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微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1)

合集下载

微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机制研究

微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机制研究

微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机制研究在当今社会,塑料制品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塑料废弃物的大量产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许多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微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机制,希望找到一种更环保的材料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

微生物是一类生活在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中的微小生物体,它们能够通过一系列代谢途径将聚合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微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机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研究,逐渐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奥秘。

聚合物是由许多单体通过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稳定,难以降解。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体却能够利用聚合物为能源,启动降解过程。

这种降解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微生物体能够通过分泌一些特定的酶,将聚合物的分子链切断成较小的片段。

这些酶具有特定的催化活性,能够高效地降解聚合物分子,加快降解速度。

其次,微生物体通过内部的代谢途径,将聚合物降解产生的小分子进一步降解为简单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可以作为微生物体的能源来源,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代谢。

最后,在降解过程中,微生物体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例如二氧化碳和水等。

这些副产物是无害的,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通过对微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机制研究,科学家们不仅可以了解微生物的降解途径,还可以寻找到一些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例如,可以利用这些微生物体研发出一些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用于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的来说,微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工作。

通过深入了解微生物的降解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生物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的开题报告

生物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的开题报告

生物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苯乙烯(styre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聚苯乙烯、合成橡胶、
合成树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苯乙烯也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若长时间接触,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苯乙烯的去除技术备受关注。

目前已经有一些苯乙烯的去除方法,例如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等。

其中,生物法由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提出的滴滤法就是一种生物滴滤法,可以高效地去除低浓度苯乙烯。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生物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的可行性,确定最佳操作条件,并分析其去除效率和机理,为苯乙烯的治理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
1. 确定实验操作条件,包括滴滤速度、生物载体的取量、反应时间等。

2. 采用不同初始浓度的苯乙烯溶液进行滴滤实验,监测滴滤前后苯乙烯浓度的变化,计算去除率。

3. 对去除效率进行分析,探讨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的机理。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生物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为苯乙烯的治理提供一种可行性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对于促进生物滴滤法在
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进展情况
目前已完成实验室条件下的生物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的实验,初步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

下一步将进行去除效率分析,并探究滴滤法去除低浓度苯乙烯的机理。

微生物在生物塑料降解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生物塑料降解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生物塑料降解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生物塑料逐渐成为替代传统塑料的热门材料。

然而,由于其降解速度缓慢,对于环境的影响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微生物在生物塑料降解中的应用。

本文将对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原理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原理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将生物塑料分解为较小的分子,进而被微生物吸收利用。

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酶类作用:微生物分泌的酶类能够降解生物塑料中的聚合物链,将其分解为单体或低聚体。

2. 吸附力:微生物表面的吸附力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固定生物塑料,使其更易被降解。

3. 分泌代谢物:微生物在生物塑料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代谢产物,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降解生物塑料的作用。

二、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研究进展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1. 聚羟基烷酯降解菌的发现:科学家们通过对环境样品的分析,成功地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够降解聚羟基烷酯类生物塑料的菌株。

该菌株能够分泌多种酶类,将聚羟基烷酯分解为低聚体。

此项研究为开发高效的生物塑料降解酶提供了新的思路。

2. 遗传工程改良: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的改造,科学家们成功地提高了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效率。

例如,一项研究通过引入特定基因,使一种细菌能够分泌更多的酶类,进而提高降解效果。

这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微生物共降解: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协作的关系,在生物塑料降解中可以形成共生关系,提高降解效率。

这一发现为开发多菌种协同作用的降解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应用前景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研究不仅在学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1. 环境保护:由于微生物降解生物塑料的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具有较小的环境影响。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苯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产品, 它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苯乙烯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几千万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讨论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苯乙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生产,但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蒸汽裂解法。

这个方法就是将石油、天然气等烃类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分解,产生苯乙烯和其他副产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苯乙烯的蒸汽裂解工艺。

(一) 苯乙烯生产的原理苯乙烯的生产基于烯烃物质的热解反应,反应的原理是在高温下使得长链低碳的烃类分子断裂形成短链,同时发生双键的重排反应,生成有机物。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依据其生产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处理、预热、加热、裂解、裂解气、冷凝、分离、回收等。

(1)原料处理:在工业上一般使用石油、天然气和煤焦油作为原料,必须对原料处置以减小杂质含量以防影响苯乙烯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要削减原料对反应器的腐蚀性。

(2)预热:将原料逐渐升温到裂解反应温度,通常是 500-550 ℃之间。

(3)加热:原料预热后进入反应器,通过在锅炉中燃烧燃料产生的烟气对原料进行加热,以使其达到反应温度。

(4)裂解:在达到高温状态下,原料分解成许多轻质烃类,含有苯乙烯、丙烯、甲苯等等品种。

(5)裂解气:产生的气体混合物被称为裂解气,含有苯乙烯、甲苯、乙烯、丙烯和脱氢甲苯等.(6)冷凝:在裂解反应器之后,将高温裂解气通过冷凝器进行降温,并对其中的苯乙烯等组分进行分离。

(7)分离:将分离出的苯乙烯进行精馏和干燥处理,以获得物料的高纯度、高滴点等的产品。

(8)回收:对于回流的废气需要处理排放以防对环境产生影响,回收部分有用的烃类物质以减少资源浪费。

(一) 苯乙烯在聚合物中的应用苯乙烯被广泛用于聚合物材料的生产中,例如聚苯乙烯(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ABS、SBR、聚乙烯基苯乙烯、聚邻苯二甲酸酯(PAP)等,其中聚苯乙烯的应用最为广泛。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是一种经济实惠且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家居的聚合物材料。

由于其可降解性能欠佳,给回收利用带来诸多难题,因此,研究PS的降解机理及其降解过程,对于提高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PS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实质上与其内部的分子结构、组成及分子量相关。

