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整体设计方案
(完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目录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01.1管理信息01.2基本信息11.3课程性质和地位11.4课程设计11.4.1课程目标设计11.4.3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41.4.4教学进度表81.4.5课程的整体导入设计(第一堂课设计)141.5考核方案设计(建议,目前学院实行考证)141.5.1过程性考核(60分)141.5.2终结性考核(40分)15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1.1管理信息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制定时间:20XX年8月课程代码:所属分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制定人:钟艳花批准人:1.2基本信息学分:3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学时:54授课对象:大一非计算机类学生后续课:《办公自动化》、《程序设计》、《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1.3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教学是普及计算机教育和培养计算机文化与素养的重要基础课,属于高职教育非计算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Windows 2000和Ms Office 2003为工作平台,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办公软件的水平。
具体包括:第一,通过Windows 2000的学习,掌握利用计算机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基本方法;第二,通过Word2003的学习,掌握文字与图文排版的基本技术;第三,能利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第四,能利用PowerPoint 2003制作艺术性较高的专业演示文稿;第五,达到全国计算机认证一级MS考试标准。
该课程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4课程设计1.4.1课程目标设计本课程的一个核心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在计算机综合应用方面的职业技能。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力目标(2)知识目标①掌握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方法;②掌握IE浏览器、邮箱、常用BBS等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③熟练掌握Word2003常见排版的基本技术④熟练掌握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的操作方法⑤熟练掌握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的技巧(3)素质目标①树立现代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②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③养成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习惯;1.4.2 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采用教学主线与实践辅线并行的方式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最终以考核专线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熟悉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够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等基本操作;- 具备基本的网络应用知识,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和编程。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功能2. 办公软件的使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设置- 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 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幻灯片制作3. 网络应用基础-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浏览器的使用和常见操作- 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常见的网络应用服务和资源的使用4. 简单的程序设计与编程- 程序设计基础概念和基本语法- 编程环境的配置和使用- 利用编程解决简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讲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系统地研究计算机知识;- 实践:安排实验和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加实践经验;-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比赛、实践活动等,提高综合能力。
四、教学评估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情况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期末考试:对全年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评估。
五、参考教材-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办公软件教程》- 《网络应用基础》- 《编程基础教程》以上是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标准内容和要求。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3.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4. 学会使用办公软件进行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 计算机的定义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 操作系统的使用2.1 操作系统的概念2.2 操作系统的功能2.3 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3.1 硬件的概念和分类3.2 软件的概念和分类3.3 硬件和软件的关系4. 办公软件的使用4.1 办公软件的概念和分类4.2 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4.3 常用办公软件介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办公软件的使用2.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软件的分类和关系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办公软件的应用。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硬件和软件的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
2. 教学材料:教案、PPT、演示文稿、练习题。
3.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5. 计算机网络基础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5.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5.3 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6. 数字媒体及应用6.1 数字媒体的概念和分类6.2 数字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6.3 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七、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互联网的使用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数字媒体的概念、分类和处理技术数字媒体的应用领域6.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和工作原理数字媒体的编码和压缩技术数字媒体的创作和编辑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互联网的使用。
单元三 任务三综合实训(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基础》(高教版)同步教学
任务3 综合实训
授课日期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
掌握录入规范操作
技能
能熟练录入英文、中文、数字和符号。
教学重点
英文、中文、数字和符号混合录入技术
教学难点
录入规范操作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
1.复习和导入新课
(1)复习内容
键盘的基础知识,键盘的分区知识,正确的坐姿和指法
(2)练习教材中的中文文章,并记录完成时间。
(2)导入新课
进行英文录入测试,纠正坐姿和指法,检查学生课后练习情况。
Hale Waihona Puke 5min2.讲授新知教师教师可结本节中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5min
3.任务实施
(1)录入中文文章。
学生分组完成,教师巡查,并归纳总结。也可以组织文字录入竞赛。
70min
作业:
1.整理笔记
2.完成作业
(1)识记键盘键位,练习正确坐姿和指法。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全套教案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基本原理 •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 办公软件操作实践 • 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 • 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 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编程初步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CHAPTER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 需求。
编程语言与工具
如C、Java、Python等编 程语言和相应的开发工具 。
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指令与程序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制,程序和数据存储 在存储器中,以运算器为中心。
指令是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程序 是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的集合。
