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的推拿
中风、消渴、胸痹中医护理方案常用穴位定位
(耳穴)
心:在耳甲腔的中央凹陷最深处。
交感(下脚端):对耳轮下脚上缘与耳轮内侧缘交界处。
神门:对耳轮上下角分叉处。
内分泌(屏间):在屏间切迹底部。
肾:在小肠穴的上方,耳甲艇的上方。
皮质下(脑):对耳屏的内侧。
肺:心区的周围是肺区。
皮质下(脑):对耳屏的内侧。
肺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神阙:脐窝正中。
天枢:脐中旁开2寸。
(下肢)
足三里:在犊鼻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
复溜:太溪上2寸,当跟腱前缘。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2.耳穴贴压:取穴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每日压3-5次,每次3分钟,隔日更换一次。
3.穴位敷贴:取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痰多息促
1.循经拍背:沿膀胱经,由下往上轻叩,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2.穴位敷贴:取穴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
高热
1.穴位按摩: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
2.中药擦浴
脾:在肝区的后下方。
肾:在小肠穴的上方,耳甲艇的上方。
胰:在肝肾穴之间,当耳甲艇的后方(左为胰,右为胆)
三焦:在内鼻、肺和内分泌三穴之间。
饥点:
足:
胸痹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主要症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医护理技术
胸闷胸痛
1.穴位贴敷:选取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等穴位。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
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推拿治疗ppt课件
源流
而病中风”。王清任指出:“中风,偏 身麻木、半身不遂,是气虚血瘀所致”。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 中指出:“偏枯者、半身不遂也”。明、 戴思慕《论治要诀、中风》有:“中风 之征,或见口眼歪斜、舌强言蹇,或手 足瘫痪、半身不遂”的描述。
中风的危害
国家卫生部疾病监测资料显示,中风的 死亡率已经跃居我国死亡原因之首,成 为我国城市居民的第一杀手。2001年我 国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中风占全部死 亡原因20%,即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 于中风。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随着人 口老龄化和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我国的 中风发病率将继续上生。中风发病前往
(一)、中经络(邪在经络)
1、经络空虚、风邪入中 (1)、表现:半身手足麻木、肌肤不仁、
语言蹇涩、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甚则 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痠痛,舌苔 薄白,脉浮弦。
(2)、病机分析:因正气不足,致经脉
辨证
空虚;又因卫气不固,风邪乘虚而入, 留注经脉,阻闭气血,造成经脉不通、 肌肤失养,故见肌肤麻木不仁,语言蹇 涩、口眼歪斜;邪留肢节,则肢体麻木、 关节痠痛;舌苔薄白,脉浮弦为邪在表 之症。
脑溢血和脑血栓。本病的发病率、病残 率、病死率均较高,是直接危害人们生
命安全和健康的四大疾病之一。四大疾 病指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肿瘤。
怎样预防和治疗
积极治疗中风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 惯。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 脂、肥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 管功能损害,当损害到一顶程度时,在诱 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病。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
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
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
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
家庭康复指导
家庭康复指点中风偏瘫患者的家庭康复指点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大多因脑溢血.脑血栓形成等脑血管疾病引起,逝世亡率较高.约有60-70%的中风病人经挽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合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脑中风患者经由病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活动.感到和说话等障碍,这些患者须要实时送到专业的康复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并不是不治之症,除了采取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功课治疗.按摩.药物治疗及针灸等分解康复治疗措施外,还可进行恰当的活动,加强功效锤炼,以加速恢复的速度和改良恢复的程度.功效锤炼可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1.按摩与自动活动.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可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神经肌肉电治疗,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自动活动,防止关节柔软.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锤炼.在第一阶段根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材向阁下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阁下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手杖向前步行.锤炼时, 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留意活动量应逐渐增长,控制时光不宜过火疲惫.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举高.上举等活动,以改良血轮回,清除浮肿,平卧床可自动屈伸手臂,伸屈手段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3.恢复日常生涯才能,达到生涯自理.在能本身行走后,走路时将腿举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高低楼梯等活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锤炼,主如果练习两手的灵巧性和调和性,如本身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介入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涯可以或许自理.