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后一次讲演学案新版语文版
最后一次讲演-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最后一次讲演-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讲演的定义。
2.了解讲演的类型和特点。
3.掌握讲演的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
4.学会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
5.培养学生行文逻辑、情感表达、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讲演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如讲演的构思、内容、语言表达等;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深度和情感表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先发问:“你们看过那些讲演吗?”引导学生介绍自己认为重要的讲演人,为什么认为他们的讲演受到广泛欣赏、影响深远。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类型的讲演,如情感讲演、信息阐述讲演、议论文讲演等。
二、概念提出引导学生理解讲演的概念:“讲演指的是通过言辞、声音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和目的的活动形式。
”引导学生分析讲演到底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和要素,为什么是这样?三、技巧指导具体指导学生讲演的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1.讲演的策划和构思:目的、主题、受众调查、语言和逻辑思考等。
2.讲演的内容和结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节奏鲜明、情感表达等。
3.讲演的语言和表达:准确、生动、有感染力和有情感。
4.讲演的调整和调整:通过增强语言表现力、加强形象化的言语表达来对讲演内容进行规划和修改。
四、实践演练讲解过程后,教师布置讲演任务,让学生自行策划、构思和实践。
任务要求:1.全班分为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根据分组或个人兴趣选择讲演主题,讲演类别可以自由选择。
2.在讲演前进行讲演小组的合作规划,共同决定如下:讲演主题的确定,讲演内容的筛选、编辑和编写讲稿,团队人员的分工合作,语言、声音、肢体语言的表达和讲演的形式创意等。
3.根据讲演形式和主题的要求,选择合适表现方式,如PPT、图表、音乐、视频、图片或其他可视化元素以及网上资料。
4.在讲演结束后,教师和同学互相给予评价和改进意见,并为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心得和方法。
五、疑点解答在任务实践过程中,及时查找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疑点,对于讲演中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并呈现出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共同欣赏和学习。
《最后一次讲演》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最后一次讲演》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最后一次讲演》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最后一次讲演》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演讲家的最后一次演讲,他用自己的演讲激励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心,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这篇文章将通过分析文章的情节,揭示《最后一次讲演》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哲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一、情节分析故事的主角是演讲家米奇·麦克唐纳(Mitch Albom),他曾拥有一段十分幸福的婚姻,但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感到了极大的痛苦和失落。
尽管如此,米奇还是坚定地选择了重返演讲领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慈善和公益事业,继续鼓舞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然而,在他演讲的最后一天,米奇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绝症,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
虽然他感到了极度的悲伤和失落,但他没有放弃,反而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就是要在自己最后的演讲中,带给全世界的人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
最后,米奇在舞台上发表了自己的演讲,他的演讲深深地触动了所有听众的心,让他们重新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人类应该追求什么。
而米奇也在演讲中达到了他自己设定的目标,他用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心灵,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二、启示与哲理通过《最后一次讲演》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和哲理,如下:1. 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的珍贵——故事的主角米奇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我们应该在平时就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可贵,珍爱自己的生命,不浪费时间和生命。
2. 勇气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学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不要轻易放弃,要在困境中寻找出路,证明自己的价值与能力。
3. 帮助他人——米奇在感到自己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选择了帮助他人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
4. 朝着目标前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米奇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毫不退缩地面对死亡,为自己的生命定下了一个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意愿,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设计学案
最后一次讲演课题最后一次讲演课型授课课时安排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演讲的方式,把握演讲的主要特点。
2.体会口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者,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容,感知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有删节。
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举行的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
出席这次追悼大会的教授,只闻一多先生一人。
闻一多先生不避危险,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这次追悼大会,决心像老战友李公朴一样,为争取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而坚决斗争。
闻一多先生面对会场上特务的凶焰,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现出一位爱国民主战士的英雄气概。
闻一多先生在发表这次演讲后三个小时,就被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争取民主和平,为真理正义而战的崇高事业。
读准字音污蔑..(wū miè)屠.杀(tú)捶.击(chuí)卑鄙.(bǐ)蛮横..(mán hèng)赋予..(fù yǔ)卑劣..(bēi liè)毁.灭(huǐ)挑拨离间....(tiǎo bō lí jiàn)课前预辨清字形习理解词语悲愤:悲痛愤怒。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
新课导入每当清明时节,我们在悼念逝去的亲人的同时,是否也想到了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到革命时代,缅怀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用心去感受一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了追求真理、反对独裁而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
