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华夏论述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解
许卓云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
许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在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注重治史方法创新、著述等身,誉满海内外。
1949年赴台,在台湾先后受教于傅斯年、王世杰等著名学者。
后赴美国深造获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学位。
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等职。
自由思考、自由交换,反而不会造成灾难。
假如让一些地下组织、地下活动去思考的话,往往走于偏激,而变成对抗的形式。
所以如果政府能够放开,反而可以使压力减轻,使大家在交换、讨论之中感觉不到政府对他们的压力,或者思想上的框框,累计的内压也不会产生爆炸。
一、心存空虚这一现象不会自然解决,除非给民间一个自己做思考的空间二、共享资源,是把经济资源分散给民间,但不是分散给特定的利益团体三、真正宽大对待,反而可以减轻压力,不要让压力累积到爆炸四、中国目前经济上的竞争优势是用廉价劳力去赚钱,我盼望将来不要这样导语:从表象上来看,中国现在处于上升阶段,也有人开始用“盛世”来形容,但在内部仍然存在很多的社会问题。
无论是社会现实还是历史规律,都从不同角度把当前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以及国人自身的价值和命运问题以非常尖锐的形式体现了出来。
这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从过往的历史中觅得蛛丝马迹。
因此,我们的访谈聚焦在如何从历史角度来观察中国现状与中国未来上。
作为史学界的著名学者,许倬云先生对于相关问题有着独树一帜的见解。
2009年12月16日上午,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南京就“2020,中国新十年”主题接受了凤凰网与正义网的联合访谈。
中国面临的危机:贫富差距太大、价值观真空凤凰网资讯:先请许老师回顾一下前30年。
在您看来,中国前30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的历史坐标中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许倬云:中国从19世纪以来的命运,就是一直在寻找自己重新建立中国的地位,不仅是在外面寻找中国的地位,在内部也要重整一个新秩序,建立新的共和国。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_作文2350字_读后感作文_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说中国》是一本由许倬云着作,整本书是以西汉为本位,来探讨整个中国。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说中国》读后感精选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我是谁”——文明视野下自我归属的歷史思考读许倬云先生《说中国》。
问他者“你是谁”是为了知其名号,是极简单的问题。
问自己“我是谁”,则是对自我归属的思考,回答清楚却是极困难的。
垂髫之童皆知自己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
但是这“中国”该如何定义,在当今主权国家的共识下,其是世界东方的960万平方公里陆疆和299.7万平方公里海疆,而放在文明视野视角去审视“中国”,则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宽大区域中由无数不同来源的人经过几千年的共同生活演变而成的共同体。
当今世界是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不同的文明主体、国家主体或集团主体发生着错综复杂的关係,歷史的审查自己的族群归属和文明认同,对在文明交流中思考自身文明的发展方向有其重要意义。
梳理“中国”共同体几千年的发展歷史,中国的形成经歷了“天下”、“帝国”和“中国”的几个阶段。
天下大约在一万年前,东亚这片区域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先后产生了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
这些文化区域都有着精美的玉器、复杂的政治组织和一定程度的农业发展。
这些文化中的人口向四周迁移,最后却都走向衰落,最终黄河流域的庙底沟文化取得了领导地位,这群人没有精美的玉器,老老实实的耕种土地,却奠定了中国文化共同体的核心。
在这个核心上先后产生的夏、商、周叁个封邦建国的时代,叁个朝代不断融合将四周的地方文化吸纳进来,扩充了华夏的概念。
这一阶段没有所谓的中国,“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只是华夏之中的城邦之意,这时人们对天下的认识是由“侯甸绥要荒”构成的无边界区域。
帝国秦汉时期郡县制取代封建制,天子变成皇帝,天下的概念发生改变,国家作为直接统治载体的作用凸显出来,形成帝国体制。
这个时期,儒家成为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官制度贯彻帝国上下,市场经济沟通四方,这些发达之处支撑起帝国通过战争融合四方文化。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札记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阅读札记目录一、背景介绍与概述 (2)1.1 书籍背景及作者简介 (3)1.2 书籍内容概述 (4)二、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分析 (5)2.1 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多样性 (6)2.2 民族与宗教的多元性 (8)2.3 经济社会的分层与流动性 (9)三、中国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11)3.1 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 (12)3.2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14)3.3 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15)四、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与挑战 (16)4.1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18)4.2 社会公平与贫富差距 (19)4.3 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冲突 (20)五、中国社会的未来展望与机遇 (21)5.1 经济转型与科技创新的机遇 (23)5.2 文化自信与社会和谐的愿景 (24)5.3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前景 (25)六、结论与个人感悟 (26)6.1 对中国社会复杂性的深入理解 (27)6.2 书中观点对个人认知的启示与影响 (29)一、背景介绍与概述在当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以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成为了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变迁历程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客观了解中国的视角。
本书不仅关注中国的历史变迁,也着重探讨当代中国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走向。
本书概述了中国作为一个复杂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动态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
这本书通过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展示了中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复杂面貌。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揭示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也指出了中国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在背景介绍部分,本书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腾飞、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
《许倬云谈话录》:身跨两代与今天,长程历史乡关何在。
普通一句话常识一句话(2010-02-19 16:44:24)转载标签:常识普通偶见偶闻偶感共鸣杂谈分类:轻松或并不轻松的时刻随时记录偶见、偶闻、偶感。
倘遇可引发共鸣者,会心一笑,足矣。
新闻是短历史,历史是长新闻。
(历史小说)读者感觉很有兴趣,不曾警觉到其中有许多违背了我们历史学的内规。
但历史学家自己知道,因为历史学家不会故意犯规,每个人写东西都是自个儿写给自己良心看的。
也许,因我生的时代已有太多自命英雄的人物,为一般小民百姓添了无数痛苦,我对伟大的人物已不再有敬意和幻想。
(许倬云口述、李怀宇撰写:《许倬云谈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有学生调侃我们的工作是“在田野上放牧青春”,那要看你是以怎样的心境看待这种“放牧”,悲观的还是乐观的。
如果是后者,你会有放牧后对青春的收获。
