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髓经

《洗髓经》原文

总义

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三餐食既竟,放风水火讫。抵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晚夕功课毕,将息临卧具。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默观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天人阿修罗。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如何知见离,得了涅槃意?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蜗角大千界,蟭眼纳须弥。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流浪于生死,苦海无边际。如来大慈悲,演此为《洗髓》。

须俟《易筋》后,每于夜静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腹中觉空虚,正宜纳清煦。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至,子午守静功,卯酉干沐浴。一切惟心造,炼神竟虚静。常惺惺不昧,奠被睡魔拘。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谦和保护身,恶癘宜紧避。假借可修真,四大须保固。柔弱可持身,暴戾灾害逼。渡河须用筏,到岸方弃诸。造化生成理,从微而至著。一言透天机,渐进细寻思。久久自圆满,未可一_蹴企。成功有定限,三年九载余。从容在一纪,决不逾此期。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一切无挂碍,圆通观自在。隐显度众生,弹指超无始。待报四重恩,永减三途苦。后人得此经,牵持为宗旨。择人相授受,叮咛莫轻视。

注解

①如是:如闻本来,即原本就是这样。

②佛:佛家指佛门的最高修行得道者,具有无边法力。能讲经说法传道。这里指如来佛。见注26

③须菩提:意为善现、善见、善吉、空生,相当于有悟性的入道者。据《撰集百缘经。须菩提恶性缘》、《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载,他是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释迦弁尼“十六弟子”之一。以论证“诸法性空”著称。此句“佛告须菩提”是借释迦弁尼传道给须菩提,而喻最早的佛门大道者将道传给向道的人。

④风水火:为佛教“四大”的地、水、火、风之部份。佛教认为物质现象世界是由“四大”即基本原素所演化构成。地有固定性,而风、水、火具有流动演化性。这里暗将地比为之火肉体,风水火比喻人的七情六欲纷乱不安。

⑤讫:音汽。指完结、终了。

⑥无常:佛教指地获中专门勾魂的鬼。

⑦四恩:佛教指父母恩、师长恩、国主恩、施主恩。概括为人生于世所承受他人的一切思惠。

⑧四缘:佛教指作事物因缘(偶然、必然的关联)、等无间缘(跨越层次的关联)、所缘缘(关联的关联)、增上缘(可以进入高层次的关联。)泛指与人生发生关联的一切客观事物和现象。

⑨四智:佛教指作事物智(酬应事物的智慧)、妙观察智(体悟事理的智慧)、平等性智(普遍共性的智慧)、大圆镜智(明通一切的智慧)。这里泛指超脱烦恼后对客观存在的豁然明朗畅达的思智。

⑩三生:佛教指前世、今世、后世,也可以作前生、今生、后生。

四生:佛教认为生命世界有四种生命产生现象,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前厂生指自然界的赋予,具有不可变模式,化生则指前三生如果有自作行为,可以导致生命形式转化,如肉虫可弯为飞蛾。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指人生来具有的感官和意识。因为生来具有,佛教称为根。

六尘:即色(光色、物质)声、香、味、触(质感)、法(物象存在形式)。因这六种现象常为六根所捕获,容易致人迷惑和妄行,故称六尘。尘,污垢之义。又称六妄、六衰、六贿,义均同。

五蕴:指色、受、想、行、识等人的物质和精神内容之总概括。

三途:指见道、修道,而达自由之道的修炼经历及层次过程。

天人阿修罗:天人,指天地间生了人。阿修罗,义即不端正,此名言:天地间生了人,而人却不按天道规律行为,反而违背它。

六道:佛教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一轮回循环层次。实称五趣,或因加上循环称为六道,未

竟其详。

二谛:佛教为人生处世和修道阐述了两种道理和方法,即俗谛和真谛。这里也借指《易盘》和《洗髓》两部经。《易筋》为谷谛,《洗髓》为真谛。

六度:佛教指修持的六方面途径,即布施(奉献)、持戒(规范思想行为),忍、精进、定(身心均能静定)、智慧。

道眼:指穷通事理的眼光。

21 。。:佛教名词,相当于道,即经对真理境界。

22 蜗角:即蜗牛头上的角,比喻极其微小的现象。

23 大千界:即大千世界。也称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认为,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层次“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长阿含经》卷十八等记有此。这种宇宙认识论与当今天文科学认识极相一致。

24 。眼:即。。。古代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子。《抱朴子。刺骄》:“。。屯蚊眉之中,而笑弥天之大鹏”,。小得爬在蚊子在眉毛上,那么。。眼更微乎其微。这里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25 须弥:也称须弥山。须弥,有道德光明之义,意译为妙高、妙光、安明、善高、善积等。在印度神话中,须弥山为神仙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全为宝物积累,上有神帝居住。这里以须弥指宏大神奇的奥秘世界。

