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1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1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绝密★启用前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C2.B3.B4.A5.D6.B7.D8.B9.A10.B 11.B12.C13.B14.C15.C 16.A17.D18.C19.B20.A 21.B22.D23.A24.C25.A 26.D27.A28.D29.A3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B C D E32.A B C D33.A B D E34.A B E35.A B C D 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1分)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1分)37.一条鞭法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

(1分)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简化征收手续。

(1分)38.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1分)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1分)39.社日是古代调解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

(1分)是以社神祭祀为中心内容的节日,是民众的假日。

(1分)40.平仄古代汉语语音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诗歌节奏中“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声字。

(1分)平仄相间和各个声调不同的音高变化,可以形成节奏的变化,构成一种声律的美。

(1分)中国文化概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3页)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我国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的作用。

①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2022年中国文化概论年月自考试题整合答案

2022年中国文化概论年月自考试题整合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年月自考试题整合答案?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与英文Culture对译旳汉语是(C)A.文学B.文章C.文化D.精神文明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A) 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3.越是初期,人类文化旳发明越是受制于它旳(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A)A.温带气候B.亚热带气候C.高原气候D.海洋气候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旳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旳有关观念则是(C)A.“天”B.“地”C.“天下”D.“地上”6.新石器时代旳三大文明成就是(D)A.捕涝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B.采集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C.手工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D.农业、制陶和石器旳磨制与钻孔7.司马迁旳《史记》中,“五帝”旳谱系是(C)A.神农氏、有巢氏、黄帝、高辛和尧B.有巢氏、黄帝、高辛、尧和舜C.黄帝、颛顼、高辛、尧和舜D.黄帝、高辛、神农、尧和禹8.周幽王被犬戎所杀旳年份是(D)A.公元前7B.公元前727年C.公元前737年D.公元前771年9.国内先民发明观测星象物候旳措施是在( A)A.夏代B.殷商C.秦代 D.汉代10.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她们贸易旳方式属于(B)A.农商经营B.行商经营C.坐商经营D.官商经营11.使用狗拉爬犁旳民族是(D)A.汉族B.回族C.傣族 D.赫哲族12.北魏设在洛阳宣阳门外、用于接待外国客商旳地方名叫(A)A.四夷馆B.十三行C.国宾馆D.迎宾楼13.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旳措施避免天花,至少是在(B)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14.下列有关制度文化旳说法,不对旳旳是(B)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旳中介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物质文化旳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旳物化形态15.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旳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旳是皇帝旳(C)A.行政权B.财经权C.司法权D.军政权16.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旳格式称为(D)A.行卷B.公卷C.投献 D.八股文17.汉代实行旳选官制度是(B)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8.《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A.大兴水利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实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中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中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

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

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及答案(2)相关推荐:年自考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全年)相关推荐:年自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全年)【正保网校课程】为了使各位考生能顺利通过年自学考试,为大家特别推荐年自学考试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12.玄学对当时文化方面的影想?答:(1)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是否定现实,而是超越现实。

亲玄从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暗界,超越现实而志天地自然相近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

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老庄玄言与山水计歌功颂德是对峙的两件事。

(玄学诗)继而是以歌唱山水表示对自然的理会,是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已山水画也大体是道法自然的风沿的产物,此外严寒有不可不提出的书法。

(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但东晋升能产生像王曦之那样的大书法家,与士族文化在那个时期的高涨,是有着大的关系的。

13.佛教职工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答:(1)寺院,僧徒,也家必变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击着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2)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缓画艺术都有是艺术中的新景象。

(3)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受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用权新的文学体载体的产生(4)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

(5)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

(6)寺庙和僧侣其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

在中国立足(7)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14,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答:(1)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

(2)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不习,胡服,胡床,胡乐等等,在长安特别流行。

(3)当时在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帝国,另一个就是唐代文明。

自考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自考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5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是()oA.上层文化B.中层文化C.底层文化D.市民文化【答案】A【解析】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体。

【考点】绪论2.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顿悟”说,属于佛教宗派中的()。

A.天台宗B.禅宗C.华严宗D.净土宗【答案】B【解析】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梧”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

