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

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静默在发射塔架。

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聚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

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一、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炽热(chì)抖动(dǒu )轮廓(lún kuò)俯瞰(fǔ kàn)确凿(què záo)遨游(áo yóu)瞬间(shùn jiān)呼啸(hū xiào)2、解释词语本末倒置(běn mò dào zhì):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耐人寻味(nài rén xún wèi):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一目了然(yī mù liǎo rán):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屏息凝神(bǐng xī níng shén):聚精会神,屏住呼吸。

3、作者简介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3篇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3篇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共3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1《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引言《太空一日》是一部关于太空的科幻小说,作者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和详细的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惊险的太空世界。

此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小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第一部分:阅读活动1. 阅读目的通过阅读小说,了解太空探索的现状和前景,了解太空中各种现象的特点和原理,加深对太空的认识和理解。

2. 阅读任务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太空探索的现状和前景* 太空船的构造和使用* 太空中各种现象的特点和原理* 太空食品的加工和储存* 卫星和宇宙尘埃的特点和用途*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3. 阅读策略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词汇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术语和词汇,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小说。

* 阅读引导: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提高理解能力。

* 阅读小组:建立阅读小组,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第二部分:写作活动1. 写作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两个写作任务:* 书评:根据阅读体验和理解,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书评,表达对小说的看法和评价。

* 太空故事:根据小说中的情节或主题,选取一个角色或事件,以此为基础,发挥想象力,自行创作一篇500字左右的太空故事。

2. 写作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交流讨论:让学生与同学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和帮助,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 模仿创新: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优秀的书评和太空故事,供学生模仿和借鉴,从中体会到优秀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 满足兴趣:写作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自由度,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掘更多的素材和创意。

结语通过对《太空一日》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太空探索的现状和前景,了解太空中各种现象的特点和原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太空一日》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太空一日》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太空一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关于太空旅行的知识,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太空旅行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

2. 难点:理解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空环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圈点出重要的信息点。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把握文章脉络。

3. 深入研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比较阅读、情境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太空环境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探究答案。

4.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拓展相关知识,如介绍中国的航天事业、国际太空探索的进展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5. 总结全文:总结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旨及写作特点。

同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太空环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可以借助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 通过朗读、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设计有关文章内容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及时反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太空一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空一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空一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程概述本节课程将通过阅读《太空一日》一文,让学生了解太空探索的基本知识以及人类不断探索太空的历程。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太空探索的基本知识,包括宇宙、空间站、航天器等概念。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掌握文章整体结构。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太空探索的基本知识。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多媒体设备,相关课件和教材。

•学生:教材、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和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你认为什么是太空?太空可以做什么?”阅读和理解(30分钟)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太空一日》,寻找答案。

2.分小组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3.整合每个小组的答案,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得出正确答案。

词汇和短语(20分钟)1.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并找出重点词汇和短语。

2.学生们分组合作,带着问题研究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3.整合每个小组的答案,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得出正确答案。

4.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和解释每个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文章结构(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找出文章的整体结构。

2.学生们分组合作,找出文章中的主题句、支撑句等。

3.整合每个小组的答案,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得出正确答案。

4.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整理出文章的整体结构,并分析每段的作用。

总结(10分钟)1.教师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2.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分享心得体会。

作业布置1.让学生自己写一篇关于太空探索的小文章,使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练习内容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完整版)【公开课教案】《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完整版)【公开课教案】《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

2、浏览全文,学会关注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

3、把握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英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杨利伟的英雄形象及为事业奉献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

二、重点:积累基础知识,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

三、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科学的热爱。

四、教法、学法: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一、新课导入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

刚才老师播放的视频就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实录,今天就来学习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让他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二、作者简介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中国共产党员。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38岁的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著有《天地九重》一书。

三、写作背景介绍“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钟,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四、检查预习炽热:形容温度极高;极热。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严谨:严密谨慎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一等奖《《太空一日》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教学目标: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结构特点。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

3、感受探索未知,挑战太空的激情,激发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法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a、篇名,b、小标题,c、各段中心句2、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a 对祖国和事业的忠诚与热爱,b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和严谨的态度教学难点:让学生从祖国的航天事业和航天英雄事迹中感受祖国的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为祖国奉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二、教授新课1、浏览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第一部分:起飞时的生死考验。

我看到了什么——第二部分:太空中的真实所见。

神秘的敲击声——第三部分:飞船上的声音探究。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第四部分: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

