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及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对应专题一二)客观题及答案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对应专题一二)客观题及答案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对应专题一二)客观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

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C3.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D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

A.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C.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D.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A5.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人类文明成果的最新发展A6.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C.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D.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C7.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C.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世价值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A8.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

1.2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对应专题三四)客观题及答案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对应专题三四)客观题及答案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对应专题三四)客观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2.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C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B4.《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

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

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B5.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

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A6.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着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 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哲学是()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 物质范畴B. 实践范畴C. 运动范畴D. 意识范畴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A. 唯理论和经验论B. 唯物论和唯心论.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 世界观和方法论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8.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9.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 .普遍性B .特殊性C .斗争性D .客观性10.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12.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13.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A .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B .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 .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A.激变论B.循环论C.庸俗进化论D.庸俗唯物论15.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 .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6.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课后习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 年新版)课后习题答案〇绪论0.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p2-4,10-1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开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包含着其他许多知识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

特征:①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②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③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④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⑤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0.2.为什么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第一,马克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

马克思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 为了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付出了很多。

马克思在伦敦的时候,经济上很困顿,没钱买面包,没钱付房租,不得不靠典当衣物和家具来维持生活。

2018马原课本课后答案

2018马原课本课后答案

2018年马原课本课后答案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原理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指什么?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即公有制和非公有制。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形态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标是消灭剥削制度和阶级,实现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内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

5.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人为本,全面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形态。

第三章:继续革命的理论探索1.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香港、澳门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长期保持繁荣稳定。

2.什么是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下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

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4)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

2018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18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学习这门课程,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及指导个人的成长和实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第一章,我们探讨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

这一观点让我们明白,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产生离不开物质,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但这种能动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既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既有内部联系,也有外部联系。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这一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二章,我们学习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人们通过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然后经过思维的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而且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在于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而相对性则是指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性和近似性。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答案为B(P绪论39)2.【解析】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案为C(P48)3.【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答案为A(P63)4.【解析】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强调的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答案为A(P68)5.【解析】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之间的关系。

答案为D(P74)6.【解析】由于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所以实现意识能动作用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答案为B(P94)7.【解析】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答案为A(P101)8.【解析】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认识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答案为D(P103)9.【解析】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案为A(P119)10.【解析】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对矛盾。

答案为C(P133)11.【解析】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答案为A(P151)12.【解析】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选择题以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选择题以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导论(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 )A.马克思和恩格斯B.马克思和列宁C.恩格斯D.马克思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 B )A. 《资本论》的发表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 《哲学的贫困》的发表D.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3、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D )A.列宁B.爱因斯坦C.达尔文D.马克思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C )A . 18世纪40年代B. 18世纪70年代C. 19世纪40年代D. 19世纪70年代5、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 )A.国际工人协会B.正义者联盟C.共产主义者同盟D.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19世纪30-40年代( BCD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巴黎公社B.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英国宪章运动D.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BC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CD )A.细胞学说B.古希腊哲学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生物进化论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ABCD )A.科学性B.发展性C.人民性D. 实践性7、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有(ABCD )A.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C.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D.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

1.2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思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A)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B)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C)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A)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可知性 B主观性 C物质性 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018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基本原理概论资料汇编及配套全套试题和答案

2018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基本原理概论资料汇编及配套全套试题和答案

2018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基本原理概论资料汇编及配套全套试题和答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思考题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两个转变的?1.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产生是以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大生产为物质前提,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越来越尖锐起来。

(3)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组织建立、壮大,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2.自然科学基础是:19世界,地质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批说明自然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并发展起来。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沉重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全面、深刻揭示世界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3.思想条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李嘉图、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利润、地租、利息、分工理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傅利叶、圣西门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尖锐的批判,明确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未来的理想社会所代替);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思想(梯里叶、基佐用阶级分析法和阶级斗争)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4.思想转变历程:(1)1835—1841年的大学生时期,参加青年黑格尔派,这是其思想的起点;(2)1841—1843年,《莱茵报》时期,认识到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3)1843—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类社会发展达到了初步的唯物主义认识,明显地转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研究,初步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了论证,实现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2018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18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学科,它为我们理解世界、认识社会和塑造自身的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 20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后答案完整版。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意味着物质具有独立性和可知性,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了物质生活领域,社会变革实践形成了社会政治领域,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形成了精神文化领域。