一般而言,均聚物(具有均匀分子量和结构)通常比共聚物(具有不均匀分子量和结构)具有更好的降解性能。

此外,PS降解过程还与聚合物光敏剂添加量、降解温度、降解时间、降解介质种类、紫外线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微生物的存在也将会影响PS的降解过程,大量的微生物反应和充足的氧气可以加速PS 挥发馏分和高分子物质的生物降解过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PS的降解机理和过程,以确定其可降解性能。

研究报告表明,PS在紫外线辐射或热处理条件下可以被降解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均具有可挥发性,但也可能产生有毒的有机物质,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如何降低PS降解产物的毒性,以减少环境污染。

另外,由于PS的高分子量,降解过程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研究者们还在探索如何改进PS降解过程的新方法和技术,以提高PS的可降解性能。

例如,改善降解环境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增加常温降解方式,增加光解脱氢降解,减少产物的毒性,增加降解微生物的活性,利用生物催化降解等技术手段,都可以有效地提高PS的可降解性能。

总之,聚苯乙烯降解性能的研究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考虑PS自身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还需要考虑降解介质、降解温度、降解时间、降解微生物以及光敏剂添加量等多种影响因素。

时,也有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PS的可降解性能,而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有望在未来被进一步研究并实现,以改善PS回收和重复利用的技术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效率。

微生物在生物降解塑料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生物降解塑料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在生物降解塑料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塑料废弃物处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传统的塑料降解方法往往效率低且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微生物在生物降解塑料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微生物在生物降解塑料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寻找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微生物降解塑料的原理微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活性降解塑料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将塑料聚合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然后再继续代谢这些小分子物质,最终将塑料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生物质等天然物质。

二、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1. 真菌真菌是最常见的一类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

例如,Aspergillus、Penicillium和Rhizopus等真菌能够分泌各种酶类,有效地分解塑料聚合物。

此外,真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适应性广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塑料降解的研究中。

2. 细菌细菌也是常见的一类微生物,具有降解塑料的能力。

其中,能够分泌聚酯酶的细菌尤为重要。

这类细菌通过分泌聚酯酶将聚酯类塑料分解为可被细菌吸收的低分子物质。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降解塑料的细菌,如Pseudomonas、Bacillus和Ideonella等。

三、微生物在塑料降解中的应用前景微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前景巨大。

首先,微生物降解塑料相较于传统的物理或化学降解方法更加环保。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性将塑料降解为天然物质,无毒无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微生物降解塑料的效率高。

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将塑料聚合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降解速度快,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塑料。

此外,微生物降解塑料还可以利用生物质产生生物能源,具有可再生性。

然而,微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生物降解塑料的效率还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已经发现了多种具有降解塑料能力的微生物,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其降解机制,寻找更高效的微生物。

其次,微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仍需解决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大规模应用微生物降解塑料需要解决微生物培养、酶类提取和废水处理等问题。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研究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在包装食品、电子元件、制品等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优良的制作性能和经济性,也使其在建筑工程、家具制作及其他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

然而,聚苯乙烯的降解过程一直以来都得不到实际探讨,从而阻碍着其应用的深入发展。

聚苯乙烯降解是由于其分子链中的苯乙烯基团被微生物降解,逐渐分解为亚甲基苯和苯乙烯醛,从而达到降解的目的。

聚苯乙烯的降解过程可以分为三步:首先,由微生物代谢分解聚苯乙烯;其次,发酵时引起的氧化作用可以完成降解;最后,微生物降解产物如亚甲基苯和苯乙烯醛被进一步氧化以消耗空气中的氧含量。

研究表明,聚苯乙烯的降解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条件是关键因素。

阳光照射、温度高低和湿度对聚苯乙烯降解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微生物组成、营养物质含量和pH值也会影响聚苯乙烯的降解速率。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聚苯乙烯的降解过程,应该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从而获得最高的降解效率。

同时,对聚苯乙烯降解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种类及其数量进行优化,以提高降解率是必要的。

根据实验结果,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也会增加,这样可以提高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的效率。

此外,在聚苯乙烯降解过程中,细菌的抗药性也会对降解效率产生影响。

一般来讲,降解速率会随着细菌的抗药性水平提高而降低,因此应采取措施提高细菌的抗药性水平,以保证聚苯乙烯降解速率。

聚苯乙烯降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受到环境条件、微生物组成和抗药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用聚苯乙烯,我们需要系统地研究聚苯乙烯的降解过程,并制定有效的降解技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聚苯乙烯的降解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通过研究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的机理,既可以更好地控制聚苯乙烯的利用,又可以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聚苯乙烯的降解过程,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土壤微生物对苯乙烯的降解

土壤微生物对苯乙烯的降解

土壤微生物对苯乙烯的降解
苯乙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是典型的土壤污染物,一直困扰着土壤的某些区域,在环境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污染。

在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利用苯乙烯作为能量来源,通过降解和代谢过程来降解苯乙烯,减少其在环境中的有害污染。

土壤微生物对苯乙烯的降解主要通过微生物菌株中存在的酶,如苯乙烯氧化过
氧化物酶(Pof).研究表明,细菌中所存在的苯乙烯氧化酶可以使苯乙烯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和水,使土壤苯乙烯含量大大降低,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实验研究表明,加入特定数量的微生物菌群,可以有效的促进苯乙烯的降解效率。

同时,可以利用植物来提高苯乙烯降解效率。

一般而言,植物可以作为微生物
宿主,从而通过形成植物-细菌共生关系,进一步增加苯乙烯降解的效率。

此外,
植物也可以通过分泌植物生长因子,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性,从而进一步促进苯乙烯的降解。

此外,可以利用外源性因子,如化学肥料、磷酸、硝酸、氨氮等,来激活微生
物的代谢活性。

它们可以增加微生物合成有机物质和降解苯乙烯的能力,从而提高苯乙烯的降解效率。

总之,通过引入植物和外源性因子,可以促进微生物对苯乙烯的降解,从而有
效降低土壤污染,净化环境。

因此,应加强对土壤微生物对苯乙烯降解的研究,完善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应对当今不断增加的土壤污染问题。