(本博《访谈:发掘最早的“中国”(下)》)对于古籍,我们既不能无条件地尽信,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认为其全系伪造。
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者,肯定不在少数,权且存疑,也不失为科学的态度。
“古史辨运动”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就在于其疑古精神。
(本博《访谈:发掘最早的“中国”(上)》)中国考古学家与其研究对象间的亲缘关系,决定了他们的探索不同于西方学者对其他文明的所谓“纯客观研究”。
不能否认,在这种学术的“寻根问祖”中,有些学者的研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民族感情色彩,如何把握其与“无徵不信”的现代学术准则的关系,是需要加以严肃思考的问题。
(本博《访谈:发掘最早的“中国”(上)》)考古学是一门残酷的学问,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随时在检验着既有成果的可靠性。
廓清中国这一区域性个案在文明化进程上的特殊性和共通性,无疑也是对探索全球文明史的重要贡献。
(本博《一部全景式解析中国文明形成的力作》)互联网天然地以分享反对垄断、以透明反对暗箱操作,与高高在上的独断、众乐乐不如独乐乐的封闭思路格格不入。
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一种文化。
(戴志勇:《互联网文化弥足珍贵》,《南方周末》2010年4月1日)如果有一天,现代的中国人发明了一项或多项游戏(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或者其他方面的),全世界的人都在玩,玩得兴致勃勃、非此不可,那就真的有点厉害了。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第4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后提升
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4讲一、选择题1.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孝文帝迁都洛阳、提倡汉化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繁荣发展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答案】D 【解析】材料“东吴”“亩产5石稻”“亩产高达10石左右”“一亩二十斛”说明当时南方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故D项正确。
2.西晋末年始,北方人口因动荡大量南迁,南迁人口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
东晋于咸和年间(326—334)开始实行“土断政策”,即取消客籍户,“不论侨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
可见土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士族势力的膨胀B.控制人口,扩大赋役来源C.缓和侨土之间的矛盾D.发展经济,实现重心南移【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未纳入所在郡县正式户籍,不负担国家调役”可知,没有正式户籍则不需要向国家交纳赋役,因此东晋时期将居民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是为了使其负担国家调役,故选B项。
3.(2021·湘豫名校联盟联考)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
这表明当时( )A.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活跃B.政治格局变动较为频繁C.丝路沿线大量城市兴起D.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东端形成多元并存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导致丝绸之路的起点不断变更,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影响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A项;根据材料“武威、平城、洛阳、长安都曾担负起丝路起点的重任”可知,兴起的是丝路起点城市,不是沿线城市,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北方经济遭到破坏,排除D项。
许倬云华夏论述中国不是一根筋到底的历史
许倬云华夏论述中国不是一根筋到底的历史2014-12-15 09:11来源:上海书评作者:葛兆光蒋先欢评注:这个问题确实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问题,也是服务今天民族国家建构的重大问题。
中国近代的民族国家建构,就是因为有这个复杂的传统历史,才显得跟西方不一样。
作为一个曾经的轴心文明,它对世界的理解就跟日本的“脱亚入欧”完全不一样。
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都得是有个“他者”,他者的存在才能为中国自我的认同提供依据。
这当然又有中国对世界的理解问题了。
“华夏/ 中国”论述中,比宋代更困难的无疑是元、明、清三代。
无论是日本学者本田实信等有关纳入世界史而不算中国史的“蒙古时代史”理论,还是美国新清史学者如罗友枝等反对汉化,强调满族认同和多元帝国理论,依托的都是蒙元与满清这两个改变中国史进程的许倬云先生的《华夏论述》一书重新追溯上下几千年,取不同维度对“中国”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论证。
他并不从现存中国来逆向追溯“中国”的合法性,而是从曲折变迁中回顾“中国”的形成过程,来理解其历史合理性的。
许倬云像李媛绘什么是“华夏”?或者,什么是“中国”?讨论这一问题,既可以从今溯古,来论证国家合法性,也可以从古到今,以理解历史合理性;它可以是一个政治话题,也可以是一个历史话题;它可能惹出民族(国家)主义情感,也可能培养世界(普遍)主义理性。
在涉及“国家”、“民族”和“认同”的时候,“历史”就开始像双刃剑,“论述”的分寸显得相当微妙,关键在于史家以什么立场、取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
“近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自我矛盾的名称’。
”(《自序》)“中国”是一个传统帝国,还是一个现代国家?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还是文化?它的历史是同一共同体的连续,还是各种不同族群的融汇?为了解答“华夏/ 中国”给历史学家出的这个难题,为了梳理这个“自我矛盾的名称”以及背后错综的历史,许倬云先生的《华夏论述》一书重新追溯上下几千年,取不同维度对“中国”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论证。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
《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说中国》,很小的一本书,却从新石器时代讲到了清朝结束,大历史的意味昭然若揭。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说中国》读后感精选三篇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中国:复杂的共同体许倬云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
“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作者按照约定俗成的朝代演变对其进行考察,“考察其中政权、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这四个项目,将其作为四个变量,考察其共同建构、交互作用以及不断适应的动态趋衡。
”得出结论是:中国并非从国家、族群或文化的单一角度可以看明白的。
“华夏/中国”是国家、族群与文化交织杂糅的复杂共同体。
共同体依靠着统一的经济网、流动的社会结构、共享的文字系统而维系。
对复杂共同定性的话,天下体系或者天下秩序更好。
一个坚实的核心,而无坚硬确切的边界。
该复杂共同体对外能不断容纳涵化,“由于很早就凝聚了一个核心,才有不断转变与成长的依托: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涵化的可能性来源于其边界是弹性的柔性的,也来源于其弹性柔性边界内的多元并存的空间。
对内能不断调适,调适的力量则来自于科举或准制度的设置,带来了大众与精英的社会流动通道与机制。
而这复杂共同体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吸纳、调试与变化。
在宋前都是这样的过程,高潮则是唐代。
宋后则由向外扩散变为向内收缩,天下的“华夏”收缩为汉族的“中国”。
仿照奥斯卡·王尔德的论述,可以说华夏文明所有好的东西都受惠于宋前,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宋后,正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宋前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内质,那么宋后则构造了外壳。
大历史视角下的极简中国史很小的一本书,却从新石器时代讲到了清朝结束,大历史的意味昭然若揭。
以前没看过许倬云的书,不过大历史的概念,在看黄仁宇的时候已经比较熟悉。
但看的几部黄仁宇的书都是断代史的分析,像这样以大历史的视角分析整个中国史的还是第一次看。
一直以为,做任何的研究,都要有一种既能深入进去探微知著,又能跳出俯瞰全貌的能力,或者说这样的一种意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建立认识。
许倬云:我们走向哪里?