26 如来:“佛”的十号之一。如,即真如,如实。来,即本来,指宇宙普遍现象的本源、本质。如来,即如同本来的绝对真理。比喻具有圆通法力和智慧的最高得道者。

27 煦:音序。明婿温暖的阳光。此句“清煦”,是指温和的神光。

28 朔望:朔,指阴历每月初一,月芽初现;望,指阴历每月十五,月亮圆满。此义指体内元气(神气相合后所产之气)初生到圆满的状态。

29 两弦:即月象上的上弦月、下弦月。阴历初七、初八,月亮缺上半,叫上弦;二十二,二十三,月亮缺下半,叫下弦。此以弓弦比附之喻。这里借指元气自然消长的过程。

30 二分:指春分与秋分,属二十四节气。这里借春分指元气正值和畅生发。借秋分指元气将自行渐归于退藏。

31 二至: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与冬至。夏至是阳极阴生之时,冬至是阴极阳生之时。内丹术中,“二至”,即表现体阴阳自然动静消长的过程,也比喻守与忘的用神之法。

32 子午:古人将物质现象世界的阴阳消长状态,列入年月日时中,统以十二个阶段划分,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子”为阳气最初生发阶段。“午”为阳气达到全盛的阶段。此处“子午”与“朔望”同义。

33 卯酉:解释同“子午”。此处含义同“两弦”一样,指阴阳消长的中间阶段。有自然过渡不必干涉的意思。

34 假:此指人的身体。佛教认为人的肉体不过是宇宙物质演化变幻的一个过程和形式,所以称为假。

35 四大:即地、水、火、风。佛教认为“四大”是松成物质现象的基本要素。这里喻指人的身体。

36 一纪:连续不断的一个过程、周期。古代一纪指十二年。

37 四重思:即“四恩”。

38 三途:同前“三途”。

注解

当我得到道的真理时,这是因为前辈大修行大证果的道者佛告诉善于求道之人的缘故。佛说,只有把“易筋”的功夫炼成功,以供向道者警钟常鸣,与人间事业豪无妨碍。

要修练“洗髓”功夫,白天你可以忙忙碌碌地为你的衣食生存奔波,等到一天繁杂的事务忙完了,三顿饭也吃了,就要把你的七情六欲收拾起来。等到夜幕降临,你就进入安静的卧室里,先温读一些有关养身养心的书。书看的一段落,人们都已经睡觉了,这时你便可以上床练功。这时可以说是,世俗的人们都已进入

昏昏沉沉的梦乡,他们哪里仔细想到人的生死之大事呢!你独是一个明白人,你却要在此时发奋修为。因为你会经常深深思索:这又是一天过去,过去一天生命便减少一天,人从生到死来的如此迅速,说不定那一天地狱的无常鬼就会来勾去你的灵魂,你不过像一条离水的鱼虾只能等死罢了。这种事实明显地摆在面前,能想什么办法补救呢?如何补救得使身心彻底完善而具足进道的福慧呢?我们生存世间所承受一切他人的思惠尚未能报答,我们与生存所关联的一切感情纽带、事物纽带也未有脱离,我们尚不具备时客观存在所不断困扰我们而表现出豁然通达、越脱烦恼的圆通大智慧,我们还不能超越生与死而与道合一。

静静地体察宇宙自然由道演化的生命世界中,有卵生现象、有胎生现象、有湿生现象、有化生现象。前三种现象都是自然赋予的,而化生现象却是生命体从事修为的结果。自然界有很多生命化生现象,而人类却大多不能够。为什么?这不过是,人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这六根常常被色、身、香、味、触、法六尘所迷惑(按:六尘本不是六种尘垢,只因为它们能诱发人去贪恋,故佛家用逆反心理称之为六尘,此为骄枉过正的方法),而不能通过色相、感知、意念、行为、思辩去认识道、修持道,从而达到进入无限自由的大道境界。天因道生了人,而人却不能顺应天道,老是违背天道。于是人只能在地狱、饿鬼、畜生、人、地球范围以及相关时空里轮回循环,以前的行为规则定了他死后必在六道中某一道再生存,无法脱离苦海。这原因又在于,他不可能知道也不愿意知道人生处世之道和养身修性之道,也不能做到奉献、规范思想行为、吃亏忍让、坚修身心、身尽静定、智慧圆通。既然不能明白这些道理,他地混乱的身心状态就决不会改变。既然他缺乏用真理的眼光来洞察事物,眼光老是东张西望在贪欲上而不能关闭,又如何懂得哪是该被见纳的,哪是需要舍弃的,而能领会道的含义呢?