13 最后一次讲演1.了解文本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听歌曲《七子之歌》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
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
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李公朴先生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2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1.每个部分运用了哪些褒贬分明的词语?运用哪些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讲演者感情的浪涛又是怎样向前推进的?(分组讨论)明确:这篇讲演单刀直入,一开口就点出要说的中心事件——李公朴先生惨遭暗杀的事件。
词的分量用得极重:“最卑劣最无耻”,“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一个反问,激起听众共鸣。
接着大声呵斥,挥戈直指国民党反动派。
“光明正大”与“偷偷摸摸”一褒一贬形成鲜明对照,揭露反动派是地地道道的黑暗动物。
闻先生情绪激动,不可抑制,因此讲演的第2段突然改换人称,厉声怒喝:“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运用感叹句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对特务的憎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5课 最后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第15课最后一次演讲【导学目标】1.扎实掌握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
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3.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精彩导入激发兴趣闻一多先生是一名学者,他渴望国家和平后回到书房里钻研学术;他爱祖国,他从小在长江边长大,但是还没有到过三峡,他多想带着全家看一下祖国雄伟的山河啊!就是这样一位内心充满爱的人,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愤怒了,咆哮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气壮山河的演讲。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卑劣(bēi liè)诬蔑(wūmiè)卑鄙(bēi bǐ)离间(líjiàn) 蛮横(mán hèng) 赋予(fùyǔ)(2)词义卑劣:卑鄙恶劣。
毒手: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离间:从中挑拨,造成分离;使疏远;使不和睦。
2.作者名片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
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语言品味、主题探讨及课后作业布置。
1.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解释:学生需要在实际朗读和演讲中运用语气、语速、节奏等技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对他们的表现力和理解力提出了挑战。
(4)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与探讨。
-难点解释:学生需要从表面文字深入挖掘演讲者的思想内涵,理解其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和对社会进步的期望。
四、教学流程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演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演讲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2.演讲模拟: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演讲模拟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体验演讲的基本技巧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演讲模拟的情况。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是一种公开的表达形式,通过言语传递信息、观点和情感。它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次讲演》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演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演讲者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句分析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难点) 体会演讲词语言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重点) 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词语音形:卑劣(liè)诬蔑(wmiè)卑鄙无耻(bch)离间(jiàn)蛮横(hèng) 赋予(fùyǔ)恐怖(bù)锤击(chuí)屠杀(tú)毁灭(hu)词语义:卑劣:卑鄙恶劣。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赋予:给予。
2、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湖北黄冈浠水县人。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3、课文内容:版本一:(一)揭露真相,痛斥敌人,颂扬烈士(1-3)(二)剖析反动派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真理永恒(4-5)(三)号召昆明青年继承传统,英勇斗争(6-12)版本二:斥罪魁,颂英烈.(1-3)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4-5)前赴后继,青史永垂。
(6-12)4、演讲中心: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5、演讲词特点:(1)感情色彩: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2)语言特色:语言通俗,明白易懂。
使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用“打”“杀”“暗杀”揭露敌人暴行。
用“无耻”“光荣”;用“光明”“黑暗”“光明正大”“偷偷摸摸”词语的对比表达爱憎思想(3)语句简短,句式多样:语句简短,更加有力度,明快利落。
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要说的内容,一句话一口气讲完,讲起来省力,听起来也省力,而且深入人心。
八年级统编版《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八年级统编版《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积累“卑劣、污蔑、蛮横”等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作者在演讲中运用的对比、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为正义献身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闻一多先生演讲的内容,理解其对反动派的愤怒谴责和对李先生的高度赞扬。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演讲词的感染力。
2.教学难点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演讲内容和情感表达的影响,体会作者在复杂环境下的无畏精神。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播放一段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视频资料,展现他的生平事迹和在历史关键时刻的表现,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闻一多先生吗?他是一位伟大的学者、诗人,更是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最后一次讲演》,这是一篇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演讲词。
”(二)背景介绍(5分钟)详细讲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即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先生不顾个人安危,出席追悼大会并发表这篇演讲。
让学生了解当时白色恐怖的社会环境,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以及爱国民主人士为争取民主自由所面临的危险,为理解演讲内容和情感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节奏,感受演讲词的情感力量。
