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的推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节半身不遂(中风、中风后遗症)

一、概述:

1、定义:是指患者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伴口眼歪斜,舌强语涩等症状的一种疾患。它大多为中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后遗症,也可由于其他脑部疾病(如肿瘤)或外伤引起。中风为常见病、多发病,且死亡率高,致残率也很高。半身不遂又称偏瘫,古称偏枯。它是一个症状,不是病名。

2、发病年龄:多见老年人,大部分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年青人多由脑外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引起。

3、脑部的血液供应:

①颈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基底神经节、间脑前2/3。

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小脑、脑干、间脑后1/3。

②椎动脉的分支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

下动脉。

颈动脉的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等。

③大脑中动脉:它的分支有:皮质支(分布于大脑皮质)和中央支(又称豆纹动脉:

主要营养囊、尾状核、豆状核等处。)

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它们口径小,管壁薄,发出处距颈动脉近,压力较高,所以在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的情况下,容易破裂出血,压迫囊纤维,引起“三偏”症状。另外,大脑中动脉是颈动脉的直接延续,为最易发生脑栓塞的动脉。所以说中风好发的血管是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

④囊:偏瘫是由囊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囊为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它由上、下行传导束密集而成。它是大脑皮质与其以下部位之间的交通要道。在两侧大脑半球水平切面上,呈“》”与“《”形。可分为三部:前部(额部):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有额桥束通过。膝部:有皮质脑干束通过。

后部(枕部):位于豆状核与丘脑之间。有:皮质脊髓束(管运动,如损伤则引起运动功能障碍。)、丘脑皮质束(管感觉,如损伤则引起感觉功能障碍。)、枕颞桥束、听幅射、视幅射(如损伤则引起对侧同向偏盲。)。

囊的神经纤维密集,较小的病变即可产生严重的症状,即“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所以说中风好发的部位是囊。⑤大脑血液供应不足所产生的症状、病情程度取决于:A、血液供应障碍发生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B、受损区域的大小及其功能的重要性。

C、脑血管解剖结构的个体特点和侧枝循环建立的速度和程度。

4、中风发病的特点:①起病急骤:经常在瞬间、数分钟、数小时,至多1~2天,脑部损害症状即达高峰,但恢复却很缓慢。即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②脑受损症状(病变)的局灶性:不论缺血,还是出血,都与脑部血管(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血液供应的分布以及其病变的好发部位(囊)有密切联系。

5、推拿对中风的治疗作用:

①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②稳定血压。③促进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④缓解

和消除伴有症状:如肢体酸胀、疼痛、关节僵硬、肌力增高或减低、肌肉萎缩、肢体浮肿及面瘫所致的口齿不清、流涎和褥疮等。⑤反射性地刺激大脑病变部位功能的恢复。

6、推拿的临床效果:就病情而言,取决于:①病情的轻重程度。如: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的疗效较好,中脏腑的疗效较差。②病程的长短:时间愈短,疗效愈好;时间愈长,疗效愈差。半年之效果较好,2年以后意义不大。临床上,一般下肢比上肢恢复要快要明显,是因为:

①下肢活动量相对较多、较大。

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下肢的侧枝循环较易建立。

③下肢的动作比上肢要简单得多、粗糙得多。(动作越简单、越粗糙,越易恢复。)肢体恢复一般从近端开始,逐渐向远端发展。上肢:先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下肢: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掌趾关节—趾间关节。7、推拿对中风的适应症:

中风包括西医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所出现的各种症状。

推拿疗法主要用于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包括偏瘫、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并可伴有颜面麻木、手足麻木、沉重或手指震颤、疼痛等症状。在中风的早期,除病人的头部应制动或少动外,躯体和四肢应勤翻身和多活动(被动运动),以免发生褥疮和关节僵硬、畸形及肌肉萎缩等症状。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还应注意预防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二、病因、病理:

1、现代医学认为:

血管壁因素+血动力学因素+血流变学因素====中风

①动脉硬化高血压血的粘度

(高血压性、粥样)低血压血小板的

②动脉瘤粘附率

(先天性、转移性)聚集率

③脑血管畸形

④动脉炎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包括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和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共同特点: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②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失(或障碍)。

2、祖国医学观点: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中医认为:中风主要是由风引起的。

中医各个时代、各个流派对中风的认识均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是外风,有的认为是风,有的认为是非风,还有的认为是肝风或气虚血瘀或痰热生风等等引起。总而言之,中风发病原因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风(风、肝风)、火(心火、肝火)、痰(湿痰、痰热)、气(气滞、气逆)、血(血瘀)。

凡平素烦劳过度、肝阳上亢或七情失调、郁怒伤肝(忧思恼怒)或喜食甘味、湿痰聚,以及年老体虚、气血衰少等因素的交错作用下,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上亢,尤肝风动为主导,当风阳暴涨之际,挟气、血、痰、火上升于巅,蒙蔽清窍,卒然昏仆。若风阳横穿经络,气血瘀阻,导致偏瘫、中风之证。

中风常见的诱因是: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三、临床表现:中风病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但病情重者,病期可至1个月。恢复期:是指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后遗症期:是指发病半年以上者。

1、症状:以单侧上、下肢体瘫痪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为主要症状。或伴有肢体麻木不仁、疼痛、沉重难移、局部水肿(水肿多见腕、踝关节以下)等。有的还伴有头昏、头痛、耳呜、烦躁等症状。

早期为软瘫(驰缓型瘫):一侧肢体瘫软,肌肉松弛,肌力明显降低,肌力为0级,感觉迟钝,关节松软。这时肩关节易脱位。

后期转为硬瘫(拘挛型瘫):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肌力明显增高,关节强直,

常处于屈曲位,有的形成畸形。软瘫———硬瘫———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