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概论第2阶段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知识经济概论》第4章至第5 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72年6月,联合国在()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瑞典斯德哥尔摩
D、荷兰阿姆斯特丹
2、在创意经济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
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密切关联
D、没有关联
3、下列技术创新模式中,投入和收益都最高的是()
A、引入移植型
B、领先创新型
C、模仿创新型
D、自力更生型
4、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的创意产业理念的明确提出者是()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5、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中,管理者更倾向于()
A、研发创新
B、松弛创新
C、紧凑创新
D、技术引进创新
6、文化创意产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了一份经过3年多艰苦努力完成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A、1978
B、1987
C、1989
D、1994
8、从长期看,()战略对组织获得竞争优势来说更为重要。
A、创新导向
B、市场导向
C、服务导向
D、资源导向
9、罗默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将()作为内生增长的来源。
A、人力资源
B、技术进步
C、金融资本
D、科学管理
10、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A、《20世纪议程》
B、《20世纪环境与发展议程》
C、《21世纪议程》
D、《21世纪环境与发展议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从环境角度看,循环经济要求从()控制环境问题。
A、资源开采
B、生产
C、运输
D、消费
E、再利用
2、除了文化功能外,文化创意产业还具有的社会功能是()
A、创新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美学艺术功能
E、文化资本的开发利用功能
3、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三赢经济”,它把()统一起来。
A、经济发展
B、环境保护
C、文化发展
D、社会就业
E、资源再生
4、知识和智力资源具有()
A、客观性
B、真理性
C、无穷性
D、可再生性
E、积累性
5、选择技术创新模式必须考虑的因素为()
A、经济科技能力
B、资源支撑力
C、经济技术发展战略
D、国际影响因素
E、制度因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不需要改错。
)
1、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
2、“3R”理论的科学排序是“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
()
3、文化创意产业新经济原理中认为这一产业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减。
()
4、物质的再生利用等同于循环经济。
()
5、基于资源松弛的技术创新倾向于采取独立自主开发方式,以降低企业的战略风险。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文化产业
2、技术进步的战略模式
3、循环经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物质代谢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主要科学规律。
2、简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特征。
3、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25分)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对策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D
3、B
4、A
5、D
6、C
7、B
8、A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ABCDE
2、BCDE
3、ABD
4、CD
5、ACE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答:技术进步的战略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经济发展阶段,采用某种途径来推动技术进步或采用几种途径的有效组合来推动技术进步。
3、答: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又是一种新型的、具体的发展形态和实践模式。
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式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1)赶不上定理。
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消费所贡献的人均福利不受损害的充分条件是,物质强度下降的速度赶不上人均经济总量上升的速度。
(2)上升多峰原理。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总的趋势是人均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人均物质代谢规模拥有随其上升而上升,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两者的不同程度的、相对的或绝对的脱钩会反复发生。
(3)物质减项定理。
停止使用不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物质减项定理的中心意思很简单。
当前人类使用的是三类物质,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时,人类就仅使用可再生物质以及可循环利用的不可再生物质这两类物质了。
(4)完全循环定理。
人类使用的物质是完全循环的,这是人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2、答:(1)具有知识密度高等特性。
(2)具有高附加值特征。
(3)产业关联性强。
(4)产品差异性大。
(5)创意人才素质高。
3、答:(1)要完善制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
(2)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自身优势。
(3)整合全球资源。
(4)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
第一,充分依托当地的优势文化资源。
第二,优化当地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5)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手段。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引导。
第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建设。
第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植。
第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题,25分)
答案要点:
答:
(1)坚定地选择新工业化循环经济。
(2)确立建设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
(3)强化科技支撑和确立建设重点。
(4)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
(5)积极发挥生态产业园区的示范作用。
(结合实际略)。