
闭合S2,断开S1,左边三个发光二极管不亮,右边三个二极管构成流水灯。
闭合S1,断开S2,右边三个发光二极管不亮,左边三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流水灯。
两开关均闭合,六个发光二极管都不亮。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 (3)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 (3)2、触摸式防盗报警器原理图及仿真结果分析 (4)3、安装调试方法和调试过程 (9)4、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四、设计总结及心得体会 (9)、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X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及要求1.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2.画出总体电路图;3.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4.调试电路;5.电路性能指标测试;6.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1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案论证此次触摸式报警器总体的电路设计如下图:图1 整体电路图电路基本工作为:当人体触摸电容的二脚时,IC1555的2脚得到一个低于一个1/3Vcc触发信号,3脚输出一个高电平,同时VT截止,电路进入暂稳态,定时开始工作。
IC2555的第4脚清零端由初始的低电平翻转到高电平,多谐振荡器开始工作,蜂鸣器因此作响。
555定时器集成时基电路又称为集成定时器或555电路,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
它是一种产生时间延迟和多种脉冲信号的电路,由于内部电压标准使用了三个5k的电阻,故取名555电路。
电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一 题目要求与方案论证1.(设计题目)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1.1题目要求设计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
要求通带边界频率f C =1500Hz ,通带最大衰减3dB,阻带边界频率Hz f s 9000 ,阻带最小衰减30dB ;通带内电压放大倍数A 0=1。
分析电路工作原理,设计电路图,列出电路的传递函数,正确选择电路中的参数。
1.1.2 方案论证(1):对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时, 常常会遇到有用信号叠加上无用噪声的问题, 这些噪声有的是与信号同时产生的, 有的是传输过程中混入的。
因此, 从接收的信号中消除或减弱干扰噪声, 就成为信号传输与处理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根据有用信号与噪声的不同特性, 消除或减弱噪声,提取有用信号的过程称为滤波, 实现滤波功能的系统称为滤波器。
滤波器分为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两种:① 无源滤波器:由电感L 、电容C 及电阻R 等无源元件组成 ② 有源滤波器: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 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从功能来上有源滤波器分为: 低通滤波器(LPF )、高通滤波器(HPF )、 带通滤波器(BPF )、带阻滤波器(BEF )、 全通滤波器(APF )。
其中前四种滤波器间互有联系,LPF 与HPF 间互为对偶关系。
当LPF 的通带截止频率高于HPF 的通带截止频率时,将LPF 与HPF 相串联,就构成了BPF ,而LPF 与HPF 并联,就构成BEF 。
在实用电子电路中,还可能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型式的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通带电压放大倍数AVP 、通带截止频率fP 及阻尼系数Q 等。
工作原理:二阶有源滤波器是一种信号检测及传递系统中常用的基本电路, 也是高阶虑波器的基本组成单元。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第1章技术指标 21.1系统功能要求 21.2 系统结构要求21.3电气指标 21.4设计条件 21.5 元器件介绍 31.5.1 数码管 31.5.2 发光二极管 31.5.3 排阻 41.5.4 4511译码器 41.5.5 八位拨号开关 41.5.6 74174芯片 51.5.7 74283芯片 5 第2章整体方案设计 62.1 算法设计 62.2 整体方案72.2.1 预期效果72.2.2 设计内容72.2.3 整体布局92.3整体方案图及原理10 第3章单元电路设计113.1 十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13.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设计113.3 二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23.4 整体电路图143.5 实验实物图143.6 整机元件清单15 第4章测试与调整164.1十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64.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调测164.3二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74.4 整体指标测试174.5 测试数据18 第5章设计小结195.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195.2 问题及解决195.3 心得体会20 附录1:参考文献22 附录2:预习报告附录3:设计图第1章 技术指标1.1 系统功能要求人们在向计算机输送数据时,首先把十进制数变成二—十进制码,即 BCD 码, 运算器将接收到的二一十进制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后才能进行运算。
这种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为“十翻二”运算。
1.2 系统结构要求系统结构方框图如下:系统复位 十进制数输入(0-9共10个数)1.3 电气指标(1)具有十翻二功能。
(2)实现三位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3)能自动显示十进制数及对应的二进制数。
(4)具有手动清零功能。
1.4 设计条件(1)电源条件:直流稳压电源提供+5V 电压。
(2)实验仪器:十翻二运算电路RESET二进制数显示十进制数显示名称备注稳压电源实验室配备万用表一个面包板1块剪刀一把镊子一把导线若干1.5 元器件介绍1.5.1 数码管规定用1 表示数码管a—g线段中的点亮状态,用0表示a—g线段中的熄灭状态。
电路原理实验课程设计

