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许
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二套)
![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二套)](https://img.taocdn.com/s3/m/5be21e1f561252d380eb6e84.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二套)目录: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一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及解题步骤二题项题号题目分值题型试题来源(参考、创作)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一识记√一、口算直通车8 × 7 = 67 + 7 = 5 × 1 = 38–4–34 =63–40 = 1 × 1 = 9 × 6 = 5 ×7 + 6 =2 × 9 = 9 + 41= 7 × 4 = 4 ×5 + 5 =8 + 48 = 4 × 6 = 52 –7 = 9 ×9–60 =20 计算创作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表内乘法二、用心思考,认真填空1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床长2()树高12()铅笔长13()3填空参考长度单位2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三()二十一五八() 6 填空参考表内乘法√34个5相加的和是(),4和5相加的和是(),4和5相乘的积是().3 填空创作表内乘法4 4、()里最大能填几?3×()<20 34>5×()()<8×83 填空参考表内乘法5左图中有()个角.1 填创作角的初步认识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册上年级二小学数学命题者5右图中,()是②号照相机拍摄的图案. 1 选择参考观察物体五、列式计算57 + 24 = 80–43 = 42–28 + 69 = 8 + 52–35 =12计算创作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六、看图列式计算1=3看图列式创作表内乘法2 8枝?枝=3看图列式创作表内乘法七、动手操作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操作参考长度单位2从给定的点画起,画一个直角. 2 操作参考角的初步认识3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2 操作参考观察物体八、解决问题1小小丽红小红编了几顶帽子?4解决问题创作100以内的加减法(二)25米长颈鹿跑了几米?4解决问题创作表内乘法3请选择下面其中的一个问题并解答,在()里打“√”,再解答.学校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排球比篮球多53个,(1)足球有多少个?()(2)排球有多少个?()5 解决问题参考表内乘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二)4下面是二(1)班同学参加运动会的人数统计,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每人只参加一项比赛)11 解决我做了45顶帽子我比你少边18顶我从第一棵树跑到第6棵跳绳蚂蚁运粮上下传接球投圈跳绳蚂蚁运粮上下传接球投圈(1)参加()比赛的人最多,参加()比赛的人最少.(2)二(1)班一共派出了()名运动员. (3)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嘛?问题创作统计。
小学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370ab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0.png)
小学数学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一、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小学数学单元测验的双向细目表,帮助老师们对学生的研究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
通过此表,可以系统地记录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此外,双向细目表也可以作为学生和家长们了解研究进展的参考。
二、双向细目表格式说明1. 基本信息栏- 学生姓名:填写学生姓名- 学号:填写学生学号- 学年学期:填写学年和学期- 班级:填写学生所在班级2. 单元测验内容栏- 标题:填写测验的单元名称- 日期:填写测验日期3. 学生表现栏(逐个单元记录)- 项目:记录测验中的具体项目,如填空题、选择题等- 正确答案:填写该项目的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填写学生在测验中的答案,并标注是否正确4. 综合评价栏- 学生的优点:简要记录学生在本次测验中的亮点和优秀表现- 学生的不足:简要记录学生在本次测验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改进建议:针对学生在本次测验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和辅导建议三、使用方法1. 打开双向细目表模板,填写基本信息栏中的学生姓名、学号、学年学期和班级。
2. 在单元测验内容栏中填写测验的单元名称和日期。
3. 在学生表现栏中按照测验内容逐个记录学生的答案。
4. 在综合评价栏中给出学生的优点、不足和改进建议。
5. 根据需要,可以复制多份学生表现栏,记录多位学生的情况。
四、注意事项1. 确保填写的学生基本信息准确无误,以免造成混淆。
2. 在记录学生答案时,标注正确与否,便于后期统计与分析。
3. 综合评价栏中的优点、不足和改进建议要具体明确,便于学生和家长们理解并采取行动。
4. 定期更新和归档测验记录,方便跟踪研究进展和进行后续的教学辅导。
5. 鼓励学生根据综合评价栏中的改进建议,针对不足进行反思和努力提高。
五、总结通过使用此双向细目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数学研究中的掌握情况,分析研究缺失点,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学生和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综合评价栏了解研究进展和改进方向。
小学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doc
![小学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doc](https://img.taocdn.com/s3/m/39c6438deefdc8d377ee329e.png)