2、品析语句,体会严谨科学态度同学们,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分组讨论,找代表发言3、分析内容,感受英雄形象和精神品质面对多次险情意外,杨利伟表现出的品质:沉着、稳重、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4、情感升华,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

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该有这种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勇气和决心三、课堂小结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

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太空飞行员在太空中所做的工作和生活细节,对太空探索的过程和意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b. 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一些常用的太空词汇。

2. 能力目标a.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的方式获取信息,能够通过信息卡片、知识点笔记等方式归纳、总结文章中的信息。

b.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太空科普知识的展示,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交流。

3. 情感目标a.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太空探索的人们无私奉献、勇敢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探索的情感。

b. 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太空探索知识,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 难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太空探索相关的知识较为抽象、复杂,需要在课堂上开展够足够的重点难点讲解和知识点补充,注重情景模拟教学,加深学生对太空探索的观感和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导入通过幻灯片中的太空探索图片,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2. 问题导入“你们是否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新课】3. 课前猜想针对本课文章中的标题“太空一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对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的猜想,让学生有一种猜疑心理,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 学生读课文让学生阅读《太空一日》的文章,了解太空站的工作人员怎样度过一天的时光。

鼓励学生过程中注重理解,提高阅读的信息获取和方案总结能力。

5. 精讲太空探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关于太空探索的知识,并讨论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对探索和科学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爱。

6. 完成情境应用任务情境设定:学生以太空飞行员身份,编写一份太空飞行日记,记录一天在太空中的生活。

同时,要求学生在任务完成后,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与同学分享太空飞行日记。

《太空一日》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太空一日》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太空一日教学目标:1.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到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指出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

4.感悟到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点出文本结构特点。

2.感受到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谈谈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到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谈谈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评价任务:1.说说根据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2.谈谈遇到意外的心理活动过程。

3.找找体现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的句子。

4.分享你眼中的杨利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短视频,情感渲染。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探测器将飞行约7个月,择机开展着陆、巡航等任务。

我国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国首位航天员成功进入太空的情况如何,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去揭开太空神秘的面纱。

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朗读课文,根据小标题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火箭起飞时火箭和飞船急剧抖动产生的共振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及地面的工作人员对“我”的担心。

第二部分:“我”在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及太空中的东西。

第三部分:“我”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时难受的感觉及遇到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飞船返回地球途中的惊心动魄。

(二):细节探究1.杨利伟在太空中遇到了哪些意外?他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明确:示例(1)“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可见他的痛苦、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2)“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本末倒置’的错觉。

”当时的令人难受,只能是闭眼猛想、调整。

(3)“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当时很紧张、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

(4)“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眼看着越来越多……”感到恐惧、紧张出汗,看到左边舷窗开始出现裂纹才放心。

《太空一日》优秀教案

《太空一日》优秀教案

【 - 话题作文】【篇一】《太空一日》优秀教案太空一日教学设计教案22、太空一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有莫大的勇气来去正视从未发生的突如其来的现象。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和刻画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太空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难点:学习杨利伟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冷静的心理素质和清醒的头脑。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课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探险正代表了这种精神。

当前,全球一体化在加速,不同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之间交流、沟通越加频繁,打破隔阂,互相借鉴、吸收对方的文化精华,这已成为当下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了解我国对太空开拓探索的前线人员,他就是我们的人民英雄——杨利伟。

二、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1.重点字炽热(chì)负荷( hè)模拟(mó)轮廓( kuò)遨游(áo )严谨(jǐn)弧(hú)稠........密(chóu)瞬间(shùn)概率(lǜ)烧灼(zhuó)...2.词语解释(1)释然:疑虑消除。

(2)负荷:担负,承担;承担的压力和痛苦。

(3)严谨:严密周到。

(4)概率: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

(5)烧灼:高温炙烫。

(6)五脏六腑: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7)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8)耐人寻味:耐:经得住;寻味:认真体会。

经得住认真体味。

(9)惊心动魄: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二)作者简介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

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

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太空飞行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

2. 了解太阳系中不同行星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学习太空飞行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了解人类在太空中的探索。

难点:理解行星的形成和特点。

【教学准备】1. 电脑或投影仪2. 图片和视频素材3. 课件PPT【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或视频素材,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或视频素材回答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这是在哪里?”“太空是个怎样的地方?”通过探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太空一日。

二、呈现(15分钟)1. 学生观看PPT,了解太空飞行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

2. 老师讲解关于太空探索的知识,介绍人类的太空探索历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究之路。

