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安全管理规定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经营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经营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8be21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1.png)
危化品经营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XXX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一、危险化学品主要负责人安全操作规程:1、负责本企业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组织领导工作,对本企业经营化学危险品业务负主要领导责任,传达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负责落实本企业制定的《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管理制度》。
2、本人要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从其他组织的有关危险化学品业务知识培训班,并且要有培训证书3、对本企业的经营人员负有安全教育和管理培训的责任。
4、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与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危险化学品贸易和合作。
2)、危险化学品要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制作书和安全标签。
3)、不向没有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和个人出售危险化学品。
4)、不经营国家禁止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以及其他可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
5)、对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能、风险和防范措施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具有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二、市场开发岗亭操作规程1、在与危险化学品销售客户签约时必须慎重,一定要选择有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采购、运输资质许可证的对象。
如没有该有的1XXX安全许可证不得签约。
以杜绝安全事故产生的可能性。
2、销售危险化学品,在与销售客户签订合同时,应正确无误的了解客户所需的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所需的质量要求,还应注明客户相应的安全要求,要将相应产品的MSDS,及其他相关资料提供给客户。
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技术支持文件。
3、将经营的危险化学品MSDS、安全标签收集齐全,整理归档。
4、认真作好危险化学品经营的进、销、存台帐,并保存完整归档,以便管理。
三、定货岗亭安全操作规程1、在与危险化学品供应商和销售客户签约时必须慎重,一定要挑选有危险化学品生产或经营、采购、运输资质许可证的对象。
如没有该有的安全许可证不得签约。
以杜绝安全事故产生的可能性。
2、采购危险化学品,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注明“供应商应使用符合MSDS且与产品性质用途相合用的包装”要求,供应商应供给MSDS,并在包装上加贴安全标签。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0308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8.png)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危化品是指具有爆炸性、燃烧性、腐蚀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是保障企业生产、员工和公众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危化品的使用和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制定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2.1 责任与领导•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并由高级领导层进行批准和签字。
•各级管理人员要重视危化品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严格执行。
2.2 管理体系•建立完备的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
•制定危化品分级管理制度,对危害程度不同的危化品进行分类管理。
2.3 员工培训与教育•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危化品安全培训,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危化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4 危化品采购与存储•采购危化品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了解其质量和安全记录。
•危化品存储区域应设有明确的标识和警示牌,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2.5 危化品使用与处置•使用危化品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6 事故应急处理•建立完善的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
•确保员工了解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 操作程序•危化品操作前应查看操作规程,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步骤。
3.2 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有效性。
3.3 工具与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
•操作前应检查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3.4 清洁与维护•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工作场所和设备。
•定期检查设备的维护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1e7f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2.png)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维护危化品岗位的安全,保障员工和相关设施的安全,制定了本规程,以规范危化品岗位的操作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岗位安全责任
1. 岗位主管负责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岗位的安全。
2. 岗位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岗位安全。
二、危化品操作规范
1. 岗位员工必须接受专业的危化品操作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眼镜等。
3. 操作时需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疏忽操作步骤。
4. 操作前需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确认,确保操作环境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三、应急预案和演练
1. 岗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
2. 岗位员工需熟悉应急预案和演练内容,做到有备无患。
四、设备维护和检修
1. 岗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私自操作或修改。
2. 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五、安全防护和规范化管理
1. 岗位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泄漏报警装置、防火设备等。
2. 岗位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好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
六、事故报告和处理
1. 岗位发生事故时,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
2. 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事故的防范工作。
本规程经岗位主管审核后生效,岗位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岗位的安全生产。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d462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9.png)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危化品指的是具有爆炸、燃烧、腐蚀、毒害等性质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为了保障员工在危化品岗位上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二、岗位安全责任1.危化品岗位负责人负责制定并执行危化品岗位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
2.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岗位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1.熟悉危化品性质:在进行危化品操作前,必须熟悉所使用危化品的性质、属性和相关安全信息,并遵守所使用危化品的安全操作指南。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危化品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并保持干净完好。