在进行功效性锤炼的同时可合营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其次除建立信念外,还要有耐烦和恒心,切不成步步为营或腻烦泄气,半途而废.只要保持锤炼,大多半是能收到幻想后果的.4.看重心理劝导.中风病人因为偏瘫或掉语,日常生涯不克不及自理,常表示为抑郁.哀思.自卑等心理状况,性情也变得急躁.家眷应多赐与些爱心和懂得,知足其心理需求,努力清除病人的泄气情感.家人措辞时尽量面带微笑,柔声细语,措辞谨严.要给病人以足够的信念和力气.5.留意早期康复锤炼.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偏瘫程度不轻微,但依附性强,早期不留意康复,到了晚期造成肢体功效轻微障碍.临床试验证实,人体卧床静息二周,肌力会降低40%,并可随之产生骨萎缩.关节挛缩.竖立性低血压和心脏贮备才能降低,还可能带来精力障碍,尤其老年患者更易产生这种废用性分解征.早期康复锤炼可削减后遗症的产生.是以,脑中风康复锤炼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患病后性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稳固后,家眷就可认为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及关节自动活动,直至自动活动恢复.接着可对病人进行床上移动练习.床上动作练习.起坐练习.坐位均衡练习等.一旦病人具有坐位均衡才能,即可开端做从床上到轮椅上,从轮椅到床上的移动才能练习.再慢慢进行步行.上肢功效锤炼和日常生涯才能的练习,为日后站立打下优越的基本.6.留意日常生涯才能练习.它包含饮食动作.洗漱动作.更衣动作.大小便自理练习.洗澡.家务劳动及漫步等,在练习中必须有人照料.例如,家务活动(烹饪.打扫卫生.照料小孩和家庭事务的治理).应用家中器具与装配(钥匙开锁.开关电灯.门窗.家用电器等).交换技能(利手书写.浏览.应用德律风和灌音机等).乘坐交通对象和介入各类娱乐活动等,同样能取得优越的康复后果.值得提示的是,要把练习重点按排在患侧肢体.有的患者和家眷在练习时,着重锤炼健侧,疏忽功效差的患侧.准确的办法是从患侧开端,如许有利患肢血液轮回,防止肌肉韧带挛缩.7.加强饮食疗养.中风患者应遵守“三低二高二适”的原则,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高炊事纤维.高维生素炊事.不要吃得过饱.不要大量喝酒,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鲜鱼.鲜蛋.青菜等,以加强机体抵抗力,有利身材康复.同时,因为患者长期卧床,因潮湿.摩擦等原因,皮肤轻易产生褥疮.此时,应赐与病人高蛋白饮食,特殊是维生素C和鱼肝油.葡萄糖酸锌等,以促进伤口愈合.要包管足量饮水.饮水缺少则体内血液黏稠度会增高.晨起空肚饮一二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血管扩大,以利改良机体新陈代谢,削减血栓形成.智障儿童康复练习原则康复练习原则是依据康复目标和练习进程的客不雅纪律制订的,是在康复练习中必须遵守的根本要乞降指点道理.康复练习道理应贯串于各项练习之中,它对制订康复目标,设计康复练习计划,康复练习措施和应用的练习器械,肯定练习办法以及所采取的练习组织情势都具有指点感化. 练习是康复的根本门路.在一切练习活动中都应保持五个原则:一.保持周全成长,抵偿缺点的原则以智障儿童得到康复,回归社会主流,成为白手起家的工资目标,请求我们不但在大脑缺点方面进行抵偿练习:还要在身心.智能方面进行开辟练习;也要在品德.教养方面进行养成练习:更要在生涯自理,职前教导方面进行培练习.使其获得周全成长.二.保持体系性,渐进性原则经由过程练习,进步智障儿童的感触感染才能,身心调和动作的才能,增长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剖析.分解调节锤炼活动的,以促进大脑机能的抵偿.是以对智障儿童练习,必须保持体系性.渐进性原则,才干达到抵偿的感化.三.持因人实行原则康复练习的本质是大脑缺点抵偿活动.每位智障儿童大脑毁伤的部位及各类主客不雅前提不合,是以对不合的智障儿童还必须有针对性,量力性练习,保持因人施训的原则.四.保持强化性原则康复练习可以改良智障儿童的高等神经活动进程.大脑皮层有高兴消退快.呵护性克制.定向反射弱的特色.是以要保持强化性原则,以扩展高兴点,建立新的神经通路.五.留意游戏性.趣味性的原则练习在游戏中,激发智障儿童积极性,自动性.使受训儿童介入个中,乐在个中.智障儿童康复练习重要内容对智障儿童进行功效练习;智能练习:平常行动改正练习;以进步智障儿童的感触感染才能和活动才能以及身心调和,并经由过程增长感知活动和肌肉活动,对大脑刺激频率和大脑本身的剖析.分解.调节活动的锤炼,以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抵偿.功效练习1.感知练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光知觉)2.白话练习(说话障碍练习.白话练习)3.大肌肉群活动川练(爬行练习.行走练习.反响速度.力气练习.调和练习.均衡练习)4.手功效活动练习(粗大活动练习.精致活动练习)智能练习1.造就思维才能练习2.锤炼记忆力练习3.造就留意力的练习4.造就兴致坦荡视野平常行动改正练习行动改正练习就是应用操纵反射道理对智障儿童的平常行动进行技巧改正,练习和成长自我办事,社会顺应才能,为造就智障儿童成为白手起家的人奠基基本.1.正强化2.消退 3.塑造 4.前提强化 5.奖励智能障碍的界说智能障德指现有的才能水准有现实上的限制,其特点为:明显低于平均的智力水准(IQ70以下).同时有下列各项顺应技能中两种以上的相干限制:●沟通●居家生涯●自我照料●社交技能●应用社区●自我引诱●健康安然●功效性学科才能。
开穴,封穴
“点穴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特效穴,有效率100%步骤穴位方法时间开穴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对准穴位瞬间加力点肾上腺,点穴力度是患者感觉难受,有酸胀稍带一点痛感,并把点穴力度控制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继续用同样的力度点:肾脏、输尿管、膀胱进行开穴。
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下肢瘫痪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力度同上,用大母指点悬钟穴。
接着点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最后是环跳,这个穴位相当关键,它相当于下肢的总开关,在点环跳这个穴位时,要用手衬部位来点,在患者感觉难受时开始计时30-40秒,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同时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由环跳一直流到脚指头,如果患者有了这种感觉,此时已经说明患者的下肢经络完全打通,已经开始恢复正常的供血供氧!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点环跳30-40秒。
上肢瘫痪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力度同上,用大母指点天宗、曲池、内关、外关、合谷。
“天宗”这个穴位相当于上肢的总开关,上肢的经络是否打通,它的感觉和下肢是一样的,在点天宗穴时,也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从天宗穴位一直流到手指尖,这说明上肢的经络完全打通,也恢复了正常的供血供氧!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面瘫百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睛明、地仓方法、力度同上,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每个穴位点压8-10秒钟。
近视百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睛明、地仓1、打开穴位以后,点以下反射区:心脏、肝脏、胃部、胰脏,然后重点对脑垂体、眼睛穴位进行治疗!2、头部点:百会、四神聪、太阳、上关、翳风、睛明、地仓等穴位。
点压8-10秒钟。