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其长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因此,寻找替代物是当务之急。

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一种研究方向,本文将对其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什么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能够通过自然降解作用迅速降解的塑料。

与传统的塑料不同,生物可降解塑料不仅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也非常类似,同时还具有可降解性。

生物可降解塑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成为了当今推广环保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商业,包装,医疗和农业等领域。

二、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备方法1. 植物可降解塑料制备方法目前,多种植物材料被用作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备的原材料。

这些植物材料包括玉米淀粉、木薯淀粉、菜籽油、大豆食品副产物等。

其中较为常见的玉米淀粉,它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晶化速度快,对水的敏感性较小等特点。

2. 微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备方法微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备方法是将改良过的微生物放入合适的培养基中,通过微生物合成生物材料,再将其提取,制备成条状,薄膜状或粒状的产品。

在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制备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保证微生物发挥出最大的可降解性能。

目前,厌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都被用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制备中。

三、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1.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种类常见的微生物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类型主要有:聚羟基酸酯(PHA)、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

其中,PHA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2. 微生物合成PHA的过程PHA是微生物在富余碳源的条件下,通过合成代谢产生的一种聚合物。

在微生物合成PHA的过程中,先是将葡萄糖等碳源内的多糖水解成单糖,再通过酵母发酵,产生丙酮酸,脂肪酸等中间产物,最终经过PHA合成酶的作用,将这些中间产物合成PHA。

今天,已经有多种微生物可以进行PHA的生成,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空气中苯乙烯的测定及降解方法

空气中苯乙烯的测定及降解方法

空气中苯乙烯的测定及降解方法一、空气中苯乙烯的测定方法:1.传统的气相色谱法(GC):GC方法是苯乙烯的常用分析方法。

根据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使用不同的检测器进行检测,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质谱仪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采用进样前处理技术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如换热蒸馏法、二硫化碳提取法和热解析法等。

2.吸附-热解-电子捕获检测法(AHT-ECD):该方法主要利用吸附柱将苯乙烯从空气中富集并分离,然后在升温时进行热解,最后通过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好、重现性佳等优势,适用于苯乙烯的低浓度分析。

3.化学发光法:该方法基于化学发光原理,通过与苯乙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放射性分子,然后利用放射性衰变或吸收来测定苯乙烯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对其他气体的干扰较小,适用于苯乙烯的连续监测。

4.光谱法:近年来,随着光谱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散射光谱等进行苯乙烯测定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具有无需前处理、快速、无污染等优势,但对测定条件和仪器要求较高。

二、空气中苯乙烯的降解方法:1.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一种环保、经济的处理方法。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苯乙烯分解成较低毒性的化合物和无机物。

研究表明,许多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可以降解苯乙烯。

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反应器等设备进行生物处理。

2.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类(如铂、铑、铑钯等)和金属氧化物类(如钒、钨、锰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促进苯乙烯与氧气的反应,使其氧化生成较为稳定的无机化合物。

3.吸附法:吸附法通过将苯乙烯吸附在吸附剂上,实现气体净化。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和聚合物材料等。

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能够高效吸附和去除苯乙烯。

4.等离子体方法:等离子体法是一种将苯乙烯转化为无机化合物的方法。

微生物降解苯系污染物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苯系污染物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Desulfitobacterium aromaticivorans。

许多降解
苯系物的有氧降解需要有分子氧的参与,降解可以分为外周降解阶段和中心降解阶段。

外周降解阶段是指被降解产生邻苯二酚的过程,而中心降解阶段是指裂解开环最终进入细胞的柠檬酸循环并最终矿化成的过程。

苯系物的有氧降解需要在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催化下进行。

在有氧环境下,苯系物经过微生物体内的加氧酶作用转化为原儿茶酸或邻苯二酚。

随后,在环断裂双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下,中间体的苯环在两个羟基基团中间的邻位或者接近羟基基团的间位发生断裂。

在苯环的邻位裂解过程中,原儿茶
对二甲苯和苯乙烯的降解效果以及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降解的影响,人们发现,菌株能够降解除对二甲苯外的单一底物苯、甲苯和苯乙烯。

sp.
和甲苯的降解受到其他底物的抑制作用,而其他底物对苯乙烯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研究结果说明,对二甲苯受到苯和甲苯共代谢降解
物的降解,结果表明,
的降解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甲苯>乙苯>苯>二甲苯
苯混合以及乙苯与苯混合降解中对苯的降解速率,这表明混合降解时微生物优先利用易于降解的物质。