3. 老师为学生展示不同行星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行星的形成和特点,例如行星的大小、重力、温度等等。

三、合作学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就太空飞行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开展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学生就不同行星的形成和特点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知识。

四、展示(15分钟)1. 老师邀请学生把自己的发言或思路分享出来,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成果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五、拓展(20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未来太空探索的计划和目标,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前沿科技和最新成果。

2. 学生就未来太空探索的计划和目标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期望和看法。

【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太空飞行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深入了解行星的形成和特点,提高了学生对宇宙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太空探索是一个伟大的事业,需要人类不断努力,拓展对宇宙探究的视野,贡献人类进步与发展。

太空一日教案 3篇

太空一日教案 3篇

太空一日教案3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太空一日教案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太空一日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感知内容,理解关键句;3.反复诵读本文,体会作者文章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重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

(重点)导语设计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炽热轮廓模拟遨游严谨稠密瞬间概率烧灼五脏六腑千钧重负耐人寻味惊心动魄2.介绍写作背景。

教师介绍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目标导学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中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2.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部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2)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多篇)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多篇)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多篇)篇:《太空一日》设计《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和科幻方面的文章,《太空一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的亲身经历。

语言亲切真实,能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学情分析现在的初中生,习惯于接受,而缺少亲身探索的精神。

学习《太空一日》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去探索,追求真知。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相关情况及作者杨利伟的事迹;阅读文本,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如“无虞”“炽热”“耐人寻味”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熟读课文,理清顺序,勾画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的语句,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航天英雄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熟读课文,理清顺序,勾画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的语句,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用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教学准备1.教师:参考资料,准备教学设计,制作ppt课件2.学生:了解关于中国航天和杨利伟的信息,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3.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熏陶法问题引导法2.学法:阅读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科幻大片”。

(师播放《飞天》电影预告片)师:电影的预告片很精彩,那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呢?生:航天、探索太空。

师:是的,飞天啊,一直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之一。

这种梦幻般的渴望积压着,直到2021年10月15日9点,“轰”的一声巨响,炽热的焰火从地平面冲出,中国人第一次将自己的身影留在了神秘的太空!今天,就让我们透过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眼睛去看一看那片浩瀚星空!(师板书课题《太空一日》杨利伟)二、检查预习,梳理思路师: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太空一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

《太空一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

《太空一日》优秀教案《太空一日》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太空一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太空一日》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杨利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许多人都羡慕航天员成功的那一刻的荣耀,却不知道航天员背后的惊险故事。

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太空一日》。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展示自我,夯实基础1.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负荷(hè)载人(zài)屏息凝神(bǐng)无虞(yú)炽热(chì)弧度(hú)轮廓(kuò)俯瞰(kàn)模拟(mó)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千钧重负(jūn)(fù)舷窗(xián)赫兹(hèzī)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无虞:不用忧虑。

太空一日教案第一课时 太空一日教案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教案第一课时 太空一日教案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教案第一课时太空一日教案板书设计第一课时:太空探索的背景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太空探索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 理解太空飞行的原理和过程。

3. 了解太空站的功能和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学习工具。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上的一个太空火箭图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问:“你们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如何探索太空的呢?”步骤二:知识讲解(25分钟)1. 教师介绍太空探索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包括人类首次登月、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等重要事件。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太空飞行的原理和过程,并解释地球引力和逃逸速度的概念。

3.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具,展示太空火箭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讲解发射过程,包括点火、脱离地球引力、进入轨道等。

4. 教师讲解国际空间站的功能和作用,包括科研实验、天体观测、航天员生活等。

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讨论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2. 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出发,如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步骤四:展示和交流(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 学生之间交流意见,并从不同角度补充和扩展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观点,引导他们意识到太空探索对人类的重要性。

步骤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

四、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给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

此外,需要注意学生采用合作和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板书设计:太空探索的背景知识- 发展历程:人类首次登月、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等重要事件太空飞行的原理和过程- 地球引力- 逃逸速度太空火箭的结构和功能- 点火- 脱离地球引力- 进入轨道国际空间站的功能和作用- 科研实验- 天体观测- 航天员生活太空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研究- 技术创新- 国际合作六、教学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太空探索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太空一日的教学设计

太空一日的教学设计

太空一日的教学设计太空一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太空一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空一日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基本的航天常识;2. 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3. 能正确使用浏览的学习方法,在较短时间内筛选重要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略读,把握文章大意;2.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