封穴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上身淋巴、下身淋巴穴依次进行。
封穴位的时候要手的大母指和食指同时捏拿30秒钟!本手法为广西柳州吴贵德老师所创,经临床30年的验证,效果神奇问: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上身淋巴、下身淋巴穴”这些都是足穴或是手穴或是耳穴?答:是足部反射区一个疗程多少天?有效的程度是可以自行走???楼主可以说得更具体些吗?921 发表于 2010-5-6 14:00十天为一疗程。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中风(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缺陷的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恢复等方法。
以下是一套中医护理方案,希望能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
一、调理气血1.中药调补:根据中风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一副适合的中药方剂,如补益气血的六君子汤,活血化瘀的加味四物汤等,以调理患者的气血状况,促进康复。
2.食疗调理:中风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有益于气血调理的食物,如红枣、黄芪、枸杞、黑芝麻等,以补充气血不足,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扶正祛邪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能通过负压作用促进经络的通畅,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2.灸法:灸法是通过燃烧艾绒或中药,将其热力传导到患者体表,以刺激体表经络,温通经脉,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三、促进康复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康复方法之一,通过针刺经脉穴位,调理气血,促进神经再生,加速康复进程。
2.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手法疗法,通过按摩患者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提高患者功能恢复能力。
3.跌打损伤疗法:对于中风患者出现的肢体活动障碍和肌肉骨骼疼痛等问题,可采用跌打损伤疗法,通过特殊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中的中风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扶正祛邪、促进康复等方法。
这些方案针对中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通过中药调补、食疗调理、拔罐疗法、灸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以及跌打损伤疗法等手段,起到平衡气血、加速康复的作用。
重要的是,中风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方案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中药汤剂;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也被称为脑卒中后遗症,指的是存活的中风患者经过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留的各种脑功能障碍,如口眼歪斜、言语障碍、半身不遂、共济失调、进食呛咳等,可见该疾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就需要临床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
对该疾病,西医多根据引起中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药物对患者进行对因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1]。
我院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联合方案对患者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项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我院自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中风后遗症诊断标准者,(2)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肝肾功能不全者,(2)无法耐受针灸治疗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9:16,年龄分布:40-80岁,平均年龄(57.18±1.04)岁,病程分布:5d-2年,平均病程(1.62±0.28)年;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8:17,年龄分布:41-79岁,平均年龄(57.19±1.03)岁,病程分布:6d-2年,平均病程(1.64±0.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中风后遗症的推拿治疗
1 患者俯卧位 。 . 1 医者双手拇指沿肩上线由内向外
反复点压揉拨 5 8 。 次 然后 医者在颈部两侧做常规 推拿按摩手法。 如拿法、 揉法 、 滚法 、 摩法、 捏法等 。 然
后在用双掌挤压法挤压颈部两侧 的肌肉从大椎穴至
风池 穴 。
2 压脊法 医者 右手无名指 、 . 4 小指弯 曲。 拇指压 于指背侧上形成空拳 , 中二指呈勾状 , 食、 用第二指 骨背侧面按压在脊柱两侧 的皮肤上 。由上至下点压 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 , 施术 8 1 次 , — 0 力度由轻至重 。 如患者体型过于肥胖 。医者可将左手按于右手背上 帮助用力 。 医者也可采用双手拇指压脊法。 在脊柱两 侧进行治疗。
维普资讯 http://www.cq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按摩与导 引》 2 0 0 7年 6月第 2 3卷 第 6 ( 10期) 期 总 5
C iee Maiua o & Q o gteay Jf2 0 V 12 N . hns nplt n i iG n h rp . l 07, o.3, o 6 u 3 5
2 颤掌压脊法 患者俯卧位 , . 5 医者站其侧 , 医者 刘某, 5 男,5岁,9 8 l 月前来就诊 , 18 年 1 患者就 用单掌或双掌压在患者的脊柱上 , 从上 至下 , 边颤边 诊时 已经丧失 了自由行动能力。 病人主述 : 半月前夜 压边往下走 , 直到骶部为止 。 2 滑拿肩背法 医者双手搭在患者两肩上 , . 6 拇指 放于肩并穴后方 , 其余 四指放置于肩井穴前方 , 进行 大捏拿面积 , 达到滑拿效果。 背腰部的推拿手法应用 中力或重力为好 ,因为 背腰部的肌肉比较丰厚 ,用力不够恐怕达不到治疗
中风病(中风后遗症)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病(中风后遗症)因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为主症.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临床表现中风后遗症属中医"偏瘫”、"偏枯"、"偏废”等病证范畴。
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
(1)、心肾阳虚型表现为意识朦胧或痴呆,健忘,舌强语謇,肢体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血压偏低,舌红干或胖嫩,苔白,脉沉细。