3.预先检查工作区域:在操作前,必须对工作区域进行预先检查,确保工作区域没有异常,确保必要的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4.使用正确的操作工具:使用危化品时,必须使用与该危化品相适应的操作工具,不得随意调换或混用。
5.注意防火防爆:在危化品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防火防爆,禁止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工具操作。
6.定期维护检查设备:使用危化品的设备必须定期维护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7.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在危化品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禁止随意或超过规定用量的使用危化品。
8.危化品废弃物妥善处理:危化品操作完成后,必须将废弃物妥善处理,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包装和运输。
9.做好安全记录:每次危化品操作完成后,必须做好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10.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适当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危化品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前做好各种事故的防范措施。
四、员工安全培训1.入职培训:对新员工进行危化品岗位的安全培训,包括危化品的基本常识、危化品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2.定期培训:对在危化品岗位上工作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对危化品安全操作的意识和技能。
3.事故案例分享:定期分享危化品操作事故案例,让员工了解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加深安全意识。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11篇)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c775d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0.png)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11篇)篇11.个人防护装备必须适合化学品性质,每次使用前后都要检查其完整性。
2.不得擅自改变化学品的存储位置,避免混淆和潜在危险。
3.在搬运和处置化学品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处理。
4.仓库内禁止饮食、吸烟,防止化学品摄入或吸入。
5.了解并遵守所有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msds)这是了解化学品性质和应急处理的关键。
6.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泄漏、异味等,应立即撤离现场并启动应急程序。
7.健康检查结果应保密,但必要时须与雇主共享,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危化品仓库管理员的职业健康不容忽视,遵守上述规程,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健康与安全。
每一位管理员都应将这些规程视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篇21.严禁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参与危化品装卸。
2.装卸过程中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火灾爆炸。
3.如发现包装破损或泄漏,应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应急程序处理。
4.装卸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确保无遗漏物品。
5.对于特殊性质的危化品,需参照其msds(材料安全数据表)进行特殊操作。
6.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运输车辆安全行驶。
7.保持通讯畅通,以便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联络救援。
8.定期检查装卸设备,确保其性能完好,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每个员工都应认识到危化品装卸的重要性,将安全操作视为首要任务,共同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
篇31.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参与危化品灌装作业。
2.灌装过程中禁止吸烟、使用手机等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3.遵守先开小口,后开大口的原则,避免突然释放压力导致事故。
4.对于挥发性强或有毒性的化学品,应在封闭系统内灌装。
5.定期检查并更新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6.要有清晰的化学品流向记录,以便追踪和管理。
7.遵守四不伤害原则: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af46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0.png)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燃爆等危险性质的物质。
对于危化品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公司危化品管理组织机构公司应当成立危化品管理委员会,确定危化品管理领导小组,并分别明确其职责:1.危化品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环保及应急救援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公司危化品安全相关工作,决定公司危化品安全方针、政策和重大事项。
2.危化品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直接负责危化品安全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公司危化品管理工作的实施、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成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危化品情况,完成其领域内的计划任务和目标。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文件1.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公司制定和实施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危化品的储存、加工、使用、运输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及责任、奖惩、危化品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等详细内容。
2.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公司制定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演练,变更应急预案的内容,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
3.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定期记录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有关人员的资格、执照情况、安全生产事故和事故处理情况、有关检查、测试与监测等各种记录资料。
对于违法行为和生产事故的处理情况、达标情况等,都应当建档存档。
危化品管理人员职责1.危化品安全管理人员需熟悉危化品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会诊有毒危险证明和区分危、化、易、毒品种。
2.危化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将安全生产纳入工作考核,监控危化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并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评估措施。
3.危化品安全管理人员有权要求生产部门提供危化品生产、使用相关的各种材料,以规范和改进危化品生产管理工作。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在不同的工艺、设备、危险品情况下,明确作业人员的岗位安全操作规范,着重体现危险源和防范措施。
危化品岗位操作规程
![危化品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b748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8.png)
危化品岗位操作规程《危化品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操作规定1. 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2.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关程序进行,严禁违章操作。
3. 岗位人员必须熟悉操作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性状、危险特性以及应急处置措施。
二、作业环境安全1. 确保操作区域内通风良好,无明火或其他火源,并严禁吸烟。
2.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化服等,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三、废弃物处理1. 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包装、标识、运输和处置。
2. 禁止随意倾倒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进行处理。