许倬云:我们走向何方?一历史上的几次转折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感慨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好像今天的世界缺少了大家可以遵循的伦理与道德原则。
这种感慨何代无之,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埃及记录上,曾有人做过同样的感慨。
而中国的经典里,也时时充满了这种感慨。
其实,每隔一段时间,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都会有所转变,于是新时代的价值和旧时的价值就会不同。
我们以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价值转换时期为例证。
新石器时代,人类是在村落里聚族而居。
社区很小,人群也很少,其伦理原则基本上是内外有分,对自己人是一种标准,对外面的人又是另一种标准。
甚至到了人死亡以后,都有鬼不歆非类的说法。
西周时,建立了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提出天命的理论:上天是公平的,对有道德的人会加以庇护,而周人是受命于天来做当时中国天下的统治者,上天所订下的道德原则应该是普世的,不受部族与社区的限制。
这个普世的道德观,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但它是否真正的普世的呢?倒也未必。
封建道德大概只行于当时的贵族阶层,即所谓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对贵族阶层以外的一般人,贵族们并不觉得他们也应该遵从同样的道德,拥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次转折应当是在孔子时代。
孔子最大的功劳不是创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述而不作”,他的功劳是在对古代经典予以新的阐释。
孔子主要的目的,是把旧的贵族价值作一新的界定,使一些可以做为普世价值的观念,真正的变成一般人都可以遵循的行为法则。
譬如,他所说的“仁”不再是贵族所独有,而是每个人都秉赋的一种本性。
他所说的“礼”,不再是鞠躬进退,而是一般人都应遵从的礼仪。
孔子界定的这一套普世价值观,对中国有长期的影响。
从孔子以后,中国人的行为法则,都不脱孔子所订下的原则。
孔子要如此做的原因,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改变,封建社会已经崩溃,他必需要重新建立一个不属原有封建秩序下的伦理与道德。
另一次大转折是在东汉末年魏晋之间。
这个时期儒家理论所铸造的汉代社会秩序,也就是以忠、孝、节、义等道德原则所界定的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在此时经过一次大转变。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
盐城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表1为良渚文化遗址群出土的主要食用植物遗存种类统计表(部分)。
该表可反映良渚先民A.灌溉系统日趋完善B.植物栽培技术发展成熟C.食物来源较为丰富D.已实现第一次社会分工2.许倬云先生在《说中国——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谈道:“人群的横向流动,在地理空间上形塑了‘中国’,相对而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则来自人群或个人在垂A.重农抑商B.什伍连坐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3.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以察举天下非法”,“乘车奏事,居靡定处”,通过听、问、看、访、测、察等方式获取问题线索,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但不干预他们的事务,更没有罢黜的处置权。
汉武帝的上述措施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B.完善了中央监察体系C.保证了地方吏治清明D.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威4.东晋朝廷对大臣朝见有明确礼制规定,借故不朝是一种“亏法违典”行为。
成帝时,丞相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将军郗鉴”。
尚书令卞壸弹劾其“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要求将其免官。
这一事件说明,当时A.三省形成制约机制B.礼制具有强制性C.相权受到严重削弱D.法律偏向于儒学5.据《唐会要》记载,针对居民突破坊墙侵街行为,自唐肃宗到唐穆宗期间政府多次发布敕文“坊或鼓未动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致使街司巡检人力难周,亦令奸盗之徒易为逃匿,故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一切禁断”。
由此可知,唐朝中期 A .经济发展冲击管理制度 B .城市治理趋于规范 C .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D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6.宋代船户在户籍上被专列为一项,称为“海船户”。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今天为你解读一本许倬云先生的经典著作:《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许倬云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说中国》《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
本书中许倬云教授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讲述“华夏/中国”作为一个“天下国家”是如何不断发展演变的。
作者以宏大的视野,舍弃旁枝末节,始终关注中国历史上的根本特征和关键节点,围绕“天下国家”这个核心,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风貌,使读者有酣畅淋漓之感。
古代中国是一个“天下国家”,也就是一个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文化边界的国家,这是由古代中国面临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的。
“天下国家”发源于商周时期,发展于秦汉时期,在隋唐时期到达巅峰,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
她就如同一个血肉之躯,走过了一个生命的历程。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所谓的“中国”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给出各种答案。
比如有的人会用国界去界定中国,但今天中国的国界其实只有不到70年的历史,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王朝的边界其实是非常模糊的。
比如有的人会用民族去界定中国,但现在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五十六个民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甚至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也曾经历过多次民族融合。
有的人用文化去界定中国,因为西方某些国家就可以合在一起,称为“基督教世界”,那么中国能否被界定为一个“儒教国家”呢?好像也不对,在中国,佛教和道教也很兴盛,甚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也可以生根发芽。
那么,“中国”究竟是什么?作者把中国概括为四个字:“天下国家”。
意思是,在历史上,中国这个国家是没有地理边界的,任何族群只要认同中国的文化,就可以加入中国这个文化共同体。
所以,历史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吸引周边地区的认同,不断扩大自己的范围。
你把自己圈得越小,你的敌人就越多
94 ┸ 文化乱弹你把自己圈得越小,你的敌人就越多文/许倬云近些年来,“华夏”“中国”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以此为题的著作也颇受瞩目。
那么,何谓“华夏”?“中国”存在于何方?如何看待民族主义?我的新著《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对此有所论列。
中国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种繁杂的历史轨迹通过“网络”这一概念在我这里得到梳理(从《求古编》到《说中国》,从微观研究到大历史叙述),在梳理这种极为复杂交错的历史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困难在定性跟定量方面。
定性我可以找到四个主要的因素,族群、经济、社会、地理(也就是国家)。
这四个因素做定量很难,定“什么时候哪个因素扮演的角色最大”更难。
定性跟定量两个方面,定量是极难做的事情,这只能凭直觉处理。
没有量化,就难以确认因素之间互动的时机。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Ian Morris教授,为了讨论世界各国(主要是西方)衰落的过程,自以为定量做得精确;但原材料不精确的时候,精准定量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他以为可以做得很精确,其实削足适履,反而不合适。
在这四个因素里,经济因素作用极大,因为物质的交流互相依赖。
社会方面,有凝聚力因素,有分散力因素。
地理是固定的,地理是舞台,而舞台本身也有其特点,东亚的舞台可以说与其他的地区隔离一点,不是十字路口,这是好处;中国的北方南方没有不可跨越的天险,也是好处。
国家的观念是跟地理有关系的,因为国家是有疆土的。
民族观念经常变动,由于内涵扩大,就吸收了新的成分,定义也就扩大了。
所以,这四个因素之间的互动仍然是以“意”为之的,只能以自己感觉去判断,没办法拿数字来代表。
晚唐到宋,华夏的天下观收缩为汉人的中国。
随宋而来的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蒙元与满清是具有双重体制的征服王朝。
北方草原,当然这个广大地域不是一个大草原,从今天中国东北西部的兴安岭开始,一直延伸到西方的里海、黑海边上。
这一条线上有山丘有沙漠,这里的沙漠不是平沙万里的沙漠——很多是石漠;也有山谷,也有草原。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目录分析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社的图书。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最近十年最 重要的著作。
作者简介
这是《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社的图书。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最近十年最 重要的著作。
阅读感受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社的图书。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最近十年最 重要的著作。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 杂共同体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复杂
师范大学
变化
广西
不断
最近
变化
不断
共同体 中国
十年
共同体
著名
历史学家
图书
最重要
著作
内容摘要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社的图书。《许倬云说中国: 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最近十年最重要的著作。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由于很早就凝聚了一个核心,才有不断转变与成长的依托: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