(2)、肝阳上亢型表现有高血压病史,常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中风偏瘫后血压持续升高,上述症状不减,且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脉弦滑或弦数,苔薄黄或黄腻.(3)、气虚血瘀型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神疲乏力,面白少华,头晕心悸,血压偏高或不高,舌质淡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细。
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
2、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急性期要求在发病2周以内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
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保护。
3 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
4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
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5 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智、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
2 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临症施护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可遵医嘱针刺大椎穴或耳尖放血.2元气衰败者,可按摩腹部,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关元、百会、涌泉穴等救治。
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
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文章目录*一、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二、中风的危害有哪些呢*三、中风是什么引起的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1、中风病人按摩什么穴位比较好点揉穴位。
用拇指指尖点揉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每穴1分钟,具有补益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
捻揉各指(趾) 家人捻揉患者瘫痪的手、脚的各个指头(趾头),从大指(趾)至小指(趾),揉的力量要轻,指头(趾头)各个面都要揉到,共20分钟。
目的是促进末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中风的前兆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
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
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
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
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
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
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3、中风出现后要怎样急救发现病人发病切勿慌张,要保持镇静,让病人躺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急救中心联系。
中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诊断未明时不要自行用药。
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
首先不要急于把病人从地上扶起,最好2~3个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或误吸。
对于抽搐病人,要用毛巾或筷子垫在上下牙之间,防止咬破舌头。
若病人出现气急、喉部痰鸣等症状时,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至其咽喉部,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中风的危害有哪些呢致残率高。
大量资料表明,经抢救存活的中风患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讲话不清、智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
金宏柱教授崇“松-顺-动”原则治疗中风后遗症
金宏柱教授崇“松\顺\动”原则治疗中风后遗症【关键词】松;顺;动;中风后遗症吾师金宏柱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从事教学、科研、医疗工作30多年,擅长针灸、推拿和中药等综合疗法诊治伤、外科各种痛症、内、妇、儿各科疑难杂症。
笔者曾师从金宏柱教授,吾师治疗中风后遗症思路新颖,方法独特,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吾师金宏柱教授根据推拿治疗伤筋的“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作用原理,从中、西医对中风后遗症中运动机能障碍的认识入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将此作用原理进一步深入扩展地应用于中风后遗症运动机能障碍康复中,提出了中风偏瘫运动机能障碍康复治疗应以“松、顺、动”为治疗原则的新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对中风后的诸症治疗应当以针灸、推拿和现代康复技术等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为宜。
偏瘫是中风最突出的后遗症,也是国内外医生感到很棘手的难题。
针灸推拿一直是治瘫的主要手段,也确有良好的疗效,但临床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对偏瘫的痉挛状态疗效明显差于治疗弛缓状态。
究其原因,除了偏瘫的恢复过程有从弛缓状态到痉挛状态自然发展趋势外,主要是忽视了对两种状态治疗差异上作进一步探讨有关,即常把两者混同一起,概以“痿病”同治。
弛缓状态即中医真正的“痿病”,肢体萎软无力,肌肉弛缓,甚或瘫痿,病位在“肌肉”,其治疗《素问•痿论》中已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针刺治疗大法,从古至今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
而痉挛状态属于中医“经筋”病的范畴,筋肉拘急、屈伸不利,病位在筋,症状表现归属于经筋的病候,而不属十二正经的病候。
吾师金宏柱教授则根据推拿治疗筋伤疾病的“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作用原理,从中西医对中风偏瘫中运动机能障碍的认识入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研究,将此作用原理进一步深入扩展地应用于中风偏瘫运动机能障碍康复中,提出了中风偏瘫运动机能障碍康复治疗应以“松、顺、动”为治疗原则的新的理论观点和思想,对中风后的诸症治疗应当以针灸、推拿和现代康复技术等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为宜。
中风后遗症的推拿
第二十节半身不遂(中风、中风后遗症)一、概述:1、定义:是指患者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伴口眼歪斜,舌强语涩等症状的一种疾患。
它大多为中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后遗症,也可由于其他脑部疾病(如肿瘤)或外伤引起。