因此,微生物对混合苯系污染物中的某一组分进行降解。

一株苯乙烯生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一株苯乙烯生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一株苯乙烯生物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门娟;张朝正;李舫;孔大为【摘要】从处理含苯乙烯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可高效生物降解苯乙烯的微生物,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性质研究.以苯乙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菌株的筛选,该降解苯乙烯菌株命名MJ001;采用分子生物学和Biolog两种鉴定方法对分离得到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选取不同苯乙烯浓度下的生长曲线考核菌株的生长和对苯乙烯的降解,在苯乙烯浓度为4 mg/L时,菌体生长和降解效果最好;不同温度下的降解实验表明,在30℃时菌株对苯乙烯的降解能力最强;不同摇床转速下,菌株生长和对苯乙烯的降解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证明该菌株属于兼性厌氧型;对1.34~10.51 mg/L浓度苯乙烯的废水降解,24 h降解率超过94%,表明MJ001菌株具有潜在的可用于处理含苯乙烯废水的能力.【期刊名称】《河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9)005【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苯乙烯;生物降解;分离;鉴定;特性【作者】门娟;张朝正;李舫;孔大为【作者单位】天津市塘沽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天津,300450;天津市天人和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天津,300450;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天津市天人和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天津,300450;天津市天人和环保技术研发中心,天津,3004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苯乙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易燃,有毒,难溶于水,能溶于醇类及醚类,广泛用于塑料、合成橡胶、树脂等生产中,是一种有重要价值的化合物.在苯乙烯的生产、使用、运输、贮藏过程中会有较大量苯乙烯进入大气和水体,造成大气和水的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有害.全球研究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己从各地土壤、废水中分离到有苯乙烯降解能力的多种微生物[1-2],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T[3],Actinomycetes[4],Rhodococcus pyridinovorans[5],Brevibacillus sp.[6],Pseudomonas sp.SR-5[7],Pseudomonas putida SN1[8]等均研究报道效果明显.也有研究者采用其它方法进行苯乙烯的降解研究 [9-10].本文采用唯一碳源筛选的方法,从苯乙烯生产厂家处理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高效苯乙烯降解菌,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能力,考核了在实际污水中的降解效果.通过研究其特性,有助于了解其降解机理,以便改进含苯乙烯的工业废水的处理,并利用微生物的净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活性污泥天津塘沽苯乙烯生产厂家处理污水的活性污泥,由塘沽区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站采样.1.1.2 主要试剂酵母粉,蛋白胨,牛肉膏,NaCl,葡萄糖,琼脂粉,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硫酸铵,硫酸镁,所有试剂均为生化试剂或者分析纯试剂.1.1.3 主要仪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公司;PCR仪,电泳仪,电击仪,核酸蛋白分析仪均为Bio-rad公司产品;气相色谱,Agilent6890N.1.1.4 培养基唯一碳源培养基(液体):硫酸铵2g/L,磷酸二氢钾2g/L,磷酸氢二钠1.3g/L,硫酸镁0.2g/L,pH7.0,121℃灭菌20 min.接种前加入配制好的一定量的苯乙烯琼脂块.唯一碳源培养基(固体):硫酸铵2 g/L,磷酸二氢钾2 g/L,磷酸氢二钠1.3 g/L,硫酸镁0.2 g/L,琼脂粉20 g/L,pH7.0,121℃灭菌20 min,倒平皿前加入1%体积的苯乙烯.苯乙烯琼脂块:琼脂20 g/L,pH自然,121℃灭菌20 min,待冷却到50~60℃时加入1%体积的苯乙烯,混匀后倒平皿(稍厚).用刀切成小块备用,放置时间不要超过1 h.1.2 实验方法1.2.1 苯乙烯降解菌株的分离将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放入100mL无菌水中,轻微震荡,然后放于30℃培养箱中活化30min,震荡使菌体尽可能多的从污泥上洗脱下来.将一定量的从污泥上洗脱下来的菌液接种到唯一碳源培养基(液体)中,30℃培养2 d;培养液涂布在唯一碳源培养基(固体)上,30℃培养,挑取较大的单菌落进行镜检,同时接种到唯一碳源培养基(液体)中30℃培养2d,然后再涂布在唯一碳源培养基(固体)上.经反复筛选,最后筛选出一株以苯乙烯为唯一碳源生长且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保存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1.2.2 菌体生物量与苯乙烯含量的测定菌体生物量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测定,把取得的发酵液6000r/min离心,菌体用无菌水洗涤3次,用相同体积的无菌水稀释,然后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菌悬液在600 nm下的吸光度值,表征菌体的生物量,测定时以水作为空白.采用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N(带顶空自动进样器)对苯乙烯的浓度进行检测.顶空自动进样器的条件:阀温60℃,平衡时间20 min,进样量1L,顶空瓶(20 mL)中样品液体积10 mL.色谱柱:HP-5,30.0 m×320×0.25;分流进样口,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FID)温度250℃;柱箱温度:80℃;色谱柱压力:5.8 psi;载气流量:1.0 mL/min;运行时间6 min;苯乙烯出峰时间:5.353 min.基线噪声1×10 12 A;基线飘移1×10 11 A/30min1.3 菌株的鉴定菌株的鉴定采取文献 [11]上的方法.2 结果与讨论2.1 苯乙烯降解菌株的分离把活性污泥洗脱液接种到唯一碳源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2d,然后把培养液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再把固体平板上的单菌落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通过反复4次接种涂布,最后分离得到一株以苯乙烯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该菌株对苯乙烯有很强的降解能力,命名为MJ001.2.2 菌株的形态及生化特性菌株MJ001在固体培养基上,菌株形态见图1.个体形态为稍弯、两端钝圆的杆菌,大小0.5~0.7,有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着色不明显,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0℃,最适pH6.7~7.4,三糖铁实验K/K,氧化酶反应阳性.图1 菌株MJ001的形态Fig.1 The configuration of MJ0012.3 菌株MJ001的16SrDNA序列分析细菌的16SrDNA结构具有保守性,能反应出生物物种的亲缘关系,为生物系统的进化提供线索,也是生物物种的特征核苷酸序列.目前,16S rDNA序列分析已经成为细菌系统分类研究中最有力也是最常用的工具.以菌株的总DNA为模板,利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得到长度为1436bp的DNA,测定其基因序列,将测序结果输入Gen Bank,用Blast软件与已知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知道该菌株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为Pseudomonas sp..菌株的16S rDNA序列见图2.图2 MJ001的16S rDNA序列Fig.2 The16S rDNA sequence of MJ0012.4 菌株的Biolog鉴定根据MJ001的生理生化实验结果(革兰氏染色阴性,三糖铁实验K/K,氧化酶反应阳性)确定MJ001的培养类型为GN-ENT(革兰氏阴性肠道菌),把MJ001接种到BUG+B培养基上,30℃培养16h后用棉签把菌落沾起,分散到GN/GP-IF(细菌专用接种液)中,制备成均一的菌悬液,调整浊度到52%±3%(透光度),然后接种到 GN(革兰氏阴性菌)鉴定板上,接种量150L,30℃培养.对MJ001在鉴定板上培养4~6 h和16~24 h的结果读取了数据,鉴定结果显示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最接近.图3给出了Biolog鉴定16~24 h时,MJ001对鉴定板上不同碳源的代谢情况.Biolog GN鉴定板上A1孔是水,其它95孔中为不同种类的碳源,种类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等.