禅宗的直指人心、开发门性的直觉顿悟法门和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3.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

A.道教文学B.儒家文学C •佛教文学D.基督教文学【答案】C【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一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4.秦汉以前大最居住在成都平原的是()oA.羌族人B.古巴人C.氐人D.汉族人【答案】D【解析】考察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四川盆地的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族人在秦汉以前就己大最居住在这一地区。

【考点】屮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5.“天下”观念变得十分清晰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C【解析】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而追求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政治观念中的基调。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一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6.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的是()oA.《尚书・禹贡》B.《尚书・尧典》C.《尚书•皋陶谟》D.《尚书•洪范》【答案】A【解析】对广大地域H然区域的不同,在古代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重点

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卷子(课程代码00321)本卷子共4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开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A.修身 B.勤业 C.孝悌 D.尊师4.《诗经》编成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A.“正心〞 B.“修身〞 C.“乎天下〞 D.“治国〞7.中国民族语文X的根本点是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C.坚持语文公平 D.坚持语文分类8.中国文官制度的根底是隋唐确立的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11.元朝的X行政机关是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内侍省12.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A.府 B.路 C.县 D.道13.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A.司礼监 B.六部 C.五军都督府 D.大理寺14.清朝为治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A.通政司 B.鸿胪寺 C.理藩院 D.宣政院15.清朝规定,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效劳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任官职,这种入仕途径称为A.吏道 B.荐举 C.捐纳 D.荫叙16.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05年组成的中国第—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中国光复会 B.中国华兴会 C.中国兴中会 D.中国同盟会17.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公布A.《钦定宪法大纲》 B.“明定国是〞诏书C.《十九信条》 D.“预约变法〞上谕18.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福建军政府属于A.总统制类型 B.内阁制类型 C.议会制类型 D.委员会制类型19.1915年12月,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的是A.陆荣廷 B.伍廷芳 C.蔡锷 D.唐继尧20.袁世凯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而特意设立的辅弼机构是A.奏事处 B.咨议局 C.筹安会 D.政事堂2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两个民族地方政府是A.蒙古和X B.蒙古和宁夏 C.新疆和X D.新疆和绥远22.1941年12月初,依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A.反对浪费 B.自力更生 C.精兵简政 D.生产自救23.1948年3月至5月,南京政府召开“行宪〞国民大会,其中心议题是A.改组国民政府 B.选举总统和副总统C.整顿吏治 D.整编全国军队2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A.政治协商会议 B.工农兵代表大会C.苏维埃代表大会 D.人民委员会25.X时期,边区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是A.参议会 B.群众团体C.边区党委 D.行政监察专员公署25.言语崇拜源于A.文学 B.艺术 C.巫术 D.医术26.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A.完成共产主义 B.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完成社会主义 D.完成中国经济伟大腾飞27.武丁以后,在全部的神灵中,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是A.太阳神 B.祖先神 C.土地神 D.河神28.“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2023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3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诚”有多种含义,如诚实、诚恳、忠诚等,其核心意义是真实而不虚妄。诚 是作用于人内心的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能够保守内心的本真,真实表露自己的心声, 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诚的最高境界是“真”。(3 分)与“诚”密切相关的是“信”, “信”也有真实的意思,其有两层含义,一是讲信用,一是信任。两者之间具有因 果关系,只有自己讲信用,别人才会信任你。信来源于诚,诚是信的基础。经过儒 家和其他各家的反复提倡,真诚有信这种道德规范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所 普遍尊崇的美德。(3 分) (评分说明:结合上述内容,能谈出自己的正确观点,给 4 分) 48.论述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1 页(共 3 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41.简述中国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
(1)土地的开垦。
(2)水利的兴修。
(3)运河的开凿。
(评分说明:每点 2 分,满分 5 分)
4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
(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大融合。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力。
(评分说明:每点 2 分,满分 5 分)
43.简述自然环境中的服饰文化标志。
(1)环境标志。
(2)性别标志。
(3)体型标志。
(4)年龄标志。
(评分说明:答对任意一点给 2 分,其余每点给 1 分,满分 5 分)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 3 页(共 3 页)
绝密★启用前
202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10月)第一部分代年考题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九流十家: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