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而这些矛盾的解决依赖于实践。

3、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此外,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才能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8)--第一章全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8)--第一章全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无产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A 10.D1 1.D 12.D 13.A 14.A 15. C 16.D 17.B 18.A 19.D20.B 21.A 22.D 23.C 24.A 25.B 26.B 27.D 28.B 29.D 30.B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 3.BC 4.CD 5.ABC 6.ABCD 7.BCD 8.AB9.ABD 10.AB 1 1.ABC 12.ABCD 13.CD 14.AD 15.CD16.ACD 17.ABC 18.ABCD 19.ABC 20.BD三、名词解释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范围或幅度3、物质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5、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6、联系是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7、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8、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9、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10、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四、辨析题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含答案(1)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含答案(1)

2018 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5、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发现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6、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7、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8、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 宿命论观点B. 唯意志论观点C. 机械唯物论观点D. 朴素唯物论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阶级性10、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D.相对主义1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1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14、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03709)全国2018年4月-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03709)全国2018年4月-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A.主观条件 B.客观条件 C.理论基础 D.理论前提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A.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 D.崇高的社会理想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晃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4。

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物质活动,强调的是A.实践具有客观性 B.实践具有主观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历史性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问的关系6.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活动A.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C.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7.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能动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 客观性8.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这句话强调的是 A.认识过程中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B.认识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C.认识过程中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一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C.一切从理论出发 D.一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10.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11.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承认历史发展的选择性,这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 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版》练习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版》练习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导论A红色\B绿色\C蓝色\D橙色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继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3、19世纪30-40年代,一系列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中标志性的工人运动有: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7、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的理论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8、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9、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11、《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著作。

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有哪些: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13、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观察当代世界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1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和科学方法: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问答题1.何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5.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6.试述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及其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及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A.19世纪四十年代B. 19世纪五十年代C. 19世纪六十年代D. 19世纪七十年代A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说明了()A.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B.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D.一切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B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起义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B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C5、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 )A.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B.只见区别不见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C.变化发展的观点D.普通联系的观点A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A7、“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A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客观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发挥B.集体主义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A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B10、“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是( )A.神秘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11、下列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A.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将欲取之,必先予之C1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B13、“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14、“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A1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朴素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B.辩证的唯心主义和历史的唯心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C16、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规律的能动作用A1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B18、“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C19、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C.结构性 D.可分性A20、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D21、运动是物质的( )A.发展过程 B.活动方式C.转化形式 D.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2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D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B24、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25、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B.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的C2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C27、《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表明(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量变高于质变C.质变优于量变 D.质变和量变互相渗透A2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29、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C.社会实践D.必要地物质手段和条件C3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C3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32、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A3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坚持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二、多选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BCD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BCD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ABC4、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AB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ABC6、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CD7、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下列两个方面()A、思维和存在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C、人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D8、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有()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AD9、“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C、急躁冒进的表现D、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C10、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复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ABD1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A、感性认识的产物B、理性认识的产物C、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社会性劳动的产物CD12、下列成语和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按图索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AC13、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A、三思而后行B、饥不择食C、眉头一皱计上心头D、趋利避害的本能AC14、下列说法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ABCD1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运动是物质的必然结果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内容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D16、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B、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C、事物的空间位置未变D、一事物还未能转化为他事物BCD17、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A、担当者B、形式C、主体D、基本属性AC18、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A、主观形式B、根本属性C、主体D、存在方式B D19、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A、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B、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C、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D、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ABC20、从意识产生的生理机制和本质看,()A、意识是人脑的反射活动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人脑是意识的来源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ABD21、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ACD2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C、运动是物质位置的移动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BD23、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机能B、人脑的生理过程C、“绝对观念”的产物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D2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ABC25、“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CD26、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A、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B、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C、是同唯心主义、二元论的根本区别D、是对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扬弃ABCD27、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ABCD28、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ABD2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A、反映客观世界B、创造物质世界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D、创造理论体系ACD30、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是指()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B、绝对不动C、排斥运动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AD31、下列哪些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道生万物B、理在气先C、上帝创造了世界D、物质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ABCD3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BC3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