四、突发情况处置1. 在危化品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泄漏、中毒或着火等突发情况,岗位人员必须立即按照应急处置程序进行处理,确保操作区域内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五、禁止操作违章行为1. 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操作危险化学品。
2. 禁止私自改动、拆卸或修理设备。
3. 禁止疲劳操作、酗酒操作或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岗位作业。
六、安全意识培养1.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提高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 加强岗位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意识,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指导。
七、违规处理与报告1. 对于违规操作行为,将依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包括批评教育、罚款、停职、解雇等。
2. 对于发生重大事故或违规行为,必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危化品岗位操作规程》将严格管理岗位人员的操作行为,保障了危险化学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且在应急情况下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演练,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6c7af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b.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管理制度与岗位操作流程第一部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制度和标准,并建立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对于不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范围,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也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2.危险物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运输规则》(铁路运输适用本)、(铁运[1987]802号文公布)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JT 3130)中的有关规定。
3.危险物品的包装必须牢固、严密,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的规定,印贴专用标志和物品名称。
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要将其理化、毒理性质数据(闪点、熔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以及防火、防爆、灭火、安全运输等注意事项写在说明书上,否则不准出厂。
4.应指派责任心强,经过培训考核,并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管理危险物品。
5.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
原料和成品的成分应经化验确认。
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
6.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7.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毒物溢(逸)散。
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
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
8.个人防护措施包括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严禁直接接触剧毒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
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剧毒物品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
9.危险物品的装卸运输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10.报废处理:包装必须在安全、保卫部门指派的专人监护下销毁。
危化品经营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经营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5abc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png)
危化品经营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危化品经营单位岗位安全操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危化品经营单位内所有从事危化品相关操作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
第三条危化品经营单位应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要求。
同时,将规程内容制作成明确的指导手册,供员工学习和参考。
第四条危化品经营单位应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并严格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要求。
第五条危化品仓库管理人员应确保仓库内危化品的正常运行和存储,具体操作规程如下:1.了解危化品的危险性分类、储存条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对仓库内的危化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
2.仓库内装载和搬运危化品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眼镜等装备,并配备先进的搬运设备。
3.仓库内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存放易燃物品,仓库内应配备灭火器和应急设备,以确保火灾和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应对。
第六条危化品销售人员应确保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具体操作规程如下:1.销售人员应在销售前对危化品的性能、用途和安全操作进行充分了解,向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和安全使用建议。
2.销售人员禁止向不具备使用危化品资质的单位或个人销售危化品,对购买者必须核实其身份和相关资质。
第七条危化品运输人员应确保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具体操作规程如下:1.运输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和危险品道路运输驾驶执照,熟悉危化品的运输规定和安全操作。
2.运输人员在运输前应检查车辆状态和装载情况,确保车辆完好,装载方式正确,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和事故。
3.运输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并按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避免高速行驶和超载。
第八条危化品包装装卸人员应确保包装装卸过程的安全,具体操作规程如下:1.包装装卸前,必须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包装方式符合标准。
2.包装装卸人员应佩戴防护器材,如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危化品。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1495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7.png)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危化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具有爆炸、燃烧、腐蚀、毒害、放射性等特性并能对人身安全、生态环境或财产造成损害的物质。
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危化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下面将介绍危化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危化品管理制度1.法律法规:各国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危化品的分类、管理要求和责任制度。
例如,中国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美国的《危险品运输法规》等。
2.基本原则:危化品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分类管理和追溯管理。
这些原则是保障危化品管理安全有效的基础。
3.分级管理:危化品按照其性质的危险程度被分为不同级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根据易燃性、毒性等特性,将危化品分为1-9类,分别采取相应的包装、储存和运输方式。
4.职责分工:危化品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
生产单位需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安全管理组织,负责危化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