例如,读出“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一句中强烈的情感对比。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之后请几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重点强调“卑劣(bēiliè)、挑拨离间(ti ǎobōlíjiàn)”等字词的读音。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20分钟)1.分析演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演讲词围绕什么展开?让学生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同步学案导学案
《最后一次讲演》活动版同步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讲演词的特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闻一多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
【课前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文体、作者及背景。
(1)文体——讲演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
第二,观点。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2)了解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湖北浠水人。
现代、学者和坚强的战士。
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从此跨入中国诗坛。
1923年9月,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
这本诗集反映了诗人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爱和对黑暗现实极端的恨。
他把自己比喻为正在燃烧的红烛,宁愿牺牲自己,誓为他人造福。
1928年1月,诗集《》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
”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3)了解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
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讲演词的特点与结构:通过分析《最后一次讲演》,让学生掌握讲演词的开头、主体、结尾等结构特点,以及其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逻辑性。
-词汇与语法:重点学习和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和语法现象(如排比句、设问句等),并能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二)新先,我们要了解讲演词的基本概念。讲演词是一种公开场合下表达观点、情感和思想的口语文稿。它是沟通、说服和鼓动的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这个案例展示了讲演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立场和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讲演词的结构和语言感染力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文章主旨与情感表达:理解闻一多在讲演中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把握其爱国情怀和英勇精神。
-口语表达与写作技巧:学会模仿闻一多的口语表达风格,掌握讲演词的写作技巧,能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讲演稿。
举例:
-讲演词结构的识别,如文章开头是如何吸引听众注意力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展开论点并举例论证的,结尾是如何总结并激发情感的。
3.语法点: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语法现象,如:排比句、设问句等。
4.文化背景:了解闻一多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5.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讲演者的立场、观点和情感,培养提取信息、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6.口语表达:学习闻一多讲演的语气、语调,模仿并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目标:1.了解句式变化、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达情意的技巧,学以致用;2.通过演讲及对语言的品评,训练学生迅速、准确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演讲及对语言的品评,训练学生迅速、准确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阅读课下注释和文字材料《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了解背景,播放视频《我是演说家》中许吉如或者《一代人的乡愁》演说视频。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最后一次讲演》是怎样的的一篇文章?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讲演的?为什么叫“最后一次”讲演?设计目的:了解闻一多先生讲演的目的、对象和背景。
初步感受闻一多演讲语言取得的表达效果。
教师可根据课件“背景介绍”部分补充。
二、提问:《最后一次讲演》的语言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效果?学生带着要求阅读文本,探究语言特点。
举例:(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句式:设问句。
表达效果: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强烈情感。
(2)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句式:反问句。
表达效果: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表达了作者的愤慨。
(3)无耻啊!无耻啊!句式:感叹句。
表达效果: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句式:反问句。
表达效果: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提问:讲演者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这是为什么?有什么作用?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①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畏惧;②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邪恶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③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最后一次讲演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最后一次讲演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四学段的要求是在阅读与鉴赏上能了解不同文学样式,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表达与交流上能就适当话题进行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观点,有说服力。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也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整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活动探究的任务一就是学习讲演词。
共4篇文章,所选的课文,都是讲演词中的优秀篇目,讲演词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文本形式。
《最后一次讲演》是第一篇课文,是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即兴演讲。
追悼会现场听众成分较复杂,有悲愤的家人,有作乱的特务,也有义愤填膺的人民群众。
面对不同身份的人群,满腔悲愤的闻一多在演讲中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变换人称,或赞扬或怒斥或号召,得到听众的积极响应,达到了悼念逝者、慰问亲属,斥责特务、嘲讽敌人,团结群众、号召反抗的演讲效果。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小学起就已经对演讲有所接触,进入初中以来,教材的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中,都有与演讲相关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更集中安排了围绕"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举办一次小型演讲会的活动,并给出了演讲的具体技巧。