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感受航天人的探险精神以及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探索科学领域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浏览的学习方法难点:赏析航天员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1)朗读课文,能够口述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2)预习生字生词,利用工具书掌握读音和词义;(3)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以便在课上交流讨论。

2.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以及成功返回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我们课前看到的视频就是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状况,大家有没有很激动?特别是进入火箭发射倒计时阶段,有没有心提到嗓子眼儿的那种紧张?虽然已经过去了12年,但这一伟大的时刻依然振奋人心。

航天员杨利伟,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完成了这一光荣的任务。

大家想不想知道杨利伟叔叔在这个过程中都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生回答,想)好,那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六单元第22课,告诉老师今天学习哪篇课文?(生回答,太空一日,书写板书标题)二、相关介绍要想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大意,我们往往需要了解作者的一些情况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

首先是作者杨利伟的相关情况,哪位同学有了解?把你知道的说出来。

(教师补充)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民族英雄。

第23课《太空一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太空一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太空一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统编七下《太空一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课结合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进行设计,力求使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了解课文内容。

本单元是探险单元,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和对自身的挑战。

探究体悟英雄们在探险过程中所展示的人类伟大精神。

本文节选自航天员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

课文由四个小标题引领,分别独立地展现了在时间纵向叙述上的升空和落地,以及在细节横向描写上的所见所闻。

作者以航天员的视角,在写作中用真实的叙述体现出了严谨、科学的态度,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甚至人类的热爱。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探险类故事比较好奇。

在小学阶段,学生会读到《怕冷的企鹅》,观看过《汤姆索亚历险记》《丁丁历险记》《地心历险记》等影视类探险作品。

本文内容清晰、表述质朴准确,学生在内容理解上并不难,但是在探险经历背后所蕴藏的深刻道理,所想要表达的伟大精神和对人类前进历史上先锋英雄的崇敬之情,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需要通过课堂活动突破。

【教学目标】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2.结合文中具体语段,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传递的精神。

【教法学法】教法:板块教学、合作探究学法:自主学习、圈点勾画【教学计划】共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激趣导入课前播放2003年新闻报道回放(视频时长3分钟)教师引导:2003年10月15日,中国人第一次实现了飞天梦想。

在我们的神话故事里讲,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成功在太空翱翔21小时,绕地球是14圈。

部编七下_《太空一日》教案

部编七下_《太空一日》教案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体会这种描写手法的效果,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情感体验: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航天员的勇敢和付出,以及作者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航天员的艰辛和伟大,从而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2)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学习文章的记叙顺序、描写手法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举例:文章采用了时间顺序进行记叙,同时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这些写作特点是教学重点,需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
(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作者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举例: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对航天员的敬佩和航天事业的热爱,这种情感态度是教学重点,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2.教学难点
(1)词汇理解:文章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和成语,如“失重”、“航天服”、“漂浮”等,学生可能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存在困难。
举例:针对这些词汇,教师需要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2)描写手法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对比等手法,如“太空行走时,脚下是深邃的宇宙,眼前是蔚蓝的地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模拟失重环境的简单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失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航天员太空生活对我们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航天员如何克服失重环境,进行日常工作,以及他们面对的挑战。

《太空一日》教案共3篇

《太空一日》教案共3篇

《太空一日》教案共3篇《太空一日》教案1近年来,《太空一日》这篇教材备受瞩目与关注。

它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针对小学生设计的一份教材,在太空待一整天,以教育孩子们关于太空科学、太空探索和宇航员的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太空一日》教案的教学内容、局限和改进方向,希望以此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宇航员的工作、宇航员的服装、太空食品、当地时间、钱和空间飞行的安全。

这些知识点与太空探索及宇航员的实际工作有关,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并且比较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宇航员的工作包括宇航员在太空中的主要任务、日常的工作内容、如何在太空中生存等。

宇航员的服装主要讲解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穿着的服装,以及这些服装可以为宇航员提供什么样的保护。

太空食品这个板块中主要讲述的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饮食,以及太空食品有哪些特别的要求。

当地时间这个板块讲述的是太空中没有昼夜的概念,如何区分时间等。

钱这个板块主要是讲解宇航员在太空中用的货币、及支付手段等。

最后,空间飞行的安全,则讲述了太空舱故障的危害、紧急处理等内容。

二、教学局限《太空一日》这款教材给孩子们讲述了很多有趣而具有科学性的知识点,但是这个教学材料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缺少实践性:与大多数的教学材料相比,《太空一日》缺乏实践性。