一方面,维系“中国”这观念的真正力量,可能是经济。经过长期构建的市场交换网,使得各地的物资有无 相通,也互相依赖。另一方面,中国固然长期被皇权统治,但是从秦汉以后,并没有明确的贵贱阶级之分。一般 的老百姓,都是编户齐民;统治阶层中的文官,大致言之,都是凭其知识和能力进入精英阶层,这些精英并不能 永远世袭。第三个因素,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方言复杂,却有一个以视觉符号作为基础的文字系统。它可以超越语 言的区隔,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也作为超越时间的数据媒介,使得文化得以赓续。
谢谢观看
共享同类文化的人类,就会发展出一定的归属感。于是,人类族群的分野,往往并不是以血统为基本要素, 而是以生活方式当做认同的文化基因。
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 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 “天下” 没有边,也没有界线,只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不一定是统治的权力,而是通过 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文化,其中包含了各种地方文化。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 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 共同体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问题
族群
核心
方法
共同体
时代
对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的评论
许倬云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以他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角,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
他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和独特价值,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二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追求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三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精神,倡导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追求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
在许倬云看来,中国文化的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他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部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著作。
他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剖析,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思路。
坚持独立自主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
坚持独立自主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武传鹏[内容提要]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㊂纵观百年党史,坚持独立自主在革命㊁建设㊁改革在各个历史时期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立足点㊂着眼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须把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㊂[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简介]武传鹏,法学博士,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㊁一切牺牲㊁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㊂ [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又郑重地将坚持独立自主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并强调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2]㊂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视角,从理论㊁历史㊁实践三个维度深刻理解和把握 坚持独立自主 的历史经验,对于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㊂一、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独立自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整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㊂1.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㊂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谈及 独立自主 ,其理论始终贯穿着独立自主思想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首次提出独立自主, 他们宣布理性的独立自主是和人民的独立坚持独立自主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自主对立的,其目的是为了排斥群众而单独地实行统治 [3],其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并论述了 理性的 人民的 独立自主是历史观中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重要标准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独立自主的论述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㊂其一,无产阶级要保持自身独立性㊂无产阶级在进行阶级斗争中,不仅要依靠自身力量,也要以独立自主为原则联合其他阶级的力量㊂恩格斯曾指出: 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策㊂ [4]这就是说,无产阶级要争取革命胜利,一方面需要团结其他阶级,构成统一战线;另一方面,要保持清醒的思想意识,保持无产阶级自身的独立自主,不应成为其他阶级的 尾巴 ㊂其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之间要保持独立性㊂1869年,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致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中央局“一文中指出: 由于每个国家工人阶级的各种队伍和不同国家的工人阶级所处的发展条件极不相同,它们目前所达到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因此它们反映实际运动的理论观点也必然各不相同㊂ [5]1893年,恩格斯在致劳拉㊃拉法格的信中说: 国际联合只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而这些国家的存在㊁它们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㊂ [6]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应该在独立自主基础上进行国际无产阶级联合㊂列宁进一步践行了独立自主思想㊂早在1907年,列宁就指出社会民主党 应当是一个绝对独立自主的政党 [7]㊂在此基础上,列宁在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可能性,有力反驳了修正主义者们强调等待革命时机的机会主义错误,并且在实践中带领俄国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了独立自主思想㊂可见,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独立自主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产生㊁发展和丰富的整个过程,是推动无产阶级保持自身独立性并争取革命胜利的制胜法宝㊂2.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独立自主思想是中华文化中最精华㊁最本质的部分㊂作为一个延续了5000多年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始终传承着自强不息㊁坚毅刚强的精神品质㊂独立自主积蕴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层结构㊂‘周易“中记载的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体现了中国古人崇尚的坚毅性格和处世品格㊂老子认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㊂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㊃道经㊃第三十三章“)㊂其中的 自知 自强 蕴含了独立自主精神,强调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㊂荀子所言的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 (‘荀子㊃性恶“)主张人格独立,坚守原则,不趋炎附势㊂南宋理学家朱熹进一步讲道 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四书章句集注•中庸“),意指唯有自强不息的追求,才能真正到达成功的彼岸㊂此外,古人还强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将独立自强延伸至治国理政大局之中㊂面对晚清时局的颓败,左宗棠就曾讲到 因思自强之道,宜求诸己,不可求诸人㊂求人者制于人,求己者操之己 (左宗棠‘奏稿“)㊂无论是塑造自身品格,还是传道授业,亦或者治国理政,自强不息㊁独立自主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文脉㊁精神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数千年来,熔铸于中华民族血液中,促使中华民族绵延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㊂这种独立自主精神首先体现于自身的发展历程㊂中华民族是有独特历史特征的共同体㊂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评价: 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㊂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㊁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㊂ [8]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也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㊂历史学家许倬云就认为: 秦汉时代,一个庞大的共同体网络终于形成㊂这一 天下 格局,以其开放性不断吸收与消化外来的影响㊂这一共同体,从此长期屹立于东亚㊂ [9]正因为有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能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㊂独立自主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㊂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优良品格㊂3.