上述有关演讲的学习内容,基本是将讲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目标指向是语文的其他内容。
本单元却是将演讲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
学生学习兴趣浓郁,学习积极性高,它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但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忽视,所以设置教学情景很重要。
三、教学目标: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体会情感。
2、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习演讲词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设计_15
13.最后一次演讲学习目的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学习设想一、本文是一篇讲演词,可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讨论,课后练习,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特点。
二、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要让学生体会本文口语的特点和语言的感情色彩。
三、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四、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重点解题;教师范读;课堂讨论。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1、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上的题注,回答。
2、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用鲜血写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鲜明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实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能够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教师范读。
提示:注意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画出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
三、整体感知: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5课 最后一次讲演学案(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最后一次讲演学案课题授课时间课型精读理解授课人学习目标 1.分析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态度,理解闻一多的伟大精神。
环节 1. 解读目标及检测 2. 读学 3. 研学 4、展学 5、巩固检测【知识超市】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除“我,我们,你,你们”的其他主语。
这三种人称各有其表达效果与优点。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
句式:感叹句——感叹句的目的在于抒发说话人的感情,要求听话人表示同情或使听话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感叹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示惊喜和赞叹;另一类是表示悲伤和厌恶,包括愤怒和憎恨。
【学习流程】一、测一测(听写10个词)二、导入并解读目标三、默读课文,分析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态度,理解闻一多的伟大精神。
1.读学:读一读想一想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演讲话题涉及了哪些人?听众有哪些人?涉及了:听众有:②读一读,品一品:注意文章的人称变化,思考不同人称的不同作用。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③读一读填一填(默读课文,填写下表,体会作者对待不同人物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物态度理由反动特务烈士青年和昆明人小结:本文围绕事件揭露赞颂号召④阅读课文,文中使用了多少感叹句,这些感叹句有什么样的作用?2.研学:议一议辩一辩3.展学:展一展,评一评:(展示评价)4.巩固检测:查一查,改一改:(修改完善)五、作业:①抄写词语。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文本研读】这是一篇即兴演说词,充满了爱国热忱,战斗的激情。
闻一多先生用冷峻如铁、热情如火的讲演,揭露了反动派的无耻恶行,歌颂了李公朴,歌颂了人民的力量。
部编本八下语文第四单元是关于演讲的活动探究单元。
分为三个任务单。
本节课是专门针对任务一来设计的。
单元导读部分特别强调“学习演讲词”。
演讲与议论文不一样,目的是使听众了解自己的观点,很少进行复杂的论证,思路容易辨识,严密性要求不像一般议论文那么高,重视现场感,交际属性较突出。
【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文本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教学重点)2.通过比较诵读掌握即兴演讲的特点(教学重点)3.通过揣摩演讲者的语言,能说出言语形式及技巧(教学难点)4.感受并体验演讲者浓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学习目标】语言目标:通过品析语言,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思维目标:明确作者的演讲思路,画出演讲者演讲的思维导图,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价值目标:在了解作者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演讲。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学前准备(屏显):演讲:讲,是说话。
演,是需要有肢体语言和表情来配合的。
演讲,就是在公开场合下向听众讲解知识或者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思想观点的口头表达形式。
演讲词特点:1.针对性,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要明确听众,文稿要针对自己的听众。
2.鲜明性,演讲稿是发表作者观点的讲话文稿,因此作者的观点一定要鲜明,要让听众清楚的理解到作者的观点。
3.条理性,表达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明白,有逻辑。
4.情感性,演讲目的是为了鼓动群众,让听众认同演讲者的观点。
一、背景导入【播放视频】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追悼会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痛斥反动派!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最后一次讲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讲演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2.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的变化及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难点探讨、研究、实践句式变化、修辞的使用等语言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背景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该篇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湖北浠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
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介绍李公仆李公朴,江苏人。
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
“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最后一次讲演
第一部分:
1、《最后一次讲演》是在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解释词语:
①挑拨离间:
②赋予:
3、下面的句子表现了闻一多()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
A、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B、坚持真理的精神。
C、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精神
D、不畏强暴的精神
4、“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句中连用两个“最”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讲演一开始就说明李先生没有罪。
B、引起听众注意。
C、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D、使敌人害怕
5、题为“最后一次讲演”有什么意义?