运输单位需要进行专业化的运输,建立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危化品操作规程1.安全教育和培训:企业应对涉及危化品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危化品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包装和标识:危化品应进行专用包装,并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进行标识,以便识别和识别。
包装和标识的规定是确保危化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得到适当保护的重要措施。
3.储存和保管:危化品的储存和保管需符合相应的规定,包括储存条件、储存区域的划分、防火安全措施等。
储存和保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严格性是防止危化品事故的重要保证。
4.运输和装卸:危化品的运输和装卸工作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包括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规划、装卸操作的安全措施等。
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要做好各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危化品运输的安全性。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d4f6a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d.png)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危化品是指因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较高的毒性、危险性或爆炸性等特点,对人体、动植物、环境及财产等造成危害的物质。
为了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正确的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危化品管理制度:1.危化品注册和备案制度:任何一种危化品的生产、销售和运输必须依法办理注册和备案手续,确保其品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生产、销售和使用危化品的许可单位,必须持有危化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要定期进行审核和评估。
3.危化品储存管理制度:危化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如储存条件、储存设备、防火措施等,同时需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安全性能。
4.危化品使用管理制度:危化品使用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在危化品使用过程中进行规范的操作记录和监测。
5.危化品运输管理制度:危化品运输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如运输工具、装载方式、封存要求、标识等,同时要定期对运输工具进行维修检查,确保运输的安全性。
6.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各企业必须根据危化品种类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每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分工,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
二、危化品操作规程:1.选择和购买危化品:在选择和购买危化品时,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安全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危化品,并检查其标识、包装状况和有效期等。
2.危化品储存操作:在危化品储存操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区存放,不同种类的危化品要分开存放,同时要保证储存区域的通风和排水设施畅通,并定期检查危化品的储存条件。
3.危化品使用操作:在使用危化品时,要戴上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同时要保持使用场所通风良好,定期清洁和检测使用设备。
4.危化品运输操作:在危化品运输操作中,要确保运输工具和包装容器符合安全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装载和固定,运输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运输的安全性。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34d6c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0.png)
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化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危化品岗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确保危化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从事危化品储存、运输、操作等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危化品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第四条危化品岗位工作人员在行使职责时,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整改到位、责任明确、文明执勤。
第二章个人防护第五条危化品岗位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靴等。
第六条工作人员严禁穿戴过大装饰品、长发等会影响安全的物品。
第七条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如发现有损坏或失效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第三章危化品的储存和处理第八条危化品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危化品的性质、储存要求和处理方法,严禁存放不明确的物质。
第九条危化品储存仓库应设有明显的标识牌,标明危险性类别、储存数量及储存位置,并保持通风良好。
第十条危化品储存仓库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储存区域周围应设置警示带或明显的防护栏杆。
第十一条危化品的处理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堆放在容器内。
第十二条如有危化品泄漏,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隔离泄漏物质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第四章防火和防爆措施第十三条危化品储存仓库应设有防火阀、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保持消防设施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不得在危化品储存区域内吸烟,禁止使用明火,严禁擅自使用明火进行加热操作。
第十五条危化品岗位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火和防爆知识培训,保障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第五章废物的储存和处理第十六条产生的废物必须分类储存,严禁混合储存和随意丢弃。
第十七条废物容器必须密闭且牢固,在容器上标明废物种类及产生时间,并随时保持清洁。
第十八条废物的处理必须经过核安全站的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私自处理或外运。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21c71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e.png)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 介绍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等性质,在使用、储存、运输、生产或者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中,可能对人身、财产、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危化品的特殊性质,需要特殊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才能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通常由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或者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1. 管理体系危化品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人员配备和培训等。
2.2. 生产管理在危化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掌控和监控。
这包括危化品管理流程、工作程序、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等。
2.3. 储存管理储存是危化品运输、生产中必要的过程。
对于危化品的储存需要建立严格的入库制度、储存容器选择和出库制度等。
2.4. 运输管理危化品的运输管理是直接与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相关的一方面。
运输事故往往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需要规范危化品运输的包装、标识、装卸、运输等过程。
2.5. 废弃物处理危化品废弃物的处理应该遵循《危险废物名录和技术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废弃物的处理应该以安全环保为前提。
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安全使用危化品的前提,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每个企业都应该制定相应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该根据用人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规程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3.1. 岗位描述对于每个岗位来说,都应该制定详细的岗位设计和岗位职责描述。