题题项号一、口算直通车二1、用心思考,认真2 填空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题目命题者庄玉春试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识理分运评考查意图说明来源(参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记解析用价分题考、创√ √ √ √ √值型作)8 ×7 = 67 + 7 = 5 ×1 = 38–4–34 =20 计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考查学生对 100 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63–40 = 1 ×1 = 9 ×6 = 5 ×7 + 6 = 创2 ×9 = 9 + 41= 7 ×4 = 4 ×5 + 5 =算表内乘法√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8 + 48 = 4 ×6 = 52 –7 = 9 ×9–60 =作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填长度单位参考查学生对长度单空位的理解3考床长 2()树高 12()铅笔长 13()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参三()二十一五八()6填表内乘法考查学生乘法表的√空考识记34 个5 相加的和是(),4 和 5 相加的和是(), 34 和5 相乘的是()。
44、()里最大能填几?33×()< 20 34> 5×()()< 8× 851左中有()个角。
6用 1、0、7 三卡片能成()个两位数,其 3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1有无数条称。
⋯⋯⋯⋯⋯(填创空作填参空考创填作空填参空考参判表内乘法√考学生乘法的理解表内乘法考学生会运用乘√法表解决算角的初步认识√考学生角的理解。
数学广角√考学生排列合的理解和运用。
观察物体√三、明辨21 是128 米。
⋯⋯⋯⋯⋯⋯(小明的身高是)非3) 1所有的直角都一大。
⋯⋯⋯⋯⋯(考断参判考断判参断考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考学生称的理解√考学生度位的理解与运用√考学生角的理解4×8 和 6× 4 用同一句口。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a7cb0b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b.png)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I. 整数与有理数A. 基本概念1. 整数的定义及性质2. 有理数的定义及性质B. 整数与有理数的运算1. 加法与减法2. 乘法与除法3. 混合运算C. 整数与有理数的应用1. 温度计算2. 货币兑换问题II. 代数表达式与方程式A. 代数表达式1. 变量与常数2. 四则运算3. 代数表达式化简B. 方程式1. 一元一次方程式2. 一元二次方程式3. 解方程应用题III. 几何A. 基本概念1. 点、线、面的定义2. 角的定义与性质B. 图形的性质与分类1. 三角形2. 四边形3. 圆与圆的构造C. 坐标系与向量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IV. 概率与统计A. 概率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2. 概率的计算3. 事件的复合与互斥B. 统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平均数与中位数3. 概率统计应用题V. 函数与图像A. 函数概念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2.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B. 常见函数类型1. 线性函数与非线性函数2.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3. 对数函数与三角函数C. 函数的运算与应用1. 函数的加减与乘除2. 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VI. 三角函数A. 基本概念与性质1. 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 三角函数的定义B.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周期性1.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2. 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C. 三角函数的应用1. 三角函数方程的解法2.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VII.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A.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 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B. 数学归纳法1.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VIII. 解析几何A. 平面解析几何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点、线、圆的方程B. 空间解析几何1. 空间直角坐标系2. 直线与平面的方程3. 空间图形的分类IX. 近似计算A. 有效数字与误差1. 有效数字的定义2. 误差的计算与表示B. 近似计算方法1. 数的四舍五入2. 数的科学记数法3. 近似计算的应用X. 排列组合与概率A. 排列与组合1. 排列的定义与计算2. 组合的定义与计算B. 概率统计1. 事件的概率计算2. 投掷与抽取问题的概率XI. 三角函数与复数A. 三角函数的复数表示1. 克莱布斯-戴维(C-D)公式2. 欧拉公式与复数表示B. 复数的运算与性质1. 复数的加减与乘除2. 复数的共轭与模XII. 微积分基础A.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1. 导数的定义2. 导数的性质与计算B. 函数的极值与应用1. 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2. 函数的应用问题XIII. 平面向量A. 向量的概念与性质1. 向量的定义与表示2. 向量的性质与运算B. 向量的应用1. 向量的坐标表示2. 向量运算在几何中的应用XIV. 几何证明A. 平面几何证明1. 各种基本几何定理的证明2. 几何图形性质的证明B. 空间几何证明1. 空间几何定理的证明2. 空间图形性质的证明XV. 指数与对数函数A.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B.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1. 指数增长问题2. 对数衰减问题。