独立自主是改变近代中国历史境遇的必然选择自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逐渐面临国家蒙辱㊁人民蒙难㊁文明蒙尘的艰难历史境遇㊂面对列强欺压,从 天朝上国 迷梦中匆忙醒来的腐朽清王朝一味妥协却从未换来和平㊂ 天朝 崩溃后,巴黎和会上寄希望于列强的民国也惨遭外交失败㊂面对空前的国家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㊁各阶层仁人志士依赖外部力量的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㊂这些探索表明,中华民族须以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探索复兴之路㊂近代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模式和严重依附土地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㊂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10]㊂虽然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所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远落后于西方,并未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也没有构建起独立自主的工业生产系统㊂在 东方从属于西方 的境遇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拯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㊂纵观人类历史,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可以通过照搬照抄他国道路㊁亦步亦趋实现振兴和富强㊂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内在地指明了,中华民族要站起来㊁富起来㊁强起来,必须坚持独立自主㊂独立自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㊂唯有坚持独立自主,才能彻底改变这种 东方从属于西方 的历史境遇,使中华民族在世界发展大势中真正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㊂综上所述,独立自主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㊂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㊁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㊁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单一来看,还是从百年来 两个结合 的理论逻辑㊁历史逻辑整体而言,独立自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㊂二、坚持独立自主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思想往往表达于党的理论阐述,体现在处理国家关系㊁党际关系㊁阶级关系㊁外交政策等各项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而各方面的思想内容又相互联结㊁彼此交织㊁不断发展,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㊂百年来,独立自主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㊂坚持独立自主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与觉醒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1]606㊂ 三大法宝 既是党探索民主革命道路总结出的成功经验,也是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体现㊂统一战线的实质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主要敌人进行斗争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围绕争取民族独立㊁人民解放的主线进行统战工作,并根据每个历史阶段的形势变化调整统战工作的主题㊁方式和任务㊂大革命时期,国共通过第一次合作组建国民革命联合统一战线㊂彼时党尚未意识到在联合中坚持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导致丧失领导权㊂土地革命时期,党吸取经验教训,注重发展自身力量,深刻认识工农阶级的力量,巩固和扩大了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㊂抗日战争时期,党深刻分析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两面性,强调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㊂毛泽东指出: 在一切统一战线工作中必须密切地联系到独立自主的原则㊂ [11]394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总方针㊁ 既统一又独立,又联合又斗争 的策略思想㊁坚持依靠自己力量和争取外援相结合的重要原则㊂解放战争时期,党推动构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打破蒋介石发动内战㊁实行独裁的阴谋,争取 中间派 力量,促进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㊂武装斗争的本质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㊂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逐渐意识到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㊂土地革命时期,党通过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古田会议 ,提出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党指挥枪 把支部建在连上 等一系列武装斗争思想,实现了党对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从本国国情出发逐渐放弃共产国际所坚持的 以城市为中心 思想,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中国革命道路㊂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㊁运动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㊂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人民解放军逐渐占据优势,党的武装斗争策略开始转变,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城市㊂党的建设是 三大法宝 的核心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党组织吸收了大量农民㊁知识分子㊁小商人出身的党员,导致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蔓延㊂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提出 思想建党 原则,纠正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㊂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党的建设作为 伟大的工程 ,并提出: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㊁广大群众性的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11]602㊂1942年,针对各种思想不纯㊁作风不纯的问题,党中央领导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运动㊂通过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使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破除了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迷信,更加独立自主地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后来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㊂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践与初探新中国成立宣告了中华民族以独立自主的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㊂坚持独立自主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体现在外交㊁经济建设㊁国防事业等方面㊂在外交上,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㊂毛泽东生动地阐述了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客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㊂新中国不承认南京国民政府和各国的外交关系,废除了旧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回了本应属于中国的关税㊁驻军等主权㊂新中国一经成立就迎来了第一波建交高潮,但与此同时,有些国家既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又和国民党保持着所谓的 外交 关系㊂对此,新中国秉持 一个中国 的原则,要求各国必须与台湾国民党当局断绝 外交 关系,方可与新中国进行外交协商㊂这为当时中国的外交发展提供了和平稳定的基础,也打破了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阴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外交上追求独立自主的决心和魄力㊂在经济建设上,新中国百废待兴,缺乏建设经验,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一度出现照搬照抄的情况㊂苏共二十大全面否定斯大林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强调要立足中国国情,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㊂毛泽东指出: 不像第一个五年计划那样搬苏联的一套,自己根据中国的国情,建设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我们应该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㊂ [12]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论十大关系“讲话和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㊂这标志着我国逐渐冲破苏联模式,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㊂在国防事业上,正值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对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㊂面对这一变故,中国共产党人在工业㊁科技资源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把发展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最终取得重大突破㊂2020年4月23日,习近平在给参与 东方红一号 任务老科学家的回信中,高度赞扬了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并指出: 