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钓鱼邮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网络钓鱼邮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网络钓鱼邮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论文

题目:网络钓鱼邮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分析系别专业班级: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赵瑞学号:201201001008

姓名:徐伟学号:201201001059

网络钓鱼邮件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一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钓鱼已经成为当前最主要也是增长最快的网络欺诈手段。网络钓鱼(Phishing)一词,是“Fishing”和“Phone”的综合体,由于最初黑客是用电话实施诈骗活动,所以用“Ph”来取代了“F”,变成了现在的“Phishing”。近几年,网络钓鱼开始变得猖獗,据统计,2010年中国新增钓鱼网站175万个,受害网民高达4411万人次,损失超过200亿元。数据表明,钓鱼网站数量急剧上升,网民受害人数激增,网络钓鱼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中钓鱼邮件是网络钓鱼的最常用手段,网络钓鱼者通过发送欺骗性的电子邮件或者伪造Web站点来进行诈骗活动。受骗者往往会泄露自己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号、银行卡账户、身份证号等内容。诈骗者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网络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可信的品牌,骗取用户的私人信息。本文通过分析钓鱼邮件的特征,设计和实现了网络钓鱼邮件分析系统。系统通过提取邮件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可疑的URL,判断出邮件是否为网络钓鱼邮件,是目前检测钓鱼网站的有效工具。

二常见的钓鱼攻击技术

研究人员认为,当前的网络钓鱼攻击技术主要是基于邮件以及浏览器漏洞等。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这些攻击技术分为以下 4 个类别:基于Url 编码、基于 Web 协议漏洞、基于伪造 Email 地址和基于浏览器漏洞。

(一)基于Url 编码的技术

在介绍这种技术之前,首先明确一点,目前使用的浏览器不仅支持基于 ASCII 码字符的Url地址,还能兼容除此以外的字符,并对

以上全部字符进行编码处理。其中 Url编码技术的实质就是把相应字符转换为十六进制并且加上“%”的分隔符。

例如,我们可以将 sina 的顶级域名后缀.cn 进行相关的 Url 编码处理,得到如下编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1643791.html,%2E%63%6E 上述链接所要表达内容与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1643791.html, 是一致的,2 个链接都是新浪主页的地址。这对于普通互联网用户来说,上面的 Url链接比较陌生,所以当遇到此类编码时,用户就无法第一时间分辨出该链接是否是钓鱼链接。钓鱼攻击者通过 Url编码可以提高 Url 链接的相似度,普通用户在惯性思维的思考方式下,很难辨别出这个链接是一个钓鱼网站链接,从而直接导致被欺骗。

(二)基于Web 漏洞的技术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网络攻击者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了 CSS 漏洞这个 web 漏洞中的大热门上来了。能在网页中运行 JavaScript 语句是 CSS 的一大特点,但是也是 CSS 的最大漏洞,因为通过在网页上运行 JavaScript,网页制作者几乎可以从事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其中,传统的基于 CSS 脚本漏洞的攻击主要是窃取用户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会话内容,或者是为了制造 web 蠕虫进而攻击整个web 业务,而在 CSS 漏洞除了能被这些直接攻击利用以外,还能被用于钓鱼攻击。由于在 CSS 漏洞中,网页内运行被插入的任意JavaScript 脚本语言,就能导致网页页面内容被篡改掉。

(三)基于伪造Email 地址的技术

目前,最普遍的钓鱼攻击手段,就是通过仿造 Email 地址进行的。这种基于伪造 Email地址的攻击技术初看似乎很困难,但是对邮件服务器比较熟悉的技术人员知道,可以通过邮件代理服务器来发送匿名邮件。而在没有邮件代理服务器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在本地假设服务器的方式来发送匿名邮件。或者也可以通过利用 web 脚本语言建立虚拟主机和 web 服务器的邮件服务器的方式来发送匿名邮

件。其中,攻击者可以利用邮件代理服务器来修改发件人的地址,即邮件原始信息中的 MIME 头信息中的 FROM 字段部分。这样,攻击者就可以伪造出任何他希望仿冒的身份,来发送邮件了。

而在目前,因为对于此类匿名邮件几乎所有的邮件服务商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所以钓鱼攻击者可以伪造任何人或者组织的身份。而我们认为,当一个普通用户遇到此种情况时,是无法辨认该邮件的发送者身份是否为假。

(四)基于浏览器漏洞的技术

当然,除了以上 3 种网络钓鱼的技术策略以外,网络钓鱼攻击者还可以利用浏览器的地址栏欺骗漏洞以及跨域脚本漏洞来实现比较巧妙的网络钓鱼攻击。其中,利用地址栏欺骗漏洞,钓鱼攻击者可以实现在真实的 Url 地址的情况下伪造任何想要伪造的网页内容;而同时,利用跨域脚本漏洞,攻击者还可以实施跨域名或者跨页面的网站内容修改。这样,攻击者就可以在用户访问一个 Url 时,控制用户访问的内容,比较控制 Url 返回一个钓鱼网页的内容。相比其他 3 类钓鱼攻击的技术,由于基于浏览器漏洞的钓鱼攻击是利用了用户的客户端的软件漏洞进行攻击,而服务器端的程序和网络环境对这一种钓鱼攻击完全无法控制,因而基于浏览器漏洞的钓鱼攻击是最严重的。用户所能采取的措施只能是积极下载软件补丁更新软件,或者使用相关的安全软件修复漏洞。