当然,这种教学材料的版权、精品化和成本等问题,让能够实际体验和操作的情况较为罕见。

2.内容单一:《太空一日》这个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这也是教学材料中的一个局限性。

如果孩子们能对更多的知识点了解到更加深入、科学的了解,这样孩子们就有机会充分了解所有与太空有关的知识点。

3.情节简单:理论上,《太空一日》版权教材的情节设计比较简单,针对普通年龄段的小学儿童挑战不大。

三、改进方向《太空一日》这个教材的改进方向如下:1.增强实践性:要想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太空科学,应该增加实践性的环节,在实践中让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太空科学的奥妙和神秘。

《太空一日》教案

《太空一日》教案

《太空一日》教案以下是一份以《太空一日》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杨利伟的太空经历,感受太空的神奇与魅力。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难点:体会文中体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很特别的文章,叫《太空一日》。

大家知道这是谁写的吗?生:杨利伟。

师:对啦,那大家对杨利伟了解多少呢?生:他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师:非常好。

那我们就开始走进他的太空一日吧。

大家先快速浏览一下文章,看看都写了些什么。

(学生浏览文章)师:好啦,谁来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生:讲了杨利伟在太空的各种经历。

师:没错,那他都经历了哪些特别的事情呢?生:他看到了很多奇妙的景象。

师:还有呢?生:还遇到了一些危险。

师:对,那作者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态度呢?生:很严谨,很认真。

师:非常棒。

那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文章的一些细节。

比如说,他在太空中听到“神秘的敲击声”那一段,大家有什么想法?生:感觉很神奇,也有点害怕。

师:那作者是怎么对待这种情况的呢?生:他很冷静地去分析。

师:对呀,这就是科学家的态度。

那同学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呢?生:要勇敢面对困难。

生:要严谨对待事情。

师:非常好,大家说得都很对。

那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啦。

五、教学反思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情感。

但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文章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同时,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部编版语文太空一日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太空一日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太空一日教案教学设计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许多人都羡慕航天员成功的那一刻的荣耀,却不知道航天员背后的惊险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们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太空一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字词句.过程与方法了解〝神舟五号〞飞船升空.遨游太空.回归地球的不凡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科学的热爱.教学方法: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一.新课导入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屈原呵壁问天……人类用口耳相传诉说着对神秘太空的向往._年10月_日9时,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飞行过程中他又遇到哪些惊险呢?今天就让他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二.作者简介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_50小时之久._年10月_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_年9月_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三.文本链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_年10月_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四.字词检测1.正字正音弧( ) 炽热( ) 轮廓( )俯瞰( )模拟( ) 遨游( )严谨( )稠密( ) 概率( )五脏六腑( )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 屏息凝神( )2.词语解释千钧重负:比喻很重大的责任.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五.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起飞阶段(2)我看到了什么——太空飞行过程中所见(3)神秘的敲击声——太空飞行过程中所闻(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阶段六.课文精读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部编版语文太空一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二校园开放周公开课教案《太空一日》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和科幻方面的文章,《太空一日》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的亲身经历.语言亲切真实,能极大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学情分析现在的初中生,习惯于接受,而缺少亲身探索的精神.学习《太空一日》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还可以启发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去探索,追求真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相关情况及作者杨利伟的事迹;阅读文本,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如〝无虞〞〝炽热〞〝耐人寻味〞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课文,理清顺序,勾画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的语句,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用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熟读课文,理清顺序,勾画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的语句,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航天勇士尊重科学,坚韧严谨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用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熏陶法问题引导法2.学法: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微课视频导入飞天,一直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之一.这种梦幻般的渴望也一直积压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直到_年10月_日9点,〝轰〞的一声巨响,炽热的焰火从地平面冲出,中国人第一次将自己的身影留在了神秘的太空!今天,就让我们透过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眼睛去看一看那片浩瀚星空!(师板书课题《太空一日》杨利伟 )二.明确目标:1.速读感知,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情感.(难点)3.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重点)三.写作背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_年10月_日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部编版语文太空一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3.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4.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杨利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_年10月_日,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_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许多人都羡慕航天员成功的那一刻的荣耀,却不知道航天员背后的惊险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_课《太空一日》._教育网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展示自我,夯实基础1.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负荷(hè)载人(zài)屏息凝神(bng)无虞(yú)炽热(chì)弧度(hú)轮廓(kuò)俯瞰(kàn)模拟(mó)遨游(áo)稠密(chóu)烧灼(zhuó)千钧重负(jn)(fù)舷窗(_ián)赫兹(hèz)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无虞:不用忧虑.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炽热:温度极高,极热;感情和情绪热烈.俯瞰:从高处往下看.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四.课堂活动过程活动一:学会浏览,把握主要内容同学们,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即可把握主要内容,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快速浏览全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点拨:〝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第一部分:起飞时的生死考验.我看到了什么——第二部分:太空中的真实所见.神秘的敲击声——第三部分:飞船上的声音探究.归途如此惊心动魄——第四部分: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点拨: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3.以〝我感受到……〞的句式,表达阅读这篇文章后的感受.示例: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严谨的科学态度.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坚定的意志.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献身的精神.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无限深情.