如果人们能做到,不该见到的见到了如同没见一样,那么就能将常人无法认识、无法见到的认识到、见到。(按:常人所见的是宏观物质世界,是现象;道者所能见的是微观虚无世界,是本质,常人用的是肉眼,道者用的是法眼。)要知道,一滴水中可以见到太阳,一个极微观的事物中可以反映宇宙世界的全部。无奈俗人们昏昏如醉,哪会去认识这些,思索这些,宝贵的光阴都从他们身边白白流失了。他们沉沦于生与死的轮回而不可自拔,苦海永无边际。

佛门的先圣们具有大慈大悲救世之心,他们通过修道实践而总结出了这部《洗髓》经。

修炼“洗髓”的功夫,必须等到“易筋”功完毕后(按:这里所说的“完毕”有两重意思,一是说每次炼功,应先炼易筋后炼洗髓;二是说只有易筋功取得成就,洗髓的功夫才能长进。二者相辅相成,又有功效的先后证验),每于更深夜静,般腿打坐于床上(按:坐的地方灵活选择,能坐即可。和尚道士坐蒲团,今日居士可坐床、坐沙发,坐宽椅都可。坐垫须软和,须宽衣解带,注意温度勿着凉),双目微闭,含光内视;保持自然呼吸,渐至呼吸深长细绵;当胸腹间感到空虚无物混沌一片时,就适宜将神光反视内照(按:当微微反照,似有意,实无意)。体内真元之气的产生、积聚、运行、收藏,和大自然现象一样,有其自身规律。例如月亮,初一的朔日月芽刚刚发生,到了十五的望日它就圆满;初七、初八,月亮是由缺到圆的渐长过渡时期,二十二、二十三,又是由圆渐缺渐消失的过渡时期。例如二十四节气,春分是阳气渐长阴气渐消时期,秋分是阳气渐消阴气渐长时期,夏至是阳极生阴,冬至是阴极生阳。这都是自然规律,炼功也应当完全顺应这种自然规律。在功态中,子时为阳生之时,午时为阳盛之时,卯时为阳进阴退之时,酉时为阴显阳隐之时,子午取静是顺其自然,卯酉取沐浴仍是顺其自然。(按:既然是修炼,顺其自然还有顺其自然的方法。这在古来的丹法中都难以言传。因难以言传,故示以隐语。非故意用隐语,因说不明,说不透也,故而,修炼上道,必得师父心传口授,日日指点。或有圆通智慧者,方可从丹经中悟。然而入门也必须有师父指点。不过师父有明师,有暗师,有他师,有自师,无悟性不可强猜、强求,持而修之,静而待之,必有缘至,可豁然顿悟也。)炼功的收获好与坏、成与败、大与小,全由自心所造。(按:心者为何?人心道心之别,退人心则存道心。心中有几分道心,便有几分道果。全存道心,便立手可采道果。)只有人心化为道心,才能炼神而达入虚无灵明空静的境界。

要做到似睡非睡的状态,不能被睡魔所俘虏。夜夜都要保持这种状态,日日坚持。只有腹内五脏没有负担才可以炼功,所以日常不能吃得过饱。(按:腹中过饱,站卧练功均不舒适,也最不利于内气循环,另须补充,酒醉也极不利于练功,深感饥饿也不利练功。)只有身心都处于平淡谦和才对身体有利。另外,身体不舒适,心情不好,气候、环境不好,也都不利练功。对这些都要采取防范措施,该避的要避,该调的要调。

身体与炼功的关系如此重要,原因在于,尽管身体是自然物质的变幻体,可称为假,但这假是道这个真产生的。所以,假与真有互存互依之关系。要修真,必借助以假,因此作为四大假合的这个身体就一定要保护好,使其坚固才行。而欲使其坚固,却在于使身心处处保持柔弱。如果韦背柔弱,处处逞刚强,则必然招之灾害。(按:老子云:“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是说婴儿最柔弱,而婴儿却具最佳生命活力。又云:“物壮则老。”是说事物刚强到极点,也就而临衰亡。天下万事万物,其理莫能例外。)身体对于修道者来说,就像渡河用的竹筏子,离了它不行的。只有到了彼崖,才可将它舍弃。(按:这是佛教以修炼灵魂脱壳为宗旨的说法,与仙道神形俱妙、讲究肉体飞升有所不同。但这两种修炼证果,对于大多从事修炼的人都不重要,因为它们太遥远,大可置之不顾便是。)

造化生成之道,《洗髓经》是从最细微的地方讲到最显著的地方,可谓将修道的天机都告诉人们了,只有靠炼功者在循序渐进的实践中逐步寻思体悟。“洗髓”的功夫是慢慢修出来了炼出来的,不可能一步登天虽然说是慢慢的过程,大致也有定限。一般来说,只要领会正确,方法得当,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十二年便可成功,不会越过这个期限。(按:反之也便没有期限,到了成功之日,心空到极致,物质之身也便可以解化,可以纵横自在,豪无挂碍。(按:这一阶段是佛门灵魂脱壳,仙道尸解的前奏阶段,一般说,到此阶段可算成功。以后的归宿,乃可随意选择而已。)这时节,或隐或显超度从生就具有法力,时空在你握,物理任你变,生存中所受的一切恩德无不可以报答,修道经历的艰难困苦也从此没有了。

后人若得到此经,希望能奉持为修道的宗旨。必须择既善良正直又在必向道的人传授,我这番叮咛可千万不能轻视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