3.血缘九族制:(1)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2)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4.家天下:(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可是她并没有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她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

5.中庸:(1)“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2)“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见的最高的德。

6.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7.“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

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

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8.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9.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

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

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10.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她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

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

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11.文化内涵: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可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能够属于文化范畴;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战国B.唐代C.北宋D.明代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戴震B.戴震C.顾炎武D.俞樾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日坛B.月坛C.天坛D.地坛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B.米芾C.赵孟D.张择端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张衡B.沈括C.葛洪D.王桢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河姆渡文化时期B.屈家岭文化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原始公有制时期B.家族宗亲制时期C.中央集权制时期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道安B.慧远C.道生D.僧肇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唐代B.北宋C.南宋D.元代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道家学说B.魏晋玄学C.宋明理学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唐尧B.虞舜C.夏禹D.商汤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敦煌文化B.张掖文化C.酒泉文化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2022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和答案【解析】

2022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和答案【解析】

1、法家文化的发源地是A、齐鲁B、三晋C、南楚D、北魏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国多儒学、阴阳之士,即便是那里的法家人物如管子,也与三晋法术之士有明显不同。

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而它极富地方色彩的楚辞文学,是那样的浪漫,诗人是那样的深怀乡土意识。

没有竞争,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本地意识,也就不会有那么深入的对本土地利、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当然就不会有那么灿烂的文化高潮。

由此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没有开阔的意识和胸襟,区域文化的建设也不会做得太好。

P552、“不违农时,谷不胜也”出自A、《论语·季氏》B、《孟子·尽心上》C、《四书训义》D、《孟子·梁惠王》答案正确答案D解析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孟子·梁惠王》在谈到如何实施王道政治时说过这样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数罟(过密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林木不可胜用也。

”P573、春秋、战国的分期时间是A、公元前576年B、公元前476年C、公元前376年D、公元前276年答案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解析公元前771年,西周的最后一代王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结束。

第二年周平王率众迁都雒邑,开始了历时500余年的东周时代。

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战国结束于秦朝统一。

P694、《天人三策》的作者是A、董仲舒B、刘彻C、朱熹D、李延年答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解析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重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需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P795、魏晋时期,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A、拜师B、游历C、填词D、清谈答案正确答案D解析在嵇、阮等,放浪形骸是精神痛苦绝望、不向世俗低头的表现。

他们超越世俗名利、权位的“大人”精神,还直接影响了鲍敬言“无君论”思想的出现。

中国文化概论2021年10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文化概论2021年10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文化概论2021年10月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21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仅列出符合括号要求的四个选项中的一个。