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热爱之情.我感受到祖国的富强与伟大.我感受到太空一日的紧张和惊险.活动二:理解意外情况,感受英雄形象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填写下面表格.意外情况心理活动或举动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非常痛苦,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靠意志克服,眼睛闭着猛想,最终得以适应.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2.通过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候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点拨: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沉着.稳重.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_·世纪_育网3.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点拨: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有这种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勇气和决心.活动三:品析语句,体会严谨科学态度同学们,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点拨:(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出处:】(4)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嘱咐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7)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球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准确地记录时间.高度,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_教育】总结: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容不得半点精选,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这样.活动四:赏析关键语句,理解表达的情感同学们,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请大家结合课文赏析下面语句,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原创作品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点拨: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点拨: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点拨: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活动五:合作交流,拓展延伸1.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吗?点拨:杨利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充满不可预料的各种危险和意外情况之下,杨利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具有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所以被称为〝航天英雄〞.2.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成为英雄?点拨:不是的.杨利伟在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中,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危难考验不时出现,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意识,是不可能临危不惧.坚持到底的.所以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并为此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我们都应该把他们当作英雄.3.假如杨利伟到我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点拨: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认为要上太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在登上太空后有什么感想?杨利伟叔叔你好,请问你还想不想再次进入太空?……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_圈,看见了许多太空奇景,也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时刻.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航天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希望我们向他们学习,将来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建功立业.六.布置作业1.品读课文,摘抄并赏析令人感动的句子.2.课下阅读《天地九重》整本书,班上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板书设计】太空一日杨利伟起飞时的生死考验太空中的真实所见飞船上的声音探究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英雄气概科学态度部编版语文太空一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积累基础知识。

2、浏览全文,学会关注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

3、把握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感受英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杨利伟的英雄形象及为事业奉献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

二、重点:
积累基础知识,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

三、难点: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科学的热爱。

四、教法、学法:
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

刚才老师播放的视频就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的精彩实录,今天就来学习杨利伟的太空一日,让他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
情况。

二、作者简介
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中国共产党员。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38岁的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着有《天地九重》一书。

三、写作背景介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钟,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

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能够独立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四、检查预习
炽热:形容温度极高;极热。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严谨:严密谨慎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屏息凝神: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五、整体感知
活动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即可把握主要内容,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课文精读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速读第一部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回答)
答: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速读第二部分说说“我”在空中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答:⑴看到了弧形的地球、各个大洲和国家、祖国的各个省份、一些棉絮状的物体。

⑵听到了神秘的敲击声
3、阅读第三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说说发生了什么让作者觉得“惊心动魄”
答:舷窗出现裂纹、飞船降落时抛伞晃荡地厉害
活动三、理解意外情况,感受英雄形象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1)起飞阶段:
第一次意外:共振,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心理或举动: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2)飞行阶段:
第二次意外:失重,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令人难受,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

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声响所在。

(3)返回阶段: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心理或举动:紧张、恐惧,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荡得很厉害,折磨人。

心理或举动: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七、小结,感受英雄形象。

作者在文章的叙述中,你觉得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请指出来
沉着冷静,顽强,有坚强的意志,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尝试、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对国家和人民,战友和亲人的爱。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感受。

我们了解到,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像杨利伟这样的英雄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希望我们向他们学习,将来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

九、作业布置
1、品读课文,摘抄并赏析令人感动的句子。

2、课下阅读《天地九重》整本书,班上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

十、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起飞阶段: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太空所见:我看到了什么太空所闻:神秘的敲击声返回阶段: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航天精神:坚韧仔细、不怕牺牲、敢于拼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