新课标双向细目表
![新课标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ae8979a12b160b4e777fcfc6.png)
★
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对称轴,解决问题
★
图形与
几何
相交线与
平行线
直线、射线、线段,角、比较角的大小
★
角平分线及性质――尺规作图
★
补(余)角及性质、对顶角及性质,垂线,垂线段及性质
★
★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性质――尺规作图
★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
★
三角形
三边关系,重心、稳定性―――角平分线、中线、高
数学课程标准双向细目表
模块专项教材内容
了解
理解
掌握
数与
代数
有理数
有理数的意义、比较有理数大小,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近似数
★
实数
平(立)方根、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数
★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取值范围
★
★
代数式
代数式的意义及表示,求代数式的值
★
整数指数幂及基本性质
★
图形与
坐标
认识并能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
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
方位角的识别和应用
★
互逆命题、定理
★
统计与概率
统计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
★
总体、个体、样本、中位数、众数、频数、频率
★
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制作直方图
★
计算加权平均数、计算方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概率
概率的概念
★
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
★
点与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垂径定理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4a65abb4d0d233d4b04e6928.png)
0.7
0判断、选择;自己可以分别呈现各题型。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这个双向细目表仅供参考:
检测知识要点
题型
目标层次
合计分数
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
创新
三位数的加减法
计
算
题
38
分
口算
5
5
10
有余数的除法
笔算
6
6
12
多位数乘一位数
2
2
4
分数的简单计算
2
2
2
6
看图文列式计算
列式计算
2
2
2
6
测量:千米、吨
基础
知识
30分
2
1
2
5
时、分、秒
2
2
1
5
认识简单的分数
2
1
1
4
四边形的特征及画法
2
1
1
4
计算周长的方法
2
1
1
4
可能性
2
1
1
4
排列与组合
2
1
1
4
四边形
操作题
7分
1
2
3
估计
1
2
1
4
加减混合及乘法的应用
用数学
25分
2
3
5
经过时间的计算
1
2
2
5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1
2
2
5
周长的应用
2
2
1
5
估计的综合应用
1
2
2
5
合计总分数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a2e0af24f12d2af90242e64c.png)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数学二年级下册双向细目表
![数学二年级下册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4b3478c183c4bb4cf6ecd188.png)
0.9
0.9
0.85
0.7
0.6
0.85
水 平 比 例
7
1
1
1
10
数的运算与应用
1
1
1
3
常见计量单位的认识与应用
1
1
2
15Biblioteka 图形的认识与特征1
1
2
方向与位置
操作题
15分
2
1
1
4
测量与图形的认识
1
2
3
1
7
数学信息的理解与运用
1
1
1
1
4
解决简单问题
解决问题
20分
2
2
1
1
1
7
综合性问题解决
1
2
2
2
1
8
探索性问题解决
1
1
1
2
5
合 计 分 数
22
30
18
10
10
10
100
预计难度系数
数学二年级下册双向细目表
检测知识要点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小计
万以内数的一步加减法
计
算
题
50分
口算
(15分)
3
4
7
表内乘除法
6
2
8
两三位数加减竖式计算
笔算
(23分)
6
5
1
12
除法竖式计算
2
2
1
5
列式计算
1
2
2
1
6
看图文列式计算
数学应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特点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f08c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8.png)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特点双向细目表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那么你对双向细目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双向细目表的简介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双向细目表的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二年级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21b2975758fb770bf68a556a.png)
)1
1
)
填
参 空考
参
判
考
断
参
判
考
断
3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
)
判参 1断 考
2/7
表内乘法 表内乘法 角的初步认识 数学广角 观察物体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
√
考查学生对乘法的 理解
考查学生会运用乘
√
法表解决计算问题
√
考查学生对角的理 解。
√
考查学考查学生对对称轴 的理解
. 从给定的点画起;画一个直角
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
八1 、 解 决 问 题
我做了 45 顶帽 子
小
小
丽
红
我比你少边 18 顶
小红编了几顶帽子?