三钓鱼攻击检测概述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和钓鱼邮件检测技术不断地提高,钓鱼邮件发送者不断地改变钓鱼邮件的特征,希望绕过邮件过滤器。而且针对现有的邮件过滤技术而发展的新特征也越来越多,现有的技术已经比较难以应对新特征的钓鱼邮件检测和过滤,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缓解钓鱼攻击带来的影响,但因为缺乏总体规划和设计,片面且单一的

反钓鱼措施存在一些不足:

(一)解决方案的完整性不足

传统的反钓鱼方案更多基于单一安全事件的防护需求设计,缺乏体系化的建设思路,也缺少对关键业务流程的风险分析,一些可能被钓鱼攻击利用的业务逻辑缺陷,将引入极大的风险。在面向一些新兴的业务模式时,传统的方案显得力不从心,缺乏前瞻性的风险防范建议和扩展防护能力。如何解决WAP站点面临的钓鱼风险,将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被动防范效果不好

由于钓鱼攻击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在无法有效发现钓鱼网站的前提下,传统的反钓鱼方案多数被动呈现。主要还是依赖于客户自身的警惕性和风险意识进行防范,对于企业也只能依赖最终客户的投诉和举报,来获得更多的钓鱼网站信息。

(三)控制力度和范围都非常有限

因为缺乏明确的责权定义和跨平台的合作机制,在钓鱼攻击发生之后,企业无法有效地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加之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存在现实的协调沟通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一起钓鱼事件发生后到最终问题的解决,常常经历较长的时间,这将极大影响用户对于企业的信任。

(四)预警方式形式单一

由于只能被动形式的接受客户的投诉与举报来获得钓鱼网站的信息,对于事件的可知、可控、可管理的三个环节,都无法得到完全保障。对于频繁发生的钓鱼攻击,企业基本没有对风险预警能力,只能在事件造成一定不良影响的形势下,通过追加公告的方式,提醒更多客户提高安全意识,避免类似的钓鱼事件发生。

四防护策略

对抗网络钓鱼,应该遵循“主动搜索,积极防御”的原则,也就是尽早发现尽可能多的钓鱼网站,并通过多种方式予以控制。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思路:基于事件发生的时间线索,把钓鱼攻击拆分成三个阶段,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监测和控制。

如果把钓鱼网站的发现到关闭这个阶段定义为“事中阶段”,包含至少一次完整的钓鱼攻击,那么这个阶段主要考虑控制钓鱼攻击的影响。在钓鱼网站真正产生危害之前,即便钓鱼网站已经存活,但没有发现,这个阶段可定为“事前阶段”,主要解决如何及时发现钓鱼网站,并通知用户的问题。基于钓鱼攻击的后续处理阶段,则统称为“事后阶段”,包括案例总结、分析,专项整改等事项,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采用上述提到的“事前-事中-事后”分阶段防护思路,大体可以把反钓鱼整体解决方案拆分成三个部分。

事前预警:通过定期主动评估,以及实时安全监测的方式,及时找到可能被钓鱼攻击利用的弱点,第一时间协助XXX银行启动紧急预案,做出响应。

事中防御:在发现钓鱼网站之后,采用多种方式控制钓鱼攻击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关停域名、阻断终端用户对钓鱼网站的访问等方法。

事后整改:处置完钓鱼网站之后,在案例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及时修补被钓鱼攻击利用的弱点,并进一步加强终端用户培训和教育,以减少同类事件的发生概率。

五基于“云”的钓鱼风险实时检测防护技术

因为有了确定的防护对象、可控的防护范围,针对业务流程,以及业务环境的安全评估可以定期展开,以确保及时发现某组织内部信息系统的弱点。而另一类来自互联网,和钓鱼攻击相关的安全威胁,

因为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所以一直难以被识别和穷尽。

钓鱼者可能在全球任何一个有Internet接入的角落发起钓鱼攻击,这类攻击有着明确的目标,欺骗性很强,会综合利用多种攻击手段,并借助多种渠道传播和实施。钓鱼网站的平均存活时间很短,一般还会选择境外注册和托管,导致国内监管机构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如何主动找到互联网上更多和某组织相关的钓鱼网站,如何长期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恶意钓鱼站点库,已经成为其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

区别于传统被动防范钓鱼网站的发现方式,当前出现了一些更有效的检测与发现方式,“反钓鱼网站监控”服务就是其中一种新型的应用模式。

“反钓鱼网站监控”服务主要根据网站所有者的域名、IP和关键字组合清单,定期对不同传播方式(如搜索引擎)的相关内容进行监测,监测使用这些信息渠道的访问者被钓鱼攻击的风险。

“反钓鱼网站监控”服务是一项基于“云”的一站式托管式服务,承载于某“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用户无需安装任何硬件或软件,无需改变目前的网络部署状况,也无需专门的人员进行安全设备维护及分析日志。

某“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通过对互联网站点进行自动分析,发现与目标站点相类似的可疑钓鱼站点,包括但不限于板式设计、logo 图片、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在半自动进行确认后进行报警。