选择错误、多次选择或没有选择都没有意义。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c)a.文化产品c.文化现象b、文化内涵D.文化事件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b)a.羌b.吐蕃c.鲜卑d、会河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d)a.中原文化c.巴蜀文化b、齐鲁文化与屈原文学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c)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d、大面积的人口构成相对松散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b)a.社会生活c.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D.家庭生活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d)a.七百年b.六百五十年?????c.六百年d.五百年重农主义是一种反对工商业以保护小农的斗争(c)a.政治概念c.国家概念b.经济观念d.文化观念8.中国的商业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货币的使用始于(b)夏朝至春秋时期b.商周时期d.战国时期9.古代数学中的“韩信命兵”是(a)a.一次同余群解B.二次同余群解C.三次同余群解D.高阶同余群解10.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d)A.神农本草经典C.苏文吗b.《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c)a.公元2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8世纪d.公元12世纪12.在父权制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a)氏族b.家庭c、 Shworika D.个人13.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d)a.明代c.汉代b、宋朝隋唐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全国高等教育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含答案全国高等教育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自然环境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中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A.西周B.东周C.汉朝D.明朝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两宋6.传说车的创造者是( )A.黄帝B.高车部C.鲁班D.伏羲7.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A.西周B.战国C.秦朝D.唐朝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A.郑国子产《刑书》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D.汉《九章律》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A.《论语》B.《孟子》C.《礼记·大学》D.《荀子·劝学》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A.24个B.20个C.16个D.12个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A.章炳麟B.吴稚晖C.鲁迅D.钱玄同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B.梁赖溟和熊十力C.唐君毅和牟宗三D.余英时和杜维明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B.监察制度C.科举制度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别文化的是A、中华文化B、华夏文化C、东方文化D、炎黄文化2.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A、渔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B、采集业、养蚕业和石器的打制与钻孔C、手工业、养蚕业和石器的打制与钻孔D、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3.西周建立的新社会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九品中正制D、禅让制4.秦朝,皇帝之下所谓“三公”是指A、太师、太傅和太保B、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和门下D、太尉、太常和太仆5.民间的抓周仪式属于A、求子仪式B、催生仪式C、诞生庆贺仪式D、成年仪式6.唐代,佛教有各种宗派,最终形成独占天下局面的是A、华严宗B、律宗C、天台宗D、禅宗7.景德镇成为天下“瓷都”是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8.活字印刷术诞生于A、南北朝B、唐代C、宋代D、元代9.北魏时期,拓跋氏为促进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实施了A、两税法B、一条鞭法C、均田制D、摊丁入亩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盛世出现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医学上“五脏”的是A、胃B、肝C、胆D、膀胱12.行商招徕顾客的传统代号是A、市声B、商幌C、牌匾D、字号13.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出入咸亨酒店,必穿长衫,突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这里长衫属于A、信仰标志B、职业标志C、仪礼标志D、阶层标志14.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是A、字辈谱B、家风C、家谱D、祠堂15.依据我国传统的孝祭规定,五服以外是A、近亲B、同宗C、同门D、同窗16.下列选项中,以老子李耳为祖师的从业者是A、石匠B、瓦匠C、泥匠D、铁匠17.下列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A、《灵枢》B、《本草纲目》C、《素问》D、《神农本草经》18.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也有严格规定,其标准考试文体为A、行卷B、公卷C、策论D、八股文19.开创我国公布成文法先例的是A、《刑书》B、《秦律》C、《唐律》D、《大清律例》20.在先秦“百家争鸣”中,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阴阳家21.中国历史上,建构起第一个完整道德规范体系的是A、周文王B、庄子C、孔子D、孟子22.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五常之道”指的是A、天、地、君、亲、师B、仁、义、礼、智、信C、恭、宽、信、敏、惠D、温、良、恭、俭、让23.在仁的丰富道德内涵中,核心是A、爱人B、忠孝C、宽惠D、恭信24.墨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是A、谦让B、法治C、兼爱D、诚信25.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A、知行合一B、尽心知性C、天理人欲D、伦理道德26.下列选项中,属于明代文学名著的是A、《三国演义》B、《红楼梦》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27.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新阶段的标志是A、《诗经》的诞生B、骚体诗的出现C、汉赋的出现D、汉乐府民歌的出现28.戏剧《牡丹亭》的作者是A、汤显祖B、关汉卿C、马致远D、孔尚任29.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示忠烈正义的脸谱颜色是A、红色B、蓝色C、紫色D、白色30.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称为A、雅言B、通语C、官话D、普通话二、多选题31.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A、高句丽王城B、五台山C、中国丹霞D、昆曲E、中国功夫32.东北平原上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下列选项中,源于这一地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有A、满族B、鲜卑C、契丹D、金人E、黎族33.唐宋时期,出现的新货币形式主要有A、僦柜B、刀币C、飞钱D、交子E、五铢钱34.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理学代表人物的有A、周敦颐B、朱熹C、张载D、程颐E、陆象山3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古代识字课本的有A、《三字经》B、《千字文》C、《百家姓》D、《国语》E、《仓颉篇》三、名词解释36.中国传统文化37.九州38.西域39.五礼40.诗言志四、问答题41.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4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有哪些?43.简述我国传统商贸的模式。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00321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礼记.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这说明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A、道德B、礼仪C、人文D、科学2.唐朝时,在今西藏地区主要居住的民族是()A、羌族B、吐蕃C、鲜卑D、回纥3.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A、山东B、山西C、湖南D、湖北4.我国现行的少数民族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A、彝文B、朝鲜文C、傣文D、蒙古文5.中国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A、从西南向东南逐渐移动B、从西北向东北逐渐移动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移动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6.在保护自然方面,“不违天时”观念的提出者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宋代“通漕四渠”的是()A、广济河B、金水河C、惠民河D、淮河8.氏族制度形成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商代D、周代9.汉朝地方行政体系中,最小的单位是()A、里B、乡C、亭D、县10.儒家“仁者,人也”最基本的要求是()A、“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庄子哲学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强调对生活的超越。