操
2
参
作
考
参 2操
考
作
操参
2
作考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
观察物体
创
解
决
4
问
作
题
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
5/7
√
考查学生的动手实 践能力
√
考查学生的动手实
践能力。
√ √
考查学生对长度单 位的理解与运用
考查学生对角的理 解
4
计算 3×8 和 6×4 用同一句口诀。……… (
参 )1 判
考
断
5
被减数比差大。…………………… (
)
四1 、
慎
重
选2 择
下列各数中;( )不是对称的。
A、0
B、2
C、8
三角尺有( A、1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B、2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作业 (双向细目表)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作业 (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0c42b74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2.png)
1
简单
15
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中等
5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感受加、减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3
困难
18
2
简单
2
结合以前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
3
简单
2
会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4
中等
2
结合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进行连减的列式
5
中等
2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三、我会算
1
简单
11
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
中等
9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
四、我会判
1
中等
6
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数学二年级第二单元作业
双向细目表
整体难度:一般
考试范围: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细 / 目 / 表 / 分 / 析
题号
难易程度
分值
详细知识点
一、我会填
1
简单
2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算理
2
中等
2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会用“从十位退一”来解决被减数“个位不够减”的问题
3
简单
9
会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4
简单
6
在计算时会根据是否进一或退一来判断十位上的数
5
中等
2
通过解决问题,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命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a60e4e78ad51f01dc381f10f.png)
题项题号题目分值题型试题来源(参考、创作)本册或本学段对应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点、情感点等)识记√理解√分析√运用√评价√考查意图说明一、口算直通车8 × 7 = 67 + 7 = 5 × 1 =38–4–34 =63–40 = 1 × 1 = 9 × 6 = 5 ×7+ 6 =2 × 9 = 9 + 41= 7 × 4 = 4 ×5+ 5 =8 + 48 = 4 × 6 = 52 –7 = 9×9–60 =20计算创作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表内乘法√考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二、用心思考1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树高12()铅笔长13()3填空参考长度单位√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者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3下面算式中,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A、2+3×4B、4+4+4+4+5C、6+6+6+6+6+6+61选择参考表内乘法√考察学生对乘法的理解与运用4鸡、鸭、鹅进行赛跑比赛,比赛结果是:鸡不是第一名,鸭跑在中间,第一名是(),最后一名是()。
A、鸡B、鸭C、鹅1选择创作数学广角√考察学生通过分析对可能性德理解5右图中,()是②号照相机拍摄的图案。
1选择参考观察物体√考察学生对物体的观察五、列式计算57 + 24 = 80–43 = 42–28 + 69 = 8 + 52–35 = 12计算创作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考查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六、看图列式计算1=3看图列式创作表内乘法√考查学生乘法的认识与理解2 8枝枝=3看图列式创作表内乘法√考察学生对被的认识与理解。
七、动手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操作参考长度单位√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从给定的点画起,画一个直角2操参角的初步认识√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024—2024学年数学双向细目表
![2024—2024学年数学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d12f22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b.png)
推理实力
运算实力
√
4
15
分式化简求值
(3)
运算实力
√
6
16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3)
(3)
推理实力
√
6
17
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3)
(2)
运算实力解决实际问题实力
√
7
18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1)
运算实力解决实际问题实力
√
7
19
统计表、频数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
(1)
(3)
(2)
(3)
数据处理实力、运算实力
√
8
20
概率(列表法、画树形图)
(1)
(3)
(1)
(3)
随机意识运算实力
√
8
21
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运用三角函数解决简洁实际问题
(3)
(4)
(2)
解决问题实力运算实力
√
√
7
22
菱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3)
(4)
(2)(3)
2024~2024学年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数学
双向细目表
项目
题号
学问内容
考试要求
实力考查
难易程度
分值
学问技能要求
过程性求
易
中
难
1
肯定值
(2)
合理推断
√
3
2
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3)
运算实力
√
3
3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bacb12fd76c66137ef06192f.png)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出示卡片)75-8 = 36+40= 42-9= 54+8=48-40= 52-7= 36+4= 50-20=57-20= 84-7= 75-6= 84-60=2、谈话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二、复习旧知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教材第101页第1题.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第七单元双向细目表
e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
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
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试卷命题时重视把数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功能. 首先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同时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教育性,注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多数学生拿到数学试卷时不再那么紧张,能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测试,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情感.
试卷结构:
二|命题的设计: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数学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能力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共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口算题、统计和解决问题等七大题。
本次命题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30分,选择题12分,判断题5分,口算题12分,比较大小8分,图形和统计题11分,应用和解决问题22分,总分100分。
三、考试形式:笔试。
四、考试时间:60分钟。
五、试卷满分值:100分
六、难易程度:
整卷难度适中基本比例为:7:2:1,即较容易的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较难题占10%。
其中,计算技能部分占35%左右,解决问题占30%左右,概念占10%左右,数学基本素质及综合运用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