电路原理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路基本元件的作用、符号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习并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利用其分析简单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 能够设计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进行实验操作,并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电路现象,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路原理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实验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已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对电路原理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探索电路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基本元件的作用、符号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电路元件及其符号》2. 电路连接方式: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连接方式及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电路的连接方式》3. 欧姆定律:阐述欧姆定律的定义、应用及其在分析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欧姆定律》4. 实验操作: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设计并搭建串联和并联电路,观察电路现象。
教材章节:实验部分《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及《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研究》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讨电路参数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两级晶体放大电路及二阶低通滤波器
院 专 学
系 业 号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一、 题目的要求和意义 题目要求: 1、设计一个两级晶体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幅度 ≥20mv, 频率为 1KHz,电源 电压+5V,实验设计效果为:电压增益 Au ≥50, 输入电阻 Ri ≥2KΩ,输出电阻 Ro ≤50Ω。 2、设计一个二介低通滤波器,电源电压±5V,实验设计效果为:滤波器的截 止频率 fH ≤100HZ;通带电压增益 Au ≥ 1。 (选) 题目意义: 本课程意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图标和文献资料的自 学能力,通过思考,深入专研相关问题,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能力。给学 生一个动手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来更加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 学态度,使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全局观点。 二、 方案的论证和设计 题目 1: 输入信号加到前级的输入端,经过前级放大后加到后级的输入端,再经后级放大。 在两级放大器中,放大器的输入端事实上就是前级的输入端,前级的输出也就是后级 的输入,后级的输出也就是两级放大的输出;前级是后级的信号源,后级是前级的负 载。因此,两极放大的线性电压放大倍数就等于前后两级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器的 输入电阻就是前级的输入电阻;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就是后级的输出电阻。 2)原理图:
4
低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的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晶体放大电路和低通滤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七、
参考文献(四号宋字,粗体)
廖惜春,项华珍,俆秀平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2 版,77&168-171
5
3
低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与电路中的旁路电容有关。 题目 2: 低通滤波器原理: 有源低通滤波电路基本概念: 滤波电路的作用就是允许某段 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阻止或削弱其他频率范围的信号。有源滤波电路由电阻、 电容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 又称为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能 够在滤波的同时还能 对信号起放大作用, 这是无源滤波无法做到的。根据滤波电路通过或者 阻止信号频率 范围不同,可将滤波电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河带阻电路。本文讨论的是有源低通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研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能够通过低频信号,抑制或衰减高频 信号。 设计原理图:
输出信号峰峰值 0.522
理论上计算: 第一级为分压偏置式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由公式: UB=RB2*UCC/(RB1+RB2) Ic=IE=(UB-UE)/RE 可得 rbe=200+(1+β )*26/IEΩ 由微变等效电路图可得: Au1=-β (RL//RC)/(rbe1+(1+β )Rc) 可计算出电压放大倍AU=65 输入电阻 Ri=2.88kΩ 输出电阻 Ro=45Ω 依照上表数据,进行数据计算: Au=Uo/Ui=1650/22=75 用万用表测得β =98 rbe1=【200+(1+β ) 】26/IE1=1.48KΩ , rbe2=【200+(1+β ) 】26/IE2=2.1KΩ 所以,Ri=Rb11//Rb12//【rbe1+(1+β )Re’ 】 ≈3.3 KΩ Ro=Re2//(Re1+rbe2)/(1+β )≈42Ω 6) 结论与分析: 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大,大于 2 KΩ ,输出电阻很小,小 于 50 , 电压增益大于 50。故该电路达标。 有图表 2,可知当频率由 10Hz 变化到 1MHz 过程,信号在 100Hz 到 100kHz 基本保持不变,当信号过于小时或过大时才变化较大,这
2
低频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元件清单: 电容 1 (2 个) 22uf 100uf 47kΩ 12 k Ω 录: 输入信号峰峰值(Mv) 输出信号峰峰值(V) 频率(Hz) (V) 10 100 1.65 22 1.65 1k 1.65 10k 1.63 3.6 k Ω 15 Ω 470 Ω 100 k Ω 2.2 k Ω 9013 数 据记 电容 2 电阻 1 电阻 2 电阻 3 电阻 4 电阻 5 电阻 6 电阻 7 运放(2 个)
元件清单: 元件名 参数 个数 电容 4.7uf 2 电阻 12kΩ 1 电阻 10kΩ 1 电阻 1KΩ 2 运放 LM324 1
这个设计因为学生对相应知识掌握得不够到位,所以没能完成。
六、 课程设计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自我查阅资料,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 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 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路的理论知识,锻炼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