包括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信息保 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应的防范策 略和技术手段。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习成果展示
通过完成作品、项目或报告等形式,展示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 学习成果。
学习过程反思
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分析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问题解决等方 面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未来学习规划
根据自我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明确需要继续 学习和提高的方面。
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
教育、娱乐、广告、艺术、科学计算等。
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转换方法
图像文件格式转换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进行不同格式之间的 转换,如JPG、PNG、BMP等。
音频文件格式转换
使用音频编辑软件(如Audacity)实现不同音频格式之间 的转换,如MP3、WAV、AAC等。
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的功能
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 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五大 功能。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0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0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模块)》01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1.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1.2 课程大纲1.3 学习资源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2.1 计算机组成2.2 计算机操作系统2.3 计算机网络基础2.4 数据库基础3.信息系统与信息化应用3.1 信息系统概述3.2 信息化基础3.3 企业信息化管理3.4 信息化建设4.网页设计与开发基础4.1 网页设计原理4.2 基础4.3 CSS基础4.4 JavaScript基础5.数据库设计与管理基础5.1 数据库设计原理5.2 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库 5.3 SQL语言基础5.4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6.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基础6.1 信息安全概述6.2 网络安全基础6.3 信息安全管理6.4 安全防护措施7.信息技术的伦理与法律7.1 信息技术伦理7.2 信息技术法律法规7.3 个人隐私与信息保护7.4 数据安全与保护8.信息技术与社会8.1 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8.2 信息技术与教育8.3 信息技术与医疗8.4 信息技术与商业附件:1.课程大纲2.网页设计案例3.SQL语言示例代码4.安全防护措施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技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过程。
2.信息化:指在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大量使用计算机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3.数据库: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将大量相关数据集中存放,并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集成数据集合。
4.信息安全:指对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和干扰。
5.数据安全: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删除和泄露。
6.个人隐私:指个人的个人身份、财产状况、家庭情况、婚姻状况等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
7.信息保护:指对信息进行保密、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综合保护措施,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
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测试课程设计
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测试课程设计1. 章节安排在本课程设计中,将分为以下几个章节:1.实验前准备和环境搭建2.实验一:计算机组成结构3.实验二:操作系统4.实验三:网络通信5.实验四:数据库应用6.实验五:Web开发2. 实验前准备和环境搭建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为实验环境进行准备和搭建。
包括:•实验环境硬件配置•实验环境软件配置•实验所需工具的下载与安装关于实验环境的硬件配置,建议使用至少配备i3处理器及4GB内存的计算机。
在软件配置方面,我们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如Windows系统、Linux系统、Java、MySQL数据库、Apache服务器等。
同时,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对所需工具进行下载。
工具的下载链接和安装步骤可以在实验指导课件中找到。
3. 实验一:计算机组成结构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讨论计算机组成结构的相关内容。
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CPU的工作原理与程序执行流程•存储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输入输出设备的作用及原理•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评价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组成结构中的知识点,建议将本章内容分为多个小节,依次进行讲解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使用相应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程序执行过程。
4. 实验二:操作系统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讨论操作系统的相关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与进程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操作系统的网络管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和实验,学生们将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掌握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内存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网络管理等重要知识点。
5. 实验三:网络通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讨论网络通信的相关内容。
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OSI模型和TCP/IP模型•网络互联技术及其应用•网络攻击和防范技术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和实验,学生们将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掌握OSI模型和TCP/IP模型、网络互联技术、网络攻击和防范技术等重要知识点。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3.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信息技术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 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4. 演示信息技术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5. 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3.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的功能。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部分。
3. 讲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4. 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计算机的操作过程。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引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性解释信息、数据和知识的概念阐述信息处理的流程强调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2 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阶段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变化强调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1.3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介绍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案例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第二章:计算机硬件2.1 计算机硬件概述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强调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重要部件的作用2.2 主板与中央处理器(CPU)讲解主板的结构和功能详细介绍CPU的构造、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2.3 存储设备讲解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存储设备的作用和区别强调内存对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影响2.4 输入输出设备介绍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强调设备接口和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性第三章:计算机软件3.1 软件概述讲解软件的分类和功能强调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与联系3.2 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常用类型讲解Windows、macOS、Linux等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3.3 应用软件介绍常见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软件等强调软件的正版意识和安全使用3.4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功能讲解简单的编程方法和技巧第四章:网络与互联网4.