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每个岗位使用的危化品种类、数量、使用频率等信息,并为每个岗位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
3.2. 安全操作流程和规程危险化学品作为特殊物品,在使用过程中需遵循一定的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该包括相关的工作程序、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和规程等信息,以确保员工在使用危化品时能够注意安全问题。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7b7e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1.png)
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引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爆炸性等特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制定了危化品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
本文档将对危化品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危化品管理制度2.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危化品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危化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适用于公司全部涉及危化品的场所和岗位。
2.2 组织责任根据危化品管理制度,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危化品管理工作的落实。
2.3 危化品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公司将组织必要的危化品管理人员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管理人员具备必要的危化品管理知识和技能。
2.4 危化品的分类和标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公司对危化品进行分类,并采用统一的标识方式,确保危化品能够被正确识别和辨认。
2.5 危化品的储存和保管公司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危化品进行专门的储存和保管,确保危化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6 危化品的使用和操作在使用和操作危化品时,员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危化品操作规程3.1 危化品的接收与验收在接收危化品时,员工必须核对危化品的数量、规格和包装是否与订单一致,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3.2 危化品的储存与保管危化品的储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 分类储存:不同类别的危化品应分别储存,避免发生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相互之间的反应。
- 防火防爆:储存区域应进行防火防爆处理,如使用防火墙、防爆设备等。
- 定期检查:对储存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确保储存条件符合安全要求。
3.3 危化品的使用与操作在使用危化品时,员工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 操作环境: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操作,避免危化品蒸气和粉尘的接触。
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e03c1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2.png)
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化品仓库管理员是负责管理危化品仓库、保障危化品库房安全以及操作危化品的重要职位。
为了确保危化品仓库管理员的人身安全和库房安全,以下是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身体健康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应保证身体健康,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应事先申报,并咨询医生确认是否适合从事该职业。
未经医生允许,患病者不得从事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工作。
二、安全防护1. 佩戴防护用品在工作时,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应佩戴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化服、防毒面具、防化手套、防护鞋等。
2. 使用安全工具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在操作危化品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和器具,以免发生危险。
3. 注意氧气含量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在检查仓库时应注意室内氧气含量,一旦发现室内氧气含量低于基本安全指数(19.5%),应及时通风或用氧气气瓶供氧。
三、防火措施1. 禁止明火在危化品库房中,禁止使用明火并最大限度减少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或工具。
2. 布置灭火器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应在库房内布置灭火器,并定期进行灭火器检查和维护。
3. 禁止吸烟在危化品仓库周围、库房内禁止吸烟,禁止带火种。
四、用电安全1. 提高安全警惕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应提高安全警惕,避免电线跟水管相接,并确保电线和电器设备的接地。
2. 采取应急措施遵守工作流程,在发现出现电气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以保障自身和库房的安全。
五、清洁卫生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应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定期地清洗、清理危化品仓库周围,清理废弃物品,并定期检查库房防火门是否穿透、卡扣是否完好等。
六、关注安全在工作中,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应注意安全,及时发现、上报或纠正存在的危险因素,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作为一名危化品仓库管理员,应始终关注安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危化品库房的安全。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75c6a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2.png)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和范围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运输、采购、销售、储存等环节。
2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3职责3.1管理部负责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演练,并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3.2管理部负责开展企业危险化学品登记普查工作,依据普查情况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负责到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登记、备案。
3.3管理部负责配合企业内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对厂内员工进行危害告之教育。
3.4公司设立24小时报警、咨询电话。
3.5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检查,并相应建立的管理、检查台帐,对相关方进行危害告之,对使用本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方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4控制程序4.1生产和使用4.1.1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划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
原料和成品的成份应经化验确认。
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地区,必须分隔清楚。
4.1.2生产和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企业制订的《剧毒危险化学品平安管理制度》,必须增强平安技术步伐和个人防护步伐。
4.2平安技术步伐4.2.1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毒物溢散。
4.2.2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
4.2.3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
4.3个人防护措施4.3.1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4.3.2严禁直接接触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
4.3.3精确穿着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调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分开作业场所。