图3显示在16~24 h时,MJ001对96微孔板中的59种碳源利用明显,20种利用微弱,而对其中的16种碳源根本不利用,这和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上的报道十分接近.2.5 不同苯乙烯浓度下菌体生长情况及菌株MJ001的降解效果把菌株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苯乙烯的唯一碳源培养基中培养,30℃培养,间隔2h取样,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检测菌悬液在600nm下的吸光度值,比较不同苯乙烯浓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从接种6h开始,间隔4 h取样,检测苯乙烯的降解情况.图4是不同苯乙烯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图,图5是不同苯乙烯浓度对菌株MJ001的苯乙烯降解率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MJ001在苯乙烯浓度1~7 mg/L时均能生长,生长趋势一致.与5~7 mg/L苯乙烯浓度相比,在1~4 mg/L时,MJ001的延迟期较短,到稳定期生物量较大.可见MJ001在苯乙烯浓度1~7 mg/L时均能生长良好,随着苯乙烯浓度的增加菌体浓度增加,在4 mg/L时,菌体浓度最大,大于4 mg/L时,由于苯乙烯的毒性,菌体浓度开始下降,但是稳定期时间较长,这可能由于苯乙烯浓度大,能持续提供营养.图5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苯乙烯浓度下菌株MJ001对苯乙烯的降解情况略有不同.降解30h后,苯乙烯浓度在1~4 mg/L时,菌株MJ001对苯乙烯的降解率随着苯乙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苯乙烯浓度在4 mg/L时达到96.3%,但总体来看降解率在93.2%~96.3%之间,差别不大.而当苯乙烯浓度增加到5 mg/L后,随着苯乙烯浓度的增加,降解率开始下降,苯乙烯浓度7 mg/L时降解率降到82.7%,这与此时的菌体浓度低的结果是一致的,原因也是一致的.2.6 温度对菌株MJ001降解效果的影响考查在20℃、25℃、30℃、35℃、40℃5个温度下菌株MJ001对苯乙烯的降解情况,苯乙烯浓度4 mg/L.培养24 h后,检测苯乙烯降解情况,不同温度下的降解效果见图6.温度在30℃时对苯乙烯的降解率最大,可达95.3%,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影响对苯乙烯的降解,这与30℃为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有关.2.7 溶氧对菌株MJ001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不同摇床转速对苯乙烯降解效果的影响,选取8个不同的转速,其它条件相同,考核溶解氧对MJ001的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7.由图7可见不同的摇床转速对菌株MJ001的降解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这与菌株兼性厌氧的特性一致.图3 MJ001的代谢指纹特征图Fig.3 The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MJ001 图4 MJ001在不同苯乙烯浓度下的生长曲线Fig.4 The growth curve of MJ001 under different styrene concentration图5 MJ001对不同浓度苯乙烯的降解率Fig.5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styrene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图6 不同温度下MJ001对苯乙烯的降解率Fig.6 The effect of degradation rate of styrene on temperature2.8 菌株在废水中的降解试验选取了5个低浓度的苯乙烯废水,研究菌株MJ001对真实废水的降解试验,发现在8h之内能降解苯乙烯总量的77.6%~88.5%,16 h之后苯乙烯降解89.6%~90.1%,24 h后各种浓度的苯乙烯溶液几乎均能得到充分降解,苯乙烯终浓度小于0.5 mg/L,降解效率达到94%~96.2%,见表1.图7 转速对MJ001的降解效果的影响Fig.7 The effect of degradation rate to styrene on shaker speed表1 废水中的降解实验Tab.1 The degradation of styrene in waste water?3 讨论微生物降解苯乙烯的报道国内外均有,本研究采用唯一碳源筛选的方法从处理含苯乙烯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苯乙烯降解菌,命名MJ001.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和Biolog快速鉴定两种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研究了菌株在不同苯乙烯浓度、温度、溶氧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该菌株30℃时,在一定苯乙烯浓度下均能较好的降解苯乙烯,在实际含苯乙烯废水中对苯乙烯的降解率可达94%以上,达到排放标准.本文研究表明MJ001用于生物降解苯乙烯是可行的.参考文献:[1]Niall D O'Leary,Kevin E O'Connor,Alan D W Dobson.Biochemistry,genetics and physiology of microbial styrene degradation[J].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2002,26:403-417.[2]Braun-Lüllemann A,Majcherczyk A,Hüttermann A.Degradation of styrene by white-rot fungi[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1997,47:150-155.[3]Giuseppina Bestetti,Patrizia Di Gennaro,Andrea Colmegna,etal. Characterization of styrene catabolic pathway i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T[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Biodegradation,2004,54:183-187.[4]Pol A,Haren FJ Jvan,Camp HJM Op den ,et al.Styrene removalfrom waste gas with a bacterial biotrickling filter[J].Biotechnology letters,1998,20(4):407-410.[5]Gyung Jung,Chang-Ho Park.Characteristics of styrene degradation by Rhodococcus pyridinovorans isolated from a biofilter[J].Chemosphere,2005,61:451-456.[6]Jae Woong Hwang,Cha Yong Choi,Sunghoon Park,etal.Biodegradation of gaseous styrene by Brevibacillus sp using a novel agitating biotrickling filter[J].Biotechnol Lett,2008,30:1207-1212.[7]Jang JH,Hirai M,Shoda M.Styrene degradation by Pseudomonas sp SR-5 in biofilters with organic and inoganic packing materials[J].Appl Microbio Biotechnol,2004,65:349-355.[8]Ju Hee Han,Mi So Park,Jong Wan Bae,et al.Production of(S)-styrene oxide using styrene oxide isomerase negative mutant of Pseudomonas putida SN1[J].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6,39:1264-1269.[9]吴玉萍,赵之骏,张建良,等.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苯乙烯的研究 [J].中国环境科学,2003,23(6):653-656.[10]Ostapczuk A,Chmierlewski A G,Honkonen V.Preliminary test in decomposition of styrene by electron beam treatment[J].Radiation Phys and Chem,1999,56:369-371.[11]张朝正,郭兰珍.利用16Sr DNA序列分析和Biolog快速鉴定方法鉴定产脂肪酶菌株 [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8(5):52-55.。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随着塑料制品在生产、消费和废弃处理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浮现,生物降解聚合物成为了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生物降解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本文将会阐述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研究进展,探究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降解聚合物的概念及分类生物降解聚合物,简称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类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被微生物、水解酶等生物因素分解,最终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天然物质的合成材料。

