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 学习方案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难点 第八章
大学毛概第八章教案模板
一、模板目的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交底模板。
本模板旨在规范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和交底工作,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二、编制范围本模板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施工项目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和交底工作。
三、编制内容1. 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2)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3)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4)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2. 编制要求(1)编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施工现场环境及施工工艺;(2)安全技术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3)安全技术措施应包含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识别、预防和控制措施;(4)安全技术措施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 编制步骤(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小组;(2)收集编制依据;(3)进行现场勘察,识别安全风险;(4)编制安全技术措施;(5)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完成后,经编制小组讨论修改,形成初稿;(6)提交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7)经审核通过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8)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报上级单位备案。
四、审批流程1.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核;2. 审核通过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3. 报上级单位备案。
五、交底流程1.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召开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会议;2. 交底内容包括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依据、编制要求、编制步骤、审批流程及具体措施等;3. 交底对象为施工项目全体人员,包括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等;4. 交底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解答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5. 交底完成后,参会人员应在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记录上签字确认。
六、附件1. 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表;2. 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记录。
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编制、审批和交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安全。
毛概 学习方案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难点 第八章
---------------------------------------------------------------最新资料推荐------------------------------------------------------ 毛概学习方案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第八章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习名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必然性;认识并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与完善分配制度的主要途径,认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全面理解并掌握公有制以及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认识并清楚如何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掌握如何使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经济的同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友好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内容: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 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二节:1 /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 统筹区域发展; 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学习重点、难点: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营管理法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有的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毛概第八章重点
第八章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消费资料分配问题上存在一种误解,即把共同富裕看成是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如果社会成员的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就认为是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建设创新型社会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即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需求、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毛概第八章的教学设计
毛概第八章的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引言在中国大学的政治课中,毛泽东思想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和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而毛概(即毛泽东思想概论)作为一门专门讲授毛泽东思想的课程,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将关注第八章的内容,即“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论述”。
第二部分:学习目标1. 理解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 掌握毛泽东思想中的“上山下乡”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实践经验;3. 分析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1 社会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 分析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1.2 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和内容;- 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1.3 “上山下乡”运动- 分析“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和动因;- 了解“上山下乡”运动的实践经验和影响;- 探讨“上山下乡”运动对于青年一代的意义。
1.4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理解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意义和目标;- 分析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实施过程和成效;- 探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
2.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PPT等教具,对毛泽东思想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进行系统的讲解;-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关于“上山下乡”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和意义等话题;- 定向阅读:布置相关资料让学生自行阅读并整理相关内容,然后进行交流和分享;- 观看影片:推荐相关纪录片或影片,让学生观看并总结其中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启示。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字,引发学生对于该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再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四:1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2 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4: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5:我国的居民政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五:依法治国意义: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第1篇示例: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其中第八章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规律的章节。
本文将对毛概第八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八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等。
毛概第八章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同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矛盾。
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基础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应当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为经济基础的发展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关系也是毛概第八章的重点内容。
阶级斗争是哲学的基础,生产斗争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要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必须积极开展阶级斗争,同时推动生产斗争的不断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毛概第八章所强调的重点。
社会主义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而社会主义建设则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八章是一篇系统总结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内容的重要章节。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义,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为读者对毛泽东思想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第2篇示例:毛概第八章是一本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业学科书籍,其内容主要涉及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
毛概思想第8章知识点总结
毛概思想第8章知识点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第8章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原则,具体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土地革命和农村合作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内容。
本文将对第8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条件下,农民是革命的领导力量,而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则是主要的反动力量。
因此,农民战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通过农村武装斗争,形成农村根据地,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二、土地革命和农村合作化毛泽东强调土地革命是农民革命的基础,必须实现土地制度的彻底革命。
他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鼓励广大农民起来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
接着,毛泽东提出实行农村合作化,将小农经济逐步发展成集体经济,并通过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毛泽东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他提出了“四大现代化”的目标,即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通过统一计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力量,加快经济建设的进程。
四、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建设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要批判传统的封建文化,倡导民族自尊、民族自信的精神,提倡大众化的教育,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五、人民战争理论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战争理论,指出人民是战争的决定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他强调要善于运用经验主义和理论的结合,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打破敌人“进攻只能阵地战”的思想,实行积极进攻。
毛概教案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 有利于” 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 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 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 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进行工业化建设, 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 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 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 直接的影响。 直接的影响。 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 *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 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 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 利的运行。 利的运行。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党的十四大——兼顾效率和公平 效率优先、 兼顾效率和公平; 党的十四大——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的原则。 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 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 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 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 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 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党的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 党的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 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1。