同时,某“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会通过全国范围内,多个地理位置部署的监控引擎,对某网站的域名基础设施进行监测,确保不会受到劫持和中间人攻击。此外,某“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还会通过

域名自动变形算法,搜索互联网上和某网站相似的域名;监控指定域名是否被启用的方式,来找出域名相似类的钓鱼攻击。

对于钓鱼网站的检测,同样还考虑采用基于生命周期的检测方式。在访问网站前,对网站的域名、IP地址进行查询分析,若发现与预设规则不符则判定为可疑网站。这些预设规则往往如域名的使用时间、生效时长、IP地址与域名的绑定时长等等。

某“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分析的数据来源,主要集中于搜索引擎、第三方钓鱼数据库,以及用户提交的日志分析结果。在发现可疑的钓鱼网站后,7×24小时安全值守团队会马上进行人工确认,并将确认后事件即时通知。钓鱼事件的分析、发现及通知情况,需要在监测报告中呈现。

六总结

在当前的网络安全领域之中,有关网络钓鱼攻击检测技术的优化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研究课题。网络钓鱼攻击与钓鱼攻击检测之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这两者之间的较量一直延续着,每当一方出现技术突破以后,另外一方往往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反击。同时,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与个人隐私相关的网络应用越来越多,这些都使得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反钓鱼攻击技术,已经达到能影响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高度。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相关技术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七参考文献

[1]林伟杰. 分享汇丰银行在电子商务中的安全经验[J]. 信息网络

安全,2008,05:55-56.

[2]倪天华,朱程荣. 网络钓鱼防御方法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

展,2008,09:115-118.

[3]李佟鸿,麦永浩. 网络钓鱼犯罪技术分析与对策研究[J]. 信息网

络安全,2011,04:24-26.

[4]杨明,杜彦辉,刘晓娟. 网络钓鱼邮件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61-65.

[5]郭萍. 钓鱼网站的鉴别方法与防范策略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94-101.

[6]郭萍. 钓鱼网站的危害及防范策略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

版),2012,02:93-96.

[7]郭萍,王鹤琴. 基于浏览器的钓鱼网站防范策略[J]. 安徽警官职

业学院学报,2012,03:117-121.

[8]郭萍. 钓鱼网站的识别与防范策略[J]. 计算机与网

络,2012,17:48-51.

[9]吕方兴. 网络钓鱼的特点与形式[J]. 科技视

界,2012,26:238-239.

[10]彭富明,张卫丰,彭寅. 基于文本特征分析的钓鱼邮件检测[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140-145.

[11]郭萍. 钓鱼网站的鉴别方法与防范策略研究[J]. 淄博师专学

报,2012,04:66-72.

[12]郭萍. 钓鱼网站的鉴别方法与防范策略研究[J]. 湖北水利水电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68-74.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篇一:网络舆情调研报告 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被称作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作为双刃剑的网络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舆情危机,正如一网友所说:“每个人都是一羽话语蝴蝶,同频共振即可掀起舆论风暴。而互联网给了每个人一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作家、新闻发言人,蝴蝶又有了麦克风,更容易形成话语声浪、文化波涛”。所以,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现状: 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一方面,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种传媒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煽动某些事件;另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如果一时不能获得消息或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消息,就会通过网络等获取信息。“一边是随心所欲的发布信息,一边是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发布的是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怎样传播,获取信息的人们的怎样反应??这些都属于网络舆情的范畴,如何及时地发现这些网络舆情,并根据其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党委政府维护自身形象、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手段。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地区已经意识到网络舆情对一个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建立起了最基本的舆情监管体系,可以开展网上舆情的采集、分析、处理等,但只局限于小范围之内的,并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近年来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事件发生后,尽管在网络中某些言论的观点是客观的、真实的,对事件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绪化、偏激的,辱骂、

物流网络优化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强劲增长,中国第三方物流“拨云见日”,多数企业在形势转好的市场中迅速就位,踏上了赢利之途。生产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采用物流管理技术后,对第三方物流的认可度提高,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有效需求实质性增加,使物流企业拥有了稳定成长的客户基础,开始扭转第三方物流企业“空转”的“无米之炊”的窘境。但是,据《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第三方物流市场相当分散,物流企业规模小,没有一家被访谈的物流企业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物流市场的地域集中度很高,80%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客户中,有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同国外物流企业竞争时显现出“小、少、弱、散”的现象,企业优势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低,其具体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有所发展,但是企业规模小,市场份额较小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来源主要有传统的运输与仓储企业、生产与流通企业内部流通部门、国外物流公司、新兴的物流公司.尽管第三方物流(尤其是货代)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这个行业只是在最近才由于公司对供应链管理的态度变化而得以显著增长。然而,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上的占有率仍然很低。 服务功能不全,增值服务薄弱 中国的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大多数物流企业不能根据用户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运营,不能为客户提供高水准、系列化、全流程的一体化增值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服务的技术含量不高,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EOS(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RF(Rapid Fabricate)、GIS(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在中国的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我国仅有39%的物流企业有信息系统,且功能很不完善。不能对物流目标活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控,不能有效的管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流,无法对突发事件实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不能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货运管理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供应链意外管理(SCEM)系统和国际贸易物流系统(ITLS)等复杂的物流管理系统更是在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鲜有应用。 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 我国物流人才短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规模很小,职业教育尤其贫乏。缺乏真正掌握现代物流知识,尤其是全面的经济物流管理等知识的物流专才。由于总体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大多数物流企业管理缺乏科学的运作和决策过程,导致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从而造成物流企业运作成本过高。即使有高素质的人才,但是能否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相应的薪酬福利待遇留住人才也是问题。 市场混乱,竞争过度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