按照来源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生物降解聚合物可分为天然和人造两种类型。

天然生物降解聚合物主要来源于天然树脂、木材、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天然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加工过程制得。

如聚乳酸(PLA)、聚羟基烷基苯酯(PHB)、木质素、麻醉剂等。

人造生物降解聚合物是指通过人工制造和合成的材料,包括合成聚合物和生物转化改性的聚合物。

合成聚合物主要由可降解单体如丁二酸丁二醇酯、己内酯、碳酸酯等合成,经过结晶、成型等步骤得到材料。

生物转化改性的聚合物是指将传统聚合物经过一系列酶解、微生物发酵等工艺转化而成,如改性聚丙烯、改性聚乙烯等。

二、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生物降解聚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被微生物、水解酶等生物因素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与传统塑料不同,能够有效减少塑料垃圾的环境污染。

2.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降解聚合物不仅可以用于传统塑料替代,还可以应用于包装、医疗用品、纤维、涂料、饲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基础。

3.存在着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

由于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因此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4.促进生态治理和循环经济建设。

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应用使得废弃物能够通过可持续的流程再次转化为有用物质,有利于生态治理和循环经济建设。

三、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应用1.医疗卫生领域。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苯乙烯(Styrene),也称作苯乙烯、乙烯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聚苯乙烯、 ABS树脂、合成橡胶等多种高分子材料。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一直是化工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长链烯烃热解法、烯烃负载多相催化法、煤炭气化法等。

长链烯烃热解法是目前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乙烯与苯混合,然后经高温热解反应,生成苯乙烯。

该方法工艺简单,但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烯烃负载多相催化法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乙烯,然后使其与苯反应生成苯乙烯。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但催化剂的制备和再生等问题仍待解决。

煤炭气化法是利用煤炭或焦炭进行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后再经过若干步骤制备苯乙烯。

该方法具有原料资源丰富、生产布局灵活等优点,但存在设备复杂、投资大等问题。

苯乙烯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聚合物材料、涂料、橡胶等领域。

聚合物材料是苯乙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等单体聚合可以得到聚苯乙烯、聚丙烯腈和聚丁二烯等高分子材料。

聚苯乙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家具等领域,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

涂料是苯乙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苯乙烯在涂料中可以作为主要固化剂、添加剂等,可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硬度和耐磨性。

橡胶是苯乙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苯乙烯和丁二烯等单体聚合可以得到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用于轮胎、密封件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也在不断进步。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苯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降低生产能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合成和循环利用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苯乙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苯乙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在电池材料、生物医药领域等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微生物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处理这些废弃物。

传统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埋、焚烧以及堆肥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不同的弊端,比如对环境的污染、地质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型的废物如塑料、化学药品、医疗废物等也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这些废物往往难以被传统的处理方式处理,因此寻求新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废物也变得非常重要。

在处理这些有机废物时,微生物降解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处理途径。

微生物降解技术是指利用由微生物介导的生化反应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更简单、无害的有机化合物。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物降解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等多个领域。

目前,微生物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在微生物降解菌株的鉴定方面,传统的分离鉴定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和多次繁琐的操作。

而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可以减少上述问题,通过对微生物DNA进行鉴定和比对,可以准确地鉴定微生物种属和菌株的信息。

因此,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微生物鉴定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中。

此外,在微生物降解技术的菌株筛选与改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对于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利用自然界中已有的菌株传统方法很难恰当解决降解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选择了对这些菌株进行改良,通过基因工程、基因编辑等方法来改变菌株的生物代谢路径和菌株特性,可使其对吸附难降解有机物质的效率有所提高。

同时,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反应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反应条件对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种类以及数量影响较大,包括反应温度、反应pH、反应时间、废物浓度等参数。

因此,针对微生物降解反应的不同条件,研究人员也对不同参数进行优化和控制,以提高微生物降解反应效率和废物处理质量。

总之,在基于微生物降解的技术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

苯乙烯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苯乙烯的生产工艺苯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乙烯法、苯法和植物油法等。

乙烯法是目前主要的生产工艺,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乙烯的氧化、催化裂解和精馏等步骤。

乙烯的氧化是苯乙烯生产的第一步,通常采用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通过氧化反应将乙烯转化为乙烯醇。

随后,乙烯醇通过催化裂解反应得到苯乙烯和乙烯。

通过精馏和提纯等步骤得到纯度高的苯乙烯产品。

除了乙烯法,苯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苯乙烯生产工艺。

苯法是以苯和乙烯为原料,经过苯基氧化反应制得苯乙烯。

植物油法则是利用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裂解,生成苯乙烯。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生产工艺备受关注。

一些新型的苯乙烯生产工艺也逐渐兴起。

利用生物技术将微生物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合成苯乙烯能力;利用催化裂解技术,通过优化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提高苯乙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

二、苯乙烯的应用研究进展1. 橡胶行业苯乙烯是橡胶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合成丁苯橡胶、聚苯乙烯橡胶、丁腈橡胶等。