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2。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共性:1。
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3。
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4。
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四。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五。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六。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发展不平衡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 应
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过程
1、改革开放前,取消非公有制经济; 2、改革开放初期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作补充; 3、党的十四大把以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4、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
3、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 济活动的调节既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身 的不足和缺陷
资源配置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1)计划(经济)——“看得见的手” 特点:自觉性、事前性、
宏观性 长处:宏观调控 缺陷:微观领域
(2)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 特点: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 长处:微观领域 弱点:宏观领域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为主 体,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典型形式:
公司制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
第一阶段
扩权让利,重 点是调整国家 与企业的责权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 体形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 体制度、形式和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方式。
(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 关系 决定
反作用
(三)我国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条件
客观条件:
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影响;
HOME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毛概第八章重难点期末复习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难点剖析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到党的十四大的确认。
其基本内涵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二者分别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传统观念。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二者各有优劣,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它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基本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重点归纳思维导图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重点归纳思维导图一、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理论1.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对象–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革命的动力和任务–动力: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推翻封建主义压迫、推翻官僚资本主义压迫3.革命的两个阶段和两个任务–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4.革命的领导阶级和人民统一战线–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人民统一战线: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革命联合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阶级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社会基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3.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革命的战略:两个阶段的革命–革命的策略:武装夺取政权4.革命的领导核心和动员群众–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工农联盟和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革命力量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1.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任务–形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任务:完成全国工业化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阶级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社会基础: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3.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建设–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和战略–革命任务:消灭剥削、消灭资产阶级法权–革命战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一战线为基础四、知识点重点总结毛概第八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的两个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别对应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通过人民统一战线来实现革命的胜利。
毛概第八章(精选多篇)
毛概第八章(精选多篇)第一篇:毛概第八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教学理念与目标1.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教学理念,注重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统一,从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认知方式和特点出发,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本章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前各级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来阐述理论,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拓展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对接。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明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必然性;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掌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准确把握十七大提出的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以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诸如下岗问题、收入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等重大的社会经济现象。
(3)素质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财富观、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投身经济建设、自主创业的激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教材处理:本章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经济领域中的展开。
通过教学,本章主要回答: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认识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如何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如何才能使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等六个问题。
毛概第8章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4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 : 第一,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第二,在公有制经济内部,按劳分配是主体的 分配原则。 第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以按劳 分配收入为主。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就是按 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 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得到收入的 劳动者不是凭借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以 提供生产要素的身份来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 要包括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 得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 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以实 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经济的后果: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 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 锅饭”,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 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3计划体制的反思 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兼顾国家、集体和个 人利益。 20世纪60年代,针对“一平二调”的共产风, 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要学会利用 它。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经济优点:集中量办大事,例如建国初期 的156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奠 定了重要基础。 计划经济缺点: (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 过多过死; (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3)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 (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p.145)
1、突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 志的传统观念,把它们看作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有自己的 优势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计划经济 特点——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 长处——能迅速集中、调动资源; 能事先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 能在分配上兼顾公平。 短处——难以应付复杂的市场变化,易产生产需脱节,
九、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举措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 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 制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价值导向上 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道德准则上 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联 系: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 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思想意识、价 值观念的总和 ;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 系 ;内容比较具体全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 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根本目标和要求;内容则 比较抽象概括。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p.151)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 分配制度的主体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的重要分配原则
六、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 必然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条件(所有制基础)
毛概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
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特点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指向的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继承性与创新性结合:科学发展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在创新中发展。
•问题导向:科学发展观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全面思考: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统筹,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全面进步和全面协调相统一。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全面协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福祉。