第四章网络技术应用 本模块是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之一。 本模块的教学,要注重: (1)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2)要结合实际条件,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整合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技能与自己生活学习的联系,才有更强的学习动力。 (3)要充分展示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教学中不要单纯着眼于技术,而要指导学生发现技术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对社会的推动。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因特网应用、网络技术基础、网站设计与评价。 因特网应用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接触较为紧密,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可能地区不同、生源情况不同的学校、班级之间学生的起始能力差异会很大。因此教学应在充分掌握学生起始能力的基础上展开。 网络技术基础部分,教学时的关键,是让学生产生感性的认识。即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空洞的知识实际化。教学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课件演示法、类比法。本书提供的案例中所采用的角色扮演法也是不错的方法。本部分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应尽量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以直接体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实践中可借鉴本部分案例中所用的实验报告方式,使实践活动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规范整个活动过程。 网站设计与评价部分是在必修的基础之上展开的。必修模块学生已经体验了建站的基础过程,已达到“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的目的。选修模块中涉及规划、制作、评价等系列从动手前到完成后的全过程,应“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

网络舆情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网络舆情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对网民和生活中的社会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态度。网络舆情通常涉及社会的热点事件,因而经常在网络中快速传播,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因而,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网络数据,通过聚类的方法发掘网络舆情中的热点问题。实验证明该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热点挖掘能力和及时的能力。 标签: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一、舆情信息的获取 舆情分析的第一步是要对网页中的信息进行抓取,第二步是对抓取的网页的信息进行预处理。 对网页信息抓取主要采用网络爬虫,爬虫的主要作用是将互联网上的网页下载到本地形成一个互联网内容的镜像备份。它既可以爬取网页链接,又可以爬取网页的文本信息和图像信息。它通过关键字的搜索将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为相关的网页页面进行抓取,通過对其进行文本和图像的解析,提取对应网页的文本和图像信息并进行保存。本文中主要提取的是网页的文本信息。 而中文分词是把中文中的汉字系列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中文词汇。由于中文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界限远不如英文单词那样清晰,因此,中文分词也是一个技术难点。当前中文分词主要是从主要包括字符串匹配分词方法和机器学习的统计分词方法。字符串匹配分词方法是事先通过一定的方法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字典,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待分词的词汇与数据库字典中的词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分词的方法。机器学习的统计分词方法是通过词汇出现的频率和在文中的含义等信息对汉字的这些特征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分词。字符串匹配分词方法比较准确,但缺乏灵活性,机器学习的统计分词方法能对词的语意进行识别,但由于算法的不完善,准确率不高,因此,在实际中通常是将这两种结合来实现分词。 中文分词的词性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形容词和副词常表示事物的状态和特征,因而经常能表明作者对事件的喜怒哀乐之情;动词一般就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它是对事物采取的动作的直接体现。这些词在舆情分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档特征的提取 一个网页的文本通过分词后会有成百上千个中文词汇,如果直接对其分类会影响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在分类前要去除一些无关的词语,留下最能代表文档特征的一些分词作为文档的特征。文档特征提取最主要的方法是把文档的内容和词频进行结合。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2007年,网络安全界风起云涌,从技术更加精湛的网络注入到隐蔽性更强的钓鱼式攻击,从频频被利用的系统漏洞到悄然运行的木马工具,网络攻击者的手段也更加高明。 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2007年网络攻击技术发展情况,其攻击趋势可以归纳如下: 如今安全漏洞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广 新发现的安全漏洞每年都要增加一倍之多,管理人员要不断用最新的补丁修补这些漏洞,而且每年都会发现安全漏洞的许多新类型。入侵者经常能够在厂商修补这些漏洞前发现攻击目标。 攻击工具越来越复杂 攻击工具开发者正在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武装攻击工具。与以前相比,攻击工具的特征更难发现,更难利用特征进行检测。攻击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反侦破和动态行为 攻击者采用隐蔽攻击工具特性的技术,这使安全专家分析新攻击工具和了解新攻击行为所耗费的时间增多;早期的攻击工具是以单一确定

的顺序执行攻击步骤,今天的自动攻击工具可以根据随机选择、预先定义的决策路径或通过入侵者直接管理,来变化它们的模式和行为。 ?攻击工具的成熟性 与早期的攻击工具不同,目前攻击工具可以通过升级或更换工具的一部分迅速变化,发动迅速变化的攻击,且在每一次攻击中会出现多种不同形态的攻击工具。此外,攻击工具越来越普遍地被开发为可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执行。 攻击自动化程度和攻击速度提高,杀伤力逐步提高 扫描可能的受害者、损害脆弱的系统。目前,扫描工具利用更先进的扫描模式来改善扫描效果和提高扫描速度。以前,安全漏洞只在广泛的扫描完成后才被加以利用。而现在攻击工具利用这些安全漏洞作为扫描活动的一部分,从而加快了攻击的传播速度。 传播攻击。在2000年之前,攻击工具需要人来发动新一轮攻击。 目前,攻击工具可以自己发动新一轮攻击。像红色代码和尼姆达这类工具能够自我传播,在不到18个小时内就达到全球饱和点。 越来越不对称的威胁 In ter net上的安全是相互依赖的。每个In ter net 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取决于连接到全球In ternet上其他系统的安全状态。 由于攻击技术的进步,一个攻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利用分布式系