6、阅读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用嘴写出了说出了千万人民心中压着的话,大家有笔有嘴有理由讲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偷偷摸摸地杀!(鼓掌)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7、这两段文字中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话,语气上和用语上感情色彩截然不同,说到李公朴时用“是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对李公朴先生的感情;斥责敌人时,用“无耻啊!无耻啊!”表达对敌人的;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立场。
8、闻一多先生讲演中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指出:暗杀李公朴先生是昆明历史上出现的“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然后从三方面层层深入揭露反动派制造暗杀李公朴先生事件的险恶用心,这三个方面是:
①
②
③
9、“这几天,大家晓得,……”句中的“大家”指的是()
A、李公朴和闻一多。
B、国民党反动派。
C、所有的人,包括敌人。
D、西南联大的师生和昆明爱国人士。
10、对下列四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②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无耻啊!无耻啊!
A、设问引用反复
B、反问比喻反复
C、反问引用反复
D、设问比喻反复
第二部分:
(一)
宜将寸草报春晖
(印度)拉朱雅沙尔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
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
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女儿。
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
她整整地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
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
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骇子!
“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谁都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伺养犬马。
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慰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
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
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
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
11.根据下列的意思填写文中的成语。
①忍受辛苦。
( )
②比喻用尽心血。
( )
③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 )
④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爬得很快。
( )
⑤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
( )
⑥指非常正确的道理。
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
( )
12.请你说说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中心。
13.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
14.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
15.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各句的修辞特点。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
②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
( )
④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 )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 )
16.下面所列的对这篇讲演稿的分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完全正确的?正确的画“×”,不完全正确的画“√”。
①这篇讲演稿的中心是论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宜将寸草报春晖”。
( )
②这篇讲演稿的明显特点是以情动人,所举的典型事例十分感人,并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抒情议论,以启迪读者的心灵。
( )
③由于讲演稿是翻译过来的,因而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就显得差一些。
( )
④引用孔子的哲言,能使人领悟到,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不孝无异于禽兽,不孝愧对苍天,不孝更有愧为人。
讲演稿情理相生,含蓄隽永。
( )
⑤这篇讲演稿的条理清晰,一气呵成,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 )
参考答案:
1、闻一多;李公仆
2、①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②赋予:给予。
3、A
4、表明事情的程度和性质之严重。
C
5、表明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最后的一次讲演,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6、合理成文即可。
7、满怀崇敬;蔑视仇恨;爱憎分明
8、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杀,只会偷偷摸摸的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9、D 10、A 11.①含辛茹苦②呕心沥血③目不识丁④飞黄腾达⑤博学多才⑥天经地义 12.诗中以深沉和感情,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劝说世间的儿女一定要孝顺母亲,竭尽毕生心力,报答慈母的恩情。
(意近即可) 13、收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可谓水到渠成,卒章显志,使文章余音袅袅,意味深长。
14.一个母亲为女儿输血八年。
一位母亲为救她的两个落水的孩子而毅然献身。
15.①比喻②反复③排比④反问⑤引用、对偶 16.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