你们发愤图强㊁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㊂ [13]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力图冲破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㊂这一探索获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也经历过严重曲折,总的来说,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㊁理论准备㊁物质基础 [14]8㊂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深化与发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㊂40多年的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㊂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实现 富起来 ,离不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㊂独立自主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指出: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㊁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㊂ [15]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大势,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㊂在对外关系上,中国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逐步放弃 联美遏苏 战略,在国际舞台上掌握了更多主动权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接连发生,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出现重大挫折㊂中国共产党并未因此乱了阵脚,而是紧紧立足中国实际,深刻反思苏东坚持独立自主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剧变的沉痛教训,将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㊁自力更生上㊂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并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㊁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㊂这一时期,党紧跟时代步伐,深刻把握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深入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㊂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㊂ [1]13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加自信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 强起来 ㊂这种自信和主动是对自我的肯定,是坚持独立自主的结果㊂独立自主在新时代的中国发挥着深层次㊁更基本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尤以政治㊁经济㊁科技㊁外交等最为突出㊂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㊁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并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㊂中国的政治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之治和中国之制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更优越的效能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㊁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中国适时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配置市场资源;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㊂与此同时,党和政府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㊁发展依靠人民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治理成效显著㊂在科技创新上,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㊂新时代的中国不断强化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和手段, 天眼 ㊁中国高铁㊁ 5G 网络㊁北斗卫星等一系列中国科技正在走向世界前沿,摆脱西方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的绝对控制,极大增强了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底气和信心㊂在外交上,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㊂近年来,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多元,中国的决策对世界的影响越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㊂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愈发重视和平㊁开放㊁平等㊁互惠等国际交往准则,坚持协商而不对抗㊁结伴而不结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强调要独立而不是封闭㊁要自主而不是自利㊂正如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所言: 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㊁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㊁建设㊁改革的必然结论㊂不论过去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㊂ [14]698-699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明,坚持独立自主 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㊁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2]㊂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独立自主,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㊂三、独立自主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立足点习近平指出: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㊁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㊂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㊂ [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充分运用战略思维,自觉坚持独立自主,牢牢把握战略机遇㊂1.把自立自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㊂ [1]13坚持独立自主㊁自力更生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㊁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保证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把自立自强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㊂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这是中华民族探寻复兴之路的定力底气之所在㊁决心信心之所在㊂打铁还需自身硬㊂进入 强起来 的新时代,自立自强既是为世界作出更多原创性贡献的主动担当,也是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㊂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指出: 现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㊂ [17]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并指出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㊁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 ; 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 ㊂[18]这就指明了新发展阶段自力更生的时代内涵和工作重点㊂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进一步指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而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19]㊂2.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也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发展积累的成功经验㊂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者相互贯通㊁相互促进㊂独立自主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㊂真正的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㊁自力更生基础之上的㊂这种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才能锻炼㊁提升独立自主的能力,而不是遭遇打压㊁退缩不前㊂换言之,不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即是沦为他国附庸;不对外开放的独立自主,即是重回闭关锁国㊂。
万古江河读后感
万古江河读后感篇一这是许倬云先生近年关于中国文化演进的总结性的力作。
许先生虽身在海外,却依然心忧家国。
本着士的精神,许先生不避权威说法,凭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见解,发人深省之处,书中比比皆是。
作者在前言里坦言本书的灵感来自于梁启超《中国史叙论》,将中国文化展开的过程概括为:中原的中国、中国本部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的中国和世界的中国。
该书有如下特点:一、视野开阔,善于进行中外历史的比较,从而跳出了中国中心论,得出了与传统中国史家别样的结论,让读者有了新的视点来反观几千年的文明史。
例如在书中作者就拿汉帝国与波斯、亚历山大的希腊、罗马帝国作比,又拿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进行比较,从而既得出了中华文明的特质,也让我们认识到各民族的历史有其相似点。
书中写道:“凡此征服者(波斯、亚历山大的希腊)都只能马上取天下,而不能有文化的涵化能量,将这些不同的文化系统,融合成可大可久的文化核心。
”二、另外作者又以一大的宏观的世界历史来统摄中国历史。
比如书中提到匈奴人对欧洲的入侵和汉朝击败匈奴的关系。