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践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要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毛概整理笔记(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经济体制选择的历程:计划经济(1949-1978)——→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8-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1992)——→市场经济(1992-至今)。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为什么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说明我们的计划经济不适合我国的发展。
※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病:a.形式单一,限制、排斥甚至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搞大而公大而全,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浮夸风共产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b.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c. 高度集权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d. 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②从理论上说,计划经济适合战争年代或者战后恢复期,还有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
③我们国家搞社会主义逾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发展,但是不能逾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好方式。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完备形态◎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产品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劳动力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二阶段)△市场经济(产权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市场经济又分为:⏹古典的(或自由的)市场经济(完全靠市场调节)⏹现代的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经济优点:低成本,高效率,有效配置资源)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a.社会主义还存在社会分工b.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不同利益主体c.还存在多种公有制形式所以,我们要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初级阶段的问题,完成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毛概每一章的重点难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难点(以下是老师根据教材所制作课件中列出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下内容,并结合教材每一章后面的思考题来复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进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思想实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发展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4.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偏差。
6.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原因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背景及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5.“三步走”发展战略6、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3.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内涵和意义4.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6、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内容的基本要求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及联系5、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内在关系及其合理性6、如何理解“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如何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4、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5、依法治国的实质和内容、基本要求6、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措施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原教材的P257)5、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2)社会体制改革的新要求(3)如何理解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九章和第十章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就根据老师发给您们的课件来复习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毛概学习方案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第八章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习名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必然性;认识并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与完善分配制度的主要途径,认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全面理解并掌握公有制以及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认识并清楚如何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掌握如何使我国又好又快的发展。
情感目标: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经济的同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友好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等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内容: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 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二节:1 /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 统筹区域发展; 6.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学习重点、难点: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营管理法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有的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们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的长处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最新资料推荐------------------------------------------------------ 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认识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在数量上占优势,这里的公有资产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资产。
同时要使国有资产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国有经济也是优质资产。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 / 11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国有经济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要占支配地位。
4.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第一,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角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 按劳分配的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 2. 按劳分配的原则: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3.确立按劳分配的依据:第一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二直接原因: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第三物质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1)按劳分配方式是主体,而不是唯一(2)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在全社会还不可能按统一标准实现(3)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所实现的价值量所反应的劳动量为尺度(4)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5)按劳分配主要存在公有制经济当中 5. 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由:---------------------------------------------------------------最新资料推荐------------------------------------------------------ (1)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
(2)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不创造价值,但它们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
一一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根据。
6.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 0.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差距扩大;行业间差距拉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7. 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2)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等富裕,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3)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规律性:劳动者个人禀赋和负担不同;生产要素的拥有不同;竞争能力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的差别不同(4)现在是落实共同富裕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要有机结合(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更好地满足社会5 / 11需要;资源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趋突出 (3)要正确理解好与快之间的关系第一,强调好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要忽视快第二,经济增长速度应当是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础上的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增长的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速度,是重大关系比较协调,人民得到实惠比较多的速度学习疑难问题及其处理方法:1.正确理解和认识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关键要掌握这样两条:一是公有制必须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是平等的;二是对生产资料支配和取得的收益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他们的共同需要,也就是说,收益必须是共同占有,这才是公有制的真正实现。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基础。
在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决定这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成分根本不同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最新资料推荐------------------------------------------------------ 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本质上符合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它否定了剥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它既有利于发展公有制经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第四,它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又克服了改革开放前经济体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弊端,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 怎样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7 / 11A、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
B、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
税收 D、要取缔非法收入。
E、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有哪些?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新型农民,具体措施有哪些?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1.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2.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3.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最新资料推荐------------------------------------------------------ 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学习方式:1.通过上课预习,课堂听讲,下课复习的传统方式2.通过寻找相关学习资料,网络资源进行学习3.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学习4.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关于毛泽东思想及其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进而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习方法:1. 要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多做练习对不懂的问题,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比较多,活生生的实例比较少,所以,一定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针对性,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教学大纲是学习的基本指针和重要依据,在做练习中,也要根据大纲的要求,才能有的放矢,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史论结合,紧密联系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实际3. 要将书本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接受实践的检验,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资料、书目推荐:《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