目前,随着汽车、轮胎、建筑等领域的发展,对橡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苯乙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些新型的环保橡胶材料也在研发中,这将进一步推动苯乙烯的应用研究。

2. 塑料行业在塑料行业,苯乙烯主要用于合成聚苯乙烯、ABS树脂、SBR等。

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用于家电、包装、建筑材料等领域。

ABS树脂具有强度高、耐冲击等优点,也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SBR是一种合成橡胶,主要用于轮胎、橡胶鞋底等领域。

3. 合成纤维行业苯乙烯也是合成纤维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纤维。

聚苯乙烯纤维具有质轻、保温、保暖等优点,广泛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管式生物过滤器对苯乙烯的降解性能的研究

管式生物过滤器对苯乙烯的降解性能的研究

研 究·RESEARCH72管式生物过滤器对苯乙烯的降解性能的研究文_易鸣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当前因为苯乙烯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此为背景,借助自主研发的管式生物过滤器来对较低浓度的苯乙烯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对处理开始阶段不同进气浓度和停留时间所造成去除苯乙烯废气效果予以分析和研究。

通过研究结果发现,该过滤器相比于传统应用的生物过滤器可以有效解决在应用过程中营养液以及VOCs 等成分分布不均问题,并能够有效去除较低浓度的苯乙烯废气,大约20天左右可以实现对生物过滤器的启动。

在该过程中进口苯乙烯浓度分别为20.0mg/m3、40.0mg/m3和80.0mg/m3,当设置的系统停留时间为15s,计算得到的去除率分别为95.5%、92.4%和50.2%;在进口苯乙烯气体浓度为160.0mg/m3、80.0mg/m3和40.0mg/m3,停留时间分别为60s、30s和15s时,苯乙烯去除效率都高达90%以上。

关键词:管式生物过滤;生物过滤;苯乙烯;生物降解Evaluation of Tubular Biofilter for Styrene Removal from Waste Gas StreamsYI Ming[ Abstract ] At present, the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styren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uses the self-developed steward biofilter to effectively treat the low concentration styrene waste gas, and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removal effect of styrene waste gas caused by different inlet concentration and retention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iofilter, the filt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uneven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and VOC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styrene waste gas with low concentration. The biofilter can start up in about 20 days. In this process, the imported styrene concentration is 20.0 mg / m3, 40.0 mg / m3 and 80.0 mg / m3 respectively. When the system residence time is set at 15s, the calculated removal rates are 95.5%, 92.4% and 50.2%, respectively; when the inlet styrene gas concentration is 160.0 mg / m3, 80.0 mg / m3 and 40.0 mg / m3, and the residence time is 60 s, 30 s and 15 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tyrene is more than 90%.[ Key words ] tubular biofilter; styrene waste gas; biodegradation; biofiltration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苯乙烯在化工行业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具有较低浓度的苯乙烯气体。

苯乙烯微生物降解的生理、生化、遗传和微生态学特征

苯乙烯微生物降解的生理、生化、遗传和微生态学特征

苯乙烯微生物降解的生理、生化、遗传和微生态学特征
王树坤;孙珮石;吴献花
【期刊名称】《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2007(19)1
【总页数】4页(P105-108)
【关键词】苯乙烯;微生物;生物降解;分解代谢
【作者】王树坤;孙珮石;吴献花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玉溪市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O625.12
【相关文献】
1.溴氰菊酯降解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J], 罗天雄
2.采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J], 王红波;代学成;张群志;杨朝晖;彭晓钟
3.微囊藻毒素对典型微生物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杨翠云;李敦海;刘永定
4.可降解螯合剂对镉胁迫下籽粒苋根系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J], 罗艳;张世熔;徐小逊;贾永霞
5.Inquilinus sp.P6-4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及萘降解特性 [J], 汪颖;陈永静;孙庆业;杨梦瑶;吴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苯乙烯降解实验报告

苯乙烯降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苯乙烯在不同降解条件下的降解效果;2. 分析影响苯乙烯降解的主要因素;3. 评估不同降解方法对苯乙烯降解的效率。

二、实验原理苯乙烯(Styren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领域。

然而,苯乙烯的积累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本实验通过模拟苯乙烯的降解过程,探究不同降解方法对苯乙烯降解的影响,为实际环境中的苯乙烯降解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苯乙烯、硫酸、氢氧化钠、高锰酸钾、活性炭、紫外光、过氧化氢等;2.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恒温水浴锅、磁力搅拌器、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步骤:(1)配制苯乙烯溶液:将一定量的苯乙烯溶解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苯乙烯溶液;(2)降解实验:① 硫酸降解:将苯乙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观察苯乙烯的降解效果;② 氢氧化钠降解:将苯乙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观察苯乙烯的降解效果;③ 高锰酸钾降解:将苯乙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观察苯乙烯的降解效果;④ 活性炭吸附:将苯乙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控制吸附时间,观察苯乙烯的降解效果;⑤ 紫外光降解:将苯乙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置于紫外光照射下,控制照射时间,观察苯乙烯的降解效果;⑥ 过氧化氢降解:将苯乙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控制反应时间,观察苯乙烯的降解效果;(3)降解效果检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同降解方法下苯乙烯的降解效果。