据作者自称,这是他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当初正是因为知音太少,才在回台湾以后又再次选择出走。
其实海外中国史家研究时都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都可以跳出民族主义的牢笼。
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比钱穆向前迈了一大步。
钱穆跳出了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偏见;而他的后继者们如余英时、黄仁宇、许倬云等又可以跳出中国中心主义,将前辈史家之学术精神继续发扬,实为中国史研究的一大幸事。
三、作者尤其凸现了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比如作者像这样明确地写道:“北方中国胡化程度高与汉化。
......安史之乱的根本性质,其实不是强藩反叛中央,毋宁与北魏六镇之乱相似,乃是胡化地区对汉人中央政府的反扑。
”谈到西藏的问题,作者写道:“(中古时期)藏传佛教结合本土和印度文化,中国文化未有发展机会。
”而在清朝却出现了相反的局面。
清政府通过喇嘛教这一纽带成功的将满蒙藏紧密地绑在一起,以致清朝的威力比唐朝还要强大。
高中历史之图说历史 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素材
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在全球化的时代审察自己,如何界定“中国”,“天下”没有边界,周边对中央王朝有不同程度的归属,实际上是多元并存的空间。
维系“中国"观念的真正力量:经济,经过长期构建的市场交换网,使得各地的物资有无相通,也相互依赖。
从秦汉以后,并没有明确的贵贱阶级之分(编户齐民,精英并不能永远世袭).中国的方言复杂,却有着一个以视觉符号作为基础的文字系统,使得文化得以赓续.在总体上,中国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
新石器时代族群的分合,人类族群的分野,往往并不是以血统为基本要素,而是以生活方式当做认同的文化基因。
具有相当规模的生活共同体,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发展出一些一仪式性和宗教性的事物(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石家河文化),大的文化体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族群归属好认同感,将一个地区人类集合为某种特定的民族。
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传说可以理解为浓缩的集体记忆,夏禹的霸权,是召集各地的君王们聚会,以建立一个超越地方政权的秩序.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从夏代开始到商周,这三个复杂共同体连续发展都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商朝迁都的方向是逐渐西移的,逐渐搬到中原的中段,疆域已经超越了黄河下游.周人将嵩山称作“天室",认定中原为“天地之中”。
宗周和成周两都并立,构成周人政权椭圆形疆域的双中心,彼此相依,互为唇舌.周人的封建系统编织一个庞大的网络,将所有的族群都笼罩在内,并不排斥外人,周人实行外婚制,与外人通婚姻,长期共存,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形成后世的“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齐桓公开始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王权从封建顶端的地位转变为一个文化系统的象征;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外之分,开启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人傲慢的世界观。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华夏”指的是华美而伟大的文化;“内诸侯”和“外夷狄”作为褒贬的标准以及区分我者和他者的界线。
《华夏边缘》读书心得
一、作者简介本书作者是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先生,他是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曾任中国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长年从事有关“华夏”问题的研究。
《华夏边缘》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二、听书内容【1】华夏族群的起源与边缘出现当我们说起华夏文明起源有人就会想到中原核心区,也就是今天黄河中下游一带,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提到,华夏地区“文化旋涡”的理论,指出中原地区文化、族群的不断壮大是周边地区被卷入进来的过程。
还有人认为,华夏民族不是一个中心扩散,而是多中心凝聚的,中原一带有多个文明起源,最终合流为华夏族群。
作者认为,不论哪种观点,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原地区的文明具有持续而明显的优势,这样才能不断吸纳周边族群。
华夏族群为了不断壮大,开始通过历史记忆来凝聚人心。
【2】华夏圈不断扩大华夏边缘有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秦的加入。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想象华夏是用“蛮夷戎狄”给华夏画出一个边界。
第二次是在汉代,华夏边缘被拓展到古代中国的极限。
汉代中原地区与游牧民族作战,北方游牧族群也形成中央化、阶级化的国家组织。
二、听书感悟本书听完正是在春节假期期间,初三、初四的河南博物馆之旅和郑州博物馆之旅让我更很深刻的理解华夏文明起源之一中原文明的记忆。
正如书中所说,华夏文化的起源并非只有一个源头,而是一种繁星点点多元起源的文明起源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河南博物馆中很多青铜鼎在南方金沙、长江中下游都有相似的文物出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也出现了南北呼应的现象,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在当时这块热土上是一种南北文明交替呼应发展的人类文明繁荣现象。
华夏边缘不仅仅只是地理边缘,更是一种文化边缘。
地理边界是表面上的边疆与界线的划分,而文明边缘则是种族的文化统一与认同。
听完这本书,我们深入了解华夏起缘的一步步扩大过程,多元化、多样化文明汇入这条雄伟壮丽的历史长河之中凝聚成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之光。
华夏文明的旋涡论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步步奠定了华夏民族成为大一统多元化国家发展的清晰历史线索,历史证明了中华文明本身就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睦相处理念世代相传。
中华核心是如何形成的
中华核心是如何形成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文/许倬云)黄河地带一枝独秀此前谈到红山、大汶口、良渚、石家河几个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都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几乎同时衰落了,接续他们的却是一些不如这些文化的地方文化。
在那个时候,沿着黄河岸,却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地方文化,不但没有衰落,而且展现了稳定进步的潜力;从今天关中地带半坡文化,一直拉到郑州附近,沿着黄河中游,扩展到黄河两岸,归结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豫东地区的二里头文化。
这系列的区域文化,都显示逐渐减弱采集和狩猎,稳步走向农业的特征。
相对于渤海外围传统的五帝集团,这个黄河边上出现的新石器农业文化,并没有引人注目的特色:没有红山文化的玉器,没有大汶口文化精致的陶器,也没有巨大的公众建筑和墓葬。
这些黄河边上的农人,老老实实耕种土地取得足够维生的资源,聚族而居,发展为一连串的村落。
在沿海区域文化衰落的时候,稳定的黄河地带,却是一枝独秀。
许多在衰落地区外移的人口,不少迁徙到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即今天的河南、安徽、湖北等处。
例如,“祝融八姓”是一个高天崇拜的族群,与渤海周边的五帝系统,有相当关系。
在这一时期,迁移到豫、皖一带,其中的芈(音同“米”)姓,更南下进入汉水流域,结合原来石家河文化故地的“群蛮”,成为后世楚国的前身。
这个地带,累积了千万年来由黄河搬运过来的黄土,土壤深度数百尺到数十尺,但是由于黄土细如粉末,其中有许多细孔,犹如毛细管,足以将地下深处的水分,不断吸引到接近地表,以支持植物的成长。
虽然一样是受到天候寒暖的影响,在这里农作物不会真正缺水。
在后世,黄河的泛滥或干枯都会造成灾害,那是因为人力糟蹋自然环境,毁坏了保持水土的植被。
黄河流域,那时虽然也要承受季节性的泛滥,然而黄土本身犹如海绵,很快就将过多的水分,储蓄在土层下面,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灾害。
在这种天然条件上,人付出一份劳力,就会有一分收获。
这一系列的文化,并没有将他们的资源浪费在耗时费工的玉件和精美陶器的制作上,也没有动用大批人力建筑土山和大型墓葬,他们的资源只是不断地循环使用,保持稳定的成长。
2024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北京石景山初一(上)期末历 史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右图是古人类两颗门齿化石。
1965年出土,经古地磁学方法测定其生活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前。
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国人类历史年代向前推进了100万年。
材料中的古人类指的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2.《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①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3.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上述材料说明商朝 ①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②青铜铸造技艺高超 ③青铜铸造业规模非常宏大④青铜铸造业分工细致 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4.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
材料中的“它”是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行书5.对右侧表格内容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 .封国只有鲁、燕等六个国家B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标准C .受封对象以同姓宗亲为主D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6.下面示意图①处应补充的历史人物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7.下面资料显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点是8.右侧资料卡片反映的主题是A.秦国经济的发展B.秦的崛起C.秦的兴亡D.秦朝疆域的扩展9.《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汞)为百川江河大海”。
考古工作者对皇陵遗址及周边进行汞含量测定,其结果(见下图)成为确定地宫位置的重要依据。