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强调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2 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讲解IP地址、域名、浏览器等基本概念4.3 网络通信协议讲解TCP/IP协议的作用和组成强调网络协议在保证网络通信顺畅中的重要性4.4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强调网络道德规范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生活5.1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购物、通讯、娱乐等强调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挑战5.2 数字家庭与智能生活介绍数字家庭的概念和设备讲解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在生活中的应用5.3 信息技术与教育讲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在线教育、远程教学等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影响5.4 信息技术与职业发展介绍信息技术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讲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职业竞争力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6.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重要性介绍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6.2 Word的基本操作讲解Word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强调文档编辑、字体设置、段落格式等的重要性6.3 高级文字处理技巧讲解插入图片、表格、图表等元素的方法强调文档审阅、引用管理等功能的使用6.4 排版与打印讲解文档排版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打印设置和打印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七章:表格处理软件7.1 表格处理软件概述讲解表格处理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介绍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7.2 Excel的基本操作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强调单元格编辑、数据输入、公式计算等的重要性7.3 数据分析与管理讲解数据排序、筛选、分类等方法强调数据透视表、图表等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7.4 表格的高级应用讲解表格数据的高级分析方法,如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强调宏功能和VBA编程在表格处理中的应用第八章:演示软件8.1 演示软件概述讲解演示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介绍常用的演示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Keynote等8.2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讲解PowerPoint的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强调幻灯片设计、动画效果、演讲稿编写等的重要性8.3 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讲解如何制作吸引人的演示文稿强调演讲技巧和互动环节在演示中的作用8.4 演示软件的高级应用讲解多媒体元素、图表、SmartArt等的插入与使用强调演示文稿的评估和反馈方法第九章: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9.1 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概述讲解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场景介绍常用的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如Outlook、QQ等9.2 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管理等功能强调邮件格式、附件处理等的重要性9.3 即时通讯软件的使用讲解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9.4 网络沟通技巧与礼仪讲解网络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强调网络礼仪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第十章:信息素养与伦理道德10.1 信息素养概述讲解信息素养的定义、重要性及其构成要素强调信息检索、评估和应用的能力培养10.2 信息伦理与道德讲解信息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强调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维护等道德规范10.3 网络安全与法律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防护措施强调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10.4 信息素养的提升与实践讲解如何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第十一章:数据库基础11.1 数据库概述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强调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11.2 关系型数据库介绍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语言讲解SQL语句的编写和执行过程11.3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强调数据库性能优化和事务管理的重要性11.4 数据库访问技术介绍常用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如ADO、DAO等强调编程实现数据库访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第十二章:程序设计基础12.1 程序设计概述讲解程序设计的概念、方法和过程强调编程语言的选择和编程规范12.2 算法与数据结构介绍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讲解常见的算法思想和数据结构类型12.3 编程实践讲解编写、调试和运行程序的基本步骤强调编程技巧和代码管理的重要性12.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强调类、对象、封装、继承等概念的应用第十三章:多媒体技术13.1 多媒体技术概述讲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强调多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13.2 图像处理软件介绍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讲解图像编辑、特效制作和图像格式转换的方法13.3 音频与视频处理介绍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Audition、Premiere等讲解音频剪辑、视频剪辑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方法13.4 动画制作技术介绍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Maya等讲解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第十四章:网络编程与Web开发14.1 网络编程概述讲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强调网络协议和编程接口的重要性14.2 常用的网络编程技术介绍Socket编程、编程等网络编程技术讲解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步骤14.3 Web开发技术讲解HTML、CSS、JavaScript等Web开发技术强调Web页面设计、响应式布局和前后端分离的重要性14.4 网页设计与网站搭建介绍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网站搭建、运维和推广的步骤与策略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15.1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和培养途径强调TRIZ、六顶思考帽等创新方法的应用15.2 信息技术与创新讲解信息技术如何推动创新和发展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在创新中的作用15.3 创业指导与创业实践讲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关键要素强调创业计划书编写、团队组建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15.4 信息技术与未来发展讲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展望强调终身学习、适应变化和积极应对挑战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是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了解网络与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
章节名称:信息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通信、计算机、网络等。
3. 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信息的编码、传输和处理。
4.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如提高工作效率、改变生活方式等。
5. 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大数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原理和社会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章节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信息的编码和处理。