4G通信传输技术以及应用分析

4G通信传输技术以及应用分析 【摘要】作者主要对4G通信系统网络构架、传输关键技术、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4G通信传输;网络构架;关键技术;应用优势 一、前言 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数据、计算及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通信正在兴起。据资料显示,4G比3G将具有更迅速,更流畅,更清晰等优势,目前4G技术已经逐渐被运用到各个活动中。本文主要对4G通信系统网络构架、传输关键技术、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以供同仁参考。 二、4G通信系统网络构架 在图1中,不同的接入系统都连接到一个公共的基于IP的核心网。我们可以将系统网络体系由下而上分为三层:物理层、中间环境层、应用网络层。物理层提供接入和路由选择功能。中间环境层的功能有QOS映射、地址变换、即插即用、安全管理和有源网络。物理网络层和中间环境层及其应用环境之间的接口是开放的,使发展和提供新的服务变的更容易,提供无缝高数据率的无线服务,并运行于多个频带。这一服务能自适应多个无线标准及多模终端能力,踌越多个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大范围服务。 三、4G通信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 (1)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OFDM有很多独特的优点:频谱利用率很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出近一倍;抗衰落能力强;适合高速数据传输;抗码间干扰能力强。OFDM允许各载波间频率互相混叠,采用基于载波频率正交的FFT调制,由于各个载波的中心频点处没有其他载波的频谱分量,因而能够实现各个载波的正交。此外,不通过很多带通滤波器来实现,而是直接在基带处理,也是OFDM 有别于其他系统的优点之一。 (2)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SA)技术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被认为是未来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利用用户信号并消除或抑制干扰信号之目的。智能天线可以提高信噪比,提升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系统整体造价,因而成为4G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3)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SDR)技术是将标准化、模块化的硬

舆情分析报告范文

舆情分析报告范文 舆情信息范文一 群众认为复活端午节光放假还不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作为第一个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是个值得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问题。广大群众认为,zhèng fǔ部门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关的民俗组织一道,营造节日氛围,搭建吸引群众参与的平台。相关组织应围绕所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性娱乐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让其成为端午节最突出的标志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端午节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公众拥护省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仍担心学生成绩下降考学难 近日,省教育厅再次出台素质教育新举措,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深得人心,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十分担心,改革来得太快太急,配套措施跟不上,突出综合素质,倡导个性化发展容易分散学生精力,使老师、学生都想"松一口气",放松约束要求,最终导致成绩下降,影响就学。再者,开发学生潜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注重于某几门感兴趣的课程短时间不一定有收获,又容易导致偏科,影响成绩。不公开考试成绩,学生无法进行比较,心中无数,容易产生错误判断。公众呼吁,教育部

门应想方设法解决一下考生多和学校少的矛盾,切实改善教育大环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就学观念,引导到职业学校就读,学一技之长,不要都在"一本"、"重点"上扎堆。 舆情信息范文二 群众热议应届生应聘"雷事" 近日来,新一轮的"应聘大战"逐渐拉开帷幕,众多2016届毕业生走上求职舞台。在大部分应聘者极力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时,应聘人的回答雷倒众考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雷事"一经报道,引来群众热议。 雷事一简历雷同度高,模板泛滥。 肖婷是全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的面试官,还没开始面试,两个名字就被她重重画了线。"这俩人就像是动画片里的葫芦兄弟遮上姓名后,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一样的考试成绩,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擅长弹吉他、会打网球"她说。一问才知,校园网上有一份简历模板,两个人只改了名字和专业,其他的直接就使用了。他们甚至连模板的内容都懒得背,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群众普遍认为,这种雷同简历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大学生"变懒"的表现,这其中还包含着很大的"不负责任"在里面,作为跨出校园,步向社会的"招牌",都

物流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引言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面对着变化迅速且无法准确预测的市场经济,为了提高竞争力,所有企业都在不断探索降低费用、提高利润的有效途径。可是,由于生产效率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节约已经达到最低限度,要想从中取得明显的费用节省已经相当困难了。与此相反,流通领域则是一个尚未被触及的领域,被人们称为管理学方面“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美国著名物流学家詹姆斯?约翰逊及唐纳德、伍德等在他们1982年再版的《现代物流/后勤工程管理》一书中写到:“物流学或物流管理学是一门充满着活力的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引进了军事后勤的概念。在商业领域内首先发生了全球性的变化,新的观念和策略日益取代老一套凭经验决策的管理方式,物流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它给社会带来了巨额利润。引起人们重视物流研究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运输费用年年增长,传统的成品分销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人们担心,生产领域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会在流通领域中失去。如在日本,战后生产费用每年仅仅上升2.2%,而流通费用则以5.5%的比例持续增长;在销售过程中,1977年物流费用增长5.8%,1980年物流费用增长8.0%。专家、学者们开始注意到物流费用的研究,把物流研究提高到同生产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 2.在社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从时间占用角度出发,重视物流研究,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重要作用。据统计,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如机械制造行业的切削过程,零件在机床上的全部切削时间只占5%左右,其余95%左右的时间是零部件等半成品或成品处于装卸、搬运、工业包装、运输等流转过程中。所以企业要降低成本首先要从降低占整个生产过程95%的辅助过程开始,即从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的研究出发。 3.在工业企业内部的产品成本构成中,材料费用占居首位,要降低产品成本,必须从降低占比重较大的材料费用入手。 4.从物资库存角度出发,急需减少物资积压,加速资金周转,畅通物流。