这表明A.秦始皇北击匈奴有了考古依据B.秦始皇陵地宫位于外城墙之下C.《史记》的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D.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相互印证10.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实施“推恩令”B.盐铁专卖C.北击匈奴D.合并郡县11.某同学进行主题学习,他搜集了如下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倬云《华夏论述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解2015-06-08 10:20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葛兆光5385次点击:我要评论什么是“华夏”?或者,什么是“中国”?它可以是一个政治话题,也可以是一个历史话题;它可能惹出民族(国家)主义情感,也可能培养世界(普遍)主义理性。
在涉及“国家”、“民族”和“认同”的时候,“历史”就开始像双刃剑,“论述”的分寸显得相当微妙,关键在编者按:本文为葛兆光老师对许倬云《华夏论述》一书的深度解说文章。
感谢葛兆光老师授权。
许倬云什么是“华夏”?或者,什么是“中国”?讨论这一问题,既可以从今溯古,来论证国家合法性,也可以从古到今,以理解历史合理性;它可以是一个政治话题,也可以是一个历史话题;它可能惹出民族(国家)主义情感,也可能培养世界(普遍)主义理性。
在涉及“国家”、“民族”和“认同”的时候,“历史”就开始像双刃剑,“论述”的分寸显得相当微妙,关键在于史家以什么立场、取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
“近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自我矛盾的名称’”(《自序》)。
“中国”是一个传统帝国,还是一个现代国家?它的认同基础是血缘,还是文化?它的历史是同一共同体的连续,还是各种不同族群的融汇?为了解答“华夏/中国”给历史学家出的这个难题,为了梳理这个“自我矛盾的名称”以及背后错综的历史,许倬云先生的《华夏论述》一书重新追溯上下几千年,取不同维度对“中国”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论证。
仍就一开头的三个疑问而言:首先,许先生强调“华夏/中国”是一个复杂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犹如“飞鸟无影”、“轮不辗地”,不可能是定格的(第一章)。
这就说明,他并不从现存中国来逆向追溯“中国”的合法性,而是从曲折变迁中回顾“中国”的形成过程,来理解其历史合理性的;其次,在“中国”的历史形成过程中,许先生指出,数千年血脉杂糅、族群相融、文化交错而形成的共同体,其认同基础不一定是国界(国界会变动)、不一定是族群(族群是生物学判断)[1],甚至也不一定是语言或文化(语言文化也在变)[2],这说明本书不是从政治角度证成“中国”,而是从历史角度理解“华夏”的;第三,有关这一著作的意图,许先生自己说,这部书是对“华夏/中国”历史形成的“自我审查”,他还说,“中国人能如此自我审查,对世界是有益处的”。
为什么?因为“能够如此,邻近的其他国家,在中国的自我审查过程中,不能责备中国,认为中国是以民族情绪威胁他们;中国,也因为对自己的了解,不至于产生大国沙文主义,也会因此消灭四周邻居的敌意”(第一章)。
因此可以看出,这部著作也不是为了借助历史引出民族主义的盲目情感,而是通过历史认识达成世界主义的理性观念。
可是,要在篇幅不长的书中,清晰地叙述“中国/华夏”的形成过程,表达对“中国/华夏”认识的明确立场,并不是一件易事。
“中国/华夏”的历史太长,线头太多,国家形成过程曲折迂回、族群地域的分合又重叠复沓。
所以,一方面要把中国复杂的体系,如许先生所说,在政权、经济、社会与文化四个变数中考察(《自序》)[3],另一方面还要快刀斩乱麻,在治丝愈棼的麻线团中,穿透历史,下大判断。
《华夏论述》就是许倬云先生所写的,一部举重若轻、以简驭繁的大历史著作。
一、融汇与杂糅:从核心文化到天下帝国许先生的大历史著作,我一向喜欢看,比起繁富细密的学院论著来,撰写这种大历史著作需要更多的知识背景,更大的论述视野,和更强的领悟能力。
从《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得内外分际》到这本《华夏论述》,我所寓目的许先生纵论中国大历史著作已是第三本。
不过三本著作的重心似乎各有区别,如果说,第一本《万古江河》重点在讨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第二本《我者与他者》重点在讨论历史与文化中的中外关系,那么,第三本也就是这本《华夏论述》,重点就是在讨论历史与文化中“中国”之变动。
讨论历史与文化中“中国”之变动,本是中国文化史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我看来,一部中国文化史固然是在叙述中国的文化(包括族群、宗教、语言、习俗、地域)如何在历史中形成与流变(Being and Becoming),但也需要叙述这些原本散漫复杂的文化(包括族群、宗教、语言、习俗、地域),究竟是如何逐渐汇流并形塑出一个叫做“中国”或者“华夏”的国家来的。
前几年,我曾经阅读法国学者让-皮埃尔.里乌(Jean-Pierre Rioux)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Jean-Francois Sirinelli)主编的《法国文化史》,深感此书对“法国如何成为法国”这一问题,有着清晰的解析,“一个群体居住的领土,一份共同回忆的遗产,一座可供共同分享的象征和形象的宝库,一些相似的风俗,是怎样经由共同的教育逐渐形成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这对于认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相当重要的前提[4]。
可是,过去很多中国文化史著作却并不太重视这一点,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华夏”自古如此,“中国”天经地义。
幸好,近年来学术界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华夏/中国”本身,便从“不是问题”逐渐“成为问题”。
许先生这本书中处理的,就是这个作为历史与文化问题的“华夏/中国”。
毫无疑问,一个由不断分合又绵延连续的王朝构成的亚洲传统帝国中国的文化史,与一个经由语言、风俗、宗教、民族逐渐形塑起来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法国的文化史,显然大不一样。
“华夏/中国”源远流长,在《宅兹中国》一书中我曾说过,我不太赞成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后世建构的(或“想象的”)文明,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个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经过不断叠加与凝固而形成的一个共同体。
正如许先生所说,作为一个共同体,中国与欧洲、伊斯兰、印度等不同,“其延续之长久,而且一直有一个相当坚实的核心”,但这绝不等于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是“在同一地区继长增高,其内容却不断地改变,不断地调适”(《自序》)。
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说法,许先生不同于用现代领土来反向追溯并书写“中国历史”的学者,他不很强调共同的历史渊源,也不强调同一的种族与血缘,而是特别强调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何使不同的族群与文化逐渐杂糅、融合与交错。
所以在《华夏论述》一书的开头,他就试图说明,“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是由水稻、小米、牛羊多种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东北辽河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与汉水如石家河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共同构成(第二章)。
尽管夏商周三代,或许是一个较强的地方文化(偃师二里头为中心的夏、渤海地区迁徙到中原的商、原本来自陕北、晋西的周)逐渐延伸和扩展,“象征着农业文化之崛起”,但是,归根结底它仍然是由此族与彼族、国人与野人逐渐混融才形成的共同体[5]。
二、开放与包容:“中国不是一根筋到底的历史”承认不承认“中国/华夏”原先并不是一国一族,其实关系甚大。
始终强调“民族出于一元”、“地域向来一统”,正如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一文所说[6],或许只是近代以来建立现代国家认同之需要,却并不一定是过去的历史事实。
东邻韩国常说,自己民族出自与尧舜禹同时的檀君,但现代历史学家却指出,这些古老的始祖不过是很晚才建构的传说,目的只是为了强调朝鲜民族“认祖归宗”的归属感[7];日本向来自诩单一民族,夸耀大和文化“万世一系”,即使近代从“和魂汉才”转向“和魂洋才”,也始终捍卫大日本精神的“纯粹性”,所以,加藤周一等人对于日本文化“杂种性”的论述,才好像渔阳鼙鼓,“惊破霓裳羽衣舞”,令日本学界不得不正视自己民族、宗教与文化的复杂来源、历史变动及现实状况[8]。
把皇帝的新衣说破,要有一些胆量。
1920年代顾颉刚推动“古史辩”运动,标榜“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和“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9],可是,却被丛涟珠、戴季陶等一批人认为“诬民惑世”,惊呼这会“动摇国本”,必欲禁其所编历史教科书才心安[10]。
为什么这会动摇“国本”?因为历史总是与现实相关,“民族出于一元”意味着中华民族有共同祖先,“地域向来一统”象征华夏疆域自古庞大,古史神话传说人物象征着中国一脉相承的伟大系谱,而古代是黄金时代则暗示了中国文化应当回向传统之根。
象征虽只是象征,却有一种凝聚力量,对这些象征的任何质疑,都在瓦解“华夏/中国”认同之根基。
所以,到了1930年代之后,面对日本侵略和国家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傅斯年、顾颉刚等不能不转向捍卫“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立场,甚至主张重写历史教材,“作成新的历史脉络”、“批判清末以来由于帝国主义污染而导致的学界支离灭裂”。
抗战中的顾颉刚,不得不暂时放弃“古史辩”时期对古代中国“黄金时代”传说的强烈质疑和对“自古以来一统帝国”想象的尖锐批判,对于“中国大一统”和“中华民族是一个”,变得似乎比谁都重视。
1940年6月,顾颉刚为新组建的边疆服务团作团歌,就写道,“莫分中原与边疆,整个中华本一邦”[11]。
不过,傅斯年、顾颉刚等有关“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立场变化,只是迫于形势,值得后人同情地理解,如今重建有关“华夏/中国”论述,则可以严格按照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据实叙述。
许先生并不赞同以单线历史叙述“中国”,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在每个朝代,“中国”的内容都不一样,“中国”的历史转折,方向可以变化很大,造成的后果也可能有很大[12]。
而在《华夏论述》一书中他更强调,经过夏商周三代长期与连续地融合,中原文化将四周的族群和文化吸纳进来。
到了春秋战国,更把这一文化拓展到黄淮江汉,形成一个共同体坚实的核心。
到秦汉时代,则以“天下”格局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终于奠定“中国共同体”。
虽然数百年中古时期,中国共同体经历变乱,南北分裂,外族进入,但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羯等各个族群,仍在中古时代的中国共同体中实现了“人种大融合”(第七章)。
所以,到了隋唐时代,此“中国”已非彼“中国”,但新的大一统王朝吸收了南北两方面的新成分,又一次开启了具有“天下”格局的“中国共同体”。
用许先生的话说,就是唐代“这一个庞大的疆域,有本部有核心,再加上四周广大的边远地区。
在这种观念下,唐代的天下其实也没有边界;整个唐代,在北方西方都没有长城,也没有边塞,那是一个开放的领土。
任何族群愿意归属,其领袖都可以取得中国的官称,列入大唐天下之内。
这是一个开放的天下秩序,有极大的包容,也有极大的弹性”。
特别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内地的胡人逐渐汉化,大唐帝国又一次如同熔炉,把不同族群与不同文化融成一个统一的“华夏/中国”共同体,“这就是唐代天下秩序的特色,胡人归属中国,乃是回归一个开放性的秩序”(第八章)。
三、历史的转戾点:谁是“中国”?哪里是“华夏”?但是,历史轨迹从来诡异莫测。
国家演进既无不变的“定律”,族群变迁也难有现成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