5.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演示: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 操作练习:安排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练习,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5.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评价:2. 实际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编写思路特色和教学建议
维普资讯
专题研 江 五年制 职公共 讨・ 苏省 高 课教材 研究・ 任编 / 英 l _ 二 — 二 二 — 责 辑 袁丽 _ l —
《 墓技术 应用基石 》 编 写粤路、 僧 出 的
龟 和教 建铤
口赵佩华
一
、
指 导 思 想
基 本 概 念 、 本 原理 和 基 本技 能 方 面 , 有 反 映计 算 机 基 具
最新 发展 方 向的结构 特 点 。
本 教材 在 编 写 过 程 中力 求 体 现 当前 职 业 教 育 改革
岗位 。
坚持 “ 以长求 稳 , 以短 求活 , 短结 合 ” 长 的原 则 。 依据 这 一 原 则 ,去 年 我 校 招 收 电 大成 人 学 历 教育 专 科 和 本 科 班 1 5个 , 数 达 5 0多 人 。另 外 , 大各 类 非 学历 教 育 培 人 0 加 加 入世 贸 组织 后 ,我 们 还要 加 大涉外 培训 的力 度 , 为 企业 培 养 一 大 批 既懂 外 语 又懂 技 术 还会 经 营 的复 合
型人才 , 而增 强 企业 在 国际市 场上 的竞 争力 。 从 ( 者单 位 : 苏省金 坛 市职教 中心 作 江 2 30 ) 120
近 两 年来 , 我们 学校 就培 养 目标 和办 学模 式 上进 行 改革 和 试 点 。 过试 点 , 通 我校 生源 素 质有 了明显 的提 高 。 名新 生 中 , 有近 1 3的新 生达 到 普高 录取 分数 线 。 通过 / 试 点 , 校 的 生源 逐年 增加 , 学 教学 质 量得 到 了提 高 。
四 、 材 特 色 教
即 操 教材 的 体系 结构 决定 了教 材 的质量 , 某 种 意义 上 础 知 识 的 学 习分 成 六 个 阶 段 , 基 础 知识 学 习 、 作 平 从 说 教材 体 系结构 是教 学和 教材 改革 中的一 个 核心 问题 。
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第三版windows7+wps2012课程设计
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第三版windows7+wps2012课程设计1. 背景和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Windows 7和WPS 2012的基础操作和常用功能,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使课程理论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2. 设计思路和方法2.1 教学内容设计•Windows 7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界面及操作–文件管理和共享–系统设置•WPS 2012办公软件–功能概述–文字编辑–表格制作–演示文稿设计2.2 思考题和实践操作在每个单元的结束,设立思考题和实践操作。
思考题涉及到学生对于该课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操作则是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学生对应用程序的使用。
2.3 实验课设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Windows 7和WPS 2012的基础操作和常用功能,设计实验课程,安排实际操作环节,帮助学生快速熟悉应用程序,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实验内容分以下部分:•Windows 7操作系统实验–操作系统安装与设置–以管理员权限运行软件–熟悉Windows操作界面•WPS 2012办公软件实验–快速编辑文字–表格制作及相关操作–文稿设计及相关操作3. 教学评估通过设计思路和方法,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每章后面的思考题可以帮助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实验课程中的实际操作,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4. 总结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必要的,而这门课程正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基础。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Windows 7和WPS 2012的基础操作和常用功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例子,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目标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核心素养展开。
其中,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信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1.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获取所需的信息;2. 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和整合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和组织信息;3. 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需要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基本概念和功能;2.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3. 数据库基础知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讲解SQL语言、数据库设计等内容;4. 多媒体与图形图像处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5. 程序设计与编程基础: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究。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 实验与操作:提供计算机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5. 群体评价:采用同学互评、小组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
《信息技术》项目1-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案课时分配表合计108项目一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一、信息技术的发展I.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语言的使用(2)文字的创造(3)曲氏术和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二、信息技术的典型应用1.信息技术使交通出行更加便捷2.信息技术改变消费方式3.信息技术与医疗领域深度融合4.信息技术助力工农业发展5.信息技术推动科技进步6.信息技术助力教育教学创新7.信息技术助推军事现代化三、信息社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信息社会的概念2.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四、信息社会的发展1.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教师操作演练,学生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进行操作指导)老师介绍WindOW系统的计算器,让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数制转换。
课堂互动:你知道一品脱是多少毫升吗?你知道一盎司是多重吗?如果告诉你体温是98华氏度,你能判断自己是否发热吗?......Windows10自带的计算器不仅可以进行数制转换,还可以进行货币、容量、长度、温度、能量、面积和速度等的转换。
快打开计算器,在模式下拉列表中选择“转换器”类别下的相应选项,解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吧!【任务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填写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任务三:选用和连接信息技术设备(总学时:2课时)【任务解读】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熟悉它们的主要性能指标含义,根据需求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设备,并掌握正确连接和配置常见信息技术设备的方法。
【体验探究】连接计算机的常用外部设备教师介绍计算机的常用外部设备及其使用的接口,演示连接步骤,学生学习。
课堂互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还有U盘、音箱、耳机、摄像头等,观察它们的接口,尝试将它们连接到计算机上。
随着蓝牙技术的深入应用,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线设备,如无线键盘、无线鼠标、蓝牙音箱等,它们又该如何连接到计算机上呢?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尝试一下吧!【必备知识】(教师讲解,重点知识提问、总结,学生聆听记录)一、信息技术设备的类型和特点1.计算机2.移动终端3.常用外围设备2.智能手机3.打印机4.扫描仪5.投影仪三、连接和设置信息技术设备【实践探索】拟定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清单根据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前面讲解的信息技术设备的知识,为信息技术教学机房选购合适的信息技术设备并将结果填入表中,形成一份教学机房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整体设计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所属部门:公共课教学部
所属教研室:计算机课程教研室课程组任课教师:杨利润
教研室主任:
公共课教学部主任: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
二、基本信息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表1)
2、教学内容设计(表2)
表2-2:以训练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设计参考表
注:1、不进行能力训练的课程,填表2-1;
2、知识与能力训练分开设计的填表2-1和表2-2;
3、一体化教学只填表2-2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表3)
4、进度设计(表4)
5、考核方案设计(表5)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表表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