4.3.4有毒物品场所,应备有肯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
4.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氧、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使用时,气瓶内应留有余压,且不低于0.05兆帕(Mpa),以避免别的物质窜入。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5fb355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d.png)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保障危化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公司内部贯彻执行,使危化品有序、安全、高效地运营。
1.1 责任制度(1)公司领导应对危化品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责,成立危化品安全委员会,制定危化品安全工作计划和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2)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各自的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设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目标。
(3)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演练,提高安全生产应急反应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1.2 生产准备(1)生产前,应对环境、设施、设备及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生产运行条件达到优良的水平。
(2)使用危险化学品前应进行危险性评估,并按照危险性评估报告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3)企业应对其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场所进行全面的监控,确保设施易用、可靠、耐腐蚀,并随时防止泄漏。
1.3 储存和运输(1)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场所应有完善的储存设备、设施和装备。
在储存过程中应按照储存特性分类存放,并严格管理道路运输。
(2)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应有完整的安全防范措施,驾驶员应经过专业的安全生产培训,掌握正确的运输技能并且有合法的驾驶证。
(3)货车应在运输过程中随时监测货品的情况,一旦发现危险化学品泄漏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应按照应急反应流程及时报警处理。
1.4 废弃物处理(1)废弃物应分类存放以及绝不直接倒入河流和污水等自然水源之中。
(2)废弃物储存区应建设专业的废弃物处理设施,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3)废弃物处理过程需专职人员进行操作,确认不会再次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1.5 安全监测(1)应定期进行物质安全评估报告,对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险化学品进行监测和防范。
(2)安全生产责任人应有力安排管理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3)对公司内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运输情况作出统计性分析,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测。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8afd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0.png)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一、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危化品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1.2 危化品储存及运输规定•危化品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科学的危化品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
•储存区域应划分明确,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应急设备,确保危化品储存安全。
•运输过程中要求司机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车辆符合安全要求,严格遵守运输规定,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
1.3 应急救援预案•危化品企业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应急处置流程和能力配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进行模拟演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二、岗位操作规程2.1 危化品存储岗位操作规程•危化品存储人员应熟悉各类危化品的性质特点、储存要求和应急措施,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阳光直射和火源接近,定期检查危化品包装是否完好。
•发现危化品泄漏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并报告主管领导和安全部门。
2.2 危化品运输岗位操作规程•危化品运输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危化品的分类、标志和包装规定,掌握正确操作方法。
•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内通风良好,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装卸危化品要小心轻放。
•发现车辆发生事故或泄漏时,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人员和环境安全,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3 应急救援岗位操作规程•应急救援人员应熟悉企业应急救援预案,了解各类危化品的性质特点和应急处置程序,做好日常执勤值班工作。
•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到达事故现场,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a069a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9.png)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一、总则为保障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章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
二、安全责任1.危化品企业的所有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
2.各岗位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安全岗位职责,积极参加相关安全培训,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三、安全培训1.危化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制度,包括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不定期培训等。
2.岗前培训要求:新进入危化品企业的员工必须接受岗位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工作环境、生产操作规范、危险品的性质和特点、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等。
3.定期培训要求:所有岗位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定期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掌握新的安全生产知识。
4.不定期培训要求: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不定期的专项安全培训,以提高员工对特定工作场景的安全防范和处置能力。
四、安全生产设施与装备1.危化品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设施与装备管理制度,确保设施与装备的正常运行。
2.安全生产设施包括消防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安全生产装备指的是与危化品相关的生产设备、工具等,其中涉及到危化品的操作工具必须经过检修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危化品储存与运输1.危化品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危化品储存管理制度,对危化品的入库、出库、储存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2.危化品的储存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储存区域应与其他区域分隔,设置明显的标志牌。
3.危化品的运输要求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运输的安全性。
六、安全事故应急救援1.危化品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岗位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职责和措施。
2.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果。