中风为常见病、多发病,且死亡率高,致残率也很高。
半身不遂又称偏瘫,古称偏枯。
它是一个症状,不是病名。
2、发病年龄:多见老年人,大部分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年青人多由脑外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引起。
3、脑部的血液供应:①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基底神经节、间脑前2/3。
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小脑、脑干、间脑后1/3。
②椎动脉的分支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
颈内动脉的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等。
③大脑中动脉:它的分支有:皮质支(分布于大脑皮质)和中央支(又称豆纹动脉:主要营养内囊、尾状核、豆状核等处。
)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它们口径小,管壁薄,发出处距颈内动脉近,压力较高,所以在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的情况下,容易破裂出血,压迫内囊纤维,引起“三偏”症状。
另外,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为最易发生脑栓塞的动脉。
所以说中风好发的血管是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
④内囊:偏瘫是由内囊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内囊为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它由上、下行传导束密集而成。
它是大脑皮质与其以下部位之间的交通要道。
在两侧大脑半球水平切面上,呈“》”与“《”形。
可分为三部:前部(额部):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有额桥束通过。
膝部:有皮质脑干束通过。
后部(枕部):位于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有:皮质脊髓束(管运动,如损伤则引起运动功能障碍。
)、丘脑皮质束(管感觉,如损伤则引起感觉功能障碍。
)、枕颞桥束、听幅射、视幅射(如损伤则引起对侧同向偏盲。
)。
内囊的神经纤维密集,较小的病变即可产生严重的症状,即“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所以说中风好发的部位是内囊。
中风瘫痪针灸秘诀
中风瘫痪针灸秘诀一、中风口眼斜:听会颊车地仓。
凡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各灸陷中二七壮。
艾炷如麦粒大,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
一法:以五寸长笔管中,插入耳内,外以面塞四围竹管上头,以艾灸二七壮,右灸左,左灸右。
【听会穴】听会,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听呵、听河、后关。
属足少阳胆经。
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和颞浅动脉。
主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斜,及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等。
直刺0.5-1寸。
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
〖主治疾病〗耳鸣,耳聋,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颊车穴、地仓穴治中风口眼歪斜;配迎香穴治耳聋气痞;配耳门穴、听宫穴治下颌关节炎。
〖刺灸法〗直刺0.5寸;可灸。
〖别名〗耳门穴,听呵穴,听诃穴,后关穴。
〖穴义〗胆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
〖名解〗1)听会。
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
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除上述解释之外另有一解,此即是从阴阳的角度来解释听会之名。
听的感官过程为耳朵接收外部声音,也就是从外入内、从阳入阴。
由于声音传递的这一过程是从阳入阴,因此,它要求耳部的气血运行变化也要与此同步,表现出由阳向阴的变化转变,如此,人体外部的声音之阳才能进入体内的阴部,声音感受器才能听之而会。
)2)耳门穴。
耳,穴在耳部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进入耳腔。
如听会之解,本穴的气血变化为气态物散热冷降并化为地部经水,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进入耳腔,本穴如同胆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穴。
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
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按摩头部九宫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顽固性头痛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失眠,中风,偏瘫,感冒,癫痫,颈项强直疼痛,恼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
头部九穴位置:一宫风府穴在头颈后,用手指自头上方顺头后正中线往下摸到凹陷处即是。
五宫百会穴是头顶最高点,在两个耳尖连线的中点。
九宫神庭穴在前额上方、头正中线入发际半指(指拇指)或印堂穴(两眉中间)直上四指处。
四宫(头左前额)和二宫(右前额)叫左右头维穴在额角发际直上半指处,或五指并拢成梅花指、将拇指对着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指凹处),上面的中指尖处即是本穴。
三宫和七宫叫左右承灵穴在耳尖直上四指再往前一指处,或神庭与头维之中点往头后约四指处。
八宫和六宫是左右风池穴,在风府两侧大筋外凹处、与风府平行。
一宫:风府穴:督脉。
行气活血开窍。
适应于头痛、眩晕、咽喉肿痛、感冒、中风、癫狂、失音、颈部疾病、半身不遂、精神病。
八及六宫:风池穴:胆经。
调理气血,疏风解表,通窍明目。
适应于头痛、中风、偏瘫、感冒、暑病、目眩、高血压、颈项强直、失眠、腰背痛、眼耳鼻病。
五宫:百会穴。
督脉。
阳经之首,醒脑、升阳、镇静,调理脏腑。
适于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偏瘫、癫痫、高血压、低血压、脑充血、胃及子宫下垂、久泄、脱肛。
九宫:神庭穴。
督脉。
活血止痛,安神养脑。
适应于头痛、泪出、眩晕、癫痫、昏睡、失眠、惊悸、鼻流清涕、呕吐、精神病、躁狂。
四及二宫:头维穴。
胃经。
头痛、眩晕、眼痛、中风、癫痫、鼻塞。
三及七宫:承灵穴。
胆经。
头痛、眩晕、目痛、鼻病、脑病、恶风寒、喘息不利。
简要按摩法:晚11时至上午11时由一宫开始按一二三到九的顺序按摩,其余时间由九宫开始到一宫的顺序按摩。
按摩次数是凡单数(13579宫)是9的倍数,要顺时针旋转,2468宫是6的倍数逆时针转(按摩哪时想着在那挂着一块表),九个穴位按摩后,再在一宫处加按9次,最后在五宫(百会)处双手叠压顺转36次、逆转24次。
中风后遗症推拿治疗在社区护理应用体会论文
中风后遗症的推拿治疗在社区护理的应用体会【摘要】中风主要后遗症是偏瘫,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本科室对70例患者的推拿治疗对照比较,试图能对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在社区的应用起到参考的作用,以促进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在社区中运用。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32-021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中风的发生,根据文献记载归纳起来与虚(阴虚、气血虚)火(肝火、痰火)气(气逆、气陷)血(血瘀),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有关,以其中肝肾阴虚所致的阳亢风动,气虚血逆而形成的本虚标实是本病的根本原因[1]。