2.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降解方法对苯乙烯降解的效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硫酸降解:在硫酸降解实验中,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较好,反应时间为2小时时,降解率达到70%;2. 氢氧化钠降解:在氢氧化钠降解实验中,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较好,反应时间为2小时时,降解率达到65%;3. 高锰酸钾降解:在高锰酸钾降解实验中,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较好,反应时间为2小时时,降解率达到60%;4. 活性炭吸附:在活性炭吸附实验中,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较好,吸附时间为30分钟时,降解率达到80%;5. 紫外光降解:在紫外光降解实验中,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较好,照射时间为2小时时,降解率达到75%;6. 过氧化氢降解:在过氧化氢降解实验中,苯乙烯的降解效果较好,反应时间为2小时时,降解率达到6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J un Hiraki,Takafumi Ichika wa,Shin-ichi Ninomi ya,et al .Use of AD ME studi es to confirm the s afety of -poly-L-l ysine as a preservative in food [J].Regulatory T 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3,37(2):328-340.[5]Ki to M,Takimoto R,Yoshida T,et al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 ationof -poly-L-lysine-degrading enzyme from an -pol y-L-lysine-produc ing s train Stre ptomyce s albulus [J].Arch Microbiol ,2002,178:325-330.[6]Nishi kawa M,Ogawa K.Distri bution of microbes producing anti microbi al -poly-L-Lysine polymers in s oil microflora determined by a novel method[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2,68(7):3575-3581.[7]G Szokan,M Almas,K Krizsan,e t 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nd s ynthesis of l ysi ne isopeptides i nfluencing on cell proli ferati on[J].B iopolymers ,1997,42(3):305-318.[8]Kahar P,T Iwata,J Hiraki,et al .Enhance ment of -polylys ine production by Stre pto myce s albulus s train 410usi ng pH control[J ].J.Biosci.B ioeng ,2001,91(2):190-194.[9]Kahar P,K Kobayashi,T Iwata,et al .Production of -polylysine i n an air lift bioreactor (ABR)[J].J.B iosci.Bioeng ,2002,93(3):274-280.[10]Ki to M,Onji Y,Yoshida T,et al .Occurrence of -poly-L-lysine-de gradi ng enz yme in -poly-L-l ysine-tolerant Sphingobacte rium multivorum OJ10:purification and charac terization [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2,207(2):147-151.[11]Kito M,Rika T,Onji Y,et al .Puri 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poly-L-l ysi ne-Degrading Enz yme from the -poly-L-lysine-tolerant Chryseobacte rium sp .057[J].J.B iosci.Bioeng ,2003,96(1):92-94.[12]Hi raki J,Hatakeyama M ,M ori ta H,et al .Improved -poly-L-lysine production of an S-(2-aminoe thyl)-L-cysteine resis tant mutant of Stre pto myc es alblus [J].Seibu tsu Kogaku K ais hi ,1998,76:487-493.[13]Takagi H,Hoshino Y,Nakamori S,e t al .Isolation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lasmid pNO33in the -pol y-L-lysineproduci ng antino myce te Stre ptomyces albulus IFO14147[J].J.Bios ci.Bioeng ,2000,89(1):94-96.[14]Kawai T,Kubota T,Hiraki J,et al .Bi os ynthesis of -poly-L-lysine i n a cell-free system of Stre ptomyces albulus [J ].Biochemical and B iophys 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3,311(3):635-640.[15]Yu-Ting H,Shoichi ro I,Munehiko T Improving emulsi fying activi ty of -polylysine by conjugation w i th dextran through the Maillard reac tion[J].Food Chemistry ,2000,68(4):449-455.[16]Keiji I,Kyos uke Y,Atsus hi H,et al .Polyi on comple x micelles from plas mid DNA and pol y (e thylene gl ycol)-poly(L -lysine)bl ock copol ymer as serum-tolerable pol yple x system: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icelles rele vant to gene trans fection efficiency[J ].Biomaterials ,2003,24(24):4495-4506.[17]W Cui,G Barr,K M Faucher,et al .A me mbrane-mimetic barrier for islet encaps ulation[J].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2004,36(4):1206-1208.[18]M aureen D B,Alexander I G,Laurence T,et al .In vi tro and in vi vo gene transfer with poly(amino aci d )vesicles [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3,93(2):193-211.[19]Tris tan M ,Pascal D,Thierry B,e t al .Efficient gene trans fer into human epithelial cell lines using gl ycosylated cationic carriers and neutral gl ycosylated co-lipids [J ].Blood Cells,Molecules,an d Diseases ,2004,32(2):271-282.[20]Hana H,David F,Petr K.Growth and elec trochemical ac tivity of the poly-L-lysine-poly-L-glutamic acid thin layer fi lms:an EQCM and electro chemical study[J].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2004,562(1):261-265.[21]孙宇峰,王连超,吴仲城,等.石英晶体振荡器海洛因快速测定生物合成酶膜制备及反应机理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3,9(12):2-5.[22]Kunioka M ,Choi H J.Properties of biodegradable hydrogels prepared by -irradiation of microbial poly( -l ysi ne)aqueous sol utions[J].J Appl Polym Sci ,1995,58:801-806.苯乙烯微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进展吴献花1,2,孙石2,邵丹1,李海涛1,章新1,林洪1(1.玉溪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云南玉溪653100;2.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摘要:综述苯乙烯微生物降解的机理。

对需氧和厌氧苯乙烯降解的乙烯基侧链氧化和芳香环开裂途径、高级苯乙烯降解途径基因组和调节中枢、影响苯乙烯降解的生理学因子、生物膜中苯乙烯降解微生物和途径酶的生物技术运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苯乙烯;微生物;生物降解;分解代谢中图分类号:Q93;O6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1X(2004)06-0079-04收稿日期:2004-04-14;修回日期:2004-09-03863 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项目资助(2002AA649050)作者简介:吴献花(1971-),女,硕士,副教授,从事环境生态学与环境工程学教研工作,发表论文16篇;孙石(1957-),男,博士,教授,博士导,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基础与工业应用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

全球研究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从各地土壤、废水中分离到有苯乙烯降解能力的多种微生物,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红球菌属(Rhodococcus )、黄杆菌属(Xanthobac te r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 rium )、肠杆菌属(Ente robacter )、诺卡氏菌属(Nocardia )等菌种。

作者依据苯乙烯降解主要途径综述苯乙烯微生物降解的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生理学,确定各种分解代谢途径相关微生物及其酶的意义。

国内尚无同类研究报道。

1 需氧苯乙烯降解苯乙烯微生物需氧降解的两条主要途径包括乙烯基侧链的氧化和芳香环开裂(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