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讲解

因特网(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互连的、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控制与分布处理是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

每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在全球都是唯一的。 目前连入因特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拨号方式和专线方式

IP地址是IP协议所规定的一种数字型标识,是连在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唯一地址。它是一个由0,1两个数字组成的二进制数字串,一共32位。为了方便书写和记忆,通常将它划分为四段,中间由圆点分隔,每段都用十进制数字表示,其范围从0到255。 因特网的数据传输规则——TCP/IP协议

TCP/IP协议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是Internet 最基本的协议 局域网(缩写为LAN)广域网(缩写为WAN)城域网(缩写为MAN)

万维网(缩写为WWW)WWW是当前因特网上最流行的交互式浏览服务。它是一个集文本、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为一体的信息发布服务,是目前因特网上用户获取信息的最基本手段。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①拨号接入包括普通Modem拨号接入、ISDN 拨号接入、ADSL虚拟拨号接入 ②专线接入包括Cable MODEM接入、DDN专 线接入、光纤接入 ③无线接入包括GPRS接入、蓝牙接入、无 线局域网接入 ④局域网接入

C/S和B/S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 计算机的IP地址和域名是由专门机构分配、规定的,域名与IP地址相互对应。在因特网上由专门的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ice,缩写为DNS)来管理域名和IP地址,它负责把人们容易识别的域名地址翻译成IP地址。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丁 也 (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 466001) 【摘 要】自互联网进入中国后,国内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拓展和创新。为更好地了解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本文根据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结果,选取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从网络舆情的概念、形成与传播、收集与研判、监控与引导以及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网络舆情;传播;研判;引导;预警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开始成为舆情汇集的新通道、传播的主阵地。作为现实社会舆情问题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网络舆情也渐渐走上社会发展的舞台,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根据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结果,试选取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期全面展示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供理论界参考借鉴,并以此推动网络舆情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周如俊、王天琪(2005)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刘毅(2006)认为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徐晓日(2007)认为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纪红、马小洁(2007)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态度。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 一些研究者从新闻传播学维度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规律进行了探讨。周如俊、王天琪(2005)认为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源于社会矛盾、个人意见的扩展以及偶发事件的激发等诱因。张勇锋(2008)通过对《旅游新报》事件网络舆情信息在“量”和“质”上的梳理与分析,指出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曹劲松(2010)指出,依据时间轴线分析,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刘毅(2007)认为,电子邮件和新闻组、即时通讯工具、BBS、博客和维客四类网络言论传播渠道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途径。曾润喜、徐 晓林(2010)以新浪网新闻《村官疑因考试领先公安局长之子被设套成逃犯》为研究样本,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后发现,网络舆情受到新闻刊发时间的影响,与信息获取便捷度正相关;网络舆情受到网络舆情事件涉及地区的影响,与互联网普及率正相关;网络舆情受到使用媒介类型的影响,互联网网民是主体,手机网民逐步增加;网络舆情的网民态度受到情绪的影响,容易指向党政机关和整个社会,呈现一边倒趋势。 三、网络舆情的收集与研判 网络舆情的收集与研判,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就网络舆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当前学术界就此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李雯静、许鑫、陈正权(2009)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从指标设计、分类、构建等方面,在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分析、预警的工作流程中,按照主题将信息分门别类,统计、计算出若干指标值,对舆情进行横向、纵向的监测和评估,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舆情工作者对舆情突发事件进行研判及态势预测。 郑魁、疏学明、袁宏永(2010)根据公共安全网络舆情研究的需求,将中文分词技术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提出基于ICTCLAS分词技术的网络舆情热点信息的自动发现方法,并通过1个突发事件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该方法读入新闻文本并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从词频表中去除停用词,合并多单位关键词得到突发事件热点信息关键词列表,对网络信息及时进行检索,为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柳虹、徐金华(2011)提出了一个包括舆情信息采集、信息预处理、特征提取、VSM生成、热点发现算法和评价指标等几个部分的网络舆情热点发现模型,并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种算法:K-means方法和SVM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VM对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方面具有比较好的优势。 刘毅(2006)研究了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作用,认为内容分析法在网络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内容挖掘、对网络的结构挖掘和对网络的使用记录挖掘上,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描述网络中传播的舆情信息;(2)推论网络舆情信息传播主体的意图以及态度和情绪的倾向性;(3)描述和推论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和变化趋势。黄晓斌、赵超(2009)研究了文本数据挖掘法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作用。文本挖掘的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关联分析、文本总结、趋势预测等。文本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体现在五个方面:(1)对网络舆情进行描述;(2)对网络— 0 6—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及常见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及常见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本文针对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重点阐述了几种常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技术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的扩大, 网络安全风险也变的非常严重和复杂。原先由单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故障通过网络传给其他系统和主机,可造成大范围的瘫痪,再加上安全机制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 一、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归纳起来,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 1.软件漏洞: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2.配置不当: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3.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4.病毒: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5.黑客:对于计算机数据安全构成威胁的另一个方面是来自电脑黑客。电脑黑客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二、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指网络之间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对内外网通信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的安全应用措施。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安全