中风偏瘫由气虚血瘀,经络不通所致,气虚不能行血,淤血阻滞,经络不通而致半身不遂。
针对中风后遗症的气虚血瘀,经络不通采取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治疗原则。
2 推拿治疗中风偏瘫推拿作用于体表,引起局部经络反应,激发和调整经气,增强气血生成,推动气血运行,祛瘀消滞,濡筋骨,利关节。
与针灸相比,推拿具有无创痛易被患者接受,取穴准确度要求不高而易于操作,不受器械之限制而方便易行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对针灸疗法具有恐惧心理的患者。
3 社区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现状社区中风后遗症患者人数多。
而且由于种种原因,病人不能长期住院,常在病情稳定返回家中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由于家属缺乏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致使大部分病人错过最佳康复时机,不能在发病6个月内得到治疗。
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工作、生活,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在社区开展家庭推拿非常重要。
我科室把7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40例,两组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则让患者家属运用中医穴位推拿治疗,随访连续3个月后,干预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上下肢肌力生活能力皆优于对照组。
体会总结如下:4 推拿选穴风中偏瘫属“痿证”范畴,因“阳明为宗脉之所聚”“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脉”故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中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多发疾病,同时该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中风的死亡率不断下降,但是在临床治疗中还是会出现中风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要重视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会选择中医方法治疗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本文对中风后遗症的中医针灸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让大家对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中风的基本介绍(一)中风的病因和诱因中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由血脂增高和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是动脉粥样硬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中风患者中有70%及以上都患有动脉硬化,而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脂症。
其次,高血压疾病也是中风的常见发病原因,因为超过90%的脑出血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
最后,中风的发病原因之一还有心脏病,常见的有心内膜炎疾病,该病可能会导致附壁血栓,如果心动过缓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中风。
另外,糖尿病也与中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风患者中有30%左右都患有糖尿病。
所以有以上疾病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多关注自己身体变化,预防中风。
临床研究证实中风起病急,但是具体的病理过程却比较缓慢,在病理变化的过程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可能会加快变化过程,最终诱发中风。
如:情绪突然波动,生气、激动等。
还有过度劳累或者是用力过猛也容易突然诱发中风。
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突然加重,也会加快中风进程。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按时服药,保证病情稳定。
(二)中风发病的三个时期中风发病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首先发病后的两周内都是急性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十分不稳定,并且可能会快速变化。
在这个时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控制病情避免恶化。
其次是发病两周后到发病六个月内,这是中风疾病的恢复期,在此期间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如果治疗及时患者的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症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较轻就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推拿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推拿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摘要】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运用推拿点穴拍打。
治疗98例有效率97.96%。
推拿点穴治疗有按摩点穴、针灸、气功、整形的综合作用,它即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又可平衡阴阳,扶正祛邪,醒脑开窍,使脏腑气血调和,促进大脑皮层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恢复偏瘫肢体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推拿点穴拍打【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71-02脑血管意外多数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口眼歪斜,小便失禁等,临床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异。
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恢复期的治疗非常重要,我们应用推拿点穴治疗98例病人,取得满意效果。
1.一般资料98例中,男58例,女40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68岁,病人均系发病后经住院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后,来我科进行治疗。
表现为颈部发僵,患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不能翻身与做起,上肢不能抬起下肢不能行走,或需扶拐杖走路。