3.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6707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f.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在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规范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使用、运输、处置等环节,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高相关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首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并针对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易燃、易爆、可燃气体等危险化学品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毒性较高的危险化学品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其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还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企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危化品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流程。
相关人员应接受培训,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工作职责。
除此之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还应强调安全设施与装备的重要性。
例如,对于有毒物品的储存和使用环节,应采取适当的通风设备和个体防护装备,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另一方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针对具体岗位和操作流程制定的安全规程,用于确保相关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
该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明确岗位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不同岗位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会因危险化学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例如,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环节,规定储存位置、储存方式和储存数量等要求。
其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还应包括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要求。
只有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保证岗位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会出现意外事故。
因此,危险化学品的岗位操作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操作技能的水平。
此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还应明确岗位操作人员的个体防护要求。
个体防护是工作中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规程应明确岗位操作人员应佩戴的防护装备、使用防护设施的要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化品安全管理规定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和范围
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运输、采购、销售、储存等环节。
2 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制定本制度。
3 职责
管理部负责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演练,并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
管理部负责开展企业危险化学品登记普查工作,依据普查情况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负责到有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登记、备案。
管理部负责配合企业内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对厂内员工进行危害告之教育。
公司设立24小时报警、咨询电话。
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检查,并相应建立的管理、检查台帐,对相关方进行危害告之,对使用本企业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方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4 控制程序
生产和使用
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
原料和成品的成份应经化验确认。
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
生产和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
《剧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毒物溢散。
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
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
个人防护措施
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严禁直接接触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
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有毒物品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氧、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使用时,气瓶内应留有余压,且不低于兆帕(Mpa),以防止其它物质窜入。
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易燃物品的加热禁止使用明火,在高温反应或蒸馏等操作过程中,如必须采用烟道气、有机热载体、电热等加热时,应采取严密隔绝措施。
生产、使用危险物品,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放料和自动报警等措施。
输送有毒有害物料,应采取防止泄漏的措施。
输送固体氧化剂、易燃固体等,应防止磨擦、撞击。
容易发生跑气、跑料的大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装置,应设有能迅速停止进料,防止跑气、跑料的安全设施,并应具有捕集中和、
解毒和打捞流失危险物品的方法,避免事态扩大。
凡用于生产的有毒有害气体的蒸汽(水)管道,必须与生活用汽(水)管道分开,用途不同的工作气体(液体)管道不应联通。
生产、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凡能相互引起化学反应发生新危害的废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
装卸运输
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向指定的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托运物品必须与托运单上所列的品名相符,托运未列入国家品名表内的危险物品,应附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技术鉴定书。
危险物品的装卸运输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磨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洗,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卸后必须洗刷干净。
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操作过程中注意下列事项:
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
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害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
运输危险物品的行车路线,必须事先经当地公安交
通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
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物品”标志。
运输散装固体危险物品,应根据性质,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尘飞扬和遮阳等措施。
报废处理
剧毒物品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物资部门要统一回收,登记造册,专人负责管理,进行下列处理:
1)铁制包装容器不经彻底洗刷干净,不得改作它用;
2)包装容器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回收公司回收处理。
化学危险物品和放射性物质等废弃物的报废处理,必须预先提出申请,制订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经当地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
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带有危险物品,必须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危险物品废渣等,必须加强管理,不得随同一般垃圾运出。
5 相关制度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6 相关记录
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表。
各归口部门管理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