摆脱、超越的方法是()A、无为B、齐物C、天人感应D、道法自然12.汉代灭南越,设立珠崖、南海等九郡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宣帝13.士人群体真正构变成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士族阶层是在()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14.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负责政策执行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内使省15.明朝用“八股文”取士,题目就出自朱熹的()A、《楚辞章句》B、《古今图书集成》C、《四书章句》D、《五经正义》1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揭示出自()A、《山坡羊•潼关怀古》B、《一枝花•不伏老》C、《哨遍.高祖还乡》D、《西园闻见录.关税》17.我国南方稻麦两熟制形成于()A、西汉B、东汉C、北宋D、南宋18.下列选项中,属于秋季的节气是()A、雨水B、小满C、处暑D、小寒19.晚清时期,广州为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专设了()A、四夷馆B、十三行C、番邦行D、迎宾馆20.下列选项中,历史上曾以狗拉爬犁为交通工具的民族是()A、赫哲族B、黎族C、傣族D、瑶族21.中医肺腑学说的思想来源是()A、“天人合一”学说B、“阴阳五行”学说C、“知行合一”学说D、“中和之德”学说22.下列选项中,已出现雕版印刷术的是()A、周代B、秦代C、汉代D、唐代23.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了皇帝拥有()A、司法权B、军事权C、财经权D、行政权24.礼起源于()A、祭祀B、法律C、习俗D、神话25.天子亲自前往泰山祭祀,这种祭祀方式属于()A、就祭B、望祭C、周祭D、合祭26.荒礼属于()A、冠礼B、婚礼C、诞生礼D、凶礼27.“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所描述的场景会出现于()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重阳节28.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下列选项不属于“四谛”法的是()A、苦B、集C、灭D、爱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的教学思想是()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学思结合30.中国对乐理的认识很早,周代已创立了五音阶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

”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18. “教学相长”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题,首先提出它的是( )
A. 《礼记·大学》
B. 《礼记·学记》
C.《荀子·劝学》
D. 《论语·学而》
19. “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原则,其哲学基础是()
A. 天人合一
B. 知行合一
C.中庸之道
D. 抽象思维
20. 我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语文平等
C.说话平等
D. 民族平等
21. “孜然”一语借用的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词汇?()
A. 蒙古族
B. 维吾尔族
C.藏族
D. 纳西族
22. 下列人物中,提出“约定俗成”理论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 老子
23. 有佛画圣手之称的唐代画家是 ()
A. 阎立本
B. 李思训
C.吴道子
D. 王维
24.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
A.15 世纪初叶
B.15 世纪末叶
C.16 世纪初叶
D.16 世纪末叶
25.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一词的人是()
A. 张之洞
B. 沈寿康
C.孙家鼐
D. 冯桂芬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 北宋时期的“通漕四渠”中有()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汴水
D. 广济河
3
E.金水河
27.中国文化的源泉包括 ()
A. 夏、商、周文化
B. 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 汉唐文化
E. 明清文化
28.下列各项中属于服饰构成要素的有()
A. 质 ( 原料 )
B. 形 ( 样式 )
C.饰 ( 佩带的饰物 )
D. 画 ( 图案 )
E. 色 ( 颜色 )
29.以下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体现分权
B. 魏晋开始实行
C.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D. 中书省负责执行
E. 共同听命于皇帝
3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有()
A. 上帝崇拜
B. 鬼魂崇拜
C.太阳神崇拜
D. 动物神崇拜
E. 月亮崇拜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31.文化政策
32. “大一统”意识
33.血亲五服制
31.引经注律
35.祖先崇拜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
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

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

39.简述汉字的特点。

40.简述禅宗的传播。

4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20 分)
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