2.治疗方法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用双手十指在患者头部进行点揉掐压抓拿,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开始先从前发际中点向后发际中点做起,然后两手分别再从头颞部发际处向后做起至枕部耳后。
颈部中线从风府至大椎处,侧线从风池沿颈侧到大椎穴两旁,以拇指推揉掐按压点拿为主要手法,反复多次。
使局部产生发热感为佳。
用推揉压点按捏拿等手法,做背部从大椎穴沿督脉中线一直做至尾部二十一椎处,再从大椎旁开始沿华佗夹脊向下做至二十一椎处,再从大椎旁开始沿足太阳膀胱经向下做至尾骶部,再掌揉背部中线及两侧。
掌揉法,揉下肢后面肌肉,拿下肢后面肌肉,用抠捏压点做腿部。
着重对环跳委中以及跟腱双脉等部位进行抠揉点压掐按。
患者取侧卧或仰卧位,做侧面和前面。
用掌根压法,压股根脉,掌揉下肢前面和侧面肌肉,拿下肢前面和侧面肌肉,以双手拇指点揉止尿脉,再捏揉股根脉和股内上脉。
对风市阳陵泉绝骨伏兔足三里解溪等穴位要重点推拿点穴。
以按揉掐点压做足部用摇拔手法活动各足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节半身不遂(中风、中风后遗症)一、概述:1、定义:是指患者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伴口眼歪斜,舌强语涩等症状的一种疾患。
它大多为中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后遗症,也可由于其他脑部疾病(如肿瘤)或外伤引起。
中风为常见病、多发病,且死亡率高,致残率也很高。
半身不遂又称偏瘫,古称偏枯。
它是一个症状,不是病名。
2、发病年龄:多见老年人,大部分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年青人多由脑外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引起。
3、脑部的血液供应:①颈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基底神经节、间脑前2/3。
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小脑、脑干、间脑后1/3。
②椎动脉的分支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
颈动脉的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等。
③大脑中动脉:它的分支有:皮质支(分布于大脑皮质)和中央支(又称豆纹动脉:主要营养囊、尾状核、豆状核等处。
)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它们口径小,管壁薄,发出处距颈动脉近,压力较高,所以在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的情况下,容易破裂出血,压迫囊纤维,引起“三偏”症状。
另外,大脑中动脉是颈动脉的直接延续,为最易发生脑栓塞的动脉。
所以说中风好发的血管是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
④囊:偏瘫是由囊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囊为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区,它由上、下行传导束密集而成。
它是大脑皮质与其以下部位之间的交通要道。
在两侧大脑半球水平切面上,呈“》”与“《”形。
可分为三部:前部(额部):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有额桥束通过。
膝部:有皮质脑干束通过。
后部(枕部):位于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有:皮质脊髓束(管运动,如损伤则引起运动功能障碍。
)、丘脑皮质束(管感觉,如损伤则引起感觉功能障碍。
)、枕颞桥束、听幅射、视幅射(如损伤则引起对侧同向偏盲。
)。
囊的神经纤维密集,较小的病变即可产生严重的症状,即“三偏”: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所以说中风好发的部位是囊。
⑤大脑血液供应不足所产生的症状、病情程度取决于:A、血液供应障碍发生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
B、受损区域的大小及其功能的重要性。
C、脑血管解剖结构的个体特点和侧枝循环建立的速度和程度。
4、中风发病的特点:①起病急骤:经常在瞬间、数分钟、数小时,至多1~2天,脑部损害症状即达高峰,但恢复却很缓慢。
即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②脑受损症状(病变)的局灶性:不论缺血,还是出血,都与脑部血管(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血液供应的分布以及其病变的好发部位(囊)有密切联系。
5、推拿对中风的治疗作用:①以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
②稳定血压。
③促进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④缓解和消除伴有症状:如肢体酸胀、疼痛、关节僵硬、肌力增高或减低、肌肉萎缩、肢体浮肿及面瘫所致的口齿不清、流涎和褥疮等。
⑤反射性地刺激大脑病变部位功能的恢复。
6、推拿的临床效果:就病情而言,取决于:①病情的轻重程度。
如: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的疗效较好,中脏腑的疗效较差。
②病程的长短:时间愈短,疗效愈好;时间愈长,疗效愈差。
半年之效果较好,2年以后意义不大。
临床上,一般下肢比上肢恢复要快要明显,是因为:①下肢活动量相对较多、较大。
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下肢的侧枝循环较易建立。
③下肢的动作比上肢要简单得多、粗糙得多。
(动作越简单、越粗糙,越易恢复。
)肢体恢复一般从近端开始,逐渐向远端发展。
上肢:先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
下肢: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掌趾关节—趾间关节。
7、推拿对中风的适应症:中风包括西医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意外所出现的各种症状。
推拿疗法主要用于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包括偏瘫、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并可伴有颜面麻木、手足麻木、沉重或手指震颤、疼痛等症状。
在中风的早期,除病人的头部应制动或少动外,躯体和四肢应勤翻身和多活动(被动运动),以免发生褥疮和关节僵硬、畸形及肌肉萎缩等症状。
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还应注意预防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二、病因、病理:1、现代医学认为:血管壁因素+血动力学因素+血流变学因素====中风①动脉硬化高血压血的粘度(高血压性、粥样)低血压血小板的②动脉瘤粘附率(先天性、转移性)聚集率③脑血管畸形④动脉炎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包括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和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共同特点: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②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失(或障碍)。
2、祖国医学观点: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
中医认为:中风主要是由风引起的。
中医各个时代、各个流派对中风的认识均不完全一致。
有的认为是外风,有的认为是风,有的认为是非风,还有的认为是肝风或气虚血瘀或痰热生风等等引起。