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剖析 王凯丽

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剖析王凯丽 发表时间:2018-05-09T17:21:45.7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作者:王凯丽 [导读] 摘要:我国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现阶段的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网络通信技术已被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例如电力、企业管理、定位和导航等。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西平县供电公司河南西平 463900) 摘要:我国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现阶段的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网络通信技术已被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例如电力、企业管理、定位和导航等。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空间会不断拓展。笔者概述了光纤技术,研究了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趋势。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技术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想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各个行业的电子技术和系统都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电力通信技术成为了电力企业部门进一步发展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电力通信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各种具备安全性、科学性的支持和帮助,由此来看研究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是极其必要的。 1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各行各样之中,就电力通信而言,随着电力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电力通信系统运行更加的安全、稳定、高效,这对电力通信而言十分有利。电力信息网络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信息覆盖面积广泛、技术装备化程度高。电力网络通信技术是在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关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依赖各种先进的设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电力系统专业知识以及上述的种种专业技术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利用电力网络信息通信系统,切实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以及信息的利用率,更好的为电力系统服务;(2)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各国家及地区的电力系统的运营及管理的方法都可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电网电压来说,我国大陆的电网电压为220v/380V,频率为50Hz,事实上,许多国家或者地区的电网电压都与我国不同,比如,我国香港地区的单相电压为120V、220V两种,三相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加拿大的单相电压有120V、240V两种,三相电压有208V、240V两种,频率为60Hz,这种情况下,电力信息网络技术就很难实现产品化、标准化,由于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2探讨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2.1相关业务 电力信息通信涉及的内容广泛,为了满足人们日渐提升的信息业务需求,电力信息通信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运行速率,其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业务。①调度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行政电话业务是比较传统的语言业务,主要是提供信息通信平台,因此需要有较高的连接速度。②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主要是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提升信息通信的可靠性。③MIS。MIS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让企业每个部门的计算机都能够实现信息联网,并且还可以提供查询业务,可以提升信息通信的质量,使企业各部门都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④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数据。这一业务的主要功能是以电力中心为传输目标,对其提供实时信息数据,确保在电力调度时信息可以更急准确更加高效,使网络延时的情况可以降到最低[2]。⑤继电保护信号。这一业务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有效传输,因此比较注重电力的可靠性,主要是通过PCM设备的G.703/64kbps接口,实现和SDH传输平台的接入,继电保护信号业务是电力信息通信的一个基础业务。 2.2全面认识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优势 在新的发展形式下,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和技术更新,做到对网络技术在电力通信中应用优势的全面认识,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视力度,利用网络技术推动智能化、自动化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建设。电力企业应该通过讲座、技术交流等形式,对电力信息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宣传和普及,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该项技术的便捷、高效等优势所在,加深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应用网络技术的理解,为具体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3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和经营过程中,都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例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使用的TCP套接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在网络和主机之间形成编程的界面,从而形成主机间的通信端点。在应用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时,首先需要具体分析技术的应用状况,企业的终端点和通信点的距离比较远,但是数据交换比较频繁,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如果使用实时的网络连接,会增加大量的技术成本,一般企业都是选择拨号连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客户端来保存数据,然后在其他通信点利用拨号的方式进行连接,要确保这段时间的客户端是正常运行的,才能够实现信息互换。这种编程需要先把总部的服务器数据提取出来,然后传送到本地的数据库中,再使用拨号的方式连接上分部的网络设备,利用套接字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分布的信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传播途径传送到总部中。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应用的网络通信技术不需要另外拉设专线,符合了企业的发展需求。 2.4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网络监控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越来越广泛,现代的网络监控技术主要是通过嵌入式开发系统、报警系统以及数据的管理和传输系统来构成。相对传统的单纯依靠摄像头来进行图像传递的方式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现代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也是的网络监控的数据通信从单一的用户坐班式的观测,将用户从空间上得到解放,而且可以确保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区域都能够实现对所要观测区域的观测。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移动端的数据传输问题,而且可以通过移动端来实现对网络监控的控制,来进一步保证监控的效率和目的。 2.5加快数字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各行各业都应用了高效率、便捷的网络技术,实现了业务水平的提升,将网络技术应用到传统技术当中,也实现了各项技术的升级。因此,在电力通信技术中,也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其中,将传统的电力通信技术与创新网络技术相结合,使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自动检测到电网中出现的问题及发生问题的地点,并且能够实现远程化的监督和控制,降低操作人员的难度,并且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网络技术与传统电力通信技术的结合还能够使一些问题能够在发现的同时进行自动化的修复,降低问题所造成的大规模损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范文及写作方法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范文及写作方法 一般格式标题页: 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内容目录 执行性摘要: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a、样本单位的界定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a、一般性描述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5、局限a、样本规模的局限b、样本选择的局限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2一般写法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

