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泰山日出
泰山也在运动 变化之中。100 万年以来,它已 经长高了几百米。
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的哲学范畴。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 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 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 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 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 起直到思维。”
产生于生产和科学不发达的时代, 缺乏科学性
中国古代的“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木胜土,土胜水” 。




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2、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把原子理解为 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克服了直观性和朴素性
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又 是方法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
第一性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 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关于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的哲学学说
混淆哲学的物质范畴 与具体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局限性
机械性
人是机器



关节

心脏

神经
齿轮 发条 游丝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

[实用参考]2018考研《马原》总结

[实用参考]2018考研《马原》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绪论课前索引学习指导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内容是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可概括为六个字:历史、含义、方法。

即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难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学习方法本章是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跨度大,涉及知识点多,全面理解有一定难度。

建议学习中要注意掌握总体的知识结构,不要被过多的知识点所困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必要的知识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简言之,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和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

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法国、德国也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空前增长;另一方面,又导致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盾的尖锐化。

具体表现为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明确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口号。

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P2(一)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马克思主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及其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其他记忆点:1、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0(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鲜明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要点整合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要点整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要点1、简述马克思主义得内涵、鲜明特征及当代价值答:马克思主义得内涵:①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得科学理论体系②就是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得学说,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得学说③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得学说④就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得行动指南。

P2马克思主义得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与发展性P10马克思主义得当代价值:①观察当代世界变化得认识工具②指引当代中国发展得行动指南③引领人类社会进步得科学真理④自觉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P132、哲学得基本问题及其内涵P20答:哲学得基本问题:存在与思维得关系问题又称物质与精神得关系问题哲学得内涵: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得世界观,就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得全面而深刻得思考。

3、简述意识能动作用得主要表现P26答:①意识活动具有目得性与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得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得行为与生理活动得作用4、简述联系与发展得基本环节P33答:联系与发展得基本环节就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得实质与核心P37答: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通联系得根本内容与变化发展得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得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得中心线索,也就是理解这些规律与范畴得“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得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6、简述量变质变规律P40答:①量变就是质变得必要准备②质变就是量变得必然结果③量变与质变就是相互渗透得7、简述辩证否定观得基本内容P41及其现实意义P42答:辩证否定观得基本内容:①否定就是事物得自我否定,就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结果②否定就是事物发展得环节,就是旧事物向新事物得转变,就是从旧质到新质得飞跃③否定就是新旧事物联系得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就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得④辩证否定得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20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社会根源。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

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2018版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2018版

马原理知识点总结2018版一、资本主义原理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核心原理包括市场经济、私有财产和自由交换。

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通过供求关系自由形成。

市场经济体制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通过竞争和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的发展。

2. 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石。

私有财产权保障了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的财产享有自由支配权,激发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私有财产权的确立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本的积累,也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自由交换自由交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交易方式。

在自由交换中,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与他人进行自由的商品交换。

自由交换使得资源和商品在市场中流通,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的实现。

二、社会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有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核心原理包括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1. 公有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特征。

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所有制,国家或集体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和运作。

公有制的实行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福利。

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经济形态。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通过计划规定经济目标和资源配置,实现对经济的统一管理和调控。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旨在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 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是根据个体在生产和工作中的付出程度来确定其收入和福利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和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能够鼓励努力工作和创造,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划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划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划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2.哲学的的基本问题和思考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存在和思维何者为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和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体现在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③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5.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①从实际出发是前提②实践是基本途径③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6.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第零章: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1.1拾遗1.1.1马克思主义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1.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1.1.3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1.1.4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1.5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2.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1.2.2是广义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1.2.3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1.2.4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1.2.5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2.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2.2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2.3实践性: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2.4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2.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3.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3.1.1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3.1.2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眼光;3.1.3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3.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3.2.1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3.2.2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3.2.3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3.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3.3.1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3.3.2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2018版)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导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开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开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开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开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整理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是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世界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开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开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分别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开展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又什么作用: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开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开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开展的历史事实;“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终究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目录导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所有制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记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和发展阶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 .高等教育出版社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8 .高等教育出版社知识总结

导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3.马克思组成部分?4.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

7.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

8.马克思基本原理具有什么特性?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10.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1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和工作方法。

1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1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工业革命{第一:社会两极分化;第二: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英国: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

1836年和1847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6年英国爆发了长达十余年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都参加了工人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论文表明他们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一)科学性(二)革命性(三)实践性(四)人民性(五)发展性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社会根源:两极分化和经济危机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体系4..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2)指引中国当代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5.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科学的方法: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三,自觉将马克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的反作用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的活动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8、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9.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1)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2)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4)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基础知识点集萃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基础知识点集萃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基础知识点集萃(2018年版)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4.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0)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6.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P17)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根本属性是运动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P24)4.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P30)5.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容;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轨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就事物才能相信事物转变。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空间) 往古今来曰宙(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一个数量、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三维空间是唯一真实的空间。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的哲学范畴。 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
生位置的变化。 二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
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意识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 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 着决定性作用。
劳动奠定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是反对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实践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求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必然与 偶然、可能与现实 四种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 历史相统一

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P2(一)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马克思主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及其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其他记忆点:1、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0(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鲜明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存在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①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含义和特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独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5.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6.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7.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8.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9.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原元,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论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0.发展与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或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体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P2(一)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马克思主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及其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其他记忆点:1、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0(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鲜明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革命性是根本的。

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各个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的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19(一)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P21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型、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4、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P23(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P25 P28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P25-27(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P30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联系的内涵和特点P3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度。

联系的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4.联系具有条件性。

(二)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三)发展的实质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2)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四)发展与过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五)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是一对广泛使用的辩证法范畴。

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

2、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3)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4、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1)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

(2)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5、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6、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1)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2)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2、它是贯穿各个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2)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

(3)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九)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1)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