总而言之,中风发病原因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风(风、肝风)、火(心火、肝火)、痰(湿痰、痰热)、气(气滞、气逆)、血(血瘀)。
凡平素烦劳过度、肝阳上亢或七情失调、郁怒伤肝(忧思恼怒)或喜食甘味、湿痰聚,以及年老体虚、气血衰少等因素的交错作用下,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上亢,尤肝风动为主导,当风阳暴涨之际,挟气、血、痰、火上升于巅,蒙蔽清窍,卒然昏仆。
若风阳横穿经络,气血瘀阻,导致偏瘫、中风之证。
中风常见的诱因是: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
三、临床表现:中风病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两周以。
但病情重者,病期可至1个月。
恢复期:是指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
后遗症期:是指发病半年以上者。
1、症状:以单侧上、下肢体瘫痪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为主要症状。
或伴有肢体麻木不仁、疼痛、沉重难移、局部水肿(水肿多见腕、踝关节以下)等。
有的还伴有头昏、头痛、耳呜、烦躁等症状。
早期为软瘫(驰缓型瘫):一侧肢体瘫软,肌肉松弛,肌力明显降低,肌力为0级,感觉迟钝,关节松软。
这时肩关节易脱位。
后期转为硬瘫(拘挛型瘫):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肌力明显增高,关节强直,常处于屈曲位,有的形成畸形。
软瘫———硬瘫———正常2、体征:主要是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检查,包括:头面部:①看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角膜反射。
②鼻唇沟是否变浅。
③嘴角是否歪斜、伸舌是否居中。
④皱眉、鼓腮、吹哨动作是否能完成。
【鉴别:周围性面瘫:不能皱眉、闭眼、鼓腮、吹哨,鼻唇沟变浅。
中枢性面瘫:能皱眉、闭眼,不能鼓腮、吹哨。
】颈部:测颏胸距:颈强直———见于脑膜刺激症。
上、下肢:①肌力:分6级——0~5级。
②肌力:肌力增高或降低。
③肌肉萎缩:在同一水平面上测量。
④有否浮肿。
⑤有否褥疮。
⑥感觉系统:痛、触、温觉等。
⑦生理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腱反射,膝、踝反射等。
⑧病理反射:巴彬斯基氏征、霍夫曼氏征、克尼格氏征等。
另外,测血压、眼底检查:眼底有否出血、视乳头有否水肿。
3、化验室检查:查血糖、血脂、全血粘度、血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
4、影像学检查:CT、MRI、DSA、TCD、X片。
四、鉴别诊断:1、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表: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年龄60岁以上青壮年50~60岁青、中、老年常见病因动脉粥风湿性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样硬化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时情况:安静时不定活动时活动时发病形式较缓最急急急骤(小时、日)(秒、分)(分、小时)(分)头痛、呕吐多无多无有剧烈意识障碍多无轻或无有有无、轻重不一偏瘫有有有无或偶有颈硬无无少明显克尼格氏征脑脊液正常正常血性血性2、脑外伤:有明显脑外伤史。
3、脑肿瘤:发病一般较缓慢,但症状却不断逐渐加重。
临床上常可见到同侧的眼睑下垂,眼球外视,不能转,瞳孔散大及对光调节消失,头痛经常突然发作,发作时患者眼眶疼痛。
后期则可见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癫痫发作。
五、治疗:1、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促进功能的恢复。
2、部位:患侧头面部、上肢和下肢部。
3、操作方法:头面部、上肢和下肢部手法常规操作。
六、注意事项:1、情绪安定,生活要有规律,禁忌烟酒等刺激性物品和动物脂肪过多的食物。
2、要保持身体清洁,经常洗擦。
3、当病情好转,肢体可进行活动时,则可进行适当的轻便活动,同时根据各人的体质,进行适当锻炼,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但不宜过度疲劳。
偏瘫的推拿治疗一、适应症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
二、辨证施治包括三部分﹙一﹚辨证分型:本证以单侧上下肢瘫痪无力,口眼歪斜,舌强语蹇等为主症。
初期患者肢体软弱无力,知觉迟钝或稍有强硬,活动功能受限,以后逐渐出现强直挛急,患者姿势常常发生在改变和畸形等。
﹙二﹚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三﹚基本治法【背及下肢部操作】﹙1﹚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2﹚穴位及部位: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风市、伏兔、膝眼、解溪。
﹙3﹚操作1.患者取俯卧位。
医者站在患者侧面,先施按法于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2~3次,重点在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
再在脊柱两侧用滚法治疗,并向下至臀部,股后部、小腿后部。
以腰椎两侧、环跳、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治疗部位。
同时配合腰后伸和患侧后伸的被动活动。
约5分钟。
2.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在上﹚。
自患侧臀部沿大腿外侧经膝部至小腿外侧用滚法治疗,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重点治疗部位。
约3分钟。
3.患者取仰卧位。
医者站在侧面,用滚发在患侧下肢,自髂前上棘向下沿大腿前面,向下至髋关节及足背部治疗,重点在伏兔、膝眼、解溪、。
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伸屈活动和整个下肢旋动作。
再用拿法施与患侧下肢,拿委中、承山、以大腿侧中部及膝部周围为重点治疗。
按、揉风市、膝眼、阳陵泉、解溪。
最后用搓法施于下肢。
约3分钟。
【上肢部操作】﹙1﹚手法:滚法、按、揉、拿、捻、搓摇等法。
﹙2﹚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
﹙3﹚操作:1.用滚法自患者上臂侧至前臂进行治疗,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治疗部位。
在进行手法的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伸屈的被动活动。
按、揉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
继之在患肢腕部、手掌和手指用滚法治疗,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伸屈的被动活动,手指关节可配合捻法。
约5分钟。
2.患者取坐位。
用按法于患侧肩部周围及颈项两侧,在进行手法时,配合患肢向背后回旋上举及肩关节外展收的被动活动。
然后用拿法自肩部拿至腕部,往返3~4次,配合活动肩、肘、腕部摇法,最后用搓法自肩部搓至腕部往返2~3次。
约3分钟。
【头面颈项操作】﹙1﹚手法:按、抹、扫散、拿等法。
﹙2﹚穴位及部位:印堂、睛明、太阳、角、风池、风府、肩井。
﹙3﹚操作:①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前面,用抹法自印堂至太阳往返4~5次,同时配合按、揉睛明、太阳。
再用扫散法在头侧胆经循行部位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毎侧20~30次,配合按、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