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实验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质量――××××教学反思实效性研究的调查报告》等。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网络优化

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优化 张磊物流1402 34 指导老师:韩世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食品的追求已经从过去的吃饱向着吃得健康和吃得安全转变,所以,这就导致了对“食品冷链”越来越高的需求,在食品冷链中,对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食品冷链中的库存问题和运输问题。本文重点集中在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网络的优化,丰富和完善食品冷链物流网络的理论和方法。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成本还是十分巨大的,在运输成本中,冷链物流对设备的要求,对时间的要求,都是成本十分高的因素。冷链物流运营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一复杂系统既具有物流的一般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常温物流比较而言,冷链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征:产品易腐的特性,使得冷链物流配送对时间窗及商品生鲜度的质量要求比常温物流配送所要求的更加严格;配送过程中发生的惩罚性成本的机率会大大增加。而常温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没有考虑此可能发生的成本。在冷链物流配送过程中,由于所配送的商品一定要保持在低温环境中的特殊性,因此在配送过程中存在货损成本,这也是常温物流配送并没有加以考虑的。本文将分析一个完整的冷链并且从各个环节系统的陈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最后对提出的解决办法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冷链运输车设备;生鲜物流

课题背景: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现状分析: 1、政府层面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多个文件中提出了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督导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完善。冷链物流政策不断出台

教科版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

信息安全 执教人:xx 【教材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如何保障计算机免受病毒、黑客的侵害。但偏重文字资料,没有涉及具体操作。 教材中的两个表格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表现、常见类型举例)、常见病毒(病毒名称、病毒类型、表现形式或危害、变种情况)等内容。内容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可操作性不强。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已具备较好的操作技能,整体水平较高,可以快速地利用网络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经常遇到病毒,因此学生对病毒的危害有一定的体验基础,然而对病毒的查杀和处理方法缺少系统地认识,对其他的计算机安全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使他们真正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以及黑客入侵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常见的防护措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了解xx入侵的危害; 2、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病毒爆发的迹象通过网络搜索获取查杀病毒的解决方法;掌握病毒的常见防护方法; 掌握防范xx入侵的简单方法; 3、情感目标:

意识到计算机在使用中存在多种信息安全的隐患,自觉地参与到维护信息安全实践中,保障信息的安全。 【重点难点】: 掌握应对病毒、xx的常见防范措施。 【教学方法设计】: 在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上课铃响,上课仪式后,教师计算机中的“关机”程序被远程计算机定时启动,立即打开大屏幕投影,“屏幕广播”教师计算机的桌面。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教师的计算机出现“倒计时关机”提醒画面。 师:糟糕!我的计算机是不是有问题了?提示系统即将关机,请保存所有正在运行的工作,然后注销。未保存的改动将会丢失。离关机还有XX秒了,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生:老师中毒了。 师:我先退出屏幕广播,大家赶快到网络上搜索一下,病毒的名称是什么,怎样来解决? 生:上网尝试查找病毒名称和解决方法。 师:唉,我的计算机已经被关机了。大家抓紧时间,帮帮我。(重新打开教师计算机) 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隔一段时间)先询问学生查找的关键词,再视情况提示:查找时可以把病毒爆发的迹象作为关键词,在搜索的结果中选择权威网站信息。生:上台演示搜索过程,师解说操作步骤。师:可能是哪种病毒?生:回答。 师:病毒的爆发迹象有哪些?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的研究

网络舆情分析研究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不仅需要各级党政干部密切关注,也需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聊天室、博客、聚合新闻(RSS)。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与国外相比,我国网络舆情还存在以下特殊情况: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容易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二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矛盾,容易使一些人出现情绪化冲动,以致不能明辨是非。三是少数社会管理者对于舆论习惯于回避或堵塞。因此,网络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在提供了下情上达的便捷方式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网上思想舆论阵地的争夺战日趋激烈。二是传统的政治斗争手段,在网上将以更高效的方式实现,利用网络串联、造谣、煽动将比在现实中容易得多,也隐蔽得多。三是通过网络,西方的观念、生活方式可以便捷地渗透进来。对于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社会管理者应当了然于心。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舆论,社会管理者应能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予以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引导。由于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应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 这样的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首先是舆情分析引擎。这是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1、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2、倾向性分析,对于每个话题,对每个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及安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及安全技术分析 班级:电气1001 姓名:余欣鑫 学号:10291027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及安全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现。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开始渐渐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网络应用。本文针对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重点阐述了以下几种常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1.防火墙(Fire Wall)技术2.数据加密技术3.系统容灾技术4.漏洞扫描技术5.物理安全。 【关键词】: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密码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network secur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More and more risks start to affect our life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his paper mainly of network security risk factors, and emphatically expounds several common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Key words】: Information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assword

【正文】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的扩大,网络安全风险也变的非常严重和复杂。原先由单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故障通过网络传给其他系统和主机,可造成大范围的瘫痪,再加上安全机制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 一、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归纳起来,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 1.软件漏洞: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2.配置不当: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3.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4.病毒: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5.黑客:对于计算机数据安全构成威胁的另一个方面是来自电脑黑客(backer)。电脑黑客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二、几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1.防火墙(Fire Wall)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